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時間:2023-04-27 15:41:11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熱門】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背景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一七五中學也由課程改革的試點年級進入全面課程改革階段。新的課程改革給本xxx學校基礎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新的舞臺。

  近年來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始終堅持全面育人的方針,以培養現代化人才為目標,以創新教育為方向,形成了“以人為本,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宗旨。帶領全體教師認真學課程改刻的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加強教學管理和教師培訓,不斷研究和探索開發校本課程的新路子,特別是在藝術、體育校本課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引領了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教師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為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依據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的一門課程,由學生自主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它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的靈活程度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靈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將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現和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三、校本課程內容

  學校目前安排如下內容作為校本課程:

  1、音樂:聲樂的基本常識 通俗歌曲

  2、體育:籃球技能訓練 校園健美操

  3、美術:版畫 裝飾畫

  四、培養目標

  1、總體目標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我校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提出了選修課和活動課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

  2、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五、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上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煉、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興趣等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靈活地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及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六、課時安排

  音樂每學期6課時。

  籃球每學期8課時。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2

  一、對“校本課程”的理解。

  所謂“校本課程”也即“學校本位課程”,是指學校在保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基本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本校學生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校本課程有三層含義:一是就開發者而言,可以是學校中個別教師參與、部分教師參與、全體教師參與,或是學校與其他機構合作;二是就涉及課程范圍而言,校本課程有《課程計劃》中規定的由學校開發的課程、國家課程中“綜合實踐活動”部分,也可以是國家課程的補充課程;三是從開發的程度而言,校本課程可以選擇已有課程,改編已有課程和開發全新課程。

  二、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理念。

  學生為本的課程理念;

  決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員參與的合作意識;

  個性化校本課程的價值。

  三、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創辦特色學校;

  構建特色課程;

  成就個性化教師;

  培養個性化學生。

  四、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原則。

  確立一個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建立一個基礎:開放(包括內容和形式上的開放)

  五、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評價。

  評價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評價過程動態化,給與多次評價機會;

  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主體互動化與多樣化,家長、同伴、社會、教師共同參與。

  六、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種類。

  1、學科類課程。開設特長班,培養學生的愛好、特長,發展學校特色,并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的平臺。

  2、體育特色課程。通過羽毛球,游泳,跆拳道,武術等體育特色課程的學習,運用學校體育特色課程對學生特有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美感和文明行為,逐步提高,培養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等集體意識和良好作風。

  3、核心類課程。也稱社會焦點課程、社會特點課程。主要有環境保護、網絡德育、青春期教育。

  七、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

  近年來,我校積極響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開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課堂活動。通過“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藝體興趣活動”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在語文“大量閱讀,以讀促寫”,數學“創新學習,自主發展”常等方面積累了一些活動組織的經驗。這些都曾一度激活了師生的思維,豐富了師生的視野,鍛煉了師生社會綜合實踐能力。也為我們研發“校本課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幫助。

  八、“校本課程”實施節段劃分。

  我校于20xx年2月份開始組織設置“校本課程”,并在全校展開,下設兩個大課題,分別為:校本體育特色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環保類課題的開發與研究。課題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2——20xx、5)課題準備節段。主要進行資源調查,需求評估,進而研究討論確立課題,進行課程的設置與實踐。

  第二階段(20xx、2——20xx、2)典型課實驗階段。以典型的課程為研究重點以點帶面,進行已開設課程的全面研究與探索。在實踐的基礎上積累經驗,努力形成我校校本課程管理和評價細則,使校本課程開展逐步系統化。

  第三階段:(20xx、2至今)校本課程的系統開發及深化階段。努力爭取相關課程改革專家的指導,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進一步深化,形成較鮮明的校本特色。

  九、開發校本課程的具體做法。

  根據我校實際,對于做好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我們重點抓好四個“關鍵點”。

  1、依靠支撐點——課改政策與新課程理念。在國家地方、學校三級權力主體中,學校是執行課程計劃的機構,也是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課程綱要解讀》指出學校應結合傳統和優勢與校外有關專家合作,開發適合本校實際情況可供學生根據不同需求而選擇的課程。這些課程政策和新課程理念是我們開發校本課程的支撐點。

  2、堅定立足點——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滿足教師專業的發展,促進教師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實踐者;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這三方面是學校開發校本課程堅定不移的立足點。

  3、確定開發點——學科類課程。體驗活動課程、多科交融課程。我們以學科類課程為基礎,確立了旨在經歷、體驗、感悟,以激發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活動類課程;確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民族素質的古詩文誦讀課程,書法國畫課程。

  4、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逐步實施。我們將突出骨干教師的資源優勢,讓他們承擔有一定傳統優勢的學科類課程,從而進一步帶動活動類及其他類課程的開發。

  校本課程的開發,越來越受到各級各類學校與教育管理者的重視,也會創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經驗與典型范例。我們開發校本課程的思路是在實踐—思考—調整—再思考—再調整中不斷成熟和完善。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我們將不懈地探索。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3

  一、課程背景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我校在小學階段實施的英語口語課程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二、課程目標

  總體目標:

  本課程按“聽、說”的順序要求,創設真實情景,發展學生的英語口語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對英語聽的敏感性、說的流暢性,使學生在小學階段,能用簡單的口語進行交流,并且語音標準。

  具體目標如下:

  1、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強化口語技能;

  3、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

  4、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視野,為學生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三、課程內容

  小學三年級剛進入學習的起始階段,主要精力都放在漢語拼音的學習上。校本英語會話課集中于口語的教授,通過開展形式各樣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三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四年級校本英語的主要內容有:課堂簡單教學用語、打招呼、自我介紹、家庭成員介紹、朋友、學校。三四年級基礎不同,因此在課程進展上有些差異。

  四、課程實施

  1、實施對象和課時安排

  本課程在中高年級開設,納入課時計劃,保證師資和時間,主要由英語教師分工實施。實施過程中做到計劃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要求實施教師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確保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

  2、以自編校本口語教材為主線,校本教材的內容選擇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體現實用性和交際性,切實服務于低年級教學目標與任務。以吸收各類優秀小學英語教材為基礎,逐步豐富和完善我校小學英語校本教材。

  3、認真學習新課標,進行理論學習,撰寫,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轉變觀念,用新思維、新方法滲透到課堂之中。

  4、加強集體備課力度,定時定人定地點定內容,講究實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5、不上沒有準備的課,沒有教具,教師自制教具,在課堂中創造師生互動、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新面貌。

  6、在教學中出現問題,教研活動大家共同探討。低年級孩子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抓住這一特點,說唱,說演,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很高。

  7、課外活動充分利用情景會話、英語板報展等,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8、學會反思、學會總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每學完一節課后,教師們在教案上寫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好的經驗及時總結。

  9、通過家長會、周末英語反饋表等多渠道,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英語學習情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發揮好家、校協同教育作用。

  五 校本課程教學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及教學內容,我們的'英語口語課程采用以下方式:

  學:每周學兩句日常英語口語,英語教師活動課集中輔導。

  說:利用晨檢的三分鐘時間,大聲和同桌說英語。

  英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3篇活動方案聽:每天學生在校時間,在課堂上播放一首英語兒童歌曲。

  仿:每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英語廣播,每次都有一句跟我學,學生可跟著學,跟著說,模仿交流。

  做:與美術課融合,進行英語手抄報的制作,學生在設想、勾畫、摘抄、運用的實踐中,提高英語能力。

  玩:開設英語活動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積累詞匯。

  演:教師與學生一起,自編自演英語童話劇(課本劇),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鞏固運用英語口語。

  賽:開展英語口語搶答賽、口語朗讀比賽,以賽促學。

  展:舉辦英語藝術節,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效果。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利用學校現有的硬件資源,利用西方某些重大的節日,開展一些諸如西方國家我知道、英語圣誕聯歡會等活動,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同時,教會他們一些相關知識,同時能訓練學生口語表達及舞臺表演的能力。

  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和將英語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六、教材來源

  利用多媒體,網絡,搜集可用的教學資源,并進行整理,利用。

  七 課程評價

  加強對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評價,是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質量的保證。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達成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校本課程的目標以及教師的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課程建設的發展。

  1、本課程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考核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評價的重點,按學年舉行小學英語水平能力測試。

  2、認真做好以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為目標的各項活動的效果評價。評價通常在活動過程中或活動結束時進行,應包括活動計劃、活動目標、活動組織、活動效果、經驗總結等各方面。

  3、加強對英語教師日常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查,檢查英語備課、教學、教研等各方面。

  4、加強對小學校本英語教師參與英語環境營造表現和貢獻定期評價。各項考核結果及檢查記錄均須存檔備查,并與相關負責人獎懲緊密掛鉤。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跳繩”校本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的養成。

  2、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跳繩”校本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課程設計到評價,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3、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跳繩”校本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教材提示:

  1、鍛煉價值很大,可以鍛煉耐力和體力,尤其能改善雙腳移動能力,強化腳關節。

  2、手臂參與旋轉運動,可以鍛煉肩關節和腕關節。從消耗熱量看,是長跑的90%。

  3、易學,不需要特殊技巧。一邊,一邊可以聽音樂哼哼歌曲,輕松好心情。俗話說:搖繩練臂力,練腿力,快搖練速度,多跳練耐力;跳長繩不靈敏的上去,跳短繩子不靈敏的摔倒在地。同時也是其它體育運動很好的練習方法。

  二、實施建議:

  一、學習方式、方法或組織形式、步驟:

  1、初學,可以先將繩圍繞身體搖一周跳躍(即加一次墊跳)。

  2、反搖雙腳跳時,搖繩要注意使繩子觸地,防止繩搖得過高,兜腳失敗。

  3、時上下肢協調配合,運動要自然放松,上體要保持平衡。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

  4、單搖熟練后進行:正反搖高抬腿跳;反正搖前踢腿跳;正反搖交X腳跳;打腳跳等。

  5、雙搖跳時,可先做徒手模仿雙搖跳的動作。跳起兩手做雙搖(連續快搖兩次)的動作。

  6、定時跳。以1分鐘一組,要求快速跳并計數,每次練習3—4組,也可分組比賽。

  7、迎面接力。距離30—40米,也可繞桿跑,每桿8—10米,結合各類游戲。

  8、帶人跳包括:一人帶一人跳;一人帶多人齊跳;一人輪流帶兩人跳等。

  9、集體“8”跳長繩、交X跳長繩、長繩中跳短繩、行進間跳長繩、旋轉跳長繩。

  10、跳雙長繩。當跳入者近端的繩將要著地(或當跳入者遠端的繩剛離地)的時候,學生由正面或斜面跑至繩的著地點附近,用單腳交換跳或雙腳跳和方式進行跳躍。

  三、學習重點及要求:

  跳雙長繩難度較大,重要是搖繩和跳入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再強調以相同的速度搖繩。跳雙長繩的頻率比跳單繩的頻率快一倍,因此,開始練習時慢一些,待較熟練后再逐漸加快。可以先挑選個別同學試跳,注意強調跳入時機,以及三人配合協調一致。評價:單人要看:上體正直,不過分前傾,兩手體測搖繩,前臂手腕配合與跳起同步。

  雙人要看:帶人者搖繩子速度要均勻,被帶者上繩時機掌握得好,兩人協同配合。

  跳長繩要看:搖繩人搖繩速度是否均勻,幅度是否穩定,兩人默契協作好;人進繩、出繩的電動機掌握,的熟練程度,以及和同伴之間的配合。

  可以定時(如一分鐘,計算次數);也可定次(中途子不失敗)跳多少次。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以生為本、以學為本、以素質為本、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是我校的辦學理念,我校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以“我的課程我喜歡”為主題,以“讓多彩的課堂伴隨孩子的童年,讓美麗的校園成為孩子的舞臺”為目標,扎扎實實開展了校本課程的實踐與探索。在未來三年,我們努力構建邱皮溝小學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通過課程讓每一個邱小學子在成為最好的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向前邁進一大步。

  二、總體目標

  1、開發具有學校特點的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校本課程,形成必修課和選修課共存的校本課程體系。

  2、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盡可能滿足大多數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努力開設能全面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多樣化校本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成為最好的自己上向前邁出一大步。

  3、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知識領域,陶冶情操,為美好人生奠基。

  4、從適應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出發,以學生自主、快樂、健康、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并有效實施一套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開放型校本課程。

  三、課程原則

  1、主體性: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可以與學校領導共同研究探討編集適合學生發展的校本教材。2、合作性:課程開發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教師要與校長、主任、同事、學生、家長等通力合作,發揮群體智慧。3、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開發的主體。要開發什么課程、學生需要學什么,喜歡學什么,“共同體”里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開發過程中,應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4、選擇性:課程開發要有利于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和個性得到張揚。盡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課程,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5、開放性:課程開發在資源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開發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教師、家長、主任、校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6、靈活性:采用自編教材,立足本校實際,立足課堂實際,立足學生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組織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組織機構

  組長:范文華

  副組長:李秀娟崔麗娜

  組員:于旭坡鄧紅胥黎明王靜坡

  佟艷梅閆紅軍張麗

  五、課程實施的主要階段和步驟:

  1、啟動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1)。啟動、籌備。(2)。評議、審核。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3月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開題、選題,形成《校本課程建設方案》,初步實施《方案》。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

  全面實施《方案》,深入展開“校本課程建設研究”課題實驗。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

  繼續深入展開校本課程研究,及時總結研究成果,并以此轉化為教育常規,形成完整的校本課程體系;同時,認真查找和梳理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3、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做好師生課題實驗成果、經驗總結工作;學校、師生各種資料歸檔。

  六、校本課程評價:

  1、評價設想

  加強對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評價, 是提高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質量的保證。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校本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課程建設的發展。

  發揮評價對教師教學的促進作用,嘗試建立一種全面評定教師教學業績的體系。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把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領導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把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

  發揮評價對學生素質發展的激勵功能。評價的內容應側重態度與能力,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的評價。要在學生活動的情景中評價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背景進行個性化評價。同時,要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評價的形式以成長記錄為主,要體現過程。

  2、學生評價:學生學習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評價的出發點是找出學生的優點。評價的方式是鼓勵和表揚,以學生個體為主要評價標準,強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小組評價主要是采取捆綁式評價:最有實力的小組、進步最大的小組、幫扶最好的小組等。

  3、教師評價:對授課教師的授課,通過聽課、導學案,體會、反思、查閱各種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還要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評價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書面材料評價與學生口頭評價、活動展示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等方法。

  七、校本課程管理

  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親歷躬行。成立以范文華校長為領導的校本課程管理領導小組、開發研究小組、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等領導機構,確保校本課程實施的良性運行。校領導帶頭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做好示范。

  2、規范學校課程管理秩序。在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由校長負責學校課程之間的整體協調,同時做好監控工作;教導處根據各類課程計劃制定教學(活動)計劃、進度和實施方案,組織實施;教師認真進行教學,撰寫課程實施的'教學(活動)案例,及時總結反思;教務處及時整理,保存教學(活動)的相關資料及取得的成績證明。學校每學期召開學校課程研討會、教學觀摩會,交流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學校課程的實施情況。“學校課程開發工作組”參與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了解具體情況,召開分析會,總結經驗。“學校課程評估工作組”隨機參與教學(活動),了解活動進程,每學期結束對學校課程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

  3、進一步拓寬學校教育資源,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教室等設施的建設,合理配制各種教學設備,對現有對現有教育資源整理充實,妥善安排,統一調配。

  4、時間上的保證。在開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把每周五下午第一節課定為校本課程活動時間。

  八、學校課程保障措施

  (1)獎勵制度。根據教師的課程開發的態度、能力以及實施效果對教師進行團體獎勵或個人獎勵。

  (2)教研制度。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進行分學科的教研活動,研討學校課程的實施情況,針對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質量監測制度。教導處根據教學流程管理的要求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提出意見或建議,確保學校課程的有效實施。

  (4)隊伍保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理論,深刻領會課程精神內涵。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同時,鼓勵、支持教師研究課程實施的規律,提高開發與實施課程的能力,進行課題研究。

  (5)經費保障。實行經費傾斜政策。籌措資金優先用于課程開發,設備添置,印刷、或出版成熟的開發校本課程教學最新資料。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6

  一、問題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校本課程是基于學校的課程資源,為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學校的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開發的課程。新課程內容加強了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系,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信自立和科學探究精神。校本課程是對現有課程資源的補充和延伸,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營造一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個性化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人的培養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學校教育的一個新的支點。我們覺得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對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生物學科的是一門最貼近人們生活的自然科學,學生通過對生物學的學習,能夠深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奧秘,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從新課程改革以來的四次高考分析可知,生物學的各項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考查內容的分值占生物學科總分值的比例由20xx年的44%提高到20xx年的66.7%。由此看來,只局限于現行教材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因此,進行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也是勢在必行了,本課題也就成為當今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的著眼點。我校生物實驗室條件的完備,校園網絡的改善,新農村生態基地和星海湖生態旅游基地的建立以及當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園林化的工業城市等等,這一切都為本課題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國內外關于本課題的發展趨勢及研究現狀

  《生物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教師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改變僅僅依靠教科書開展生物學教學的傳統做法,這些都給校本課程的開發留下了較大的空間。雖然在一些地區(如山東、江蘇、廣東等)的一些學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經驗和做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制約,校本課程建設仍處于初始探索階段。尤其對高中學校來說,如何在高考升學壓力下,根據學生全面成長的具體需要,建設好富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始終是急需解決的實際課題。就我區、我校來看,現在沒有一套適合于我校的生物學校本課程教材。

  二、預設的研究目標和任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任務是開發并撰寫適合我校學生需要、體現辦學特色、符合我校及本地區實際,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的校本課程教材,并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評價方式。校本課程教材的撰寫擬以現行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與生物學科高考相聯系,以學生感興趣的生物學問題和生物學知識為編寫內容,更好地體現“趣味性、探究性、實效性、同步性、開放性、選擇性”的研究目標。擬包括三大模塊即:高中生物怎么學、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趣味生物探究實驗。

  (一)高中生物怎么學

  1.通過本專題的探討,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生物學的技巧和方法。

  2.使學生提高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迅速提高生物學成績,進一步達到多學科的交叉,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3.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靈活的將生物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促使身心健康發展。

  (二)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

  通過對高中生物中趣聞趣事的了解,讓學生對高中生物中的一些難點、比較抽象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知;通過本課程也使高中生對自己日常行為不好的方面有所了解,并使其積極糾正;也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生物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物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是一門豐富多彩的學科,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生物的有用性及其社會價值。

  (三)趣味生物探究實驗

  1.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本課程通過對課本知識與現實情境的有機整合,開發出學生既有興趣又能學以致用的生物實驗,實現對學科課程資源的充分挖掘,讓學生在做中學,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本課程擬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進行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動手操作,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使知識和技能真正成為可以隨身攜帶的財富。養成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的精神。

  3.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對現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學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認識,初步學會探究實驗的一般程序和實驗設計方法。

  三、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用時約兩年半時間(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1.組建課題小組,做好研究分工,制定實施方案。

  2.確定實驗對象:高二年級11個理科班。

  3.進行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屬于校本課程的問題)再進行匯總、分析、討論制定本課題的研究思路、框架內容、操作程序。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6月—20xx年2月)

  1.調研、收集、整理有關文獻資料,課題前期背景情況調查

  2.對子課題部分內容進行嘗試性的編寫--研討--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交流—總結

  3.陸續完成子課題的編寫--研討--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總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0月)

  1.匯集完成本課題的編寫、評價,進行校內成果研討鑒定,根據鑒定意見進行修改、補充、整理出書,課題組完成專門性總結

  2.整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料,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3.召開結題會議,進行課題工作總結,聘請專家評審,修改課題報告

  4.結題材料及研究成果裝訂成冊或書上報

  (二)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1.課題組成員

  負責人:陳維強

  成員:耿占榮、楊玉芳、陳維強、馬桂蘭、吉義東、王永峰、劉春輝、于洋、孟進、寧春曉

  2.課題組成員分工

  陳維強負責課題申報,管理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的全面工作,負責活動內容的記錄、活動過程的拍照、攝像、外出參觀考察的行程和食宿安排等事宜。撰寫中期研究報告和后期研究報告。

  陳維強、耿占榮、楊玉芳負責課題實施方案的策劃、制定,課題實施的組織、管理、協調及研究成果的匯總、上報及課題研究經費的籌措等工作,參與校本課程的《高中生物怎么學》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王永峰、孟進負責學生問卷的設計、調查、統計分析及資料的收集、整理,并參與校本課程的《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于洋、劉春輝、寧春曉負責學生參加校本課程的心得體會、研究性學習報告、調查及小論文、制作的各種模型的計劃、實施、收集整理等工作,并參與校本課程中《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吉義東、馬桂蘭負責有關生物實驗和實習考察等實踐的設計、準備、實施及分析,并參與部分校本課程中《趣味生物探究實驗》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三)課題的管理

  本課題由學校領導負責監督指導,課題負責人組織實施,學校負責管理。課題成員分工協作,請專家和有關教研人員指導,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交流經驗、分析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修正。

  四、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數據分析法、文獻法、試驗法和走訪參觀。

  1.行動研究法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動研究法就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創造地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其特點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實踐,并對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計劃,實踐,觀察,反思四個步驟進行。本課題組通過對學生的進行興趣和需求調查,進行分析,設想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研究思路、操作計劃,進行論證,修定完善,然后按照計劃進行收集有關資料、專家咨詢、調研等準備工作,之后再試編寫--研討—反思--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總結,最后形成成果。

  2.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主要是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了解校本課程實施結果,通過調查的數據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生物校本課程實施后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情況,為教師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校本課程提供了依據。

  3.數據分析法當前,通過對各階段學生紙筆測驗或調查結果的分析仍然是研究和評價校本課程建設情況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數據分析過程中要注意客觀性和科學性。

  4.文獻法因為我計劃編寫的內容大多數沒有現成的教材可參考,需要通過大量查閱文獻,

  5.試驗法生物校本課程的內容在編寫前后需要反復的進行試驗,根據試驗反饋的信息,再進行反復修改,逐步完善。

  6.走訪參觀通過走訪參觀校外生態基地、種植或養殖專業戶,科研院所等,可以獲取第一手資料和經驗。

  五、預設的研究結果

  預期本課題研究成果:

  1.匯編成冊的《石嘴山市第三中學高中生物校本課程(試用)》教材。

  2.石嘴山市第三中學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評價方式。

  3.學生在進行校本活動中的成果:學生參加校本課程的心得體會、研究性學習報告、調查及小論文、制作的各種模型等。

  4.教師參與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的心得和經驗、教學設計、案例論文等冊子及優秀教學課件。

  5.石嘴山市第三中學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中期研究報告和后期研究報告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7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的一門課程,是相對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實施校本課程將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現和培養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我根據實驗中學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方案。

  一、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2、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基本理念

  1、學生是校本課程的主體。一方面學生是課程開發的依據;另一方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創造課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課程內容的范圍。

  3、課程是學生通過反思性、創生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反思和創造的環境、對象。

  4、校本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本,旨在改變學生的單一學習方式。

  5、教師和學生不是校本課程的簡單執行者,而是校本課程的創生者。

  三、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必修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可能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地做出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四、教學形式

  作為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校本課程的教學方式要打破課堂教學固有的模式,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活動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擬采用以下形式:

  1、個體式。如書法、計算機、剪紙、舞蹈、音樂、美術、體育項目訓練、棋類等。

  2、集體活動式。如班團隊活動、社會實踐、體育競賽、藝體節、科技創新大賽等。

  3、團隊式。如合唱、舞蹈、球類選項、學科競賽等。

  五、課時安排

  校本課程每大周5課時,安排在下午3、4節公共自習課上。

  六、教學內容及目標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要遵從我校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構建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條件,構建學校教育人性化、個性化的課程,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七、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的評選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小組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載入學生成長檔案。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

  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

  八、師資培訓

  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是承擔校本課程的主體,依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結合各地的教研情況,目前師資培訓應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回校后積極輻射。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專家,對我校教師進行培訓。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一幫一”結對互助,培養青年教師。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讓教師自主學習,以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九、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校本課程的基礎。任課教師要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務實鉆研學習,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通過實踐,反饋調節,最后形成有特色的褡褳學校校本課程教材。教師開發教材,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調查收集學生現階段的發展基礎和差異。掌握學生現有知識、技能素質的水平,收集適應技能高低和知識多寡不同的各種活動材料,為課程選材的提供依據。

  2、提供反饋資料,特別是向學生指出學習中的差錯并分析原因的反饋材料,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找出課程學習中的難點。

  3、組織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

  4、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教師要不斷地提高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借鑒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風格的能力。

  5、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資源,促進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

  在我看來,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是學校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繼續努力,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開發學生的潛力,使他們能夠找到最優秀的自己。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8

  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東方藝術”,她的獨特個性、豐富內涵和育人價值是其他藝術(包括美術)所不能比擬,書法教育具有育德、啟智、審美、健體等作用,在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智能素質、審美素質以及強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優勢。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書法教育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在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個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網絡時代,鍵盤將逐漸代替筆的現實正在向我國的傳統文化挑戰,書法作為交際工具的的實用價值漸漸淡化、退化,只廣泛存在于學校這樣的教育基地,僅作為一門藝術而獨立存在。繼承發揚普及書法教育,就是喚起全體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繼承優秀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一、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提出的背景:

  1、書法教育現狀分析:

  寫字課歸屬語文學科,受到語文教學內容的擠壓和沖擊,其性質總是徘徊在語文和美術學科之間,始終不能成為具有獨立地位的、完整、系統的教學科目確立在課堂上。而作為每個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場所——學校,其書法教學遠遠不如社會培訓力量。 據調查,學生書寫水平低下,表現在:執筆姿勢錯誤、書面字跡潦草、構字間架松散,無章法技巧。針對這一現狀,近年來的語文測

  試卷第一大題都設計為“工整書寫字詞”的“送分題”,以強調書寫的重要。將書法教學系統化、完整化和普及化,這使得學校的書法教育充滿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面向 21 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和教育部基教司編的《寫字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5月,中國書畫等級考試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從這些文件、通知精神及國家政策的推衍過程看,書法教育屬于國民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對寫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到中國書畫等級考試的啟動,書法教育越來越具有規范性和實踐性。加強寫字教學,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所有老師的共同任務。培養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

  3、實施書法教育的必要性。

  實施素質教育,其最終目的是提高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促使其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寫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寫字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和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寫字教師通過講述我國悠久、燦爛的書法文化史,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此即以字育德;讀貼是分析觀察的過程,臨帖是思維運行的過程,其都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寫字也是實踐的過程,在大腦的指揮

  下,指、腕、肘協調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活動關節,使學生精神集中,極有益于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如果能讓學生欣賞一件好的書作或整潔美觀的'作業,又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表現美的能力。劉炳森先生也說道:“從長遠看,(寫字教學)對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于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的開發與發展,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是大有益處的。”

  二、根據實際,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1、調查分析,確定課題:

  本著以上指導思想,立足于我校實際,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得出:

  1、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支熱衷于書法藝術的教師隊伍。2、學生資源——我校有一批喜歡書法的學生。多年來,一直堅持練習書法,并近三年一直擁有一批熱心參與各級書法大賽的學生。3、擁有家長社會的支持——廣大家長和學生非常支持我校開設書法必修課。我們決定開發書法教育校本課程。

  2、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性質和理念: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是以開發、普及、提高技藝和書法鑒賞力為主題,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以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核心的學校課程。該課程以“書法教育”為特色,實踐活動為手段,臨摹訓練為方法,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實施以“校本課程——書法教學為載體,打造書香特色校園”的策略,倡導“一筆一劃寫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墨韻飄香助成長”的

  理念,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繼而宏揚書法藝術,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3、書法教育課程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通過學習書法,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了解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充分認識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達到鋼筆書寫“規范、端正、清楚”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會“生動”,會寫毛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教學。

  (3)、通過書法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煉,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總之做到“書藝育德,潛移默化;書藝育智,健全人格;書藝育健,全面發展;書藝激情,張揚個性”。

  (4)、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三、書法教育課程的設計:

  1、課程以自主開發的硬筆和毛筆書法教學為主。以三至六年級為主要實施對象,每周安排每班一課時的硬筆書法課程,以課外興趣小組的形式開設毛筆書法課程。將教學內容分為書法技巧、書法知識和實踐活動三大塊。

  2、教材特點:

  (1)、前期,我們采用《楷書入門》為校本教材,逐步過渡到自主編寫教材,盡量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推進,不追求急功近利,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充分遵循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聯系學生的實際,給予正確恰當地引導,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

  (2)、提供范例觸類旁通、設計新穎省時高效。初中生因課業負擔重、時間緊,學習書法不能像小學一樣從一筆一劃寫起,編寫教材抓住“字的間架結構” 作為練字關鍵,對入選教材的范字進行了精選,做到歸類貼切、要訣提示強化記憶。通過對范字的練習指導,達到對同類字的觸類旁通,使學生對練習的同一類字有較強的記憶痕跡,便于學生自學鞏固,起到無師自通之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應。

  (3)、描仿入體發展個性。①、鋼筆教材自楷書入手,采用楷書手寫體,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礎訓練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由教師作參謀,指導學生練習某一書體,以達到發展學生不同個性之目的。②、毛筆教材以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專用教材《顏真卿多寶塔》為范本,使課程規范有效。③、從已有經驗積累出發,硬筆書法與軟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課程實施計劃的要求,以“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人格、強健學生體魄、發展學生特長、豐富學生文化底蘊”為宗旨,結合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要求,從學校現有條件和學生興趣出發,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開發并實施“海量閱讀、書法、體育技能專項訓練”等三門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以校本課程實施為突破口,推動學校的教研教改,打造辦學特色,提升辦學水平。

  二、實施目標

  1、通過海量閱讀課程的實施,引導學生有計劃、系統地廣泛閱讀大量的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科普書籍,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閱讀量,其中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三、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五、六年級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培養學生靜心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技巧和策略;通過讀書,讓學生獲得了廣博的多元化知識,增強語感,提高語言素養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學生受益終生。

  2、通過書法課程的實施,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掌握漢字書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鉛筆、鋼筆(圓珠筆、粉筆)、毛筆的正確執筆、運筆方法及書寫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書法藝術的悠久歷史,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通過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的實施,逐步讓學生掌握“跳繩、乒乓球、籃球”等幾項常見、實用的體育技能;通過“隊列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姿、氣質,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時間觀念和集體意識,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提高運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三、實施辦法

  (一)海量閱讀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閱讀指導(交流)課”。

  (2)每周一14:30—15:00為全校“自由閱讀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讀書指導(交流)課”由本班班主任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自由閱讀課”由本班第五節課的任課教師負責組織管理,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的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閱讀內容:

  (1)必讀書目:以“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為主要內容。

  (2)自選書目:篩選補充部分師生推薦的其它書目。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后勤處負責給每班教室統一制定掛壁書柜。

  (2)各班制定班級閱讀管理制度,推選閱讀管理員。

  (3)制定讀書清單。教導處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活動,結合“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制定各年級讀書清單。班級再結合本班“漂書”活動情況,制定出班級讀書清單。(“漂書”,即班主任倡導學生按照“年級書目清單”認領書目,自帶該書籍或其它有益書籍存放本班書柜供大家交換閱讀,期末班級圖書管理員再將書籍歸還給本人。)

  (4)建立學生閱讀檔案。每個學生自備一個課外閱讀“采蜜本”(即摘抄筆記本),首頁附本班本學年閱讀書目清單,及時記錄讀書日期和讀書內容及感悟。小學六年,每年一本。

  (5)開展讀書評比活動:班級利用“讀書指導課”開展“一周悅讀”成果展:講故事、談體會、展筆記、好書推介等;教導處每月檢查評比學生讀書檔案一次;每期舉行一次全校性“海量閱讀”成果展:讀書檔案展、講故事比賽、童話劇表演、手抄報、好書推介會等。

  (二)書法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書法指導”課。

  (2)每周星期五14:30—15:00為全校“書法練習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書法指導課”由書法專職教師或本班語文教師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書法練習課”由本班語文教師擔任,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學寫鉛筆字;

  三、四年級學寫鋼筆(圓珠筆)、粉筆字;

  五、六年級學寫毛筆字。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統一選訂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班級開辟書法作業展覽專欄,每月開展一次優秀書法作業展。

  (3)學校每期舉辦一次書法比賽和書法作品展。

  (三)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每班每周從體育課中列出一節“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

  3、任課教師安排:

  由本班體育教師或專業教師擔任教學,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跳繩

  三年級:隊列訓練

  四、五年級:乒乓球

  六年級:籃球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建設好訓練場地,訂購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每期舉辦一次體育技能專項訓練成果比賽。

  四、后續建設

  1、學校教導處將各班讀書清單、閱讀管理制度以及其它課程實施成果及時整理歸檔。

  2、期末開展優秀教學計劃、優秀備課評比活動,將優秀教學計劃和備課匯編成校本教材。

  3、學校校本課程建設領導小組開展專題研討活動,調整、改進來年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0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堅持全面發展。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綱要強調:要加強師生安全教育和學校安全管理,提高預防災害、應急避險和防范違法犯罪活動的能力。為師生創造安定有序、和諧融洽、充滿活力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當前,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增多,校園周邊環境日趨復雜,給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學生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輕者傷及身體,重者危及生命。因此,抓好中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保障中學生的人身安全,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指導思想:

  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突出安全防范主線,普及各種安全知識,提高師生的安全自護能力,營造人人關心安全,個個重視平安的良好校園氛圍,增強學校師生的安全意識,推動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安全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障全校師生人身安全和學生健康成長。

  二、課程目標:

  大力營造安全教育活動氛圍,廣泛深入地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和實踐演練活動,普及安全知識和技能,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高師生自我保護能力,為學生安全、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三、總體思路:

  課程實施總體思路,主要體現在:“編、學、練、考”。

  “編”: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

  “學”:以《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為教材,學習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識,掌握防護技能。

  “練”:組織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各項安全演練活動,通過創設情境、摸擬現場組織學生實踐演練,提高安全防護技能。

  “考”:對課程實施效果進行考核評估,對學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進行考核。根據考核評估結果,及時進行整改提升,進一步強化學校師生安全。

  四、實施步驟

  1、宣傳啟動、編寫教材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成立校本教材編寫委員會,制定德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編寫德育校本教材——《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

  2、師資培訓階段(

  20xx年1月—2月):組織全體班主任學習了解《安全手冊》內容,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為課程實施培訓教師,提供師資保障,并營造氛圍,為課程實施提供思想保證。

  3、課程實施階段(20xx年2月—6月):按照課程設置計劃,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演練。

  4、課程實施小結和提升階段(20xx年6月至7月): 對強調的實施進行考核,進行階段性總結,并根據考核情況進行整改,以便為新學年的課程實施作準備。

  五、主要工作:

  1、成立機構、制定方案。

  召開學校安全領導小組會議。成立安全教育校本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負責,成立安全教育校本教材編寫委員會,組成編寫組。

  2、宣傳發動,統一思想。

  大力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認識,為課程實施營造氛圍。

  3、編寫校本教材——《七一中學學生安全手冊》

  ①編寫內容:安全手冊分為兩大板塊:一塊側重“防”即防護知識,一塊側重于“救”即急救常識,主要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安全知識。具體為8個方面:

  (一)校園活動安全:如“課間活動應注意什么?”“上下樓梯有什么要求?”“室內活動怎樣注意安全?”“上體育課衣著上應注意事項?”

  (二)家庭生活安全:如安全用電、用氣等常識,防止燙傷,安全使用刀具,防火防盜等知識。

  (三)食品安全:如日常生活中飲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學會識別安全食品、過期食品、變質食品。

  (四)交通安全:如步行、騎車、穿越馬路、乘坐機動車、軌道交通等分別有哪些安全事項等。

  (五)消防安全:如何防火災,發生火災如何報警,如何逃生,怎樣正確使用滅火器等。

  (六)社會生活安全:如何防范意外傷害,不法分子侵害,如何報警,如何脫險等。

  (七)心理安全:本教材主要針對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和交往問題進行引導,沒有必要對心理健康作系統的闡述。可以只選取如:考試態度怎么辦?怎樣控制憤怒?學習壓力太大怎樣減壓?怎樣面對挫折?如何與導性交往等內容。

  (八)急救常識:如觸電、煤氣泄漏、摔傷扭傷、骨折、流鼻血、食物中毒、燙傷、寵物咬傷等急救常識,以及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

  ②編寫要求:

  本教材的閱讀使用人群定位于初中學生,要求教材選取的防護急救知識,必須來自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離中學生生活較遠,過于生辟的安全知識可以不選取。

  教材語言表達應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讀懂、理解。

  教材選取的防護急救知識最好簡便易行,便于操作。過于專業的知識可以不涉及,急救知識僅限送醫院前的處理,送醫院后由醫生作出決定,本教材不用涉及,也不可就使用藥品(特別是處方藥品)作出過多建議。

  ③編寫體例:

  由編寫人員商定后統一。

  4、培訓師資:

  本教材由班主任、健康課教師、校醫負責授課。學校將對上述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然后傳授學生。培訓人員由本教材編寫者、健康課教師,校醫組成并聘請其他專業人員來校培訓。

  5、課程設置:

  ①本課程授課(活動)時間為每周五班會時間,每次授課時間為一課時(40分鐘),兩周授課一次。

  ②安全實踐演練活動由政教處另行安排時間。

  ③本課程授課教師為各班班主任。安全實踐演練活動由政教處統籌協調,各班主任、健康課教師,校醫及學校安全工作人員參與組織。

  ④授課所要求的備課、授課(或班會活動)要求和其它各學科要求一致,每月檢查教案(一個月兩份教案),和班主任手冊一并檢查。

  ⑤課堂授課檢查由政教處負責。政教處定期檢查,并組織人員聽課(班會),課(班會)后進行交流討論。

  ⑥定期召開課程實施研討會。每月一次,時間為班主任會時間若有需要也可定其它時間。

  6、安全教育實踐演練:

  ①定期組織校內安全演練。如快速疏散演練、上下樓梯及樓道活動安全演練、常見急救演練等。

  ②聘請消防局專業人員來校進行消防逃生演練。

  ③聘請交通警察就交通安全進行講座。

  ④組織學生志愿者上街配合交通警察指揮交通。

  ⑤根據課程需要開展其它實踐活動。

  7、小結考核與整改提升。

  ①期末進行課程實施考核,考核對象為本課程實施的責任人員。考試形式為過程檢查,資料檢查(主要檢查教案及課科),同時對學生進行知識掌握程度和技能提升水平進行檢查,如進行問卷調查、安全知識書面考試、及實踐操作考核。

  ②考核結果納入教師期末績效考核管理。

  ③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整改提升。

  六、實施保障及要求。

  1、各班必須保證本課程實施課時,要求按課表落實授課(活動)時間,不得隨意擠占挪用。

  2、本課程實施的相關責任人員要各負其責,強化責任意識,要進一步認識“安全大如天”,認真落實本課程。

  3、學校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1

  為了進一步落實校本課程的課程目標,在挖掘現有教師的專長和社區人力資源的基礎上,依據學校制定的校本課程的活動規程,大力貫徹多元性、實用性、鄉土性的教學,在打破固有的班級界限,甚至年級界限,整合和劃分學生的學習形式,塑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激發社區的多元化發展,指導學生的社團與小組活動,讓學生從中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打破現有的餓課程結構,落實文體類課程教學目標。

  (一)課程的實施規程

  1、制定課時計劃與內容

  課時計劃與內容的確定遵循先總后分、由淺入深、由學科內至跨學科的原則,每學期每個學生完成3個課題或項目設計,其中兩個課題是學科內的,稱之為學科課題研究,它以學科知識為背景,強調學科滲透。時間8周,另一個為綜合性課題,稱之為綜合實踐課題,設計多學科或活動設計,時間月4-5周,另外,再用1-2周進行課題總結與成果評價,具體情況要與各學科特點相結合。

  2、確定核心教師及其職責

  教務處在初一、初二年級專任教師中確定若干名教師作為校本課程的核心教師。核心教師可由班主任擔任,其職責是負責本班級學生課程開設的全面工作。具體為:一是向學生系統介紹各活動課程的基本情況,包括課程的目標內容,課程的活動形式與評價等;二是向學生推薦和讓學生認真選擇要參加的活動課程社團。三是及時協調學生參與和參加各活動課程的出勤與常規,落實與強化活動的常規教育。

  3、組建專家組和導師組

  教務處將設立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專家組和校本課程教學實施導師組。專家組有學校資深教師特、高級教師、教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師與校外專家組成。導師組主要由各備課組推選的主講教師組成,主要任務是負責課程的活動設計、校本課程綱要的編制以及學生活動的指導教師。

  4、研究成果匯展與評價

  根據課時計劃與活動安排,在綜合實踐活動完成后,各活動小組要在導師的組織與指導下進行成果交流與答辯,專家組的成員要對課題進行成果書面評價或答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推薦優秀課題參加年級課題的成果展示與課題答辯,并舉行一次全年級的成果匯報展。

  (二)課程的過程實施

  1、課題小組的組織與確定

  在各學科申報的社團成員基礎上,由指導教師具體指導,圍繞社團的活動主題,個人依據各人的興趣和愛好,分別成立不同的課題小組與項目制作小組,數量約4-5個。條件成熟的課題小組可以跨年級來組建。在活動的初期,教師提供一些選題供各研究小組來參考和備選,在學生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圍繞社團的活動目標與宗旨,自定主題,自主選題,開展活動。

  2、組織輔導報告和社團內動員

  課程開始實施時,各社團的指導教師還邀請家長、社區的人員和高校的專家,做研究指導報告,這是課程的基本組成部分,主要給學生方法論的指導。為配合課程實施,學校采取多種組織形式,組織動員報告,同時,須有班主任的積極配合和協助。開設《學習方法的指導》《科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如何進行調查研究》《如何進行課題報告的撰寫》等主題報告。

  3、個人選擇課題,擬定計劃與方案

  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對課題設計的指導,要按照《課題開題報告表》的要求,指導課題小組自己初步設計,教師對報告表的內容要進行適當的說明與解釋。

  4、指導教師初審,合并相近課題

  指導教師在初審時,要求學生對明顯的錯誤或不合理的設計做出解釋,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設想,對淘汰的課題成員須有明確的說明與理由,要求學生做出修改,直到合理為止或者合并相近的課題小組。初審完成后,指導教師將在社團內,公開社團內的研究的,課題名稱,并提出研究的要求。

  5、確定組內分工,設計活動方案

  各小組課題組長完全由學生自己推選,將結果報告指導教師。同時,課題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按照《課題開題報告表》的要求,重新設計社會調查、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的方案。

  6、開展開題報告會,進行方案評審

  學生參加社團內的開題報告會,組織指導教師備課組3-4人參加評審,接受教師評審組的質詢,修改完善方案。課題的方案的評審要依據《課題方案評審表》的要求,評審結束,必須為每個小組寫評價表,為每個小組打分,并對小組全體成員設計的方案要進一步完善。

  7、課題實施,教師監控與指導

  小組活動在規定時間內分別按小組進行。這給管理帶來了困難,教師主要通過一些過程性的圖表來實現,每次小組活動時,要要有書面形式的報告、活動記錄表、訪談記錄表等,教師對小組的活動實施狀況進行糾正和指導。

  8、撰寫研究報告,完成項目設計和活動總結

  各社團內的研究性學習要以課題小組為單位,撰寫研究小組活動的研究報告,項目設計報告以及調查報告等。課題小組同學在規定時間內,將活動的過程性進行總結。既要進行課題組的整體小結,還要進行小組內的研究成員的個人總結,在活動結束后,將材料上交給指導教師。并開始著手完成小組課題研究報告。

  9、社團內展示、成果評價

  各課題小組的成果可以采取各種表現形式,可采用文字,模型,圖片,聲像多媒體等。展示時,各種成果可以在同學間相互交流,同學間相互學習,交流后,各小組再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導教師按照課題成果的評價表,對各課題小組成果提出問題和質疑,課題小組要進行說明和應答,指導教師對應答表現進行適當成績評價。指導教師依據《綜合實踐活動課題成果評價表》分開題報告、方案設計、研究報告和應答效果等幾個分項評價成績,按一定的比例和權重,進行求和,得到一個綜合成績,此成績就為該學生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成績。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推薦優秀課題參加年級課題的成果展示與課題答辯,并舉行一次全年級的成果匯報展。

  10、年級成果展示、答辯與報告會

  指導教師按年級安排不同的比例,選擇出水平性、代表性最強的成果進行展示和答辯,答辯主要回答專家組的提問與質疑。學校對優秀成果頒發了專項獎勵。研究成果的匯展與評價根據課時計劃與活動安排。

  六、課程的管理

  校本課程的管理要在系統論與控制論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組織與協調工作,并嘗試構建一套較為完善的課程管理體系。

  1、教務處————日常管理

  主要是主要負責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方案的組織與策劃,組織教師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校本培訓,以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同時負責場地活動設備的組織與協調,各活動場館的定期開放。為學生創造活動的便利條件。

  2、年級組————協調管理

  年級組在年級組長的領導與協調下,按計劃與嚴格落實課程活動計劃要求,協調本年級的班主任及各班級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一些年級內的學生偶發事件。

  3、班主任————具體管理

  班主任要協助作好本班級的學習動員,學習經驗交流,校本課程的參加與報名組織工作,落實活動的常規教育等。

  4、學 生————自主管理

  學生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強調自律、自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提高活動的質量。其中各課題小組中課題組長與組員合理分工,協調研究,相互促進,確保活動的正常開展。

  七、課程的評價

  評價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環節,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過程,以及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創新性。評價的方式可以多樣化,通過評價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教師專業化程度的提高。評價主張采用以“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

  1、評價的基本理念

  評價的整體觀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整體觀要求在評價中把課程、教學和評價進行統整,使它們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貫徹到活動中去。一方面,將學生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產品如研究報告、模型、主題演講等作為評價它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多元的。教師、學生、校外指導教師都可以作為評價者,在活動的評價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自我反思性評價,通過學生的自我反思性評價,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強調多元價值取向,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對學生的各種活動方式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僅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方案,而且表現自己所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

  評價內容的過程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重視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定的作業應該揭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僅是針對問題得出結論,只要學生經歷的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要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經驗以及成功的體驗。總之,注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和發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學發展的水平,或者成人的認識水平來評價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最終結果的科學性。

  2、評價的方式

  校本課程的評價方式呈現多樣化特征。無論何種方式,都是以觀察為先決條件。通過觀察、記錄、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這是綜合實踐活動各項評價方式運用的基本要求。在具體的操作中,“成長記錄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被認為是十分有效的評價方法。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實踐活動檔案,以便使學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及時保存活動過程的經歷,及時總結活動過程的實際體會。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評價方式有匯報、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報告答辯、演示、表演、競賽等,通過學生教師之間的學生自評、學生之間的互評,教師對學生的師評等多重方法,以過程性和描述性評價為主,來實現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評價。

  3、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

  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

  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狀況。

  學生對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

  八、課程方案實施的幾點說明

  為了貫徹和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在汲取我校現有的活動課程實施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整合,我校積極開展初中階段的校本課程的實驗工作。通過實驗工作的開展來改變學生的固有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地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主動探究的態度、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命運、社會問題、環境問題,關注社會需要,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服務于社會,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需要、科技進步、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聯系,加強德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和主動性,從而構筑一個符合我校實際的校本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開放的實踐性課程,活動的內容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綜合的實踐能力。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從學生所處的實際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出發,展開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2、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活動實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實踐,同時要求教師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指導,處理好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使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問題意識,并善于指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同時在活動中采取多樣化的組織方式開展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持續、深入地探究下去。

  3、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綜合實踐活動要集中體現學校的原有特色,學校要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規劃。通過活動的展開,學生與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會產生出新的目標、問題、價值觀和新的對結果的設計。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必須認識到這些生成性目標與生成性主題產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價值,并加以運用,使生成性發揮得更具目的性和更富有成效,從而將活動引向新的領域。

  4、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要考慮到信息時代對學生發展的現實要求,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范圍,提升活動的實施水平,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實施過程之中。同時把信息技術不僅僅作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手段,而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素養,滲透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中,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為學生創造反思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防止陷入純粹的技能訓練誤區。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落實新的國家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強化學校特色,我校在切實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和依據

  (一)目的:

  1、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教學效率低,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學生正處在可塑性大、易于理解外來事物的刺激,便于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了能使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對他們加強藝術素養的培養,應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于20xx年成立民族打擊樂團隊伍不斷壯大,堅持每周活動。目前已經初步構成以打擊樂為核心的民樂藝術特色。孩子們不僅僅有了一技之長,而且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2、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研究學生,不僅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有融會貫通的綜合潛力。校本課程的研發權給予了一線的教師,那就為教師帶給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舞臺,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并有的.。正如我們的老師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職責、一種渴望、一種成功。我們將和它一齊成長。

  3、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望欣園小學建校以來,一向努力構建“全面+特色”辦學模式,作為望京科技創業區“辦一所有特色的學校”,這是全體師生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盼。近幾年來,望京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期望透過學校的藝術教育來提高子女的藝術素養、審美潛力,民族自豪感,從而豐富內心世界,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說我校藝術校本課程,正是在這種形式下開設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二)依據:

  1、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和《朝陽區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的精神。

  2、我校的辦學理念:創辦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學校。為培養德智雙全、身心共健、才藝俱佳、健康快樂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本校資源條件:設施完善,專用教室齊備,多媒體設備先進。教師工作熱情高,且用心肯干;多數教師有可開發的特長。學生質樸、樂學,興趣廣泛。絕大多數家長綜合素質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學校工作。社區參與學校辦學的愿望較高,且與學校建立了較好的協作關系,學校有必須的號召力。

  4、社區資源、學校資源和教師資源以及對學生、家長、社區、教師關于校本課程設置的調查問卷結果。

  三、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1、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潛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潛力,積累藝術文化深厚的底蘊,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2、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3、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4、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復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四、校本課程的具體目標

  1、課程開發小組成員具有較高的開發校本課程的熱情和潛力,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開發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區擁有所需要的課程資源。

  五、開發原則

  1、互補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做到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思考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3、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還重視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取。

  4、全面性原則:盡可能利用校內教師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靈活性原則:教學資料、方法應以學生實際狀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潛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資料形式上可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六、設置課程的合理結構

  我校本著校本課程及教材建設規劃既要思考校本課程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思考我校自身發展目標的定位,既要取國家課程為主之長,又要補國家課程不足之短,既要思考學生的合理負擔,又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對校本課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設置:

  a)根據對學生、家長、教師和社區的問卷調查,擬開設民族工藝、民族器樂、民族服飾、民族建筑等課程。

  b)根據學生年齡的不一樣,設置不一樣的課程。

  c)每班每學期校本課程課時數為16。

  課程領域課程名稱涉及年級課時開發時光選修必修

  民族藝術民族工藝三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器樂四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服飾五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建筑六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七、課程實施與評價

  校本課程的實施

  1、加強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周1課時。

  3、校本課程修改組的人員參與聽、評課的指導,做好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調控校本課程實施狀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學校透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相關教師進行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學習興趣,二看學生實際理解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后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我們個性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系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資料。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生興趣特長發展的“成長記錄袋”,允許孩子們把自我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書法作品、一盒錄音帶、一個小制作……)放到記錄袋中,能夠想象幾年之后,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我又長大了,或許這作品陪伴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課程管理:

  ㈠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校長),副組長:

  成員:

  ㈡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征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資料。

  2、透過對學生、家長、社區、教師的調查問卷確定校本課程所設置的資料。

  3、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征求意見,看所開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家長的意愿。

  ㈢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資料:《校本課程學習資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等資料。培訓方式:集中學習、交流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㈣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資料:

  1、主講教師姓名、課程類型、授課對象、授課時光(周課時、總課時)

  2、課程簡介

  3、確定課程目標:(全面、適當、清晰;涉及目標的三大領域)

  4、課程的資料:擬定課程的綱和目

  5、設計學習方法:體現課程的特點、貼合活動主題的要求、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

  6、提出課程實施的推薦:含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級規模。

  7、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等

  ㈤學校正式開題,修改教師自主選取。

  學校向修改組成員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資料、目的、授課方式等,讓教師自主選取進行修改。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學校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務必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到達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狀況。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了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項目開發小組修改項目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并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四)課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透過后,由學校報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五)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透過后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第三階段:拓展階段

  對教材資料的調整

  在使用校本課程文本的時候,將根據教材使用的實際狀況,從學習資料的選取、誦讀資料的數量上不斷對文本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3

  校本課程的評價更多地依靠學校進行自覺自律的自我評價,不斷反思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健康順利運行。建立較為規范的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是一所學校成功地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一、校本課程的評價原則

  1、主體的多元性

  校本課程的評價主體至少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人員:學校管理者、任課教師及班主任、學生自身、同學。

  2、評價主體互動性

  如學生自評、互評、教師描述性、激勵性評價,學校不以評比為目的,而以研究或促進為目的的評價等等。

  3、評價內容的多元性

  學習成績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身體、心理素質、學習潛能、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

  4、評價過程的動態性

  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使學生逐漸感悟自身的發展,增強進一步提高和發展的愿望。

  二、校本課程的評價內容

  校本課程的評價包括兩個方面: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評價:

  一、是學生選擇的'人數,

  二、是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

  三、是領導與教師聽課后的評價,

  四、是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五、是教師采取的授課方式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應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研究各應占多大的權重,最后把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形成對課程開發者的最終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采取學分制。學分的給定應考慮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不同的學時給不同的分數;

  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由任課教師綜合考核后給出一定的分值;

  三、是學習的客觀效果,教師可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考核。

  三個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學生參與學習的學時量的考金為主,過程與結果為輔,但最終的學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4

  一、校本課程開發依據:

  1、踐行課改理念。《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不僅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整本書”的建議,而且對閱讀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完成400萬字的閱讀任務,其中小學階段應該完成145萬字,還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可見經典誦讀對基礎教育,對兒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有助于豐富和優化課程結構,促進學生的高品質學習。通過開發“經典誦讀”校本課程,凸顯教材民族化,現代化的課程理念、豐富課程設計和實施,合理配置學校課程資源,優化完善課程結構。拓寬閱讀教學途徑,搭建課內外溝通的橋梁,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底蘊,實現學生的高品質學習。

  3、學校辦學思想與校園文化的體現。我校提倡學生廣泛閱讀,倡導“陽光·快樂·成長”的核心價值觀,更致力于內涵發展,把“陽光·書香”定為我校校園文化的主題。開展經典誦讀必將促進“陽光·書香”校園文化建設。

  4、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在拓展型課程的實踐中體驗并實踐多元化的,新穎的教學方式,對基礎型課程教學方式的豐富和完善具有積極意義。我校的經典誦讀集積累、背誦、書寫與一體,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自主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5、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有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也是學生智力、思維發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記憶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學生知識、智能、審美。

  二、課程介紹:

  1、課程名稱:《經典誦讀》

  2、課程類型:語言文字類

  3、開發背景:(1)、經典文學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待繼承與發揚:我國幾千年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展,做到古為今用。根據我們的調查,大部分學生對祖國與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識嚴重不足。文學作為文化載體,決定了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物質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

  《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這一重要精神,明確地指出了今天我們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不能離開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傳統文化。

  (2)、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經典文學作品的思想意義深遠,尤其是在“重禮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傳承的。誦讀如《弟子規》等經典,必將對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給予指導,對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深遠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增加閱讀量,并明確提出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懷”,也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古典文化積累、書寫的指導,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經典文化,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古文中的經典恰恰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重視古典文化積累,誦讀經典,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程的要求。“經典誦讀”校本課程必將成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3)、校園文化的體現:我校已建設文化墻210延長米,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載體,從環境建設上體現了中華經典文化。我校致力于內涵發展,提倡師生讀書,近年來啟動“陽光·書香”活動。開發“經典誦讀”校本課程,必將有力促進我校、“陽光·書香”校園文化的特色的形成和深入。

  (4)、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的需求:教師在拓展型課程的.實踐中體驗并實踐多元化的、新穎的教學方式,對基礎型課程教學方式的豐富和完善具有積極意義。我校的《經典誦讀》集積累、背誦、書寫于一體,對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自主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豐富、改變學生對學習的認識、理解和感受,從而使學生愛學、會學、自主的學、合作的學。

  4、校本課程管理小組:

  組長:劉國富

  副組長:李強、寶偉棠、金常勝、劉偉林

  成員:劉國峰、溫海楠、吳麗麗、王明麗、薩茹拉、徐麗娜、祝鍇山、劉穎、孫菲菲、索明婧、李明慧、張芳

  組長負責校本課程開發的全面工作。

  副組長負責制定實施方案,對實施過程中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成員負責按實施方案落實課程工作,組織各項活動,檢查驗收實施效果等。

  5、教材類型:選編

  三、校本課程內容:

  1、課程目標:

  (1)、通過全面開展國學教育,讓學生了解、中華文明,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養:通過背誦,培養學生挑戰白我,勤于學習的態度和毅力。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閱讀國學經典作品的興趣。

  (2)、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同、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形成人人愛國學,人人學國學的良好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國學知識,使學生的說與寫的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徑。

  (4)、通過師生同誦同寫同講的活動,促進教師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2、課程內容

  背一背:以《弟子規》為主,輔以背誦古詩、成語、佳句等。

  講一講:積累名人名言、成語等,以講故事形式進行交流。

  讀一讀:讀名篇,培養朗讀能力。

  寫一寫:通過摘抄五個佳句一首古詩十句成語鞏固積累,養成“提筆就是練字”的好習慣。(開展“15110閱讀積累周計劃”)

  每學期開展一次經典誦讀競賽和積累本評比活動。

  3、課程類型:語言文字類

  4、主講教師:各年級語文任課教師

  5、教學材料:《弟子規》、平行班教師確定的名篇

  6、授課時間和授課對象:

  1、教師在每周一節“閱讀課”解讀《弟子規》“名篇”

  2、學生利用早讀時間誦讀背誦“弟子規”

  3、課前背誦5首古詩

  7、課程實施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驅力。因此,要堅持把激發學生興趣貫穿于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注重環境熏陶,充分發揮校園文化陣地的育人作用,在文化墻、櫥窗、展板、墻報、讀書角懸掛和展示經典書籍、名言等,形成濃郁的經典文化氛圍。

  2、學科滲透——各學科要根據學科特點,結合經典文學的內容,在教學中滲透經典文化,尤其是語文學科,加大指導力度。如:師生共同誦讀、學生展示誦讀等。

  3、開展系列活動

  (1)建立班級圖書角,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配合語文教師進行課外閱讀量登記。

  (2)經常為學生讀書,讓他們在聽書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從而愛上讀書。利用班會、校會等時間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

  四、課程評價

  1、對學生評價:根據學生興趣、態度、誦讀及獲獎情況,按照優、良、合格的等次,結合學生自評、班級互評、教師點評的多種評價方式。及時推廣和宣傳典型。

  2、對教師的評價: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記入教師工作量,納入教師的業績考核,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條件之一。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5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展,還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我校為農村小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硬件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縣直學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在分析了周邊地區的社會環境、學校的校園環境、師生的基本情況等因素后,發現,我校擁有豐富的鄉土教育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較強活動能力的農村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的優勢。“利用鄉土資源,開發校本課程”,我們認為我校依托本地區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校本課程,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開本課程開發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

  教材植根于顯示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寨里河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等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發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并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周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常化;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4.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5.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適當獎勵。

  6.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7.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5.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了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項目開發小組修改項目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并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五)課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學校報鎮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六)鎮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七)、技術顧問定期來校上課。

  (八)、定期組織學生到田間、大棚、石材廠、采摘園實地學習。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0-18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3-07

跳繩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6-15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07-21

2022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9-29

書法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2-05

足球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1-22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熱】04-16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熱門】04-16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精】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