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學實驗報告

時間:2024-08-01 11:47:41 實驗報告 我要投稿

【精】科學實驗報告15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實驗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科學實驗報告15篇

科學實驗報告1

  實驗名稱

  滑輪實驗

  實驗材料

  滑輪、測力計、鉤碼、細繩

  實驗方法和過程

  1)組裝好滑輪組實驗裝置。

  2)直接用彈簧秤測量一個鉤碼的重量,記下讀數。

  3)在繩子的.一端系在橫梁上,繩子的另一端掛在彈簧秤上,通過滑輪組裝置勻速使鉤碼上升,記下讀數。

  實驗現象

  通過實驗,發現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

  實驗結論

  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

  記錄人:xxx

科學實驗報告2

  實驗名稱

  陽光下的溫度

  實驗材料

  兩個大小一樣的泡沫塑料、兩支溫度計、小刀、兩張大小一樣的白紙和黑紙

  實驗方法和過程

  1)在兩塊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條槽,槽內分別放入一支溫度計。

  2)在一塊泡沫塑料上覆蓋黑紙,在另一塊泡沫塑料上覆蓋白紙。

  3)將兩塊泡沫塑料放在陽光下。

  4)過一會,觀察記錄兩支溫度計顯示的.溫度。

  實驗現象

  黑紙覆蓋的溫度計溫度上升得快,白紙覆蓋的溫度計溫度上升得慢。

  實驗結論

  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能力強。

  記錄人:xxx

科學實驗報告3

  實驗內容

  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實驗地點

  室外

  實驗目的.

  物體的顏色和吸熱

  實驗器材

  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

  實驗步驟

  1、把不同顏色的直對著做成袋狀。

  2、分別插上溫度計放在陽光下。

  實驗現象

  1、深色紙比淺色紙升溫快

  2、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

  實驗結論

  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備注 實驗人

  實驗時間

科學實驗報告4

  體驗靜電現象

  實驗目的:

  讓學生親身體驗靜電現象

  實驗原理:

  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

  實驗器材:

  塑料梳子或筆、碎紙屑

  操作步驟:

  1、用梳過干燥頭發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紙屑,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2、用梳過干燥頭發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頭發,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實驗結論:

  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科學實驗報告5

  思考:

  不許碰肥皂泡,你能讓“脆弱”的肥皂泡不斷地自己變得越來越大嗎?

  材料:

  剪刀、吸管、圓紙筒、盆子、肥皂水

  操作:

  1、準備一些濃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會輕易破裂。

  2、用小剪刀在吸管的一端剪出4個同樣深的切口,再將剪出的切條向后折。

  3、用吸管有切條的一端吹出很大的泡泡來。

  4、將衛生紙中間的`圓紙筒一端用水潤濕,迅速而輕巧地將肥皂泡放到浸濕的紙筒上,讓肥皂泡穩穩地站在紙筒的一端。

  5、在盆子中裝入大半盆水,把圓紙筒沒有肥皂泡的一端向下伸入水中。

  6、慢慢向下壓紙筒,直到紙筒的大部分都沒入水中。

  7、如果肥皂泡破裂就重復做一次上述步驟。

  8、肥皂泡會越變越大,最后,“砰”地一聲輕響,肥皂泡破了。

  原因:

  把紙筒向水下壓時,筒內的空氣受到水的壓力,自身壓力就會變大,使越來越多的空氣滲進上方的肥皂泡中,將肥皂泡越吹越大。

科學實驗報告6

  實驗內容 5做一個生態瓶

  實驗地點 實驗室

  實驗目的 能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

  實驗器材 大飲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動物

  實驗步驟 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放)。

  2、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

  4、再放入小動物。

  5、進行觀察記錄。

  實驗現象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實驗結論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實驗效果

  實驗人 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7

  實驗名稱:粉體真密度的測定

  粉體真密度是粉體質量與其真體積之比值,其真體積不包括存在于粉體顆粒內部的封閉空洞。所以,測定粉體的真密度必須采用無孔材料。根據測定介質的不同,粉體真密度的主要測定方法可分為氣體容積法和浸液法。

  氣體容積法是以氣體取代液體測定試樣所排出的體積。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對試樣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損壞試樣的優點。但測定時易受溫度的影響,還需注意漏氣問題。氣體容積法又分為定容積法與不定容積法。

  浸液法是將粉末浸入在易潤濕顆粒表面的浸液中,測定其所排除液體的體積。此法必須真空脫氣以完全排除氣泡。真空脫氣操作可采用加熱(煮沸)法和減壓法,或兩法同時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懸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儀器簡單、操作方便、結果可靠等優點,已成為目前應用較多的測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實驗采用比重瓶法。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粉體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與生產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測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過實驗方案設計,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驗原理

  比重瓶法測定粉體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將待測粉末浸入對其潤濕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氣泡,求出粉末試樣從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體,就可計算所測粉末的真密度。

  三、實驗器材:

  實驗儀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個);分析天平;燒杯。實驗原料:金剛砂。

  四、實驗過程

  1、將比重瓶洗凈編號,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卻備用。

  2、用電子天平稱量每個比重瓶的質量m0。

  3、每次測定所需試樣的題記約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應預先用四分法縮分待測試樣。

  4、取300ml的浸液(實際實驗中為去離子水)倒入燒杯中,再將燒杯放進真空干燥器內預先脫氣。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裝入約為比重瓶容量1/3的粉體試樣,精確稱量比重瓶和試樣的的質量ms。

  6、將預先脫氣的去離子水注入有試樣的的比重瓶內,到容器容量的2/3處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內。啟動真空泵,抽氣約20—30min時暫停抽氣。

  7、從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內加滿浸液并在電子天平上稱其質量msl。

  8、洗凈該比重瓶,向瓶內加滿浸液,稱其質量為ml。

  9、重復操作5。6。7。8測下一組數據,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科學實驗報告8

  一、[教材分析]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是湘教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上)《聲音》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本課在本單元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通過第一課《聽聽聲音》的學習,學生知道了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但不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本課在第一課的基礎上來研究、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后面《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控制聲音》等課的探究活動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課由兩個活動“觀察發聲的物體”和“自制小樂器”兩部分組成。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研究時就要比較一下物體發聲時與不發聲時有什么不同,讓學生從中探究發聲物體的共同特征。這兩個活動是發展學生關于“聲音的產生”的科學概念的一系列有結構的探究活動,目的不僅是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和描述發聲體的狀態,在大量的科學事實的觀察和描述的基礎上建構“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科學概念。

  二、[學生分析]

  在進行本課學習前,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對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問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為學生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不同的信息渠道獲得了一些聲音的知識。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產生聲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發出聲音),更主要的是物體必須發生振動。通過課前了解,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們認為是物體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產生了聲音,這是他們對聲音的最初認識。這些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僅僅停留在聲音是由敲、拍、撥等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而并未真正關注物體本身的變化,即振動。對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這個概念,即使有學生講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際上他們的認識也是很模糊的。在探究聲音產生的觀察實驗中,學生關注的往往是動作的本身,而不是發聲物體的變化,特別是物體之間摩擦也能聽到聲音,學生很難看到物體是否發生了振動,因此很難進行科學的概括和抽象。

  三、[設計理念]

  通過對以上的分析與思考,我們認為本課的`教學應尊重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展開觀察實驗活動,引導學生從相同現象的觀察中進行抽象和概括,實現認識上的跨越。為此我設計時安排這么幾個循序漸進的活動:①利用已有經驗使物體發聲,提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②觀察、收集發聲物體的變化特點,獲得“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的初步感性認識;③通過更多物體,采用實證與反證結合進一步證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的。

  四、[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發聲的物體停止振動聲音也會停止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比較發聲物體和不發聲物體的狀態,并對這一現象進行積極思考,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

  (2)通過創設情景質疑-—猜想假設-—觀察實驗-—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之中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掌握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推測結果-—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等思維方法。

  (3)在動手實驗過程中,通過用看、摸、聽、說等方法進行探究。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觀察、實驗、比較、討論、交流等活動,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六、[教學模式選擇]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整個探究活動,我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把它分為四個部分: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二、提出假設,實驗探究;驗證猜測。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四、總結評價。課堂上讓學生通過運用看、摸、聽、說多種方法觀察發聲物體的特點,并對發生物體與不發聲物體進行觀察比較,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積極思考。在這節課教學中,我先“扶”后“放”,始終貫穿小組合作實驗、觀察、對比、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采用引出問題——提出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努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七、[多媒體的使用]

  1、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創設問題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

  2、利用課件出示本節課實驗記錄表及探究結論,突出重點。

  3、利用展示平臺展示各小組的實驗記錄表,便于學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確的認識,得出科學的結論。

  八、[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羊角錘、鐵釘、小木板、洗衣刷、音叉、裝水的水槽,砂紙 學生分小組準備:音叉、乒乓球、裝水的水槽、小鼓、彩色紙屑、小瓶水、口哨、 橡皮筋、實驗記錄表。

  [課時安排]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用羊角錘在小木板上釘鐵釘。

  問:剛才看到老師做了什么動作?你們聽到了什么?

  (釘鐵釘,敲打鐵釘發出的聲音)

  (2)、老師出示洗衣刷,砂紙,請一位學生演示用刷子在砂紙上來回刷。

  問:剛才看到了這位學生做了什么動作?你們聽到了什么?

  (用刷子在砂紙上來回刷,聽到了較響的沙沙聲)

  (3)、播放多媒體課件“豐富多彩的聲音”。小鳥歡快鳴叫、嘩嘩的流水聲、咚咚的鼓聲--------

  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體都能發出聲音,我們也不時地在聽各種聲音,那么,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猜測聲音產生的原因,作出假設

  (1)提問:誰來大膽的猜一猜究竟聲音是怎么產生的?

  (學生回答:敲打、摩擦、撞擊、彈撥、風吹、樂器發聲、語言說話)(板書)

  (2)談話:剛才同學們所說的都是自己的一種看法,一種猜測。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現都源于猜測。而要想知道聲音究竟是不是因為敲打、摩擦、撞擊、彈撥、碰撞等原因產生的,就要通過我們今天的觀察與實驗才能知道。

  [設計意圖]: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新課教學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通過創設情景敲鐵釘,邀請學生參與活動,聆聽豐富多彩的聲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一:音叉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 介紹實驗材料

  (1)介紹并演示實驗儀器:音叉

  A、音叉——這是一種用鋼制成的U形的實驗儀器,用橡膠小槌輕輕敲擊它就會發出聲音。

  B、使用方法:在使用音叉的時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擊音叉的上端。(教師示范)

  C、學生嘗試用音叉。

  2、學生開展活動:

  (1)、教師提出實驗要求(課件打出實驗要求):請各組分工協作,想辦法讓音叉發出聲音來,每個人制造聲音, 聲音不要太大,看誰想的辦法多,交流你們的方法,說說物體在發聲時你有什么發現?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把實驗現象記錄在報告單上。

  ①用橡膠小槌敲擊音叉,讓音叉發出聲音,然后將音叉迅速輕輕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靜

  止不動的乒乓球,仔細看看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音叉在振動,引起水花四濺、有波紋、有水泡、乒乓球彈開

  ②我們讓音叉發出聲音后,用手摸摸或將音叉輕輕貼到臉上,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學生回答,音叉在振動教師同時板書:麻、癢)

  ③當我們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音叉時,聽一聽音叉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④說一說音叉在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和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音叉在不發出聲音時是平靜的、靜止的、不動的音叉發出聲音時的狀態是顫動的、動態、振動)

  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音叉產生的聲音是音叉在振動(顫動)時發出的。 剛才我們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關于音叉的實驗?(學生回答:看、摸、聽、說) 下面我們就要用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隊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和發出聲音時的狀態。

  探究活動二:其它物品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談話:請同學們看看你們的實驗桌,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實驗物品。誰來說一說都有些什么?學生介紹實驗材料:小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你能想辦法讓它們發出聲音嗎?

  2、學生分組實驗

  3、教師提出實驗要求

  (1)、將彩色紙屑放在小鼓鼓面上,敲響小鼓時小紙屑會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吹響口哨時,口哨里的小珠子會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4、學生操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小組匯報實驗發現。

  6、交流匯報實驗現象,用實物投影儀向全班展示實驗記錄表

  重點說說實驗物品在發出聲音時和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

  7、得出結論,總結方法

  ①得出結論:所有的物體在不發出聲音時處于靜止的狀態,在發出聲音時處于振動(或顫動、擺動、晃動、搖動)的狀態。所以,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或顫動、擺動、晃動、搖動)產生的。(課件打出)

  教師適時引導:通過實驗研究,同學們發現物體發出聲音時的狀態有的顫動、有的擺動、有的晃動你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很正確,那么我們能不能用一個更加科學、更加準確的詞語來代替這些詞語呢?那就是——振動。

  講解:科學家發現,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會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我們把這種運動叫做振動。(出示課件:振動。)

科學實驗報告9

  實驗內容

  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實驗地點

  室外

  實驗目的

  陽光直射、斜射與吸熱

  實驗器材

  溫度計、黑色紙袋

  實驗步驟

  1、把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分別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陽光垂直的.方式擺放。

  2、看哪個升溫快。

  實驗現象

  和陽光接觸面集越大升溫越快

  實驗結論

  和陽光接觸面集越大升溫越快

  備注

  實驗人

  實驗時間

科學實驗報告10

  實驗內容:光與熱

  實驗地點:實驗室

  實驗目的: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系

  實驗器材:溫度計1支,鏡子3面,膠布

  實驗步驟:

  1、用膠布將溫度計固定在墻上。

  2、用鏡子反光對著溫度計(一鏡反射或多鏡反射)

  實驗現象:一次照射的溫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溫度低。

  實驗結論:一次照射的.溫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溫度低。

  備注

  實驗人:

  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11

  實驗內容:做一個生態瓶

  實驗地點:實驗室

  實驗目的:能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

  實驗器材:大飲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動物

  實驗步驟:

  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放)。

  2、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

  4、再放入小動物。

  5、進行觀察記錄。

  實驗現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實驗結論: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實驗效果:好!

  實驗人實驗時間:20xx年xx月xx日

  儀器管理員簽字:xxx

科學實驗報告12

  連接串聯電路

  實驗目的:

  會使用串聯方法連接電路

  實驗原理:

  串聯是電路的一種連接方式

  實驗器材:

  電池、電池盒、燈泡、燈座各2個、導線4根。操作步驟:

  1、把電池裝入電池盒里,把燈泡裝在燈座上。

  2、用導線把電池、燈泡、逐個串接法連起來。使2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實驗結論:

  串聯是電路的'一種連接方式。

科學實驗報告13

  實驗組別: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實驗日期:20××年×月×日第×節

  實驗名稱:水的凈化——靜置與過濾

  實驗目的.:學會做污水凈化實驗。

  實驗器材:燒杯、污水、塑料瓶、細沙和小石子

  實驗步驟:

  1、觀察污水和自來水的不同;

  2、先沉淀一段時間的污水后放入裝有細沙和小石子的塑料瓶中,倒過來放,松開一絲蓋子觀察。

  實驗現象:

  1、污水經過沉淀后,杯底出現了;

  2、經過過濾后,杯口有很多,滴出來的水有些。

  實驗結論:

  污水可以凈化成水。

  問題討論:

科學實驗報告14

  實驗內容:光的反射能力

  實驗地點:五年級教室

  實驗目的: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

  實驗器材:卡紙(紅、黃、綠、黑、白)各一張,手電筒一支,夾子

  實驗步驟:

  1、夾子夾住卡紙

  2、將夾橫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頁有字的'紙。

  3、打開手電筒開關,對著卡紙,觀察文字

  實驗現象:黑色反光弱,紅色反紅光,黃色反黃光,綠色反綠光,白色反光能力強。

  實驗結論:深色反光弱,淺色反光能力強。

  實驗效果:好!

  實驗人:xxx

  實驗人實驗時間:20xx年xx月xx日

  儀器管理員簽字:xxx

科學實驗報告15

  實驗內容:陽光下的影子

  實驗地點:室外

  實驗目的: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

  實驗器材:木板、白紙、橡皮泥、木棒

  實驗步驟:

  1、做一個簡易的日影觀測儀。

  2、每隔十分鐘,量鉛筆影子的長度,在白紙上做下記錄。

  實驗現象: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實驗結論: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實驗效果:好!

  實驗人:xxx

  實驗人實驗時間:20xx年xx月xx日

  儀器管理員簽字:xxx

【科學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科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范文05-26

科學實驗報告【精選】05-31

科學實驗報告11-04

(經典)科學實驗報告06-04

科學實驗報告05-15

科學實驗報告【推薦】11-14

科學實驗報告【薦】11-15

【熱門】科學實驗報告11-06

【推薦】科學實驗報告06-07

【薦】科學實驗報告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