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實習報告
轉眼間充滿意義的實習生活就已結束了,這段時間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吧,這時候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實習報告了!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山實習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黃山實習報告1
一.實習時間
20xx年10月9號—11月27號
二.實習地點
世界文化產地——宏村、西遞;
道教文化圣地——齊云山;
黃山考察;南屏影視村寫生。
三.實習目的
通過美術實習,加強同學們對建筑的直觀感受能力,對傳統建筑的認識與理解。從自然風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從民俗民風中感知“場所精神”與歷史文脈的延續性的重要性。從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從大自然中領悟色彩的光與色的變化與魅力。要求大家在實習中遵守實習紀律,爭取從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學到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知識。并在風景寫生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實習內容
寫生的選景、構圖原則。寫生的色彩、色調、對比、空間等關系。每日必須堅持速寫、色彩、素描寫生。
以論文的形式完成實習報告,報告要有條理,思路清晰,文字流暢,見解獨到。實習結束后,經過整理后的繪畫作品(速寫、素描、色彩、水粉畫)等裝訂成冊上交給指導教師。
建筑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是安徽這個古老的村莊吸引游客的獨特之處,來到安徽的10幾天中,我們竟情的享受著自然和以前的人們給我們帶來的這中藝術的氣息。迫不及待我們拿上顏料背上畫板進入了我們期盼以久的寫生基地,在這黑瓦白墻、小橋流水之間,隨處可見支著畫架、凝神揮筆的學生。安徽黟縣境內的西遞、宏村自六年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后,這兩個罕見的古村落就逐漸成為藝術愛好者的流連之所。據當地政府粗略統計,全國各地的200余所大專院校每年有30余萬人次背起畫夾走進西遞、宏村寫生,占旅游總人數的50%以上。大批學生的進入,使黟縣境內悄然掀起一股藝術經濟熱潮。當然第一次來到這罕見的古村我們自然也不例外的放下了手中的東西,把安徽的古景古建筑一覽眼底,大家都會不時發出感嘆的聲音,在幾百年前的人們能把藝術這么好的和自然環境融合的這么的完美。
休息了一晚上我們跟著導游來更深的了解這個古村,這樣以來我們不單單是被他們的外表吸引著通過導游我們知道古村的規劃結構居然猶如一頭酣著的牛,經過的地方依次是牛頭、牛肚子、牛尾巴開始我們也不相信最后導游把我們帶到了可以看這個村子景象的地方立體布置圖,這樣整個村的竟顯眼底這一個個精致的小模型把古村一一的表達了出來就如導游說的那樣。
這次導游帶領我們深入的了解村子里面我們看到了很多精美的'雕塑,每個都有他的不同之處這樣的藝術殿堂在幾百年前的就創造出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令在場的所有人感到佩服。
上面說的都的我們來到這里的第一感受,下面說說我們在寫生時的感受到的東西當時拿這畫板顏料走進村子感覺到處都是一幅幅的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所以老師告訴我們在這里每個角落都能構成一幅完美構圖的作品,但要求我們更動腦筋的把他創作成我們自己的東西,每個人都緊張的開始準備起來,我也不例外,看到如此如畫的景象實在是難以用我的畫筆就能表現出來,當時的感覺就像自己不會畫畫一樣非常的苦惱,怎么表現才能使的自己的畫更加的完美我們學過的繪畫方式很多,我最后還是選擇了我最喜歡的干畫法。一幅幅的畫漫漫的使我了解了色彩的和諧搭配,這次寫生讓我知道現實的東西的領悟始終要高與書本上的表達。還有水粉作畫水粉畫在制作過程中,開始仍以透明水彩作為第一次底色,然后利用不透明色畫出景物深入具體的立體空間效果,使其具有很強的真實感。這樣完成的作品已失去傳統的水彩畫所具有的流暢、透明的藝術特色,形成一種現代概念的水粉畫。
五.實習總結
告別了歷史久遠的古村落,回到高樓大廈和城市喧囂,我就感到內心少了那種平靜。在古村,每次都覺得很有味道那種和諧、那種結構,現在依然清晰的展現在我的眼前。還有皖南黟縣宏村的小巷里,吳旻老師在烈日下揮著畫筆。他頭戴草帽,豆大的汗珠沁出額頭,匯流至下巴,不斷向下滴,他似乎感覺不到熱。西遞、宏村彎彎曲曲的小巷內隨處可見小畫廊和藝術作坊。畫的是當地古村風景,用的材料也是當地的特產,比如毛竹、樹根、樹片。毛竹根可以做成形狀不同的竹茶壺,毛竹片加工后刻上圖案和文字就成精美的藝術品。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藝術品的加工者竟然都是當地的農民。除了農田上的有限收入,藝術經濟成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支柱。這景這人都是那么的清晰。
藝術是相通的,在我沒選擇專業之前我認為不管是我們選擇了哪個專業,我們的這次寫生實習給我們的帶來的東西都將會影響到我們的以后的專業發展,對我們的欣賞和創作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訓練機會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它能使我們的藝術修養和大腦的創作帶來新的氧氣,增添新的血液,接受新的知識。
黃山實習報告2
實習時間:8、23—8、29
實習地點:黃山
實習目的:通過實物標本觀察、動物實體辨認、相關標本采集,動物攝影,達到重點識別常見黃山地區的昆蟲種類,認識一些比較少和珍稀瀕危的保護動物種類,結合理論知識和實驗,能獨立進行初步的昆蟲分類、標本采集、鑒別方面的專業實踐,從而鍛煉實際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進一步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實習成果:在這次黃山野外實習過程中,我小組共捕獲52種昆蟲,合計8個昆蟲目數。
鱗翅目:鳳蝶科3尺蛾科3蛺蝶科3眼蝶科1粉蝶科1珍蝶科1天蛾科1夜蛾科3螟蛾科2鹿蛾科1蜻蜓目:蜻科3蟌科2
同翅目:蟬科2斑蚜科1蠟蟬科1
直翅目:蟲吉蟋科1劍角蝗科1擬葉蝽科1草螽科1斑腿蝗科1露螽科1
雙翅目:大蚊科2奇蠅科1
鞘翅目:鍬甲科1花金龜科1天牛科1虎甲科1鐵甲科1半翅目:蝽科1緣蝽科1獵蝽科2黽蝽科1紅蝽科1膜翅目:胡蜂科1蜜蜂科1姬蜂科1蟻科1另外還捕到藍尾石龍子,螃蟹,馬陸,壁虎等動物。
實習內容及過程:
1、黃山猴谷
中午十二點左右到達位于浮溪的實習基地,稍作休整后,各個組長與班長團支書便在老師的組織下領取野外實習時需要的用品,并確定了實習時的注意事項,組長及時召開小組會議傳達老師的指示,簡述每天的實習安排。
2、黃山猴谷
到達黃山的第二天,主要的實習地點為猴谷。
猴谷的動物資源異常豐富,一路上有很多的鱗翅目的蝶科,蜻蜓目的蜻科動物,另外還有爬行動物,比如藍尾石龍子。同學們按照昨晚組長已經說明的方法用捕網毒瓶等工具收集昆蟲標本,一路上,收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同學們的收獲頗為豐富。
下午回來后,同學們在組長的帶領下一起學習了昆蟲標本的處理方法,然后分成幾個兩人小組,分別進行整姿,鑒定等工作。
3、黃山溫泉
實習第三天老師安排我們去黃山溫泉一帶去觀察,捕捉昆蟲。我們小組沿環山公路,一路上尋找昆蟲。今天的任務主要是捕捉鞘翅目的動物。由于在公路旁所以這天捕獲的昆蟲并沒有很多。但是在我們觀察到了一些動物的現象,比如集聚在樹干底部的馬陸和在石塊下聚集筑巢的螞蟻。
下午回到實習基地,繼續整理鑒定整姿的工作。
4、黃山九龍瀑
實習第四天我們去九龍瀑去觀察采集昆蟲標本。
九龍瀑風景優美,但是卻沒有捕到很多昆蟲,下午組員又拿起捕網在猴谷內繼續收集昆蟲。
5、猴谷第二觀猴臺
實習第五天我們去觀猴臺觀察黃山特有的黃山短尾猴。當然,昆蟲標本的補充工作仍在進行。
在猴谷中,我們還發現了一些昆蟲集聚的現象。
還有蜘蛛等動物。
最后的整理工作也在今天進行。
6、黃山主峰
實習第六天,我們的任務只要是攻克主峰,但是,在沿途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動物的痕跡。
7、黃山主峰
實習第七天,九點到十點,上交實習用具和昆蟲標本。吃完中飯后回程。
實習總結及體會:
在這次動物野外實習中,我充分意識到了集體意識的重要性,小組合作一定要體現合作精神。這一點在生活上也體現出來了,我們組在一起吃飯的同學住的很分散,每次吃飯的時候通知很麻煩,而且有的同學很拖拉,耽誤其他人吃飯。在實習的過程中,由于黃山很陡,所以體力就很重要,走的快的同學需要等慢的同學,這倒體現出了我們組同學的合作精神。
【黃山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游記黃山作文04-08
寫景黃山作文04-08
《黃山游記》原文12-15
實習生實習報告04-15
銷售實習報告04-15
法語實習報告04-14
校外實習報告04-14
水泥實習報告04-07
實習律師報告04-07
平面實習報告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