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孟子二章》的復習訓練題及答案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委而去之 ②親戚 畔之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⑤必先苦其心志
二.翻譯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④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⑤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選擇題
1.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以天下之所順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屬予作文以記之
2、下列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一項是( )
A、行拂亂其所為 入則無法家拂士 B、多助之至 色愈恭,禮愈至
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吾義固不殺人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此教我先威眾耳
3.加字變雙音節詞有誤的一項是 ( )
A.城(城墻)非不高也 B.環而攻之而不勝(勝利) C.池(水池)非不深也 D.以天下之所順(歸順)
4.選出解說有誤的一項 ( )
A.本文一開頭就提出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B.第二三段先舉出概括性很強的戰例證明,然后從理論上來論證。
C.第四段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戰必勝。
D.全文語句整齊,氣勢磅礴,反映了孟子君貴民輕的政治思想。
5.選出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 ( )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誠
C.者:無故國外患者 肉食者謀之 D.之:畎畝之中 孔子云:何陋之有?
6.選出詞義相同的一項 ( )
A.將: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將兵 C.敵:出則無故國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敵
B.間:舉于版筑之間 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D.發:發于聲 野芳發而幽香
四、問答題
1.人和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請你結合歷史或現實,再舉出一個相關的事例。
答:含義: 事例:
2.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
3. 為了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點,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4. 本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與《曹劌論戰》中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蘊含的觀點有相同之處。其相同之處是什么?你從中獲得的最大啟示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①委:放棄 去:離開 ②內外親屬 畔:通叛,背叛 ③限制
二、①譯文:城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啊(關鍵詞非,不是;池,護城河。)
②譯文: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就會歸順他。
⑤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三、1.D (D項以連詞,表目的,相當于來;其余各項以字均為介詞)
2、D 3.C 4.D 5.B 6.D
四、1.含義:人心所向、內部團結。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相關事例如:①抗日戰爭時期,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終于取得抗戰勝利。②1998年我國軍民團結,取得抗洪救災的勝利。③2003年,我們萬眾一心,戰勝非典。④2008年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冰凍災害。⑤汶川大地震,13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共克時艱。(能舉類似一例即可)
2.施行仁政
3.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道理論證)。說明:答對兩種即可得滿分。
4.相同之處:兩句話都強調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啟示只要圍繞人心向背
【九年級語文下冊《孟子二章》的復習訓練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孟子滕文公下閱讀訓練題及答案05-11
數學總復習訓練題及答案講解09-15
語文閱讀訓練題和答案07-15
《奧斯威辛》語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05-26
語文高考提升訓練題及答案06-21
《莊子》九年級語文下冊高效復習訓練及答案06-28
九年級語文下冊《莊子》高效復習訓練及答案06-28
初一語文下冊訓練題06-03
《觀潮》復習訓練題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