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時間:2022-07-14 17:03:12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精選1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精選11篇)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圓的 認識”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幾何初步知識,既是一節起始課,也是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的基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圓形物體,在低年級也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但是都是直觀的表象認識,這節課將更深入的去認識圓。

  二 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 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個部分的名稱。

  2 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 經歷圓的認識過程,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圓心,半徑與圓的位置,圓的大小的關系。

  三 教法學法

  設計具體有現實意義的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著痕跡地將學生帶入圓的研究之中。六年級的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思維能力已經有了較大發展,本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交流思考、討論歸納等活動,自主探索,深入地認識圓,了解圓。

  四 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通過小明家距離學校300米,分析小明家的具體位置這一貼近生活的實例,引導學生得出小明家的位置實際上是在以學校為中心,300米為半徑的一個圓上,讓學生感知圓心,半徑,圓是有無數個點組成,從而揭示本課的學習任務——圓的認識。

  2 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通過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和發現,折痕都交于一點,即圓心。所有折痕都經過圓心,引出半徑直徑的感念,并且得出半徑和直徑都有無數條。

  再通過量的方法和分析推理的方法討論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從而得出同圓或等圓中,直徑是半徑的2倍。

  3歸納小結,提升認識

  (1)設計在一個圓內找半徑直徑的練習,加強學生對半徑直徑概念的理解:直徑和半徑都是經過圓心的線段,半徑的兩個端點一個是圓心,一點在圓上,直徑是經過圓心,兩個端點在圓上。

  (2)歸納小結本節課中學生對圓的認識,并提出墨子的“一中同長”的說法,讓學生思考。通過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的對比,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一中同長”就是對圓的特征的最好詮釋。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他們的周長、面積計算,也直觀地認識過圓。在此基礎上,本單元開始正式學習圓的有關知識,這也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認識平面圖形的單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都是直線圖形,而圓是曲線圖形。從研究直線圖形到研究曲線,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跨越。因為研究曲線圖形的思想、方法與直線圖形相比,是有變化和提升的。

  二、說學生

  曲線圖形的思想、方法與直線圖形相比,是有變化和提升的。因此,通過對圓的研究,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圓的一些基礎知識,還需要通過學習,感受“化曲為直”“等積變形”“極限”等數學思想方法,進一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以及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四、說重點

  掌握圓的特征以及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五、說難點

  掌握三種畫圓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二)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圓的認識

  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關于圓的物品,老師搜集了一些,請同學們欣賞,課件出示。

  同學們你們能舉出生活中有關有的物品的例子嗎?

  同學們剛才你們都談到了有關圓的物品的面,是的圓是平面圖形,以前我們還學過很多平面圖形,誰能舉例?(同學們可能會談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如果讓大家用最快的速度剪一個圖形,你剪哪個圖形?為什么?進而引出圓是曲線圖形,有別與前面學過的直線圖形。

  (三)出示學習目標

  1、了解三種畫的方法;

  2、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各部分的名稱,以及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四)請同學們在小組里用準備的工具畫圓,看哪個小組方法多,圓畫的最好。

  (五)各小組匯報

  1、實物畫圓

  2、繩子畫圓

  3、圓規畫圓

  4、教師總結,畫圓的歷史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3

  一、教材解讀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直線圖形的相關知識,以及對圓已有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直線圖形領域過渡到曲線圖形領域,其學習內容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都發生了變化。通過對圓的認識,為以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以及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于小學五年級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他們的形象思維仍占主要地位,對圓的理性認識有一定的難度。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知識經驗,遵循課程標準的精神,我確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重難點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有機整和,采用動畫演示,情景再現的方式,引領學生探究圓的特征,突破教學難點運用所學圓的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五、教法、學法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本節課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運用操作、探究、討論、發現等教學方法。學生的學法與教法相對應,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

  六、教學流程及設計理念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幾個教學環節。

  一、走進生活,領略圓的美。

  課始的引入分為兩個層次:喚醒——展現。首先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圓,喚醒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再展現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有關圓的畫面,從中尋找圓的同時感受圓的美。

  美侖美奐的圖片配以輕柔的音樂,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時,從中發現數學成分——幾何圖形。這樣設計就為學生從認識生活中的物體到認識數學上的幾何圖形,架起了一座橋梁,既突出了幾何建模的過程,又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二、實際操作,掌握畫法。

  學生初次創造圓時,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讓學生直觀感受圓的基本特征——曲線圖形。這時,引入畫圓工具——圓規,用多媒體展臺展示學生的作品,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同時不標準的圓又引起了他們的思考:怎樣才能畫出一個成功的圓?使學生從簡單的動手操作上升到方法的歸納。在學生充分交流后,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迅速掌握圓規畫圓的方法,運用基本方法第二次畫圓。在此基礎上,很自然地引出了三個概念:圓心、半徑、直徑。概念的應用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補充“練一練”,讓新知識得到及時鞏固,出示“試一試”第三次畫圓,層層深入,在掌握畫圓方法的同時還感知了圓的概念,引出了圓心及半徑的作用——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確定圓的大小。現代信息技術的引入使這一理解難在鼠標點動之間輕松解決。

  三、小組合作,探究特征。

  這一環節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有目的、有意識安排學生合作學習。這一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操作過程中發現了半徑、直徑的本質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在此之后,安排拓展練習,實現了知識能力的遷移。

  四、拓展與應用,盡顯圓的魅力。

  通過介紹墨子對圓的描述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歷史悠久萌發民族自豪感。在此之后,我又點撥學生探究:現實生活中,為什么車輪都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里?既注重鞏固基礎知識,又注意聯系實際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我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動畫情境的再現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建立聯系,為突破教學難點做了有力的鋪墊。對圓的再次欣賞人,給了學生想象空間。通過這樣的延伸,做到首尾呼應,使學生深切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又服務于現實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五、課后反思:

  縱觀我的整個教學設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針對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使數學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最后,感謝各位專家評委,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圓》的第一節內容《圓的認識》,主要內容有:用圓規畫圓、了解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等。

  2、教學內容及其所處的位置與作用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幾何初步知識內容,既是一節起始課,也是后繼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的基礎。

  3、教材簡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面積計算,以及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知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知識,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后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空間與圖形”領域提出了這樣一條具體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會用圓規畫圓;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本人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觀察、體會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系。了解、掌握多種畫圓的方法,并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圓的各點分布均勻性和廣泛的對稱性,同時獲得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并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

  學生:剪刀、白紙若干張、彩筆、圓規、直尺、圓形物體一個

  教師:課件、圓規、直尺、圓形紙片等

  四、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用“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圓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用“活動探究法”讓學生主動探索,實踐操作,在動手中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具體特征。用“小組合作法”讓同學們在小組活動中,相互合作,通過讓學生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學會畫圓。

  五、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教師展示了一個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面對著實實在在的孩子,我的設計本著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的教學思想,對本節課的教學,我精心設計了二個主要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復習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簡單說出這些圖形的特征。

  (二)、突出主體、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圓

  首先我會讓學生舉舉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的?”學生可能會說出:硬幣、光碟、路標、鐘面、車輪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的。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接著,我會出示的兩組圖形,形成正確表象——圓是一種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2、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征

  (1)找圓心

  首先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對折后打開,用筆和直尺把折痕畫出來,并在圓形紙的其他位置上重復上面的折紙活動二、三次。操作后,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親手操作后,發現所有的折痕都會相交于一點。這些折痕的交點,正好在圓的正中心,我們數學上把這一點叫作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直觀操作,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動作化”,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并有意設置一些認知沖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2) 認識半徑、直徑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讓學生通過動手畫一畫,小組議一議,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出:在同一個圓里,半徑能畫無數條,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這里因為有半徑的知識做基礎,我會嘗試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探討直徑的知識,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出,在同一個圓里直徑也能畫無數條,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3) 探討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分組討論在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通過測量和比較,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是半徑的2倍關系。得出d = 2r與r = d/2的字母公式,并在練習中通過填表強調了圓內半徑與直徑的對應關系,還要求學生在圓內一些線段中,找出半徑和直徑。(設計意圖:合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自主探索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并及時鞏固學習成果。)

  3、掌握畫圓方法

  在教學畫圓的過程中,我同樣會放手讓同學們大膽的動腦,動手探索不同的畫圓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借助圓形物體畫圓,用繞線釘子畫圓,還有用圓規畫圓等等。最后我會試著讓學生用圓規在練習本上畫圓,并要求一邊畫,一邊想畫圓的步驟有哪些。通過學生的匯報,我引導他們歸納出畫圓的一般步驟:

  (1)定點(也就是定圓心的位置)

  (2)定長(也就是定半徑的長度),

  (3)旋轉畫圓。接著我會示范一次畫圓的方法,強調畫好后要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

  五、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一

  1、判斷: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圓的直徑。

  (2)半徑是連接圓心與圓上的直線。

  (3)等圓的半徑都相等。

  (4)圓的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實驗版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內容是認識圓的特征和學會畫圓。這部分知識是小學最后一個平面圖形的教學,是在前五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安排的,是為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以及為下學期學習圓柱和圓錐的知識做好準備,起到橋梁的作用。

  【學情分析】:

  本班有57名學生,大多數學生對圖形教學非常感興趣。,敢于動腦、動手。但是有部分學生,特別是留守生,在家未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形成不愛動腦筋的習慣,針對這些情況我實行小組合作式教學。

  【目標定位】:

  根據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及認知規律,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初步擬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 認識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 學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與直徑。理解掌握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 使學生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操作步驟。

  目標定位后,我結合學情分析確定了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認識圓的特征。

  2、掌握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圓的正確畫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紙片,直尺、圓規。

  【教法運用】:

  依據教材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出發,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宗旨。本節課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通過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去建構新知,盡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操作、觀察、交流、質疑、概括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與人交流,學會與人分享,學會反思,實現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發展。

  【教學過程】:

  基于上述設想,為了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知識的“再創造”,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為了增強課堂的凝聚力,復習引入的時候我就動用了課件,出示了一組圖形,讓學生直觀感受,從中找出與眾不同的圖形,找出“圓”。再讓學生說出區別于其他圖形的理由:圓不是由線段圍成的圖形(是由曲線圍成的),而其他圖形是由線段圍成的。接下來我又用圓形鐘面、硬幣等實物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圓”,激發學生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圓形,從而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學習圓的特征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主要分為三個環節:

  (1) 認識圓心。請學生們拿出課前已備好的圓形紙片,引導他們按不同的方向對折手中紙片,看看能發現什么。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再在全班交流匯報。老師在大家的眾多發現中,突出肯定“許多折痕都相交于圓中心的一點”,并不失時機的告訴學生這個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讓學生在自己的圓形紙片上點上“點”,用“O”表示出來。之后在“圓周上、圓外、圓中心、圓中任意地方”點一“點”,讓學生辨誤,強化對“圓心”的認識,了解“圓上”的概念,為學習半徑和直徑做好準備。

  (2) 認識半徑。請學生在自己的圓周上任意定幾個點,再用有刻度的直尺量一量圓心到圓上這任意一點的距離,請同學報出測量結果,說說發現了什么。學生很容易的就能發現“同一個圓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老師再用課件演示,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這個圓的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從而揭示半徑的概念。讓學生在自己的圓形紙片上用字母“r”表示出半徑來。引導學生探究: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從而掌握“在同一圓里可以畫無數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這一基本知識。

  (3) 認識直徑。引導學生觀察手中圓形紙片,動手描一描這些折痕,通過實踐活動,感知直徑的特點,并讓學生練習畫直徑。讓成功者告訴其他學生“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字母d表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并感染其他學生。隨之老師用課件揭示直徑的概念,讓學生也在圓上表示出來,并通過比一比在單位時間內畫直徑,看誰畫的多?量一量你又能發現什么?通過畫、量、想等心智活動,讓學生自主發現直徑有無數條且長度都相等。最后請學生觀看課件,并讓學生探索出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這樣通過半扶半放的教學,實現知識的“再創造”。

  在學完半徑、直徑、圓心的概念后我安排了兩個小練習,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提高運用半徑與直徑的關系進行計算的能力。

  三、學習圓的畫法

  (1)、了解畫圓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畫圓的工具很多,這里著重介紹圓規。圓規有兩個腳,它的一腳有針尖,另一腳裝有鉛筆或粉筆,針尖一腳固定在一點上,右手握圓規,左手按住紙,不要用力過大,另一腳旋轉畫圓,教師邊講邊示范。

  (2)、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步驟

  第一步: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即半徑)。

  第二步: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選好的一點(即圓心)上。

  第三步:把裝有鉛筆尖的一只腳旋轉一周,圓就畫好了。

  (3)、練習畫圓

  1、學生自己隨意畫圓。

  2、學生動手按指定的半徑與直徑自己畫圓。

  四、拓展延伸,強化理解。

  學習了半徑、直徑、圓心,通過辨析比較,深化對概念的理解。結合半徑、直徑的特點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設計兩個層次的練習:

  (1) 判斷題與填空練習,強化對概念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題。

  設計這組練習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并把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信心。

  【評價反思】:

  本節課我教學的基本思路是:教師既是這堂課的設計者、引導著、也是這堂課的參與者,而讓學生成為這堂課的主人,讓他們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堂課中,我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靈活把握,適時點燃學生求新知的欲望,讓學生在反思中成長,在享受成功中成熟。在這堂課中,我遵循數學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的原則,給學生很大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走進生活,辦他們樹立解決問題的信心,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6

  1、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圓》的第一節內容《圓的認識》,主要內容有:用圓規畫圓、了解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等。

  2、教材簡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學生已經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并通過觀察使學生認識圓的形狀。再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畫圓的操作過程,掌握圓的畫法。經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想等數學活動過程認識圓,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4、教學重點:會使用圓規畫圓,知道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5、教學難點:用圓規畫圓。

  6、教學關鍵: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圓規,多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二、學生分析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比較低;本校處在城鄉結合處,家庭輔導能力較低,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生的學習水平差距較大,小組合作意識不強,鑒于以前學習長、正方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而圓是曲線平面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三、說教法學法

  1、本節課我以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車輪為主線,在動手中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征,以及教學圓的畫法時,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讓學生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

  2、教學中理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教師的主觀影響,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產生問題意識,自己探究、嘗試,修正錯誤,總結規律,從而主動獲取知識。

  3、本節課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運用操作、探究、討論、發現等教學方法。學生的學法與教法相對應,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將演示、觀察、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圓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創新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創設游樂場的一個情境

  屏幕出示:五輛車,問:你最喜歡乘哪輛車?為什么喜歡乘這輛車? 學生討論、交流 。(車輪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平行四邊形的、三角形的、圓形的)

  2.導入:現實生活中的車輪都是圓的,而且車軸都裝在圓的中心,為什么要裝在中心,不裝在中心,行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做車輪,好嗎?

  (設計意圖:創設游樂場乘車這樣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乘的車,并說明喜歡的理由,使數學的內容充滿人文色彩。在體現了社會性和時代感的同時,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及強烈的探究欲望生動活潑,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動手實踐,發現新知

  1.做車輪(畫圓)

  師:要做車輪,首先要做什么?(畫圓)

  學生小組合作,任選工具畫圓,再把圓剪下來。

  師:你是怎樣畫這個圓的? 學生介紹不同的畫圓方法。

  師:你是怎樣用圓規來畫圓的?你認為用圓規畫圓時要注意什么?

  師介紹圓規的結構及畫法。

  2.安車軸(認識圓心)

  師:車軸安裝的地方我們把它看作一個點,那么車軸應裝在哪里呢? 學生裝車軸 。

  圓規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

  不是圓規畫圓的,怎樣找車軸? 學生介紹方法(多次折)

  師小結,屏幕顯示:圓心O (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

  3、裝鋼絲(認識半經): 學生裝鋼絲

  投影出學生所畫的鋼絲,問:你是怎樣安裝這些鋼絲的?它們都是怎樣的線段?

  師小結: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這樣的線段你能畫幾條?你還有什么發現?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屏幕顯示:半經r。 學生判斷

  問:你現在明白車軸為什么裝在圓的中心了嗎?(回應了引入的問題)

  4、認識直徑:

  1)用學生剪出來的圓進行對折,讓學生觀察折痕有什么特點?懂得: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2)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你能否發現直徑有什么特征嗎?為什么?

  3)匯報:同一圓里,直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屏幕顯示:直經d 學生判斷

  5、認識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通過設計車輪,知道了圓內各部分的名稱,那么你們還可以發現什么規律嗎?

  學生小組討論 (可以讓學生在圓上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

  出示板書:在同一個圓里, d=2r或r=1/2d

  現在假如要長途旅行,你要選擇哪輛車?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做車輪、安車軸、裝鋼絲等一系列開放性活動,變被動地學數學為主動地做數學。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中,學生掌握了數學的一些思想方法,理解了圓的基礎知識,訓練了一些基本技能。尤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合作精神,體驗了數學學習的快樂,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

  (三)、鞏固練習

  1、第88頁第一題。(學生回答后讓他們再說說一些物體的哪一部分是圓。)

  2、填表。(讓學生充分理解在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r(米)0.241.42d(米)0.861.043、判斷題:

  (1)經過圓心的線段是直徑。( )

  (2)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相等。( )

  (3)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

  4、操作題

  (1)小明有一張沒有標出圓心的圓形紙片,你能幫他找到圓的圓形心嗎?同時請你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2)畫一個半徑3厘米的圓。

  5、擴展題:在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里畫出一個最大的圓.想一想:可以用哪些辦法來確定它的圓心?它的半徑應是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延伸,做到首尾呼應,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又服務于現實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6、小結體驗: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圓的認識是小學數學第 11 冊第四單元圓中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孩子學過了平面直線圖形的認識和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孩子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本課時的教學是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的重要基礎,同時對發展孩子的空間觀念也很重要。

  二、說教學方法

  遵循“教師為主導,孩子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孩子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關鍵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如:電腦的演示、練習的設計、學法的指導、討論的組織,沒有教師精心的安排是不行的。

  1、教法:以演示法、嘗試法為主。

  采用教師引導下,課堂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演示與孩子嘗試相結合、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功能,以多媒體圖象、文字、聲音,動畫的綜合運用來吸引孩子,刺激孩子的感官,啟迪思維,從而深刻的理解新知。

  2 、學法。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很注重學法的指導。

  以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為主線,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教學圓的特征時,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孩子借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發現特征后,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孩子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能自學的盡量讓孩子自學,教學圓的畫法時,采用了嘗試法與操作法相結合,以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探索精神和嘗試精神;教學半徑與直徑的關系時,主要采用了討論法,使個人實踐與小組合作學習,互相討論相結合,孩子取長補短,團結協作,有利于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說過程和意圖

  (一)復習鋪墊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過哪些平面幾何圖形?舊知識的復習,為新知識學習做好鋪墊。教師有意分類,導出圓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從而導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 探索新知

  1 、感知圓,使孩子對圓有足夠的感性認識。

  ①舉實例 ②借助實物比照畫圓 ③剪出圓形紙片

  小孩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由孩子熟悉的圓形物體引入。再借助實物比照畫圓。由實物→圖形→特征,符合幾何知識教學的結構。

  2 、實驗操作,抽象概念。

  思維與動手密不可分、教師引導孩子借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有意識地對折痕進行觀察,讓他們探索、發現圓的特征。

  ①認識圓心、半徑。懂得: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孩子悟出圓的特征,在感性認以的基礎上,形成理性認識,符合認知規律。

  A:畫半徑比賽:誰畫的半徑最多。(誰畫完了嗎?)

  B:它們的長度都相等嗎?為什么?

  當孩子通過比賽、測量得出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②認識直徑

  A:觀察折痕有什么特點?讓孩子懂得: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B:組織孩子分小組討論,你能否發現直徑有什么特征?為什么?留給孩子思維的空間和機會,啟迪孩子的思維。C:匯報得出:同一個圓里,直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

  ③認識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直徑和半徑的關系,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又是繼續學習圓的有關知識的基礎。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適時地組織孩子進行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又有什么關系?孩子通過動手、測量、觀察、比較等活動后,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我力爭為孩子創造一個平等和諧、活躍的課堂學習的氣氛,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群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有利于在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內化為表象,形成思維;同時培養孩子團結協作的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講清用什么辦法得出“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的長度等于半徑的 2 倍”這一結果的。

  3 、師生小結圓的特征。

  (三)感知形成 操作畫圓

  1 、觀察電腦投影,演示圓的形成,向孩子滲透圓是與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

  2 、讓孩子自學課本,嘗試畫圓的步驟及應注意的問題。

  ①介紹圓規 ②自學畫圓步驟,嘗試畫圓 ③討論:怎樣用圓規畫圓? ④匯報、教師示范畫圓。

  讓孩子嘗試畫圓,碰到困難時,教師才給予適度指導。如:圓規的正確握法等。畫任意圓是不難的,較難的是給定直徑長度畫圓。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孩子畫圓時,由不熟練到熟練,由畫任意圓到按給定半徑長度畫圓,再到給定直徑長度畫圓,循序而漸進。再次借助多媒體演示,感知圓的形成,結合實際操作,關鍵讓孩子體會圓規兩腳的距離即半徑,體會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有利于加深對圓的特征的認識。圓的畫法是本課時又一個教學難點,我采用操作法與嘗試法相結合,力求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佳效果,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嘗試精神。

  (四)綜合練習 啟智培能

  精心安排課堂練習,以教材為主,在不脫離教材的同時,突出思維訓練,形式多樣,孩子樂于參與,課堂氣氛和諧、有利鞏固所學知識,開拓孩子思維。

  1 、基礎訓練:判斷題和練習二十五第五題。

  使孩子加深對概念的認識,鞏固圓的特征。

  2 、發散練習:下面圖形你看到了什么條件?聯想到了什么條件?

  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3 、實際應用: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里?

  經孩子討論自己得出結論,再用多媒體演示。趣味性展示了用圓形、方形、橢圓形做成的三種車輪在行進中的優劣,進一步感受到車輪要做成圓的道理。努力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又使課之將終,而趣猶在。

  (五)總結

  簡要總結,使孩子明確學習目的,利于系統的掌握知識。

  (六)作業

  1 、練習二十五第4題

  2 、思考:你能想辦法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嗎?作業布置適度、適量力爭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又把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延續到課外。

  (七)板書設計

  力求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布局合理,體現形式美和簡潔美。把知識的重點鮮明地在孩子眼前。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孩子的印象。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節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本節課通過圓的認識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因此,通過圓的有關知識的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也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的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比如騎過的自行車,有一些學生可能還用過圓規,對圓有一些了解,但只是直觀的認識。另外學生在低年級時已對圓有了初步感知,但對于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征還是比較困難。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根據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并能用字母表示對應的名稱。

  【過程與方法】

  通過運用畫、折、量等多種手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特征和關系,增強觀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了解,進一步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征,用圓規正確地畫圓。

  難點:歸納并理解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五、說教法學法

  針對本學段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以及他們現在的知識水平。我將采用啟發式,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盡可能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課堂上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與學生“同甘共苦”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創造一個輕松,高效的學習氛圍。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先讓學生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學生回憶交流: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

  我順勢展示教材圖片:從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類社會,從手工藝品到各種建筑……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圓。讓學生說說自己所見過的圓嗎?并思考一下圓有哪些特征,引出課題圓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簡短的“平面圖形有哪些”的談話直接引出課題,簡潔明了,同時無形中也鞏固了“圓是平面圖形”這一知識點;學生對圓已有一定的認識,因此通過主題圖欣賞生活中的圓,讓學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見過的圓,使學生對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發了進一步學習圓的興趣。

  (二)探究新知

  接下來是探究新知環節,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畫圓。

  這是學生會有利用圓形的實物模型的外框畫圓、用線繞釘子旋轉畫圓;用三角尺等等,我順勢引出運用圓規畫圓。先用課件出示圓規圖片,幫助學生認識圓規。指出圓規的組成:一只“帶有針尖的腳”,一只“裝有鉛筆的腳”。

  學生自己嘗試畫圓,邊嘗試邊小結方法:定好兩腳間的距離——把帶有針尖的腳固定在一點上——把裝有鉛筆的腳旋轉一周,就畫出一個圓。

  在畫圖過程中,我讓學生說說用圓規畫圓要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學習畫圓的過程讓學生充分經歷了自主嘗試的過程,從最初的利用實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畫圓,讓學生經歷了從實物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運用圓規畫圓,重點說說畫圓時的注意事項,更是培養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數學素養。

  (三)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通過剛才的畫圖,我會展示幾份學生用圓規畫的圓。并提問:為什么都用圓規畫圓,圓的大小都不同呢?這跟誰有關呢?(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半徑……)

  接下來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概念。我會讓學生將名稱標在自己畫的那個圓上,標注圓心(o)、直徑(d)、半徑(r),并判斷圖中哪些是直徑,哪些是半徑。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同學畫的圓,帶著“為什么圓的大小不同、同學說的半徑又是什么”等疑問,學生很好奇地自學教材內容,并在圖上標注名稱,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及時鞏固了知識。

  結合畫圓的方法,進一步認識半徑和圓心。

  并引導學生總結:圓的大小由什么決定?(由半徑決定。)那圓的位置呢?(由圓心決定。)

  設計意圖:明確了各部分的名稱,再讓學生思考如何畫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圓,初步感受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將學生的實踐操作提升到理論的層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探索半徑、直徑的特征及關系

  接下來我會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半徑、直徑的特征及關系。

  請每位學生在紙上畫一個與剛才的圓的位置與大小都不同的圓,再畫一個與剛才的圓大小相同的圓。將三個圓剪下來。選一個圓形紙片,沿任意一條直徑折一折。(發現:沿直徑對折,兩側完全重合;圓是軸對稱圖形,任意一條直徑都是它的'對稱軸;中心點為圓心。)

  在一個圓內任意畫它的半徑和直徑,并量一量。通過畫圖、測量等活動發現: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都相等,半徑長度是直徑長度的一半,直徑長度是半徑長度的2倍。

  設計意圖:學生在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動中,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主動探索,從而明確直徑和半徑的關系,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同時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五)小結作業

  我會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在作業布置環節,我會大家思考兩個問題:(1)餐桌為什么做成圓形?(2)為什么這些都稱為圓桌會議?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是希望通過解釋生活中的一些有關圓的現象,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如:餐桌做成圓形是因為圓周上每個點到中心的距離相同,這意味著每個人夾菜距離相同,對就餐的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圓桌會議更是體現公平的理念;這也是對圓的本質屬性更高層次的體驗。

  七、說板書設計

  通過設計合理、明了簡結的板書,突出了本節課的知識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圓的認識

  圓有圓心、直徑和半徑,其中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直徑)確定圓的大小。

  同圓中,所有的半徑(直徑)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圓的認識就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它就是在學生學過了平面直線圖形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教學就是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的重要基礎,同時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很重要。

  這節教材的內容有:圓心、半徑和直徑的認識,圓的特征,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和學習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感受并發現同一圓內半徑和直徑的特征以及它們的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并提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讓學生經歷折一折、摸一摸、畫一畫、量一量等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活動曾強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圓與生活的聯系,從數學的角度感受圓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學習目標: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知道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重點;學生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同一圓內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半徑、直徑、及其關系,圓的正確畫法。

  三、說教學方法

  1.教法。

  思維往往就是從動手開始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要解決數學知識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就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本節課在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征,教學圓的畫法時,安排了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與討論,讓他們探索、發現圓的特征。

  2.學法。

  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就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在學法上安排了: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等方法。教學圓的特征時,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學生借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發現特征后,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能自學的盡量讓學生自學,教學圓的畫法時,采用了嘗試法與操作法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探索精神和嘗試精神。

  四、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我首先讓學生欣賞圖片,并抽象出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的。從生活圖片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探索新知部分

  (1)找圓心、認識半徑、直徑

  首先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對折后打開,用筆和直尺把折痕畫出來,并在圓形紙的其他位置上重復上面的折紙活動二、三次。操作后,問:“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自學課本讓學生自己去了解它們的名稱和特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我這樣設計意在于讓生從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知道折痕的交點叫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的線段叫半徑,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2)研究圓的直徑半徑的特征以及相互關系。

  我想讓學生畫幾條直徑和半徑,并讓學生量一量,比一比,把自己的發現先在組內交流再大組匯報,學生匯報時讓學生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任何直徑都是半徑的2倍呢 能舉例說明嗎。我出示兩張大小完全不同的圓形紙片,問:“這兩個圓的半徑相等嗎?”學生恍然大悟,必須加上“在同一個圓內”這個前提。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圓的特征,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接著讓學生用字母表示出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我這樣設計意在于讓生學生通過動手、測量、觀察、比較等活動,讓學生知道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直徑就是半徑的2倍。

  (3)學習畫圓方法

  在教學畫圓的過程中,我同樣會放手讓同學們大膽的動腦,動手探索不同的畫圓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借助圓形物體畫圓,用繞線釘子畫圓,還有用圓規畫圓等等。最后我會讓學生自學畫圓的方法,通過學生的匯報,我引導他們歸納出畫圓的一般步驟:第一、定點(也就是定圓心的位置)第二、 定長(也就是定半徑的長度),第三、旋轉畫圓。讓學生嘗試畫圓,碰到困難時,教師才給予適度指導。如:圓規的正確握法等。畫任意圓就是不難的,較難的就是給定直徑長度畫圓。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學生畫圓時,由不熟練到熟練,由畫任意圓到按給定半徑長度畫圓,再到給定直徑長度畫圓,循序而漸進。再次借助多媒體演示,感知圓的形成,結合實際操作,關鍵讓學生體會圓規兩腳的距離即半徑,體會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有利于加深對圓的特征的認識。圓的畫法就是本課時又一個教學難點 ,我采用操作法與嘗試法相結合,力求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佳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嘗試精神。

  總之我在自主學習就是盡可能的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要讓自主學習流于形式。在展示交流時要盡量把展示的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展示中不斷獲取知識和方法。我要盡量做到調控和把握。在檢測時我在把握基礎的同時注意提升性練習針對易錯點設計了判斷,選擇生活應用等題型,從不同角度,不同知識點對學生進行考測。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學目標的設置。

  依據《教師教學用書》中呈現的單元教學目標如下:

  認識圓,掌握圓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學會用圓規畫圓。教參要求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掌握”包含了兩個層次:一個是敘述,二是能解決相關習題。“理解”包含了舉例、轉換、比較。

  二、說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學生已經直觀的認識了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既是學生學習曲線圖形的開始也是以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和圓錐的基礎,在整個幾何教學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教材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圓的特征并理解各部分名稱,學會畫圓并掌握半徑與直徑的關系。雖然六年級的學生從一年級起便開始認識圓,但還未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加上本節教材也并沒有給圓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主要是通過觀察演示,動手操作使學生感知并了解圓。

  三、說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但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較低,學生學習水平差距較大,小組合作意識不強,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理解這圓的許多概念,掌握半徑與直徑的關系,畫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圓就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說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理解圓心、半徑、直徑的意義。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同一個圓里(或等圓)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2)、掌握畫圓的方法,能夠根據條件畫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在探索中發現圓的特征以及畫圓。

  教學難點:理解同一個圓里(或等圓)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五、說教法、學法。

  《課標》強調,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本節課我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運用操作、探究、討論、發現等教學方法,發現和掌握圓的特征。讓學生在做中學,讓學生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折一折、說一說”,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六、說過程設計。

  第一環節讓學生在猜謎語中引出質疑,調節了學生學習的激情,為下面的學習開了個好頭。

  在第二環節中首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不同工具尋找畫圓的方法,體會畫法的優缺點,從而找出正確的畫圓方法,在老師示范的引領下,學會畫圓達成學習目標。其次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什么是圓心。給學生提供了一次開放的從事探究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比一比、畫一畫、議一議中得出半徑、直徑的定義和特征,達成目標。利用數學研討會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個性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匯報、傾聽、思考和不斷的爭論中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認識得以完善、升華,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給予及時點撥,這樣在研討活動結束時,學生便明確了圓的特征。除此之外,學生還發現直徑與半徑之間也有聯系,自然而然達成了目標。

  第三環節和第四環節讓學生通過實際分析、比較,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輔助以上目標的達成。

  七、說評價檢測

  最后設計了3道評價樣題,來綜合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同時也落實了目標的達成度,從而做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做到及時反饋。

  八、道德課堂的體現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成了學生的活動室、實驗室,而教師猶如是球場外的教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潤物無聲中,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圓滿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有關知識的。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也進入了一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使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

  2.技能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圓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由于教材并沒有給圓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主要是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使學生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因此“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和用圓規畫圓”就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認識圓的特征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來理解其中許多的概念,因此“認識圓的特征,畫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圓”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說學情

  本班上共有84名同學,其中有少數同學的成績較差,他們上課時不愛聽課,也不知道怎樣學習,平時很少舉手回答問題的了。但班上象徐小紅、徐港新、徐煥這樣的學生還是有幾位的,他們在班上的表現還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都能回答教師提出的一些問題,有時,較難的也有個別學生也能答出來。我在教學時,注重鼓勵和表揚學生,有時也給予批評。我盡量做到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結果,讓他們有思考的空間。

  五、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將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發現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從培養學生主體參與和創新意識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如下三個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調查

  1.《圓的認識》課前學習調查。

  (1)你已經知道了圓的那些知識?還學會了什么?

  (2)怎樣使用圓規畫圓?有什么技巧?

  (3)圓與其它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4)圓有什么特征?

  (5)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圓?你能解釋為什么用?

  (6)關于圓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說明“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從學生不會、不了解、不知道的地方入手教學,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教師的教因為需要教。】

  (二)認識圓的特征

  1.認識曲線圖形:教師閉眼徒手畫一條不封閉的曲線。

  這是圓嗎?最不像圓的在哪里?

  2.探索圓的特征。

  (1)整體把握曲線圖形。

  我們常采用“對比、比較”的方法探索特征。你能想起那些平面圖形?

  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你會如何分類?為什么?

  (2)出示一組組合圖形:圓里面內接一個最大的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正十二邊形。

  (3)猜想:每個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角頂點的線段長度有什么特點?

  (4)動手驗證猜想: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每個角的頂點距離一樣嗎?分別有幾條相等的線段?

  (5)學生逐一匯報,教師引導思考“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你發現了什么?”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正多邊形越來越逼近圓形,但是,正多邊形內相等的線段數是有限的,而圓從圓上到圓心相等的線段數是無限。

  【設計說明:從一維空間到二維空間,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溝通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型的聯系,加深對各自特征的認識,為概括圓的特征打下知識基礎。】

  (6)歸納圓的特征:

  3.認識圓形的各部分名稱:

  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4.認識“圓,一中同長也”:

  對于圓人們很早就開始研究了,春秋時期的墨子就在《墨經》記載“圓,一中同長也”,一中指的是?同長呢?什么叫做直徑?這一認識比其他國家早了1000多年。

  5.小結:圓有什么特點?叫什么圓?

  【設計說明:在猜想、驗證、推理的數學過程中,概括出圓的特征,通過對墨子于圓的論述介紹,加強數學文化教學,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畫圓

  1.圓規是不是可以畫出一個圓?請用圓規試著畫一個圓,并標注出各部分名稱。

  介紹圓規:兩腳距離等于圓的什么?

  2.特殊畫圓方法。

  【設計說明:動手畫圓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數學技能,通過教學直觀演示,學生練習,逐步掌握使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四、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聯系

  剛才用對比的方法找出了圓的特點,事物之間往往存在著聯系,用聯系的眼光看,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有聯系嗎?

  【設計說明;對于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對比,使學生認識曲和直的相互關系,增強思辨意識。】

  五、立體圓形。認識球體圓和平面圓。【設計說明:完成從一維空間、二維空間再到三維空間的空間建構過程。】

【圓的認識獲獎說課稿】相關文章: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04-13

圓的認識說課稿04-13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04-14

《圓的認識》說課稿04-14

圓的認識說課稿07-07

認識圓說課稿02-20

《認識圓》說課稿03-23

圓的認識說課稿06-09

圓的認識的說課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