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形公益基礎試題
篇一: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考試題目
一、填空
1、 常見的金屬晶體結構:、
2、 晶體缺陷可分為:。
3、 點缺陷包括:、、。
線缺陷包括:位錯。位錯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刃型位錯、螺型位錯。
面缺陷包括:晶界、亞晶界。
4、合金的相結構可分為:
5、彈性極限: 屈服極限: 抗拉強度 :b 彈性模量:
6、低碳鋼的應力應變曲線有四個變化階段:、頸縮階段。
7、洛氏硬度HRC 壓印頭類型: 、總壓力:
8、疲勞強度表示材料經無數次交變載荷作用而不致引起斷裂的最大應力值。
9、沖擊韌度用在沖擊力作用下材料破壞時單位面積所吸收的能量來表示。
10、過冷度影響金屬結晶時的 和。
11、以純鐵為例 α – Fe
γ – Fe、δ – Fe為12、熱處理中,冷卻方式有兩種,一是連續冷卻,二是等溫冷卻。
13、單晶體的塑性變形主要通過 滑移 和 孿生 兩種方式進行。
14、利用再結晶退火消除加工硬化現象。
15、冷變形金屬在加熱時的組織和性能發生變化、將依次發生、和
16、普通熱處理分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7、退火可分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擴撒退火、去應力退火。
18、調質鋼 含碳量一般為中碳、熱處理為淬火+高溫回火。
19高速鋼的淬火溫度一般不超過1300℃、高速鋼的淬火后經550~570℃三次回火。
三次回火的目的:提高耐回火性,為鋼獲得高硬度和高熱硬性提供了保證。
高速鋼的淬火回火后的組織是:回火馬氏體、合金碳化物、少量殘余奧氏體。
20、鑄鐵的分類及牌號表示方法。P142
二、名詞解釋
1、點缺陷:是一種在三維空間各個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尺寸范圍約為一個或幾個原子間距的缺陷。包括空位、間隙原子、置換原子等。
2、線缺陷:是指三維空間中在兩維方向上尺寸較小,在另一維方向尺寸相對較大的缺陷。屬于這類型缺陷的主要是各種類型的位錯。
3、面缺陷:是指三維空間中在一維方向上尺寸很小,另外兩維方向上尺寸很大的缺陷。常見的面缺陷是金屬中的晶界、亞晶界。
4的物理部分。
5、同素異構轉變:同種金屬體材料中,不同類型晶體結構之間的轉變稱為同素異構轉變。
6、勻晶相圖:兩組元在液態和固態中均為無限互溶最后形成單相固溶體的相圖稱為勻晶相
圖。如Cu—Au、Au—Ag、Fe—Cr和W—Mo等合金系相圖都是勻晶相圖。
(L→α)
7、共晶相圖 :兩組元在液態無限互溶,在固態有限溶解(或不溶),并在結晶時發生共晶
轉變所構成的相圖稱為二元 共晶相圖。(L→α+β)
8、包晶相圖:兩組元在液態下無限互溶,在固態有限溶解,并在結晶時發生包晶轉變的相
圖,稱為包晶相圖。(L+α→β)
9、冷作硬化:金屬經過冷態下的塑性變形后其性能發生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特點是強度
隨變形程度的增大而大為提高,其塑性卻隨之有較大的降低,這種現象稱為
形變強化。(加工硬化、冷作硬化)
10、熱處理:是金屬材料在固態下,通過適當的方式進行加熱、保溫和冷卻,改變材料內部
組織結構,從而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種工藝方法,也稱之為金屬材料的改性處
理。
11、退火:是將鋼加熱到預定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緩慢冷卻(通常隨爐冷卻),獲得接近
于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12、正火:正火是將鋼加熱到Ac3(亞共析鋼)或Accm(共析鋼和過共析鋼)以上30~50℃,
保溫適當時間后在靜止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13、淬火:是將鋼加熱到Ac3或Ac1以上30~ 50℃,經過保溫后在冷卻介質中迅速冷卻的
熱處理工藝。
14、回火;就是把經過淬火的零件重新加熱到低于Ac1的某一溫度,適當保溫后,冷卻的室
溫的熱處理工藝。
15、調質處理:淬火和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方法稱為調質處理。
16、鑄造:是將液態金屬或合金澆注到與零件的形狀,尺寸相適應的鑄型內,待其冷卻凝固
后,獲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17、塑性加工:利用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塑性變形,獲得所需產品的加工方法稱
為塑性加工。
18、焊接:是一種永久性連接金屬材料的工藝方法,焊接過程的實質是利用加熱或加壓等手
段,借助金屬原子的結合與擴散作用,使分離的金屬材料牢固地連接起來。
三、問答題
1、晶粒大小如何控制?
答:方法有三種①增加過冷度②變質處理③機械振動、超聲波振動、電磁攪拌等。
2、過冷奧氏體的轉變可分為哪幾種基本類型?各種類型的組織分別是什么?
答:過冷奧氏體的轉變可分三種
①珠光體型轉變(擴撒型轉變):普通片狀珠光體(P)、索氏體(S)、托氏體(T)。
②貝氏體型轉變(過渡型或半擴撒型轉變):上貝氏體(B上)、下貝氏體(B下)。
③馬氏體型轉變(無擴撒型轉變):板條狀馬氏體、片狀馬氏體。(鋼中出現何種形態的馬氏體主要取決于含碳量)
3、 球化退火的定義及主要適用于什么情況,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球化退火是將鋼加熱到Ac1以上10~30℃,保溫較長時間后以及其緩慢的速度冷卻
到600℃以下,再出爐空冷的熱處理工藝。
(2)主要適用于共析和過共析鋼及合金工具鋼的退火,使鋼中的網狀二次滲碳體和珠光體
中的片狀滲碳體球化,降低材料硬度,改切削加工
性能,并可減小最終淬火變形和開裂,為以后的熱處理做準備。
(3)目的是為了使珠光體中的滲碳體變為球狀,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大大有利于冷拔、
冷沖壓等冷變形加工。
4、 亞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淬火溫度為什么不能過高又為什么不能過低?
答:(1)亞共析鋼的淬火溫度為Ac3+(30-50)℃。淬火后的組織為均勻細小的馬氏體。
如果加熱溫度過高,將導致馬氏體晶粒粗大并引起工件變形;如果加熱溫度過低(< Ac3),淬火組織為馬氏體和鐵素體,嚴重影響淬火鋼的整體性能,造成強度和硬度不足。
(2)過共析鋼的淬火溫度為Ac1+(30-50)℃。淬火后的組織為均勻細小的馬氏體和粒
狀二次滲碳體,有利于增加鋼的硬度和耐磨性。如果加熱溫度過高,則二次滲碳體將全部溶入奧氏體,使馬氏體轉變溫度降低,淬火組織中殘余奧氏體增多,而粒狀滲碳體減少,使鋼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并增加變形和開裂的傾向。
5、 鑄鐵性能特點?
答:(1)力學性能低,鑄鐵的抗拉強度和塑性都較低,這是由于石墨對鋼基體的割裂作用和
所引用的應力集中效應造成。
(2)耐磨性和消振性好,是因為鑄鐵中的石墨有利于潤滑及貯油。
(3)工藝性能好,由于鑄鐵含碳量高,接近共晶成分,熔點比鋼低,因而鑄鐵流動性好。
6、指出下列合金鋼的類型、用途、碳和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及熱處理特點?
(1) 40CrNiMo;(2)60Si2Mn;(3)9SiCr;(4)65Mn.
答:(1) 40CrNiMo 類型:調質鋼;用途:齒輪
C:中碳 大多在0.4%左右;含碳過低影響鋼的強度,過高則刃性不足。 Cr、Ni:提高淬透性,耐回火性,強化基體,提高屈強比。
Mo:阻止第二類回火脆性。
熱處理特點:采用調質處理,將淬火和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方法,
處理后的組織為回火索氏體,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2)60Si2Mn類型:彈簧鋼;用途:機車板簧、測力彈簧等
C:中高碳(0.45%~0.85%)含碳量過高時,塑性、韌性降低,疲勞強度下降。
Si、Mn:提高淬透性,耐回火性,強化基體,提高屈強比。
熱處理特點:淬火加中溫回火,處理后的組織為回火托氏體。具有高高彈性
極限、屈服點和屈強比,并具有足夠的韌性。
(3)9SiCr類型:合金工具鋼; 用途:板牙、絲錐、絞刀、搓絲板、冷沖模
C:高碳 (0.65%~1.35%)保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若要兼顧耐沖擊性能,
含碳量取下限;若要強調耐磨性則含碳量取上限。
Si、Cr:可提高鋼的淬透性和耐回火性,強化鐵素體。
熱處理特點:正常淬火加低溫回火,熱處理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未溶碳化
物和殘余奧氏體。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一定的韌性。
(4)65Mn 類型:彈簧鋼 用途:彈簧、閥簧
C:中高碳(0.45%~0.85%)含碳量過高時,塑性、韌性降低,疲勞強度下降。
Mn:提高淬透性,耐回火性,強化基體,提高屈強比。
熱處理特點:淬火加中溫回火,處理后的組織為回火托氏體。具有高高彈性
極限、屈服點和屈強比,并具有足夠的韌性。
7、 P160 (6-5)熱處理工序的主要作用?指出最終組織是什么?
桿類零件加工工藝路線:下料→鍛造→退火→機加工→淬火+高溫回火→機加工
答:退火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鍛造組織,細化晶粒;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為調質處理作
組織準備。
在840+10℃加熱,油淬,經(540+10℃)回火(水冷)防止第二次回火脆性; 其組織為回火索氏體;硬度為30~80HRC。
四、看圖回答問題
1、鐵碳合金相圖P46
(1)、五個重要的成份點:
P:0.0218%、碳在α – Fe中的最大溶解度;
S:0.77%、共析點;
E:2.11%、碳在γ – Fe中的最大溶解度;
C:4.3%、共晶點;
K:6.69%滲碳體。
(2)、四條重要的線: ECF:共晶線ES:Acm線 GS:A3線
PSK: 共析線又稱A1線PQ:碳在鐵素鐵中的固溶線
(3)、三個重要轉變: 包晶轉變反應式:L+δ——A
共晶轉變反應式:L——A+ Fe3C
共析轉變反應式:A——F + Fe3C
(4)、二個重要溫度:ECF 1148 ℃ 、PSK727 ℃ 。
(5)、公式:F + Fe3C → P (珠光體)
A + Fe3C →Ld(高溫萊氏體)
2、共析碳鋼連續冷卻轉變P57(圖2.45)
V1 爐冷 P
V2 空冷 S
V3 油冷 T+M+A
V4 水冷 M+A
3、 各種淬火方法示意P81(圖4.10)
1— 單介質淬火法
2— 雙介質淬火法
3— 馬氏體分級淬火方法
4— 貝氏體等溫淬火法
4、鑄鐵壁之間避免銳角連接
不合理 合理
5、鑄件壁或筋的連接形式
6、盡量避免錐面或斜面結構
篇二: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呂廣庶_張元明_著)_課后習題答案
第一章金屬的晶體結構與結晶
1.解釋下列名詞
點缺陷,線缺陷,面缺陷,亞晶粒,亞晶界,刃型位錯,單晶體,多晶體, 過冷度,自發形核,非自發形核,變質處理,變質劑。
答:點缺陷:原子排列不規則的區域在空間三個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
間隙原子、置換原子等。
線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規則區域在空間一個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兩個方向
上的尺寸很小。如位錯。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規則的區域在空間兩個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
向上的尺寸很小。如晶界和亞晶界。
亞晶粒:在多晶體的每一個晶粒內,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
著許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塊,它們相互鑲嵌而成晶粒,稱亞晶粒。
亞晶界:兩相鄰亞晶粒間的邊界稱為亞晶界。
刃型位錯:位錯可認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體相對于另一部分晶體的局部滑
移而造成。滑移部分與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線即為位錯線。如果
相對滑移的結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邊
緣好像插入晶體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稱“刃型位錯”。
單晶體:如果一塊晶體,其內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則稱這塊晶體為單
晶體。
多晶體:由多種晶粒組成的晶體結構稱為“多晶體”。
過冷度:實際結晶溫度與理論結晶溫度之差稱為過冷度。
自發形核:在一定條件下,從液態金屬中直接產生,原子呈規則排列的結
晶核心。
非自發形核:是液態金屬依附在一些未溶顆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變質處理:在液態金屬結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難熔固態顆粒,造成大量可
以成為非自發晶核的固態質點,使結晶時的晶核數目大大增
加,從而提高了形核率,細化晶粒,這種處理方法即為變質處
理。
變質劑:在澆注前所加入的難熔雜質稱為變質劑。
2.常見的金屬晶體結構有哪幾種?α-Fe 、γ- Fe 、Al 、Cu 、Ni 、 Pb 、 Cr 、 V 、Mg、Zn 各屬何種晶體結構?
答:常見金屬晶體結構:體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α-Fe、Cr、V屬于體心立方晶格;
γ-Fe 、Al、Cu、Ni、Pb屬于面心立方晶格;
Mg、Zn屬于密排六方晶格;
3.配位數和致密度可以用來說明哪些問題?
答:用來說明晶體中原子排列的緊密程度。晶體中配位數和致密度越大,則晶
體中原子排列越緊密。
4.晶面指數和晶向指數有什么不同?
答: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種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數來表示,形式為uvw;
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數來表示,形式為hkl。
5.實際晶體中的點缺陷,線缺陷和面缺陷對金屬性能有何影響?
答:如果金屬中無晶體缺陷時,通過理論計算具有極高的強度,隨著晶體中缺
陷的增加,金屬的強度迅速下降,當缺陷增加到一定值后,金屬的強度又隨晶體缺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無論點缺陷,線缺陷和面缺陷都會造成晶格崎變,從而使晶體強度增加。同時晶體缺陷的存在還會增加金屬的電阻,降低金屬的抗腐蝕性能。
6.為何單晶體具有各向異性,而多晶體在一般情況下不顯示出各向異性? 答:因為單晶體內各個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間結合力不同,
因而表現出各向異性;而多晶體是由很多個單晶體所組成,它在各個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現各向同性。
7.過冷度與冷卻速度有何關系?它對金屬結晶過程有何影響?對鑄件晶粒大小有何影響?
答:①冷卻速度越大,則過冷度也越大。②隨著冷卻速度的增大,則晶體內形
核率和長大速度都加快,加速結晶過程的進行,但當冷速達到一定值以后則結晶過程將減慢,因為這時原子的擴散能力減弱。③過冷度增大,ΔF大,結晶驅動力大,形核率和長大速度都大,且N的增加比G增加得快,提高了N與G的比值,晶粒變細,但過冷度過大,對晶粒細化不利,結晶發生困難。
8.金屬結晶的基本規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長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答:①金屬結晶的基本規律是形核和核長大。②受到過冷度的影響,隨著過冷度的增大,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長率都增大,但形成率的增長比成長率的增長快;同時外來難熔雜質以及振動和攪拌的方法也會增大形核率。
9.在鑄造生產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產中如何應用變質處理?
答:①采用的方法:變質處理,鋼模鑄造以及在砂模中加冷鐵以加快冷卻速度
的方法來控制晶粒大小。②變質處理:在液態金屬結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難熔固態顆粒,造成大量可以成為非自發晶核的固態質點,使結晶時的晶核數目大大增加,從而提高了形核率,細化晶粒。③機械振動、攪拌。
第二章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
1.解釋下列名詞:
加工硬化、回復、再結晶、熱加工、冷加工。
答:加工硬化:隨著塑性變形的增加,金屬的強度、硬度迅速增加;塑性、韌
性迅速下降的現象。
回復:為了消除金屬的加工硬化現象,將變形金屬加熱到某一溫度,以使
其組織和性能發生變化。在加熱溫度較低時,原子的活動能力不大,這時金屬的晶粒大小和形狀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在晶內發生點缺陷的消失以及位錯的遷移等變化,因此,這時金屬的強度、硬度和塑性等機械性能變化不大,而只是使內應力及電阻率等性能顯著降低。此階段為回復階段。
再結晶:被加熱到較高的溫度時,原子也具有較大的活動能力,使晶粒的
外形開始變化。從破碎拉長的晶粒變成新的等軸晶粒。和變形前
的晶粒形狀相似,晶格類型相同,把這一階段稱為“再結晶”。
熱加工:將金屬加熱到再結晶溫度以上一定溫度進行壓力加工。 冷加工:在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的壓力加工。
2.產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屬加工中有什么利弊?
答:①隨著變形的增加,晶粒逐漸被拉長,直至破碎,這樣使各晶粒都破碎成
細碎的亞晶粒,變形愈大,晶粒破碎的程度愈大,這樣使位錯密度顯著增加;同時細碎的亞晶粒也隨著晶粒的拉長而被拉長。因此,隨著變形量的增加,由于晶粒破碎和位錯密度的增加,金屬的塑性變形抗力將迅速增大,即強度和硬度顯著提高,而塑性和韌性下降產生所謂“加工硬化”現象。②金屬的加工硬化現象會給金屬的進一步加工帶來困難,如鋼板在冷軋過程中會越軋越硬,以致最后軋不動。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加工硬化現象,來提高金屬強度和硬度,如冷拔高強度鋼絲就是利用冷加工變形產生的加工硬化來提高鋼絲的強度的。加工硬化也是某些壓力加工工藝能夠實現的重要因素。如冷拉鋼絲拉過模孔的部分,由于發生了加工硬化,不再繼續變形而使變形轉移到尚未拉過模孔的部分,這樣鋼絲才可以繼續通過模孔而成形。
3.劃分冷加工和熱加工的主要條件是什么?
答:主要是再結晶溫度。在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的壓力加工為冷加工,產生加
工硬化現象;反之為熱加工,產生的加工硬化現象被再結晶所消除。
4.與冷加工比較,熱加工給金屬件帶來的益處有哪些?
答:(1)通過熱加工,可使鑄態金屬中的氣孔焊合,從而使其致密度得以提高。
(2)通過熱加工,可使鑄態金屬中的枝晶和柱狀晶破碎,從而使晶粒細化,
機械性能提高。
(3)通過熱加工,可使鑄態金屬中的枝晶偏析和非金屬夾雜分布發生改變,
使它們沿著變形的方向細碎拉長,形成熱壓力加工“纖維組織”(流線),使縱向的強度、塑性和韌性顯著大于橫向。如果合理利用熱加工流線,盡量使流線與零件工作時承受的最大拉應力方向一致,而與外加切應力或沖擊力相垂直,可提高零件使用壽命。
篇三: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藝基礎試題
工程材料及熱成型工藝復習題
習題一
一、 填空題
1.工程材料按成分特點可分為金屬材料、 、 ;金屬材料又可分為 和 兩類;非金屬材料主要有 、 ;復合材料是指 。
2.煉鐵的主要設備是 爐,煉鋼爐主要有轉爐和 ,轉爐主要用于冶煉 鋼。
3.鋼材的主要品種有鋼板、 、 、 等,鋼板是采用 方法生產的,其種類有厚板、中板、薄板,它們的厚度分別為 、 、 。
4.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要包括強度、 、 、 等;強度的主要判據有 和 ,強度和 可以用拉伸試驗來測定; 測量方法簡便、不破壞試樣,并且能綜合反映其它性能,在生產中最常用。
5.銅、鋁、鐵、鉛、鎢、錫這六個金屬,按密度由高至低排列為 ,按熔點由高至低排列為 。
6.晶體是指 ,晶體結構可用晶格來描述,常見金屬晶格有 、 和 ;金屬Cu、Al、γ-Fe等金屬的晶格類型為α-Fe、β-Ti、Cr、W等金屬的晶格類型為。
7.合金是 的`物質,合金相結構主要有 和 ;其中 常作為合金的基體相, 少量、彌散分布時可強化合金,常作為強化相。
8.實際金屬的結晶溫度總是低于 結晶溫度,這種現象稱為過冷現象,一般情況下金屬的冷卻速度越快,過冷度越 ,結晶后的晶粒越 ,金屬的強度越 ,塑性和韌性越。
二、 選擇題
1.三種材料的硬度如下,其中硬度最高的是( C ),硬度最低的是( B )(a)40HRC(b)250HBS (c)800HV
2.在設計機械零件時,一般用( AB )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
(a)σb (b) σs (c) σ-1 (d)δ
3.硬度在235~255HBS的成品軸,抽檢性能時應采用(B )。
(a)HBS(b) HRC (c) HRB
4.高溫下的鐵冷卻過程中,在1394℃由γ-Fe轉變為α-Fe時,其體積會( A)。 (a)膨脹 (b) 縮小 (c)不變
三、金屬的晶粒大小對力學性能有何影響?生產中有哪些細化晶粒的措施?
答:在室溫下,一般情況是晶粒越細,其強度、硬度越高,韌性、塑性越好,這種現象稱為細化晶粒。措施:(1).增加過冷度;(2).變質處理;(3).附加振動。
習 題 二
一、填空題
1、鐵碳合金的主要力學性能與碳的質量分數之間的關系規律是:當wc﹤0.9%時,隨著碳質量分數的增加,其 、 增加,而 、 降低;當wc>0.9%時,其降低,而 增加。
2、鐵碳合金在室溫下平衡組織組成物的基本相是,隨著碳的質量分數的增加, 相的相對量增多,相的相對量卻減少。
3、珠光體是一種復相組織,它由和按一定比例組成。珠光體用符號表示。
4、鐵碳合金中,共析鋼的wc%,室溫平衡組織為;亞共析鋼的wc%,室溫平衡組織為 ;過共析鋼的wc室溫平衡組織為
5、鐵碳合金結晶過程中,從液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稱為稱為 滲碳體;從鐵素體中析出的滲碳體稱為 滲碳體。
二、選擇題
1、下面所的列組織中,脆性最大的是(d );塑性最好的是( a )。
(a)F(b)P(c)A (d)Fe3C
2、在平衡狀態下,下列鋼的牌號中強度最高的是( c ),塑性最好的是( c )。
(a)45 鋼(b)65鋼 (c)08F鋼 (d)T10鋼。
3、鋼牌號Q235A中的235表示的是( b )
(a)抗拉強度值 (b)屈服點最低值(c)疲勞強度值(d)布氏硬度值。
4、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 )。
(a)碳在γ-Fe中的間隙式固溶體稱為奧氏體
(b)鐵素體在室溫下的最大溶解度是0.0218%
(c)奧氏體在727℃以上具有良好的塑性
(d)奧氏體的溶碳能力比鐵素體強
5、將下列組織按其所能達到的最高碳的質量分數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c )
(1)P (2)F (3)Fe3C (4)Ld'(5) A
(a)1、2、3、4、5 (b)3、4、1、5、2 (c)3、4、5、1、2 (d)2、3、4、5、1
三、簡答題
1、何謂純鐵的同素異晶轉變,它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同一種金屬在固態下隨溫度的變化由一種晶格類型轉變為另外一種晶格類型的轉變過程稱為金屬的同素異構轉變。它是鋼和鑄鐵進行熱處理,從而改變其組織和性能的依據,也是鋼鐵材料性能多樣、用途廣泛的主要原因之一。
3、試畫出簡化的Fe-Fe3C相圖,并說明圖中點,線的意義,并填出各相區的相和組織組成物。
4、簡述非合金鋼含碳量、顯微組織與力學性能的關系
。
5、何謂共析反應和共晶反應?分別寫出轉變表達式。
答:由特定成分的單相固態合金,在恒定溫度下,分解成兩個新的,具有一定晶體結構的固相反應。 共晶反應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一定成分的液體同時結晶出兩種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應。
6
習 題 三
一、填空題
1、鋼的整體熱處理主要有、和
2、馬氏體的硬度主要取決于。
3、常用的退火工藝方法有、和。
4、常用的淬火冷卻介質有。
5、常用的淬火方法有。
6、常見的熱處理缺陷有、和
7、常用回火方法有、和其回火溫度范圍分別是 、 和 。
8、化學熱處理通常都由、三個基本過程組成。
9、常用的熱噴涂方法有和。
10、工業上常采用的加工硬化方法有、 等。
二、選擇填空:
1、在實際加熱時,45鋼完全奧氏體化的溫度在上。
A、Ac1 B、Ac3 C、AcCm
2、在實際加熱時,T12鋼中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是。
A、Ac1 B、Ac3 C、AcCm
4、奧氏體形成以后,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則其晶粒
A、自發長大B、基本保持不變 C、越來越細小
5、我們把在A1溫度以下暫時存在的奧氏體稱為 B 奧氏體。
A、殘余 B、過冷C、過熱
10、為了改善T12鋼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應采用。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 C、正火
11、亞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一般確定為以上30℃~50℃。
A、Ac1 B、Ac3 C、AcCm
13、淬火鋼回火時,溫度越高,則其硬度。
A、越高 B、越低C、保持不變
14、感應淬火時,電流頻率越高,則獲得的硬化層深度。
A、越深 B、越淺C、基本相同
三、問答題
1、何謂熱處理?熱處理加熱保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就是采用適當的方式對金屬材料或工件按一定工藝進行加熱、保溫盒冷卻,以獲得預期的組織結構和性能的工藝。熱處理的種類很多,根據目的、加熱和冷卻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化學熱處理以及其他熱處理方法。
1. 何為退火,退火的目的?常用的退火工藝方法有哪些、
2、何謂退火?退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退火工藝方法有哪些?
答: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某一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再緩慢冷卻的工藝過程,稱退火。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鋼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性能,均勻鋼的化學成分和組織,消除內應力。方法: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應力退火、不完全退火、擴散退火。
5、何謂正火?正火與退火如何選用
答: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奧氏體化后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見p52.
6、何謂淬火?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是將工件加熱答A3或A1點以上某一溫度保持 一定時間,然后以適當速度冷卻獲得馬氏體或(和)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淬火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馬氏體或下貝氏體組織,以便在隨后不同溫度回火獲得我們所需要的性能。
7、何謂鋼的淬透性?影響淬透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淬透性是規定條件下,鋼試樣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表征的材料特性。.因素:1鋼的含碳量;
2.鋼中Cr,Si,B等能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的含量.
9、何謂回火?回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回火是將淬火后的工件加熱到Ac1以下的某一溫度,保溫后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目的:減少或消除淬火應力,穩定組織,穩定尺寸,降低淬火鋼的脆性,獲得所需要的力學性能。
10、簡述感應淬火的目的、特點及其應用范圍。
習 題四
1. 什么叫合金鋼?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答:合金鋼指合金元素的種類和含量高于國標規定范圍的鋼。合金鋼里經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 Mo、Si、Ni、Cr、Mn、W、V、Ti、Al 等
2. 說明合金鋼的牌號表示的基本方法。
習題 五
2. 什么叫鑄鐵的石墨化影響鑄鐵石墨化的因素有那些,如何影響?
答:鑄鐵中碳以石墨形態析出的過程叫做鑄鐵的石墨化;化學成分的影響、冷卻速度的影響;C和Si對鑄鐵的石墨化起決定性作用,C是形成石墨化的基礎,增大鑄鐵的C的濃度有利于形成石墨;Si含量越高,石墨化進行的越充分;S是強烈阻礙石墨化的元素;Mn也是阻礙石墨化的元素;P是微弱促進石墨化的元素;(2)冷卻速度越慢,越有利于石墨化,冷速越大,則容易形成白口。
12.球墨鑄鐵是如何獲得的?常用的球化劑有哪些?與灰鑄鐵及鋼相比,球墨鑄鐵在
性能上有哪些特點?
答:球墨鑄鐵是通過鐵液的球化獲得的;常用的球化劑有鎂、稀土元素和稀土鎂合金三種;球墨鑄鐵的強度、塑性與韌性大大優于灰鑄鐵,具有良好的減震性、減摩性、切屑加工性及低的缺口敏感性等。
習 題九
一、填空題
1.鑄造可分為 和 兩大類;鑄造具有 和成本低廉等優點,但鑄件的組織 ,性能 ;因此,鑄造常用于制造形狀 或在 應力下工作的零件或毛坯。
2.金屬液的流動性 ,收縮率 ,則鑄造性能好,若金屬的流動性差,鑄件易出現等的鑄造缺陷,若收縮率大,則易出現 的鑄造缺陷。常用鑄造合金中,灰鑄鐵的鑄造性能 ,而鑄鋼的鑄造性能 。
3.鑄型的型腔用于形成鑄件的外形,而 主要形成鑄件的內腔和孔,
4.一般鑄件澆注時,其上部質量較,而下部的質量較,因此在確定澆注位置時,應盡量將鑄件的 朝下、 朝上。
5.冒口的主要作用是 ,一般冒口應設置在鑄件的 部位。
【工程材料及成形公益基礎試題】相關文章:
工程制圖基礎試題及答案06-12
地基基礎工程考試題03-19
《土建工程》基礎試題及答案04-25
英語復習資料及試題06-12
《大器之材》閱讀試題及答案04-14
大器之材閱讀試題及答案03-12
會計基礎試題03-25
《會計基礎》試題精選03-24
漢語基礎試題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