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時間:2024-08-26 08:54:38 昌升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通用11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通用11篇)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1

  一、前言: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在新的學年里,我們將把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力切入點,以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為主要內容,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什么是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 從心理上來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們去監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也就是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這種刷牙的動作只能行為,不能叫習慣。如果你起床后連想都不想,就自動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覺得嘴里特別扭,這種刷牙就變成了習慣。

  2、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據研究發現,到了初中再培養習慣就難多了。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難多了。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三、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由校長作報告,提高教師認識,在思想上統一。

  2、召開學生動員會。學習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小學生守則》

  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能背誦雙十條內容,初步制定各班要達到的目標。

  3、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學校在廣泛征求全體師生合理化建議的基礎上初步

  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針對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每一條都要列出具體可行的內容,目標操作性要強。

  4、教辦根據各校情況統一制定全街道《圣城街道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

  細則》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下發學校,各校根據教辦實施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實施細則。師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習慣養成標準,

  5、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在認識上與

  教師保持一致,并與學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上海舉辦20xx年世界博覽會的有利時機,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文明行為規范教育,提升學生文明素養,使我校的每個孩子都成為“儒雅的臨津少年”。

  二、教育內容

  以《宜興市學生文明禮儀常識》、視頻《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片》為主,《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徐舍小學循環紅旗評比條例》為輔的行為習慣培養教材。

  三、實施步驟

  (一)活動準備:(第4—5周)

  1、學校下發《宜興市學生文明禮儀常識》《徐舍小學循環紅旗評比條例》閱讀資料。

  2、從四、五年級每班中選拔男、女生各兩名,組建校禮儀隊。

  3、校禮儀隊觀看《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片》,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和實踐。

  (二)活動開展:(第6—12周)

  1、班主任利用晨會課、班隊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宜興市學生文明禮儀常識》。

  2、利用紅領巾廣播、校信通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宣傳文明禮儀常識,引導學生每天踐行文明禮儀,從小處入手,從細節抓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3、第5周的升旗儀式上進行簡單的.“文明禮儀我先行”的啟動儀式。

  4、第6—7周開展“文明禮儀我先行”手抄報制作、評比活動。

  (1)參加對象:3—6年級學生。

  (2)進行班級手抄報評比活動,并推薦5份優秀手抄報參加校級評比。

  (3)在手抄報的報頭下寫清班級和姓名。

  5、第6—10周校禮儀隊同學利用每周的升旗儀式時間,向全校同學展示各“禮儀動作”。各班通過觀摩校禮儀隊的“展示表演”和觀看《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片》,認真學習和實踐。

  6、第8周進行1—6年級“文明禮儀常識”考試。

  7、第11—12周開展“班級禮儀展示”活動。(具體評比辦法另行通知)

  (三)活動總結:(第14—15周)

  1、評選“文明禮儀班級”。

  2、評選“文明禮儀之星”。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3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組織機構

  養成教育工作由學校領導來指導,下設工作小組,負責學校養成教育的規劃、布置、協調和落實工作。

  1、組 長:xx

  2、副組長:xxx

  3、組 員:xx

  三、養成教育具體內容

  1、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2、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3、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四、達到目標

  (一)學習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時不做小動作,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能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

  (3)能給予積極的評價

  (4)能仔細傾聽老師講解。

  (5)能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于思考的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能積極發言。

  (2)善于發現,并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課前能預習,不明白的問題能做好標記。

  3、敢于提問的習慣

  (1)勤于思考,敢于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2)發言時,身站直,口齒清,能用普通話,聲音洪亮。

  (3)對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向教師請教。

  4、與人合作的習慣

  (1)能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2)與同學交流時,能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3)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5、自主讀書的習慣

  (1)邊讀邊想、圈點勾畫。

  (2)和書交朋友,廣泛閱讀。

  (3)不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盤,不瀏覽不健康網站。

  (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5)早到后能設法早讀。

  (6)常寫讀書筆記,注重知識的積累。

  6、認真書寫的習慣

  (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執筆處離筆尖一寸。

  (2)書寫工整,作業、卷面潔凈,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

  (3)文字和符號規范,格式美觀,符合老師的`要求。

  7、自評互評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能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鼓勵自己與他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

  (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2)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實踐的習慣

  (1)能積極、主動地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

  (2)工具準備充分,不丟三落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在校時能完成作業再去玩,對作業中的錯誤能及時訂正。

  (2)盡早完成家庭作業,睡前交家長檢查。

  (3)睡覺前對當天學習的主要內容能進行回憶。

  (4)認真完成,并仔細自查作業。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舉止文明的習慣

  (1)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3)能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能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5)向別人請教時,態度誠懇。

  (6)不打架,不罵人。

  (7)不給同學起綽號。

  (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時做到“快、靜、齊”。

  (10)觀看比賽時能文明喝彩。

  (11)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

  (12)不歧視身體有缺陷的同學。

  (13)不帶危險物品上學。

  (14)甬路上行走時不拉橫排,遵守大學生讓小學生的原則,遇到老師、客人讓老師、客人先行。

  2、誠實守信的習慣

  (1)說了就能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諾言。

  (2)答應的事設法完成時,能向對方說明原由,并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別人的東西能如期歸還。

  3、尊重他人的習慣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

  (2)專心聽別人說話,不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

  (3)當他人批評自己時,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

  (4)不打擾他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能及時道歉。

  (5)未經允許,不動他人的東西。

  (6)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隨便告訴他人。

  (7)不隨意打聽他人的隱私。

  4、守時惜時的習慣

  (1)早睡,早起。

  (2)不遲到,不早退。

  (3)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學校滯留,不在路上溜達玩耍。

  (4)回家后,馬上做老師布置的作業。

  (5)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習慣

  (1)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無理頂撞父母、老師。

  (2)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能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

  (3)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孝敬父母,以自己滿意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5)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

  (1)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

  (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

  (3)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

  (4)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后隨時擰緊開關。

  (5)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愛護,輕開輕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6)不隨便借錢。

  7、遵守秩序的習慣

  (1)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走。課間、午間班級、走廊要靜,無打鬧、罵人、追逐、大聲喧嘩等現象,不許亂竄班級或亂竄樓層。

  (2)上下學有秩序,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公路,不在公路上追

  跑打鬧。過路口,一看、二讓、絕對安全時再通過。

  (3)購物、上車時能自覺排隊,不擁擠。集會時能到指定位置有序地就座。在公共場合能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

  (4)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折花枝,不亂涂亂劃。

  8、勤于動手的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整理書包、抽屜、收拾房間,整理被褥。

  (2)用過的東西能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

  (1)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

  (2)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己安全保護。

  (3)在運動中能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4)上好“兩操”。 做眼保健操時,要做到預備鈴響后全班準時認真做操,不許無故不做或中途停止做操,做操時穴位要準,動作整齊、用力、到位;間操必須達到快、靜、齊,規范完成每個動作,形成良好的秩序。

  (三)講究衛生的習慣達到目標

  1、個人衛生達到標準

  (1)勤洗澡、洗頭;睡前刷牙、洗臉又洗腳。

  (2)勤換衣服,勤剪指甲。

  (3)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

  (4)飯前便后洗手。

  (5)離開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

  (6)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

  (7)見到廢紙、包裝袋等能主動地給予清理。保證自己周遍環境的清潔。

  (8)不在墻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

  (9)不吃變質食物,不買三無食品。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4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現就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是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學習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重要保證。3—12歲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在小學階段加強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形成自覺主動、穩定持久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各學校和廣大教師應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作為日常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為學生一生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基本要求

  (一)學習習慣

  1、認真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中高年級要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內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系,了解知識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畫出或記入預習筆記。

  2、課前準備的習慣

  上課二分鐘前,應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課本、練習本、筆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靜坐好,小憩收心,準備上課。

  3、良好的“三姿”習慣

  ①坐姿(聽課姿勢):小學生要保持正確的坐姿。聽講時應該挺胸直腰坐好,兩眼平視前方。

  ②寫字姿勢:上身坐正,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兩腳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確的.執筆方法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1寸左右處。良好的執筆方法必須從小培養,否則,一旦形成習慣,糾正起來很難。

  ③讀書姿勢:讀書時眼離書本約一尺左右。

  4、課堂常規學習習慣

  ①遵守紀律、專心聽講的習慣。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易轉移等特點,教師要把握好上課的節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之中,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教師對學生課堂紀律、怎樣回答問題、怎樣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展示出學生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②規范答題的習慣。在學生課堂板演以及平時的作業和練習中,教師要規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細節,加強講評,及時糾正。學生要認真審題、思考,語言表達力求規范、嚴密,運算要仔細。

  ③認真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從小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堅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書寫要認真仔細,規范整潔,字跡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號要規范,格式要美觀。要求學生正確使用書寫用筆,小學1-2年級用鉛筆,不能用自動筆;3-6年級用鋼筆,不能用圓珠筆和中性筆。

  ④聽課記筆記的習慣。做好課堂筆記,筆記的內容主要記錄重難點、知識要點、課本以外老師補充的知識點、一些典型例題的分析過程、解題思路和解題注意點,并把自己在課堂上沒聽懂、沒理解的內容用著重號標明,以便課后有重點地復習。

  ⑤查閱工具書和資料的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勤于使用各種工具書,根據需要搜集有關的資料,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⑥有條理、快節奏的習慣。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做事無緊迫感、拖拖拉拉、動作緩慢的現象。課堂上要求學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強學習的計劃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5、課堂思維習慣

  在學生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常規習慣之后,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教師應將培養重心調整到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問、多向思維、獨立思考、大膽發言、敢于質疑、相互合作等品質習慣上來。

  ①積極動腦、大膽發言的習慣。要從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根據新授知識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學生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②與人合作的習慣。課堂上,必須喚起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使其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將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③敢于提出問題的習慣。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的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6、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①按時認真完成作業。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書寫工整規范,并請家長配合檢查督促。

  ②作業獨立完成。做作業時不能抄襲他人作業,或一邊做作業,一邊做其他事情,要求作業認真,獨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③要有“鉆研精神”。碰到難題時,不能退縮,要積極動腦思考,在確實做不出來時,再請教他人或者家長。

  ④做作業時,應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7、自查、自改的習慣

  自查是一種學習效果的反饋,自改則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時檢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獲,問題何在,以便及時訂正錯誤。要讓學生不論是考試還是做作業、做練習,都要“回頭看”,養成認真檢查、及時訂正的好習慣。

  8、及時復習的習慣

  要讓學生學會每天晚上把當天的功課進行回顧,周六、周日把本周學習內容進行小結,一段時間集中搞一下復習等。要善于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前后聯系,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知識網絡。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5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逐步形成的,學習習慣則是在學習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行為方式。它一經形成就將成為學習活動的一種傾向和需要,并自動地表現出來。孔子云:“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為使學習習慣培養扎實、有效、持續的開展下去,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以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為出發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開發個性潛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原則學習習慣培養,要立足教育,落到細節,重在指導,貴在堅持,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整體性原則。首先,學習習慣培養要面向全體學生。所有學生都是習慣培養的對象和參與者,習慣培養的計劃、實施、組織活動都要著眼于全體學生的發展,考慮到絕大多數學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全體學生的習慣水平的提高為基本立足點。其次,學習習慣培養要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上、課外活動上、教育環境上及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上。

  2、主體性原則。學習習慣培養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主體意識,堅持教師的教育引導和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自己內化相結合,重點提高學生的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能力。

  3、層次性原則。在進行學習習慣培養時,要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不同層次、形式多樣的、針對性強的習慣培養活動,以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4、自覺性原則。習慣養成的最高境界是由初始的教育培養最終內化為學生的最基本的自身需求,成為一種無形的自己的最基本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外在的強制。

  5、循序漸進原則。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年級要有所側重,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6、持之以恒原則學習習慣培養難在起點,貴在堅持。我們知道,持續不斷地做一件事,可以花費較少的成本而取得成功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如此,嚴格訓練必須持之以恒,有足夠的耐心,才能見效,搞一陣風式的運動只能是徒勞的。

  三、具體內容和方案

  學習習慣培養的內容要順應小學生本身的成長、發展和現代社會的要求,符合學校實際,以學生發展為本。根據這一宗旨,確定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具體內容如下:

  1、記憶習慣培養學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喜歡的時間段(如課內、上學放學路途時間、睡覺前時間、無意識談話時間)用恰當的結合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記憶課堂上所學的必要的基礎知識,善于發現并積極利用好自己記憶的最佳生物時間,按照各學科老師提供的不同的記憶方法進行記憶。如語文學科的`字、詞、句、篇,數學學科的概念、公式等。教師可進行課前固定小比賽、課堂檢測、各種記憶比賽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記憶習慣,在記憶交流中掌握記憶方法,提高記憶速度。

  2、演講習慣教師可每天固定時間讓學生輪流演講。通過演講(當然也可以模仿新聞播報、口語交際等)方式,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表達出來。并對此進行點評辯論,讓學生想說、敢說、愛說、會說,形成較強的應對和表達能力。

  3、定計劃的習慣培養學生制定計劃,可以增強學生對自己行動的時間和空間的控制能力。這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幫助孩子,和孩子商定從早到晚的行動計劃,什么時間跑步鍛煉、上學、唱歌、看課外書、看電視;各項活動各用多少分鐘,使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時間安排都有序化、有益化。孩子有了全面可行的計劃,行動起來就有章可循,每天定時地鍛煉、預習、做題、背單詞、寫日記、唱歌,到了某段時間就做某事。遇到特殊情況就少做一點,做慢一點,但不停下來。如此便像衛星進入軌道一樣,再也不會走走停停。習慣使人變得輕松,每天都做同類的事,可節省猶豫、訂計劃的時間,并有利于學生養成果斷的性格。

  4、預習習慣教師應教會學生通過通覽教材內容,借助工具書,自己思考提問并搜集相關信息資料,開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制定預習記錄本,在教材上圈點勾畫批注等預習方法,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和準備。這一點需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堅持。

  四、注意的問題

  落實學習習慣要做到突出一個“明”字,狠抓一個“嚴”字,堅持一個“恒”字。所謂“明”,就是指“明理”,讓學生不但知道該怎么做,而且知道為什么這樣做,明理是良好習慣養成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明理之后才會積極地去做。做的次數多了,才會變成自覺的行動。

  1、指導學生明理,必須注意兩點:

  (1)形象性,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采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使學生明白老師提出的要求。

  (2)主導性,在明理的過程中,老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要及時分析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有目的地選擇方法,有計劃地組織活動。

  2、所謂“嚴”,就是指“嚴格的訓練”。學生光“明理”還不行,從“明理”到變成習慣,還需要有一個內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注意兩點:

  (1)層次性,訓練要嚴而有度,分層次對待,對不同的人,訓練的重點和強度要有所區別,不能搞“一刀切”。

  (2)自主性,學生接受訓練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主觀能動的,一種習慣的培養訓練,必須通過學生自身的內部矛盾斗爭才能成為習慣。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始終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地在自己身上發現矛盾、解決矛盾。

  3、所謂“恒”,就是“持之以恒”。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日積月累,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獲得成功。為此,必須注意兩點:

  (1)一致性,所謂一致性,就是指各方面的教育要求要一致,要配合協調,避免相互排斥和相互抵消。

  (2)新穎性,訓練的形式要經常變換,使學生有新鮮感,否則,老調子重彈,學生會感到厭煩,效果會削弱。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件非常細致、艱巨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大培養力度,學校、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氛圍,要不斷總結反思落實情況,把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納入教師量化成績與學生學習成績,使學習習慣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6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指導,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通過養成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

  (1)成立學校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學習實施方案,明確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養成教育的內容和要求。

  (4)各班級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讓學生明確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2、組織實施階段

  (1)生活習慣養成教育

  ① 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按時起床,按時睡覺。

  ② 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浪費糧食。

  ③ 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

  ④ 培養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學會整理書包、書桌,學會洗衣服、疊被子等。

  (2)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① 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明確預習的要求和方法。

  ② 培養學生課堂認真聽講的習慣,積極思考,大膽發言。

  ③ 培養學生課后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書寫工整,獨立完成。

  ④ 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每天堅持閱讀一定的時間。

  ⑤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遇到問題主動請教老師和同學。

  (3)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① 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習慣,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聽從老師的教導。

  ② 培養學生團結同學的習慣,與同學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③ 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遵守校規校紀,遵守課堂紀律。

  ④ 培養學生文明用語的習慣,不說臟話,不罵人。

  ⑤ 培養學生愛護公共財物的習慣,不損壞桌椅、門窗等公共設施。

  3、總結表彰階段

  (1)各班級對養成教育活動進行總結,評選出 “好習慣之星”。

  (2)學校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在養成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學校成立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和教師的職責,確保養成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廣泛宣傳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營造良好的氛圍。

  3、加強培訓,提高認識。組織教師參加養成教育培訓,提高教師對養成教育的認識和實施能力。

  4、加強監督,確保實效。學校成立養成教育監督小組,定期對各班級養成教育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確保養成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7

  一、背景與意義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習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還對他們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通過實施習慣養成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責任感和良好的品德,為他們的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與任務

  1、總體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使他們成為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具體任務

  (1)生活習慣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時間、飲食習慣、衛生習慣和自理能力。

  (2)學習習慣方面: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積極思考和閱讀的習慣。

  (3)行為習慣方面: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和愛護公共財物的習慣。

  三、實施措施

  1、建立健全制度

  制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級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明確學生的行為要求和獎懲措施。

  2、加強宣傳教育

  (1)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2)開展 “好習慣伴我成長” 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積極性。

  3、強化課堂教學

  (1)將習慣養成教育納入課堂教學內容,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習慣養成教育。

  (2)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良好行為習慣影響學生。

  4、開展實踐活動

  (1)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義務勞動、志愿服務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2)開展 “文明班級”“文明學生” 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5、加強家校合作

  (1)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孩子。

  (2)建立家校聯系卡,及時反饋學生的在校表現和在家表現,共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四、評估與反饋

  1、建立評估機制

  制定《學生習慣養成教育評估標準》,定期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情況進行評估。

  2、及時反饋整改

  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3、總結經驗教訓

  定期對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總結,交流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改進工作方法。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2、加大經費投入

  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3、加強師資培訓

  組織教師參加習慣養成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

  4、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等形式,營造良好的習慣養成教育氛圍。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8

  一、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作息規律、飲食健康、個人衛生等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主動學習、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積極思考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等。

  二、實施原則

  1、全員參與原則:全體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習慣養成教育。

  2、循序漸進原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習慣養成教育。

  3、正面引導原則:以正面教育為主,多鼓勵、表揚學生的良好行為,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積極性。

  4、持之以恒原則: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地進行教育和培養。

  三、具體措施

  1、生活習慣養成

  (1)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

  (2)開展飲食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

  (3)加強個人衛生教育,要求學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身體清潔。

  (4)組織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

  2、學習習慣養成

  (1)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如預習、復習、做筆記等。

  (3)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要求學生認真聽講、積極發言、遵守紀律。

  (4)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培養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5)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3、行為習慣養成

  (1)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明確學生的行為規范和要求。

  (2)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3)加強紀律教育,要求學生遵守校規校紀,服從學校管理。

  (4)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5)開展品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等良好品德。

  四、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

  (1)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傳達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要求。

  (2)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

  (3)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2、實施階段

  (1)各班級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

  (2)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管理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習慣養成主題班會、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積極性。

  (4)加強家校合作,定期與家長溝通學生的在校表現,共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3、總結評估階段

  (1)各班級對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總結,評選出班級 “好習慣之星”。

  (2)學校對各班級的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評估,評選出 “習慣養成教育先進班級”。

  (3)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在習慣養成教育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建立長效機制

  將習慣養成教育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長效機制,不斷鞏固和提高習慣養成教育的成果。

  3、加強師資培訓

  組織教師參加習慣養成教育專題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

  4、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等形式,營造良好的習慣養成教育氛圍。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9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本內容,以有利于指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 “禮儀習慣” 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 “生活習慣” 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 “學習習慣” 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 “節儉習慣” 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

  (1)成立學校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傳達文件精神,提高認識,明確職責。

  (3)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各班級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讓學生明確養成良好習慣的具體要求。

  2、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

  (1)生活習慣養成教育

  ① 遵守學校作息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

  ②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浪費糧食。

  ③ 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

  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整理書包、書桌,學會洗衣服、疊被子等。

  (2)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① 課前預習,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上課。

  ② 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做好筆記。

  ③ 課后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獨立完成。

  ④ 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每天堅持閱讀一定的時間。

  ⑤ 主動學習,遇到問題主動請教老師和同學。

  (3)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① 尊敬師長,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聽從老師的教導。

  ② 團結同學,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

  ③ 遵守校規校紀,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④ 講文明,懂禮貌,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⑤ 愛護公共財物,不損壞桌椅、門窗等公共設施。

  (4)節儉習慣養成教育

  ① 節約用水,隨手關閉水龍頭。

  ② 節約用電,離開教室隨手關燈。

  ③ 節約用紙,不浪費作業本。

  ④ 愛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食物。

  ⑤ 不互相攀比,不追求名牌。

  3、第三階段:總結表彰階段

  (1)各班級對習慣養成教育活動進行總結,評選出 “好習慣之星”。

  (2)學校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在習慣養成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學校成立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和教師的職責,確保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廣泛宣傳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營造良好的氛圍。

  3、加強培訓,提高認識。組織教師參加習慣養成教育培訓,提高教師對習慣養成教育的認識和實施能力。

  4、加強監督,確保實效。學校成立習慣養成教育監督小組,定期對各班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確保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建立長效機制。將習慣養成教育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長效機制,不斷鞏固和提高習慣養成教育的成果。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10

  一、教育目標

  通過習慣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內容

  1、生活習慣養成

  (1)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

  (2)不挑食,不浪費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個人衛生。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整理書包、書桌、床鋪等。

  2、學習習慣養成

  (1)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

  (3)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4)熱愛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文明行為習慣養成

  (1)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

  (2)遵守校規校紀,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養成良好的紀律習慣。

  (3)愛護公共財物,不亂涂亂畫,養成良好的愛護公物習慣。

  (4)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習慣。

  三、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

  (1)成立學校習慣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傳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要求。

  (3)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2、具體實施階段

  (1)生活習慣養成

  ① 各班級開展 “生活習慣養成” 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② 學校組織開展 “生活技能大賽”,如整理書包、疊衣服等比賽,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 開展 “文明餐桌” 活動,引導學生養成不挑食、不浪費食物的良好飲食習慣。

  (2)學習習慣養成

  ① 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等。

  ② 學校組織開展 “學習之星” 評選活動,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③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養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3)文明行為習慣養成

  ① 各班級開展 “文明行為習慣養成” 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② 學校組織開展 “文明班級” 評選活動,激勵班級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③ 開展 “小小志愿者” 活動,引導學生養成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良好習慣。

  3、總結表彰階段

  (1)各班級對習慣養成教育活動進行總結,評選出班級 “好習慣之星”。

  (2)學校對習慣養成教育活動進行總結,評選出學校 “好習慣之星” 和 “文明班級”,并進行表彰。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為目標,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通過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具體目標

  (1)生活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衛生習慣和自理能力。

  (2)學習習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按時完成作業、善于閱讀和書寫規范等習慣。

  (3)文明行為習慣: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貌、誠實守信、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習慣。

  三、實施原則

  1、科學性原則: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效性。

  2、系統性原則:將習慣養成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

  3、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習慣養成教育方案。

  4、長期性原則: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地進行教育和培養。

  四、實施內容

  1、生活習慣養成教育

  (1)作息習慣: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教育學生按時起床、按時睡覺,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2)飲食習慣:開展飲食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教育學生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衛生習慣:加強個人衛生教育,教育學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身體清潔。開展環境衛生教育,教育學生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保持校園和家庭的整潔。

  (4)自理能力: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整理書包、書桌、床鋪等,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1)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2)認真聽講: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教育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

  (3)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思考,勇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按時完成作業:加強作業管理,教育學生按時完成作業,認真書寫,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5)善于閱讀:開展閱讀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教育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6)書寫規范:加強書寫指導,教育學生書寫規范、工整,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1)遵守紀律:加強紀律教育,教育學生遵守校規校紀,遵守課堂紀律,遵守社會公德。

  (2)尊敬師長:開展尊師重教活動,教育學生尊敬師長,聽從老師的教導,感恩老師的辛勤付出。

  (3)團結同學:培養學生團結同學的意識和習慣,教育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4)文明禮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使用文明用語,遵守禮儀規范。

  (5)誠實守信:加強誠信教育,教育學生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不撒謊、不欺騙。

  (6)愛護公物:開展愛護公物教育,教育學生愛護學校和社會的公共財物,不損壞桌椅、門窗、圖書等公共設施。

  (7)保護環境: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教育學生愛護環境,節約資源,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破壞花草樹木。

  五、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

  (1)成立學校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傳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要求。

  (3)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

  (4)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2、組織實施階段

  (1)各班級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

  (2)加強課堂教學,將習慣養成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

  (3)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主題班會、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手抄報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4)加強班級管理,建立健全班級規章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

  (5)加強家校合作,定期召開家長會,開展家訪活動,及時反饋學生的在校表現,共同促進學生習慣的養成。

  3、總結評估階段

  (1)各班級對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總結,評選出班級 “好習慣之星”。

  (2)學校對各班級的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評估,評選出 “習慣養成教育先進班級” 和 “習慣養成教育優秀教師”。

  (3)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在習慣養成教育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加強師資培訓

  組織教師參加習慣養成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

  3、建立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習慣養成教育的各項規章制度,如班級管理制度、學生評價制度等,確保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4、加強家校合作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促進學生習慣的養成。

  5、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等形式,營造良好的習慣養成教育氛圍。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最新08-17

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精選12篇)05-23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02-21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04-13

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方案(通用16篇)07-08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總結04-11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06-22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總結06-30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6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