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實施方案【范例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課程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創建學校特色,走內涵發展之路”是學校新一輪發展的基本思路。我校地處農村地區,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及家庭教育環境不容樂觀,要創出自己的特色更是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而把棋類引進課堂,建設學校棋文化特色,既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會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它是一項成本低、見效大、不受場地限制的普及的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我校針對自身特點,提出“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性”的學校棋文化工程的戰略構想,以“創建學校特色,打造教學精品”為目標,以追求“學校內涵發展,師生和諧成長”為宗旨,旨在引領學生充分認識豐富多彩的棋類世界,將棋文化教育與學會做人有機結合,逐步起到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性的效應。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創建棋文化特色的四個維度
特色是學校上品位、求品質和建品牌的基礎,在艱辛的創建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學校特色的創建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由表及里、由點到面、由量到質的'過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要創建特色學校不能好高鶩遠,只能立足于我校所處的大環境,腳踏實地尋找我們的優勢。
(一)棋文化特色創建的基礎——環境熏陶
為了讓學校的棋文化特色彌漫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去影響造就人,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棋藝專用室、黑板報、室內布置等陣地,從不同的角度向學生介紹源遠流長的棋文化知識,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學校特色創建的成果。
(二)棋文化特色創建的載體——活動創設
“活動是載體,活動是激勵,沒有活動就沒有活力”。因此放大特色的效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課內外棋類活動,為學生提供較為寬闊的空間和較多的“習得”機會,是提升棋文化特色品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首先,要十分重視各級棋類社團的開設和管理,不斷提高活動質量,學校成立“三棋”社團,班班建立小棋社,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彰顯生機勃勃、絢麗多姿的校園棋文化風采。其次,抓住契機,結合校情,挖掘資源,精心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棋類活動,班級三棋聯賽、親子對弈、棋星挑戰賽、對抗賽等等。第三,廣泛發動、創設條件、精心組織,每年開展一次校園棋文化藝術節,作為對學生開展棋文化藝術活動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和全面展示。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棋類競賽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鍛煉才干,張揚個性。
(三)棋文化特色創建的保障——課程體系
隨著棋文化特色創建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感到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要走課程化的道路,只有課程化的特色才會更常態,更有效。每周設立棋藝課,在加強學科教學的同時予以實施,力爭使我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成為我校的一個辦學亮點。
(四)棋文化特色創建的核心——科研引領
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引領學校呈現高效、良好的運行態勢是特色創建的關鍵和核心。成立學校課題研究小組,校領導、班主任、棋課專職教師、體育教師為課題成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細則,通過課題研究,拓寬棋文化內涵,深挖棋類教育對學生德育、智育諸多方面的影響作用,推動課題研究向深層次發展。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優化課程結構,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的功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努力創建符合新課標精神并具有我們學院附中分校特色的應用性數學校本課程。
2.促使學生個性潛能的充分發揮,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以促進學生全面的、主動的、有個性地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利用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使學校形成辦學特色。探索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校本課程的教學模式、評價體系。體現“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改革方針,落實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3.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由學生自愿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根據: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宗旨,在“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課程”的目標指導下,致力于建構適應學校特點、適合學生成長的校本課程。
4.學校課程的開發不以編寫教材為目的,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以師生共同參與、共同開發、共同生成為基本特征的。
二、設置依據
1、政策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是我們目前開設校本課程的主要依據。
2、學校以“一切以學生的發展服務”作為學校今后發展的辦學主導思想和追求,讓每一個個體都具有開闊的`胸懷與視野、全面的素質與富有個性發展的特長,真正體現了作為學校主人的教師與學生在學校教育哲學上的認同。
3、通過問卷和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獲取校本課程的設計與編制方面的信息并診斷這些信息,總結經驗。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對學校開設校本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需求,最大程度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需要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來保障。
4、評估學校的課程資源,我們附中分校每個教室都是多媒體教室,為開展科技校本課程提供了完善設備。三校一體的校園網的建成和使用,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廣闊的信息源。
三、校本課程的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煉、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專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5.實效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應以國家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為依據,同時要充分反映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既要遵循課程開發規律,又要講求課程實施效益。
6.統一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應增強課程對學校、學生的適應性,同時還應使校本課程的開發逐步實現內容的綜合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綜合性與多樣性相統一,有利于培養教師和學生選擇、創新的權利。
四、課程目標
1.通過生活中數學、動手實踐與操作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發展個性特長,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之情。
2.作為我們數學學科,本身就與實踐密不可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以,孩子應該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之美,感受數學的趣味性。通過快樂數學的校本課程,或者叫愛上數學,使學生發現生活中數學之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數學是如此應用之廣,從而讓孩子再次喜歡上數學學科。
3.讓每個孩子都能得以提高,為他們今后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通過科技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陶冶情操、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校本課程的開發應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2021年7月最新下發的《“雙減”實施方案》以及xx省相關文件、會議精神,實施課后服務“5+2”,以服務好家長、學生為宗旨,把開展好課后服務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切實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有效整合學校、社會等資源,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1、滿足社會客觀需求,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統一思想,建立機構,明確任務,落實職責,以保證規范、有序、高效地實施課后服務工作。
2、滿足家長合理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以“課后服務”為平臺,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校園學習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長。
三、基本原則
1、堅持學生自愿原則。
學校向家長發放《告家長書》,學生家長在《告家長書》回執上簽字后,由學校保存入檔。
2、堅持公益服務原則。
學生課后服務應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務性原則,不以營利為目的,以堅持服務群眾為宗旨,根據上級部門核定標準適當收取部分成本費用。
3、堅持安全至上原則。
學校強化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安保”工作,做到“集中有專人監管,活動有安全措施,進出有統一組織”,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學校與家長共同承擔責任,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四、時間安排
執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課后服務5天,每天服務2小時。結合家長實際需求,按低、中、高年級三個批次分別延時服務至17:00、17:15、17:25。本學期,課后延時服務從第二周(9月6日)開始。如遇重大節假日或學校重大活動以臨時調整為準。
五、課程安排
六、服務主體
以校內教師為主體,外聘專家為輔,同時充分發揮家長、離退休教師等力量組建志愿者隊伍參與課后服務工作。
七、實施程序
1、8月28日,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關于《xx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了解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
2、8月31日,學校在開學報名當天,由班主任下發課后服務《告家長書》并附學生課后服務報名表,同時做好宣傳和動員工作。
3、9月1日,班主任收齊所有家長的書面申請,進行統計與上報。
4、9月2日至3日,各年級根據學生報名情況完成課程設置、教師安排等工作。
5、9月6日,學校全面啟動課后服務工作。
八、安全防護
1、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面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2、完善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學校。
3、加強行政和教師值班制度,細化值班人員職責,以便學校及時發現了解課后服務期間發生的異常情況,并迅速作出反應。
4、落實考勤制度,嚴格履行請假手續。每日考勤后發現有無故脫管的學生必須嚴格執行報告及跟蹤制度。
5、嚴格交接制度,班主任要和課后服務教師做好交接工作,使課后服務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6、沉著應對突發事件,托管期間若遇到突發事件(如:發生踩踏、暴力入侵、碰傷、疫情、自然災害等),應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妥善處理突發事件,最大限度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傷害,確保托管期間師生的安全。
7、嚴格執行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實行“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安全管理原則。
九、保障措施
1、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放學后課后服務工作相關制度,包括學生課后服務自愿申報審批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檢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等,確保課后服務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2、考核評價
學校制定有關課后服務工作考核辦法,將管理人員、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工作納入考核范圍,由值班行政負責考核并做好記載,交教導處備案。
3、經費保障
本學期按照上級文件收費,財政補貼為主,家長適當收取。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4
我校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頒布的課程計劃,結合教委下發的課程計劃,根據本校實際,按以下方案實施:
一、課程設置
學校認真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各門課程,制訂了課程管理的相關制度。每學期初由學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擬定課程計劃執行方案、制定總課程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為學期開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認真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優化教學過程,著力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指導思想。積極開展教改教研活動,積極組織觀摩課、示范課、研究課。努力上好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為學生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提供有效的內容和空間。
本學期,我校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地方與學校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音樂、體育、美術。其中地方與學校課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禮儀教育等;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勞動技術、信息技術等。所有課程、課時,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要求設置,無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重視開展好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興趣活動四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課時分配(周)
一、二年級:語文(9課時)、數學(7課時)、品德與生活(2課時)、體育(2課時)、音樂(1課時)、美術(1課時)、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3課時)
三至五年級:語文(7課時)、數學(6課時)、品德與社會(2課時)、外語(4課時)、體育(2課時)、音樂(1課時)、美術(1課時)、科學(2課時)、綜合實踐(3課時:包括信息技術1課時;勞技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1課時)、地方與學校課程(2課時)。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每課時40分鐘,一、二年級每周總課時數26節。三至五年級每周總課時數30節。
三、學校課程管理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課程是指為了實現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教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進程,是把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的橋梁,是培養目標的載體和實現培養目標的手段,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因此,課程設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新課程設置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對于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認真研究課程設置方案,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并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二)加強管理,科學設置各類課程。
嚴格執行新課程設置方案,對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指令性內容按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在課程管理上轉變管理思想,研究管理辦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充分發揮學校在課程改革實驗中的主體作用,保證足夠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開發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時 間和空間。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程改革小組,成員包括教研組長和部分骨干教師。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5
一、課題來源及價值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以國學為核心的學術探討、知識普及、文化建設、教育推廣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國學熱”正浸染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其精神影響力也愈加廣泛。伴隨著新課改的腳步,國學經典走進中小學也越來越多得到人們的重視、倡導和極力推動。但是隨著對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深入理解,我們發現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建設正面臨越來越多新挑戰。
第一,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內容有待重組和整合,尤其是年級的梯度和要求有待重新定位;
第二,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有待豐富和拓展;
第三,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在深入推進的同時,應該更有創意,更富有個性,真正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國學特色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課題。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國學: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著重要作用。
校本課程: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本課題中的校本課程指前者。
三、主要觀點及創新
1、使學生初步感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料,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偽、分善惡、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使之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和誦讀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
3、初步形成“課內外結合、學用結合”的語文新課程教學策略。
4、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素養和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5、我們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結合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好相關的活動方案,為學生創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從而來尋求弘揚民族文化的途徑和策略。
四、課題目標、內容及重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創設文化傳承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豐厚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璨若星辰與博大精深。
2、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摸索和總結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國學經典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撰寫出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論文以及階段性實驗報告,編寫一套以中華國學經典為核心的校本教材。
3、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從被動的課程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課程決策者和實施者,提升教師的課程創造意識及能力,豐富教師的角色內涵,達成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研究內容:
1、現代中小生對國學知識了解的現狀調查。
2、國學內容及序列,即課程內容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3、我們怎樣實施,即課程方法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三)研究重點: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有效的課程設計及實施的策略。
五、研究思路、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國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到“精選篇目,分類遞進”;
2、在國學教學實施上采用“分年級推進、分層進行、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
3、開發校本課程,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4、建設文化校園,讓師生成為幸福的成功者。
(二)實驗對象:本校1-6年級學生。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課堂實踐對相關理論進行反思、驗證,繼而總結出更有效的成果并加以推廣。在實驗中還要用到的輔助研究方法有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文獻法等。
六、研究過程及步驟
本實驗計劃用兩年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確定課題,擬定研究方案。
2、課題申報立項。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4、明確各成員研究的側重點、創建網站。
(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月)
1、“國學文化知多少”問卷調查及分析,邀請專家指導課題。
2、精選經典誦讀內容,編撰校本教材。
3、討論研究課題實施策略并不斷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4、積累典型案例、研究資料,撰寫論文。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總結課題實施成果。
2、課題組成員寫結題分報告。
3、課題組寫結題總報告。
4、做好課題結題準備工作,迎接專家驗收。
七、預期研究成果
(一)階段成果
1、課題的實施方案、意見(網站、實驗方案、調查報告)。
2、典型案例(文本、圖片、學生成果)。
3、各項專題研究(論文、課件、經驗總結、研究報告、校本教材等)。
(二)最終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結題報告。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實力雄厚:我校是省實驗小學,省教科研先進單位,現已完成省市級乃至國家級課題多項。課題負責人是我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課題組核心成員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并已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了相關論文多篇。此外,我校圖書資料豐富并可上互聯網查詢資料,有領先的聲像,電腦設備等硬件。
組織保障:課題組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通過校長室直接領導,以教科室為基礎,將教導處、科研組組織起來,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組織,以調動全校教師全員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群體研究的氛圍,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與實施。建立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制度,要求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職責,注重實踐,積極參與理論學習,并定期召開課題研究例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尋求策略,深化研究。學校教科室全面協調、組織好本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認真制定研究計劃方案,督導各分工責任人在規定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相關任務。
財力保障:課題組每年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自行籌集一定的經費,包括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講學提供相應設備,會議費用等。我們將嚴格管理并使用好科研基金,同時,保證學校有關教育設施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6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理解國家統一課程綱要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教育哲學思想和資源特點且實施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試圖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局限性。以學校為實施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它是作為國家課程的一種重要補充。
(一)校本課程的性質:
1、以課程權力的下放為前程。
2、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是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3、開發的場所是具體學校能擁有自主權。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
1、校本課程開發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學校的發展上來說,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斷開發,才會體現學校特色。
3、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說,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4、校本課程開發的優勢:
(1)能夠與時俱進地反映時代社會變化和學生需要。
(2)校本課程開發更貼近實際,具有更多的適應性。
(3)校本課程開發更能反映課程多元化的趨勢。
(4)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標準
1、校本課程開發如何關注教師,學校和學生的發展
(1)關注教師的發展,因為教師是課程開發的主體。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2)關注學校科特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我們緊緊抓住了我校足球、閱讀的學科優勢,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龍頭。
(3)關注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最終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心理念。學生需求什么,我們就開發什么。
第二部分校本課程的目標
根據我校校本課程是以足球、閱讀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們的初步設想,目標確定為:
1、總體目標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
2、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樹立健康第一,終生健身的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第三部分
一、校本課程的評價辦法
按照我校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中提出的評價設想: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并作為“十佳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
二、實施建議
(一)總體思路:
1、編寫教材或講義2、制定計劃(課時)3、落實教師4、分段實施5、考試考核。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
閱讀每周1課時足球每周1課時
三、組織機構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盧鋒
副組長:盧麗丹
組員:徐宏順莊潔許麗萍甘中華陶麗芳朱家宜
全體語文教師、體育教師
四、組織管理
1、學科根據不同年級開設不同課程。學生可根據不同愛好參加不同課程學習。
2、學科根據不同年級講授不同的`內容。可以單獨開班授課,也可以上大課。
3、每個學生參加1門以上課程的學習。
4、學分的記錄以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
5、教研組負責編寫教材和匯集資料。教務處負責安排教師授課及負責檢查和管理,教研組長負責管理記錄授課情況。
第四部分
一、師資建設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根據我校在職教師的現狀,將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培養青年。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二、教材建設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保證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1、《足球》體育組
2、《閱讀》語文組
三、相應措施
1、教科室、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邀請領導、專家、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7
寫字教學具有豐富的審美內容和很高的審美教育價值,能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書法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自自治區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后,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并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學校將各班的閱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周兩節,三至六年級為每周一節,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后的10分鐘。
二、教師教授的落實。
1、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么教,教什么,做到胸中有數。
2、每位書法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后去指導學生是沒什么問題的。
3、書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
課件。
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范,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學生學習的落實。
1、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字的練習逐步推進。
2、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恒。
3、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開展時間: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養,提高寫字技能為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規范、美觀地書寫祖國文字,并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臀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書寫姿勢,不但跟寫字有密切關系,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并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4、對學生的書寫提出嚴格的'要求:“規范端正、整潔美觀”
5、學習簡單的章法布局,嘗試完整作品的書寫。
三、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1、七年級教學內容安排。
四、書法校本課程中書寫訓練的要求。
任課教師以校本教材為教學內容,除了落實備課、講課的環節外,還要重視書寫中的訓練事項,教學每周一課時,每周完成作業兩頁紙,平時作業可以參照語文同步訓練酌情布置,要落實好每天一練。
五、教學措施。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事情的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外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服務活動,如現場書法比賽、書法作品展覽,開辟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欄等等。再就是讓他們抄寫專欄、辦。
手抄報。
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是一些書法素質好、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優良品質。
六、書法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課程表,確定分擔班級,明確教學要求。
2、制定教學總體計劃(學年)和各班的具體計劃(學期)。
3、公開講授研究課(王景、汪建斌)。
4、組織天河中學第五屆硬筆書法比賽。
5、制定毛筆書法興趣小組教學。
活動方案。
6、迎接市級課題的開題評估。
20xx年10月:
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教育觀察方法”專題研討活動。
20xx年11月:
開展天河中學第二輪書法教育專題教學活動。
書法專業課:王景、余國鴻、汪建斌、段詩文。
書法文化課:胡俊玲、占才勇、彭正軍。
書法活動課:張勇、葉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1、組織書法作品參觀活動。
2、組織古代書法作品印刷品欣賞教學活動。
3、公開講授研究課(段詩文、王景、余國鴻)。
20xx年1月:
1、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成果表達”專題研討活動。
2、七、八年級書法教學總結研討。
3、課題研究第二階段。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8
課程教學是決定學校人才培養、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的根本性體現。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為了繼續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英語專業決定將語音、國際貿易函電建設為校級精品課程。具體建設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經濟;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突出教學過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推動理論與實踐、文化基礎與專業技能、學習做人與學習做事的結合。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精品專業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精品課程建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整體優化原則:要立足于專業建設,從課程體系的整體角度出發,優化結構,精選內容,突出個性,注重實踐,形成特色。
2.協調發展原則:要把素質教育置于課程建設的核心地位,有效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科學知識、專業能力與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
3. 以人為本原則:要強化學生在課程建設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4.輻射示范原則:要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與輻射效應,帶動其它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二、建設目標
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是我校教育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校整體戰略目標,結合學校現有條件,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建成兩門校級精品課程,一門省級精品課程,并力爭創建達到國家級標準的精品課程。
三、建設內容
1.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要著力培養思想品質好,學術造詣高,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特色鮮明的精品課程負責人與主講教師。精心打造工作責任感強、團結協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學團隊。
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應達到30%以上。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做到規劃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顯。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專業類課程“雙師型”教師應達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進行業企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并逐步達到符合課程性質與教學實施要求的比例。加強實踐指導教師的培養,提高實踐指導教師的操作能力與指導能力。注重研究型教師梯隊建設,使精品課程主講教師能夠承擔教育研究或教學改革項目,并取得市級或市級以上成果。
2.強化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內容建設
以應用性職業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為依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深入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在貫徹執行相關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課程標準。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及時反映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專業課程要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要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3.注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
進一步深化教學模式改革,逐步適當地采取有明確針對性的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與學的效果。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現代教學手段的合理有效調度,在正確處理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關系的基礎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4.加強課程基本建設與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進一步完善精品課程相關的課程標準、教案庫、課件庫、習題庫、試題庫、實驗指導書、資料庫等課程基本資源。創建網絡教學平臺,建立精品課程專門網站與教學資源庫,突出精品課程的開放性與示范性。種類教學文件、教學資料、文獻目錄以及教學錄像等要網上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校內共享,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輻射功能與帶動作用。
5.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品課程建設要與精品教材建設有機結合。精品課程應選用國家優秀教材或省級優秀教材,進一步加強符合我校教學實際、反映我校學科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設,推動開發由文字教材、電子教材、教學課件、案例匯編、習題庫、試題庫、系列參考書和輔助教材等構成的立體化教材。學校鼓勵并支持精品課程主講教師與行業企業合作編寫工學結合的特色教材。
6.大力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精品課程建設要遵從職業教育規律,高度重視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大力開展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盡量結合企業在生產和設計過程中的具體要求,開設綜合性、實用性和探究性實驗或實踐,開展研究型教學,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小型科研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繼續加強情景教室和開放實訓中心建設,為課程的實踐教學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滿足學生生產性實訓或仿真實訓的需要,并且做到設備完好率與實驗實訓開出率高。學校與行業企業要大力開展合作,共同搞好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做到布點合理,功能明確,能夠滿足學生了解企業實際、體驗企業文化的需要。
積極鼓勵、指導學生考取課程對應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能等級證書,努力提高證書的獲取率;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活動,擴大參與面,提高獲獎率。
7.建立科學合理的學業考核模式
精品課程要以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綜合考核為目標,積極開展考試內容改革,不斷改革考試、考查的傳統模式,探索符合教學內容特點,切合學生學習實際,既有利于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發揮考核的反饋功能,又有利于通過考核,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技能的新辦法、新方式,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學習業績,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8.以研促教,進一步推進教科研工作
精品課程建設須使教育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邊科研、邊建設,以建設拉動科研,以科研促進建設。獲準立項的課程,在建設期間,應有校級以上科研課題或項目成果,力爭獲得市級以上成果。
四、立項辦法
1.立項的.準備
各教學部要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精品課程建設方案要求,認真制定相關專業的精品課程建設規劃,對現有的文化類課和專業類課程,逐門對照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要求,從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建設、教學條件等方面著手,充分論證,精心選擇,從而確定精品課程備選課程。
選擇準備申報立項的課程時,一般應考慮如下內容:
(1)課程在專業及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作用。
(2)相關課程師資隊伍現狀。包括現有教師年齡、學歷、職稱、特長等;課程建設負責人情況;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等。
(3)課程建設的現狀。包括教學大綱等教學文件是否完備及完善程度;選用或自編主要教材及輔助教材情況;實驗、實訓等實踐性課程開設情況;課程教學內容、教育方法改革情況,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及效果,考核與評價方式的改革等。
(4)課程建設的目標與預期成果。
(5)課程所需教學條件現狀及改善構想。
(6)課程建設的主要措施及實施步驟。
2.立項程序
(1)申報:英語專業填寫《語音精品課程建設申報表》、《國際貿易函電精品課程建設申報表》
(2)評審:學校組織有關專家對申報的精品課進行評審。
(3)立項:對通過專家評審的申報項目,學校與項目負責人簽訂《精品課程建設協議書》,正式立項。
五、課程管理
1.實行課程負責人制
精品課程建設以課程為管理對象,采用“項目管理”的模式,實行課程負責人制。課程負責人全面負責精品課程建設的各方面工作。
課程負責人一般應由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及三年以上擔任本課程主講的教學經歷,且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師德高尚的教師擔任。
課程負責人應對課程建設工作有明晰的構想,根據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規劃》的要求,擬訂《精品課程建設規劃書》及《精品課程建設實施方案》,并負責組織建立課程建設小組,領導建設方案的實施,接受評估檢查與驗收。
課程負責人要組織小組成員全程開展深入的教學研究工作。如教學內容的研究;學生需求的研究;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的研究;相關政策的動態研究;其它學校精品課程建設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的研究等,以保證課程建設的質量。
2.突出建設過程的管理
精品課程建設一般以三年為一個建設周期,學校于每學年結束前組織中期評估檢查,如果建設項目出現進度遲緩、發生重大教學事故、建設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限期整改、減少建設經費、或撤銷建設資格等處理措施。
3.實行項目評估驗收與項目復評制度
精品課程項目建設結束后,學校組織專家根據《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精品課程評估指標》進行評估驗收,項目小組應提供下列材料:
(1)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總結。
(2)精品課程建設自查報告及相關資料包。
(3)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科研成果。
(4)具有代表性的課堂教學錄像。
(5)精品課程建設經費具體使用情況報告。
(6)能夠反映精品課程建設的其它材料。
六、建設經費預算
設立精品課程建設專項經費,經費主要用于下列事項:
(1)教學大綱的修訂,各種文字、聲像教材的編寫、出版、印刷,試題庫建設。
(2)課程建設方面調研活動的差旅費。
(3)小型教具、模型、掛圖、教學資料、課程軟件購置與開發所需費用。
(4)項目驗收和鑒定所需費用。
(5)主辦或參加與本課程相關的教學改革研討會、教學經驗交流會的會務費用。
(6)精品課程建設期間的部分勞務費用。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落實新的國家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強化學校特色,我校在切實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和依據
(一)目的:
1.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教學效率低,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學生正處在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來事物的刺激,便于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的最佳時期。
2.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研究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有融會貫通的綜合能力。校本課程的研發權給予了一線的教師,那就為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舞臺,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并有的。正如我們的老師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責任、一種渴望、一種成功。我們將和它一起成長。
3.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石橋一小一直努力構建“責任+特色”辦學模式,作為一所省級規范化學校,這是全體師生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待。近幾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通過學校的藝術教育來提高子女的藝術素養、審美能力,民族自豪感,從而豐富內心世界,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我校校本課程,正是在這種形式下開設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二)依據:
1、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和《朝陽區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的精神。
2、我校的辦學理念:創辦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學校。為培養德智雙全、身心共健、才藝俱佳、健康快樂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本校資源條件:設施完善,專用教室齊備,多媒體設備先進。教師工作熱情高,且積極肯干;多數教師有可開發的特長,且能很好地配合學校工作,與學校建立了較好的協作關系,學校有一定的號召力。
三、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
教材植根于顯示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的具體目標
1、課程開發小組成員具有較高的開發校本課程的熱情和能力,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開發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區擁有所需要的課程資源。
五、開發原則
1、互補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做到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考慮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3、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還重視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
4、全面性原則:盡可能利用校內教師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內容形式上可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六、課程實施與評價
校本課程的實施
1、加強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周1課時。
3、校本課程編輯組的人員參與聽、評課的指導,做好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調控校本課程實施情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學校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相關教師進行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學習興趣,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后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我們特別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系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內容。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生興趣特長發展的“成長記錄袋”,允許孩子們把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書法作品、一盒錄音帶、一個小制作……)放到記錄袋中,可以想象幾年之后,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己又長大了,或許這作品陪伴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
七、保障措施――課程管理:
(一)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陳禮(校長)
副組長:峰、李永
成員:趙淑
(二)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征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內容。
2、通過對學生、家長、社區、教師的調查問卷確定校本課程所設置的內容。
3、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征求意見,看所開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家長的意愿。
(三)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內容:《校本課程學習資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等內容。培訓方式:集中學習、交流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四)學校開題,編輯教師自主選擇。
學校向編輯組成員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內容、目的、授課方式等,讓教師自主選擇進行編輯。
八、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學校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九、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了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項目開發小組修改項目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并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課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學校報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第三階段:拓展階段
對教材內容的調整
在使用校本課程文本的時候,將根據教材使用的實際情況,從學習內容的選取、誦讀內容的數量上不斷對文本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0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家課程計劃,建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級課程體系,促進我校課程規范有序的發展,根據我校具體情況,本著有效和用學校現有資源,依靠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開發的原則,經討論與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結合學校已有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圍繞“學生喜歡的、學校想要的、教師能做的”,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整體優化課程資源和課程實施過程,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潛能開發的,以學生活動為主,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真正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讓教師成為學校課程實施的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整體性原則: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具有可變性。
4、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5、民主性原則: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充分體現人本思想,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學校創造機會,積極倡導社會各界和家長的參與。
三、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特長。
2、發展教師的專業水平,培養一批復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熱愛祖國、適應社會。
四、整體思路
1、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協調發展,階梯發展和循序發展,分為三個學段,一二年級為一學段,三四年級二學段,五六年級為三學段,三學段各有特色,而且內容進行再分工,形成即時、并進、整合的學習鏈。
2、教學策略上,必須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意愿,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和交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視活動的結果。
3、考核方法上,通過對課程實施的過程效果的考察和測量,反思課程方案和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應多種多樣。
五、內容規劃
我校的學校課程將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它們分別是:
(一)傳統文化:古詩文誦讀、名言成語、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誦讀、禮儀教育。
(二)民族藝術:中國書法、手工制作、繪畫。
(三)口語表達:民間故事、演講交流。
(四)傳統體育:跳繩、羽毛球、乒乓球。
六、課程管理
1、建立學校課程組織保障機制,實行校長負責制,保證課程的實施,加強對課的指導和監控。
2、建立學校課程審議報告制度。
3、建立學校課程評價制度與改進機制,及時評價,做出總結。
七、課程評價
1、學生評價
(1)學校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轉差”記錄。
2、教師評價
(1)任課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取得的成績。
(3)領導與教師聽課后的`評價,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八、保障措施
1、統一認識,加強學習,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2、加大經費投入,確保科研、活動經費的支持,確保圖書室、網絡、計算機室、活動室的建設。
3、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與實施學校課程提供保障。
康各莊小學20xx—20xx學年度上學期
課程實施方案及管理措施
一、指導思想及實施目標:
根據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進一步確立現代課程意識,轉變課程功能;調整課程結構,提高綜合水平:加快課程建設,開發校本課程;優化課程實施過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改革評價機制,發揮評價對教育的促進和發展功能;加快信息技術教育的步伐,構建比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體系;進一步完善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打造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適應現代教育的教師隊伍,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二、課程設置
、 本學期,我校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地方與學校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音樂、體育、美術。其中地方與學校課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寫字課程以及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團隊活動等;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勞動技術、信息技術等。所有課程、課時,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要求設置,無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重視開展好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興趣活動四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管理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課程是指為了實現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教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進程,是把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的橋梁,是培養目標的載體和實現培養目標的手段,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因此,課程設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新課程設置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對于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將產生積極的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誦讀內容:《弟子規》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班級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弟子規》,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1)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吟誦表演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利用13歲以前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四、活動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語文晨讀10分鐘、課前展示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
1、每日晨讀、課前誦讀形成常規,選一名普通話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
2、每周一節課,進行經典吟誦,完成《弟子規》里的內容,并開展一定的讀書交流活動。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形式,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4、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評價卡分別由“教師、小組、自評”三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5、每兩周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發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6、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誦讀的目的、意義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請家長配合督促指導,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榜樣。
7、爭取達到人人能背誦,班內一半以上的人吟誦如流。
8、定期對弟子規的內容進行默寫,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功底。
五、評價:
采取“每天評價”、“每周評價”、“彈性評價”方式。
1、每日評價:評價的時間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百分。該生即指定為一周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補念直至通過為止。
2、每周評價:采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考核內容為誦讀經典(隨機抽取)片段。
3、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
六、注意問題:
1、恰當的定位。
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是對新課程的補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課余時間開展活,或個人讀,或小組讀,或全班讀,形式多樣;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抑揚頓挫,生動活潑,輕松愉悅。
2、寬容的評價。
評價原則是:多鼓勵、不批評。注重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采取激勵措施,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如競賽、知識問答、表演等,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從中發現樂趣、得到贊許、獲得激勵,獲得良好的情感啟迪。
3、鼓勵家長同讀一本書
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拿出10分鐘,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總之,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我們班級將按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以滿腔的激情開展此項活動,在此基礎上完成其他國學的誦讀,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中國人。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課程實施計劃的要求,以“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人格、強健學生體魄、發展學生特長、豐富學生文化底蘊”為宗旨,結合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要求,從學校現有條件和學生興趣出發,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開發并實施“海量閱讀、書法、體育技能專項訓練”等三門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以校本課程實施為突破口,推動學校的教研教改,打造辦學特色,提升辦學水平。
二、實施目標
1、通過海量閱讀課程的實施,引導學生有計劃、系統地廣泛閱讀大量的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科普書籍,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閱讀量,其中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三、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五、六年級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培養學生靜心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技巧和策略;通過讀書,讓學生獲得了廣博的多元化知識,增強語感,提高語言素養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學生受益終生。
2、通過書法課程的實施,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掌握漢字書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鉛筆、鋼筆(圓珠筆、粉筆)、毛筆的正確執筆、運筆方法及書寫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書法藝術的悠久歷史,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通過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的實施,逐步讓學生掌握“跳繩、乒乓球、籃球”等幾項常見、實用的體育技能;通過“隊列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姿、氣質,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時間觀念和集體意識,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提高運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三、實施辦法
(一)海量閱讀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閱讀指導(交流)課”。
(2)每周一14:30—15:00為全校“自由閱讀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讀書指導(交流)課”由本班班主任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自由閱讀課”由本班第五節課的任課教師負責組織管理,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的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閱讀內容:
(1)必讀書目:以“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為主要內容。
(2)自選書目:篩選補充部分師生推薦的其它書目。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后勤處負責給每班教室統一制定掛壁書柜。
(2)各班制定班級閱讀管理制度,推選閱讀管理員。
(3)制定讀書清單。教導處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活動,結合“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制定各年級讀書清單。班級再結合本班“漂書”活動情況,制定出班級讀書清單。(“漂書”,即班主任倡導學生按照“年級書目清單”認領書目,自帶該書籍或其它有益書籍存放本班書柜供大家交換閱讀,期末班級圖書管理員再將書籍歸還給本人。)
(4)建立學生閱讀檔案。每個學生自備一個課外閱讀“采蜜本”(即摘抄筆記本),首頁附本班本學年閱讀書目清單,及時記錄讀書日期和讀書內容及感悟。小學六年,每年一本。
(5)開展讀書評比活動:班級利用“讀書指導課”開展“一周悅讀”成果展:講故事、談體會、展筆記、好書推介等;教導處每月檢查評比學生讀書檔案一次;每期舉行一次全校性“海量閱讀”成果展:讀書檔案展、講故事比賽、童話劇表演、手抄報、好書推介會等。
(二)書法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書法指導”課。
(2)每周星期五14:30—15:00為全校“書法練習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書法指導課”由書法專職教師或本班語文教師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書法練習課”由本班語文教師擔任,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學寫鉛筆字;
三、四年級學寫鋼筆(圓珠筆)、粉筆字;
五、六年級學寫毛筆字。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統一選訂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班級開辟書法作業展覽專欄,每月開展一次優秀書法作業展。
(3)學校每期舉辦一次書法比賽和書法作品展。
(三)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每班每周從體育課中列出一節“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
3、任課教師安排:
由本班體育教師或專業教師擔任教學,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跳繩
三年級:隊列訓練
四、五年級:乒乓球
六年級:籃球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建設好訓練場地,訂購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每期舉辦一次體育技能專項訓練成果比賽。
四、后續建設
1、學校教導處將各班讀書清單、閱讀管理制度以及其它課程實施成果及時整理歸檔。
2、期末開展優秀教學計劃、優秀備課評比活動,將優秀教學計劃和備課匯編成校本教材。
3、學校校本課程建設領導小組開展專題研討活動,調整、改進來年實施方案。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3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展,還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我校為農村小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硬件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縣直學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在分析了周邊地區的社會環境、學校的校園環境、師生的基本情況等因素后,發現,我校擁有豐富的鄉土教育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較強活動能力的農村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的優勢。“利用鄉土資源,開發校本課程”,我們認為我校依托本地區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校本課程,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開本課程開發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
教材植根于顯示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寨里河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等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發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并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周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常化;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4.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5.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適當獎勵。
6.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7.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5.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了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項目開發小組修改項目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并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五)課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學校報鎮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六)鎮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七)、技術顧問定期來校上課。
(八)、定期組織學生到田間、大棚、石材廠、采摘園實地學習。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4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將依據國家基礎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文理并重,外語強化,全面發展,國際融合”的育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及教師的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與實驗。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發展教師專業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教師隊伍,形成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科學管理隊伍及評價體系。
2、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主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組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差異性、主體性。
三、主要措施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動員全體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
2、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和管理制度,以規范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課程開發納入教師業務考核中。
3、以教研組為單位確定本科組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
4、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的重點。
5、動員全體教師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開設校本課程。
6、充分發揮校本研訓的作用,整合各科組教師的特長和優勢共同開發校本課程。
四、課程結構
按課程開設的培養目標分為人文素養類、科學素養類、生活技能類、身心素養類、藝術修養類、信息技術類、學科競賽類七大類。
人文素養類:通過人文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生人文文化品質,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和進行交流的能力。
科學素養類:通過各種科技自然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思考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生活技能類:通過生活知識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學生生活的質量。
身心素質類:通過體育項目和心理健康輔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藝術修養類:通過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增強藝術修養,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能力。
信息技術類:通過學習電腦操作知識,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學科競賽類:以學科競賽來培養學生進取創新精神,科學探索精神。
五、選課方法
學生選課分以下幾步走:
1、向學生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激發學生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向學生公布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先按正常教學班統計學生選課情況,再根據學生第一、第二志愿,學校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原則上組班不超過50人,低于20人不開班。
4、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六、教學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訪問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業務檔案。
教師學期綜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評分
B——年級考核組評分(年級組長、備課組長)
C——學生評價分(每班抽取優生、中生、后進生進行評價,取平均分)
D——教導處學期教學常規工作評價分
E——教學成果評價分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七、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實現學校統籌規劃,教師自主實施,學校監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1、學校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各門課程的'選課人數等,以便于規劃實施校本課程。
2、學校對已開發的校本課程統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劃設計。
3、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導處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4、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任課教師根椐課時計劃,自已組織學生,聯系場地、器材等,實施課程。
6、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7、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并對自己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課程教學。
8、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八、教材建設
教師可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九、運作機制
(1)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高小芳
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
副組長:陳鋼(教務處主任)浦培根(教研室主任)
負責組織落實、協調、檢查校本課程進行中的事務性工作。
(2)校本課程研究組:各教研組
十、步驟與措施
1、準備階段(xxxx年3月——6月)
主要任務是啟動校本課程的開發,作好思想、人員、組織、教學的準備工作:
A、制訂方案、健全制度;(第1周)
B、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的重點;(第2周)
C、教導處發放校本課程申請表和參考選題;(第3周)
D、教師確定校本課程選題,申請表交教導處;(第5周)
E、教導處選配校本課程教師;(第6周)
F、教師挖掘教材資源,編寫教材。(第7周-第18周)
G、校本課程教材交教導處。(第18周)
2、實施階段(xxxx年9月——20xx年6月)
A、公布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第1周)
B、統計學生選課情況,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第2周)
C、教導處確定校本課程的形式,開課設節:(第3周)
D、教師制訂學期計劃,上交教導處檢查(第4周);
E、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第4周始)
F、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研討教材教學策略,提高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G、定期檢查、記錄、測試,反饋實驗情況,對出現問題進行調查與診斷;
H、教師按學期對教材內容、教材的使用、學生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評價。(春學期第18周)。
3、總結階段(20xx年6月)
A、教師整理好講義和全部實驗材料;(18周)
B、教師寫出校本課程分析報告,進行反思性評價;(第19周);
C、教導處發放學生問卷,對教師進行評價。(第19周)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5
唐山市玉田鎮中學校20xx-2015學年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指導思想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以教學大綱和河北省新課改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為指導,結合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及可利用或開發的資源,以創辦特色學校為目標,以提高文化素質和發展個性、發揮特長為核心,以教務處策劃、年級組組織、教師申報、學生自愿相結合為形式,開展旨在滿足學校、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需求的各種形式的課程開發活動,從而實現學生個性有發展,學校特色有體現,教師專業素質得到提高的目標。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1、成立校本課程領導小組
組 長: 魏國強 副組長: 于雷
成 員: 李金香、齊芳、何俊、學科主任、校本課程老師 2、實施過程
(1)由教務處摸底、調研,確定大體思路,明確工作要求。
(2)結合本校教師特點、學生特點、學生家長特點,形成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家長教學生的模式來確定開發校本課程,形成計劃方案。
(3)年級部根據各自的工作安排和具體情況,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根據學校擬定開發的校本課程填寫志愿。 (4)本著教務處會同年級組在校長室領導下進行調整,最后形成固定的校本課程。
3、開設校本課程的科目:見附表一。
4、校本課程上課時間:嚴格按照課表上的'課時計劃執行。 5、課程的開設要求 (1)每門課在開設前要擬訂并上交課程開設計劃和每次的具體安排(時間、地點、類型、內容、指導教師、所需設備與物品等)。
(2)過程中要有教案(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課程實施,包括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級和規模等 )。
(3)做好考勤和記錄。對無故不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生,上課教師要及時向值勤檢查領導或班主任反應。
6、教材建設
教師可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
(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7、本學期重點推進:團體心理輔導、數學訓練、寫作。
三、校本課程的實施評價
1、對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學校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學校課程實施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并根據了解的情況和發現的問題,適時調整課程內容、明確課程要求、改進過程管理。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訪問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業務檔案。
教師學期綜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評分
B——年級考核組評分(年級組長、備課組長)
C——學生評價分(每班抽取優生、中生、后進生進行評價,取平均分) D——教導處學期教學常規工作評價分 E——教學成果評價分 3、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四、保障措施
1、物質配備:上課所需的各種學習材料、器材、設施按時足量配備和安排。
2、制度與政策配套:建立制約與激勵機制,推動校本課程工作的全面開展,鼓勵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完善評估評價制度,把校本課程列入工作量,按課時計課時費。學校將校本課程工作的開展情況列入對教師的業績考核。
教務處 20xx年9月
附表一: 校本課程參考選題(僅供參考)
附表二: 校本課程申報表
附表三:
玉田鎮中學校校本課程項目報名表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09-30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08-31
學校課程建設實施方案01-21
(精華)學校課程實施方案07-20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最新05-18
學校網絡課程實施方案11-15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精選20篇)11-27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精選15篇)09-09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15篇04-13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20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