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時間:2024-11-05 11:42:19 曉鳳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通用23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實施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通用23篇)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

  中心小學為了加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采取“點班帶動,面上推廣”的工作策略,采取措施穩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進程。

  一、組建機構。

  學校建立以國明政校長為組長,張文渻為副組長,7位教師為成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研課題組。國明政校長負責全面工作,張文渻為業務指導,其余幾位教師為主研教師。

  二、建立一支相對固定的教師隊伍。

  1、在校教師均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安排各班班主任為任課教師,同時還積極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聘請社會人員兼職。注重教師的培訓與培養,不斷調整教師的知識結構,建設一專多能型的教師隊伍。

  2、對教師們進行規范性,靈活性培訓。規范性培訓,就是把老師送到市級進行專題培訓,充實理論,豐富內涵。靈活性培訓,第一就是校內培訓老師,藺國明老師先后組織老師們學習綜合實踐課程標準,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明白了這門課程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同時學習其他地區綜合實踐活動經驗,弄清了具體的操作方法。第二,就是讓教師走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見多識廣,學習為我所用的`東西。

  三、按課程表,科學運用活動課時。

  按照《綱要》要求,小學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一般每周為3課時,同時開發利用周末、節假日等課外時間,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在具體課時分配上,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組織1-2個研究課題或項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每學期2-3次活動,每學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少于10天;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統籌安排課時。

  四、充分利用現有地方教材。

  學校以壽光市教研室開發的小學3-5年級(6年級正在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作為指導性教材,各班班主任充分借助這一有利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好、實施好本班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形式多樣化

  1、在校內開展。注重開發優勢教學資源,學校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長的教職員工以及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校園設施、場地和設備等。

  2、在校外開展。一是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園,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

  六、保證活動經費投入,順利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象其它學科,它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向自然環境,向學生的生活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這就需要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拍照、攝像、購買資料、獎勵師生等,都需要經費開支,盡管我們學校財力有限,但是,學校也撥出相應的資金投入,確保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七、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過程中,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很理想。大家都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組合,自己去活動,但我們的教師也出現過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情況,另外,在管理上我們也感到困惑:參加綜合實踐的老師工作量很大,至今我校沒有找到合理計算方法。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直接經驗為基礎,與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體現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課程。它打破了教育和生活的分離

  初三學生的基本文化知識、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還是很有限的。

  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學習”,即形成直接的體驗,強調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初始方向。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了解生活環境的機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開闊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讓他們多看,多聽,多思考,多嘗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置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這三個主題能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的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全面理解和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良好人格。

  1、親自參與實踐,注重自我體驗、自學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境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參與實踐的經驗。

  2、全面了解自然、社會、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愛社會、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學會識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組織總結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積極探索,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欲望,培養創新能力。

  6、培養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于溝通等良好的人格素質。

  4、活動重點:根據初三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初三學生在編寫“活動材料”時的重點。

  1、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有目的、系統、全面地觀察。要求學生看、聽、聞、嘗、摸,綜合眼、耳、鼻、舌、身的感受進行思考。

  2、在初三的深度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和比較),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經過深入觀察,要求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5、活動難點:能夠從直接經驗中抽象出問題的本質,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提高學生素質。

  三、實施戰略:

  1、結合學科教學

  每個學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滲透的。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從自己的學科中產生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此時,教師應該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和處理信息,使其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應在教學中培養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透徹,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選擇更加廣泛。

  2、結合學生實際生活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視而不見,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的。這是因為他們習慣了身邊的小事。如果我們從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和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還會提高思維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結合社會熱點問題

  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是只會看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問題。他們對一些公共現象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們渴望得到成年人的認可,希望取得和成年人一樣的成就。我們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引導他們以個性化的方式深入探索,從而獲得自己獨到的理解。這是綜合練習的主要目的。例如,通過觀察、參觀、調查等形式的自然,學生可以理解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珍惜生命,使學生可以從人類和自然景觀中獲得美好的體驗。

  4、結合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偉大國家。悠久歷史中積累的文化精華是學生學習的優秀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中秋節、重陽節延長的以尊老愛老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5、結合學校工作

  綜合實踐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也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是通過學校德育來實現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發展相結合,相互借鑒、相互滲透,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比如可以結合國旗下講話和紅領巾廣播專欄,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我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3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與各學科課程領域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領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綜合實踐活動課并非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也不是隨意性的自由活動。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學習課程改革綱要,不斷摸索新課程實踐經驗,逐步提高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整體實力。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全面貫徹教育教學改革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學校工作意見,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綜合實踐活動為陣地,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宗旨,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創新學習的形式,集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社團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為一體,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構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教程。

  二、時間安排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采用彈性課時制,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根據需要靈活安排,主要做法有: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社會、與某學科緊密結合、相互交叉。

  三、課程內容安排

  (一)課程設置思路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能力、綜合能力。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當前高中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采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重陽節開展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中秋節傳統風俗文化研究等。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如結合國旗下講話、赤中精神等開展行為習慣、文明道德、時事熱點、自主管理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6、綜合利用各種資源、運用多種方式。網絡已經成為最大的資源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技術和資源,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圖書資源。對于山區高中學生來說,上網瀏覽還不會或者不夠熟練,因此,應該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引導、鼓勵學生從圖書館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內容。我們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挖掘社區中人力資源、地域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等;我們要充分利用教師資源;發揮學校教師的特長,讓教師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

  學生的學習方式各不相同,綜合實踐活動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采用多樣的探究方式和活動手段,刺激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從參與研究的對象來看,可以采用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學校合作的方式。從研究采取的手段來看,可以采用活動設計、網絡技術、調查研究、參觀訪問、實驗演示、表演交流、測量制作、社會宣傳、服務、總結、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

  (二)課程內容范圍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的開發與實施以學生為核心,實現學生與自然、學生與他人和社會、學生與自我三種關系的整體整合,最終指向學生個性健全發展。進一步來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內容應根據當地情況、學校的差異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不同,選擇切入點。

  1、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具有時代使命感,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主題,如環境教育、價值觀教育、生活教育、主體文化與多元文化等內容都可以不斷滲透到研究性學習活動之中,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參加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走出課堂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值得學習領域。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的人格臻于完善,如社會考察、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讓學生開放性的主體體驗實踐,在體驗與探究活動中不斷成長,在參與和融入社會中不斷成熟,在認識自我中不斷完善。

  3、進行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征的學習領域。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習領域,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以創新教育內容為載體、以信息技術教育為手段,培養學生具有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

  4、加強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不僅是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探究學習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這既包括發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包括發展學生對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

  在指定領域之外的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還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田徑運動會、元旦文娛晚會、校園歌手大賽)、學生間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這些活動在開展過程中與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定領域相結合,共同構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5、豐富學生文體生活與社團活動。

  在綜合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基礎上,繼續大力加強學生文體生活,豐富社團活動,以促進精彩的校園生活。這樣一來,既有助于形成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又可以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實現個人素質的提高與發展。

  總的說來,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科特點,綜合活動課程采用小組活動為基礎,并與年級活動、班級活動、個人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各單元中均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每一個小組圍繞一個共同的子主題(或次子主題)展開討論,提出小組圍繞主題所要探究的幾個問題,交活動導師挑選,活動導師根據探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考慮,幫助每一小組確定探究問題,并與小組成員討論實施方案,在實施中做好指導工作。小組成員根據子主題實際可進行調整,組長民主產生,每一個小組成員須承擔一定的工作。小組活動產生結果之后,以匯報材料,調查報告、設計方案、研究報告等形式通過班級或年級交流、展覽體現活動的成果。

  (三)課程安排

  根據活動的規律和特點,采取動態管理的辦法。為了便于活動,打破傳統的靜態課時管理,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需要,采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I課程總目標: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幫助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II課程的價值:表現在對學生的發展功能上,作為國家規定的全體學生的必修課,反映國家的教育意志,有利于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要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載體是: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Ⅲ課程結構: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核心內容:研究性學習。各項內容有著共同的的教育目標,又有側重,不能互相代替。

  四、課程評價

  1、學生方面評價的主要內容及要素。

  (1)學生的態度。學生參與狀況、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感、服務社會的態度與精神。

  (2)學生的體驗、知識的應用和方法。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表現、感悟的情況。

  (3)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考察學生在活動過程表現出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和增長情況,在活動中施展個性和才能發揮程度。

  2、教師方面評價的主要內容及要素。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

  (1)對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規劃與設計能力。

  (2)組織指導、管理協調與應變能力。

  (3)評價導向是否正確。是否重視對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感態度、探究創新、合作狀況的過程評價,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性和人文素質的提升以及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學生評價的方式

  本課程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標準多元、評價內容與方式多元,避免教師評價唯一、終極結果唯一的現象。提倡協調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的方式和標準,并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1、自評和互評相結合。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重視學生通過反思評價自我調整、自我改進。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對自己和他人的活動經歷做出評價并和其他人討論他們所開展的活動。

  2、日常觀察與成果展示相結合。為每一個學生設置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整理、存放,以便使學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與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

  3、教師評價與家長、社區有關人員的評價相結合。在適當時候以適當方式讓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參與評價,使他們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既有利于拓展課程資源,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評價的具體操作方式有:自我闡述、交流討論、觀察記錄、檔案袋、評語、成果展示、調查問卷、實際操作等。

  要及時總結經驗,更好地發揮評價的導向性作用,以促進社會綜合實踐課程健康有序地開展,并不斷提高課程的教學水平。

  (三)學分的認定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分認定應該包括學生互評、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考核、學校教務、政教部門審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訪驗證制度,防止弄虛作假。

  除上述基本認定程序和內容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組成部分還應有自己的認定要求和內容:

  Ⅰ研究性學習:

  具備下列條件,可得到學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課題方案;②研究過程記錄完整;③有課題研究成果報告;④有三級(自評、小組評、師評)合格評估結論;⑤達到規定的課時。對確認結果有異議的,由校課程指導中心復議。

  具體見《中學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

  Ⅱ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

  一是要有參與社會實踐或社區服務的對象方式或組織者的有效證明,如實踐單位或服務接受單位負責人寫明的活動項目、內容、時間、聯系方式并簽章,無單位的由組織者或帶隊教師簽署證明,學校或班級組織的要有簽到本;二是要有學生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如學生自己參加活動的感想、體會或小結等內容。

  學分認定由學校課程指導中心組織評審,每學年一次。評審組負責實施本學科學分認定相關事宜,其成員包括:學校領導、教務主任、科組長、年級長、班主任、指導老師代表、學生代表、社會人員(如學生家長、服務單位負責人)等。

  五、綜合實踐課程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綜合實踐活動科組成員

  組長:

  成員:政教處人員、教務處人員、各年級長、全體班主任、研究性學習指導教師

  科組具體職能:

  (1)制訂全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指導制訂年級和班級課程計劃等;

  (2)組織、指導和協調全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工作;

  (3)規范全校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過程的管理,如活動主題或項目管理、過程檔案管理、活動成果管理、課程資源與教學資料管理等。

  (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加強校內外活動場所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包括與龍川縣德育基地、中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等有關單位簽定共建活動協議;加強學校、家庭、社區的聯系,充分發揮校內外資源在綜合實踐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三)根據學校實際,建立本課程教師承擔指導任務制度、工作量計算制度、培訓進修制度、經費保障制度等,培養建設一支專兼職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隊伍。學校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以及有關社會力量都可以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要充分發揮車中精神和專長教師的作用,鼓勵他們向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發展。

  每位教師都有承擔綜合實踐課程指導和課程資源開發的義務與責任,其工作量列入年度考核目標。

  (四)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發展狀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并納入高中畢業生學業評價的范疇,該工作由學校政教處和教務處負責。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4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為了磨練我校學生的學習意志,強健其體魄,培養其吃苦精神,強化集體意識、紀律觀念和環保意識,并對其進行耐挫教育,特組織本次遠足活動。同時,通過參觀抽水站工程,了解跨流域綜合性調水工程概況,增進學生對我縣水資源情況的感性認識,培養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遠足活動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傳統特色活動,是推進素質教育、創建文明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面向社會實際、培養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

  二、活動時間:

  二○xx年四月二十一日(星期六)。遇下雨天氣,順延。

  三、活動口號:

  不怕苦,不怕累,不流淚,不掉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齊心協力,戰勝自我。

  四、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xx 高一各班主任

  高一體育組教師及部分課任老師 xx

  五、準備工作:

  1.和大套抽水站管理處取得聯系,協調有關工作。

  2.路線考察:活動開始前一周開始考察路線,一是要考察遠足距離,一般在30—40華里;二是要考慮學生的安全,要選擇車流較少的鄉間小路,但宣傳車和救急車輛必須能夠通行;三是要考慮休整地點,要有利于學生席地休整,有利于學生入廁方便。

  3.宣傳配置:宣傳車輛一部,便于統一協調指揮;組織人員手持小喇叭;學校電教室人員備好攝像機和照相機隨行;持校旗、團旗、班旗、宣傳標語。

  4.醫療保障:救急車輛一部,校醫務人員隨行,帶好常用急救藥品、氧氣袋,以備急用。

  5.通訊器材:活動總指揮、組織人員要配備對講機或手機等通訊聯絡工具,以便組織指揮。

  6.飲料食品:學生自備,每人準備午餐食品及飲料。建議:礦泉水3瓶,面包2—3個,雞蛋2—3個(走讀生要為住宿生友情提供),榨菜1包。

  六、宣傳鼓動:

  1.活動前召開班主任會議,講清活動的目的、意義、要求、紀律工作及注意事項等問題,并對班主任提出具體要求和希望。

  2.活動前班主任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宣傳鼓動,準備好口號和歌曲的內容并對具體事項進行安排、布置、要求。

  3.各班要準備豐富多彩的小型活動。

  4.各班要組織攝影小組,拍攝以反映農村變化或人們治理通榆河所取得的成績為主題的作品。

  5.利用主題班會時間學習孫云曉撰寫的文章《夏令營中的較量》,并展開討論,文章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如何迎接各種較量的挑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愛國之心和昂揚斗志。

  七、路線及活動時間安排:

  1.路線安排:上午由學校南大門出發,經幸福路→S327→204國道→大套方向,到達目的.地,行程14華里;下午,沿s327返回。

  2.活動時間安排:上午8:00在中心廣場校訓石前集合,由活動總指揮長進行全體總動員,8:10出發。到達之后,各班不解散作半個小時休整,然后參觀翻水站工程和船閘;之后,高一年級在廣場草坪上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11:30左右午餐,13:00左右返回。

  八、紀律要求:

  1.全體學生要做到令行禁止,維護濱中的社會形象,要以實際行動,展示濱中學子的良好精神風貌。

  2.注意交通安全,二路縱隊,女生在前,男生在后。

  3.隊容嚴整。行進中隊伍整齊,口號響亮,精神飽滿,情緒高漲,要做到一路歌聲,一路口號。

  4.除要求學生配帶統一規定的食品、飲水外,不提倡學生另帶食物、飲料。行進途中不吃零食、口香糖。

  5.行進途中不搭車,不插近路,不離隊,不掉隊,不要家長接送。

  6.行進途中不亂扔廢棄物,到達目的地不向水中、閘內拋擲物品,不踐踏草坪,不留任何廢棄物,注意環境保護。

  7.行進途中不你推我擠、追逐打鬧,在過204國道時,聽從命令,步調一致,注意安全。

  8.在規定地點休整,不遠離,不下水嬉戲。

  9.參觀水利樞紐設施時,服從指揮,聽從安排,依次有序,不追逐、不皮鬧、不推搡、不離隊,確保安全。

  九、注意事項:

  1.要穿平底運動鞋,不宜穿高跟鞋、硬底鞋、薄底鞋和新鞋。

  2.學生可自帶照相機、錄音機及其它娛樂器材,要隨身攜帶。

  十、活動總結:

  1.活動結束后,班主任要對本次遠足活動進行全面總結,弘揚正氣,樹立典型,凝聚人心,要讓學生明白:一個有生命價值的人,他的精神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2.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書寫心得體會或征文放入學生成長記錄袋,各班于20日前挑選5篇優秀文章,送政教處參加遠足心得體會評比。

  3.每班于20日前交5篇攝影作品參與赴大套翻水樞紐工程管理處攝影作品評比。

  4.利用主題班會活動時間集體學習孫云曉撰寫的另一篇文章《千年警世鐘》,結合遠足活動進行討論引導。

  5.班主任要對本班活動情況進行總結,并以書面形式上報政教處(16K打印)。政教處要通過櫥窗、校報、校園廣播節目對活動感想、感人。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5

  一、課程實施背景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學校,絕大多數學生一直在農村生活,在開展各種主題活動時我們發現學生對于家鄉Xx沒有過多的認識,他們中大部分對于Xx的認識只停留在家興超市、步行街等這類簡單的購物場所,對于家鄉Xx的其他知之甚少,而且就是知道在敘述時也是簡單的三言兩語、甚至前言不搭后語。如何讓學生更深入的認識家鄉、了解家鄉,進而宣傳家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我們深入挖掘學校現有文化資源,用學生的好奇心去激發學生探尋家鄉物產、認識家鄉名人、了解家鄉歷史的欲望,并以此作為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及實施的有利資源和切入點,努力實現“學會生活 學會學習 學會做人 學會創造”這一辦學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獨立形態的課程,通過它獨有的親自實踐、交流、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由此可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最能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本學期,在上級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反復的研討我們決定嘗試用綜合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通過觀察、走訪、搜集等方式去了解家鄉、認識家鄉的探究方式來輔助開發低年級《認識家鄉物產》,中年級《賞析家鄉美景》,高年級《走近家鄉名人》的校本課程并在中、高年級每個單元結束時安排以《小眼看家鄉》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力求達到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合并開發的雙贏。

  二、組織機構

  為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有效實施,我們構建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載體,以“小眼看家鄉”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校運行機制。

  第一層次: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

  主要負責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年度計劃及相應步驟;統一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工作,負責課程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的開發等。

  第二層次:教導處、實驗室、圖書室

  教導處主要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管理和評價。檢查實施的進展情況,制定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生評價方案和教師管理評價方案,并開展實施考核評價。主要從活動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進行規劃和輔助。規劃不同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主題,具體指導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觀摩、展示、交流;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設計等。

  圖書室、實驗室為廣大學生和教師提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關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支持。提供器材、場所,有效指導學生探究活動的實施等。

  第三層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

  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列入教研組活動計劃,組織本教研組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理論學習,形成濃郁的研究氛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負責本班綜實活動的進程。

  第四層次:綜合實踐活動由班主任做指導教師,其他各學科教師需要時予以配合。

  各班主任根據教研組的統一部署,組織、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包括選題分組、成果的展示等。對學生研究的每一環節――選題可行性、資料收集、調查研究、課題報告撰寫、結題展示、總結等給予具體指導。

  高年級段教研組

  組長:

  中年級段教研組

  組長:

  六年級指導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課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

  五年級指導教師

  四年級指導教師

  三年級指導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班主任兼任綜合實踐指導教師)

  圖書室

  負責人:

  教導處

  負責人:

  實驗室

  負責人:

  三、課程達成目標

  1、課程總目標

  圍繞“小眼看家鄉”這一主題,通過調查、訪問、參觀等形式,經歷認識Xx物產、尋找Xx自然景觀、走進Xx名人、探訪Xx現代化建設成就等眾多實踐過程。從中加深對家鄉Xx的認識,感受家鄉Xx的滄桑巨變,增強為家鄉建設、為祖國富強而努力讀書的使命感,培養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組織活動等能力,同時敢于面對實踐中的成功與失敗,感受家鄉Xx的魅力以及與他人分享自己收獲的喜悅。

  2、分階段目標

  結合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開發和辦學理念,我們將課程分年級進行以下目標定位:

  年級

  研究性學習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勞動與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

  三年級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提出問題、完整的表述問題。初步養成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認識觀察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搜集信息資料能力。

  圍繞“家鄉物產多”主題開展實踐活動

  關注“家鄉物產”,了解一些特產的制作過程

  在 計算機老師指導下,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家鄉物產”資料的收集。

  四年級

  在三年級基本能力養成的基礎上,圍繞“發現家鄉美”主題,學會簡要表述問題,能夠把握問題的實質,培養規劃設計能力,了解活動方案的結構,學習制定活動要領,培養調查訪問能力、總結交流能力。

  圍繞“發現家鄉美”主題,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

  走上街道,走進公園,具體開展“環保我在行動”活動。

  能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發現家鄉美”相關資料的收集、并能整理、篩選和分類。

  五年級

  具備三四年級應有的基本能力,針對“感受家鄉美”主題,學會撰寫研究方案,初步學會制定調查和訪問的計劃,嘗試制定觀察計劃,學習保存文獻資料的方法,學會歸納、總結研究成果,嘗試發布推廣研究成果。

  根據主題“感受家鄉美”鍛煉獨立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能在教師或家長指導下,探尋Xx古建,開展“制作古建模型“活動

  能上網瀏覽,較熟練地利用網絡進行“發現家鄉美”相關資料的搜索,整理并加以綜合運用。

  六年級

  具備以上各種能力學會撰寫研究方案,明確研究任務,以“建設美麗家鄉”主題,嘗試擬定調查問卷,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嘗試進行信息發布活動,能夠進行成果總結與表達。

  圍繞“建設美麗家鄉”主題,以研究小組的形式開展社區實踐活動。

  會針對“建設美麗家鄉”調查問卷提出對Xx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能收集關于“建設美麗Xx”有用的信息,并進行處理、篩選,制作PPT或網頁來介紹宣傳自己的調查成果。

  3、課時安排

  我校三至六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每周開設三課時,其中一節信息技術課,學校負責監督課程實施,保證專課專用并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

  四、課程資源的立足點

  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鑒、互相滲透。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畢業典禮活動,還有經典誦讀活動,注重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社區的資源環境,從學生熟悉和關注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選取主題。

  五、課程開發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總體框架結構

  學校主題

  年級

  主題

  學期

  內容梗概

  小眼看豐潤

  三年級

  家鄉物產多

  第一學期

  認識我們的家鄉

  第二學期

  家鄉物產展示會

  四年級

  發現家鄉美

  第一學期

  Xx古建我知道

  第二學期

  現代景觀人人夸

  五年級

  感受家鄉美

  第一學期

  古浭水人才輩出

  第二學期

  今Xx人人優秀

  六年級

  建設美麗家鄉

  第一學期

  Xx建設變化大

  第二學期

  我為Xx建設獻計策

  (二)具體內容

  三年級:家鄉物產多

  上學期:認識我們的家鄉

  1、 組織學生分小組說說自己的家鄉。

  2、引導學生調查家鄉有哪些物產?通過訪問家人、上網搜索等方式小組合作進行,講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3、根據大家的意見試著寫幾句介紹家鄉物產的話與大家一起分享。

  下學期:家鄉物產展示會

  1、根據上學期我們對家鄉物產的了解,如何讓更多的人認識家鄉的物產?組織、引導學生想辦法。

  2、開展“家鄉物產展示會”準備、策劃、實施主題實踐活動。

  3、期末展示匯報。

  四年級: 發現家鄉美

  上學期:Xx古建我知道

  1、引導學生明確“古建”這一概念。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質疑能力。

  3、以“Xx古建我知道”為年級主題,組織學生進行一個常態的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從確定Xx有哪些古建、選取最感興趣的古建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建筑年代、當時建筑目的、現代保存狀況、與Xx的歷史淵源等方面進行探究,通過調查、訪問、探尋、走訪等方式了解古建筑的歷史,以此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下學期:現代景觀人人夸

  圍繞“走進曹雪芹文化園”這個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回顧整理自己上學期探訪“Xx古建我知道”這一主題活動的方法及過程并以此方法繼續探訪Xx現代化建設中興建的當代特色建筑,探訪結束之后匯報交流。

  五年級: 感受家鄉美

  學生在四年級已經熟練行進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歷程的基礎上,五年級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逐步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活動。

  上學期:古浭水人才輩出

  1、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搜集Xx古代的名人軼事,并布置學生用探究方式探訪Xx古代名人

  2、小組合作:探討如何搜集、整理出古Xx的名人,探討結束之后小組確定要深入了解的古Xx名人,并在小組內確定探訪步驟、方法;并形成可向同學交流的文字材料,最終以材料為藍本在全班進行間流、匯報。

  3、成果交流:各小組進行“古浭水人才輩出”活動成果交流;

  4、 成果展示:黑板報、講故事、演講等。

  下學期:今Xx人人優秀

  1、回顧上學期各小組所講的古Xx名人故事,感受名人為家鄉、為Xx、為中國所做的貢獻;

  2、小組討論:以“今Xx人人優秀”為主題,思考我們怎樣踐行名人的這種榜樣精神。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單;

  3、 實際踐行:各小組,以Xx名人為榜樣,各自進行實際踐行活動;

  4、 成果交流:各小組以“我們要做xxx的人”為主題,進行探究成果交流介紹;

  5、宣傳推廣:圍繞名人品質及精神,進行班級、全校、乃至社區的宣傳與推廣活動。

  六年級:建設美麗家鄉

  上學期:Xx建設變化大

  1、 統計調查:通過調查、訪問等手段搜集Xx建設中的大事件,以認為適合的形式(如表格)統計,寫清楚事件名稱、發生時間等;

  2、小組交流:統計調查表,篩選出最感興趣的Xx建設大事件,闡明原因,并以此分組;開展深入調查活動;

  3、成果展示:各小組以“我最關注的Xx建設大事件”為主題,進行探究成果交流介紹;

  4、根據各組匯報的情況寫寫自己的感受;

  5、辦一期介紹Xx現代化建設情況的手抄報,并配上解說詞講給低年級同學聽;

  下學期:我為Xx建設獻計策

  六年級臨近畢業,圍繞“我為Xx建設獻計策”這個主題,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

  1、回顧總結小學生活,設計Xx紀念冊,介紹Xx的歷史、Xx文化、Xx美景。

  2、開展一次小型的建言獻策辯論會,合理有效利用資源,小組組織、策劃活動,用科學的理念去計劃、去設計,最終評選出我為Xx建設獻計策“最佳計策”獎。

  六、課程評價

  1、學生評價

  在本學年實踐活動中,主要采用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他人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1)根據中年級班級活動主題和學生年齡特點,主要采用他人評價和檔案袋評價的形式。

  (2)根據高年級班級活動主題及學生實際,主要采用自我評價的形式。

  2、教師評價:我們通過下列表格對教師進行多元評價:

  姓名

  所任學科

  評價時間

  我的收獲

  對自己的綜合評價

  學生們對我的評價

  家長對我的評價

  同事們對我的評價

  領導對我的評價

  我今后的打算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6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精神,有效整合學校教育教學資源,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面向全體,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素質,逐步形成學校的活動特色。

  二、活動目標:

  1、活動主題:實現整合。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整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

  2、活動形式:體現多元。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努力做到集中與分散結合,校外與校內結合,集體與個體結合,自主與創新結合。

  3、活動過程:常態規范。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全方位監控,要求做到課前有準備,課中有指導,課后有反思,力爭每堂課都實實在在。

  4、活動評價:不斷完善。注重過程性評價,繼續展開以現場觀察、學生座談,成果展示為主要形式的督查評價,促使活動深入開展。

  5、活動資料:注重積累。每位任課老師要及時記錄活動中的成敗得失,及時收集整理學生的優秀成果,不斷更新活動網頁。

  三、具體措施:

  (一)強化學習,提升活動課程的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是隨著課改應運而生的.。教師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能充分認識開設此課程的重大意義,才能真正明確此課程的目標及實施操作的方法。

  1、加強自身學習。期初全體任課教師進行培訓,每位教師要進一步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精神,以先進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同時,每位教師要善于從報刊雜志、教育書籍、網絡等多種渠道了解課改信息,明確活動動態,學習優秀案例,汲取成功經驗,邊學習邊實踐,不斷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解和認識。

  2、重視同伴互助。同年級的老師要互相協作,共同參與,教師之間要經常切磋交流,形成合力。針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教學中出現的熱點與難點,人人要出謀劃策,尋求對策,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活動內容的開發、活動方式的選擇、活動途徑的展開等等,老師們要不斷反思,不斷跟進。

  (二)注重整合,豐富活動課程的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開發,必須立足校本,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實現多方整合,以拓展活動的實施空間。各年級在制訂活動方案時,要將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結合起來構想。開展活動時,力求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從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去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由研究;啟發學生從數學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深入調查;與勞動技術教育與科技活動相結合,開展學習技能、科技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教育相結合,上查閱資料,網頁制作等……各任課教師要善于發現,重視引導,努力尋找學科教學與實踐活動的結合點。

  2、與特色活動相結合。教師要用心抓住時令特色,關注校園動態,挖掘課程資源,開展主題系列研究。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引領學生走進生活,指導學生進行考察、研究、體驗等活動。

  3、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圍繞學校“依托社區資源開展勞動技術研究”這一課題,組織學生開展“走進紅豆”、“走進紅豆杉林”、“走進香樟苗木基地”、“走進養蟹養蝦場”等體驗性活動。在活動中反思,在活動中成長。

  (三)關注常態,規范活動課程的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開發與實施的課程。要扎扎實實開展好活動,教師要克服畏難情緒,從細節著眼,從實效入手,關注平時,關注問題,關注專題,關注典型,把握好活動的全過程。本學期,我校將特別關注常態下活動的開展,做到規范,有序。

  1、期初,精心制訂計劃。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圍繞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塊內容(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結合學校的校本特色,多方整合,制訂好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形成系列,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

  2、期中,常態實施計劃。每位教師要嚴格按照期初計劃上好每堂課。課前重準備,及時備好每節課,采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實現資源共享;課中重引導,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鼓勵學生觀點爭鳴,組織學生分工探究,教師要全程參與,全面指導;課后重延伸,督促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開展活動,不可“放任自流”。同時,要及時記錄活動點滴,設計活動方案,及時向“小能人網站”推薦優秀活動成果,積累收集相關資料上交教導處。繼續開展教研活動。

  3、期末,全面總結活動。結合期初制訂的活動計劃和學校關于綜合實踐活動“六個一”的考評要求,認真反思活動的進展情況,及時總結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結合親歷活動的體會,認真撰寫活動案例;及時做好對學生的綜合考評工作、資料的整理工作。學期末,每位任課老師向教導處上交一份有質量的活動資料。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2、召開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會議,貫徹活動計劃。

  3、圍繞下發材料,各班討論活動內容,制訂本學期班級活動方案。

  4、綜合實踐年級負責教師會議,整理形成一學年研究系列。

  5、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三月份:

  1、抽查各年級各班開展活動的情況(主要看是否按計劃進行)。

  2、撰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準備參加區級評比。

  3、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4、參加區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開發研討活動。

  四月份:

  1、更新綜合實踐活動網頁制作。

  2、組織全體師生春游活動。

  2、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五月份:

  1、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課堂展示。

  2、上交每月活動方案以及相關資料。

  六月份:

  1、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2、上交活動總結與案例。

  3、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師生考評工作。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7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年級、各班要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反對“教”綜合實踐活動課、反對反復排練的“表演式”綜合實踐活動。從而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與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征求意見稿),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認真抓好每月2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的'集中專題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作為課程實施以及學校管理和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的依據。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過程中做到獨立選題、自主活動;展開過程、深度探究;重視交流、豐富體驗。

  (3)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本學期,要在活動過程的評價及評價指標的確立方面作探究,各教師要注重研究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教育學生使用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卡。

  (4)要認真及時積累有關資料。對于學校來說,主要是計劃、教師管理、課時管理、檢查調研等過程管理方面的資料;對于教師來說,主要是實施方案、活動設計、活動案例和專題性總結等實施過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資料;對于學生來說,主要是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記錄。

  3、加強課程管理

  通過多種途徑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督促和幫助各教師真正落實本課程。并通過問卷、抽查等形式,了解各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學校舉行的調研,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情況,作為一項內容。檢查的重點是:課程實施的基本保證(課時、計劃等的落實情況);活動過程(活動設計、展開、總結等基本環節的落實情況);活動實效(有關活動成果、教師反思和學生反映)等。要將平時了解和專題檢查結合,督促教師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4、加強研究和交流。

  要通過案例分析式”、“對話研討式”等多種形式,交流如何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經驗,討論、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認真開展好公開課研討活動,利用好網絡,加強校內外的橫向交流,不斷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

  5、開發利用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

  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標本室、美術陳列室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各教師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采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8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參觀長沙生態動物園,通過參觀體驗,拓展學生視野,增長課外知識,培養學生對動物、對自然的喜愛之情,樹立保護動物,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2 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學會交往,學會自我保護。

  二、活動領導與組織

  組 長: 陳老師

  副組長:各小隊隊長

  成 員:全體學生

  三、 活動過程

  1.撰寫活動方案。依據年級特點,確定班級主題。撰寫班級主題活動方案。

  2.分工分組。將學生按各自的興趣及特長分為畫畫組、圖片資料組、寫作組等。

  (具體分工見名冊)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

  一切行動聽從老師指揮,不掉隊、不喧嘩、不擁擠。乘車時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2)游玩安全:

  不玩水、不去小溪邊玩耍,不攀爬石頭、樹木。

  不鉆草叢、樹叢、不做危險游戲,不觸摸電線。

  在老師的視線內活動,不得隨意離開,有事離隊要向老師請假并結伴而行。

  有時間觀念和紀律觀念,遵守老師約定的.時間和地點,不自由行動。

  特別是“步行區” 的活動,不要爬上欄桿看動物、不準到池塘玩水。不要戲弄動物。

  (3)文明教育

  在來回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不亂穿馬路,走人行道和斑馬線。

  在游玩過程中要注意衛生文明,不亂丟垃圾,將垃圾丟進垃圾桶,離開休息地時,要搞好衛生。

  在游玩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文明:不講臟話、不大聲喧嘩。

  在游玩過程中要注意行為文明:不追趕打鬧、不損壞公共財物,做到文明、安全。

  愛護動物,不要傷害動物,禁止喂食動物。

  (4)節約教育:帶適量零食和零花錢

  (5)互助教育小組成員團結互助、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懂得謙讓,懂得關愛他人。

  第二階段:參觀調查階段

  1.參觀生態動物園。了解自己最感興趣的某種動物的特點及它們的生存現狀。調查了解1—2種已經滅絕的動物的名稱、特點及消亡的原因。小組討論:如何利用科學知識保護動物。

  2.參觀活動安排

  (1)行程安排

  時間:6月3日 8:30,從學校出發前往長沙生態動物園。

  10:00,到達動物園后,導游帶領各班學生前往步行去游覽。

  11:30,在步行區野蹤林餐廳用餐,中餐后導游帶領學生前往車行區游覽。

  14:00,集合乘車返回株洲

  四、活動注意事項

  1.為保證學生安全出行,班主任老師在周四放學前和周五早上出發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和文明禮儀教育;

  2.統一穿好校服、運動鞋。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9

  一、 問題的提出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于實踐的意識和善于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

  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于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于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志。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回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系時,才是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實踐。不在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營造實踐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著眼創新。著眼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著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為己任,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0

  選題背景:(依據和意義)

  武術作為我國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體育類項目,淵源流長,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與斗爭實踐中逐步積累和發展起來的一項寶貴文化遺產。武術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風格獨特。它具有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鍛煉意志,陶冶性情,競技比賽,娛樂觀賞,交流技藝,增進友誼的功能,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價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

  中學生,特別是初中學生對武術很感興趣,喜歡看武打電影,武俠小說,甚至有些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也模仿幾“招”。看到學生對武術如此感興趣,我們為什么不利用好學生的興趣,加一引導,來開發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呢?再說,學生對武術的認識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武術是用來打架的,武功的得來也是偶遇一“大俠”指點就擁有的,電影中的“飛檐走壁”是真的。但不知武術的練習也是通過最基本的手形、步形,一招一式,經過長期的“凍練三九,夏練三伏”不怕嚴寒酷暑換來的,它也需要常年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努力得來的,也是符合人體運動力學的,不是想飛多高就飛多高的,再說,學生對我們中華武術的歷史一無所知,作為中國人應該對本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有所了解,更何況學生在這方面有強烈的興趣和要求。所以我們就借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東風把武術介紹給學生。我們開發的目的并不是把學生都培養成一個個“大俠”,而是讓學生對具有我們中華民族特色的武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主題設計:(學生研究課題或探討的話題)

  (1)、“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

  “中小學體育課不是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健康第一”將成為體育課的首要標準,而傳統的體育課的名稱也變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新的體育課將淡化“競技運動”教學模式,對運動項目教學不再強調技術傳授的完整性、系統性,也不苛求每一個動作的細節。

  (2)、“滿足學生興趣”的思想

  “體育課太無聊,我不喜歡上體育課。”體育老師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新的體育課程改革將注重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幫助學生樹立終生體育意識。我們開展的武術基本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響應這一課改號召,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出發,從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出發,挖掘出適合我們本校學生特點的武術常識和套路。要學習武術,首先要認識和了解武術,了解我們中華民族所特有的體育項目,它的發展歷史和今后的發展方向。了解我們中華武術既具備了人類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的特征,又具有東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人民在體育領域中的智慧結晶,又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東方民族文化的光彩。從而弘揚吃苦耐勞、堅強勇敢的中華民族精神。這也是我們開發這一綜合實踐課的社會價值所在。

  活動目標設計:(過程目標和知識目標)

  1.傳承武術精神,培養學生道德情操

  在不斷的學習積累中,通過一些武德故事和影片及武術人物等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武德觀念。武術教學是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傳承武術技能與文化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練習技術動作來慢慢體會其中的文化和含蘊,武德教育是讓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武術的意義和精神,真正達到修養學生身心,發揚民族傳統文化和傳承民族傳統項目的目的。

  2增強學生體質、磨練意志品質

  在武術校本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上下肢的不同技法,提高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例如,我們開展蹲馬步比賽,柔韌比賽等等。學生在蹲馬步比賽時,即使累得腿腳哆嗦、汗如雨下,也仍然不放棄,咬牙堅持。這種練習有效的提高了肌肉力量,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痛苦煎熬與勝利的喜悅,培養不言放棄的品質。隨著年級的增長會進入到套路練習,武術套路動作多樣,包含了屈伸、回環、靜止、平衡、跳躍等各種動作,這些鍛煉方法對調節人體內環境的平衡,調氣養血,疏通經絡,強健臟腑都十分有益。通過練習,學生的靈敏、速度、協調性等各種素質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使武術校本課程充分發揮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全面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和主動的個性發展。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1

  臨近期末,為切實搞好總復習,真正實現復習課的有效性、科學性,我校將舉行“切實提高復習課有效性”主題教研活動。

  活動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2月27日—12月31日。集體研討,同伴互助。各教研組分年級分學科組織教研活動,討論并形成本學科復習課的有效教學設計。

  第二階段:1月4日—1月8日。骨干教師復習課觀摩,專業引領。各教研組安排一位教師按照討論的教學設計上一節復習研討課,然后是互動評課,對教學設計中的優缺點進行總結,最后再安排另外一名教師按照修改后的教學設計繼續上復習研討課,之后再討論形成統一的教學模式。

  第三階段:1月9日—20日。自我深化,自我反思。各教研組成員在集體研討,觀摩的基礎上按照相對統一的教學模式上復習課,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與改革。學校教研處進行聽課檢查。

  備注:各教研組成員在活動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寫好發言提綱,活動結束后,教研組長須將每位教師的發言提綱、活動記錄、實施方案(復習課設計討論稿、復習觀摩課具體安排)于本周五上午下班之前交教研處。

  如何上好一節復習課

  一、把握好準確的復習方向

  無論是大小考試的考前復習還是上完一章的章節復習,都要根據《課標》要求,緊扣重要考點、緊扣考試題型、緊扣考試動向,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練習,不做無用功,不引學生入歧途。

  二、安排好合理的復習進度

  一旦進入復習階段,事先要根據復習時間、復習內容合理安排好復習進度,用幾輪復習、每輪復習用多長時間、每節課復習多少內容、……。千萬不可走到哪算到哪、那黑哪歇店。

  三、設計好復習思路與方法

  每節復習課前,對本節課復習的重要知識點要進行規劃,針對這些知識點,用什么樣的思路、方法去復習和鞏固。是“講練講”式(先復習回顧知識點,再用習題進行針對練習,最后講解習題再次回顧),還是“練講練”式(先針對重點內容設計一至二道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再通過分析解題過程回顧所學知識點,最后再次進行練習)。前者屬于“用法練題”型,后者屬于“見題思法”型。大多數教師習慣于用前一種方式復習,而筆者更主張多用后一種方式復習,因為后者更多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更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落實好典型練習題

  習題的選擇一定要針對重點、要少而精、要體現學科性和時代性。“寧缺勿濫”是落實練習題的重要原則。若復習時間有限,寧可放棄一些次要知識點不復習、不練習,也絕不照著一份資料從頭做到尾。當然,要針對重點內容設計落實好一份習題,教師不僅要對教材內容非常熟悉,而且更要注重習題的.平時積累,同時還需要教師投入足夠的精力。

  五、強調好答題技巧與格式

  答題技巧是能否準確、迅速答題的關鍵。很多老師都有“某種題課堂上講了無數次可學生考試時總不會做”的同感,其實主要原因是學生不善于總結、缺乏答題技巧,從而學到的知識不會靈活運用。復習過程中應該著重強調、引導學生總結答各類題的技巧,如何抓住“題眼”、如何切入、如何用少而準的語言或步驟解決問題、如何總結“做一個知一類”的經驗。同時,復習過程中要強化答題格式的訓練,盡量不要讓學生把本不應該丟的分弄丟了。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2

  一、活動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錢越來越來成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而,家長給學生零花錢也越來越多,很多孩子養成了看不起小錢;部分家庭用金錢代替了對子女的教育,讓孩子們形成了不正確的的價值觀,也使一些學生從小養成了追求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以及會養成孩子們相互攀比的壞習慣。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掙錢很辛苦,及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想通過此課題的研究規范小學生的消費行為,正確引導消費方向,培養良好的金錢觀,更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我對零花錢的體驗

  2、活動目標:

  ⑴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⑵通過活動,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自主、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通過活動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引導學生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活動形式

  ⑴、組織形式

  ①個人、小組、班級活動相結合

  ②邀請家長

  ⑵、實踐形式

  ①調查訪問

  ②研究、設計和勞動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規劃、表達、反思

  4、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計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深入實際調查、訪問,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體會賺錢的艱辛。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說說和花以前父母給的錢有何不同。

  三、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1、課題的確定

  最近發現一種現象:每當上學、放學的這段時間,學校商店里總是擠滿了學生,爭著購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心中產生了疑問:“同學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零花錢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可不可以把這個現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主題”于是,我就把這情景拍下來,再組織大家談論。實踐活動課上,我讓同學們看這情景,發現同學們也都有同樣的疑問,因此我決定以此開展《小學生零花錢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實踐活動。

  2、分組制定計劃

  課題確定后,與全班同學展開了討論,經過討論,決定分為兩組。一組用問卷調查、采訪的形式對全校學生的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進行調查;二組用問卷調查和采訪的形式對家長的收入及給孩子零花錢的態度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1、學生情況調查

  ⑴問卷調查各年級學生零花錢來源、用途

  制定完計劃,一組幾位同學對中高年級的20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見附件一),并對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統計。同學們發現在調查的200人當中有194人的零花錢是從父母或長輩那里要來的,沒有自己試著賺過零花錢;200位同學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統計完后,同學們都驚訝不已。

  ⑵采訪調查同學們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的情況

  采訪中,被采訪的同學都覺得零花錢來的非常容易,因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給了!而且父母給的錢還不是少數,每次至少是五元以上,更讓我們驚訝的是父母很少問他們用來干什么,好像這點錢不放在眼里一樣。我們采訪小組成員在采訪后產生了疑問:這零花錢真的就象同學們說的來的那么容易嗎

  2、家長情況調查

  在放學后,采訪小組成員在校門口對家長進行采訪。調查后進行統計,令他們吃驚的是家長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學們調查前想象的那樣收入很高。寧愿自己受點苦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調查完家長后,同學們一起交流時,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討

  調查結束了,全班同學坐在一起交流。幾個小組的同學反應:在調查的過程中被調查的同學都認為零花錢來的很容易。采訪組的同學還對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本班的同學大多數也都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說不出賺錢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學說:“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呀,體驗賺錢。”新的實踐內容又產生了,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賺錢,在我的指導建議下,自己去賺錢,體驗零花錢的來之不易,感受父母掙錢的辛酸。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

  1、組織討論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撿廢紙、賣蔬菜、賣水果等。同學們自愿組成了賺錢小組,制定了行動計劃,做了一些行動前的準備工作。開始行動以前,要求學生在體驗勞動中隨時寫好體驗日記。

  2、交流賺錢的體會

  同學們每個雙休日去體驗賺錢,終于到了集中活動的時間,同學們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體驗是那么的深刻: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煩惱(見附件二)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

  “用自己賺的錢,感覺怎么樣”

  學生都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消費,活動后同學們在一起暢談了自己購物感受。有的同學說:“花自己的錢,很有些舍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媽媽給錢的時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說:“到商店里買東西總是覺得東西太貴了,現在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媽媽給我買衣服的時候總會給我買些便宜的了,因為賺錢太不容易了。”

  四、活動反思與評價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長大了、懂事了。懂得關心、體貼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錢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學們打算怎樣做有的說:“我們要利用課余的時間去賺零花錢,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說:“我們可以把這些零花錢積攢起來把它捐給失學兒童,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成長。”

  1、學生的評價(見附件三)

  2、教師評價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是全方位的,本活動讓學生回歸真實的生活,力求把學生生活的環境變成一個大課堂,讓學生在對零花錢的.調查和自己掙錢的過程中掌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德育評價上,本活動培養學生的勤儉節約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本次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從生活中以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為著眼點,取材、定題,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中進行實踐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在此次的活動中動手動腦的地方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平時一些學習成績差,但又聰明好動的學生,在這次活動中更是表現出色,動手實踐能力相當強,可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成績差一些的學生并不是沒有能力,關鍵是如何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同學們采訪、調查、設計統計圖,遇到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顯示了他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此外,能邀請家長參與這次活動,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帶給學生的變化,更使學生有了深深的體驗,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讓學生親近自然,熱愛大自然,并動手實踐,親身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3.培養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運用統計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方法:觀察法,詢問法,上網查詢,實驗法等。

  活動對象:

  二年級2班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大自然的饋贈——認識各種蔬菜(分組進行)

  1.讓學生走近大自然,搜尋身邊有哪些蔬菜?(包括名稱及基本形狀)

  2.收集各種蔬菜的圖片(也可以畫下來),并向有經驗的老農詢問其生長過程(最好是自己能從始至終觀察一種蔬菜的生長),寫下觀察日記或了解到的內容。二我和蔬菜交朋友——了解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統計大家最喜歡的蔬菜。

  1.各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蔬菜的情況進行匯報,交流,讓同學們能認識更多的蔬菜,了解關于蔬菜更多的知識。

  2.游戲:猜一猜出示一些蔬菜的圖片或特征,讓同學認一認,猜一猜。

  3.統計”最喜歡吃的蔬菜”性別茄子黃瓜白菜番茄紅蘿卜冬瓜南瓜扁豆空心菜土豆生菜男生女生

  4.上網查詢:它們的營養價值(分組查詢→匯報,交流)提示:要多吃蔬菜,促進健康!

  實踐活動:

  今日我當家

  1.根據蔬菜的食用方法,選擇一樣或幾樣蔬菜來烹飪一種食品(主要是拼盤等簡單的菜,要在父母幫助下進行)

  2.品嘗并請父母指導評分

  3.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烹飪經過和自己做菜的感受。

  活動總結反思

  1.是否積極去參與實踐(觀察,詢問,查詢)。

  2.是否能積極與人合作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3

  一、指導思想:

  在這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對學生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

  我們計劃以“生存教育”為主題,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綜合素質為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在實施過程中,要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注重“過程”,倡導“自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總體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索、努力求知的積極心態。

  2、知識目標:了解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詢問方法的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實踐能力、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加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4、過程目標:掌握參與社會實踐和調查、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研究和探索、實驗演示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塑造和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主動等良好的人格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懷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懂得認識、欣賞、尊重、珍惜生命。

  三、主要任務:

  1、構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和拓展,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學校和社區開辟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舞臺。

  3、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多個備選題目,每節課選一個進行學習,注意活動過程中的數據積累,期末整理數據。

  5、數學教師作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者,指導每個班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語文教師應積極配合數學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6、將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資源和社區資源開發相結合,發展學校特色。

  四、課程內容框架:

  本學期初,我校將緊緊圍繞“生存教育”這一主題開展活動。各年級老師會根據學校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然后認真制定“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4

  為全面貫徹落實課程計劃,大力推進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規范化、常態化,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實施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意見》、《浙江省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綱要(試行)》、《浙江省義務教育段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建議(試行)》及《溫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意見》(溫教中〔2009〕33號)等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建設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及良好個性品質為目標,以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源充足、學段銜接的課程體系和培養專、兼職相結合的具有專業素養的課程教師隊伍為重點,規范課程實施與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項要求的全面落實。

  二、實施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設置、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課程領域,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是促進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利于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改善學校教育的課程結構;有利于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有利于擴展德育的空間和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于學校開展特色辦學,深化課程文化的內涵。

  三、課程目標

  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體驗并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發展良好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課時安排

  根據浙教基〔2009〕120號精神調整后的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規定:3—6年級每周3課時,7—8年級每周2課時,9年級每周1課時。上述課時均不含信息技術課程,其中各年級的勞動與技術每周均為1課時。所有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科教學均不得擠占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各校在安排課時時,在確保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期總課時并不超過周總課時數、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可以隨活動需要采取靈活的彈性課時,可集中幾天或一周時間搞一項主題活動。全市各類學校每年級每學期至少要設計和指導3個以上的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不少于3課時。建議周四或周五安排2節,以充分利用雙休日開展活動,周一或周二安排1課時,用于交流、小結或提出下一階段的活動要求等。

  五、活動內容

  在我省課程設置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領域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也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游戲節等)、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科技教育、“綠色證書教育”等活動內容。

  各校可按照親近與探索自然(人與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人與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人與自我)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和組織,以主題活動形式開展,具體如:

  (一)文化藝術類主題:如各地的傳統文化、家鄉風情、家鄉名人、運動會標志設計、板報設計、我心中的居室、剪紙藝術、插花藝術欣賞等。

  (二)社會生活類主題:如飲食與健康、樂清方言、本地特產、零花錢壓歲錢的去向、學做小記者(節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貧困學生失學問題、關注外來人口等。

  (三)科學技術類主題:如環境污染及其保護、校園環境調查、垃圾問題、城市與綠化、身邊的科學等。

  (四)科技制作發明類主題:如模型制作、發明創作、插花藝術設計、雕刻工藝、電腦設計、紙工、泥工等加工工藝等。

  (五)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如敬老服務、法制宣傳、環保衛生、領養綠地、科普活動、軍訓、社會生產勞動、郊游、參觀等。

  各校組織的校班(班團、班隊)活動課符合主題的,可視作綜合實踐活動課時。

  九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可整合學校課程與地方課程進行(3-8年級地方課程《人·自然·社會》和《話說溫州》2本教材,每周1節,各校可根據實際每學期單獨教授一種,也可以交錯隔周教授一種,但不能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替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認真落實課程計劃,保證國家課程計劃的.嚴肅性,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長作為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提高認識,率先學習,努力實踐,使自己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行家。

  (二)建立隊伍,完善網絡

  1. 學校要鼓勵教師任教或轉崗任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省、市示范學校力爭從本學期起,至少配備1名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其他規模較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上)從下學期起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指導教師,規模不大的學校(18個教學班以下)要配備多名兼職指導教師;要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年級負責人、班級負責人,建立“班級固定、年級協作、學校協調”的教師使用機制,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

  2. 在市教研室教研員指導下,各學區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選擇組織能力、責任心、綜合素質強的專兼職教師擔任組長,配合教導(務)處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組織、指導、參與實施及開展教研活動,從而初步形成市、學區、學校三級教研網絡。各級教研機構要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活動,并使之常態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師進修學校要分層次、分批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隊伍培訓,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修班,促進教師觀念轉變,提高教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力。

  (三)整合資源,積極開發

  全市各校要優化組合學校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區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課程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時,要關注教師、學生和社會相關人員的人力資源,重視與現代信息技術相伴隨的信息資源。要注重整合班團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環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內容,同時充分利用當地博物館、科技館、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動場所,形成良性互動機制。

  (四)周密組織,認真實施

  1.各校要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校長必須親自擔任組長,同時指定一位校級領導分管、負責課程的規劃、組織和落實工作,做好相關部門的協調。要從社區學校資源、師資條件、場地設備和經費等實際情況出發,開齊、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

  2.教導(務)處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綜合實踐活動總體方案”、“學期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師個人工作業績考核細則,指導和審核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及時做好全校總結,做好每個活動主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等相關工作,為以后的教學教研積累素材。

  3.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師責任制。根據學校學期課程實施計劃,確定每位教師每學期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任務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要制定活動周歷表,以“周”為單位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時監督、檢查課程實施與計劃執行情況,做到專時專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經費中要確定一定比例用于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活動開展等。

  5.加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市教育局爭取在2010年至少建成2個具有一定規模、能滿足當地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綜合實踐基地。

  七、過程管理

  科學地組織和有效地管理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的保證。

  (一)組織形式力求靈活多樣。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組織形式,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小組活動與個人活動、集體活動有機結合的辦法,靈活運用,相互配合。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要求做好活動日記,及時記錄活動基本情況。

  (二)教師指導必須細致到位。

  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指導教師必須制定學生活動主題的具體指導方案,編寫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課時安排、活動過程、場所要求、人員分工、安全措施、活動評價等環節),預設活動展開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及其解決方案,并認真指導學生制訂計劃、實施計劃,通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資料查閱、實驗觀察、設計制作、志愿者服務等方式進行實踐與探究,獲取豐富的信息和資料。

  (三)實施過程務必安全合理

  各校必須逐步加強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數量、活動小組、活動結果、教師工作、課程資源與教學資料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和過程管理,科學合理地計算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工作量。要增強安全防患意識,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各校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安全制度和預案,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系,保證師生開展各項外出活動的安全。

  八、評價獎勵

  學校要根據整體性、多元化、過程性等原則,運用成長記錄袋、活動過程的觀察、學生自我反思、師生協商式民主評議、成果展示等多種評價方法,對每一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作出相應的階段性評價。在學生評價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收集和分析學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和數據;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要點,提出改進計劃;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過程與結果、個人與小組、評價周期與時空、多元主體評價的必要性與實效性的關系。

  學校要建立專兼職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評價制度,并將其納入教師的年度考核。對教師的評價,應側重于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組織、規劃、設計、指導、管理、工作態度等方面的能力、實效的評價。根據溫教中〔2009〕33號精神,常年擔任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專職教師,其任職時間可按二分之一計入班主任工作年限。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應納入教師課時總量。任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滿三年且成績優秀的教師,申報高級職稱時予以優先推薦。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質量,應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核、晉級、職稱評定、評選先進的依據之一。

  市教育局要建立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體系,把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作為教學常規管理年度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從組織領導、課時安排、師資安排、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校本教研實施、管理制度、具體保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考核結果將與學校評先評優及校長年度績效工資等直接掛鉤。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不符合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予以全市通報批評;申報創建各類市級先進學校的,其參評資格予以一票否決;屬于省、市示范學校的,警告且整改不力達兩次及以上者報請上級有關部門取消示范學校稱號。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5

  一、課程背景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基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體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現實,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價值追求的新型課程教學范式,它適合我國當前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又呼應世界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了空間。

  目前在我國實施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課程價值取向已由知識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上,強調學生多樣化的發展與學生生活、社會實踐的密切聯系,強調加強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基于以上認識,再縱觀我校學生的發展現狀,我們發現學生對社會缺乏認識,對家鄉缺少了解,對處理問題缺少責任感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本著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這一理念及創建一流中學的信念,本學期將積極投入到校本課程的開發、探索與實踐中去,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系,讓學生及時了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他們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課程目標

  1、通過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使學生關注自然、體驗生活、走向社會,促進學生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發展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思維能力,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教師教育觀、課程觀的更新,改善我校課程結構,結合本地資源,完善和豐富校本課程。

  2、建立實踐第一的觀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我們要大膽放手地讓學生參與各項實踐活動,要指導學生自主選擇探究課題,各年級可讓學生暢談自己最常做的事與自己最想做的事,由學生的問題和興趣入手,自主開展研究、引導學生進行考察、訪問、宣傳、調查、收集材料等活動,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生成研究的課題,尋找研究的方法,自主進行總結,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感受探究的樂趣。從而增長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的各種素質得到提高。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新課改的教育平臺上,它有著更大的創新空間。全體老師要樹立教育創新的觀念,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的辦學目標以及學校的特色建設等設計方案、科學有效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實現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的整合。

  三、活動步驟

  1、制定《墩歡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2、分層次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做好教師培訓;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理解綜合實踐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

  3、召開課題中心組成員會議,確定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

  4、準備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5、分年級按計劃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6、每月堅持開展一次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交流和成果匯報觀摩活動;

  7、采集研究有關數據,積累資料,

  8、總結、交流,編印案例、活動設計集,檔案袋,典型個案追蹤集等。并爭取拿出高質量論文向有關教育刊物投稿。

  四、組織管理

  1、健全組織領導,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校長室負責對課程的開展進行統一的協調;教務處負責培訓、鑒定教師的工作、課程的組織與落實,負責課題組各成員、學校相關的各部門、各子課題組的協調工作和課題研究的資料積累和課題檔案管理工作。現代信息技術組負責信息技術教育,為課題研究提供技術保障,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輔助管理軟件的設計、編寫。

  (1)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專業指導小組

  組長

  成員(農科站農業技術員)、xx(農科站淡水養殖技術員)、xx(工業管理中心工程師)

  2、組建課題研究中心小組。以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為主體,小組設立組長各一名(各年級組長)負責召集本年級各班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協商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詳案。各班主任負責整體協調、管理本班各小組的活動,指導學生收集資料和處理信息,點撥、督促,提供條件。

  3、課題研究組員:各年級全體老師

  五、加強過程管理

  加強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長室負責制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教務處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學生培訓工作,并負責協助各年級制訂綜合活動課程計劃。在此基礎上,各年級組應加強平時的研討,每周開展集體備課,相互了解情況、分析情況、互相學習交流經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構思對策。并及時記錄每一次的活動情況,由教務處負責平時的監督調控,每月召開一次課題組工作例會,交流做法,解決問題,提高實效。并及時反饋給校長室

  六、教學評價

  本課程堅持以”活動促發展”為指導思想,要求其教學評價也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1、學生評價。

  (1)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j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6

  一、課程前言

  1.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和生成性很強的課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指定性學習領域,也包括了社會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體育衛生活動、團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反教育等非指定性學習領域內容。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基于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社會,在以學生自主活動為特征的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科學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有賴于學校整合方方面面的資源,從學校實際出發,走一條“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辦學路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有效地扎根于學校的實際,達到“學校傳統”與“現化辦學理念”相交融共輝映,從而推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學生的實踐和體驗,提倡學生個性的發展。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訂計劃,將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置于中心地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教師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幫助學生不斷提高選擇意識和能力,從而逐步讓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創造,初步形成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萌發創新意識。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反思生活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興趣。

  2.通過活動,使學生逐步掌握、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處理與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分析、歸納、總結、反思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真正獲取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感體驗,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樂于助人、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良好習慣,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學、尊重他人、關注自然、關心社會、關愛生命、認真實踐、敢于思考、大膽探索、不怕挫折、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個性品質。

  三、課程內容

  本著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與興趣愛好,立足校本,開發鄉土教育資源,從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出發,擬定以下活動參考主題:

  一個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一般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階段

  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是:

  1.提出問題,確定活動主題;

  2.組建活動小組;

  3.制定活動方案以及準備必要的工具和條件。(活動方案包括的內容主要有:活動的主題或課題、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具體目的和任務、方法、活動的具體過程、任務分工、保證條件等)

  這一階段的活動流程一般是:

  (1)激發興趣,產生主題

  (2)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的內容并歸納指導。

  (3)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A.小組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

  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并提建議;

  C.小組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5)實踐活動方法的指導

  (6)強調注意事項

  這一階段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主題的選擇:主題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宜過大,要小、近、實,具有可操作性。

  2.計劃的制定: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指導學生制作可操作性強的方案或計劃。

  第二階段:活動的實施階段

  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按著制定好的活動方案,運用一定的方法(調查、考察、收集資料、討論、服務、宣傳、公益活動、生活實踐、勞動、技術設計、制作),搜集文獻資料和第一手資料,進行具體的活動操作,獲得實際的實踐體驗。這是整個課程實施中最核心、最活躍、同時也是最艱難的階段。

  這一階段的活動流程一般是:

  (1)以小組為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采訪有關人員,也可個人實踐。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階段性的資料整理和交流

  (3)實踐過程的指導

  (4)交流階段成果,指導完善

  這一階段要注意以下問題:

  1.跟蹤指導

  2.關注進程

  3.指導方法

  4.隨時調整

  5.注意安全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7

  一、實施依據

  綜合實踐活動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新設置的、必修的、獨立的課程領域,由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內容構成,占23個必修學分,其中研究性學習15個學分,社區服務2個學分,社會實踐6個學分。

  二、實施內容

  1.研究性學習。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兩類。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項目(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

  2.社區服務。參加社區的各種公益活動,其內容包括社區文化活動(如法制宣傳、人口與保健宣傳、環保與衛生宣傳、科普活動、電腦培訓、助學幫困、擁軍擁屬、文娛活動)、社區環境建設(如環保衛生、綠地領養、社區學校輔導、板報櫥窗制作、交通秩序維護及其他志愿活動)和其他志愿者活動。

  3.社會實踐。內容包括軍訓、社會回鄉調查、素質教育基地實踐、值周班管理實踐、社會考察、社團活動等。

  三、實施方式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

  1.組織形式。以小組合作研究為主,一般每生三年參加并完成2個課題研究(含項目設計,下同),其中高一完成的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每個課題10個學分,高二為5學分。

  2.時間安排。每個課題研究時間總量90課時,課題研究開始和結束階段集中進行;中間研究過程分散落實,高一第一學期每周安排3課時,以后減少課時。

  3.課題研究:可以學生自行申報課題,組成6—8名學生的課題研究小組,實行分工合作制,自行聘任教師;也可由學校推薦,填寫申報表,由教務處和年級組負責協調。

  課題研究一般應經確定課題—制訂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總結報告—交流評價。每一步驟工作情況必須記錄,以備學分認定。

  (二)社會實踐

  1.組織形式:學校或班級統一組織和小組組織相結合,以行政班或小組為單位。

  2.時間安排:三個學年總數不少于三周。其中“軍訓”安排在高一(上)開學前,“社會回鄉調查”安排在高一(下)的暑假期間,其他形式的安排在高二寒假進行。

  3.活動記錄:由政教處統一記錄。

  (三)社區服務

  1.組織形式:由教師組織或學生自由安排。

  2.時間安排:利用學校規定時間、課余、假期時間分散進行,三年內的服務總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3.活動記錄:學校組織的服務活動由學校團委統一記錄;學生自行組織的,由學生本人在活動結束后將《社區服務記載卡》交社區記錄,后交團委以確定學分。

  四、學分認定

  由教務處、政教處、團委、年級組初步認定學分,教務處組織公示并確認,對認定結果有異議的',由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復議。

  1.研究性學習。必須具備五個條件。

  ①有符合要求的課題方案;

  ②研究過程記錄完整;

  ③有符合課題成果報告;

  ④有三級(自評、組評、師評)合格評估結論;

  ⑤實際參加的活動時間達到規定時間以上。以小組上交的《使用手冊》為考評主要依據。

  2.社區服務。具備三個條件,可得2個學分:

  ①三年內服務總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②《社區服務記載卡》記錄完整;

  ③經抽樣回訪、成果展示、公示無異議。服務時間10個工作日以上。

  3.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修6個學分。其中“軍訓”、“社會回鄉調查”、“素質教育基地實踐”和其他活動分別計2個學分。

  本方案自20xx年9月開始實施。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各另行制定具體詳細的操作細則。在實施過程中若有改進,以屆時公布的實施細則或年度實施計劃為準。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8

  一、活動背景

  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長期以來被人們作為衡量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之一,也是體現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當今一種現象卻令人擔憂:中小學生文明禮儀缺失嚴重。一些青少年在學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知道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長輩……,所有這些都在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身處具有禮儀之邦美稱的我們的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文明禮儀的世界中,他們還不知道文明禮儀的行為界定。我們班的學生也同樣存在對文明禮儀認識模糊的問題,認識上的模糊直接導致了他們行為上的不文明。小學階段是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最關鍵的時期,為切實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進而通過每個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去帶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關注文明禮儀,我們準備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二、設計理念

  1、要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社會,走進生活。

  2、注重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使學生能通過收集信息、觀察、調查、整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究與學習,擁有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找到學習的樂趣。

  3、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社會的責任感,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查找資料、小組合作進行攝影、表演示范等多種方式學習15種文明禮儀基本規范,讓文明禮儀深入學生的內心。

  2、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3、通過每個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去帶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關注文明禮儀,為構建文明校園和文明家庭作出貢獻。

  四、活動內容

  1、學習禮儀:通過一些圖片和兒歌、故事、禮儀教育短片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一些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15種禮儀文化。

  2、實踐禮儀: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成為禮儀活動的主體。確定兩周為文明禮儀自我考察期,學生在這期間必須每天記錄自己在各種場合的文明禮儀行為情況,并與自己所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進行對比,找出差距,進行自我總結,然后交組長匯總,再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討論,制定應對方案。最后進行全班交流。

  3、展示禮儀:通過開展一些禮儀風采展示,兒歌、故事、繪畫比賽,文明禮儀之星的評比等來展現班里文明禮儀活動開展的效果。

  4、宣傳禮儀:每位學生向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宣傳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禮儀知識,并爭取讓對方能將文明禮儀落實到生活實際中。

  五、時間安排

  9月——11月(大約20課時)

  六、實施過程

  (一)看奧運廣告宣傳片,引發思考,確立主題。

  1、師生共看與奧運有關的文明禮儀廣告宣傳片,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在我們身邊出現這樣的情況,事情的發展情況會與廣告里一樣嗎?

  2、學生列舉出生活中一系列不文明的現象。

  3、師生共同確立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文明禮儀伴我行。

  (二)成立小組,討論各小組活動方案。

  1、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小組,成立了“文明禮儀知識庫”(負責搜集文明禮儀的故事、名言警句、歌曲和各種場合文明禮儀規范等資料)、“文明禮儀圖片庫”(拍攝各種與文明禮儀有關的照片)、“文明禮儀小老師”(學習并為同學們示范各種文明禮儀)、“文明禮儀小畫家”(畫與主題有關的漫畫等)“文明禮儀小作家”(寫與主題有關的兒歌、倡議書等)這五個小組。

  2、各組討論制訂活動方案,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禮儀:通過一些圖片和兒歌、故事、禮儀教育短片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一些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15種文明禮儀。

  1、“文明禮儀知識庫” 和“文明禮儀圖片庫”展示工作成果。

  2、師生共同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文明禮儀。

  (四)實踐禮儀: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成為禮儀活動的主體。確定兩周為文明禮儀自我考察期,學生在這期間必須每天記錄自己在各種場合的文明禮儀行為情況,并與自己所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進行對比,找出差距,進行自我總結,然后交組長匯總,再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討論,制定應對方案。最后進行全班交流。

  1、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記錄每天各自的文明禮儀規范執行情況,組員之間互相監督記錄情況。采用以下表格形式記錄:

  文明禮儀執行情況

  好

  不好

  學校

  家里

  其他場所

  (詳細的時間、地點和所做的事情要記錄清楚。)

  2、兩周后進行自我書面總結,做的好與不好的各有哪些方面并找出原因。

  3、上交兩周記錄及總結,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改進方案。

  4、班級內進行交流總結,針對典型情況師生共同制定改進方案。

  (五)展示禮儀:通過開展一些禮儀風采展示,兒歌、故事、繪畫比賽,文明禮儀之星的評比等來展現班里文明禮儀活動開展的效果。

  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

  (1)開設文明禮儀圖畫展。(展出與主題有關的圖畫和照片)

  (2)“文明禮儀小老師”組為同學們示范各種文明禮儀或者表演相關小品等。

  (3)“文明禮儀小作家”組唱與主題有關的兒歌并宣讀倡議書。

  2、評比班級文明禮儀之星。

  3、以小組為單位舉行唱文明禮儀行為歌比賽。

  (六)宣傳禮儀:每位學生向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宣傳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禮儀知識,并爭取讓對方能將文明禮儀落實到生活實際中。

  1、至少向一位親人或朋友宣傳文明禮儀規范常識。

  2、記錄宣傳成果和心得體會。

  (七)整理活動材料,交流活動收獲

  1、把積累的材料整理好。

  2、展開評價工作:自評、互評、老師評、家長評相結合。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19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現實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提高他們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探索精神促進課內知識的擴展、深化和鞏固,拓寬學生的認識范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競爭,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二、活動遵學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2、探索性原則

  3、應用性原則

  三、活動目標:

  1、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形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

  3、使學生在實踐性活動中獲得對數學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對數學知識的體會和理解。

  4、使學生在實踐性活動中發展應用意識,感受研究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5、使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活動內容:

  1、通過設計學校的活動,鞏固辨認方向內容,更加熱愛自己的校園。畫出校園的大致范圍和幾大建筑,或者用符號表示。設計好之后,給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要指出四個方向的建筑分別是什么。集體評價哪個同學的設計最合理,哪個同學說得最清楚。

  2、《口算除法》,比比誰算得最多(運用口算卡片)進一步鞏固口算方法,通過比賽提高口算速度。

  3、《平均數》,每個學生回家向家長調查,自己家1、2、3月份的用電度數,然后按照學習小組,算出平均每月的用電量。

  4、《制作年歷》: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明年的趣味年歷、應用年歷,說說一年中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年歷上進行標注。

  5、制作一日生活時間表。

  6、測量計算物體的面積。

  五、活動的方法措施:

  1、分組制定計劃、活動,教師及時指導。

  2、學生收集資料,協作完成,集體評價。

  六、評價方法:

  1、觀察評價

  2、自我評價

  3、民主評議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20

  一、活動背景

  干電池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用完后隨手拋棄,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你可知道干電池含有鉛、錳、汞等多種重金屬元素。一節1號電池若任其爛,可以毀掉一平方米土地,這意味著有更多的土地被污染;量的重金屬元素沉積在人體內還會引發多種疾病。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然而量的污染物侵蝕著地球,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地球,保護人類的唯一棲息地。讓我們一起來研究、認識廢干電池。二、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

  通過圍繞“廢干電池與環保”這一主題研究,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興趣。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在研究實踐中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堅韌的科學精神。

  2、能力目標

  通過調查問、資料查詢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比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實踐中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認知目標:

  了解干電池的主要成分及其對環境的危害性。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二、活動準備

  在每次活動之前,要向學生介紹相應的方法,例如:怎樣進行調查、問、實驗?以及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安全問題)。

  三、活動過程

  活動設計一:調查消費者如何處理廢干電池以及對其危害性的認識

  調查內容:

  1、商店一個月干電池的銷售量。

  2、對廢干電池的處理方法。

  3、廢干電池污染物對農作物危害。

  4、廢干電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調查對象:

  學生家長、商店服務員。

  調查地點:

  你想到哪里去調查?如果是農村,是哪個村?如果是城市,是哪個小區?哪幾幢樓?(范圍可不要太)

  調查時間:

  我建議家在雙休日去調查,豐富一下自己的雙休日生活。

  組織形式:

  每組5-6人,自愿組合,每組推選一名組長、一名記錄員。

  調查提綱:

  調查小組成員、組長、記錄員、調查地點、調查時間、調查內容、記錄

  調查活動開始了,我們要注意什么?

  1、要及時、如實地記錄調查情況,可不能弄虛作假;

  2、詢問、交談、要有禮貌,可不要損壞我們小學生的形象;

  3、調查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困難,需要你去克服,可不要退縮;

  4、每個小組成員要團結合作、各司其職,可不要鬧別扭;

  5、調查時,要注意安全,可不能讓小小的意外發生。

  調查期間,每天要寫好日記,記下調查時碰到的困難,說說你是如何克服的',調查時的感受及收獲。你可要堅持認真地記噢。

  調查活動結束了,我們還要做什么?

  1、整理調查記錄、撰寫調查報告:小報告必須真實、準確映調查情況,不許用猜想、想象代替事實;小報告要對調查所獲得事實進行分析、歸納,得出應有的結論,找出事物的規律性。不能單純羅列材料,也不能離開材料隨便做結論;小報告的文章結構常常是由“前言”、“主體”、“結論”三部分組成。“前言”是小報告的開頭部分,一般用來介紹調查活動的對象、經過、目的等,有時還用來概述全文基本內容或點明中心。“主體”是小報告的主干部分,用來敘述調查中接觸到的主要事實,并對事實進行分析、歸納。“結論”是小報告的結尾部分。這部分要根據調查的事實,總結出規律性的認識,有時還要提出意見、建議或措施。意見要實事求是、中肯,建議和措施要切實可行。這部分的語言,不宜過多,要簡明扼要。

  2、評評自己在調查活動中的表現:優秀良好合格

  廢干電池污染物對動物、植物生長的影響

  導入:一節干電池埋入土壤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顆粒無收;干電池投入河中,污染物四處擴散,導致水質變壞,水生物體內沉積量的有毒物質。人類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會引發多種疾病,廢干電池污染物對人類的健康潛在極的威脅,讓我們做幾個實驗,看看廢干電池對動植物的危害程度如何?

  實驗:廢干電池污染物對植物、動物的影響

  種子發芽、植物生長離不開它的自然環境,如土壤、水、陽光、溫度等,自然環境受到污染,植物、動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枯死。讓我們看看被廢干電池污染的土壤、水對植物、動物的情況如何?

  如何模擬被廢干電池污染的自然環境?

  被污染的土壤:可以用5千克土壤和2節1號干電池污染物攪拌均勻充分混合。

  被污染的水:取2節1號干電池,用鐵釘在電池上戳幾個洞,在水中浸泡24小時,水量由你決定,可要夠用噢。

  如何選擇實驗用植物、動物呢?

  選擇實驗用種子時,我們要考慮種子的種類,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水生動物可以選擇泥鰍、魚、蝦等。選定實驗對象后,我們還得控制對象的數量、個體以及發育情況。種子數量(20個左右)、水生動物每組24個比較合適,個體小(一般)、發育情況(發育正常、顆粒飽滿)要基本相同。

  設計對照實驗

  對照實驗是應用比較的方法來揭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形成原因。具體做法是運用實驗分作兩組進行,把實驗對象作為“試驗組”,同時另設一個“對照組”,作為比較的對象和標準,然后把兩個組的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試驗組”是否具有某種性質。對照實驗要求兩個組的條件盡可能一致。

  “廢干電池污染物對植物、動物的影響”實驗分別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試驗組:

  (1)用廢干電池浸泡液浸種,把廢干電池污染物混合在土壤作為培養基,用廢干電池浸泡液定期澆灌。

  (2)根據河水污染程度的不同,分成A、B、C三組

  (3)分別用A、B、C三種污染液飼養水生動物。

  對照組:

  (1)用清水浸種,用未被污染的土壤作為培養基,用清水定期澆灌。

  (2)用未被污染的河水飼養水生動物。

  實驗過程如下:

  1、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浸種播種發芽

  2、實驗方案:

  實驗小組成員實驗時間實驗材料實驗記錄實驗步驟

  觀察記錄:觀察時間觀察情況

  實驗結果分析:

  實驗組、對照組種子名稱播種數發芽數發芽率

  動物名稱數量生長情況(體色、行動情況)

  3、撰寫實驗報告

  要準確記錄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寫清楚進行實驗所遵循的科學道理;要得出明確的結論。

  4、延續實驗觀察

  繼續觀察“試驗組”“對照組”的動、植物生長情況,并記錄、分析廢干電池污染物對動、植物生長的影響。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21

  為了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激發學習興趣,我校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而且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校辦學水準,擴大學校的辦學影響。為此,結合我校師生實際,現擬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鞏固和完善我校“全面發展”的辦學模式,構建和諧校園,豐富和發展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有效糾正“應試教育”的偏向,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的藝術教育,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健康協調地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跨世紀新人。

  二、活動遵循的原則

  1、實踐性和創造性想結合的原則

  合唱綜合實踐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多練聲,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勇于表現,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2、自立性和導向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認真安排活動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指導好學生,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3、趣味性和實效性相結合

  合唱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學生感興趣,重視開發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學生愛學、自覺學、樂于學的好習慣和增強教師自身素質相結合。

  4、參與合唱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學生感興趣,重視開發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學生愛學、自覺學、樂于學的好習慣和增強教師自身素質相結合。

  5、安全責任原則

  老師必須保證活動的安全性,落實點名制度,活動中不得隨意增減學生,保證隊伍的穩定性。

  三、合唱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設置

  序號項目地點負責老師活動時間

  1合唱隊六年級教室XX

  每周周三下午

  1、要樹立跨世紀意識,著眼未來,堅決糾正“應試教育”的偏向,面向全體學生,重視素質教育,為祖國四化建設培養有用人才。

  2、對學生的特長輔導要做到長計劃,短安排,在新學年初要寫出本年度的輔導計劃,使輔導活動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

  3、要切實做好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使學生的興趣特長從無到有,逐步發展。本著學中有樂、樂中求學、學有特長的.思想,講求輔導實效。

  4、要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對成績突出的學生要做好重點培養,組織他們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競賽,對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要給予表彰獎勵。

  5、堅持育人與輔導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從低到高,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六、管理辦法

  為了增強輔導效果,切實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協調、健康地發展,進一步強化我校的素質教育,加強藝術教育,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為此,學校對舞蹈綜合實踐活動實行“五定”的管理辦法。

  定內容合唱———聲音的協和統一

  定學生:人數不少于30人。

  定時間:每周要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要保證充分的輔導時間,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隨便曠課。

  定地點:音樂教室

  定目標:認真分析學生實情,根據輔導項目及特點,確定本組輔導目標,在每學年的前一學期學校初步驗收,輔導教師要匯報輔導成果,在學年終了按此目標進行評估。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22

  一、指導思想:

  語文活動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自然、社會和書本中選擇和確定的動腦、動口動手的多項思維活動,是借助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探索性學習活動。關于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其特點是它的廣泛性。從教科書到日常生活話題,不同的活動形式有形的、無形的、社會的.、自然的都可開發為語文課程資源,都可以作為課程資源加以利用,發揮其語文教育的功能。根據這一理念,我制定了本學期語文活動計劃如下。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有45人,有的學生比較聰明,但有點懶惰,學習馬虎,不認真,甚至有應付現象;有的學生貪玩,學習處于被動;但有的學生學習比較踏實,比較認真,作業比較干凈工整。總之,低年級學生的性格就是好動,好玩,喜歡在玩中學,學中玩

  三、活動目的:

  1、設計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讀寫習慣。

  2、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在語文實踐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4、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研究性學習,培養探究的意識和語文綜合能力。

  5、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

  6、讓學生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鍛煉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的能力。

  7、通過看圖說話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想象能力,訓練學生思維。

  四、活動要求

  (1)關注興趣:基于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活動,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語文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

  (2)回歸生活: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活動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最大限度地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系時,才是有效的,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選擇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實踐。不在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 23

  一、主題提出:

  垃圾是伴隨人類生活和生產而產生的,有人估算過,目前全世界一年產生的垃圾已逾100億噸,人均達到兩噸左右。在我國,一個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每天可產生100噸生活垃圾,加上建筑垃圾和工業垃圾,每日垃圾產生量不低于1500噸。垃圾量的不斷增加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威脅,已給人類帶來了極的危害、尤其是在城市中,垃圾問題已日益成為城市管理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它直接事關廣民眾的生活健康和城市的日常秩序。垃圾是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主題內容,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活經驗的基礎,而對于這種經驗,學生的認知又是非常感性的,多樣的,這種多樣性要升華到對垃圾的產生、危害、處理及回收利用得較為科學理性的認識,就必須給學生提供實踐、資源拓展和交流的機會。

  實踐,是讓學生真正觀察生活,了解垃圾;拓展,是助學生擴視野,或者教師通過有意識的組織,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交流,是給多樣性存在的學生經驗以互補和提升的空間。通過開展有關垃圾的綜合活動,引導學生自身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引起他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認尸圾的危害與我們日常生活環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了解環境保護的重意義,使學生懂得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自覺地保護環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以及行為習慣。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產生、來源。

  2、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認尸圾分類的重要性,學會垃圾分類。

  3、根據垃圾的分類,如何處理垃圾方法。

  4、提高環保意識。

  5、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動手動腦實踐能力。

  6、讓學生從生活中選擇課題,通過課前調查、搜集,課上研究、討論,課后實踐、研究,使學生樂于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7、通過設計各種課題方案,培養學生學會調查、實驗、參觀問、查找資料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8、通過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分析、研究,從而有所發現,體驗到與人分享的樂趣及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學生關注社會,關心自然,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9、利用假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廢物回收活動,對周圍村民進行環保知識宣傳。

  10、通過小制作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增強學生環保科技意識。

  三、活動形式:

  組建假日小隊、撰寫分發宣傳單、廢物回收、廢物小制作、書寫張貼倡議書、設計廣告標語、寫心得體會、設計手抄報等。

  四、活動組織形式:

  根據學生選擇的主題內容,以自愿為原則,同學們自行分組,成立58人的實踐活動小組,選出小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工作,具體指導小組實踐活動的開展活動。采用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探究性學習。整個過程由學生小組完成,教師具體指導,對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活動的認識和個人體驗以及對調查的方法、資料的整理與綜合進行綜合評價,不要求研究的結果。

  五、活動實施的過程:

  活動一:任務:初步了解垃圾的資料。

  1、瀏覽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有關垃圾的圖片和文字,分享閱讀并回復。

  2、小組合作,整理本小組閱讀的基本要點和看法,進行交流和分享。教師布置學習任務:了解一周當中家庭產生哪些垃圾?(建議采取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

  活動二:任務:針對家庭垃圾調查,進行交流和學習

  1、發布家庭垃圾調查的基本情況;

  2、對家庭垃圾進行初步的分類

  3、討論家庭垃圾處理方法的優劣;歸納幾種常見的家庭垃圾處理方法

  4、到推薦的網站搜索有關家庭垃圾狀況的資料和圖片,進行發表和交流。

  活動三任務:了解垃圾的危害

  1、結合廢電池的危害,說說垃圾可能帶來的危害。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或網絡收集,或借助圖書館的相關圖書資料進行有關垃圾危害的資料整理。

  3、發布小組收集的資料,進行相互的評價。

  活動四:任務:討論垃圾的.處理方法及其優劣

  1、小組合作,收集有關垃圾處理的案例、新聞或圖片;建議注意有關使用數據的資料;

  2、相互交流共享垃圾處理的幾種方法,并舉例說明他們的優劣;特別對填埋法應注意的問題進行較為廣泛的探討。

  3、以家庭垃圾為例,探討對它們應采取何種處理方法;

  活動五:任務:了解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1、對家庭垃圾分類表進行再分析,哪些垃圾還可以回收利用?

  2、對垃圾的回收利用進行資料收集。

  活動六:

  任務:總結學習體驗,評價學習效果,發出倡議書

  1、交流垃圾主題考察資料

  2、交流有關垃圾的手抄報和書簽,做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

  3、對原有積累的過程進行再學習,設計一份環保倡議書、

  六、活動過程:

  (一)成立活動小組:

  1垃圾的種類

  2垃圾的危害性

  3垃圾的分類

  4垃圾的回收與利用

  (二)制定活動方案小組成立后,教師引導各小組成員討論,擬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三)實施活動計劃各小組按制訂的計劃開展活動,教師適時提出建議,給予指導。

  (四)拓寬視野,獲取信息。

  1、通過觀看錄像,到圖書館、書店、網上等多媒體查找收集資料,做好筆記。

  2、指導查找的范圍可包括一些垃圾的處理與環境保護,垃圾的污染與環境,垃圾處理中的科學?

  (五)信息收集通過發動、宣傳,使教師和家長都愿意做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導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雙休日在家庭導師的指導下開展調查研究,首先圍繞主題收集資料。同學可以去圖書館、新華書店等處尋找。可以通過書報、上網查閱,可以拍成照片。各個小組還可以在小區內實地觀察,在公園、廣場等地方對群眾進行了采和宣傳。

  (六)資料的整理及完善教師引導學生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并整理成冊,同時還以撰寫小組活動報告,辦宣傳專刊,寫倡議書等多種形式準備展示活動成果。

  (七)活動成果展示

  1利用一些家庭垃圾所制作成的小制作

  2學生自行設計的廣告標語

  3學生書寫張貼的關于環保的倡議書

  4學生設計的手抄報

  (八)活動評價

  1自我評價

  2小組評價

  3班級評價

  (九)評選“小衛士、小能手”活動。

  1、交流心得體會。

  2、評選環保“小衛士”、“制作小能手”、“最佳設計獎”(手抄報)

  3、頒發獎章。

  4、教師總結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有關垃圾的知識,知道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積極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投身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從小培養社會責任感與責任心,養成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

【綜合實踐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方案10-02

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方案04-14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06-04

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方案10-13

綜合實踐課程開發實施方案02-25

綜合實踐活動學校實施方案05-0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05-01

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方案【優秀】10-03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