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經濟與生活測試題
高一經濟與生活測試題(一)
1. 優質之所以優價,主要是優質商品
A、 數量少,用處大 B、使用價值大C供給少,需求多D、耗費的勞動量多,價值大
2. 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很多,除商品價值外,還有
①貨幣流通速度 ②紙幣發行量 ③供求關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3. 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時是
A、 觀念中的貨幣 B、足值的貨幣 C、實實在在的貨幣 D、人民幣
4. 2003年前7個月,食品和部分服務項目價格大幅上漲,如鮮菜、水電、醫療保健、學雜費等,成為物價回升的主要拉動因素,高中新教材:高一經濟與生活測試題(一)_政治試題。材料中的價格
①其基礎是價值②是價值的貨幣表現③是一種商品 ④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 假冒偽劣商品
A、是商品,因為它具有使用價值 B、是商品,因為它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
C、不應作為商品出售,因為它不具備應有的使用價值D、不能成為商品,因為它不是用于交換
6.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依照一定的比例關系進行交換,是因為
A、它們都具有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B、它們都凝結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都具有價值 C、它們都具有相同的使用價值 D、交換雙方都需要對方的產品
7.下列關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例 ②與商品價格總額成反比例
③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④與貨幣流通速度成正比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生產同樣一只茶杯,甲耗費了3小時勞動時間,乙耗費了2小時勞動時間,丙耗費4小時勞動時間,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場上出售
A、甲生產的茶杯價值量最大 B、乙生產的茶杯價值量最大
C、丙生產的茶杯價值量最大 D、甲、乙、丙生產的茶杯價值量一樣大
9.紙幣是貨幣符號,其發行量應依據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來確定,如果發行過多,就會引起
A、物價下降 B、通貨膨脹 C、社會供給大于需求 D、通貨緊縮
10.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后,意味著_____增加
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B、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的數量 C、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D、個別勞動時間
11.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商品交換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但在市場上,價格往往與價值不一致,這種現象主要是
A、人為確定價格造成的 B、供求關系不平衡引起的C、消費者討價還價造成的 D、價值規律不起作用了
12.假定市場上在一定時期內要使1000億元的待售商品成交,若發行紙幣400億元,紙幣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流通2.5次,此時1元紙幣相當于
A、0.5元貨幣的購買力B、1元貨幣的購買力 C、2元貨幣的購買力 D、4元貨幣的購買力
1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價格由市場形成,但是商品的價格不會無限制地上漲和無限制地下跌,這是因為 A、價格無限制地上漲或下跌都是違背價值規律的 B、價格無限制地上漲或下跌,都會引發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混亂 C、價格無限制地上漲或下跌,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 D、價格和供求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
14、商品是一個“天生的平等派”,它不管個別生產者如何生產,在市場上出賣時,只能是同樣的商品基本上賣同樣的價錢,這主要是因為
A同樣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使用價值 B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C生產同樣的商品不同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生產率是一樣的D生產同樣的商品不同的商品生產者要耗費不同的勞動時間
15.近幾年,微機市場日新月異,從386到586,升級換代速度很快,而價格卻不斷下跌,奔騰機甚至跌破萬元的心理價位,微機價格不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A、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B、微機供給超過需求
C、通貨膨脹得到抑制,紙幣發行量增加 D、通貨緊縮造成的必然結果
2003年5月8日《市場報》發布致富信息稱:農民若種豐收3號西瓜,市場售價可達到2.5元/公斤左右。請解答16—20 題:
16、這里所說的西瓜
A、是商品。因為它是勞動產品 B、是商品。因為它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C、不是商品。因為它不一定能賣出去D、不是商品。因為它是供自己消費的
17、如果1公斤西瓜值0.9元貨幣。那么0.9元貨幣行使貨幣 職能。
A、支付手段 B、貯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價值尺度
18.國慶節后上市 ,時逢西瓜短缺空檔,商品價格往往較高。對此最全面的認識是
A.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因為商品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
B.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因為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C.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并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因為秋季上市的西瓜種植難度大
D.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使用價值決定的,因為人們總是購買優質商品,體現了優質優價
19.如果某瓜農不僅善于捕捉市場信息,而且找到了提高西瓜單位面積產量的方法,畝產比當時大多數瓜農的平均產量高1.5倍。那么該瓜農
A.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小 B.西瓜的價格將上漲
C.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但是獲利水平增加 D.單位時間內形成的價值總量不變
20.下面是某地鞋業生產出現的三種情況:①某鞋廠勞動生產率率先提高,該行業勞動生產率未變;②制鞋行業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某鞋廠勞動生產率未變;③某鞋廠與制鞋行業勞動生產率同時同步提高。在上述三種情況下,該鞋廠每雙鞋的價值量依次產生的變化是
A、 提高、不變、降低 B、降低、提高、不變 C不變、不變、提高 D.不變、降低、降低
21.今年在轎車市場,價格戰烽煙又起,經濟型轎車最高降價幅度達到一萬元。降價可以擴大市場占有率。“降價可以擴大市場占有率”表明了
A.市場占有率決定了產品價格的高低 B.產品價格可以影響市場需求
C.降價能夠增加商品的使用價值 D.降價能導致商品價值量增加
22.在我國,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各種商品。這主要是因為
A.人民幣是商品 B.人民幣本身有價值 C.人民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并強制使用的購物憑證 D、人民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符號
人們常說,購買商品一定要貨比三家,一分錢一分貨,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貨比三家能做到,一分錢一分貨就很難做到。據此回答23—24題。
23.“貨比三家,一分錢買一分貨” 的根據是
A.貨比三家看價值,一分錢買一分貨看價格B.物美未必價廉,價廉必然物美
C.商品的使用價值決定價格,優質優價D.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
24.材料中提及的“一分錢買一分貨就很難做到”,這是因為
A.在實際生活中,等價交換是不存在的 B.商品交換可以不遵循等價交換原則
C.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D.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25.新商品特別是科技產品剛上市時價格通常較高,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價格則逐漸下降。發生這種現象有多種原因,其根本原因是
A新商品往往供不應求老商品往往供過于求 B生產同類產品的廠商之間在市場上激烈競爭
C、提供新商品的某家廠商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D.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
26.某國發生通貨膨脹,對原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于商品供不應求,以致物價上漲,紙幣升值,引發通貨膨脹
B.由于商品供過于求,必須大量發行貨幣,刺激居民的購買力
C.由于紙幣的發行量不能滿足流通中需要的數量,引起貨幣貶值
D.由于紙幣的發行量大大超過了流通中需要的數量導致紙幣貶值,物價上漲
27從貨幣的產生過程看,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有 ①等價物 ②一般等價物 ③交換價值 ④貨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8、為了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各企業紛紛組建企業集團,形成規模,并在經營上改變單一品種的經營,實行經營品種多元化,這說明價值規律在發揮 的作用,政治試題《高中新教材:高一經濟與生活測試題(一)_政治試題》。
A、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B、促使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
C、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分配 D、供求與價格相互制約
29.商品是市場上常見的經濟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物品中屬于商品的是
A、自然界的地下水 B、送給朋友的禮物
C、技術交易會上展出的發明創造 D、封建社會農民交給地主的地租
30、在公式商品——貨幣——商品中,貨幣充當 的職能。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儲藏手段 D、支付手段
31.假如說“1件皮大衣=20雙皮鞋”符合等價交換原則,現在,生產皮大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一半,生產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一倍,則
A、1件皮大衣=10雙皮鞋 B、1件皮大衣=5雙皮鞋 C1件皮大衣=20雙皮鞋 D、1件皮大衣=40雙皮鞋
32.關于勞動產品與商品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都是勞動產品,都有使用價值(2)都有價值,并都可以用于交換(3)商品一定是勞動產品,但勞動產品不一定是商品(4)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A.(1).(2).(3)B.(1).(2).(4).C.(2).(3).(4).D.(1).(3).(4).
33.因變質而賣不出去的東西
A.有價值, 因為是商品 B.沒有價值,但仍有一定使用價值 C.有價值, 因為這些東西也凝結了人類勞動 D.沒有價值,因為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34.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是
(1)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有使用價值(2)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3)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使用價值(4)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一定有價值 A.(1)(2)B(3)(4)C(1)(3)D(2)(4)
35.在下列經濟行為中,屬于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是
A顧客看到5斤蘋果值10元錢B.顧客用10元錢購買了5斤蘋果
C.顧客用10元錢,預定了5斤蘋果D.顧客購買5斤蘋果,一周后付款10元錢
36.一雙皮鞋的價格為100元,不同的商品生產者在同一市場上按同一價格出售,有的賺錢,有的虧本,原因是: A、不同商品生產者生產同一雙皮鞋的價值量不同B、不同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不同
C、當時生產皮鞋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不同D、當時生產皮鞋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
37.在市場上,人們能用貨幣買到一切商品,這是因為貨幣
A.是商品,有價值 B.具有使用價值 C.是一般等價物 D.具有交換價值
38.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
A、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B 使用價值和價值 C 交換價值和價值 D 價格和交換價值
39.商品流通的基本公式是
A 商品—商品 B 貨幣—貨幣 C 貨幣—商品—貨幣 D 商品—貨幣—商品
40.商品的價格是
A、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B 商品的價值大小C、商品使用價值的表現形式 D 由商品質量決定的
41.在公式“1袋米=2只羊”中
A、1袋米是2只羊的交換價值 B、2只羊是1袋米的交換價值
C、1袋米是2只羊的價格 D、2只羊是1袋米的價格
42.現實生活中,當市場上某種商品緊缺時,許多廠家都擴大此種商品的生產,以期獲得更多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廠家都能如愿以嘗。許多廠家都擴大此種商品的生產,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 使生產此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率下降 B 使此種商品的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
C使此種商品的供給量減少,價格上升 D使此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價格下降
43.下列對紙幣認識正確的是
A 紙幣是商品 B 紙幣沒有使用價值 C 紙幣代替貨幣起價值尺度作用D 紙幣是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
44.由于電腦等行業由于日益競爭的加劇,其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是指
A.商品使用價值更新的越來越快 B.商品價值的變化越來越快
C.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來越少 D.購買商品的人越來越少
45.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一個企業日子好過不好過關鍵是看它的產品是否符合社會的需要、有沒有銷路。一些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而陷入半停產、停產困境、虧損嚴重。這種情況說明
A.商品的價值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 B.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C.有使用價值的東西才是商品 D.使用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
46.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大的假幣案,印制假幣案總額高達6億元人民幣的犯罪分子被宣判死刑。國家之所以開展反假幣活動是因為
A.假幣沒有真幣的價值大 B.貨幣是由國家發行強制使用的
C.假幣不具有價值尺度功能 D.印制假幣危害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47.歐元與人民幣的共同點是
A都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B都是一般等價物C都能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D都具有價值
48.在商品經濟運行中,價值規律對于生產和流通等經濟活動的進行調節,引導資源的合理配置,是通過
A.人們自覺依據價值規律來實現的 B.商品生產者追逐利潤實現的
C.供求平衡實現的 D.商品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實現的
49.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能夠
①決定社會生產的一切方面②刺激商品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③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 ④有效的配置資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0.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其中的“等價交換”是指
A每一次的交換都要等價B.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是等價交換,只有少數是不等價交換C每一次交換都是不等價交換D.等價交換是在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中實現的
51.下列說法中未能表達出商品二因素的是
A、物美價廉 B、貨真價實 C、優質優價 D、經久耐用
52、產品質量是指
A、商品的價值 B、商品的使用價值 C、商品的價值量 D、商品的交換價值
53、有人說,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實際上是市場價格在起調節作用,這種說法( )
A是正確的,因為價格和供求的影響是雙向的B是正確的,因為價格和供求有時是相互決定的C、是錯誤的,因為價格圍繞上下波動違背了價值規律D、是錯誤的,因為價格圍繞上下波動沒有遵循等價交換原則
54、對于商品生產者來說,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最終目的在于:
A、生產更多的商品 B、贏利 C、縮短個別勞動時間 D、降低商品的價值量
55、“物豐必賤”這一觀點
A.割裂了供求和價格相互制約的關系 B.認為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
C.認為供求關系會影響商品的價格 D.堅持了價值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
56、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值規律的作用,商品生產者都積極地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這主要是因為 A.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 B.他們都希望自己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他們都希望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使用價值 D.改進技術、加強管理能提高商品的質量,從而使商品的價格上升
57、.顧客把“物美價廉”作為購物標準,實際上反映了
A.商品的首要屬性是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 B.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
C.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勞動量決定 D.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58、“市場交易,買者如果不喪失金錢,就不能取得貨物,賣者如果不喪失貨物,也就不能取得金錢。”這段話說明: A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不可分割的 B商品是金錢和貨物的統一體,金錢和貨物是可以分割的 C商品生產者必須讓渡商品的價值,才能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 D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對立統一的,不能同時屬于“賣者”或“買者”
59、一般等價物是指: A、商品交換的過程 B、表示某一種商品價值的商品
C、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并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 D、貨幣
60.用貨幣表現商品的價值被稱之為:
A. 交換價值 B.等價物 C.一般等價物 D.價格
61、A市實驗中學與西部S中學結成友好學校。2003年“五一”期間,A市實驗中學學生會組織了部份學生代表前往S中學參觀,實地感受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西部教育事業發展的情況。同時,他們還利用這次機會用他們自己在師生中募捐的錢購買了一批圖書贈給了S中學。S中學也將本校師生利用活動課制作的盆景回贈給A市實驗中學,以此表示感謝。
閱讀以上材料,運用所學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回答:材料中所說的圖書和盆景是不是商品?為什么?
62、某班同學討論為什么“春節比國慶節期間蘋果價格高”的問題,同學發言踴躍,各抒已見。
同學甲:國慶節期間的蘋果剛摘下來,水分多,味道酸甜;到了春節,蘋果水分少了,味道甘甜,價格當然要高。
同學乙:春節期間蘋果供應量比國慶節少,而人們走親訪友需求增多,供不應求造成價格上漲。
同學丙:兩位同學的觀點我都不同意。蘋果從國慶節到春節,經過幾個月的包裝、儲存,耗費了人們大量勞動,價值量大了,價格自然要高。
利用商品的有關知識分別評析甲、乙、丙三位同學的觀點。
答案
DBAAC BADBB BBABA BDCCD BDDCD DDCCB BDDAA BCBDA BBDAB BCDBD DBABC BBDCD
61、(1)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上述材料中花木盆景是勞動產品,但不是用于交換,而是用于贈送,所以不是商品;(5分)
(2)圖書是勞動產品,當A市實驗中學購買圖書時,它是用于交換,是商品;但當A市實驗中學將其贈送給兄弟學校時,不用于交換,這時的圖書就不是商品。(5分)
62、A、甲是以商品的使用為標準來衡量蘋果價格是錯誤的,因為價格高低應由價值大小決定,而不是使用價值決定 (3分)
B、乙正確指出了蘋果作為商品,它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價格應該上漲,但沒有指出蘋果價值量的增加,是片面的(3分)
C、丙正確指出了蘋果經過人們勞動加工,自身價值增加了,因此價格應上漲,但沒有指出供求關系的影響,也是片面的。(4分)
【高一經濟與生活測試題】相關文章: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教學設計06-16
高一經濟生活《市場配置資源》說課稿01-27
《市場配置資源》高一經濟生活說課稿06-15
高一經濟生活教學計劃范文04-05
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測試題02-20
高一物理測試題06-12
高一綜合測試題04-19
高一物理的測試題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