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與倍數應用題答案
因數和倍數是揭示兩個整數之間的一種相互依存關系,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因數與倍數應用題答案,歡迎閱讀與借鑒!
一、求因數的個數類應用題
1、筐內有96個蘋果,如果不一次拿出,也不一個一個地拿,要求每次拿出的個數同樣多,拿完時又正好不多不少,共有多少種拿法?
分析解答:依題意,每次拿出的蘋果數×拿的次數=96,這個等式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每次拿的蘋果數和拿的次數是96的因數(或約數),這樣一分析,我們就知道解答此題實際上是要求96的因數分個數有多少個。
96=3×25,因因數個數定理公式知:96的因數個數是:(1+1)×(5+1)=12個;
12個因數包括了1和96這兩個因數,題目要求不能一次拿完,即:1次×96個=96個,這種情況要排除;同時也不能一個一個地拿,即:96次×1個=96個也要排除;
所以共有:12—2=10(種)拿法。
2、(1996年日本算術奧林匹克競賽)有50張卡片,分別寫著1—50這50個數字,正反兩面寫的數字相同,卡片一面是紅,一面是藍,某班有50名學生,老師把50張卡片中藍色的一面朝上擺在桌子上,對同學們說:“請你們按學號順序逐個到前面來翻卡片,規則是:凡是卡片上的數是自己學號的倍數,就把它翻過來,藍翻紅,紅翻藍”,那么當每個同學都翻完后,紅色朝上的卡片有幾張?
分析解答:由“凡是卡片上的數是學號的倍數,把它翻過來”知道,卡片翻幾次的由卡片上的數的因數個數決定的,卡片上的數的因數個數是幾,就翻動幾次。那么一張卡片翻動幾次紅色朝上呢?我們需要找規律,怎樣找規律呢?老師講過——從特殊到一般找規律。我們要一下找出50張卡片的規律有困難,我們只研究一張卡片。開始時是“藍色朝上”——翻動一次,紅色朝上;——翻動兩次藍色朝上(還原到原來的狀態)——翻動3次又的紅色朝上——翻動4次藍色朝上……;從中找到規律:翻動奇數次的卡片是紅色朝上的;翻動偶數次的卡片是藍色朝上。下面思考,1——50這50個數中那些數的因數個數是奇數?我們學習了因數的個數定理:一個完全平方數的因數是奇數個,其它的數的因數是偶數個(包括1和自身因數),這樣問題就得到了解決,看1——50中那幾個數是完全平方數,顯然只有:1,4,9,16,25,36,49。下面的問題就是怎么敘述解答過程,
關于怎么敘述問題,這是現在五年級學生面臨的一個難點,因為此題的解答過程包含證明推理,而命題的證明要到初中二年級才開始學習。為了家長幫助學生建立這方面的能力,什么是推理和證明?推理是反映從已知判斷得出新的判斷的思維形式。一般地講邏輯推理只有兩種形式,即:假設判斷——如果A推出B(大前提),如果有A這個條件(小前提),則必定有B(結論);第二種形式就是選言判斷,或者B成立或者B的否定成立(大前提),如果B的否定不成立,(小前提),則必有B成立(結論)。數學問題解答過程雖然不必規定唯一的敘述形式,但應有統一的要求,即敘述形式應合乎邏輯。五年級學生沒有學習命題的證明,只要能夠把推理的過程說清楚就可以了,現在說明推理的過程是有一定的困難,不要緊,從現在去慢慢練習,也為上中學作準備。下面敘述如下:
解答示范:每張卡片翻動奇數下紅色朝上,根據規則,凡是卡片上的數是學生學號的倍數,就把卡片翻動一次。也就是1—50這50個數它有多少個因數,卡片就翻動它的因數個次數。因為完全平方數的因數個數是奇數,1——50中完全平方數“1,4,9,16,25,36,49”的因數是奇數個,這些卡片被翻動了奇數次,所以,紅色卡片朝上的一共有7張,它們分別是:寫有數的“1,4,9,16,25,36,49”卡片。
3、在100至300之間,只有三個因數的數是多少?
分析及解答:通過上面一題的解答,我們知道“完全平方數的因數個數是奇數個”,100至300之間的數的因數個數只有3個的數一定是完全平方數。但要清楚是不是完全平方數的因數都是3個呢?我們研究一下,42=16是完全平方數,它的因數個數是:42=24,根據學習過的因數個數定理:16的因數個數是:4+1=5個。同學們發現什么規律沒有?——只有質數的平方的數的因數是3個,如22,32,,52,72,112,132,……,我們把問題轉化為求“100至300之間有那幾個數是質數的平方的數”。
解答:因為只有質數的平方的數的因數是3個,在100至300之間只有7個完全平方數:112,122,……172,但只有11,13,17是質數。所以只有112=121,132=169,172=289這三個數的因數是3個。
二、分解質因數類應用題
1、有4個小朋友,他們的年齡恰好一個比一個大1歲,并且他們年齡的乘積是360,那么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是多少歲?
分析解答——像這種題,有的地方中考都出過,主要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小學生此題解答的思考不會出現干擾,但中學生因為方程的'知識比較牢固,認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明顯,列方程解答一定能夠解出來。設4個人的年齡分別是:X,X+1,X+2,X+3列方程是:X(X+1)(X+2)(X+3)=360,這個方程是高次方程,一般中學生是解不出來,只有學習了奧數的同學才有辦法解答。下面用學習過小學奧數“轉化的思想”老師解答一下,再次說明,學習數學要學習數學方法,看看小學奧數學習過的“轉化數學思想”的作用。
X(X+1)(X+2)(X+3)=360,高次方程我們通過轉化——把它轉化學習過的知識處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
原方程變形為:(X2+3X)(X2+3X+2)—360=0;
(X2+3X)2+2(X2+3X)—360=0
上面轉化為我們學習過的一元二次方程了,這中關鍵的一步。
設:(X2+3X)=Y,即:Y2+2Y—360=0,解答Y1=—20(舍去),Y2=18;
因假設知:(X2+3X)=18,解這個一元二次方程:X1=—6(舍去),X2=3
這樣4個人年齡中最大的是:X+3=6歲。
方法二,分解質因數方法
從上面解答過程看,用代數的方法解答過程是復雜的,有時,在解答數學問題中,算術方法更為簡便。這在中學處理有些問題中也經常用到。特別是在解答選擇和填空題時。
360=23×32×5;
然后按照題意,把上面分解后的6個數進行組合成為4個數的乘積,即:
360=3×4×5×6;顯然最大的年齡是6歲。
2,某班王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去植樹,學生恰好平均分成三組,如果老師與同學每人植樹一樣多,則共植樹572棵,那么這個班有學生多少人,每人植樹多少棵?
分析解答——依題意知道,植樹總數=每人植樹棵數×師生總數,
師生總數=每組學生數×3組+1名老師,說明師生總數除以3,余數是1。
572=2×2×11×13,
依題意,把分解得到是質因數進行組合得:
572=11×52=11×(51+1)
因此,這個班學生51人,每人植樹11棵;
注意:572=44×13=44×(12+1),這里,全班人數12人,老師1人,每人植樹44棵情況不符合題意——一個班學生人數應該不是12人;
三、奇數與偶數類應用題
自然數按奇偶性分類,分為奇數與偶數,利用奇數和偶數的性質可以解決一些有趣的問題。
奇數與偶數的性質奧數教材第21頁進行了歸納,這些性質要熟記。幾點要注意:
1,偶數個奇數的和是偶數,奇數個奇數的和是奇數;
2,在運算中,加法與減法運算結果的的奇偶性不變。也就是:偶數個奇數的差是偶數,奇數個奇數的差仍然是奇數;
3、奇數≠偶數
例題1:9只杯子全部口朝上,每次翻動其中的4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動,使9只杯子開口全部朝下?
分析解答——由題目知道,每次翻動4只杯子,翻動若干次,那么具體一共翻動的次數的確切數是無法確定的。審題后要知道,一個問題只能用奇偶性解決。我們先研究一只杯子,翻動1次口朝下,翻動2次口朝上,翻動3次口朝下……,每只杯子要口朝下必須翻動奇數次,這樣問題就找到了解答的方案。
敘述解答過程:每只杯子只有翻動奇數次口才能朝下,要使9只杯子口全部朝下,翻動的總次數是9個奇數的和。因為奇數個奇數的和是奇數,所以,翻動的總次數是奇數。依題意,每次翻動4只杯子,翻動的總次數是4的倍數,這個總次數是偶數,前后矛盾,即奇數≠偶數,所以,無論怎么翻動,都不能使9只杯子的口朝下。
例題2(奇偶性中的周期問題)一個會議室有9盞燈,從1——9依次編號,開始時,只有編號是2,6,9的燈是亮著的,一個同學按1——9,再按1——9順序不停地拉動開關,一共拉了300下,這時編號是幾的燈是不亮著的。
分析解答——每盞燈拉動開關奇數下改變原來的狀態,即暗的變亮,亮的變暗。
300÷9=33……3,所以,1,2,3號燈拉動了34次,拉了偶數下,不改變原來的狀態,即原來是亮的仍然亮,原來是暗的仍然暗;4,5,6,7,8,9拉了33下,是奇數下,改變原來的的狀態,原來亮的變暗,原來暗的變亮。所以不亮的燈是:1,3,6,9號。
四,數的倍數(整除)類應用題
數論問題是數學“王國”中最有趣的數學知識,無論你的學歷高低都能夠研究這部分的內容,通過對數論的研究,可以訓練人的分析問題和邏輯推理能力。要熟練地解答整除問題類應用題,必須對2,5;4,25;8,125;3,9;7,11,13倍數的數的特征(或能夠被以上數整除的數的特征)十分清楚,并能夠把知識靈活運用。
例題1(奧數教材第29頁練習3)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四(2)班的同學分成4組做綢花,每個小組做的綢花一樣多,馬大哈統計了一下說“還是人多力量大,大家一共做了246朵綢花”,馬大哈統計對了嗎?為什么?
分析解答——四(2)班同學做的花總數=每個組做的花×4,花的總數是4的倍數;下面就看246朵是不是4的倍數,問題就解決了。
答:馬大哈統計錯了。因為,花的總數=每個組做的花×4,花的總數是4的倍數;4是倍數的數的特征是末兩位數的4的倍數,而246的麥兩位數46不能被4整除,246不是4的倍數,所以,馬大哈統計錯了。
例2、有72名學生,共交課間餐費A52.7B元,平均每人交多少元?
分析解答——把課間餐費化為分,則總錢數A527B(分)一定是總人數72的倍數,又72=8×9,所以,A527B是8和9的倍數。根據8的倍數特征:一個數的后三位組成的數是8的倍數,這個數就是8的倍數。即:27B是的的倍數,只有B=2,這個數變為了A5272,又這個數是9的倍數,它的各位數字之和是9的倍數,A+5+2+7+2=A+16,所以,A=2,72名學生的課間餐費總數是:25272分;平均每個同學交:25272÷72=351(分)=3.51(元)
例題3(奧數教材第34頁練習4)、新學期開學了,學校為了使同學們有一個更加方便的讀書環境,新買了18個書架,可是會計不小心把發票給弄污了,單價只剩下2個數字“2**0元”,總價也只剩下2個數字“*4*8*元”你能幫助算出單價和總價嗎?
分析解答——由題意,總價一定是18的倍數,又18=2×9,總價一定能夠被2和9整除,又單價的個位數字是0,18乘以單價的個位數字一定是0,所以,總價的個位數為0,即:總價是:A4B80元,這個數是2、9的倍數。又知道單價是2千多元,總價一定:
18×2000<總價<18×2990,36000<總價<53820,而總價的千位上的數字是4,所以總價萬位的的數字只能是4,所以總價是:44B80,4+4+B+8+0=16+B要是9的倍數,則B=2,總價是44280元,單價是:44280÷18=2460(元)
【因數與倍數應用題答案】相關文章:
《倍數和因數》說課稿6篇11-15
關于因數與倍數的單元測試題08-14
因數和倍數數學課件08-07
有關因數和倍數的教學反思3篇03-15
五年級數學下冊因數與倍數的復習資料09-01
數與倍數說課稿11-04
《找因數》教學設計02-25
十八的因數有哪些?10-12
3的倍數特征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