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課題實施方案3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題實施方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題實施方案 篇1
為深入開展“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年”活動,推進“嘗試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全校教師高效教學研究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學校教育科研整體水平,經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教師中開展“帶題授課”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著“科研服務教育教學,科研引領教育教學”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圍繞“嘗試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促進教師隊伍內涵素質提升,帶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努力探索課堂教學新途徑,實現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雙提高。
二.活動目標
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接受并實踐“問題即課題”理念,從日常教學工作中最需要解決的困惑入手,抓住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尋找原因,制定措施,并在研究課上進行驗證、總結、反思,從而解決困惑,回歸到常態教學中,享受教學的快樂。
三.活動安排
1.員部署階段
(1)召開動員大會。講清活動的目的意義,動員老師主動報名參加“帶題授課”實驗探究活動,參與到小課題研究中來(原則上35周歲以下教師必須全員參加,35--45歲教師自愿參加,45歲以上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2)召開教研組長會。論證教師“帶題授課”課題,確定“帶題授課”小課題實驗研究人選,對此項工作進行指導。
(3)召開課題培訓會。針對“帶題授課”方略、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等進行專題培訓,做好開題、立項工作。
2.實驗研究階段
(1)組織教師針對立項課題展開深入研究,并在常態教學中進行驗證、總結、反思,解決困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定期開展階段性成果示范、匯報、推介活動
3.全校性“帶題授課”展示匯報,總結,推廣階段。
在全校選樹10名“帶題授課”樣板教師,舉行特色鮮明的展示匯報活動,以典型為引領,通過總結提升、經驗介紹、示范展示等形式,帶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力爭做到人人都有課題,個個都要“帶題授課”。
四.具體要求
1.教師要注重觀察、思考,及時將課堂教學中生成的難點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通過實驗探索,同伴交流互助,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2.教師個人要在學校批準實施小課題研究后,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并在常態教學中進行“帶題研究”。
3.“帶題授課”教師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研究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探索中積累經驗,反思不足,不斷改進。
4.學校將定期組織“帶題授課”典型課例展示和經驗交流活動,表彰和獎勵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集體。參加“帶題授課”的教師將在學校職稱評審、評優及骨干教師評選中予以優先考慮。
5.學校科研科承擔本次活動的指導和推進任務,并做好協調交流和培訓工作,學校將定期聘請校內外專家進行相關指導。
五.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此項活動的指導和管理,特成立學校“帶題授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科研科
主任: 副主任:
課題實施方案 篇2
一、對研究問題的實情性分析:
永興小學處在地道的農村,其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等各方面均不及城市,跟一般的城市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基于我校地處農村,調查小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現狀我們發現:目前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良的學習習慣確實很多。如一些學生寫字歪七扭八,馬虎潦草、字跡很難讓別人看懂;添字、錯字、漏字、落下運算符號、隨意改變運算順序、點錯小數點等等現象時有發生;數學課的課前準備不充分;不能按老師的要求預習;有些學生計算粗心大意、經常出錯,計算后也不檢查、驗算。有些學生做作業不善于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作業中做錯的題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時糾正,而是走馬觀花、一帶而過;上課不認真聽講、搞小動作、回答問題的語句不完整。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成了我們刻不容緩的天職,它是學生學好數學這門功課的基本保證。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作為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的現狀,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還要有一套培養學生習慣的科學指導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從目前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還沒有一套系統地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指導策略方案,因此本課題具有極高的課題開發價值,我們將在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作一番深入的探索研究。
二、對核心概念的操作定義
1、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
2、數學學習習慣是人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養成的一種自覺的、主動的、持久的、自動化的數學學習行為方式,是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些數學活動的特殊傾向。
3、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由于全部都生活在農村,父母大都在外打工,孩子長期跟祖輩生活在一起,因祖輩溺愛過多,缺乏管教,監護無力,學習不自覺,數學學習習慣差。
4、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通過老師的引導,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經過自己的反復練習,從而形成的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三、研究指向與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指向
1、使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得到提高,從而改變教學方式,在教學形式上有所創新,整體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2、引領教師圍繞課題研究、學習、思考與實踐,尋求有效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通過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今后數學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4、打造科研型教師隊伍,幫助教師在“同伴互動”和“專業引領”中,獲得專業發展和支持,進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熱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
小學數學科研隊伍,推動學校的教學研究工作走向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研軌道。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課前預習的習慣
2、認真聽講的習慣
3、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四、研究起始時間:
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
五、研究過程與方法
(一)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20xx、10——20xx、12)
1、確定研究方向,撰寫研究方案。
2、結合現狀調查情況,撰寫開題論證報告。
3、組織課題的開題工作。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xx、1——20xx、10)
按計劃實施研究,扎實開展各項研究活動。
1、確定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具體目標。
2、查找并學習相關文獻資料。
3、組織相關的交流、研討活動。
4、定期對課題進行小結、反饋與評估。
5、收集整理論題研究資料,提煉研究成果,完成階段報告。
第三階段:總結結題階段(20xx、11——20xx、12)
1、課題資料的歸納與匯總。
2、收集整理案例、隨筆等相關資料。
3、撰寫研究報告。
4、申請結題鑒定。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習慣的問卷調查表或訪談記錄表,或通過學生作業、日記、讀書筆記、試卷、圖畫、手工作品等,分階段對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2、觀察法。按照本課題研究的目的、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并作出準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收集掌握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情況。
3、實驗法。在日常課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反復提醒、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從中觀測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情況,揭示其中的因果關系和教育規律。
4、個案法。選取不同類別的學生代表,連續進行追蹤了解,以研究他們乃至全體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變化情況。
5、行動研究法。研究工作與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活動,采取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提高的做法,最終實現課題研究目標。
課題實施方案 篇3
一、本課題研究之背景
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活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網絡資源的利用,極大拓展和豐富了作文教學的'空間和資源,開闊了學生眼界,豐富了作文素材。利用網絡環境,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和自主作文的氛圍,創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條件。憑借網絡,“師生”、“生生”之間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及時溝通。這不僅大大拓展了作文教學活動空間,也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得到發充分滿足。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要求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也使作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得到有機的整合,將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除涉及到語文、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外、還會用到音樂、美術、科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在進行作文的同時,也學到了其他學科的知識,使各科知識得到同步增長,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3.小學作文教學的要求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加之教育部明確規定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從三年級開設電腦課,許多家庭為了配合學校的教學都自備了電腦,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面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為此我們提出本課題旨在尋找網絡資源應用于作文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考察傳統思維中的作文教學,我們認為存在著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學生的視野“窄”,二是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所謂“窄”,就是把課本作為唯一的學習場所,把教材作為唯一的學習資源,以為學習好語文書本上的知識是最根本的任務。其實,這種將書本知識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以及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割裂的狀況,使我們的作文教學仍然固守一隅,封閉在課堂上、書本上,不向學生的生活世界開放,不向信息化的社會開放。學生蒼白無味的生活,必然不能充分體驗和享受作文的樂趣。所謂“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沒有生活感受和語言素養的積淀,言之無物;另一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導,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言之無法,“集體失語癥”帶來了莫大的悲哀。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借助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教學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基于此,我校提出本課題,其研究的意義在于:
利用網絡資源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創建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構建網絡資源在作文教學中充分運用的作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說話、獨立思考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高實驗教師作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及作文教學的能力、水平。提高實驗教師組織、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水平。
三、本課題研究之具體目標和內容
(一)教師目標:
通過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革單一作文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通過對多媒體網絡的運用,使教師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學生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實驗,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使中高年級的學生掌握寫作技能,初步具有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做到作文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遣詞造句準確,通順連貫,有條理性。另外,還要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初步總結出網絡資源與作文教學整合的規律和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通過“網絡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我們將圍繞如下內容進行實驗:
1.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積累;
2.研究如何創建班級QQ群、教師教育博客、班級作文博客主頁和學校博客群組,搭建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平臺,實現作文教學資源的共享。
3.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創造性教學,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是建構內在的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并不是把知識從外部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由于多媒體計算機和Internet網絡的發展,多媒體的音、像、聲具備和網絡的交互性為寫作中的“情境”創設和“協作”“會話”發揮巨大的作用,自然地提高寫作能力。從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教學觀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學系統是非常合適的知識建構的認知工具和認知環境之一。
贊可夫的發展教學理論和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
使用觀察法和媒傳法等教學方法,恰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特點,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分析法
調查分析學生的基本資料:家庭擁有電腦情況、學生興趣愛好、網上行為、是否有QQ號等等。
2、文獻研究法
運用文獻研究法收集、整理和應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先進教育教學理論,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為課題提供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運用文獻研究法研究培養目標、課程內容等,在開展對課程資源的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
3、行動研究法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將有針對性地采取“五一”措施,即營造一種科教氛圍、磨練一支師資隊伍、建立一套機制、搭建一個資源平臺、探索一種教學模式進行實踐研究。通過網絡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為學習者的雙向交流提供廣闊的空間,達到“人——機——人”相互交流,即學習者(人)通過多媒體網絡(機)與教師和其他學習者(人)進行互相交流、協作學習。在整個課題實際操作過程和實施的過程中認真進行行動過程的研究,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的統一起來。
4、經驗總結法
對“網絡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過程中一些有效的課程資源及時積累總結,對有效的教法和學法進行總結、推廣。
5、個案研究法
本課題旨在通過網絡資源的利用,促進學生積極、有效、自主地習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宜采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展開對學生成長過程和規律的研究,可對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檔案袋管理,進行跟蹤分析,于個性中見共性,于特殊中見一般。為課題的假設提供典型的事實例證。
六.本課題研究之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5月至12月)
加強軟硬件建設,成立課題組,制定課題計劃,落實人員分工,邀請專家對課題研究方案設計進行論證;進行師資培訓、理論學習、實驗班選擇;組織人員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統一課題組成員思想。
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1)調查分析,掌握學生的基本資料:興趣愛好、網上行為、QQ號,為課題開展準備資料。
(2)完成班級QQ群建設,教師依托安慶教育博客平臺制定班級作文網頁,通過初步試用論證可行性,制訂實施方案。
2、實驗階段(20xx年元月至20xx年6月)
全面實施課題計劃,加強課題研究管理,舉行課題研究現場會,定期展示研究進程和成果,做好數據積累、經驗總結工作;
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
繼續深入班級作文網頁創建工作,進行實驗研究,適時總結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寫出實驗總結;
3、總結階段(20xx年7月至12月)
主要目標:回顧總結實驗研究情況,整理實驗中得到的各種材料,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小結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得失,并請上級和有關專家對本實驗研究進行鑒定。
第三階段研究成果:
收集資料,撰寫實驗研究報告和論文,力爭取得縣市乃至省教育專家的支持和認同,并得到完善和大面積推廣。
七、課題組成員分工情況:
黃金舟:負責課題的定向、指導,協調人員分工,監督課題的實施,課題的總結。
李思迪:負責課題計劃的制訂、本校教育博客群組建設,進行課題行動研究。將科學而全面地總結教改經驗或教訓。
楊賢松:負責課題實施的調控,解決課題研究中所需的人力、財力等問題。
石沉香:負責調查問卷的設計、數據分析,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問卷材料的收集。
李聲宏、梅慶安:負責文獻研究,即研究對網絡作文教學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有哪些,有哪些指導意義,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種理論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論文資料的收集。
石小霞、邵雙梅、段貞潔、余紅燕、葉帶楠:進行個案研究,即具體分析一些網絡作文教學的典型課例,分析在這些課例中,教師、學生、教材和所用媒體這四個教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與傳統教學結構相比,有哪些顯著變化,效果如何,學生在情感和態度方面有哪些轉變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個案案例資料的收集。
八、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
1.人員結構:
該課題組成員以一線語文教師為主,其負責人黃金舟,系安慶市首屆語文學科骨干教師,縣小語學科骨干教師,縣小語學科帶頭人。曾參與完成“經典誦讀”市級課題,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并有論文在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第二負責人李思迪,于多年前便開始了信息技術與習作教學整合的研究與探索,曾于200xx年全國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國家級遠程培訓中承擔過本項目縣輔導教師工作,積累了一些處理網絡信息的經驗。有十幾篇論文獲省市獎,并有十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成員中有多人曾參與完成省市級課題研究,他們都是教學骨干,課程改革的積極實踐者,是課題研究的重要的人力資源。
2.資料設備、科研手段等: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網絡開展教學極為便利。目前,我校已與局域網連接并建立了校園網,已建成初具規模、功能完備的網絡系統,一個網絡教室,一個教師電子備課室,共配備有連網微機百臺左右;全校青年教師均已參加了“現代技術教育”的培訓;過關率達100%。教師們已經普遍學習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一些信息處理軟件的使用,在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和理論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條件。我們還將組織部分老師進行有關網絡技術的培訓和相關理論的學習,并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以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3.經費保障: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教育改革和實驗,他們對本課題十分關心,并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
學校的生存依賴于學校的發展,這是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心聲。因此,我校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進行課題的研究。
【課題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課題實施方案08-31
小學課題實施方案07-21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07-23
課題實施方案范例07-28
小課題實施方案08-12
課題實施方案范文10-07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范例07-14
【精選】課題實施方案4篇06-18
【精選】課題實施方案三篇06-17
【精選】課題實施方案3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