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退休教師事跡材料原創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材料可分為集體事跡材料和個人事跡材料。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材料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退休教師事跡材料原創,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退休教師事跡材料原創1
他忠誠于工作,傳道授業播撒著知識與智慧;他鐘情于文字,筆耕不輟書寫著熱愛與深情。他用愛心培育學生成長成才,他用文字記錄人生百味。“苦心耕耘育桃李,一片冰心在玉壺。”他就是臨汾一中退休教師——xx。退而不休誨人不倦
1962年xx從xx大學地理系畢業后,加入了教師隊伍,在三尺講臺上站立了四十幾個春秋,用全部的深情和愛心澆灌著稚嫩的幼苗,用滿腔的熱血譜寫著自己的人生樂章。他常說:“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在他的教學生涯中,他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且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和應用。他認真研讀課標和教材,研究學情和學習規律,他利用閑暇時間,將教學過程中的所思所得整理成文,編著了12本教育類小冊子。同時,他撰寫教學論文30多篇,10多次獲得大獎,其中,獲一等獎、特等獎13次,應約大會發言12次。他的論文入選文集10部。
1998年,王老從臨汾一中退休后,平陽、興國、陽光等6所中學又聘請他擔任地理教師,他又回到了他熱愛的講臺,再次站立在學生中間。這一站,又是八年。近些年,他又在家中開辦了“學雷鋒輔導站”,志愿為孩子輔導作業。問起他為什么這樣熱愛教師、熱愛教學、熱愛學生,王老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取教化者在師儒。
老師的任務光榮,責任重大啊。”著書立說筆耕不輟熟知王老的人都知道,他無論是在青年時期,還是現在退休閑賦在家,都一如既往像一頭老黃牛,“不用揚鞭自奮蹄”,在漫長歲月里,心懷“著書立說”的夢想,勤奮學習,筆耕不輟。上世紀90年代他曾編寫鄉土地理教材《臨汾地理》,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在讀書看報時看到有征文活動啟事,他就積極投稿參加,征文往往都能拔得頭籌。如:《十頌共產黨》獲全國征文一等獎;《令人羨慕的堂兄在名人偉人的教導下成長》獲詩詞散文大賽一等獎;《惠兄的胸章書旗杯》獲“祖國好”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臨汾贊歌》榮獲第四屆“中華頌”大賽金獎;《解放臨汾》榮獲第二屆“祖國好”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
王老的家中,報紙整齊地排放在書桌的一角。他說,“我這一生,就是離不開紙紙筆筆,看書,讀報,寫文章,讓我干一輩子我都樂意得很啊。”王老的文章多次在省級、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如,《一個僵化的地理數字待更新》發表于《xx日報》;《今昔龍祠泉》發表于《中國教育報》;《在坦桑尼亞的兩年》和《給毛主席拜年》均發表于《中國老年報》“朝花夕拾”征稿欄目。
而今,年近八旬的他,把自己教書生涯中的點滴難忘的故事進行了總結梳理,《啊,美麗中國》《地理文選》《學生繪攝文章選》這三部書因此應運而生。這三部書在參加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舉辦的“探索杯”大賽中均榮獲特等獎。
助貧救災睦鄰友善
王老的家中擺著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樸的院子,院子里擺著6個版面,版面上是三位老八路的生平事跡。王老說,這是他老家的院子,他的'爺爺在光緒年間逃避戰亂落戶臨汾,他的家訓可以概括為:勤勞致富、憐貧愛老、和善家族、愛黨愛國、忠孝門戶。優良的家風,規范著王氏子孫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也孕育出王老熱心助人、睦鄰友善的高尚人格。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王老師剛在城里工作,同村的村民馮、郭等人,買化肥身無分文,向他尋求幫助,盡管他手頭不寬裕,還是每人贈予50元,盡己所能幫助他人。前年,老家城居村修路,他捐款1000元,聊表心意。凡有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災區,他都獻錢捐物或交特殊黨費。
他的家人,不管是在鄉下,還是在城里,同四鄰都是溫和相處,待人不卑不亢,遇事不爭不吵。但2015年卻發生了想不到的事。東邊許姓鄰居要蓋新房,向西侵占了他侄兒原來的豬圈地基,一個要占,一個不讓,為此,兩家后人大吵大鬧三次。他作為老前輩、老黨員被叫回去三次解決問題。通過寬讓、拉架、耐心開導,用“六尺巷”故事化解了矛盾,解決了事端。
“黑發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作為教師的王老,愛崗敬業,被授予“全國優秀教育園丁”“臨汾市學科名師”等榮譽稱號;作為寫作愛好者的王老,被授予“全國文藝創作年度人物”“中國夢文化藝術創作精英”等榮譽稱號;作為王氏子孫,他的傳略入選辭書40多部,如《xx人才》《中華魂百業領導英才大典》等。
最新退休教師事跡材料原創2
在xx街辦事處兵站社區兵站路小學家屬樓,說起誰最“熱心腸”,居民們的答案難得的一致——xx!作為一名退休教師,76歲的馮老師沒事常常在小區轉悠,在沒有看門人員的時段里,看到天黑小區的燈不亮,天亮燈不關,自己到點就去拉燈,時間一長,得到了小區一片“點贊”,住戶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馮老”。
兵站路小學的楊校長告訴我們,兵站路小學的家屬樓小區以前居住的都是兵站小學的教職工,管理起來很容易,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住戶占到全小區三分之二,住戶人員的復雜化,再加上住戶水平參差不齊,管理起來很不容易。不少住戶在小區亂扔垃圾,在大門口欄桿上曬衣服,這些行為在小區時有發生。為了給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馮老主動組建一支小區保潔隊。他是大家擁護的隊長。說起這個,馮老笑呵呵地說:“活動、活動,人活著就要動!我想趁著現在身體還硬朗,多為大家做點服務,所以就自愿當保潔員。”但是,做小區保潔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大家剛開始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除了馮老外,保潔隊只有兩三個人。考慮到平常工作量較大,馮老就組織小區里年輕的同志們也參加這支保潔隊,已經達到了十余人,隔三岔五都有人在小區里搞保潔。
“萬事開頭難。”馮老坦言,在剛開始保潔的時候,受過很多委屈,平常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管閑事”“這話擱誰聽了都不會好受,但某些人畢竟有些習慣一時半會也改不了。”馮老說、每當這時候他都會耐心地給居民講道理、作解釋。就這樣,看見小區有垃圾,他就會隨手撿起來;遇到有人往墻上亂涂亂抹,他就去和人家“聊一聊”;碰到有人在小區張貼廣告就去“勸一勸”。現在,不少居民都表示,在馮老和保潔隊的辛勤付出下,小區的環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在馮老的家里,有兩把掃帚,一把掃家里,一把掃樓道。院里看到哪里臟了,他就會拿著自己的掃帚出來打掃。不認識他的外來租戶甚至把他當成了小區里的聘用的.保潔員。他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樣在樓下掃地,一個年輕租戶指著路邊對他說:“這邊很臟,你過來打掃一下。”當時他感到很好笑,但啥都沒解釋就去掃了。
在馮老的堅持下,小區的居民也漸漸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一次馮老因事外出了幾天,回家的路上想著這幾天沒打掃,樓院里一定很臟,準備回去大掃除一番。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進小區大門一看,干干凈凈的。正在他疑惑的時候,正巧碰到一單元張大姐。張大姐的一番話讓他欣慰了不少:“以后您不在家,樓院我來打掃。”
看見有人在小區亂貼小廣告,馮老會前去制止;看見身體較差的老人拎菜困難,馮老會搭把手……不過,最讓小區感動和信服的是,小區東南角有一堆多年堆放的垃圾,平時只有人扔,沒人清理,馮老考慮垃圾到了夏天臭氣難聞,影響大家健康,他就自己出錢讓車把垃圾清理掉,如今垃圾堆變成了花池。小區圍墻陳舊脫皮,馮老自己出錢買涂料,并組織保潔員自己動手粉刷墻壁,使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小區門口只有一盞路燈,為了解決小區照明問題,馮老同幾位保潔員自己找線、找燈泡,自己上高爬低安裝了三只路燈,晚上小區處處明亮,既便于大家出行,也加強了安全。馮老為了小區安全,同學校楊校長協商,給小區安裝了三個攝像頭,馮老自己出錢制作了一塊“您已進入視頻區,請注意您的行為”的廣告牌,釘在了大門口,保證了小區住戶的安全。為了小區,馮老不僅組織保潔員為小區服務,還自己掏腰包支付五百多元
馮老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他的事跡在我們每個人的眼中感覺微不足道,但他的舉動感染了小區的住戶,感染了你,我,他……他是小區里的“熱心腸”,溫暖了小區每一位住戶的心。
【最新退休教師事跡材料原創】相關文章:
最新退休教師總結07-07
退休教師先進事跡材料11-08
最新優秀原創學工總結09-09
最新給退休教師祝福語07-25
最新退休老教師訃告范文07-21
qq說說最新版原創10-10
員工辭職報告原創最新06-15
最新原創唯美句子170句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