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
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補充課外資料,以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對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一、 說教材
這篇課文講述“我”到非洲旅行與一位賣木雕少年之間令人感動的接觸,熱情地贊揚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純真的友誼。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語。
選這篇課文讓學生學習有三個目的:
1.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把本課定為兩個課時完成,其課時目標分別為:
第一課時
1、會認11個字,寫14個生字。并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1-4自然段,體會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
1、鞏固文中的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學習5-15自然段,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
3、了解課文背景,讓學生感悟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誼。
我把第二課時定為說課對象。本文篇幅較長,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疏遠,運用簡化閱讀教學手段,抓課文重要句段,“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這一目標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將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點撥為主的教法,讓學生去認知、去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積累語言,拓寬視野。具體的教學方法為:
1、朗讀體會法。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從而體會中非人民的友情。
2、閱讀拓展法。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補充課外資料,以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對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
3、情境寫話法。在閱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進行寫話,使“其言皆若出吾口,其意皆若出吾心”,強化表達能力。
三、說學法
以“遺憾”為中心點,以賣木雕少年的言行、神情為線索,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在自讀、自悟、交流反饋中,逐步實現對文本的深層理解,深入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通過寫話,拓展思維,加強語言訓練,進一步深化對文章中心的感悟。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積累詞語。
1、出示文中的四字詞,指名讀,齊讀。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清晰可辨 (大瀑布)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 雕)
仔細觀賞 愛不釋手 五官端正 語無倫次 (人 物)
2、運用詞語:
師:上面三行詞語的排列不是按課文出現的先后為序的,而是重新整理過的,你有什么發現?請你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夸一夸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生醞釀后交流。
通過詞語的運用學生有很大的自主性,內容可以自由選擇情景、語境,可以自由想象。這樣為學生的思維活動創設了一個廣闊的空間。而且將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渾然一體,既內化了課文中的新語言,又創造了語言。
二、自主質疑,提煉問題。
導入: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色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木雕更令“我”愛不釋手,但賣木雕的少年更可愛更讓人感動,讓我們走進少年的心靈品味這份感動。
1.請靜思默想,或輕聲讀讀,畫出寫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體會體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學生讀后反饋。
3.尋找深入感知課文的切入點。
出示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讀這個句子引起你怎樣的思考呢?
生質疑。:①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生:②他怎樣對待遺憾呢?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設計“質疑問難”的環節,意在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在內容理解上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
(三)緊扣問題,讀書釋疑。
兩個問題包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先沿著第一個問題來研讀課文吧。
1、指導研讀第一次對話
課件出示對話:“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1)自由讀課文中“我”與少年的第一次對話部分5~9自然段,邊讀邊用“~~~~”劃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句子,反復讀讀,結合上下文想象一下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注意讀出語氣。
2、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12、13小節少年和作者的對話。
研讀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他笑了,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
(1)指導朗讀:我”說的話都有提示語,你看,“高興地喊”、“感動極了”,這些話容易讀出語氣;而少年的話該讀出什么語氣呢?(自由讀對話,琢磨少年說話的語氣)
(2)分角色朗讀:誰想站起來讀讀黑人少年的話,表達表達感情;誰想讀讀“我”的話,高興高興,感動感動!
(3)讀著讀著,你明白了嗎,最后,黑人少年為什么笑了?
《小學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比如:自由讀,合作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感悟,讀中自得。
四、補充資料
1、小朋友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卻特別喜歡中國人,還說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呢?想知道嗎?
(課件出示補充閱讀資料及相關圖片,教師配以介紹。)
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人曾大力援助非洲。
①周總理曾三次赴非,訪問非洲十國。
②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療隊支援非洲,給非洲兒童治病。
③中國援建坦贊鐵路。
2、面對這樣無私的幫助,你會怎樣想,會怎樣做?
3、面對這樣無私的幫助,少年會怎樣想,會怎樣做?
4、再來談談這個問題:少年為什么說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而不說其他國家的人是他們的朋友?(學生暢所欲言)
這一環節中相關資料的補充大大拓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體現了對語文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至關重要。圖片資料感性、直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文字資料引導學生大量閱讀,積累課外知識。本設計力圖通過這些資料的運用,促進學生理解課文,提升情感。
(四)展開想象,總結全文。
1、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國人民的付出,才贏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們已被黑人少年那誠懇的態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大家紛紛夸起了這個黑人少年。請你先想一想,人們會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寫幾句話夸夸這個少年或把你想對這位黑人少年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在理解感悟、體驗情感的基礎上,與文本產生共鳴,對賣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認識,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的真情實感在筆尖流淌,讀寫結合,在寫中積淀語言,在寫中升華情感。
2、總結談話: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中國與非洲相距遙遠,盡管相隔千山萬水,但友誼把中非人民的心連在一起。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提綱挈領,存儲信息,鞏固記憶知識。有利于兒童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相關文章:
《賣木雕少年》說課稿06-28
《賣木雕的少年》的說課稿06-11
《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01-20
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11-08
《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07-02
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06-26
《賣木雕的少年》獲獎說課稿06-11
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范文02-16
《賣木雕的少年》說課稿模板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