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共同體實施方案

時間:2023-01-26 16:22:56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共同體實施方案匯編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共同體實施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共同體實施方案匯編15篇

共同體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根據《濱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xx 年工作要點》《濱州市教科院小學教研室20xx年工作計劃》《關于成立惠民縣“小學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通知》整體部署,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為我校教師教研隊伍建設注入新動能、新活力,經研究,決定成立惠民縣第二實驗學校“小學教師學習共同體”。旨在深化小學部各學科組建設,引領青年教師快速發展,為我校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整體提升和優秀教師、名教師脫穎而出搭建平臺。

  二、總體目標和思路

  我校教師學習共同體總目標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完善自我,努力爭做勝任型、特色型、專家型教師。

  我們的.總體思路是:一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過開展扎扎實實的研究、探討、合作、交流、互助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三、工作思路

  開展自主學習、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四、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實施與管理,強化責任,明確任務,使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成立教師學習共同體領導小組:

  組 長:商文革

  副組長:韓小雷

  組 員:薛薇 各學科教研組長

  五、具體要求

  (一)活動形式

  利用釘釘群、微信群等線上教研,現場教研、學習等線下交流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鼓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造性開展多樣、高效活動。

  (二)活動啟動及開展時間

  各學科教研組長根據學科自身情況確定。

  (三)活動主要內容

  圍繞學科育人、高效課堂、教學常規、作業改革、小課題研究、教師專業基本功等學科專業內容以及小學教育教研通識知識與技能開展活動。

  (四)職責分工

  “學共體”全體成員每學期須完成以下任務:

  1.圍繞各階段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

  2.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質量較高的小論文(1500字左右)、一篇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設計、一個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課件、一次質量較高的作業設計。以上任務可以結合各階段主題活動完成,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有感而作。

  3.由教研組長指定或教師推薦,每學期認真閱讀一本書籍,并以課件或文字的形式分享讀書體會(教育理論、隨筆或教育通識方面的書籍均可,也可以與學生共讀一本書)。

  此外,“學共體”成員職責分工如下:

  1.學科教研組長:擬定學共體階段活動主題。

  2.“學共體”學科教研組長制定學科“學共體”實施方案及20xx.7—20xx.7年度學習計劃,安排階段教研任務、線上線下學科教學研究答疑、引領通識理論及學科專業知識學習與實踐,匯總每學期“學共體”學習材料報教學發展中心。

  3.“學共體”成員:服從安排,按時參與各項活動,積極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六、學習計劃

  月份

  活動內容

  20xx年7月

  成立學校各學科“學共體”,各學科制定計劃

  20xx年8月

  假期教師自讀書活動及各學科“共同體”釘釘群交流

  20xx年9月-—11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

  20xx年12月—2月

  1.優質小論文(1500字左右)評選2.組內師生共讀一本書

  20xx年3月—7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

共同體實施方案2

  根據學校黨委《關于開展基層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的通知》精神和學校組織部、機關黨委的安排,xxx黨支部將與xx學院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為更好地促進兩個黨支部之間的交流,增強黨支部活力,提高雙方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建設水平,按學校黨委要求,特制訂《xxx黨支部、xx學院學生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方案》,對下一步的結對共建活動進行指導和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目標,充分發揮機關黨員干部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密切機關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之間的聯系,不斷提高機關服務基層、服務師生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改進機關工作作風,不斷促進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

  二、結對共建活動的目的和工作原則

  xxx黨支部、xx學院黨支部將以結對共建活動為載體,建立機關與院系黨支部建設新途徑,探索黨支部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黨建新思路,促進基建處和化環學院之間的工作聯動,密切合作關系;按照“以共建促黨建,以共建促了解,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發展”的原則,堅持服務師生、密切聯系群眾的宗旨,增強黨員干部的能力和素質。

  三、結對共建活動形式和內容

  經與xx學院黨委領導溝通聯系,本次活動采取基建處黨支部與化環學院學生黨支部結對的共建形式進行。

  按學校黨委要求,結對共建活動內容包括組織共建、黨員互動、共同提高三個方面:

  1、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采取聯合集中學習,聯合過組織生活,聯合開展黨課教育等形式,交流黨建工作經驗,共享黨建工作信息,加強組織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2、圍繞學校中心任務,同時結合大學城校區提升計劃、院系用房維修改造工作,加強溝通和信息交流,就化環學院師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采取座談、走訪等方式,開展調查研究,以點帶面,為大學城校區規劃建設和學院加強改進工作提供決策參考。按要求,共建黨支部每年聯合形成1篇調研報告。共建雙方建立活動記錄制度,認真記錄每次活動的情況。

  3、xxx黨支部要利用xx學院在教學科研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聽取專家講座、咨詢專家意見等形式,提升支部黨員素質,提高機關工作水平。xx學院黨支部要充分利用機關黨支部在校園建設信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優勢,解決支部實際問題,促進支部建設。共建黨支部之間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交流互動,共同促進,相互提高。

  四、時間安排

  此次xxx處與xx學院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分為四個階段、持續三年完成:

  1、第一階段——調查研究階段:結合“群眾路線大家談”活動,基建處黨員干部在六月下旬召開了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討論開展基層、群眾工作的具體思路;并與xx學院聯系溝通,初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師生員工最關心的問題、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對機關工作的意見建議。

  2、第二階段——制定方案、廣泛發動階段:在前階段調研討論的基礎上,結對共建黨支部結合共建任務和本單位工作特點,按照有利于工作開展、有利于發揮優勢、有利于活動取得實效的原則制定共建黨支部的共建活動方案。

  3、第三階段——活動實施階段:在今后三年,結對共建黨支部將按照學校黨委組織部確定的學校支部共建方案嚴格執行。xx處黨支部書記、xx學院共建支部書記作為共建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帶頭開展調研,全面了解共建支部的情況,廣泛征求共建支部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開展共建活動。做好活動開展情況記錄,完整記錄活動開展過程。

  4.第四階段——交流、總結階段:共建支部每年度要對支部共建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形成一份結對共建特色經驗材料。

共同體實施方案3

  一、建設分層分類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

  教師標準是對教師素養的基本要求。沒有標準就沒有質量。適應以智能制造技術為核心的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建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分明,覆蓋公共課、專業課、實踐課等各類課程的教師專業標準體系。修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研制高等職業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專業標準。通過健全標準體系,規范教師培養培訓、資格準入、招聘聘用、職稱評聘、考核評價、薪酬分配等環節,推動教師聘用管理過程科學化。引進第三方職教師資質量評價機構,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評價標準體系,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二、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改革

  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考試制度,在國家教師資格考試中,強化專業教學和實踐要求,按照專業大類(類)制定考試大綱、建設試題庫、開展筆試和結構化面試。建立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方式公開招聘的機制。加大職業院校選人用人自主權。聚焦專業教師雙師素質構成,強化新教師入職教育,結合新教師實際情況,探索建立新教師為期1年的教育見習與為期3年的企業實踐制度,嚴格見習期考核與選留環節。自20xx年起,除持有相關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畢業生外,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自20xx年起,除“雙師型”職業技術師范專業畢業生外,基本不再從未具備3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中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

  三、構建以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為主體、產教融合的'多元培養培訓格局

  優化結構布局,加強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高校職業技術教育(師范)學院建設,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學舉辦職業技術師范教育,開展在職教師的雙師素質培訓進修。實施職業技術師范類專業認證。建設100家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100個國家級企業實踐基地,明確資質條件、建設任務、支持重點、成果評價。校企共建職業技術師范專業能力實訓中心,辦好一批一流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一流職業技術師范專業。健全普通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教師機制,發揮行業企業在培養“雙師型”教師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高校以職業院校畢業生和企業技術人員為重點培養職業教育教師,完善師范生公費教育、師范院校接收職業院校畢業生培養、企業技術人員學歷教育等多種培養形式。加強職業教育學科教學論師資隊伍建設。支持高校擴大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探索本科與碩士教育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職業技術教育領域博士研究生培養,推動高校聯合行業企業培養高層次“雙師型”教師。

  四、完善“固定崗+流動崗”的教師資源配置新機制

  在現有編制總量內,盤活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向“雙師型”教師隊伍傾斜。推進地方研究制定職業院校人員配備規范,促進教師規模、質量、結構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根據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專業特點,優化崗位設置結構,適當提高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優化教師崗位分類,落實教師從教專業大類(類)和具體專業歸屬,明確教師發展定位。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設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崗位,暢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兼職從教渠道,規范兼職教師管理。實施現代產業導師特聘崗位計劃,建設標準統一、序列完整、專兼結合的實踐導師隊伍,推動形成“固定崗+流動崗”、雙師結構與雙師素質兼顧的專業教學團隊。

  五、建設“國家工匠之師”引領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分級打造師德高尚、技藝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等高層次人才隊伍。通過跟崗訪學、頂崗實踐等方式,重點培訓數以萬計的青年骨干教師。加強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培養,為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育一大批首席專家。建立國家杰出職業教育專家庫及其聯系機制。建設1000個國家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和1000個國家級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人才需要,打造一批覆蓋重點專業領域的“國家工匠之師”。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學名師等評選表彰中,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六、創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20xx-2021年,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1+X證書制度改革需要,面向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戰略性重點產業領域和民生緊缺領域專業,分年度、分批次、分專業遴選建設36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全面提升教師開展教學、培訓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為提高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證。優化結構,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實施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組織教學創新團隊骨干教師分批次、成建制赴德國等國家研修訪學,學習國際“雙元制”職業教育先進經驗,每年選派1000人,經過3-5年的連續培養,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各地各校對接本區域重點專業集群,促進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實施團隊合作的教學組織新方式、行動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新模式,建設省級、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七、聚焦1+X證書制度開展教師全員培訓

  全面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對接1+X證書制度試點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需求,探索適應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的教師分級培訓模式,培育一批具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能力的教師。把國家職業標準、國家教學標準、1+X證書制度和相關標準等納入教師培訓的必修模塊。發揮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健全完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推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在教師培養培訓、團隊建設、科研教研、資源開發等方面提供支撐和服務。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培訓者隊伍,認定30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示范單位。

  八、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

  加大政府統籌,依托職教園區、職教集團、產教融合型企業等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建立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相互兼職常態運行機制。發揮央企、國企、大型民企的示范帶頭作用,在企業設置訪問工程師、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標準要求、崗位設置、遴選聘任、專業發展、考核管理等方面綜合施策,健全高技能人才到職業學校從教制度,聘請一大批企事業單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到學校兼職任教。鼓勵校企共建教師發展中心,在教師和員工培訓、課程開發、實踐教學、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教師立足行業企業,開展科學研究,服務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推進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課教師每年至少累計1個月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實踐或實訓基地實訓。聯合行業組織,遴選、建設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和兼職教師資源庫。

  九、深化突出“雙師型”導向的教師考核評價改革

  建立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培訓評價組織多元參與的“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將師德師風、工匠精神、技術技能和教育教學實績作為職稱評聘的主要依據。落實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建立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嚴格執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引入社會評價機制,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和違反師德行為聯合懲戒機制。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破除“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唯身份、唯獎項”的頑瘴痼疾。推動各地結合實際,制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將體現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的雙師素質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繼續辦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將行動導向的模塊化課程設置、項目式教學實施能力作為重要指標。試點開展專業課教師技術技能和教學能力分級考核,并作為教師聘期考核、崗位等級晉升考核、績效分配考核的重要參考。完善考核評價的正確導向,強化考評結果運用和激勵作用。

  十、落實權益保障和激勵機制提升社會地位

  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過程中,全面落實和依法保障教師的管理學生權、報酬待遇權、參與管理權、進修培訓權。強化教師教育教學、繼續教育、技術技能傳承與創新等工作內容,制定職業教育教師減負政策,適當減少專任教師事務性工作。依法保障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管理的權利。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各地要結合職業院校承擔擴招任務、職業培訓的實際情況,核增績效工資總量。教師外出參加培訓的學時(學分)應核定工作量,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參考因素。按規定保障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待遇。

  十一、加強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面領導

  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定向作用,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對教師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組織宣傳,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配齊建強思想政治和黨務工作隊伍。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挖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大力宣傳職業教育中的“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弘揚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

  十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工作聯動機制,推動解決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大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職業院校和各類辦學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推動教師隊伍建設與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有機結合。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投入的`支持重點,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進一步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適時提高職業技術師范專業生均撥款標準,提升師范教育保障水平。加強督導評估,將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

共同體實施方案4

  根據《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魯政發〔20xx〕24號文件統籌推進縣(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淄政發〔20xx〕34號)及市教育局《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為進一步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建設,促進全區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目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核心,組建聯盟式、幫扶式共同體,充分發揮名校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創新義務教育辦學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激發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活力,促進全區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發展。

  二、總體目標

  在鞏固已有的共同體基礎上,組建一批新的的幫扶式、聯盟式共同體,實現年內全區義務教育段學校共同體建設全覆蓋。深入探索管理科學、運行高效、互助互贏的共同體辦學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三、工作重點

  1.確定共同體核心學校,讓學校自愿結合,增大學校間組建共同體雙向選擇空間,充分發揮學校的主觀能動性,組建聯盟式共同體和幫扶式共同體,鼓勵各學校特色發展。

  2.制定共同體內相關學校的捆綁式考核制度,推進學校間師資共享、學生共育、資源共建、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協同發展,實現責權利的'統一,調動學校、校長、學校領導班子、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四、共同體主要組建模式

  1.聯盟式共同體。小學組建10個聯盟式共同體,初中組建4個聯盟式共同體,全區確定14所聯盟式共同體核心校,其余各學校依據地理位置、辦學定位、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選擇加入一個聯盟式共同體,每個共同體原則上不超過4所學校。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牽頭商定共同發展愿景和具體舉措,探索開展校干教師掛職交流、聯合教研、課題共建共享、學生交流、教育教學活動同步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交流活動,分享先進的辦學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課堂教學、良好的場地設施設備和優質的師資團隊,加快融合,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和辦學層次。

  2.幫扶式共同體。需要幫扶的學校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由教育和體育局優先在其所在的聯盟共同體內確定一所幫扶學校,組成結對幫扶共同體。通過課題引領、網絡教研、空中課堂、校干教師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機制,幫助被幫扶學校解決實際困難,實現幫扶式共同體之間的教育資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

  五、實施步驟

  1.制定《張店區20xx年義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工作實施方案》,適時召開會議并公布。(3月)

  2.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對接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組建聯盟式共同體,各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填寫聯盟式共同體匯總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報基礎教育科。(3月)

  3.有被幫扶需求的學校填寫幫扶式共同體申請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報基礎教育科。(3月)

  4.適時召開會議公布全區20xx年義務教育學校聯盟式共同體、幫扶式共同體組建情況,部署任務,明確要求。(4月)

  5.各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各幫扶學校牽頭、協調共同體內學校制定共同體年度工作計劃,確定主要工作任務、合作方式、相關職責等,并于4月15日前報基礎教育科。(4月)

  6.區教體局組織相關人員對各共同體工作計劃進行修改、完善并及時反饋。(4月)

  7.制定全區各共同體發展情況評價、考核標準并公布。(4月)

  8.各共同體按照工作計劃開展工作,區教體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及時調度、指導。(5月-11月)

  9.對各共同體發展情況進行督導評估。(11月-12月)

  10.對各共同體發展情況進行總結,推廣義務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典型案例和經驗,引領各共同體良性發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機制

  1.探索構建共同體管理一體化機制。共同體內部實行核心校負責制,引領各成員學校逐步探索構建“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教學、一體化教研”的共同體辦學模式和運行機制。各共同體學校等要明確各自職責和具體任務,協同發展、創新發展。

  2.探索構建“互聯網+共同體”發展新機制。以教育信息化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點和突破口,通過改善學校信息化辦學條件、推進學校間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數字化學習推廣應用、強化學校校干信息化領導力和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等舉措,全面優化學校網絡教學與學習環境,實現共同體內部各學校互聯互通、互動交流、共同生長。

  3.建立科研先導和典型引領機制。各聯盟式共同體核心學校、幫扶式共同體幫扶學校系統梳理共同體運行中的各類問題和難點,按照“問題即課題”思路,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突破瓶頸,創新協同發展路徑,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區教體局將通過召開現場會、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進行宣傳和推廣推介,引領發展。

  4.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積極協調區財政局每年在預算內安排一定的共同體發展經費,用于保障共同體建設、教師培訓、課題研究等。

共同體實施方案5

  為加快農村薄弱學校建設,充分利用和發揮城市學校的人才優勢、管理優勢、資源優勢、信息優勢,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同步發展,根據臨渭區教育局《關于推進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實施教育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文件精神,結合實驗小學校情及三張鎮、孝義鎮13所學校的現狀與特點,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區局文件精神,發揮核心校實驗小學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為載體,以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優質辦學為目的,整合城鄉教育資源,在共同體內實行共享管理經驗、助推教師成長、探索考核評價等新機制。通過理念更新、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特色創建、輪崗任教等方式,實現“理念共享、資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構建均衡優質和諧的臨渭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總負責:

  組長:

  副組長:

  領導機構下設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辦公室

  主任:

  副主任:

  三、主要目標

  1.互相融合,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幫助孝義鎮中心校和三張鎮中心校確立明確的辦學思路、科學學校制度,改善教師培訓方式、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2.任務驅動,落實城鄉幫扶責任。主要通過“四會”即開展聯席會、組織專題會、召開現場會、舉行匯報會來明確責任。

  3.依托活動,開展相關幫扶工作。以“課標研讀”為主線,舉行集中教研活動、科研知識講座、課題指導、師徒結對、業務競賽等活動,形成“學習、研究、實踐”為一體的'研修氛圍。

  4.積極探索,遵循“五共五聯”原則。即示范榜樣共引、教育管理共濟,教育資源共享,教育問題共研,教育發展共進;城鄉學校聯誼、教學研究聯動、教學質量聯抓、教師培訓聯辦、亮色孵化聯手,真正打造成均衡聯動發展共同體,互補短板,互長優勢,共生共長,共同發展。

  四、具體活動安排

  1.時間安排:原則上不要隨意調換,但因為實際工作原因,所以安排的時間可以根據受援學校和我校工作進行微調,調換時間不要超過一周。

  2.涉及內容:備課、上課、班級管理、作業布置、德育主題、班隊會、少先隊課程、捐書捐衣、關愛留守、管理人員跟崗學習等形式和內容不限。

  3.活動形式:跟崗學習、集中培訓、送培到點

  4.資料呈現:活動方案、活動簡報、活動總結、照片、活動記錄表過程性資料

  5.裝訂順序:

  封面——目錄——活動實施方案——活動具體安排——活動簡報——過程性資料(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課件、聽課感受、聽評表等)——照片(文檔里面橫版粘貼10張,每兩張放在一個文檔)——活動小結——所有手寫的資料原件。備注:參加活動的感受(人人一份,每份不少于一張半)

  6.強調說明:每次活動都是以日期+活動主題來命名,里面是:一個文檔(排好的冊子)、一個照片包(原圖照片多角度10張)、一個課件包(執教內容或者報告內容)。

  五、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聯絡人員分組一覽表

共同體實施方案6

  為加快農村薄弱學校建設,充分利用和發揮城市學校的人才優勢、管理優勢、資優勢、信息優勢,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同步發展,根據臨渭區教育局《關于推進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實施教育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精神,結合實驗小學校情及三張鎮、孝義鎮1所學校的現狀與特點,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區局精神,發揮核心校實驗小學優質教育資的.輻射作用,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優化堂教學過程為載體,以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優質辦學為目的,整合城鄉教育資,在共同體內實行共享管理經驗、助推教師成長、探索考核評價等新機制。通過理念更新、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特色創建、輪崗任教等方式,實現“理念共享、資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構建均衡優質和諧的臨渭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總負責:

  組長:

  副組長:

  領導機構下設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辦公室

  主任:

  副主任:

  三、主要目標

  1、互相融合,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幫助孝義鎮中心校和三張鎮中心校確立明確的辦學思路、科學學校制度,改善教師培訓方式、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2、任務驅動,落實城鄉幫扶責任。主要通過“四會”即開展聯席會、組織專題會、召開現場會、舉行匯報會明確責任。

  3、依托活動,開展相關幫扶工作。以“標研讀”為主線,舉行集中教研活動、科研知識講座、題指導、師徒結對、業務競賽等活動,形成“學習、研究、實踐”為一體的研修氛圍。

  4、積極探索,遵循“五共五聯”原則。即示范榜樣共引、教育管理共濟,教育資共享,教育問題共研,教育發展共進;城鄉學校聯誼、教學研究聯動、教學質量聯抓、教師培訓聯辦、亮色孵化聯手,真正打造成均衡聯動發展共同體,互補短板,互長優勢,共生共長,共同發展。

  四、具體活動安排

  1、時間安排:原則上不要隨意調換,但因為實際工作原因,所以安排的時間可以根據受援學校和我校工作進行微調,調換時間不要超過一周。

  2、涉及內容:備、上、班級管理、作業布置、德育主題、班隊會、少先隊程、捐書捐衣、關愛留守、管理人員跟崗學習等形式和內容不限。

  3、活動形式:跟崗學習、集中培訓、送培到點

  4、資料呈現:活動方案、活動簡報、活動總結、照片、活動記錄表過程性資料

  5、裝訂順序:

  封面——目錄——活動實施方案——活動具體安排——活動簡報——過程性資料(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聽感受、聽評表等)——照片(檔里面橫版粘貼10張,每兩張放在一個檔)——活動小結——所有手寫的資料原。備注:參加活動的感受(人人一份,每份不少于一張半)

  6、強調說明:每次活動都是以日期+活動主題命名,里面是:一個檔(排好的冊子)、一個照片包(原圖照片多角度10張)、一個包(執教內容或者報告內容)。

共同體實施方案7

  近日,泉州市教育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泉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在全市公辦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推行公辦“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組建“1+N”的教育共同體(1所名優校+N所學校),采取“一對二”或“一對多”等形式開展教育共同體辦學,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度,推動我市基礎教育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一、總體目標

  到20xx年,形成有泉州特色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共同體辦學格局,建設100個有特色有影響的優質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共同體,更加發揮教育共同體辦學優勢,全面擴大我市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推動鄉村振興,整體提升我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水平,構建“學在泉州”的教育發展新態勢。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整體規劃與試點先行相結合原則

  加強教育共同體辦學的整體設計,遴選條件成熟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先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增加教育共同體的數量,堅持“一共同體一方案”,成熟一個組建一個,提高教育共同體辦學質量。同時把握好教育共同體辦學擴張的速度、規模。

  (二)堅持“輸血再造”與自我提升相結合原則既要注重教育共同體名優校對薄弱校、新建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輸血再造”,更要注重薄弱、新建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自我造血”、自我發展能力的培育,最終實現優質基礎上的協同共進。

  (三)堅持共同發展  與特色發展相結合原則

  通過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建共享,構建教育共同體發展新格局,同時,凝練符合自身辦學歷史積淀和特色發展的辦學模式、育人方式和實踐路徑,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三、主要舉措

  (一)推行“三種模式”

  1.領辦型。通過名優校設立分校區、薄弱學校委托名優校管理、新建學校劃歸名優校管理等方式組建。各縣(市、區)要按照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原則,由名優校牽頭領辦,推動實現資源管理一體化、內部管理一體化、課程教學一體化、教師發展一體化、考核評價一體化。名優校派出至少1-3名學校干部至新增成員校任職,任職年限不少于2年。

  2.“5G+”型。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鼓勵不同縣(市、區)學校之間、市屬學校與縣(市、區)學校之間廣泛開展“5G+”專遞課堂,深化教育辦學合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支持中小學幼兒園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市外優質品牌學校開展遠程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新優質學校。

  3.互促型。通過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多法人組合等方式,發揮各自辦學優勢,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實現共贏。鼓勵倡導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等納入教育共同體管理,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二)建立“四種機制”

  1.建立完善審批機制。堅持屬地管理原則,以縣域為主成立的教育共同體,須經縣域教育主管行政部門批準;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外優質學校為領銜校創辦教育共同體,須經所在縣域人民政府批準。縣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定期對教育共同體進行評估和評價。市直學校成立的教育共同體需經市教育局審批。

  2.優化內部管理機制。完善教育共同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構建更加開放、更加科學的現代學校制度。制定教育共同體辦學章程,明確教育共同體“1”和“N”的權利義務權責,建立以共同愿景為核心,以制度體系為框架、以規則程序為紐帶的管理機制。通過各項制度的建立與執行,增強教育共同體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3.建立規范發展機制。嚴禁教育共同體內通過“掐尖”方式違規招生,嚴禁教育共同體違規跨區域招生。教育共同體內各成員校應按規定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嚴禁以各種形式借讀、掛學籍跨校就讀。教育共同體辦學選址,不能與任何小區捆綁,不能與任何房地產掛鉤。禁止以房地產開發商命名學校,杜絕與商業利益掛鉤。教育共同體成員校命名要堅持名實相符、準確規范,體現辦學理念,突出內涵特色,避免單一貼標簽。

  4.建立績效評估機制。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制訂教育共同體辦學考核指標體系,突出“增值評價”,整體評價辦學情況,重點考查優質資源增量與校際差距縮小情況以及每所學校學生進步、教師成長、學校持續發展情況。鼓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績效評價,將學生、家長與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教育共同體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尺。市直學校由市教育局負責評估。

  (三)推進“五大發展”

  1.資源建設共享發展。實行教育共同體內學校備課、評課、教研、學科教案、多媒體課件、優秀課例、模擬題庫、教師論壇、學生活動等優質資源的共享。名優校依托“互聯網+”積極打造教育共同體資源共享平臺,探索教學資源開發模式與路徑,集中優秀教師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設計、微課、教學案例、教學錄像、試題庫等。成員校通過參與“5G+”專遞課堂等,探索校際資源共享新模式。統籌利用教育共同體內各類教學場地資源,建立文體場館、圖書館、實驗室等場地資源和儀器設備的共享共用機制,整體提升德智體美勞水平。

  2.課程教學共研發展。結合教育共同體特點和地域特色,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統籌教育共同體內課程規劃,開發課程資源,完善課程體系,豐富課程供給,打造特色化、多樣化、優質化教育共同體學校課程群。名優校聚焦作業設計、考試命題、質量監測等教學熱點難點問題,建立完善教育共同體教研機制,以項目合作方式接納成員校教師參與教科研,由名優校骨干教師協助成員校開展富有針對性研究,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診斷監控機制,制定各學科質量保障制度,指導并督促各校學科教育。加強教學經驗交流,提升教育共同體內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發展水平、學生發展水平。

  3.文化內涵共融發展。強化教育共同體內部文化共培共進,充分發揮教育共同體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以文化引領各教育共同體學校“和而不同”發展。通過資源共享、活動共建、質量共評,助推文化共融相生。名優校要在尊重各成員校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凝練核心價值,豐厚文化內涵,培育積極向上的.教育共同體文化,推動各成員校在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特色發展,彰顯教育共同體辦學優勢。梳理“一訓三風”,以校標、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等為載體,凝聚共識,加強教育共同體文化交融,形成既互相借鑒又各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成員校要集中專業力量加強內涵建設,凝聚發展共識,共謀發展愿景,發掘培育辦學特色,打造“亮點工程”,豐富自身辦學文化內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諧奮進的學校發展文化,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品質提升。

  4.教師管理共建發展。強化教育共同體內部師資共享共建,推動建立“統籌管理、互派師資、共同發展”的人員管理使用模式。強化師資共育,推進名優校通過設置骨干名師和校長工作室(坊)等方式組建校長教師發展共同體,高位引領帶動成員校師資共同成長。名優校要強化統籌管理、多元評價,推進在教育共同體內試行師資柔性統籌管理,優化教師考核評價,成員校根據名優校的教師評價體系,形成適應本校實際、符合教師發展規律的多元教師評價體系,教育共同體建立師資定期交流制度,名優校根據教育教學需求,統籌設置安排教育共同體師資交流計劃,確保交流比例不低于省定要求,沒有農村校或薄弱校工作經歷或者在本校工作六年以上的骨干教師優先流動,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向參與交流的骨干教師傾斜,鼓勵各校預留部分的中、高級崗位,優先用于評聘參與交流的骨干教師。探索深度融合,在條件成熟的教育共同體內試行管理團隊雙向交叉任職、互派教研團隊,通過團隊融合,推進教育共同體內各校辦學水平、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5.學生聯動共生發展。開展校際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欣賞、互相評價、互相促進的幫學共同體,最終實現共同成長的目的。由名優校牽頭成立學生成長指導聯盟,結合成長規律和學段目標,協商制定學生培育計劃,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定期開展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涵蓋學習、文化、生活等多領域多主題。針對學生聯動過程中的發展問題,由成員校輪值舉行學生交流論壇、社團活動、聯賽聯誼,提供展示平臺,助推學生全面發展

共同體實施方案8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團隊力量、骨干教師輻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爭先創優。以我校“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辦學宗旨為指導,創建“健行教育”下的教師合作共贏,集體創優的“健行教研共同體”。“健行教研共同體”涵蓋各個學科,為不斷提高學校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奠基引航。

  二.總體目標

  本著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學科教研機制;營造團隊互助、成果共享的教研文化;建立開放有序,骨干輻射的教研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三、組織管理

  (一)領導小組成員及職責組 長:李坤義 副組長:陸萍 組員:侯德輝、黃超、苗荃職責:制定并審核共同體各項制度;參與各共同體的教學研討,學術交流,專題、課題成果審核;協調解決工作中 2 的'諸類問題,確保共同體健康有效發展;考核評定共同體。

  (二)學科“健行教研共同體”組成1.校級學科 “健行教研共同體”數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語文“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英語“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五人。道德與法治“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科學“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綜合實踐活動“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 信息技術“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心理與健康“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二人。2.專職學科教研組“健行教研共同體”音樂“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美術“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體育“健行教研共同體”,組長一人,組員三人。

  四、工作要求

  1.共同體成員牢固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思想,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在集體活動中,分工協作、溝通信息,樂于分享,勇于承擔,敢于創新。

  2.積極承擔公開課、研討課、示范課的講課任務,有效開展校內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區級以上教研活動。共同體成 3 員是學校教師參加區級以上賽課活動的“智囊團”、“備課組”。在指導教師賽課過程中,全程參與,全程指導,按照分工完成各項任務。學校按規定根據參賽教師取得的成績給予共同體成員相應教學獲獎賦分。

  3.共同體成員優先參加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利用網絡平臺學習其他學校的經驗、做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收集、整合、傳遞最新實驗動態信息,使共同體真正成為教學工作的研究中心、輻射中心和示范中心。

  4.共同體成員每學期對自己所負責參與的項目做認真總結,對實驗或者專題研究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對有價值的實施方案、經驗總結、隨筆反思等進行匯編。

  5.教研共同體每學期要舉行2 次共同體研討、交流、展示活動。每次活動要能體現本組的特色。要及時收集過程性的材料,匯編成冊,留存歸檔。

  五、考核評比

  1.組內考核。組長帶領組員制定本組本學期考核辦法,對組內成員進行考核。組長及骨干教師上交對成員的指導記錄和對成員的評估意見。

  2.校內考核。學校“健行教研共同體”領導小組根據本學期工作制定考核辦法,對每個組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按照 30%比例評選校內優秀教研共同體。被評為優秀教研共同體的成員教師在學期末教師教學工作賦分考核總分中加14 分。

  3.每學期共同體成員分別進行總結和匯報交流。

共同體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本著“合作、交流、共享、發展”的原則,以城區(特色學校)學校為龍頭,對共同體學校開展調研,全面了解共同體學校教育現狀,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發展三年規劃,明確發展方向,幫助共同體學校確立“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學校共同發展。

  二、建設目標

  主體學校應對共同體學校在辦學思想、學校管理及組織建設、辦學特色、教師培訓、教育質量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重點加強軟件建設,通過共同體建設,使共同體學校管理水平、教師隊伍素質、辦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逐漸形成一定的辦學特色。

  1.加強聯動。通過組建學校“1+1”、“1+2”“1+3”模式,進一步加強校際聯動,營造資源配置,逐步實現城鄉學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2.以強帶弱。充分發揮城區學校、特色學校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通過更新理念、隊伍建設、教學改革、交流輪崗等方式,有效促進農村學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3.均衡發展。通過共同體建設,促使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確保優質資源不稀釋,薄弱學校能提高,整體水平有提升。

  4.有效激勵。把激發學校辦學活力、調動教師工作熱情作為優化資源配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學校共同體的考核和評優,努力形成人人爭先、校校創優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時間和形式

  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以學校為單位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以優質帶動薄弱,城區、周邊學校、特色學校帶動農村邊遠山區學校,全面實施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實行一對二或一加三形式結對幫扶,對口幫扶覆蓋面達100%,全面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具體學校見附件1)。

  四、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領導小組

  為確保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行動扎實深入有效地開展,縣教體局成立了“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領導小組”,由林文平局長擔任組長,肖田生副局長、張育華副局長、廖富洋副局長、張智勇主任為副組長,各股室站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股,由項忠艷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統籌安排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工作。

  五、共建措施

  1.交流輪崗常態化

  (1)城鄉符合條件的教師或學校行政,采取本人申請、學校推薦、教體局審核調配的程序進行互派交流輪崗,交流輪崗時間為1學年。

  (2)交流期間,主體學校一般教師按交流地學校教師工作量完成教學任務,并按要求組織指導交流地學校的教研活動,輪崗學校行政以參與指導交流地學校的管理工作為主,并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3)交流輪崗教師待遇。城區長期交流輪崗教師享受與交流地學校教師同等的交通補貼,在后備干部確定、職稱評聘、評優選模中優先考慮。

  (4)交流輪崗期間,學校發展共同體內各成員學校的原法人地位、領導班子、教師編制等不隨交流輪崗改變。

  2.制度管理一體化

  學校發展共同體主體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每學期至少參與或指導2次以上各成員學校的活動或學校管理;每學期至少組織召開2次會議,安排研究解決共同體管理中的相關問題,促進學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機制的創新、融合和落實,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在統一基本標準要求的前提下,促進學校個性化發展。

  3.教學研究融合化

  (1)教學活動:每學期按照展示課、研討課、競賽課、送教課等形式,由主體學校組織,至少開展一次課堂教學的交流活動;

  (2)薄弱學科送教活動:主體學校結合成員學校實際,每學期至少為共同體學校的一個薄弱學科送教一次或在共同體內采取走教的形式定期送教。

  (3)教學研究活動:在教研室的.指導下,各共同體每學期至少組織開展1次教科研活動。

  4.考核評價機制捆綁化

  城鄉學校教育共同體一建三年,實施捆綁發展、捆綁考核評價機制。在縣教體局每年的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中,主體學校考核得分按2:8比例計算評估最終得分(即: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中的共同體學校評估得分的20%計入主體學校得分,如有2所共同體學校,則各按10%計入主體學校得分;主體學校自身評估得分按80%計算)。如在學年度考評當中,共同體學校綜合排名較前一年進步5個名次(含5個)以上的,則主體學校可以按本校實際考評進行得分。

  5.硬件支援重點化

  鼓勵主體學校根據自身情況和共同體學校的辦學需要提供有關物資等方面的幫助,重點是向共同體學校提供教育教學設施支援,如信息技術設備、實驗設備、教學儀器和圖書資料等。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校要充分認識實施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意義,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制定管理制度,確定工作目標,在相互商討的基礎上制定每學年的活動實施方案,并在每學年秋季開學前報縣教體局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及包片股室,每年7月份各共同體學校要聯合形成學年度工作總結交至局相關股室。

  2.加大宣傳,強化協調。各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動員部署,讓學校師生認識到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局相關股室要切實擔負起協調的職責,指導和督促聯系學校積極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各校應及時將開展共同體建設工作情況、出現的先進經驗等報縣教體局教育股。

  3.注重總結,營造氛圍。各學校在共同體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文字和圖像資料,完善檔案,并及時總結在學校管理、教研活動、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發展等方面的工作經驗體會,為今后共同體建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基礎。縣教體局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對在學校發展共同體創建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經驗與做法、典型人物事跡,進行及時梳理總結,大力推廣和表彰,并利用新聞媒體予以宣傳報道,以提高相關學校及典型人物的知名度。

共同體實施方案10

  為加快我縣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激發示范幼兒園的引領作用,形成學前教育發展合力,提升各級各類幼兒園發展動力,提高全縣學前教育發展品質。根據《關于組建三門峽市幼兒園發展共同體的實施意見》三教文〔20xx〕2號文件要求,在原結對幫扶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組建盧氏縣幼兒園發展共同體(以下簡稱共同體),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以共享、共建、共贏為目標,通過建立共同體,創新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體制,共享全縣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與保教質量,促進全縣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實施范圍

  全縣各級各類幼兒園

  三、組建原則

  (一)科學規劃,統籌設計。以“促公平、提質量”為總目標,按照“分層次,廣覆蓋”的工作思路,發揮省、市級示范性幼兒園和其他優質幼兒園的引領帶動作用,建立以提高薄弱鄉鎮和薄弱幼兒園辦園質量為目標的發展共同體,各類幼兒園按照“1+X”的模式結合起來組建發展共同體。其中“1”為“領銜園”,“X”為“共建園”,每個共同體不少于4個幼兒園。共同體內幼兒園按照省、市級示范幼兒園+其他幼兒園的.模式組建。每個共同體內共建園中至少有1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確定共同體成員后,教體局將舉行共同體啟動儀式。

  (二)健全組織,規范管理。規范共同體的組織管理,設立由“領銜園”和“共建園”以及相關人員組成的內部組織管理機構。“領銜園”牽頭建立組織管理制度,明確組織目標、原則、職能等,健全組織運行機制,制定工作推進計劃,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領銜園”要按照計劃分階段實施,做好相關工作記錄,并做好階段性總結。

  四、職責任務

  (一)健全管理制度。“領銜園”作為共同體中的領銜主體,要協同“共建園”做好園務管理,擔負起全面指導本共同體內幼兒園各項工作的職責,要經常深入“共建園”進行指導、交流,或接待“共建園”教師鍛煉學習,幫助“共建園”規范管理,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完善園務會、教代會、家長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健全教研、財務管理、幼兒接送、衛生安全、家園聯系等各項制度,促進“共建園”各項工作邁上規范化、科學化道路,每月至少一次到各“共建園”指導管理工作。“共建園”要主動積極學習管理經驗,共同研究辦園目標、發展規劃、園所文化、規章制度、家長工作、大事安排及教學計劃,并逐項落實。

  (二)教師發展方面。“領銜園”的優秀、骨干教師要每月至少1次到“共建園”上示范課、指導教師創設環境、參加教研活動,“共建園”要每月派出教師輪流到“領銜園”跟崗,全面學習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領銜園”每學期應選派優秀骨干教師深入“共建園”舉辦專題講座、開展專題培訓、組織示范研討,交流教研信息,幫助“共建園”開展園本培訓和園本教研,拓展教師視野,轉變教育觀念,提高保教水平。同時在教師中積極開展拜師結對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師資水平和業務能力。

  (三)教育資源方面。“領銜園”要將自身的園本優質課程體系加以輸出、推廣,“共建園”根據自身需要各取所需,形成既有“和而不同”的學前教育特色,又有在不同領域“百家爭鳴”的發展狀態。

  (四)建立共同體檔案。建立共同體實施檔案,做到活動有計劃、有方案、有措施、有記錄,建檔立卷,規范管理,努力提高幫扶活動的規范性與實效性。每學期應進行一次活動小結,對活動開展情況、工作成效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形成小結報告。

  五、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xx年1月15日,縣教育局印發通知,啟動共同體組建工作。

  (二)制定方案。20xx年1月25日之前,各“領銜園”制定本共同體工作方案報縣教育局408室備案。

  (三)簽署協議。20xx年1月30日前,縣教體局指導各單位簽署共同體協議,制定具體發展計劃,全面啟動發展共同體工作。

  (四)深入實施。20xx年2月—20xx年2月,按照工作方案和時間表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共同體工作取得實效。

  (五)中期檢查。20xx年7月,對各共同體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六)年末總結。20xx年2月-3月,對共同體實施工作進行評估、總結和表彰,并部署啟動下一輪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統籌推進。各幼兒園以“領銜園”為主體,優秀教師為骨干,統籌推進共同體建設的工作設計、組織協調、日常管理和督查指導。各幼兒園園長要高度重視,確定一名園級領導專門負責此項工作,把此項工作納入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之中,明確職責分工,制定科學、詳實、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保障活動時間和活動經費,確保共同體工作取得實效。

  (二)統一考核,整體評價。建立統一的考核獎勵機制,縣教育局制定《盧氏縣幼兒園發展共同體考核辦法》(附件2),教體局成職教股將對各幼兒園此項活動進行過程督查以及終結性考核和獎懲。考核重點是共同體工作實施方案中的預期目標達成情況、優質資源增量與園際差距縮小情況、以及每所幼兒園幼兒進步、教師成長、持續發展等情況,將學生、家長與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共同體建設成效的重要標尺。本活動考核結果納入教體局對幼兒園學期的綜合評估,對積極開展活動且幼兒園期末考核、等級評定與上期相比提高較大的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組織落實不力的幼兒園,要進行通報批評。

  (三)定期交流,加強宣傳。教育局將定期組織召開共同體工作成果交流大會,加強各共同體間橫向交流。以學術交流、經驗總結和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展示各共同體工作成果,加大工作成果的推廣力度。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堅持典型示范、以點帶面,對共同體建設中涌現出的優秀幼兒園,以及推進共同體建設的經驗和成效及時進行總結和宣傳,引導和動員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共同體建設的良好氛圍。

  七、材料報送要求

  各“領銜園”于20xx年1月25日前將本發展共同體實施方案和活動安排表紙質稿一式兩份加蓋公章報送盧氏縣教育體育局408室,同時發送電子文檔。

共同體實施方案11

  為認真貫徹落實《開化縣教育局關于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調整實施意見》,將協作型教共體升級為共建型教共體,形成緊密型合作辦學模式,推進校際間的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體本著“平等、互動、共贏”的合作原則,擴充優質資源總量,擴大優質資源的輻射面,提升教育優質化水平,全面推進池淮鎮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現結合我校及兄弟學校實際情況,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學校共同體領導小組

  組長:滕衛成

  副組長:汪勇、唐七紅、方忠富

  成員:丁巧玲、馮秀英、徐善吉

  二、池淮鎮教共體

  核心校:開化縣池淮鎮明德小學

  受援校:開化縣池化鎮中心小學、開化縣池淮鎮張灣小學、開化縣池淮鎮油溪口教學點

  三、共同體建設目標

  力爭通過各校的共同努力,構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體、研訓一體、資源一體”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條具有各校特色的一體化共同發展之路,實現池淮鎮教育優質均衡協調發展。

  (一)加強聯動。進一步加強校際聯動,營造資源配置,逐步實現校際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二)以強帶弱。充分發揮各校間優勢、特色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通過更新理念、隊伍建設、教學改革、交流輪崗等方式,有效促進各校的辦學水平全面提升。

  (三)均衡發展。通過共同體建設,促進池淮鎮教育均衡發展,確保優質資源不稀缺,薄弱學校能提高,整體水平有提升。

  四、建設措施

  (一)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共同體核心校與成員校間開展基于“互聯網+義務教育”基礎的城鄉同步課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門學科,累計不少于20節。(需上傳學校間同步課堂的圖片及課堂信息匯總表)

  (二)開展線上線下教研活動。共同體核心校與成員校間開展教師網絡研修不少于8次,開展線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傳學校或年級組或學科組間的教研活動文本佐證、網絡研修圖片)

  (三)推進教育共同體教師交流。共同體核心校選派骨干教師到成員校任教,并覆蓋到每一所成員校。(需上傳已交流教師的名單等基本信息,通過全國教師信息管理系統等途徑復核);核心校優質師資可在成員校建立優秀教師工作室,指導鄉村學校中青年教師成長。

  (四)建立激勵機制。建立完善教共體內部中、高級職稱評審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聘任管理辦法,優先考慮教共體內流動到鄉村學校任教教師的職稱評聘。各類評優評先比例向承擔教共體任務的核心校教師適當傾斜。教共體核心校要結合崗位貢獻、工作量等因素,優績優酬,向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

  五、各校具體工作

  1.核心校和成員校共同商討制定教共體實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員校共同商定開設兩門學科同步課堂。

  3.核心校和成員校之間簽訂教共體合作協議。

  6.核心校按開設的兩門同步課堂安排相關教師進行同步教學,成員校聽課教師填寫同步課堂記錄單,并上傳到相應網站。(每門學科不少于10節)

  7.每節同步課堂結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師和成員校教師進行線上評課研修,并填寫網絡研修記錄單,并上傳到相應網站。(每門學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員校共同商議線下教研活動開展時間點,通過成員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課以及核心校選派骨干教師到成員校上展示課相結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體共同成長。(線下教研活動不少于4次)

  9.為加深各校間的合作交流,根據實際情況,三校共同進行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教科研工作。

  10.每學期召開質量分析會2次,作業專題研討會3次以上。

  11.核心校與受援校間建立教共體內師徒結對,積極開展全方位的師徒共研活動,師徒結對2對以上。

  12.每學期按照青年教師、中年骨干教師,分學科與受援校開展教學比武1次以上。

共同體實施方案12

  為充分發揮名園名師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村薄弱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農村幼兒園辦園質量提升,根據青島市教育局《關于組織開展20xx年度學前教育送教下鄉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學前教育工作實際,就建立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要求,以均衡發展為目標,加強幼兒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發展、共同提高”的發展模式,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與保教水平,促進全市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依托“區片發展共同體”,城鄉幼兒園實施區域結對,城區部分骨干園長和教師深入農村薄弱幼兒園,通過舉辦專題報告會、公開課等送教下鄉活動,幫助農村幼兒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基本技能,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完善名師支教的形式、內容和途徑,形成全市學前教育名師資源共享的長效工作機制,提升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全市學前教育均衡發展、高質量發展。

  三、主要措施

  (一)拓展區片發展

  充分發揮四所局屬幼兒園示范引領作用,建立四個區片發展共同體,進一步拓展共同體活動內容。擴大互動交流領域,在幼兒園管理、教育教學、衛生保健等方面開展結對互動活動,實現協作片區幼兒園抱團式發展,共同提高協作片區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二)實施訂單幫扶

  一是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精準幫扶。幼兒園根據自身需求,提出幫扶申請,市教體局架構幫扶橋梁,實現精準幫扶。二是在鎮(街道)范圍內實施對口幫扶。充分發揮鎮(街道)中心幼兒園、示范幼兒園等資源優勢,建立公辦園與民辦園、優質園與薄弱園對口聯動發展機制,豐富幫扶形式,采取聯席園務會制度、教師交流、聯合教研等形式,實現資源共享,確保幫扶實效。

  (三)豐富送教內容

  1.教育教學。一是實施聯合教研制度,片區聯合教研和鎮域一體化教研活動相結合,發揮四所局屬園和鎮(街道)中心園的`教研引領作用,促進全市鎮、村幼兒園教學質量均衡發展。二是送教下鄉活動,開展教材解讀、教學研討、聽課觀摩等活動,提高農村幼兒園課程建設和實施水平。

  2.園所管理。通過專題講座、掛職交流等活動,指導受援幼兒園建立健全現代幼兒園管理制度,規范幼兒園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幫助結對幼兒園明確幼兒園發展定位、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制定發展規劃。

  3.衛生保健。針對衛生保健制度、疾病預防、健康檢查、食品安全管理等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開展有針對性地送教活動,通過專題培訓、現場指導、參觀觀摩等形式,有效規范農村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確保幼兒身心安全健康發展。

  四、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為切實做好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市教體局成立分管領導任組長,局機關及相關部門職能科室負責人組成的全市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各相關科室根據工作職能負責定期對各發展共同體工作進行調研、指導、督查,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議,督查、推進工作的開展。

  (二)完善督導考核機制。發揮教育督導職能,建立對發展共同體幼兒園的視導制度,加強對發展共同體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評估。將發展共同體的工作情況列入年終督導考核。對工作成績顯著的,給予表彰獎勵。

  (三)建立聯盟對接機制。各幼兒園應積極對接,做好溝通、結對工作,要積極提出幼兒園改革與發展的工作方案,查擺不足,研究辦法,雙方攜手,實現城鄉幼兒園雙贏。送教幼兒園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業務水平,為廣大農村幼兒教師提供優質服務。農村幼兒園要采取積極態度,立足內部挖潛,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各幼兒園工作要有切實可行的計劃,有嚴格認真的檢查,有實事求是的總結,有嚴謹縝密的規章制度。

  各單位要對開展的活動做好宣傳,努力營造學前教育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并將活動情況總結及時報市教體局學前教育科。

  聯系人:付顏,聯系電話:58566XXX

共同體實施方案13

  一、結對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xx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由xx擔任,協作完成結對共建的規劃及日常事務的管理。各相關業務及項目的落實和實施,由領導組成員根據業務分工具體負責。

  二、結對目標與任務

  (一)目標:在學校管理、教學科研、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共建合作。兩者聯動結成相互對應、相對固定的教育發展共同體,以逐步實現理念共享、資源共助、方法共鑒。在學校各項建設方面,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任務:領導小組根據共建計劃制定方案和工作規劃,提出各階段工作指導意見;山湖xx小學要結合愛心小學實際制訂好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強化工作責任。工作計劃要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決愛心小學存在的教學力量、教學資源、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同時在結對共建上實現優勢互補,雙贏共進,不斷提高雙方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做到合作共進,共同發展。

  三、結對形式與內容

  要求做到“三結對”、“三合作”。

  (一)班子結對:山湖xx小學每年須選派1至2名校級領導、中層干部或骨干教師到愛心小學交流工作;愛心小學每年須選派1至2名領導或骨干教師到山湖xx小學跟崗學習。

  (二)教師結對:山湖xx小學定期派出骨干教師到愛心小學送教(支教),并與愛心小學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結對子”,愛心小學定期派出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到山湖xx小學跟班。

  (三)學生結對:以“手拉手心連心”為主題,通過校園文化聯誼、學習體會交流、社會實踐、攜手助學和生活互換體驗等方式開展交流和互助活動,共同構建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良好的行為品格。學生之間互相結對,旨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幫助,攜手成長,共同進步。

  (四)管理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學校校長每學期互到結對學校進行1次以上有關學校管理經驗的講座或交流座談。通過交流互動,共同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雙方學校的發展。

  (五)教研合作:每學期做到學校教師培訓、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調研、教研活動、期末考試“六統一”。在此基礎上,力爭完成每學期開展1次以上教學經驗交流,并采取送教到校、結對幫扶、專題研討、講座等交流共建形式。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針對性、有指導、有成效、有小結,使結對學校教師在改革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等方面實現“雙贏”。

  (六)資源利用合作:山湖xx小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為愛心小學開放教學設施、設備,提供教學資料等援助。開展交流與協作,兩所學校共同開展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活動,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平臺等多種途徑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山湖xx小學要充分利用師資水平、教學設施等優勢,幫助和帶動愛心小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確保教學秩序的良性、穩定發展。

  四、工作原則與要求

  (一)加強領導。本項工作具體由山湖xx小學xx副校長及愛心小學xx副校長負責,每校再確定一名主任分別擔任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積累好過程性資料,做好工作總結。

  (二)勇于創新。雙方學校要加強實踐,勇于探索,不斷探索其組織機制、組織形態及活動內容形式,推動辦學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經驗、科研成果的共享交流。要加強合作、強化互動,以共同發展創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動新發展,真正實現“共贏”。

共同體實施方案14

  為貫徹落實嘉興教育局“新增區域內融合型、共建型教共體學校(校區)共同體15對30所”列入嘉興市政府20xx年民生實事項目。根據海寧市教育局《關于印發“海寧市跨地區和區域內教共體結對學校及幫扶民生實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海教〔20xx〕29號)等文件精神,根據海寧市獅嶺學校與海寧市博達學校對幫扶協議,經共同協商,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根據省政府“互聯網+義務教育”部署要求,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優勢,充分利用城鎮優質學校的教育資源,幫助解決農村薄弱學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存在短板,實現城鄉幫扶學校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1.以“促均衡、提質量”為工作主線,以提升支援和受援兩所學校辦學水平為宗旨,立足學校的常規教學工作,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師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為抓手,重點采用互動、互助、共享三大結對幫扶活動方式,全面提升支援和受援學校教師業務素養和教育水平,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依托之江匯教育廣場這一教育資源平臺,尋求獅嶺學校、博達學校雙方教學資源共享、師生共同成長的途徑,實現兩校的可持續發展。

  3.通過兩校師徒結對,跟崗鍛煉,線上線下示范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學生集體交流活動等實現兩校無障礙交流,提升教學品質,實現雙方共贏。

  三、組織領導與職責

  組長:

  職責:簽訂協議,做好兩校的方案策劃,搭建平臺、引領教師團隊專業發展。

  副組長:

  職責:共建型創建方案制訂和總結,指導核心組成員落實相關工作。

  核心組成員:

  唐旻祎(教導主任)徐湘如(教導主任)

  職責:做好線上線下示范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的課表安排和具體工作的溝通、落實等。

  王吉利(教導處副主任)劉明憬、付開萍(教導處助理)

  職責:協助教導主任開展相關工作,記錄行事歷,做好資料的搜集、整理等。

  張莉(教科室負責人)徐湘如(教科室主任)

  職責:科學研究兩校共建型創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關主題的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和相關活動信息報道的報送等。

  林曉君(信息技術老師)吳夢丹(信息技術老師)

  職責:做好錄課,“之江匯”教育廣場的教育共同體智慧服務平臺上傳有關佐證材料,提升應用數據等。

  張潔(德育主任、少總輔)陳明雅(德育主任)

  職責: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活動,每學期不少于一次。

  結對導師:孫飛鳳(五語)、徐潔(四數)、徐靜(六英)

  職責:每位導師結對三位教師,每學年活動5次以上。

  兩校各學科教研組長

  職責:組織教師上好線上線下示范課,開展線上線下集體教研,落實線上拓展課程的實施。

  四、結對幫扶內容及方式

  (一)開展師徒結對活動

  1.確定師徒結對關系。獅嶺學校教研組長、海寧市骨干教師、五年級語文教師孫飛鳳,海寧市骨干教師、四年級數學教師徐潔,海寧市骨干教師、三六年級英語教師徐靜分別與受援學校的三位教師建立師徒結對關系。于3月17日下午開展師徒結對儀式。

  2.開展線上或線下傳授指導活動

  師徒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或線下傳授指導活動不少于5次。師徒各自完成相應的記錄表(附表2),做好相關的活動照片搜集提交給資料管理員,活動報道資料提供學校信息報道員。

  (二)異校跟崗鍛煉

  博達作為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師在獅嶺學校跟崗鍛煉,每名教師跟崗鍛煉時間不少于1個月。根據學校工作實際需要,博達學校派付開萍跟崗鍛煉,獅嶺學校根據跟崗需要,來安排人員和具體內容。

  (三)線上線下示范課、集體教研

  獅嶺學校向博達學校開展同步課堂或送教下鄉示范課累計不少于10節。

  1.城鄉同步課堂。雙方共同商議決定,選擇除體育、信息外其他所有學科進行互聯網+同步課堂教學。精心挑選名優教師上課,對本校和博達學校的學生開展視頻直播互動教學。雙方學校學生實現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教研。主要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班隊。

  措施一:協調兩校作息時間和課程設置,安排好同步課堂直播時間,建立大課表。(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二:確定同步課堂教學內容,兩校教師依據自己班級的學情和個人教學風格,完成初次備課,提交教研組長。學習小組集體交流討論修改教案,主講老師收集建議進行二次修改。(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三:對接老師交流互動,課前討論好各種預案(包括學科知識方面和信息技術運用方面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林曉君、吳夢丹)

  措施四:課中多元互動,協同教學。以雙方教研組為單位,教師之間交流互動,同步互學,共研提質提效的策略與方法。(學習小組)

  措施五;課后精準反饋,及時改進。兩校教師及時跟進調研,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和作業反饋、考試成績、情緒變化等做好溝通、交流和記錄,為下次的同步教學改進教學做好準備。(學習小組)

  2.遠程專遞課堂。依托“之江匯”教育廣場,由獅嶺學校針對博達學校的薄弱學科,系統地提供以視頻點播為主的網絡課程。

  措施一:全員磨課。獅嶺學校通過樣本研修的形式,各學科組打磨出一堂高質量的微課,含所有學科。

  措施二:將微課應用于專遞課堂教學中。

  3.送教下鄉示范課。本年度獅嶺學校三位名優骨干教師作為導師向博達學校各送教下鄉示范課一次。四月語數學科送交一次,十月英語送教一次。

  措施一:校級磨課。導師在集體研究、備課、磨課。

  措施二:送教并開展研討活動。

  (四)線上線下集體教研

  1.教師網絡研修。雙方教師基于網絡平臺開展集體備課、教學診斷和主題研修活動不少于4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城鄉教師教學整體水平。

  措施一:定學科,定計劃。確定美術學科為網絡研修的主要學科,期初布置任務,兩校溝通制定好研修計劃(王彥、姚新英)

  措施二:重合作,多交流。兩校教師利用多媒體實現異地互動,打破空間限制,交流互動,共同提高。

  措施三:求創新,共成長。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創新教研方式,促進兩校共同成長。

  措施四: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多點聯動,切實提高教學研修效率

  城鄉同步課堂后,每次精準反饋,及時改進。

  2.線下集體教研活動。四月博達學校教師參加獅嶺學校的集體教研活動各學科各1次。

  措施一:教研組課堂打磨,提升課堂質量,學科組分別進行單元整組說課、上微課和評課。博達學校教師可參加教研組的競賽,有導師的小組主動邀請結對教師共同教研。

  措施二:四月周六學習會開展第一期“凝聚智慧 展現精彩 亮出風采——獅嶺學校養正課堂教研團隊展示活動”。

  (五)線上拓展課程

  獅嶺學校向博達學校共享至少1門用于課后服務的線上拓展課程。

  措施一:定學科,完善課程。獅嶺學校確定(二年級噼里啪啦小魔棒數學)拓展課程為共享課程,課程負責人沈緣,課堂實施人數學團隊,做好課程地完善,提高實施價值。

  措施二:四五月重點開展拓展課程活動,豐富兩校的`課后服務。

  (六)學生集體交流活動

  兩校間開展學生集體交流活動(包括文體活動、勞動實踐、研學實踐等)不少于1次。

  措施一:兩校德育處商量具體學生集體活動內容。制定實施方案和安全預案。

  措施二:上半年圍繞勞動教育,兩校大隊干部結對研訓,播種希望;下班年開展研學實踐,兩校大隊干部技能大賽,體驗豐收。

  (七)科研提升與信息報道

  科學研究兩校共建型創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關主題的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和相關活動信息報道的報送等。

  措施一:每年四五月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相關論文、案例評比工作,提升質量,科研總結促進兩校共建活動質量的提升。

  措施二:獅嶺學校充分與信息2.0工程相整合,提高各類網絡課堂、研討的質量。兩校做好典型案例經驗總結推廣。分別組織信息報道團隊,經常性撰寫相關活動報道及時上傳之江會學校平臺,同時上報市教育網或信息中心。爭取完成上級要求的目標:年度內在省級以上媒體至少有1~2篇報道。

  五、結對幫扶期限和本年度任務

  自20xx年開始,至20xx年結束。每兩年為一輪,共兩輪。

  本年度所有任務完成截止時間:3月底、6月底、9月底、10月底前,教共體完成結對幫扶進度分別不低于40%、60%、80%、100%。我們作為20xx年新增的跨地區和縣域內教共體學校,應力爭在20xx年9月前全部完成規定的年度任務。

  六、工作職責

  1.制訂方案,簽訂協議。按照一對一的方式制訂結對方案并簽訂結對協議,明確具體結對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及完成時間。

  2.開通空間,匯聚信息。基于“之江匯”教育廣場,開通專項網絡空間,動態呈現結對幫扶推進過程和階段成果,交流信息與經驗,共享優質資源。

  3.點位聚焦,探索實踐。對照結對方案,圍繞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的結對幫扶總體思路,開展豐富多樣的結對活動,探索形成促進結對學校依托信息技術共同發展的經驗和模式。

  七、保障措施

  1.及時制定結對幫扶年度計劃,雙方全力支持結對幫扶活動的開展,根據學校各自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以活動促進結對幫扶工作的深入開展。

  2.雙方定期了解情況,及時指導活動開展的相關情況,幫助指導、總結各自資源開發利用、同步課堂實施及教師研修等工作。

  3.雙方明確一名分管校長作為結對的聯系人,校際間要加強電話聯系,及時通報信息,統籌安排相關活動。

  海寧市獅嶺學校聯系人:賈建飛

  海寧市博達學校聯系人:童歡

  4.雙方明確一名工作具體負責人,做好線上線下示范課,線上線下集體教研,線上拓展課程的課表安排和具體工作的溝通、落實等。

  海寧市獅嶺學校聯系人:唐旻祎

  海寧市博達學校聯系人:徐湘如

共同體實施方案15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深入貫徹落實《XX縣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第二期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精神,加快中小學辦學模式變革,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XX基礎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特色發展,打造XX教育新亮點,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為指導,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創新管理體制,優化辦學機制,創新辦學模式,提升辦學品質,共享教育的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品牌,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帶動潛力學校的發展提升,提升教育整體發展水平,讓學生享受更加公平優質的教育。

  二、基本原則

  (一)抱團發展。通過多校協同、抱團發展,打破校際壁壘,縮小校際差距,實現教育集團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推廣和合成再造,形成穩定的合作機制。推動學校優勢互補和發展互促,整體提升,優質均衡發展。

  (二)內涵發展。通過先進辦學理念輻射、骨干教師合理交流、教育教學資源共享、設施設備場地共用、學校文化生成融合等策略,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教育品質。

  (三)特色發展。支持和保障優質品牌學校持續發展,發揮優勢、辦出特色,帶動教育集團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建立和培育特色教育項目,努力形成特色教育品牌,讓集團和聯盟內的學校形成多元發展的格局。

  (四)共享發展。不斷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領輻射作用,調動教育集團內部各校自主辦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各校立足實際,借助集團化辦學優勢,進一步增強主動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讓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更有獲得感。

  三、組建模式

  在原有四級教研網絡中的片區教研的基礎上提檔升級,組建集團化教育聯盟,實施一體化管理。教育聯盟實行“六聯五統一”一體化、層級式管理模式,即一個集團、多個成員校,實行管理聯通、師資聯合、教研聯手、品牌聯創、質量聯評、數據聯建;學校發展統一規劃、教育教學統一安排、教研教改統一運作、教育資源統一共享、教育成果統一轉化的管理模式。

  集團內各成員校法人地位不變、經費獨立核算不變、校名和行政隸屬關系不變。構建以強帶弱,師資互派、研訓聯動、項目共研、質量共進、文化共建,教學統一、攜手互助、捆綁考核的發展模式。借智借力,促進教育軟件提升,辦學水平升格,探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和發展方向的新的育人模式。

  四、工作措施

  (一)學校管理聯通。讓“名校”成為帶動區域教育發展的“發動機”,建立從名校到新校、弱校、農村校的資源交流通道。一是優化聯盟管理。集團成立理事會,理事長由牽頭學校校長擔任,制定集團發展規劃等,建立組織管理制度,健全組織運行機制,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二是加強項目合作。集團內各成員學校自我管理、自主發展,依章程在學校品牌、管理理念、制度建設、教育教學、教研活動、教師研訓等方面開展項目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三是開展定期研判。每學年開學前,理事長負責召集集團成員校進行研判,研究制定學年度集團工作計劃、項目清單和目標,并報XX備案。每學期召開工作例會不少于3次,協商學校管理、教學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相關問題。

  (二)師資隊伍聯合。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著力點,抓好聯盟內教師的引進、培養、管理、服務等環節。發揮集團內優秀干部和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搭建干部教師成長發展平臺,促進集團內干部教師專業發展、素質提升。一是建立干部教師交流機制。教師參與交流輪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的教師總人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交流輪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骨干教師總人數的20%。要在“共同體”中營造“一家人”的理念,使交流干部教師留得住、教得好、成長快、歸屬感高。二是加強教師研訓協作。通過項目式培訓學習、跟崗培養、師徒結對、設立集團名師工作室、建立“教研訓一體化”集團研訓制度、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等措施,使各學科各領域在集團層面形成骨干教師引領團隊。發揮“共同體”內部交流的培訓作用,既讓新校、弱校、農村校的教師到好學校長見識、學本領,回到本校能獨當一面,又發揮共同體聯合教研的指導引領作用,縮短新教師、弱校、農村校教師的成長周期。三是實施教師宏觀統籌。建立包括編制核定、崗位設置、職稱評聘、職級晉升、評優評先等在內的有利于教育聯盟發展的人事制度,吸引和鼓勵優秀干部、骨干教師向農村校、弱校流動,逐步實現教育聯盟學校干部教師交流的科學化、規范化。賦予教育集團在教師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等方面的推薦權,職稱評審向跨校任職、兼課、指導的教師傾斜。

  (三)教學科研聯動。大力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引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一是課程資源共享。集團在高質量實施基礎性課程的同時,集聚集團內各成員學校,建設具有集團特點和地域特色的特色課程開發、共享、配送機制,促進特色課程資源共研共享。二是教學管理同步。集團成員校在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集體備課、質量監測等方面基本實行同步管理。集團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教學常規視導或交叉互查,至少開展1次教學常規專題培訓,重視檢查結果的反饋、交流和后續改進。三是實行教研聯動。集團各學科推舉一位名優教師為教研組長,以學科為單位,分學段或年級設立學科教研組。建立健全集團學科教研制度和每學期學科同步教研活動計劃,充分利用假期開展集體備課研討活動。重點教科研項目由集團組織集體攻關,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做好課題成果在集團內推廣與應用。

  (四)學校文化聯創。以建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為抓手,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亮點、處處有文化的濃厚校園氛圍,實現學校文化建設全面達標。一是牽頭校引領。在尊重集團內各校辦學實際和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凝聚發展共識,凝煉核心價值,共謀發展愿景,豐厚集團文化內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諧奮進的集團文化,以先進文化引領集團學校發展。同時,尊重各校辦學自主權,尊重每一所學校的文化傳統與辦學特色,實現優勢互補,特色發展。二是校際間同步。每學年組織開展校際間的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和文化節等,打造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增強師生對集團辦學工作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整體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三是受益面擴大。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積極探索集團各校間學生聯合培養、貫通培養等試點,開展共讀書同歷練、攜手主題夏令營等團隊活動,“手拉手”“一對一”等個體交流幫扶活動,進一步擴大集團化辦學的受益面。

  (五)教育質量聯評。一是開展質量聯評。集團每學期開展一次聯合教學質量檢測,統一時間、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統一評價、統一分析。二是實施捆綁考核。按照《XX縣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教育聯盟考核細則》,每學年對集團進行捆綁考核,重點考查集團化辦學運行情況,各成員學校發展性評價,學生學業綜合評價和增值評價情況,以及師生、家長與當地老百姓滿意度測評情況。根據考核結果等次,對集團予以獎勵。三是建立獎勵機制。集團要充分體現集團化辦學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根據集團化辦學考核結果,對推進集團化辦學有貢獻的管理團隊和教師予以獎勵。

  (六)云平臺大數據聯建。依托“楚天云”平臺,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實行集團內學校“空中課堂”結對,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按照服務教師教學、服務學生學習、服務學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蓋中小學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推進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信息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加強縣內外名師、名校特色優勢教學的交流,教育聯盟內教學活動,教師培訓等統一謀劃,統一管理,通過教育聯盟內緊缺學科教師走教和空中課堂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免費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學校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同時,加大信息化終端設備及軟件投入,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進校園,使集團內學校協同發展,共同提升。

  五、工作要求

  略

  六、保障措施

  略

【共同體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共同體實施方案01-26

共同體學校實施方案12-15

學校發展共同體實施方案12-31

共同體實施方案(15篇)01-26

共同體實施方案15篇01-26

學校聯盟共同體實施方案范文12-16

教研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16篇)12-22

共同體活動實施方案(精選14篇)12-23

師生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7篇)12-15

共同體實施方案范文(精選7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