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實施方案[精]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實施方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題實施方案 篇1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家庭作為具有血緣關系的社會群體,以其先入為主的重要性、多維性、家庭群體中交往接觸的密切性,成為兒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的好壞對學生在法律知識的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職業并不決定子女的成材比例,對子女成材有重要影響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父母對子女的關心程度、父母自身人格因素的影響,但是在法律知識教育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在父母的影響下,懂得的法律知識就越廣泛,違法犯罪事故就發生的少,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違法犯罪現象就較容易發生。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找到適合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學生的合作方法,從而減少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2、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溝通能力。
三、課題研究實施小組:
組長:韓x
副組長:王x
成員:周x
鄭x
四、課題研究的思路及步驟:
由于該課題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我們決定以調查-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為基本的課題研究思路,先調查了解現有的學生家庭法律知識教育的實際情況,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家校合作的具體實踐,及時總結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調整實踐方案后再進行實踐,并通過及時的'總結來完成課題研究的目標。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階段:4月10-4月28日。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家庭進行家訪,設計和發放調查問卷,研究當前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家長對法律知識的了解情況,為實施課題研究做好準備。
第二階段:4月29-5月26日。本階段的重點是課題的實踐。通過與家長的合作實踐,對比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情況,形成過程性資料。在實踐過程中找到適合學校實際的家訪形式,教給學生法律知識,預防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第三階段:5月27-6月27日。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和教訓,以論文的形式形成課題研究的成果。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1、訪談法。通過對學生家庭的家訪,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的現狀,有針對性的進行家校合作,雙方共同探索教育孩子,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預防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2、問卷調查法。根據目前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調查問卷,了解知識欠缺,為有效開展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現實的材料,以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為目的。
3、個案研究法。在對全班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的同時,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家庭進行個案研究,以點代面,完善課題研究。
4、經驗總結法。及時總結經驗,形成經驗論文,是該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課題研究,將實踐過程中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論,才可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課題實施方案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人類進入21世紀,人們對傳統學校教育反思的結果是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現代學校教育應立足于人的整體生命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養,而德育是構成、主宰、凝聚和支撐整個生命成長進而獲得幸福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倘若失去了德性的生長,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發展都會受到限制。可見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規定了學校德育的統攝性。因此良好的學校德育體系、途徑、方法,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正確方向起著決定的作用,追求一流德育工作實效,成了世紀之交人們思考、探索的一個重要話題。
然而反思現行的學校德育,事實上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朱小蔓教授在《關于學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說:道德教育人為、表淺化、孤立、封閉化,道德課程知識化;單項灌輸多,個體選擇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實效性不夠,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為有助于人生命發展、生活質量和精神心靈成長的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也直言學校德育弊端:……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重校內教育輕校外教育……這一切學校德育弊端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深深憂慮,他們認為一定要在德育的思想觀念、途徑方法、措施做法上作深入探索、改革,從實效出發,走生活化、活動化、實踐化的德育之路才能真正收到一流的德育工作實效。
我校是一所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農村中心小學,是z市德育先進學校。長期以來,學校歷任領導都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并初步形成了“引導學生德育實踐,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德育特色,這一切為開展此項課題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礎。基于以上認識,我們開展此項實驗研究。試圖以此為突破口,探索尋求一條切實有效的學校德育之路。
二、理論依據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的有關精神。“要切實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寓德育于活動之中”;“要做到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切實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兩辦”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活動、實踐作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義,對開展我們的課題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發生于生活,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而存在,“生活即教育”,對學生的教育只有在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中才會產生實效,學校德育如果脫離了學生生活,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活動教育理論認為,學生的認識和能力發展主要是在活動和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兒童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進行感知、體驗、學習、提高,教育從兒童當前的實際需要出發,因而具有實效性。學生的德育過程,同樣需要在活動實踐中內化道德認識,并在實踐中外化成道德行為。
三、研究目標
1、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2、形成科學的德育內容體系,開設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形成生活化、活動化、實踐化的德育活動序列,在此基礎上開發德育校本課程。
3、形成科學的德育管理網絡及評價體系。
四、研究原則
活動性原則。教育論研究表明:學生的認識主要是在實踐和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更要遵循這一原則,因此在本課題的研究中,要依據要求,結合學校、學生特點設計活動序列,明確活動目標,保證活動時間,豐富活動形式,在活動中促進學生道德認識,培育道德情感,外化道德行為。
自主性原則。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引導學生德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重視自主活動可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自主實施、自我總結評價。在活動中真正提高道德水平。
協調性原則。開展德育實踐活動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各方面的協調配合,要統籌兼顧,相互配合、協調一致,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激勵性原則。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增強學生自信心,因此在活動中教師要采取種種手段不斷表揚、激勵學生的點滴進步,肯定其成績,讓他們經常享受到成功的快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五、操作要點
校園是師生生活、教學、娛樂和開展各項活動的主要空間。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物質層面。學校的一切為了育人,首先應創建一個賞心悅目而有充滿生機活力的環境氛圍。
(1)科學規劃,體現整體性。校園是整體,是一幅科學、精美的畫卷。用幾何學、美學、教育學相結合的觀點,審視校園空間、地形、建筑物體,規劃環境設置,使校園環境有一種整體美感。
(2)布局合理,體現科學性。對校園的室內、外,從地面到墻面、從花草樹木的選種到小景點的確定,從校風、校訓的設置到名人格言的張貼,從櫥窗板報的布置到教育成果的陳列,合理恰當,幽雅充實,既不重復堆砌,又不空泛無物。
(3)精心設計,體現教育性。師生的每一視野無不蘊含教育的寓意特點,有情感的呼喚,有意志的激勵,有品格的昭示,不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引起思索,受到啟迪,催人奮進。
(4)講究特色,體現藝術性。藝術性愈強,校園文化氛圍愈能感染師生,讓師生留下難忘的記憶。教室、圖書閱覽室、音樂室、美術室、餐廳等,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設置。每一空間構思新穎,選擇高雅,比例恰當,色彩調和,呈現出濃郁的育人氛圍。
六、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階段(20xx.3~20xx.12)
組建課題組,撰寫課題方案;廣泛搜集資料,組織理論學習和教師培訓;舉行開題會。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實施階段(20xx.1~20xx.6)
依據方案要求組織實施;編制校本德育課程;形成學校科學的德育管理網絡和評價體系;搜集典型個案材料及課題論文專輯;進行有關數據、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評估階段(20xx.7~20xx.12)
總結研究課題成果;撰寫結題報告;形成各類課題成果;組織專家評估。
八、課題管理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全體教師
課題實施方案 篇3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由原來的單一、枯燥、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成結合生活情景創設、自主探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等多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對學生進行了全體的發展、在愉悅的環境中使學生自主地發展。因此,素質教育是一種“以發展為本,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最大限制地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的智慧前能釋放出來,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創造者,是學生學會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的主動,學得輕松,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學生的素質才能全面提高。為此,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何抓好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課堂教學研究的實驗研究課題。
二、研究目標
1、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思想,著眼于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2、以知識教學為載體,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改掉教師過去一統課堂、獨占減胎、蟻教案控制教學、以標準答案卡住學生思維的局面。
3、課堂教學要以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宗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4、讓每個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善學,促進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課題的界定(小學1——6年級)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在課堂中如何有效的探究新知。真正的使課堂實效性落到實處。
2、通過主體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
3、教師的科學指導是前提條件,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自主學習強調了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進行能動的學習。(即: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或不情愿的學習。
4、培養學生翁體意識、探究意識、能力的培養、使課堂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五、實驗設想
通過專題研究共同探究出真正抓住課堂實效性的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探索法2、觀察法3、實踐法4、調查法5、實踐法
七、課題研究各階段的方法和措施
(一)準備階段
共同商討確定積極研究課題,明確研究任務,以所帶年級為實驗班。
1、研究時間:20xx年8月——20xx年12月
2、課題: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抓好教學實效性。
3、實施步走驟:
(1)確立研究課題。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分工。
(3)細化研究任務,使教學實效性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
(4)落實研究仍無,分階段進行課題研究。
(二)意義
1、在教學中落實三為目標,注重學生解決生活的能力。
2、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很好的體現,能撞我數學知識和技能。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的良好習慣,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創新能力。
(三)本課題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1、能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2、教學方法要靈活,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活動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教學真正發揮了實效性。
(4)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常識、實驗。
第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確定研究課題。
第三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活動有效性的驗證。
八、實施階段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新課程有關資料,進行學習交流。
2、對課題研究中有關的問題共同商討。
3、根據課題進行實踐探索。
九、課題研究效果分析
1、能用生活問題進行情景引入,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學生主體意識,探求新知的欲望,能力的培養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勇于發言、敢于問題、主動質疑、樂于交流、共同探索、解決問提。
2、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真正成為了學習的小主人。
3、從合作探索知識,課堂評價等真正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達到了好的效果……
十、研究課題目前存在的問題。
1、由于部分教師現未能在職,給研討工作帶來不便。
2、對個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策略部內有效實施,使研究工作不能順利落實。
課題實施方案 篇4
一、課題的提出(為什么提出這個課題)
新課程強調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要求學生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生生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我校是一個城市與農村結合的初中,從目前我校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處于一種應付式的學習,學習只是迫于升學的壓力之下,學習缺乏主動性,不善于與他從交流共享學習的樂趣,學習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或完成質量不高等。開展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研究,有助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交流、互相評價,有效喚起學生有效地喚起學生學習熱情,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主動共同探求知識奧秘的動力。將學生從一種被迫學習的狀態引導到一種自覺自發的學習狀態,培養學生對學習化學長久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化學的樂趣,感受與交流共享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提高學習化學學業水平。
二、課題研究的對象
九年級一至四班全體學生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及內容:
研究目標:通過對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研究,分析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以及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合作學習的操作環節,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全面了解初中化學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措施;取得理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初步掌握提高初中化學實驗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并完成實踐性成果和理論成果。
研究內容:
(1)科學組建合作小組的研究:如何合理分配互助合作學習小組的人員和人數;
(2)選擇有合作價值的.學習任務的研究:如何制定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規范和學習目標;
(3)提高小組成員的合作技能的研究:如何在小組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的能力;
(4)建立合理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的研究:如何對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
四、課題研究手段與方法
行動研究法:關注并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兩者的默契程度;
個案研究法:選取具有典型性的案例研究分析,并對優秀個案予以推廣;
觀察法:教師通過多方面觀察,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潛力;
調查法:通過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自我評價情況。
五、課題研究過程與人員分工
(1)準備階段:查閱有關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研究的資料,制定研究方案。選定研究班級,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并進行初測,根據班級學生的性別、學業、興趣、個性特點等因素,將學生按一優、二中、一差分成四人一組互助合作學習小組。并制定小組學習目標及學習要求,初步制定小組學習評價的方式和方法,制定量化評分表。
(2)實施階段:按小組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活動,以單元教學為單位,每單元教學結束進行統一測驗,結合測驗成績和平時小組互助合作學習中的表現等諸方面綜合考查每一位同學在小組、全班中的進步,考查小組整體的學習水平,并與平行班級作適當的比較。并根據每位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整,以使小組組合達到最優化。定期搜集整理資料,撰寫研究記錄和教學反思。
(3)總結階段:整理研究材料,撰寫術論文,進行研究工作總結,準備結題材料。
課題實施方案 篇5
一、課題名稱
小學語文“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教學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研究在學生與教師形成的學習共同體中,建立起自主建構、自我探索、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督的學習策略,通過 “生生互助”“師生互助”的學習形式,實現共同發展的高效、快樂的課堂。
在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基礎上,我們學校將以語文學科的研究為帶動,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可持續發展為前提,落實新課程提出的目標,促進學生自主健康的發展,調整教學關系,構建學生自主互助學習型的課堂。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學校已經取得了許多成績,為了進一步深化這一課題的研究,推廣研究的結果,延伸課題的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三、確定實驗年級和人員
4-6年級全部參與研究,1-3年級逐步滲透
本著有一定研究基礎、責任心強、有創造力等原則,在各年級、各學科重點確定以下研究人員:
語文:李文真、趙玲芳、趙瀅、吳敏瓊、鄭蓉、林水珍
四、研究的目標
1、研究個體教學特色,形成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
2、建構有效教學策略,形成教學建議和常規
3、建立課堂評價標準,引導和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4、構建先進課堂文化,促進師生和諧健康發展
本項研究在我們學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氛圍。多數教師能夠正確把握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理論基礎。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下面的近期目標:
1、讓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探索活動的最大熱情;
2、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奠定合作學習的基礎,形成學生互助學習的習慣和氛圍;
3、部分教師形成自己個性的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有一定的研究方向。
五、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語文學科課型推廣與研究
1、推廣單元授課教學模式。“單元授課模式”的研究分為三個層次:
(1)“課型研究 ”,以一個單元為教學單位,自主確定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型,一般用3-4課時完成一個單元的授課任務;
(2)“學案研究”,課堂學習形式的研究,就是確定學生采用什么方法,如何掌握知識,并落實教學效率的研究;
(3)“反思研究”,對于一節課的反思,由過去對教師的語言和行為作重點反思,改為對學生參與程度、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2、立體式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多數教師能夠接受在課堂上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做到“以讀促教”。以前因為缺少讀書資料,“主題學習叢書”“語文拓展閱讀”等材料已經解決了研究的困難。
本學期,我們規定語文教師根據年級的不同,每篇課文至少拓展1-3篇閱讀材料,具體研究的內容可以借鑒“單元授課模式”的三個層次。
3、當堂矯正反饋。學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內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師的糾正和反饋,教師應該通過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將正確的信息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糾正學習行為。
4、小組劃分。為形成有效的合作小組,在編排小組的時候,一般本著優生、學困生互相搭配的原則,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也可采取兩人合作的有效做法。
教師在充分利用合作小組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學生形成比較和諧的合作習慣,以便于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自主、互助學習。
六、研究的步驟
1、20xx年9月份—12月份為探索實施階段。
每位教師在學習、討論、探究的基礎上,明確研究的內容,把握研究的.方向,探索自己自主、互助、高效、學習型課堂教學的特點,并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學校實驗領導小組推門聽課檢查實驗落實情況。
2、從20xx年1月份—6月份開始,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學科特色使用階段。
每位教師都能自如地根據本學科的特色進行授課,并且取得很好的效益,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3、20xx年9月—12月份,加強集體備課活動,集思廣益。
在自主互助學習型的課堂教學中,進一步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屬于學生的自由空間加大,本階段就針對在課堂操作中生發的影響教學效率的問題進行進行集體研究,探索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本階段中,學校將組織研究課、公開課、示范課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并且將從中選出部分優秀教師通過研討會、交流會等形式交流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及時釋疑答惑,推進課堂教學學科特色模式的順利行。
4、20xx年1月—5月份,研究展示階段。
學期結束前,教師們根據自己的實踐研究,要拿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個性教案,形成自己個性的教學模式。可以組織側重學案設計的評選活動。
5、20xx年6月,研究推廣階段。
在總結本學期的研究結果后,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下學期的大范圍推廣研究方案。
七、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本學期領導聽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綜合素養上,充分了解教師是否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是否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是否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探究;
是否給學生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是否給學生一個懸念,讓他自己去質疑;
是否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是否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是否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是否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去發展。
通過聽課調查了解教師的具體研究情況。
通過對學生的咨詢了解調查教師的實際研究情況。
2、問卷法。教導處將進行學生問卷調查,了解教師實際的研究情況,及時發現研究中的問題。
3、交流法。通過教研組以及學校組織的集體研究交流,考察教師研究的具體程度。
4、測評法。充分利用一些活動,采用一些簡便、易于操作的現場測評方式,對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實際的考評。
八、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小學語文 “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教學研究”課題實施方案,最終要通過真實的課堂,展示研究的結果。
我們將保存學校組織的各種圍繞課堂開展的具體活動材料,如:教學案例;課堂實錄等。
課題實施方案 篇6
一、本課題的研究現狀述評及選題的意義:
1、就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學現狀而言,雖然一再強調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但事實上勿用諱言,仍然停留在升學應試考試的教學層面上,教師的努力,學生的任務仍然是圍繞著高的升學率及考入更好的學校。但是就目前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卻是:一小部分學生奮力擠入了重點高中,一部分進入普通高中,仍有一部分直接進入社會,服務社會。而進入高中的這一部分學生仍然是肩負著考試機器的重任,仍為考分奮斗。而進入社會的這部分學生在接觸生活、生產實踐的過程中,所學知識卻不能應用,遇有問題不能分析解決。即缺乏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維,缺乏科學素養。這樣的結果實際上是與學校教育的初衷相悖的。但盡管如此,教師在中考的重壓下,嚴重缺乏這樣的改革精神與改革精力,更缺乏這方面的專題研究。
2、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新的教育理念和社會對教育的更新要求,教師們必須在這方面有新的考慮,新的思維。要從培養對社會直接有用人才,教給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即“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選擇這一話題的意義在于:①以新課程的理念,對教育提出更高的教學能力要求,不能僅僅充當“教書匠”,而要當好導師、導演和演員和不斷學習的學員,以課本為素材,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歸納演繹的方法;②力求在地理教學的“課堂導入”這一環節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得地理課的教學在一節課的開始就對學生充滿吸引力,盡而使地理課堂教學高效進行。③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培養出具有科學思維能力,直接服務于高中教學,服務于社會的新型初中學生。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觀念。
1、一個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所學的東西是極有限的,尤其在初中階段。初中地理教師不能評書本、講書本,更重要的要教學習化學的方法,學習地理的思維,重過程、輕結果,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初中地理教師不能僅有初中教學的本領,僅有初中的地理知識能力。要在新課改精神指導下,徹底轉變觀念。即強調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活動,是以理解為基礎的體驗生活和構建生活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交往活動。”通過研究,要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
3、初中地理課教學雖然僅擔任了整個地理教育中的啟蒙教育任務,但是本學科屬于學生感興趣的自然學科,有著十分優越的學科特點。通過實驗操作、現象分析、理論推理、演繹結論、舉一反三、多學科滲透等,對初中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三、課題研究方法及側重點
1、在研究的準備階段,采用文獻研究的方法與系統的方法,構建詳細的課題研究操作的實施方案,分工協作,分部實施。
2、在研究的實施階段,根據初中地理教學特點及初中生的知識結構,擬采用熱點討論、活動表演、聽寫自查、多媒體導入等方式方法開展研究,積累資料。并側重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校本課程進行實驗,加強個案研究與階段成果總結。
3、在研究的總結階段,采用邏輯的方法與經驗篩選的方法進行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四、課題的理論意義,應用價值
1、樹立新型教學觀的需要。根據新課改的的要求與精神,通過實踐、研究、徹底破除“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學生只能教師學,學生只能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的局面。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的境界。
2、樹立新型學生觀的需要。我們面臨的學生都是發展中的,尚未成熟的生命個體,具有巨大的潛能與極強的可塑性。他們也是獨特的人,存在個體間的差異。但是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件事情上獲得成功。這就要求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而不應用一套陳舊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去教他們,讓他們只學會一點可憐的書本知識。
3、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4、新形勢下教師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
五、課題借鑒的主要理論:
新課程標準、科學教育理論、現代教學論、系統論、認知心理學、主體教育理論
六、預期效益
教師論文集、教學課件集、優秀教案集、教學展示課等。
七、課題的研究步驟(20xx年11月――20xx年7月)
為了保障課題研究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結合學科特點制定研究方案,確定研究進度,基本情況如下:
(一)20xx.11——20xx.3準備階段;
(二)20xx.3——20xx.3實踐階段
(三)20xx.3——20xx.7總結階段
(一)研究的準備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3月)
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確定研究課題,設計研究方案,確定課題組成員分工,做好實施的`充分準備。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將建立課題組,確定課題組的研究成員,并召集全體課題組成員召開課題組會議,確定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擬定具體的研究方案。
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將做到:
1、每學期單周周五下午定為我們的集體活動時間(與其它活動時間安排有沖突時,為雙周周一進行),加深對課題研究內容的認識、理解,共同探討研究方法。在對上一周研究內容進行總結歸納的同時確定下一步的研究具體活動,及時交流感想體會。
2、進行理論學習,集體研究《走進新課程》、《科學素養的基準》《探究教學論》《研究型課程》等先進理論,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為課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認識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3、對學生現有情況進行摸底,分析目前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以便研究工作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
4、討論研究具體的實施方案,并今后的研究工作明確方向和方法。
5、明確研究人員分工。
(二)研究的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3月)
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開展研究與實踐,總結階段成果。加強理論方面的研究,定期組織交流。具體實施中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20xx年11月――20xx年1月:安排聽課,交流討論活動,進行教學反思。力求做到:
1、每人寫一篇關于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體會和感想。
2、每人設計一節教學方案,并進行教學設計交流,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形成優秀的教學設計。
3、每位教師公開展示一節課,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觀摩,聽課、評課,總結經驗體會。
4、進行反思,集體交流,總結經驗,以指導下一步實踐。
第二部分:20xx年1月――20xx年7月:研究教學媒體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影響,組織制作適合課程的探究式教學課件。具體的工作安排如下:
1、研究新課程,對課程改革的實質做到準確把握,認真落實。
2、深入體會探究教學模式對科學素養培養的作用,設計體現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課件及教學方案,并進行教學設計評選,交流設計體會。
3、選出優秀的課件及教學方案,進行公開展示,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觀摩,聽課、評課,總結經驗體會。
4、集體交流,適合農場中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推廣實施。
在完成以上基本的研究工作后,課題組成員再次進行集體交流,完成本階段的研究總結。
第三部分:20xx年7月――20xx年3月:實施校本研究課,集體編寫研究課教案,互聽互評,寫相關經驗總結。擬開展如下研究工作:
1、課題組成員集體編寫研究課教案,教師互聽互評,對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實施的新情況及時修改補充,形成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課例。
2、力爭在校本教研活動或其它教學研究活動中展示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研究課,征求多方意見。
3、整理學生反饋意見。
4、總結經驗體會。
(三)研究的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總結完成課題研究的分析報告。匯編教學論文、優秀課件、研究課教案。在這一階段中,具體工作包括:
1、理論學習,對學習的理論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自身修養。
2、課題組成員總結歸納研究心得,積極撰寫經驗論文。
3、對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分類整理,歸納資料,整理文件,總結成果,匯編結集。
4、撰寫研究分析報告。
課題實施方案 篇7
一、選題緣由
我們課題組之所以要選定和研究這個課題,是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1、信息化社會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已經跨入了信息時代,而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就是閱讀,會不會閱讀將決定一個人向社會獲取信息的能力。曾祥芹和韓雪屏兩位閱讀專家曾研究,新世紀的人們必須迎接三個挑戰:一是無限的書籍對有限的閱讀時間的挑戰,二是呈幾何級數膨脹的信息對讀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戰,三是大量新知識對讀者理解能力的挑戰。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意識到閱讀在人的終身發展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人們一致認為閱讀的深度、廣度、效率的形成,最佳時期就是中學階段,這就迫切需要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又是相互關聯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愛讀是會讀的基礎,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前提。
2、教育改革的需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使閱讀在教學理念上也有了較大的變化。閱讀能力不只是指能夠解答好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題,更重要的是指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能力。在閱讀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越來越被擺在一個突出的地位加以關注和研究。當閱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的時候,學生發出了提高閱讀興趣的強烈呼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惰性和單向性積習已成常態,課堂教學缺乏活力,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包大攬,占用了大部分時間,而學生只是機械應答、學習,處于極被動地位,自主性得不到體現,出現了一種高費低效、簡單機械學習的現象。學生的被動接受導致的一個結果是厭惡語文閱讀學習或無積極意識學習,只是課堂上為學習而閱讀,課外根本不涉及閱讀知識,這又導致了學生閱讀、寫作水平極低的現象。學生極期望一種開放、合作、探討的教學態勢的形勢,期望教師由知識的單向傳授的權威模式中走出來。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的大門。
3、農村中學校情的需要。《課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然而在農村,由于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留守中學生數量劇增,即使有少部分在家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能形成一種讀書的家庭氛圍,好多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我校就屬于農村中學,正是由于辦學條件及社會、家庭的影響,學生自幼就閱讀興趣不濃,課外閱讀量少,閱讀基礎較為薄弱,閱讀活動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閱讀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雖然老師也強調他們要多閱讀,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這就需要我們結合我校的校情,尋找有效途徑與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4、研究空白填補的需要。近年來,我校先后完成了國家級子課題、市級、縣級的作文教學課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閱讀教學的研究還不夠系統。我們在教學反思中發現,我們的日常閱讀教學存在明顯的弊端:很多時候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沒能讓那充滿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閱讀成為教師的樂趣、學生的渴求,成為師生忘情的精神享受;相反,閱讀已成為枯燥乏味的一種技藝,一種望而生畏、做而生厭的訓練。我們時常只是讓學生粗略地“掃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問、去分析、去歸納,最后便是梳理出幾條所謂的“規律”,讓學生記記。遇到公開課更是去追求表面的繁榮與新奇,而學生卻很少真正地走進文本,我們教師也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閱讀興趣的培養意識淡薄,培養方法盲目、混亂、低效以及閱讀興趣的培養理論缺乏造成的。因此,我校語文組的老師一致認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研究對我校來說既是一項研究的空白,同時又有較大的研究空間,應該去研究,也值得去研究。
出于上述四個方面的考慮,我們選擇了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作為研究課題,希望能在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研究現狀述評
國內教育界對閱讀的探索和努力從未間斷。北京師范大學教育行動研究讀書會一直以來非常關注閱讀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xx年的主題是“讀書與未來”。 于漪、曾祥芹和韓雪屏等閱讀專家長期致力于語文閱讀的研究,并強調閱讀興趣對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
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們也都紛紛投入閱讀興趣培養的研究,各類刊物都能看到發表的相關論文。這些對與我們的研究都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鑒作用。但我們也發現,其中有些研究也只停留在短時效應和膚淺的層面上,既不系統,更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終身閱讀的興趣。
因此,我們希望在專家的理論指導及學習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的途徑與方法。
三、理論依據
1、“興趣”理論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
在中國古代,孔子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主張。的確,正是因為提高學生興趣的重要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許多教育學家都十分重視興趣這種認識和能動的價值,明代學者王明陽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不能已。”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林斯基也說:“學習興趣是學生活動的重要動力,是教學促進發展的起點,是提高學習質量的保證。”杜威則把興趣看作是活動的原動力,他說:“除非一個對象或一個觀念里面有了興趣,其中便沒有鼓勵人去做的原動力。”
就中學生的個性傾向來了看,興趣是最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興趣才會引起注意,有興趣才能激起情感,有興趣才能發揮動力。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在一篇文章里也談到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語文成績就會越好,所以,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
該理論應用到閱讀興趣的培養中,就需要教師激發學生對閱讀濃厚而強烈的渴望和需求的心理,從而讓學生產生出愿讀、想讀、會主動讀的讀書行動。
2、建構主義理論
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興起建構主義思潮。它對笛卡兒的教育認識論進行反思,提出了“知識主要是個人對知識的建構,即個人創造有關世界的意義而不是發現源于現實的意義”的觀點。之后,建構主義成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理論之一。建構主義理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說:“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從此,建構主義思想滲入語文閱讀教學中。
該理論應用到閱讀興趣的培養中,就需要教師創造某種條件或利用學生已有的其它行為動機和需要的遷移,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閱讀成為他們生活中所必需的東西。
四、研究思路
1、研究目標
本課題著力研究解決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或缺失的問題,探索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從而提高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的水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提高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的質量。具體目標如下:
(1)通過研究,探索出一套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解決農村中學閱讀興趣的培養方法盲目、混亂、低效的問題。
(2)探討出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的基本規律和教學模式,解決農村中學閱讀興趣的培養理論缺乏和無模式可借鑒的問題。
2、研究內容
(1)農村中學學生閱讀興趣現狀的調查。
采取問卷、訪談、個案分析等方式,調查分析當前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的現狀。主要包括:學校特別是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方面采取了哪些方法、效果怎么樣,學生對閱讀是否感興趣,對語文教師有哪些期待等。
(2)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教學實驗研究。
通過教學實驗,探索并構建我校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與策略體系。具體來說,即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怎樣真正做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采取哪些基本的策略、方法,堅持哪些原則,通過哪些途徑等。包括:
①“閱讀興趣的培養”的理論研究
加強“閱讀興趣的培養”的原理、機制的學習與研究,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提供理論支撐。
②“培養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的實證研究
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體。本研究通過對“培養農村中學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的實踐探索,探討出激發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為教師創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提供借鑒,提高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能力。
如:培養學生詩歌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培養學生古文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培養學生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③“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研究。
這部分是本研究的重點,也是本研究的難點。通過理論和實驗研究,我們探討農村中學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總結教育對策,主要解決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不濃的問題,為教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供實作方法,如:
培養學生詩歌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培養學生古文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培養學生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3、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文獻檢索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即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采取“預測—設計—開展—調控—反思—改進”的動態研究方法。
(2)文獻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路徑(文件、會議、著作、報刊、網絡、實地聽課等) 關注影響語文教學存在的因素及其對中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教學的影響;及時了解最新語文課堂教改相關成果的'內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與本課題相關的教學原理和理論,提升研究的理論層次。
(3)調查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和手段(學生問卷、師生座談等),有計劃、分階段地展開閱讀興趣效益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當前語文閱讀興趣培養教學存在的問題,征求良好的閱讀教學策略。
4、研究原則
(1)獨特性原則:即在課題研究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2)穩定性原則:從研究初期到形成成果、以及以后的教學中,長期堅持該課題的實施,確保該課題的研究成果得以不斷充實、完善。
(3)主體性原則:研究活動以學生為主題,讓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實踐能力。
(4)實事求是原則:如實總結和反饋研究過程中的得與失,不因急功近利而夸大或虛構研究成果,失敗和教訓也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出來。
(5)靈活變通原則:盡量靈活、巧妙地處理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障礙、挫折和失敗,以不同視角和方式改進研究方法和策略。
(6)堅持不懈原則:不管研究過程中的困難有多大,阻力有多強,成功與否,均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5、研究步驟
本課題預定用三年時間完成。研究分為課題準備階段、開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和總結鑒定階段。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1)成立課題組,對本課題進行論證。
(2)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完成課題申報工作。
第二階段:開題階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
(1)培訓研究教師,增強對本課題的認識,改變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與目標,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實施辦法。主要形式有:舉辦專題講座、訂閱教育刊物、郵購理論專著、印發重要資料、專題摘抄集錦、派員外出觀摩、理論探討交流等。
(2)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組織團結一致的研究隊伍,爭取學校的政策支持和研究經費到位。
(3)廣泛了解研究動態,爭取站在比較高的起點上開展研究,并且使研究在有組織、有計劃、有動力的環境中運行。
(4)舉行開題論證會。
(5)展開實驗研究工作。開展學生閱讀現狀的調查,完成調查報告。
(6)撰寫階段實驗報告。
第三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xx年7月—20xx年7月)
(1)高質量地搞好主題研究工作。
(2)組織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活動。
(3)在認識不斷深入的基礎上,對前期研究進行回顧總結,及時調整和改進后期研究思路,進行驗證性研究。
(4)撰寫階段實驗報告,整理有關的資料,為結題做好準備。
第四階段:總結鑒定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1)開好結題工作研討會,理清思路,布置工作。
(2)整理并完善附件資料。
(3)撰寫結題報告,完成主件資料。
(4)迎請專家結題。
五、具體實施措施
1、以良好閱讀環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可見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古時候有孟母三遷之說,今日強調校風校紀,成語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諺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趙多壯士”,所要表明的無非也是這個意思。良好的閱讀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首先我們要給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圖書,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有利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圖書室借閱,當學生看到滿目琳瑯的圖書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學生對閱讀對象的選擇是不確定的,模糊的,針對這一點,我們應對學生進行適當地指導。我們還可組織學生組建班級圖書角,每人配備兩本或兩本以上的課外書籍,編寫好號碼,歸置于班級圖書角實行專人管理。這樣讓每位學生捧出兩本書,你就擁有全班一百多本書,同時這項舉措也能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易于形成團結、互助、樂學、上進的良好的班風。學校的“廣播站”也可開辟佳作賞析節目,這樣,使學校有“書香”“墨味”,營造一個充滿人文氣息、文體底蘊的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以各種形式的競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競賽活動不但能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如,經常在校內開展講故事比賽、朗讀名著名篇比賽、知識競賽、演講賽、背誦賽等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并評選出優秀者。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功,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豐富個人的生活經歷,彰顯個性色彩,并且能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熏陶中逐漸培養起對閱讀的濃厚興趣。
3、以教師閱讀興趣的外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尤其對學識淵博的老師有強烈的崇拜心理。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首先對讀書要有較大興趣,給學生以表率作用,產生強大的感染力,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給學生介紹好書,做出個讀書的表率讓學生看。每天晨讀,教師率先朗讀,非常投入地讀,讓自己的閱讀作用產生“閱讀情感場”,使學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中去。
4、以教學各環節的優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堂教學既是學生的認知過程,更是學生生命活動過程,是師生之間多形式、多維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互動過程。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中應該做到不僅要傳授知識,訓練技能;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要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打好基礎。因此課堂閱讀教學不能只給學生傳授閱讀知識與方法,更要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教學各環節(預習、導語設計、課堂研讀、作業設計與評價等)的優化,來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以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
5、以寫促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借課堂教學的課文之“讀”加以延伸,以“讀”后之得之感,引發“寫”的動機,讓學生有得“寫”;在寫作課中,通過題目的設計,讓學生為“寫”而“讀”,“寫”的過程又是對“讀”的深化和拓展;在課外閱讀中,又以“寫”體現閱讀的成果,強化學生閱讀的興趣。我們所開展的以寫促讀活動,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發動學生動筆去寫,首先是為了更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去閱讀、感知、梳理文本。認真讀書,也許不一定有多少話寫,但不認真讀書,是一定沒有話可寫的。對我們的學生來說,寫要促進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寫的過程,是對課文閱讀理解的梳理。在閱讀中體會寫作的妙處,雖然表面上看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收獲的是對教材內容更透徹清晰深刻的理解與感悟,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產生閱讀期待,為他們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釋放學生的心靈。
六、本課題研究的預想成果及預想成果形式
1、通過三年的研究,我們預期獲得如下成果:
(1)培養學生課內外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2)培養學生不同文本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3)培養學生不同文本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4)以寫促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2、本課題研究的預想成果形式:
分階段完成論文及實驗報告
(1)調查報告(基于課題實驗所進行的各項調查情況)
(2)實驗報告(實驗總體報告、階段性計劃與總結等)
(3)論文(基于課題研究的各類論文)
(4)來源于學生的多樣化的延伸性的閱讀成果(讀書筆記、活動記錄、各類作品等)
(5)實驗教師、學生的各項成果如案例、影像資料、發表或獲獎作品等。
七、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
1、教育教學條件優越。我校為農村遠教項目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
2、過硬的研究基礎。我校已形成了濃厚的科研之風,涌現出了一批業務能力強、實干精神佳的科研能手,而且教師隊伍年輕化,富有開創精神。本課題組成員都曾參加過校級、縣級課題研究,有的還參加過市級和國家級子課題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3、本課題方案在設計過程中,咨詢了許多專家,確保了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4、制定了全面細致的《課題管理制度》,確保課題研究的有序性和務實性。
5、經費保障:對于課題設計的經費學校將專款專用,確保課題順利實施。
課題實施方案 篇8
一、問題的提出
1、問題提出的背景
教學過程本是學生認識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漸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說錯話、做錯事是正常的。可是當前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教師由于教育觀念陳舊,教學中對"錯誤"唯恐避之不及,課堂教學追求"對答如流"、"天衣無縫",特別是一些公開課的教學,對那些容易產生典型錯誤的稍難問題,教者總是想方設法使學生不出一點差錯,這樣學生很少有機會開動腦筋,質疑提問,就壓制了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面對課堂中現成的學生錯誤資源,為了更好的加以利用、變“廢”為“寶”,我確立了《課堂教學中的錯誤資源利用研究》這一課題。
2、問題研究的意義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而學習錯誤是一種來源于學習活動本身,直接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生成性教學資源。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正確引導學生對錯誤進行分析評價,從錯誤中領略成功,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1)通過教學過程中的"發現問題-應用錯誤-解決問題",這一個思路形成一定的課堂錯誤資源捕捉、利用的理論和實踐;
(2)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出現的不同錯誤,研究各種錯誤作為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使我們的學生在錯誤中成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提高教師捕捉并利用學生錯誤資源的能力。
二、課題的界定和依據
1、課題界定
教學中的錯誤資源是指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違反教學結論或數學方法的現象。認知心理學派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表達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教師應善于課前預設錯誤資源,課中捕捉錯誤資源,課后反思錯誤資源,將學生的學習錯誤當作一種教育資源,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
2、理論依據
(1)心理學家貝恩布里奇說:"錯誤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可原諒的。"每個學生都有分析、解決問題和創造的潛能,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的本能。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而學生犯錯的過程就是一種嘗試和創新的過程。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
(2)葉瀾教授在《重建課堂教學過程》一文中提到:"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包括他們的學習興趣、注意力、合作能力、發表的意見和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錯誤具有不可預見性,而這樣的錯誤又往往是學生思維的真實反映,蘊含著寶貴的"亮點",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探求其產生錯誤的內在因素,則能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建構。
(3)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蘇格拉底在教學中并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各種具體知識,而是通過問答、交談或爭辯的方法來宣傳自己的觀點。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回答錯了,也不直接指出錯在什么地方和為什么錯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補充問題,使對方不得不承認答案的荒謬和處于自相矛盾的地步。最后,從蘇格拉底的引導和暗示中得出蘇格拉底認為是正確的答案。[-]
三、研究的內容
(1)分析錯誤的原因、確定錯誤的類型。
(2)研究錯誤資源對教學的影響。
(3)研究錯誤資源的利用對策。
四、研究過程和方法
1.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20xx年7、8月)準備階段:申請課題,學習理論。
第二階段(20xx年9月)初步實施階段:收集資料,制定具體研究計劃。
第三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實施階段:教學中記錄、歸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反思學生出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資源來指導學生學習;撰寫階段性論文。
第四階段(20xx年6月)總結階段:總結研究的過程和實效,撰寫結題報告。
2.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知識類型和某個知識點錯誤的概率,并且記錄下來。
(2)反思法: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反思錯誤資源的利用情況。
(3)文獻法:收集對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錯誤資源的利用"有幫助的知識,加深對本課題的理論認識。
(4)個案法: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學習錯誤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效運用教學中的錯誤資源。
五、研究者的條件及研究預期成果
1.研究者的條件:
(1)研究者是省級骨干教師、省級小學優秀數學教師。在學校一直擔任教研組長,多次參加省.州級課題研究,曾主持過縣級課題研究工作,是教科研骨干。多年來一直堅持教學反思,每學期均有文章發表或獲獎。有能力進行本課題研究。
(2)研究者是一個積極進取,要求嚴格的一線教師。一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有著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調查、觀察、反思、調整等研究工作.
2.預期成果:
課題研究報告一份;
相關論文兩篇,力爭獲獎或發表
課題實施方案 篇9
通過研究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
一、問題的提出
1、從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銷蝕。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沿襲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在外力強制下的被動行為、他控行為。學生常常在盲目、“無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和作業,很少能獨當一面地從事完全自控的學習活動。這種缺乏能動性、自覺性的被動學習,完全喪失了促進主體成長和發展的長遠價值與意義。從指導與自主的關系來看。傳統教育過于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牽得比較多,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力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敢多指導。因而,如何正確認識指導與自主的關系對推進素質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2、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我校開展立項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研究以來,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校園人文環境,引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教師潛心教研的氛圍。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強課題銜接,故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3、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系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一個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概念,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是高品質、高質量的學習。一般指在教學條件下學習主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于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達到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構建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四、主要理論依據
1、主體性發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并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
2、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學生有特定的自然稟賦,在特定的自然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產生不同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思維習慣和認知結構。應該重視學習者先前所建構的知識和經驗,并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
五、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1、自主學習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人員有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他們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六、研究內容
1、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2、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的指導策略。
七、實施思路、操作原則及研究方法
1、實施思路
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指導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并做到緊密聯系課外。
2、操作原則
為保證該研究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教師應根據課題方案和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研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
(2)差異性原則。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條件差異,有環境影響的不同,也有教育條件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異的個體都要達到統一的教育目標,而應當按照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原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4)整體發展原則。要把課堂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發展整體,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整體。教學力求面向學生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5)反思性原則。反思是回顧已經做過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標、進展,提出改進的方案,應用從教學中或從他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的一種能力。實驗中,教師要具備反思的意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指導行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篩選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計劃,研究中實踐計劃,觀察學生反應,研究后觀察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活動。研究周期可長可短,范圍可大可小,研究人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每一次研究都應該有計劃、實踐、觀察、反思這四個環節。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與實施階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3)經驗篩選法。搜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篩選有用的,剔除無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來進行總結、提煉。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4)調查法。運用采訪、座談、問卷、一般統計等方法了解、掌握課題研究情況。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八、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搜集國內外關于自主學習的資料,了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并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2、實施階段
工作目標:
(1)點上實驗:如何指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系;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并修定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
工作目標:
(1)搜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通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匯報活動。
(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新綠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3、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經驗集。指導策略分三個層次:一是帶有全面指導意義的指導策略,二是學科指導策略,三是個案型指導策略。
4、小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報告。
5、其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和物化成果。
【課題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課題實施方案08-31
課題實施方案09-04
課題實施方案04-09
小學課題實施方案07-21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07-23
課題實施方案范例07-28
小課題實施方案08-12
課題實施方案范文04-03
課題實施方案【推薦】05-13
(優選)課題實施方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