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材料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一般事跡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
一技傍身,再不怕貧困壓頂。李xx來自山西天鎮縣張西河鄉,20xx年起就在北京做家政,因為“無證上崗”,每個月的工資僅有1800元。在接受“天鎮保姆”的技能培訓后,她的各項技能都得以提升,月薪漲至近5000元。
“學了技能是關鍵。”談到脫貧增收的'秘訣時,李xx說。
從“雞鳴一聲聞三省”到打響“天鎮保姆”勞務品牌、帶動群眾駛入就業增收的快車道,天鎮縣的搖身一變,離不開人社部的定點幫扶。
結合山西天鎮縣、安徽金寨縣、西藏札達縣特點,人社部發揮職能優勢,持續加大幫扶力度,細化幫扶措施,增強幫扶實效。
加大就業幫扶。指導天鎮縣、金寨縣延續優化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和脫貧人口就業幫扶政策,用好用足各類資金;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大力推廣就業幫扶直通車;推動品牌培育發展,將“天鎮保姆”納入全國百家勞務品牌予以重點推介。
加大技能幫扶。推動天鎮縣全面推行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開展育嬰員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協調山西人社廳加強對天鎮縣技工學校規劃設計、設立審批和專業設置的指導。支持金寨技師學院豐富教學資源,中國職業培訓在線平臺減免金寨技師學院1770人線上培訓費用。為札達縣提供電子商務、美容美發、保育等相關職業(工種)的網絡培訓課程和網絡交互課程。
完善社保幫扶政策措施。加強與民政、稅務、鄉村振興部門和殘聯數據共享,加強重點群體監測分析,優化經辦服務,統籌做好政策銜接、任務落實和督促考核等工作,確保政策措施落地,目標任務落實。
推進人才人事幫扶。加大定點幫扶職稱傾斜力度,指導開展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工作。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傾斜政策,指導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支持設置特設崗位引進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發揮專家優勢助力鄉村振興,在金寨縣實施“高層次專家服務大別山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在天鎮縣開展博士后科技服務團活動;邀請醫療衛生領域專家深入阿里地區多家醫院,對當地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人社部門將繼續發揮職能優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匯聚磅礴的人社力量。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2
目前,我國基本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站在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人社部聚焦緩解脫貧人口和困難群體的參保繳費負擔,破解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供給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持續做好社會保險幫扶,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20xx年8月22日,人社部、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強調要切實解決農村居民和進城務工人員在社會保險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完善困難群體社會保險幫扶政策,推動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提高社會保險保障能力,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水平。
各地人社部門完善政策措施,加強部門協作,大力推動社會保險幫扶政策和服務舉措落地落實。
老家在陜西寶雞市九成宮鎮澄銘窯村的石xx,深刻感受到了社保幫扶政策的融融暖意。20多年前,石xx到商洛市商州區治療麻風病,再沒有回過老家。
為避免社保幫扶對象出現遺漏、重復問題,寶雞市人社部門積極對接民政等部門業務數據,精準識別確認轄區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擴面重點對象。正是在這種精細化的動態管理中,發現了“被遺漏”的石xx。
拿著從300多公里之外送來的社保卡,石xx非常感慨不已:“國家的社保幫扶工作真細致,老家人沒有忘記我啊!”
溫暖人心的故事,折射出了各地人社部門落實社保幫扶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的`不懈努力——
推進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江西指導各地經辦機構落實社保扶貧延續政策,掌握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等困難群體動態,確保新增一個,納入一個;到齡一個,發放一個。河南安陽市人社部門與醫保部門建立數據共享交換機制,加強數據共享比對,厘清未參保人群底數,精準著力,基本實現全市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
加強社保經辦服務能力。貴州從江縣人社部門與民政、衛健等8個部門通力協作,在村(社區)設立集信息咨詢、業務直辦、幫辦代辦等于一體的便民服務驛站234個,將社保高頻服務事項進駐驛站集中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務。重慶合川區完善基層社保便民服務網點,實現了30個鎮街社保卡服務即辦即取。
減輕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負擔。青海海西州對返貧致貧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按100元標準全額代繳,重度殘疾人按300元標準全額代繳,中輕度殘疾人按50元代繳。內蒙古通遼市建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及時溝通解決代繳工作遇到的難點問題,今年1—4月,共為符合條件的8。07萬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保險費1002。56萬元,實現困難群體參保代繳全覆蓋。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3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職業技能提升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也是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20xx年6月28日,人社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文件,要求加大東西部職業技能開發對口協作力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舉辦和參加技能大賽等,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各地人社部門結合實際,不斷強化技能幫扶——
持續推動技能提升行動。云南結合省情特點,區分培訓層次,細化培訓對象,創新提出具有云南特色的.“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康養云師傅”“云品工匠”等培養計劃。廣東江門市重點圍繞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人才需求,優先選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骨干成員等作為培訓對象,通過集中授課、網絡教學等方式開展教育培訓,推進農民職業化。
深化技能協作,加快推進東“技”西輸。貴州加強與廣東優質培訓資源合作,繼續舉辦粵黔合作“廣港班”“廣汽班”“雪松班”“廣建班”等訂單班。四川積極選派一批骨干教師援藏,遴選川內2所技師學院代培西藏技師學院12個專業374名學生,推進西藏技師學院建設。
組織技能大賽,為技能人才搭建成長舞臺。20xx年9月26日至28日,人社部組織舉辦首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600多名能工巧匠同臺比拼,掀起了技能競賽、技能成才的熱潮。江蘇舉辦20xx年中國江蘇鄉土人才技藝技能大賽,為技藝傳承帶動鄉村振興搭建平臺。廣西南寧市舉辦多屆農民工技能大賽,提升農民工技能素質,促進農民工更高質量就業。
“這場培訓真是一場及時雨。”
“一家人的生活都有著落,感謝政府提供的免費技能培訓。”
……
在強化技能幫扶的政策利好下,一大批農村勞動者搭上了技能提升的“順風車”,駛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4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今年4月底,贛州市人社部門,對該市20xx年取得職業農民職稱的部分臍橙農民農藝師、農民畜牧師等人員進行回訪,察看其政策兌現情況及引領帶動作用發揮情況,以期帶動培育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進而吸引更多的“田專家”“土秀才”投身鄉村振興。
在贛縣區茅店鎮,農民農藝師鐘xx租種大棚蔬菜200余畝。他采取以工代訓的方法,通過雇用周邊農戶參與大棚蔬菜管理,加強種植技術的傳授,共培養農民技術骨干6人,幫助10余戶脫貧戶年均增收6萬余元。
農民既學到了技術,又增加了收入。為鼓勵更多的種養大戶、鄉村能人申報職業農民職稱,贛州市人社部門破除對申報人員學歷、資歷、論文等條件限制,凡是在本市域從事農業種植和養殖的種養大戶、種植和養殖技術管理人員、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成員以及返鄉創業大學生、農創客等人員均可申報。同時,進一步創新評審方式,打破以往僅對申報材料進行閱評的方式,創新采取實地查看、業績展示、測試答辯和綜合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更加注重其組織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實績。
對于獲評職業農民職稱的人員,贛州市進一步強化激勵措施,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明確由所在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建立專門檔案,納入鄉土專家庫管理,作為各類培養、扶持與服務的重點對象,可優先享有國家和省、市惠農政策傾斜,參與農業開發項目、獲得小額創業貸款等經費資助;優先承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任務并獲得相關項目的扶持;優先推薦到外地傳授技術,開展有償技術服務。
今年3月,全南縣向64名獲得職業農民中級(初級)職稱人員,發放了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職稱補貼。在該縣,對符合條件的職業農民中級職稱人員,還可享受10萬元的購房補貼。
為引導更多人才服務鄉村振興,贛州市還強化職稱評審的導向作用,規定城市中小學教師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必須有鄉村基層工作經歷。同時,嚴格落實鄉鎮、艱苦邊遠地區相關津貼、補貼政策,實現待遇留人。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5
20xx年開學以來,全南縣烏桕壩中學支教教師邱xx,每周二、周四早上6點50分就來到教室帶領學生英語早讀,“馬上就中考了,學生的英語底子比較薄,要抓緊一點。”
自20xx年10月通過“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入職以來,已成為孩子“大朋友”的邱xx,逐漸長成為教學骨干,“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熱情,也高了不少。”
近兩年來,贛州市人社部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多舉措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向基層一線流動。
一方面,在全市縣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中,落實艱苦邊遠地區“四放寬二改進”招聘政策(放寬年齡限制、放寬學歷要求、放寬專業要求、放寬戶籍規定)。對于急需緊缺人才,通過簡化招聘程序、降低開考比例等方式,推動青年人才投身鄉村振興。20xx年以來,全市共發布縣鄉事業單位招聘計劃12246人。
另一方面,贛州市逐年擴大“三支一扶”招募計劃,為鄉村輸送一批教育、衛生、農林水利等方面的“新鮮血液”,著力打造一支“招得來、站得穩、做得好、留得住”的“三支一扶”人才隊伍,全市累計招募“三支一扶”人員668名,有效提升基層人才隊伍素質。
此外,通過“送培訓、送技能進鄉村”的方式,推進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開展中式烹調及面點、育嬰員、美發師、摩托車維修工、混凝土工、保健按摩師、養老護理員等近20個項目(工種)培訓。20xx年以來,全市累計培訓16。77萬人次(其中脫貧人口培訓2。11萬人次),進一步提升鄉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針對鄉村弱勞力、半勞動力,贛州市人社部門充分整合各方資源,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幫助其實現自食其力。
在會昌縣西江鎮南山村,村民曾天養每天負責清掃村道。因患智力缺陷,曾天養外出務工受阻。當地人社部門了解到其有就業意愿且有一定的`勞動能力后,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的方式,聘用其為保潔員,月工資800元。
在贛州各地鄉村,保潔員、生態護林員、農家書屋管理、鄉村振興信息員、水庫管理員、公路護理員、就業協管員等20余種公益性崗位,有效破解鄉村弱勞力、半勞動力等群體就業門路少、轉移就業難、增收渠道窄等問題,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xx年至今,全市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4。74萬余人。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6
20xx年夏天,一則“土專家”獲評正高級職稱的消息,讓廣袤的鄉村沃野“沸騰”了。在浙江省農業正高級職稱評審結果中,有4人為職業農民。有了職稱托底,“土專家”“田秀才”扎根鄉村振興一線的底氣更足了。
浙江的創新探索,譜寫了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動聽旋律。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來書寫。為夯實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人社部加大人才人事幫扶,深入實施專家服務基層行動、支持縣以下基層開展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實行部分職業資格考試單獨劃定合格線傾斜政策,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
各地人社部門結合實際、創新舉措,大力推動人才人事幫扶——
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傾斜政策。陜西寶雞市適當降低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條件,縣區30%左右的崗位招聘學歷條件起點設置為大專,招聘筆試中設定最低分數線,降低或不設開考比例。湖北宜昌市新增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鄉村振興“特設崗位”,支持農業農村、醫療衛生、教育等部門引進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服務鄉村發展。
實施職稱評聘傾斜政策。新疆阿克蘇地區落實基層“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調整專業技術崗位高、中、初比例,并結合基層工作年限,給予專業技術人員加分制。甘肅張掖市出臺多項激勵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鄉村專業技術人員,評聘中級、高級職稱,不受崗位數額限制。
積極開展農民職稱評審。山東面向全省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制度,對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一步到位”直評高級職稱。寧夏石嘴山市制定符合高素質農民特點的評審條件和評審方案,參評人員基本上不受學歷、論文和資歷的限制,注重實踐、創新和貢獻。
加大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務力度。江蘇太倉市組建鄉村振興博士“幫幫團”,并吸引農業院校專家教授、本土專業人才等加入,組織專家人才與各村結對合作,打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甘肅平涼市抽調100名高級專家,組建果業技術、畜牧養殖、文化旅游、教育教學、醫療衛生5支專家服務隊,深入全市100個幫扶聯系點開展幫扶。
推動“三支一扶”工作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安徽“三支一扶”計劃突出基層急需緊缺導向,拓展基層服務崗位,重點開發鄉村振興協理員、基層社會保障等服務崗位。20xx年,全省招募上崗高校畢業生1007名,其中,從事幫扶鄉村振興工作544名。吉林加大“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力度,優先滿足艱苦邊遠、重點幫扶、少數民族鄉及沿邊地區對高素質人才的補充需求。20xx年,招募直接從事幫扶鄉村振興人員105人。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7
走進河南尉氏縣西范莊村“巧媳婦”就業基地,100多名婦女在縫紉機前縫制衣服。“在這干活,時間比較靈活,還能照顧老人、小孩。”董xx一邊趕制要出口的衣服,一邊開心地說。
“巧媳婦”就業基地的建立,是人社部門強化就業幫扶,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的生動縮影。
就業是民生之本。人社部始終將強化就業幫扶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優化政策措施。
20xx年5月4日,人社部、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提出保留延續原有就業扶貧政策,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長效機制。
20xx年3月24日,人社部、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提出要深化勞務協作、促進就地就近就業、組織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對脫貧人口就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項項政策的出臺,為強化就業幫扶、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各地人社部門結合實際,務實功、出實招,有力有序推動就業幫扶政策落地生根——
推動就近就地就業。陜西調整就業幫扶基地吸納補貼額度,推進社區工廠、就業幫扶基地數量和吸納規模雙提升。目前,全省社區工廠、就業幫扶基地共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19.7萬人。廣西利用鄉鎮(村)閑置土地、房屋建設工廠式、居家式、種養式、貿易流通式、鄉村旅游式5種類型就業幫扶車間,讓鄉村變廠區,農民變工人。
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山東和重慶不斷拓展勞務協作領域,實施魯渝“春風送崗”招聘對接計劃、“點對點”有組織輸出計劃、勞務品牌培育計劃、創業引領計劃、農村勞動力技能提升計劃等五大項目,保障務工人員既能“走出去”,也能“留下來”。浙江杭州市和四川廣元市聯合打造東西部協作數字化服務平臺——“杭廣共富云”。目前,平臺已集聚兩地招聘企業739家、在招崗位2655個、創業服務機構79家。
鼓勵返鄉創業。湖北加強返鄉創業載體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等資源在脫貧地區建設一批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可根據入駐實體數量、孵化效果和帶動就業成效給予創業孵化基地獎補。江西加大創業貸款扶持范圍,在重點扶持返鄉創業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創業的基礎上,將農村自主創業農民納入扶持范圍,實現了對農村戶籍創業者的扶持對象全覆蓋。
促進易地搬遷勞動力穩定就業。四川人社廳抽調業務骨干,組成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就業增收工作涼山州專班,分小組下沉到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任務較重的布拖、昭覺等10個縣,全力做好集中安置點就業增收工作。云南怒江州選派500人的就業小分隊到17個易地搬遷安置區,為搬遷群眾對接企業用工信息。
深化勞務品牌建設。山西以“一縣一品”為切入點,培育發展地方特色勞務品牌94個,主要涵蓋家政服務、護理護工、烹飪烹調、交通運輸等行業。湖南依托地方特色產業、重點行業,以龍頭企業、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為載體,將分批培育建設50個左右的特色勞務品牌。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8
“多虧了這個好政策,一下子就幫我解決了擴大臍橙種植規模資金不足的大難題。”近日,大余縣池江鎮新江村村民張xx在收到2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資金后,為當地的創貸工作連聲稱贊。
而在定南縣老城鎮,該鎮村民黃登輝比張xx先一步嘗到了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甜頭,“生意比以前好多了,有時中午都忙得沒時間吃飯。”
黃登輝身殘志堅,憑著過硬的維修技術經營了一家二輪車維修店。此前由于店面狹小,很多顧客來了因無處放置待修車輛,只能轉投他處修理。他將申請下來的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用于擴大經營,“現在可以多放下十幾二十輛待修的二輪車了。”
張xx、黃登輝的創業故事,正是贛州市人社部門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助創業、促就業作用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贛州市人社部門緊緊圍繞當地農業產業和特色優勢小微企業等項目提供創貸服務。擴大政策覆蓋面,將創貸主體擴大到登記失業人員、失地農民、高校畢業生等群體;提升貸款額度,從原來的10萬元提高到3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最高不超過600萬元的擔保貸款;推進“無證辦”,對符合貸款條件的人員實行承若制,無需提供任何材料;推進“免擔保”,結合創業擔保貸款的額度及個人的學歷、職稱等,免除反擔保;推行“提速辦”,依托社保卡相關功能推動不見面”申請,實現“多審合一”,將辦結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等等……
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有力推動了贛州市創業擔保貸款從“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培養了一批像張xx、黃登輝一樣的“種植大戶”“小老板”,不僅自己走上了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路子,還帶動了周邊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在興國縣,返鄉創業人員修明岳經營了百余畝的茶葉種植基地。目前,該基地輻射周邊農戶650戶,帶動脫貧勞動力220人、殘疾人及家屬12人參與到種茶、采茶、制茶等工序中,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4000元。據統計,自20xx年至今,贛州市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2.89億余元,直接扶持創業24636人,帶動就業105912人。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精選8篇)11-18
人社鄉村振興事跡材料范文(通用23篇)11-21
人社部門鄉村振興總結(精選14篇)06-08
人社部門鄉村振興總結范文(精選10篇)08-01
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1-20
鄉鎮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1-22
村級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1-22
個人鄉村振興事跡材料11-22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