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通用1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完善自己,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
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三)激勵性原則:
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評價成為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
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既反映學生學業成績,又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努力獲取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素質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三、評價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操行表現評價、學業發展評價和個性特長評價等三項內容。
1、操行表現評價:
對照《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養成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習慣與生活能力、個性品質與情感態度等個人操行表現。
2、個性特長評價:
通過開展書畫賽、體育運動會、六·一、元旦、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英語競賽、作文展評等各種活動,了解學生的參與情況,對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記錄。
3、學業成績評價:
對照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學生學業達成與發展的狀況,主要以期末考試試卷測評成績呈現。
期末檢測內容:
語文:
考試試卷和學生語文素養。
數學:
考試試卷和平時測驗。
英語:
考試試卷、英語會話和課文誦讀。
科學:
考試試卷、實驗操作、小制作。
品德與生活:
考試試卷和社會調查。
音樂:
歌曲演唱。
美術:
作畫、剪紙、手工制作等。
體育:
以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手冊得分為依據。
四、評價結果與方法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
3、各學校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扎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2
實施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引導學校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質量觀,既關注技術技能培養、又關注人文素養教育,為學生成長成才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企事業單位選人用人和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提供真實可信的參考依據的重要舉措,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中職學生畢業標準和學生升學、就業的重要依據。依據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教職發[20xx]1號)和《關于轉發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通知》(濟職教字[20xx]7號)的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為基本內容。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鼓勵特長發展相結合的原則。綜合評價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原則。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綜合素質評定成為激勵學生發展的過程。
二、綜合素質評價的組織
學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及班級評價小組。評價委員會由學校領導、政教主任、教務主任、骨干教師、學生及家長代表共同組成,負責落實評價方案,制定實施細則,任免班級評價小組成員,組織并監督評價工作,認定評價結果,接受和處理投訴、舉報。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代表等方面人員組成,負責對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定。
三、評價內容與評價結果
(一)、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由學生學業考試成績信息和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信息兩大模塊組成。學生學業考試成績信息模塊由學科日常學習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學科日常學習成績由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表現、活動與參與以及期末考試測評等內容組成。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信息模塊,以思想品德、藝體素養、職業素養、社會實踐等四個方面為評價內容。
(二)、評價結果及使用
(1)平時考試成績由教務人員填寫,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審核,以分數、等級或合格/不合格呈現,學業水平考試由市教育局負責統一實施與安排。
(2)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結果包括成績和綜合性評語兩部分。綜合性評語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予以整體描述,反映學生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突出特長和潛能,指出不足,鼓勵進步。評價結果必要時可附上相關佐證材料。
四、綜合素質評價辦法
(一)、評價的信息來源:學生日常思想品德、行為表現;平時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參加體育、藝術、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情況;興趣特長、榮譽表彰、競賽獲獎情況;家長和社會評價等。評價工作要與實行學生成長記錄工作結合,注重對過程性資料的.分析與概括。
(二)、評定程序:綜合素質評價本著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內容科學化和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的原則,采用學生互評、任課教師評價、班主任評價等辦法,每學期末對學生思想品德、學習能力、社會實踐、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五個方面進行量化賦分,由班級評價小組根據所得分數及綜合表現評出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級(“優”、“良”、“合格”、“不合格”)。
五、注意事項
(一)、落實評價程序。綜合素質評價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落實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班級評價小組總評的評價程序。學校評價委員會負責對評價工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認定。評價過程中如有原則性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裁定,力求評價結果的科學和公正。
(二)、建立公示制度。評價結果應在班級公布,并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聽取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意見,接受監督。對評價結果有異議的,可向學校評價委員會反映或投訴。
(三)、建立誠信機制。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也是誠信品德的培養和實踐過程,參與評價的人員都要本著育人為本、實事求是的精神,樹立誠信品格,確保評價的真實性。評價結果不得隨意更改。如確需更改,應由班級評價小組提出更改意見,報學校評價委員會審定,并對更改緣由和經辦人作書面記載,同時保存原評價記錄備查。
(四)申訴復議程序。如有學生對綜合素質評價過程與結果有異議,可以向學校申訴機構申請提出,由申訴復議機構審核后公示結果。
六、實施保障
(一)、成立組織機構:
(1)校評定工作委員會: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制定《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認定評定小組成員;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認定評定結果;監控評定過程。接受和處理各界人士的咨詢與投訴,對評定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理。
(2)、班級評價小組:
組長:
成員:各學科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經公示后上報備案)
職責: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定。
注:任教師給學生授課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評定小組成員不得少于五人。
(3)、監督小組:
由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組成。
(4)、申訴復議小組:
組長:
成員:
(二)、健全相關制度
(1)、公示制度。評定的內容、方法、程序及結果的運用等,應向學生及其家長做出明確的解釋并公示。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獲得“優”等級的名單應在學生所在班級公布,被評為其它等級的學生可向班主任查詢。
(2)、申訴制度。對評定結果有異議者,可向校評定工作委員會提出申訴和舉報,學校評定委員會要力爭將問題化解于校內;對學校評定委員會的答復或處理不滿意的,可向縣評定工作委員會反映。學校評定委員會和縣評定工作委員會應詳細記錄各項舉報、申訴、查處過程及結果。
(3)、誠信制度。為工作人員建立誠信記錄,如在評定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的行為,應予以記載,并在師德評價中給予適當扣分。
(4)、紀律處分制度。對違紀并受處分學生,對其批評教育的同時需要保留好相關證據或材料,并與其家長座談告知學生受處分原因及處理結果,對結果無異議由家長在《違紀學生處理告知表》內簽字。如有異議,家長或學生以書面形式向校評定工作委員會提出申訴。
(5)、監控制度。各級評定委員會要全面了解有關評定工作的信息,及時糾正評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每年的終結性評定工作結束后各級評定委員會成員分析并撰寫工作匯報。
本辦法從20xx年9月1日起開始試行。要廣泛宣傳評價制度改革工作,轉變傳統的評價觀念,使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得到教師、學生、家長的積極參與,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3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學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普通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根據濰坊市教育局關于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落實濰坊市關于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精神,堅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以學校評價為主體,以專業支撐與制度建設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注重過程培養和過程評價,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推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二、實施目的
1、強化素質教育,把初中課程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2、通過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面向全體師生、家長和社會進一步倡導素質教育,宣傳基礎教育課改實驗,促進全社會教育觀念的更新。
3、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方法,建立健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形成素質教育實施與保障的長效機制。
三、實施原則
1、客觀性原則。提前公布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程序、人員和有關規章,確保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
2、可行性原則。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
3、發展性原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差異。
四、實施程序
(一)建立三級管理的組織機構
1、市教育局成立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市教育局成立評價工作委員會
主任:
成員:
履行職責: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4
為做好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對初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學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應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思想道德、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五個方面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以學校評價為主體,以專業支撐與制度建設為保障,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體差異相結合,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工作原則
1、適應性原則。評價的制度、標準、內容、方法等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2、差異性原則。評價中應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相結合,體現個體差異;
3、公平性原則。積極探索科學的`方法,力求評價結果的客觀、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評價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二、評定機構的組成與主要職責
1、班級評定工作委員會
(1)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主要職責:
①委員會根據學校實際制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根據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開展宣傳工作。
②制訂評定的具體時間、操作程序。
③對整體評定工作進行協調、調控。
④認定本校評定小組。
⑤對班級評定結果進行審核、認定仲裁及上報。
⑥對班級評定工作出現的問題進行反饋與指導。
⑦對評定工作進行紀律監督。
2、教師評定小組
(1)由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任組長,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五人組成。
(2)主要職責:負責組織班級學生評價工作、結果的合成、為學生做出綜合性評價、接受家長的咨詢。
3、班委會評定小組:
(1)由班長負責,由五名學生組成,成員班級各組小組長。
(2)職責:負責班級學生日常學習、表現、生活、紀律、表彰等情況記錄及評價工作。
三、評定內容、評價方法、等級分配以及操作流程
(一)評定內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包含基本素質評價指標和個性發展評價指標兩個部分。
基本素質評價指標是所有初中學生通過學習都應達到的目標,包括思想道德、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五個方面。
(二)等級設立分配
我校等級名額比例:A級學生不超過25%,C級學生為10%左右,其余為B級。(對于嚴重違反校紀校規或受處分未撤消的學生,經學校領導小組審核,可定為:D級)。班級等級名額與學校相一致。
(三)評定的信息來源
1、學生的成長記錄手冊和日常表現。
2、學生的平時成績(所有學科)。
3、學生的個性特長的表現。
4、學生自己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及教師評價。
(四)操作流程
1、確定機構:由班主任推薦并選舉產生班級教師評定小組和學生評定小組,并及時予以公布。
2、宣傳動員:召開綜合素質評定主題班會以及教師動員大會,宣傳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學習有關綜合素質評定的相關知識,并分發“告家長書”,以便取得家長的支持。
3、學生自評:即學生根據自己平時表現,依據綜合素質評定各個方面的要求,根據自己在初中階段的發展情況,對照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要素和關鍵表現進行自己評價,自評包括描述性評語(150字左右)和給各個要素打分。
4、家長評定:即家長根據子女在初中發展階級的表現及依據綜合素質評定各項要求,實事求是進行評價。
5、班委會評定:即以學生日常表現為依據,通過觀察和查閱學生成長記錄手冊、班級周記等方式給予同學客觀和公正的評價。先由學生評定小組每個成員對照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要素和關鍵表現,給每個同學進行打分,再由副組長計算班委會評定的最后實際得分,評定者要簽名。
6、教師評定:即班主任教師以學生日常表現為依據,通過觀察、訪問和查閱學生成長記錄手冊、班級周記等方式給予學生客觀和公正評價,對予5個維度的評價內容,如實在學生成長記錄手冊中安每學期做出班主任評語,其他教師評定小組成員應該參考學生本人、家長及班委會成員評定所提供的信息綜合考慮,依據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要素和關鍵表現,實事求是給每位同學進行打分,評定者要簽名。
7、綜合實踐活動評定:綜合實踐活動根據成績和學生平時參與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的具體情況,由班主任實事求是進行填寫。
8、其他事項記錄: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運動會比賽中的成績及在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中獲獎后,按學期填寫記入其他事項記錄。
9、評定結果公示:班級評定結束后將評定結果呈報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經審核后將評定結果告訴學生本人。期間:
(1)由學校設立投訴電話―,評定監督小組應接受投訴與提出復議,專人負責做好記錄。
(2)在校內設立意見箱,每天開箱一次,對有異議評定結果,由校評價工作監督小組領導組織專人調查,決定是否復議,并做好解釋及各項工作。
10、評價結果的審定與歸檔:學校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對每一位學生評定結果進行評定,由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上報有關部門予以存檔,供中招錄取使用,其它原始資料及各種評比表等一并移入政教處存檔,評價結果一旦歸檔、原則上不予以變動。
11、評語表述: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內容給予學生一個綜合性的評語(要體現學生成長,突出特長和潛能,指出不足,鼓勵進步,填入學生成長記錄手冊中,并簽名)。
12、填寫學生成長記錄手冊的相關內容:由班主任親自填寫報告冊中各科期中、期末、總評成績及相關欄目,并要求學生和家長認真填寫報告冊中相關欄目,并按要求簽名或蓋章。
注:評定內容一律用鋼筆或黑色水筆填寫,字跡工整,不得涂改;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5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宗旨,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目標,以“提高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校本項目為依托,堅持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培養,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研修與師資培訓活動,著力在師德、基本功、課堂教學、班級管理、教育科研等五個方面,為教師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造就一支師德風范高尚、專業知識扎實、教育業務精湛的優秀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同時培養一批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追求卓越、潛心研究的學科帶頭人和名教師,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堅持發展性、實效性、針對性原則。
二、總體目標
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家引領下完善自我,努力爭做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教師。實現一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與管理,強化責任,明確任務,使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成立教師專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四、具體要求及措施
開學初,教科室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全校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培訓需求調研,以便能夠更好地把握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在此基礎上,學校提出不同層次的個人在政治、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及專業化個人發展目標和行動措施,每位教師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把學校培養目標同個人主動發展及努力目標結合起來,使優秀教師主動成長。我們提出教師專業成長五要求:“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研究中成長;在訓練中成長”。
(一)在學習中成長
深化教育局提出的“以文化凝心聚力,靠學研富腦修身”和文化理念,繼續實施“教師讀書工程”,開展主題讀書活動,在教師中大興讀書之風。組織集體閱讀和研究性閱讀;開辟讀書論壇,交流學習體會;分期分批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和聽課活動,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和理論素養的提高;充分利用校園網,讓教師在網上交流讀書體會;鼓勵
教師積累教育資源,豐富教育經驗,宣傳教育心得,收獲教育快樂。
具體要求:
1、“五個一”讀書規劃
——制定一份讀書計劃。每位老師要根據學校提供的推薦書目(見附1),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明確讀書內容,制定自己的個人讀書計劃。
——摘抄一本讀書筆記。學校統一發放讀書筆記,(新進教師、教齡不滿三年或任教新教學科不滿兩年者每月不少于20XX字;教齡在三年以上不滿十年者每月不少于1500字;教齡十年以上者每月不少于1000字;45歲以上教師可免檢。)
——撰寫一篇讀書心得。一學期重點精讀一本教育教學書籍,每人撰寫一篇讀書心得。
——參與一次讀書交流。學校每學期舉行一場教師讀書交流活動,各級部派代表參與交流。
——xx一本讀書成果。每學期將教師的優秀讀書心得、讀書隨筆等xx成冊,作為讀書成果在全體教師中深入學習交流,促進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
2、堅持“三個為主”的讀書策略:
學習內容以教育名著和課改理論為主,與博覽群書相結合;
學習形式以個人自學為主,與集體學習結合;
學習時間以業余為主,與統一安排相結合;
學校將努力使廣大教師通過讀書具有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種充實而圣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溫馨的情懷,一種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不斷增長教學智慧,提升人生價值。
(二)在反思中成長
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反思的過程是“反思—問題—設計—行動—再反思—完善”;教師要強化課前、課中、課后反思,撰寫教學后記、教學案例、教學隨筆、教學心得、教育故事、再教設計等,通過個人反思、同伴交流、橫向比較、組內研究等方式,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產生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需要。
具體要求:
1.新進教師、教齡不滿三年或任教新教學科不滿兩年者每周不少于1篇。
2.教齡在三年以上不滿十年者2周不少于1篇。
3.教齡十年以上者每月不少于1篇。
4.教學反思可以隨時上傳到校園網“教學論壇”欄目。科研部每月以部室為單位匯總,期末將所有的反思成果擇優匯編成冊。
(三)在合作中成長
實施“同伴共成長”工程,為教師創造合作互助的`教研氛圍。青年教師雖然經驗不足,但新知識多,思想開放,接受新事物快。中老年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風格、教學藝術、教學機智等獨具特色。通過互教互學,以達到相互借鑒、相互提高的目的。
首先,指導老師要先聽青年老師的“原生課”并進行診斷,然后根據新教師的優缺點,有的放矢地進行跟蹤指導;然后,老教師要指導新教師上“提高課”,觀察變化和進步程度,找準薄弱點,并進一步指導培訓;學期末,舉行新教師“匯報課”活動,在磨課中步步提高。
具體要求見《“同伴互助工程”雙方職責》
(四)在訓練中成長
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技能,本學年,學校將繼續扎實、有效、系統地開展教師基本功培訓活動。我校青年教師較多,針對師資現狀,本學年著重抓好粉筆字、鋼筆字、普通話、簡筆畫、課件制作幾方面的通用基本功訓練。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6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改進程,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按照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在參照外地評價辦法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實施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小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舉措。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為基本內容。以學校評價為主體,因校制宜,充分發揮各學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均衡發展和潛能發展。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及學校進步與發展的`過程。
二、基本原則
1、方向性原則:評價應體現新的人才觀、教育觀和質量觀,體現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2、客觀性原則: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出合理的、全面的評價。評價要多主體參與,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三年級以下的學生可不采用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同時,還要適當接受家長和社會的評價。
3、全面性原則:對評價內容進行全面考核,有根據地作出判斷。學業考試的內容要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系,注重加強與社會實際、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科學性原則: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圍繞評價目的,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具體情況,建立簡便易行、利于操作、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運用科學、多樣、靈活的評價方法實施評價。
5、發展性原則:充分尊重人的發展性與特殊性需要,注重評價的內容多元、方法多樣。既要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又要重視學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6、參與性原則:要加強學生之間、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對話與交流,增進理解與溝通,營造良好氛圍,開展有效的自評、互評,及時反饋,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理解、和諧的學校文化的形成。
三、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性發展目標兩個方面的內容。
1、基礎性發展目標
基礎性發展目標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依據。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占15%)、公民素養(占10%)、學習能力(占40%)、交流與合作(15%)、運動與健康(占10%)、審美與表現(占10%)等六個方面。
2、學科性發展目標
學科性發展目標是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依據。其基本內容是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達到的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側重于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評價、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評價,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四、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包括日常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評價時應把握“日常性評價是階段性評價的基礎、階段性評價是終結性評價的基礎”的操作原則。
1、日常性評價
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并適時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工作。
(1)、即時評價。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口頭評價、成果評價、訪談交流、行為觀察、問卷反饋、情景測驗等)及時評價每個學生的優點、不足以及發展潛能,滿足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
(2)、成長記錄。成長記錄應收集能夠反映學生發展提高的重要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自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信息,學生在文體活動中的突出表現,學科檢測的階段成績,學生的最佳作品等。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和管理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的情況典型、客觀、真實,同時便于展示。
(3)、學業考試。考試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選擇相應的考試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除傳統的紙筆測試外,還可設置口試、聽力測試、成果展示、實驗操作、上機操作等形式測試,允許學生進行二次考試。紙筆測驗可采取閉卷考試、開卷考試或開閉卷結合考試等不同形式。
(4)、實績表現。通過演講比賽、小制作、小發明、小競賽及文體藝術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展示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
2、階段性評價
(1)、各學校要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其成員應有廣泛的代表性。評定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本校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可適當細化六項評價內容)與具體程序,編印各種相關的評價子表,匯總、上報學生的評價結果;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評定過程,接受質詢、投訴與舉報,及時糾正評定中的錯誤。在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前,各學校要通過教師大會、班會、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廣泛宣傳和培訓,爭取各層面的知曉、理解與支持,為順利開展此項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綜合素質評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每個班級成立一個評定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人數一般不少于5人。各位小組成員為學生授課的時間原則上不能少于一年,且要對該班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品質。班級評定小組由學校評定委員會提名成立,要提前向評定班級的學生公布。
(3)、綜合素質評定要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每學期結束時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通過參考各種資料,經集體討論,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有關數據和其它形式的行為表現,并利用這些數據和表現來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階段性評價的結果填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3、終結性評價
(1)、終結性評價應由學校組織進行,要在學生畢業離校前完成。評定時以學生階段性的綜合素質評定結果為依據,通過對相應等級賦分的辦法進行換算,取所有階段性評價的平均分值作為終結性評價結果,記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2)、賦分轉換標準:優秀記10分,良好記8分,合格記6分,不合格記4分。
五、評價結果
1、評價結果的呈現
(1)、等級表達。分為A、B、C、D即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比例不超過40%。對學生綜合素質等級的確定應十分認真、慎重,評定為“不合格”的學生應經學校評定委員會審核,并報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
(2)、質性評語。以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為主要依據,對學生給予一個綜合性的評語,其中還可以包括等級評定中沒有包括的內容,尤其應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評語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潛能及不足。同時要制定明確簡要的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對低段學生的評價應淺顯、生動。
2、評價結果的運用
(1)、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方法及程序等,應向學生及家長作出明確的解釋并公示。評定結果只公示“優”等級,其余等級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如有異議,由校評定委員會進行調查與處理。最后,學生和家長要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上簽字。
(2)、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委員會對評定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并負責,評定結果原則上不得更改,如果確實發現評定結果有誤,應記載更改緣由及更改人,同時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3)、綜合素質評定的結果既作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依據,同時也作為學校診斷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
六、實施保障
1、成立組織機構:
2、健全相關制度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7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既應注意對學生、教師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成長、教師和學校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在實施評價中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制度等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發展潛能,實現自主管理;有利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行為,幫助學生打磨成長的軌跡;有利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德育為先、素質為重的過程性管理;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現注重素質、提升能力、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二)發展性原則。以促進學生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為宗旨,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既要看到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更要發現潛在的發展可能性。要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淡化終結性評價,重視形成性評價。
(三)多元性原則。評價內容力求多元化,要從情感態度、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全面客觀地評價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評價主體和方式務必多元化,要采用自評、互評、師評方式,注重表現性評價和真實性評價,實現多角度、多方式的評價。
(四)可行性原則。立足實際,講究實效。注重培訓,評價內容和評價標為師生所理解、接受。制定的評價實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實施過程和評價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
(五)客觀性原則。認真領會評價標準,讓客觀的評價標準貫穿評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關注并尊重學生平時的表現事實。科學收集評價信息,采取科學的評價步驟,采用科學的評價鑒定方法,力求評價結果的客觀、公平、公正。
三、評價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具體評價內容包含以下3個維度:
1、情感態度:愛國情感、懂得感激、富有愛心
2、思想品質:明禮誠信、樂觀向上、遵守規則、珍惜資源
3、行為習慣:文明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
四、評價實施細則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內容體系的一級指標由3個維度構成,二級指標由10項內容構成,三級指標由24項內容構成。在運用該指標體系實施評定時,要認真對每個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逐條評定。(具體內容見附件)
五、評價結果的呈現及作用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填寫《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必須填寫等級。
3、評價結果作為評選、表彰優秀學生的主要依據。
六、組織實施
1、成立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德育處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
2、各班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扎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七、關于《小學生手冊》填寫補充說明:
1、每個學期須填寫2頁內容,學生思想品德及身體心理素質均按等級填寫。(優、良、合格、待合格)
2、學生考勤、愛好特長、獎懲記載須如實填寫,沒有的寫“無”。
3、老師的話,須用正楷字撰寫,且無錯別字;學生的話,須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好,家長的話由學生放假領回之后要求家長認真填寫,下期開學班主任要檢查。
4、填寫完成后各班將《學生手冊》交德育處統一檢查蓋章后方可下發給學生。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8
一、前言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初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方案。
二、評價原則
全面性原則: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客觀性原則:依據學生的日常表現、學業成績、參與活動、社會實踐等實際情況,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
發展性原則: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展需求,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多元化原則: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評價內容
道德品質:評價學生是否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是否具備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
學業水平:評價學生的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等。
身心健康:評價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
藝術素養:評價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表現力和創新精神等。
社會實踐:評價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
四、評價方式
自我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制定改進計劃。
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學業成績和參與活動等情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
家長評價:家長對孩子的家庭表現、學習態度和生活習慣等進行評價,為教師提供參考。
社會評價: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等方式,了解學生在社會中的表現,為評價提供參考。
五、評價結果及應用
將評價結果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獎學金評定等的重要依據。
針對評價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學生發展計劃和指導建議,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定期對評價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不斷完善評價方案和方法。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9
一、引言
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特制定此初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方案。
二、評價目的
全面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為學生成長提供有力支持。
引導學生自我認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學校教學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三、評價原則
導向性原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發展性原則:關注學生的發展潛力和過程,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多元性原則:從多個角度、多個維度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可操作性原則:確保評價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實施。
四、評價內容
道德品質:評價學生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等。
學業水平:評價學生的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等。
身心健康:評價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
藝術素養:評價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表現力和創新精神等。
社會實踐:評價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
五、評價方式
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通過量化指標和定性描述,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表現,同時注重最終成果的評價。
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六、評價結果及應用
將評價結果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獎學金評定等的重要依據。
根據評價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學生發展計劃和指導建議,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定期對評價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不斷完善評價方案和方法。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0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構建科學、公正、全面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二、評價目的
全面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與特長。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激勵學生主動發展。
為高校招生、社會選才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信息參考。
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三、評價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包括以下幾個維度:
品德表現:學生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等。
學業水平:學科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
身心健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健康生活習慣等。
藝術素養:審美情趣、藝術表現力、文化理解等。
社會實踐:勞動技能、社會實踐參與度、服務意識與能力等。
四、評價方法
自我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定期填寫自我評價報告。
同學互評:通過小組活動、班級討論等形式,開展同伴評價。
教師評價:任課教師和班主任根據日常觀察、作業、考試等綜合情況給出評價。
家長評價:家長參與,從家庭視角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實證材料:收集學生作品、獲獎證書、社會實踐報告等實證材料作為評價依據。
五、實施步驟
制定細則: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細化評價指標和標準。
培訓指導:對教師、學生及家長進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培訓。
實施評價:按照既定方案,分階段實施各維度的評價。
匯總分析:收集評價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每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反饋應用:將評價結果用于指導學生發展、改進教學、升學推薦等。
六、保障措施
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確保評價工作的規范性。
技術支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提高工作效率。
監督機制:設立監督小組,確保評價過程的公平、公正、公開。
宣傳引導:加強宣傳,使師生、家長充分理解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和價值。
七、總結與改進
定期組織評價工作總結會議,收集反饋意見,不斷優化評價體系,確保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持續改進,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1
一、工作背景與目標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初中教育不僅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更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了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校特制定本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方案。
二、評價原則
全面性原則:評價內容涵蓋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發展性原則:評價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元性原則:評價方式多樣,包括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同學互評等,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可操作性原則:評價過程簡潔明了,便于實施,同時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三、評價內容
思想道德素質:主要評價學生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社會責任感等。
科學文化素質: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等。
身心健康素質:評價學生的體質狀況、運動技能、心理素質等。
藝術審美素質:評價學生的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作能力等。
勞動技能素質:評價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技能、實踐能力等。
四、評價方法
自我評價:學生根據評價標準,對自己的綜合素質進行客觀評價。
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進行評價。
同學互評:通過小組討論、班級會議等形式,讓學生互相評價,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成長。
家長評價:家長對孩子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為教師提供參考意見。
五、實施步驟
制定評價標準:根據評價內容,制定具體的評價標準,確保評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組織評價活動:按照評價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同學互評等活動。
匯總評價結果:對評價結果進行匯總整理,形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反饋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2
一、指導思想
本方案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為指導,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二、評價原則
導向性原則:評價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公正性原則:評價過程要公開透明,確保評價結果的公正性。
客觀性原則:評價要以事實為依據,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發展性原則:評價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評價內容
思想品德: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社會責任感等。
學業水平: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
身心健康:評價學生的體質狀況、運動技能、心理素質等。
藝術素養:評價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藝術創作能力等。
實踐能力:評價學生的勞動技能、實驗操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
四、評價方法
日常觀察法:教師通過日常觀察,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作為評價的依據。
測試法:通過學科測試、能力測試等方式,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和能力水平。
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等,為評價提供參考。
檔案袋評價法: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收集學生的作品、成果等,作為評價的依據。
五、實施步驟
制定評價方案:根據評價原則和內容,制定具體的評價方案。
組織評價活動:按照評價方案,組織教師進行日常觀察、測試、問卷調查等活動。
整理評價資料:對評價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
反饋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3
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目標
通過評價改革,貫徹新課改的育人理念,促進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
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3、自主性原則。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要充分發揮評價的自我教育、自我調整的功能,使評價客觀、全面,既得到同學、教師、家長等的認同,又能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我。
4、動態生成性原則。
評價活動本身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育過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評價可根據學生年齡、年段特點,根據校本實際及學期教育教學工作重點,實化過程,凸現行為習慣的培養與達成。
5、可操作性原則。
根據學校、班級實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師將評價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評價具有較強的實效性、針對性及可操作性。
三、評價的.基本內容、標準、結果呈現方式。
1、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包括品德行為、學習能力、合作交往、強身健體、審美表現等五個維度。各維度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又分為要素、關鍵表現提示等。
2、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形式包括兩部分:
一是等級評定。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五個維度分別用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呈現。
二是綜合性評語。由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家長心聲四個內容組成。自我描述:記錄一學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績;同伴贈言:記錄自己最信任的同學或同齡朋友的希望與祝愿;教師寄語:記錄班主任或你最欣賞、信任的老師對自己一學年的評價;家長心聲:記錄家長的反饋意見。
四、評價操作程序與方法。
1、本評價方案給每個學校以創造的空間,學校可以根據本評價標準制定符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的評價細則,體現校本特色。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通過學生綜合素質每月評價記載表來呈現。
3、學生綜合素質月評價要按照《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體系》,依據年段具體行為目標達成情況,在征求老師、同學、家長等意見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記載完成,但每次評價結果必須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簽字認可。
4、學生學年綜合素質評價由班主任依據月評情況,分析學生發展狀況,給予客觀評定。
5、學生綜合性評語,在每學年即將結束時形成,其整理歸納活動,強調多元主體參與。評價表中的“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和“家長心聲”均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完成,并于下學年報到時反饋給班主任備案。
6、材料整理粘貼欄,可根據各學校的具體情況實施。主要粘貼學習過程的記錄材料和關鍵表現的材料。(舉例參照附表)
本方案從20xx年春季開始在全鎮小學各年級試行。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4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初中課程方案(實驗))和《xx省普通初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方案(試行)》,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一)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1、組長:
2、副組長:
3、組員:學校各處室、年級主任,團委、工會負責人。
4、基本職責:
①制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實施細則》。
②組織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③審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④受理咨詢、申訴和復議申請。
⑤統籌協調有關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其他工作。
(二)級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
1、組長:年級主任。
2、副組長:年級副主任。
3、成員:班主任、組長及教師代表、家長代表。
4、基本職責:
①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實施細則》的宣傳告知。
②學生《成長記錄袋》各項材料的收集、填寫。
③根據學校統一安排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各項目的評價實施。
④學生綜合素質各項目評價等第初審。
⑤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填寫、歸檔、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二、X實驗中學Z校區初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的基本原則。
(一)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原則。既注重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評價,更注重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糾正單純以文化課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錯誤做法。
(二)評價目標的發展性原則。評價學生的基礎素養要用發展的觀點,以激勵學生健康、主動、全面發展為目標,表揚學生的進步,分析和理解學生的不足,為學生發揚成績,彌補不足,健康快樂地成長提供誠懇的建議和幫助。
(三)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原則。采取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有機結合的方法,評價結果采用等級評定、描述性評語、質性評語相互補充、相互結合的方式,充分體現不同評價方法的優越性和互補性。
(四)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原則。改變單純由教師評價學生的做法,采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自評和學生間的互評,使對學生的評價成為學生、教師、管理者、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性活動,激發評價主體和客體各自在學生評價中的能動作用。加大學生家長在學生評價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讓家長了解學校的評價改革。
(五)評價過程的動態化原則。學生評價的著眼點要瞄準學生自身的縱向發展,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終結性評價要與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評價。
(六)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原則。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做到客觀、具體,實事求是。
三、評價內容及基本要求。
1、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保護環境。
2、公民素養: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對個人的行為負責。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
3、學習能力:有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水平,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能夠完成規定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實驗操作。能夠結合所學不同學科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4、交流與合作: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并努力去實現目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綜合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
5、運動與健康:熱愛體育運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備鍛煉健身的能力、一定的運動技能和強健的體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審美與表現:能感受并欣賞生活、自然、藝術和科學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參加藝術活動,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
四、xx實驗中學xx校區初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的組織實施。
級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組織評價實施,處理評價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行政班主任牽頭,任課教師與參與評價。事前,應當就學生評價的意義、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向學生作出說明,提出要求。
1、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以學生自己實際情況為主要依據,描述和分析自己在6個維度的表現、表達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進的方向,并為自己在6個維度實事求是地給自己評價。學生自評,要與家長一起進行,與家長溝通。
2、同伴互評。
每個班級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互評,為小組每個成員作出評價。共同商議填寫一張表格。
3、任課教師評價。
班主任召集本班任課教師根據各項評價指標及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及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其中,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內容的評定由文化課老師負責。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分別由體育老師和藝術老師負責評定。
4、班主任評價。
在學生自評、互評和任課教師評價的基礎上,班主任老師根據各項評價指標及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及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報學校學生基礎素養評價委員會審核批準后,記入有關檔案和學生發展評價報告。無論跟學生走的檔案(《學生發展報告》),還是學校存檔的學生成長記錄材料,都將永久保存。
5、學校審定及通知或公示結果。
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對每位學生六方面的素質評定給與審核,并在學期末和畢業前,以書面形式將評價表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各評價內容得優秀等第的學生在校園內公示15日以上。
6、若學生及其家長對評價結果有異議,應以書面形式在公示期間向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申訴或復議,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應在收到申訴或復議之日起7日內給予書面答復。如學生及其家長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復議仍有異議,可通過正常的途徑和程序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
7、評價結果由班主任統。
記入《xx省普通初中學生發展報告》“基礎素養發展狀況(一)——(六)”中相應處,每個學生每學期一張,并在六個學期表的基礎上形成初中三年的綜合評語,作為高考錄取的重要參考。
8、學校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
成長記錄袋中包括每學期的評價表四張,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突出表現的材料,其他有價值的材料。年級部將成長記錄袋收齊后交教務處存檔。
9、xx實驗中學xx校區初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時間。
對學生基礎素養的評價,每學期1次。
五、評價細則。
對學生基礎素養的評價采用定性與定量結合、不同等級評價加綜合評語的評價形式:對基礎素質六個維度的前兩個維度(道德品質、公民素養)進行合格、不合格的評定,后4個維度(交流與合作、學習態度與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實行四等級評定,分別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班主任要針對學生基礎素養6個維度的綜合表現寫出評語。
(一)評價辦法:
1、在等級評價過程中,師生都是對“要素”(二級指標,下同)進行等級評定,評價時分4個等級:優、良、合格、不合格。其中評為“優秀”等級的又分成90分和95分兩級,評為“良好”等級的又分成75分和85分兩級,評為“合格”等級的又分成70分和60分兩級,評為“不合格”等級的又分成50分和40分兩級。
2、在評定過程中,根據教師對同一維度中各要素的得分算出該維度的平均分,然后按照如下原則進行得分和等級轉換:90分以上為“優”。75至89分為“良”。60至74分為“合格”。59分以下為“不合格”。
3、學生互評后,共同填寫一張評價表。
4、根據教師對學生的評定和學生互評中每個維度的得分,按照“最終總分=(教師評價分數+學生自評分+學生互評分數)÷3”的公式計算出每個維度的最終得分,并根據得分與等級之間的轉換原則,轉換成相應的等級。
(二)評價等第及參考標準:
1、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評定:基本符合標準者,可視為合格。
(1)有見義勇為等行為得到省市縣校有關部門表彰。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集體財產、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得到省市縣校有關部門嘉獎的,將具體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突出表現”欄中。
(2)凡有突出問題,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可暫不評等第,但要將突出問題如實記載,存入成長記。
“突出問題”是指學生在本學期中受到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
①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道德品質方面不評等第:
a、有偷竊、詐騙行為,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b、有流氓行為,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c、其他各種觸犯法律,構成犯罪行為者。
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公民素養方面不評等第:
a、經常性進入營業性網吧、歌舞廳,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b、嚴重破壞公共財物,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c、參與,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d、看或傳播色情書刊、光盤等,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e、考試舞弊,無故曠課,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③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交流與合作方面不評等第:
a、參與打架。
b、違反手機使用規定,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c、擅自校外留宿或將校外人員帶到學生宿舍就寢,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d、不聽從教師教誨,無理取鬧,受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者。
2、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分優、良、合格、不合格四級。
(1)學習能力:
①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優:
研究性學習成績顯著,得到社會的公認或權威部門的認可。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一貫優秀。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者在省市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作品。在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等。
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良:
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完成課程要求的課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初步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校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讀寫競賽、作文競賽等活動中獲獎。在校級以上刊物發表作品。學習態度認真,主要學科成績保持良好以上等。
③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合格:
能參與研究性學習。學習態度較認真,能基本完成規定的各項學習任務,完成規定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實驗操作。主要學科成績基本達到合格等。
④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不合格:
學習態度極不認真,經常不交或抄襲作業。考試有舞弊行為。主要學科成績基本不合格。
(2)運動與健康:
①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方面得優:
參加省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獲單項前六名或集體比賽前六名主力隊員、市縣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單項前四名或集體比賽前四名主力隊員。
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方面得良:
達到體育與健康標準規定的五級水平良好以上標準。能參加省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參加市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學校組織的體育競賽活動單項獲前八名或集體比賽前八名的主力隊員。
③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方面得合格:
達到體育與健康標準規定標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競賽活動。
④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方面得不合格:
達不到體育與健康標準規定水平。故意不參加兩操一課的等。
(3)審美與表現。
①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審美與表現方面得優:
在校內外大型文藝活動中有突出表現。參加省教育部門的前兩個維度(道德品質、公民素養)進行合格組織或認可的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獎的(含集體項目)。參加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各項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一等獎的(含集體項目)。
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審美與表現方面得良:
參加校內外比賽獲獎的。藝術課程考核成績良以上的。
③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審美與表現方面得合格:
能重視并認真上好藝術課程,藝術課程考核達到合格的。能積極參加校內外藝術實踐活動的。
④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審美與表現方面得不合格:
藝術課程考核不合格者。拒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藝術活動的。
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正確把握激勵學生發展與客觀評價的關系。
通過評價激勵、幫助學生健康發展,是評價的主要目的,但不能因此違反實事求是的原則,特別是在國家有強制性標準的問題上,應當按照國家標準評定學生的發展。評語的撰寫,既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充分反映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又不回避學生的缺點和問題。對學生優點、進步的描述,既要充分,又不能夸大其詞。對學生的缺點或不足,要在具體描述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改正或改進的建議。評語要具體,反映學生特點,不能千人一面。要親切、中肯,體現對學生的關愛和健康發展的期盼。
(二)作出“思想品德”、“公民素養”不合格的等級評定決定要極其慎重。
除非學生有嚴重違法亂紀或犯罪表現或國家有強制性規定,思想道德素養一般不評定為不合格。
(三)等級評定爭議的處理。
學生對等級評定意見有異議,可提出復議申請。評價委員會應及時組織復議。學校評價委員會對等級評定有終栽權。終裁維持原定等級的,評價委員會應委托專人向學生說明。
(四)評定資料的公開與保密。
等級評定為優秀等級的應當公示。涉及學生隱私、評定為不合格等級、評價過程中不利于維護學生團結和師生和諧關系的相關資料應當保密。
年級部定期收繳并保存各班學生成長記錄袋資料(含每學期的評價表、三年的總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突出表現的材料,其他有價值的材料)。畢業前,各班學生的成長記錄袋統一匯總到教務處,永久保存。學生發展報告按縣招辦要求整理好,以便高考報名和錄取。
本實施細則的解釋權在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5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xx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初中階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辦〔20xx〕1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意義
(一)把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初中畢業與初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強化素質教育導向。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改變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
(三)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建立健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形成素質教育實施與保障的長效機制。
(四)通過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面向全體師生特別是學生家長和社會進一步倡導素質教育,宣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促進全社會教育觀念的更新。
二、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有利于全面客觀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的發展狀況;有利于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
2、公平公正性原則
評價前公開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程序、人員組成和有關制度;參與評價人員包括學生和教師都應堅持標準,要對評定的各個維度、要素和關鍵表現準確把握,重實際、重依據,全面衡量評價;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進行準確的描述,確保評定結果和學生表現相一致,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實事求是,不以偏概全。
3、規范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是直接關系到學生升學乃至學生前途的工作,必須做到操作規范,要建立公示、監督、申訴等必要的制度,規范操作程序,保證評價工作公正客觀有效,具有較高的信度。
4、導向性原則
以新課程改革作為評價理念,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把評價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
三、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
由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初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下設的`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負責20xx年全市的制定及實施工作的全面指導。
學校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成立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其他社會人士組成,主要負責:
①確定學校具體評價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程序;
②領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本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
③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學校評價監察小組主要負責監控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接受本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理。如果不能夠處理,應及時上報市評價監察小組。
四、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1、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五個維度: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圍繞這五個維度的關鍵表現和實證材料進行評價,具體分為方面、要素、關鍵表現三級,實證材料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詳細內容可參考《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各校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各要素、關鍵表現及其實證材料做適當調整,但應注意保證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2、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學生日常表現和關鍵表現的實證材料為依據。實證材料的提供務必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生提交的實證材料,主要提供以下六項實證材料:
①統一考試、考查的成績;
②關鍵的表現性作品、作業;
③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記錄和證明;
④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獲獎證明;
⑤關鍵性評語(班主任、授課老師或其他社會人士);
⑥自我描述。提倡和鼓勵學校提供平時積累的學生成長記錄或其他材料。
3、班級評價小組負責主持本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評價時應注意對實證材料的分析與概括,避免以偏概全。如果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經過更為廣泛和深入地調研和討論后做出決定。學校要特別重視建立并逐步完善學生成長記錄檔案,準確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充分發揮過程性評價對學生成長的激勵作用。
五、評價的主體
為了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各學校應該遵循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原則,評價中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或全班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等有機結合,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增加專家評價。考慮到本評價對學生本人及其家長為高利害性評價,學生自評及家長評價不納入等級計算,以評語的形式呈現。
每個初中畢業班均應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建議人數為3—5人或以上。小組成員給學生授課的時間不能少于1年,對學生應有充分了解,同時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誠信意識。小組名單要在評價工作正式開展前一個月向被評班級所有學生公布,如果超過1/3的學生不同意某教師作為評價者,則需要作相應調換。班級評價小組由學校評價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小組成員確定后,要報區、縣和市兩級評價工作委員會備案。
六、評價程序與方法
(一)宣傳培訓。學校就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內容、標準、方法、過程、制度等內容,組織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學習,做好宣傳動員和培訓工作。
(二)資料整理。班級評價小組對畢業班學生的三年學業成績、個人特長、獲獎情況及成長記錄袋等資料進行匯總、整理,經公示、核定確認后錄入電腦。
(三)多元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必須堅持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的方法,堅持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則,堅持標準,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
1、學生自評。對自己三年來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描述性評語不超過200字。
2、學生互評。20xx屆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公民道德素養”采用同學互評方法,“學習態度與能力”采用班級學生代表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其它三個方面暫不采用互評方法)。互評和學生代表評價時學生按本方案的“公民道德素養評價標準及說明”和“學習態度與能力評價標準及說明”,對本班每一位同學(包括自己)進行等級評價。“公民道德素養”方面學生互評權重占50%,“學習態度與能力”方面學生代表評價權重占25%。學生代表由班委會成員和學生推薦代表共10人組成。
3、家長評價。學生家長對學生作出綜述性評語,其要求與學生自評要求相同。
4、教師評價。教師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公民道德素養”方面所占權重為50%,在“學習態度與能力”方面占25%,其它方面的教師評價按本方案“評價標準及說明”執行。
5、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其中,學習態度與能力維度中,平時成績占50%;實踐與創新維度中,由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和學校組織的信息技術考查,各占50%;運動與健康維度中,學生平時體育成績和體育表現作為實證材料,各占50%;審美與表現維度中,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各占50%。
(四)建立檔案。學校應為每位學生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袋》,全面、全程記錄學生在初中階段各方面的狀況。學生的等級評定和綜合性評語確定后,由班主任組織填寫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呈現表》(見操作手冊)中,班主任簽署意見并簽名,同時將學生提交的原始資料,選擇其中重要的部分(如關鍵考試試卷、關鍵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報告、特長證明材料、獲獎證書、自我描述性評語等)整理裝訂成冊,作為附件,一并收入學生評價檔案袋,交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查。
(五)審核認定。評價結果由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認定。對各班級上報的評價結果材料,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要對其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認真的審查,對班級評定中的不同意見進行仲裁,學校評價監察小組負責對有關的投訴和舉報進行調查、復議和處理。最后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呈現表》上簽署意見和蓋章,收入學生檔案袋。
(六)結果告知。每個學生的評價結果應通知學生個人及其家長,如學生及家長對評價結果有異議,學校評價監察小組應進行調研與處理。學校評價監察小組受理后,應進行調查和復議,如果發現確實有誤,應及時處理并記載更改緣由,要由2名以上領導簽名負責,并及時上報市評價監察小組。同時要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七)匯總備案。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將本學年的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匯總,填寫《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匯總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統計表》,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按規定的時間,報送市教育局備案。
七、評價結果的呈現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應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價等級。
(一)綜合性評語。綜合性評語主要是對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予以整體描述,對學生三年的成長過程給予客觀的評價,重點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綜合性評語應根據學生五個評價維度的具體表現以定性描述為主。綜合性評語要由班主任收集學生自評、家長評價結果,在班級評價小組其他相關人員參與下寫出。
(二)評價等級。每個方面的評價結果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公民道德素養”不限定等級比例,“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運動與健康”和“審美與表現”四個方面每所學校A等學生不得超過全體學生的40%。對學生某一維度評價為d等時應非常慎重,被評為d等的學生其材料必須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
八、評價結果的使用
根據我市20xx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初中階段招生工作有關文件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將評價結果作為初中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我市在以下兩個方面使用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一)作為初中畢業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
(二)作為初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我市在初中招生時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與學業考試成績一同作為錄取的依據,具體方式按市教育局相關文件要求進行。
九、評價工作的進度安排
(一)準備階段
3月:研制方案、成立機構、征求對方案的修改意見;
4月:宣傳動員、學習培訓。
(二)實施階段
4月下旬:市教育局根據省《中考綱要》制定體育考試、理科實驗操作考試、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操作)考查、藝術(音樂、美術)考查評分細則;區、縣、校制定實施細則,進行試點評價。
5月上旬:評價專業人員培訓(地點待定);
5月中、下旬:各項評定全面實施;
6月10日前:各校(XX縣由縣教體局統一報送)將評價結果(電子文本和紙質文本)一式兩份,報市教育局教研室三號辦公室江一新老師處。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6
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具體情況;特制訂xx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與結果的應用
(一)評價的內容
按照: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審美與表現能力、運動與健康狀況五個維度進行。
評價結果采用等級制呈現;分別用A優、B合格、C不合格三等表示。評價過程采用10分制;最后折算成等級;即每個維度滿分10分; 8分含8分以上為A等;6至8分為B等;6分以下不含6分為C等。
(二)評價結果的應用
1、畢業認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這個維度為“C”等者;不能畢業;需在一年以后經學生所在社區證明其確有進步且達到B等以上標準;再發給畢業證。
2、普通高中招生。省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對象;其綜合素質評定結果中不得少于2個“A”;并且“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這個維度不能為“C”;市規范化完全中學及相關的其它學校的招生對象;其綜合素質評定結果不得少于1個“A”;并且“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這個維度不能為“C”。
考生學業成績等第相同時;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優秀的學生優先錄取。
二、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一)建立組織機構
為保障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順利進行;實行“權責統一、分層監管”的機制;建立“市、縣區、校、班”四級評價組織監督機構。
1、全市成立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指導小組;成員由市教育局、紀檢、各區、縣市教育局相關人員以及教育評價研究人員組成。其職責是負責制定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實施辦法;組織實施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各維度抽樣監督工作。
2、各區、縣市成立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縣區教育局分管領導、紀檢、相關教研人員和各中學校長組成。其職責是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內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工作進行指導;對評定者進行培訓;監控評定過程;接受申訴和舉報;對評定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3、學校成立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成員由校長、年級組長、教師、家長和其他社會人士代表組成;并報區、縣市綜合素質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備案。其主要職責是制定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評定過程;接受咨詢、投訴和舉報;及時糾正評定中的錯誤。
4、班級成立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小組;成員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人數為5人。班級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小組由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提名;經公示后確定。評定小組成員擔任本班級學生授課的時間一般不能少于1年;對本班級學生應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意識。評定小組成員擬定名單;應向校內所有初中畢業生公布;并聽取意見;有突出反應者應予更換。評定工作小組主要職責是具體組織實施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工作。班主任擔任評定小組長;負責組織評定小組成員審核學生原始實證材料;協助學生完成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組織完成學生互評和師評;接受社會與家長的咨詢;并清晰地解釋學生各維度評定的結果。
(二)作好前期準備
1、學校首先要對班級評定工作小組進行培訓與指導;認真組織評定工作人員學習綜合素質評定工作的內容、方法、評價標準以及電子平臺操作的流程與技術。同時要召開全年級家長會;在班級評定小組的配合下;認真搞好家長培訓。
2、班級評定小組認真對學生自評和互評工作進行指導。對照xx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實證材料標準附件2;指導學生收集、整理有效的實證材料;并將證據材料按五個維度分類整理并按先后順序裝訂成冊放入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袋。
3、加強對評定工作人員和學生的誠信教育。所有參與評定工作的教師均需簽署誠信協議;建立誠信檔案。班級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小組成員要認真審核學生的每一份原始材料;確保材料的信度與效度。學生所提供的證據材料必須客觀、原始、真實、有說服力;學校在審核過程中;發現學生實證材料有弄虛作假的情況;將影響該生相關維度的評定結果。全市抽樣檢查過程中;發現學校實證材料有弄虛作假的情況;將影響學校相關維度的抽樣比例。
4、要充分利用學校計算機房;配備技術指導教師;為上傳相關數據提供最大的便利;并及時將結果反饋公示;盡可能地降低錯誤率;減輕學生、家長與教師的負擔。
(三)評價具體流程
1、學生自評。
將xx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體系說明、xx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實證材料格式標準見附件2及畢業生綜合素質自評用表見附件3下發至學生手中進行自評;學生根據綜合素質各個維度評定標準的要求;收集整理相關的實證材料;提交成長自傳;形成自己的檔案;同時完成自評過程。
2、學生互評。
在學生自評完成之后;班主任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互評。首先;被評學生攜帶實證材料上講臺;在三分鐘時間內將自我介紹成長自傳及相關證據材料呈現給評委;對有疑問的材料評委們可要求被評學生作簡要說明。然后;評委們分別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生師評用表見附件4中給被評學生計分;全部學生評完后評委簽名;分數表統一上交學校;由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組織人員及時輸入計算機。在數據輸入過程中;如發現學生對某個其它同學的評分明顯偏低;如低于被評學生該維度平均分20%以上的;要做好記錄并提交該班評定小組;由班級評定小組調查是否屬于惡意評分;凡認定屬于惡意評分的;該評分無效;不參與計算。
3、教師評價。
學校應向家長公布每個班級教師評價的時間;歡迎班級家長委員會成員參與監督。班級5人評定小組根據學生關鍵性表現檔案;結合學生的互評結果和學生在校三年的日常表現;經過集體討論;對學生綜合素質各個維度進行等級評定。
4、全市插標。
市評定工作指導小組分別對城市四區的城區、農村、民辦學校分三類進行抽樣插標;根據學生的關鍵性表現檔案及相關資料;結合學生的互評結果;確定各區各類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各維度A等級比例。五個縣市據此辦法抽樣插標確定所轄各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A等級的`比例。
5、等級評定。
每個維度的自評得分占10%;生評得分占40%;師評得分占50%;三項合計為該維度最終分值;最終分值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例如:張某在“實踐能力”這個維度自評得9分;生評得8分;師評得7分;則張某在“實踐能力”這個維度的最終得分7.6分;確定為B等。其余維度均按此辦法進行確認;并將結果填入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統計用表中;以此作為高中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據。
6、關于運動與健康狀況的評定。
此維度自評、互評、師評評定方法和其它四個維度一致;三項評分合計的結果占整個維度的30%;初中畢業體育測試成績占整個維度的70%。初中畢業體育測試成績則由測試單位輸入;分數折算由計算機程序自動完成;得出此維度最后評價結果。
(四)公布評價結果
各學校按照抽樣插標確定的各維度A等級比例進行調整后;應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以反饋意見表的形式向學生及家長公布;聽取學生、家長的反饋意見;以學生家長的簽字表示對結果的確認。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A等級的最終比例不得超過抽樣插標的比例。
三、綜合素質評價注意事項
(一)學校在向市縣區綜合素質評定數據庫中心提交電子文檔的同時;要上交“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實施細則”。電子文檔統計表格一律用市教育局提供的Excel格式制作。實施細則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實施的組織機構與職責學校評定工作委員會與班級評定工作小組名單及人員職責;
②實施的辦法;
③實施的流程什么時間;做什么;步驟要清楚;任務要明確;
④制度建設公示制度、誠信制度、監控與評估制度、舉報與申訴制度等等。 “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實施細則”要加蓋學校公章;一式兩份;一份交縣市區教育局基礎教育股數據中心;另一份學校留檔。城區基礎教育股統計好本區數據后;打印一式兩份;加蓋區教育局公章;一份交市教育局綜合素質評定數據庫中心;同時上交電子檔案;另一份區教育局基礎教育股備案。
(二)二各縣市區綜合素質評定工作領導小組與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要對教師評價的全過程進行監控。
(三)時間保障。3月底前;完成師生和家長的培訓;5月上旬;各校指導學生整理、充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現材料;完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5月中旬市教育局組織抽樣插標;5月下旬;各校依據抽樣插標確定的各維度“A”的比例完成調整和反饋、公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并上傳市教育局。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08-04
初中生素質綜合評價11-11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07-03
初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11-06
初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2-19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05-07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04-29
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自身綜合素質03-09
初中生綜合素質自我評價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