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通用1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肯定對各類事跡都很熟悉吧,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歡迎大家分享。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
祝xx,現任xx市xx區醫院門診部主任、行政第二黨支部書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用無聲而有力的引領,踐行著入黨誓言。接到設立預檢分診點任務第一時間,她迅速抽調人員,組建預檢分診團隊,親自布置確診病房,組織開展核酸采樣工作,身先士卒帶隊外出圓滿完成核酸采樣任務。
為避免疫情擴散,每次有新增中高風險地區時,她總是連夜完成的萬余名患者的排查工作。自1月21日晚收治第一例醫學觀察病例起,她不斷巡視發熱門診、急診、預檢分診、病房等工作,嚴格督導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并規范護理工作。組織撰寫了《新冠疫情期間護理工作制度》,讓護士在這個特殊時期有章可循。疫情最嚴重的候她連續在抗疫戰場上奮戰了30多天。工作中,她關心周圍的同事,“有什么困難告訴我,有什么難題交給我”,她總是沖在最累、最危險的地方。作為一名支部書記,她帶領支部全體黨員群眾眾志成城,筑起一道抗疫的堅強防線,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零隔離、無院內交叉感染,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勇挑重擔的擔當精神,彰顯了履職盡責的為民情懷,讓共產黨員的初心在戰“疫”一線閃閃發光!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2
取藥、打針、輸液、監測、護理患者……在岳陽市一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xxx每天工作繁忙,忙得像一個陀螺。在患者看來,這是一個手腳麻利、熱情熱心的年輕姑娘,可很多人不知道,這名“90后”女護士是2020年逆行抗疫、沖鋒在前的勇士,“岳陽市巾幗英才”,醫院的“優秀護士”。
2020年春節,原本才回平江老家休年假的xxx,接到科室下午緊急召開會議的通知。她能想象到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場怎樣的硬仗。在3歲女兒的哭聲中,父母的叮囑聲中,她毅然收拾好行李,火速趕回了醫院。在醫院組織的培訓過程中,她不敢有一點走神,生怕聽漏一點重要信息,反復地練習穿脫防護衣。隨即科室就接到通知,馬上會轉來兩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xxx主動站出來申請上第一個隔離病房的夜班,護士長考慮到她生理期,穿防護衣時間較長不方便,便讓她上外圍夜班,負責接待病人和工作的調配。由于患者病情較重,需要采集動脈血標本,內圍護士采了兩次都未抽中。為了盡早完善病人檢查,不耽誤患者治療,她主動穿上防護服,進入病房為患者采集血標本。頭戴帽子、口罩、護目鏡,身穿防護服,手戴雙層手套,工作起來很笨重,也很吃力,她一開始很難摸到患者動脈搏動。“為了盡量減少患者穿刺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我蹲在患者面前,甚至都感覺患者的呼吸拍打著我的臉,但是為了不耽誤治療,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能著急……”xxx跟病人簡單地溝通之后,她取掉針帽將針頭刺入患者皮膚,血慢慢地冒了出來,很快就達到了需要的采血量。她這才松了一口氣。采血完后,她跟病人仔細交代了注意事項,又跟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后,才退出隔離病房,然后立即安排血液送檢。
“岳陽市巾幗英才”xxx:“90后”女護士逆行抗疫沖鋒在前綻芳華。
由于科室新人較多,第二天夜班xxx又主動申請帶新人進入隔離病房熟悉工作流程和環境。雖然當時里面只有兩個病人,但是她不敢有一點松懈,每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就會巡視一次病房,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直到第二天早上9:30,將患者治療執行完,和下一班仔細交接好后才放心地走出隔離病房。
接下來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她主要負責科室外圍的消毒隔離,處理新冠病人的醫囑及治療,幫助內圍護士穿隔離衣,協助護士長制定每班流程,及時補充防護用品等。在消毒的過程中,她每一個物件、每一寸角落都不放過,確保同事們的安全。
在隔離病房工作的日子,為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平常很愛美的xxx,還請毫無理發經驗的同事剪去了齊腰的長發。為了不浪費防護用品,每次上班前她總是控制自己盡量少喝水,以免工作10多個小時里要上廁所。
“在和平年代,能以我的微薄之力為他人奉獻,沖鋒在前護他人周全,這將成為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記憶和財富。”xxx堅定地說。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3
堅守平凡,鑄就不凡。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一位普通基層醫護人員用初心和使命,詮釋了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今年28歲的xxx,是廣陽區銀河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門診的一名普通護士,疫情防控期間承擔著核酸檢測工作。自1月12日凌晨接到通知,天還沒亮她就到單位忙活起來,為即將開始的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做準備。
正午時分,戴著雙層手套和雙層口罩,穿著密不透風防護服的xxx在寒風中耐心為居民采樣,就這樣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時。這期間,怕去廁所要換一身新的防護服,她沒有喝水、吃飯,整個人都凍僵了。
凌晨3時回到家,xxx倒頭就睡著了。短暫休息兩小時后,她又出現在了工作崗位,領物資、做準備。6時30分,她開始為居民采樣。即便在感覺到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她依然集中精神完成一次次核酸檢測工作。
在完成集中采樣后,xxx為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進行核酸檢測。很多小區沒有電梯,她一層一層爬,一戶一戶做,當爬到一小區6樓為一位老人采樣完畢后,終于支撐不住身體,眼前一黑,暈倒在地。幸虧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將她送往醫院,所幸并無大礙。
1月13日,躺在病床上的xxx想著正在忙碌的同事們,心里很過意不去,一直念叨著:“我給大家添麻煩了,在這緊要關頭,我一倒下,同事們又要更辛苦一些。”于是,待身體稍微好轉,她就第一時間回到了工作崗位。
據了解,xxx和愛人都在醫療行業工作,兩人已經半個多月沒見過面了。在接到任務的那一刻,家里的兩個孩子就托付給了老人照顧。白天忙起來沒有時間打個電話問候一聲;晚上休息時,想要微信視頻看一下孩子,孩子們又已經睡著了。作為媽媽,她心中充滿了愧疚,“但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為人民服務到底。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就會毫不猶豫把個人得失放在一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正是靠著這樣的信念,xxx一直堅守在一線。
1月19日,廊坊市區又恢復了往昔的模樣。在有序恢復生產生活時,xxx投入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為接種門診的護士,她開始了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從早忙到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4
“一輩人有一輩人要去做的事,生在這個年代,你就要擔負起這個年代的責任,更何況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你要做到的就是無愧于這個社會,無愧于患者,無愧于自己的職業,更要無愧于心。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這是我臨出發前,爸媽對我的叮囑,直到我來到梅河口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支援已經十幾天了,這些話還在我腦海中縈繞著。
參加抗疫支援之前,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男護士,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我,是科里年紀最小的,每日在病房里忙忙碌碌,核對醫囑、打針、換藥,與其他療區護士唯一不同的,是我所在的療區是I期臨床研究病房,每天護理的都是接受新藥治療的腫瘤病人,因為對護士的要求更高,所以我們都格外認真、特別嚴謹、執行力超強。
來到梅河口支援后,我要求自己不僅要保持平常的工作狀態,而且要更加認真,因為我知道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剛開始,領隊安排我在病房接收患者,可能是看到我比較認真,又把我調整到更加重要的崗位——作為逆行者對環境進行消殺。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在于它肩負著所有隊員乃至整個療區的安全,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清理打包脫區的廢棄防護物資,還要做好環境的消殺工作,也會負責消殺患者的隨身物品,是保證無感染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是身處污染區,所以被稱為“逆行消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白色的防護服就是我的作戰服,消殺設備就是我最有力的武器,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角落。逆行消殺一次的時間至少要1個多小時,加上環境封閉,身穿防護服,又悶又難受,身上出的汗水都被防護服牢牢鎖在里面,每次工作后都是大汗淋漓、渾身濕透。但為了讓隊員們安全、放心地在脫區卸下繁瑣的防護物品,為了保證患者的貼身物品沒有病毒污染安全返家,一切的付出與汗水都是值得的!
作為眾多奮戰在抗疫一線千千萬萬醫護人員中最普通的一員,我是自豪的,無論何時,只要家國有難,我一定會再次挺身而出,無畏前行。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5
xxx,大家眼中溫溫柔柔、愛撒嬌的一個小姑娘,卻又有著無畏的勇氣。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她義無反顧、聞令而動、逆風而行,奮戰在抗“疫”的征程上,積極的參與、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2020年初,一場新冠病毒席卷了中華大地。從寒冬到暖春,舉國上下齊心協力,終于將這場戰“疫”控制了下來。但國外疫情的的不可控,使得加強口岸防控至關重要。六月初,應區衛健委號召,xxx主動報名前往浦東機場參加了第一批“金山區協助海關開展新冠病毒檢測采樣工作”。
她在機坪上迎接過初升的太陽,看到過落日的晚霞,經歷過被旅客不理解時的罵罵咧咧,也有過被肯定時的感動,體會過與不會中文也不太懂英文的旅客交流時的手忙腳亂,也參與過與年幼小朋友采樣時的“斗智斗勇”,這些在機場的奮戰日子,是她彌足珍貴的記憶與“財富”。
2021年八月底,作為參與過隔離患者收治的一名青年護士,她聽從指令暫離泌尿外科,開啟了隔離酒店、隔離病房,兩點一線的閉環生活;作為小組長,她兢兢業業的擔任著隔離病房與外界的相關溝通工作,完成著對組員的指導、管理工作。
完成為期一個月的隔離工作后,只有在核酸采樣點工作的半個月時間中才能回家享受家庭的溫暖。之后便又將暫別家人,投入下一個為期一個月的隔離工作中去。有人問過她,會覺得寂寞、想家嗎?她卻覺得,作為年輕人,只要父母安康,家中無恙,自己便能義無反顧的堅守下去。“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她正為成為這樣的英雄而努力著,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護理工作中,奉獻自己微小卻又堅定的能量。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6
“不好意思,實在太忙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太多太雜了,永遠做不完。”接受采訪時,西夏區朔方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xxx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勉強抽出了一點時間喘口氣。
xxx是朔方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骨干,她的忙碌,一兩句話說不完。從基層患者的常規診療服務到各類疫苗的接種,從重點人群的排摸管理到信息統計、上報、入戶服務,xxx和所有的社區衛生工作者每天都在“雙線作戰”。如果社區出現感染病人怎么隔離?怎么送診?如何上報?外省區來銀人員如何排查登記?如何測體溫?居家如何防護隔離?發熱了就近去哪些定點醫院?如何根據需要采取封閉管理?封閉后的生活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在xxx的腦海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就像書柜里整理碼放的文件夾,清晰具體。這不是天賦,而是學習和實戰經驗的積累。
2020年1月23日,一條“全體醫護人員全部取消休假”的緊急通知將已經在老家休假的她連夜召回單位,接受培訓后,她緊急投入戰斗,對所在轄區近4000名居民信息進行排查,連夜排查出近600名外省區來(返)銀人員及密切接觸者。隨后在中心疫情領導小組的安排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每一天,她第一個到崗,統計數據、分析上報人員信息、走進社區挨家挨戶測量體溫、講解防控知識,“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用數不盡的熬夜加班和辛苦付出織牢基層疫情防控網絡。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也是疫情防控的網底,我們必須守好這道防線,把健康和安全留給身后的居民。”xxx說。當轄區內有密接人員需要緊急處置時,她毫不猶豫地請戰前往,當組織需要抽調基層醫護人員前往集中隔離點工作時,她主動報名,沒有一絲猶豫。
同事們都說,xxx是個拼命三娘,只有她自己知道,拼命三娘其實也有軟肋。脫掉戰衣,她是一個12歲孩子的母親,在集中隔離點工作之余,她時常掛念孩子。兒子獨自在家吃飯了沒?網課上得怎么樣?作業完成了沒?這些擔心都壓在心底,晚上視頻時,只剩下滿含笑意的安慰和鼓勵:“你是男子漢,媽媽不在你身邊,你會成長得更快,學會了獨立、更加堅強。”
如今,她依然抽不出時間照顧家人、陪伴孩子,愧疚是有的,但身上的責任讓她始終堅定前行,“沒有什么是戰勝不了的,打贏這場戰役,很多個家庭都能夠團聚。”xxx說。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7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軌跡。面對疫情,祁陽龍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xxx主動請戰,義無反顧投身到一線,在抗“疫”中綻放最美的芳華。
xxx是龍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護士,平時主要負責護理科室病人,評估分管病人等工作。疫情防控阻擊戰沖鋒號吹響之后,她也想通過自己的所學,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2020年2月中旬,支援湖北醫療隊召集令發出后,赴鄂抗擊疫情的想法,就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雖然時刻準備出征湖北戰“疫”,但由于祁陽衛健局只在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遴選醫護人員隨隊出征。最終,xxx沒能如愿。隨著國內局部地區發生疫情和國外風險地區回祁人員增加,她第一時間請纓去龍山救治點隔離病區工作。
“當時進入隔離病區工作時,家人比較擔心,因為當時隔離的人員都是國外高風險地區返祁人員,但想到作為一名臨床醫護人員,能夠到一線工作抗擊疫情,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感到十分榮幸。”龍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xxx對記者說。
作為護士長,xxx主動扛起了隔離病區護理工作職責,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和醫學觀察工作,安撫在院觀察人員情緒,保障他們的生活需要,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做好健康監測工作,杜絕了安全事故發生,為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xxx表示,“在隔離區工作的這段時間,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鍛煉、成長,更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帶領護理團隊樹榜樣、創佳績,充分展示我們龍山社區醫護人員的精神風貌。”
平凡的崗位,做著普通的事情,xxx一直秉持著為醫的初心,默默工作在護理一線。雖然沒能像最前沿的醫護人員一樣直面重癥確診病人,但xxx在防疫站點、在崗位上努力服務群眾和病人的醫者仁心,讓她收獲了同事、家人的肯定,更收獲了市民群眾的贊許。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8
xxx,中共黨員,主管護師,吉林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護士長。
戰“疫”先鋒側記丨xxx:面對疫情,不懼風險,用行動詮釋醫護工作者的“硬核”擔當。
三月初,吉林市出現新冠肺炎疫情,醫護人員再次披甲上陣,逆風而行。吉林市中心醫院作為吉林省區域醫療中心和吉林地區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充分發揮公立醫院公益作用,核酸檢測點24小時開放,方便群眾核酸檢測。
xxx作為吉林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護士長,看到夜間急危重癥救治和核酸采集任務日益增大,她每日不下班毅然加入起了夜間急診工作。從3月2日時起,她就24小時在醫院工作,白天要兼顧日益增長的急診患者,晚上還要采集核酸,最多一晚采集核酸1500余人次。
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吉林市中心醫院主動擔當作為,在上級感控專家組指導下,轉為吉林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xxx臨危受命,帶領急診護理團隊的12名護理人員進駐1號樓19樓新冠一病區。開艙后,僅幾個小時,病區已收治50余名新冠患者。由于病區剛剛成立,各種事務性工作及護理工作不僅量大且繁雜,但xxx仍堅持凡事親力親為,病區成立前三天,她幾乎每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也正是這份負責和認真,病區護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護士們工作越來越熟練,病區護理工作井井有序。
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她真誠對待每一位入院患者,也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為患者服藥,調節患者的情緒早已經是家常便飯。病區里有一位70歲老人,平時不僅不配合醫生治療,情緒也不穩定。她了解情況后,主動與老人進行交流,認真傾聽,還主動幫助老人整理生活用品。最開始老人還是不配合,隨著每次溝通的時間越來越長,老人與她也逐漸親近了許多,在她多次開導和勸說下,老人開始積極配合治療。
由于病區患者多為老年重患,有很多沒有陪護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xxx就每天為這些患者換尿布、翻身、擦拭身體、喂飯,防護服下,每操作一次都會一身汗。但她沒有一句怨言,同時叮囑護士,加強巡視,多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對每一位患者,她都給予家人般呵護。可誰又知道,她的母親臥床也亟需家人的照顧。
xxx愛人早在她之前已經趕往前線抗疫。她的母親由于雙腿骨折,已在家臥床好長時間。自從她進艙后,家里就剩下上了年紀的父親照顧老媽和年幼的孩子。對孩子和家人滿是愧疚的她,唯一的慰藉就是和他們視頻通話。懂事的孩子一邊安慰她不用擔心,一邊囑咐自己注意安全。默默掛斷電話,此時的xxx已淚如雨下。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敬業奉獻的凡人。她說:“在此次抗疫過程中,我做出的貢獻微乎其微,但我堅信,只要每一名抗疫工作者拼盡全力,聚起縷縷微光,就一定會照亮抗疫勝利路,最終戰勝疫情。”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去。面對疫情,不懼風險,她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醫護工作者的“硬核”擔當。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9
xxx是清水縣人民醫院手術室護士,也是醫院為數不多的有著11年護理經驗的男護。國慶剛過,疫情形勢再次嚴峻,醫院緊急部署,抽調xxx去永清鎮衛生院隔離點工作。早上,剛值完夜班的他簡單收拾了洗漱和生活用品,沒有和家人商量,他就來到隔離點集合報到。“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抗擊疫情是我的責任”。
在隔離區,經過培訓后,他和同事迅速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為隔離人群查房、測體溫、送餐、消毒、處理感染性垃圾等,安撫留觀人員的情緒,舒緩他們的壓力。穿上防護服后,大家都忍住不喝水、不吃飯,因為穿脫一次防護服至少需要20分鐘,需要全部更換防護用品,去衛生間的代價太大,時間也不允許。所以每當一天工作結束,從隔離病區出來脫防護服時,汗水就濕透了全身,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身上被厚厚的防護服悶出痱子,臉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累的一屁股坐下,再也不想起來。但當看到愛人發來的信息:“老公,我們全家都支持你,但也擔心你,希望你注意身體!”當看到視頻中孩子叫聲爸爸時,他馬上全身又充滿力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看似年輕強壯的xxx其實已患有腰間盤突出癥好幾年了,背著幾十斤重的消毒劑,要爬樓梯把每個樓道進行徹底消殺,重重的消毒劑壓的他的腰疼,但他不歇一分鐘,咬牙堅持把工作干完。他深知與留觀病人的“零距離”接觸會有危險,但是關鍵時刻,他勇往直前,沒有半點退縮,是抗“疫”前線最美逆行者。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0
尹xx,男,43歲,中共黨員,xx市立醫院控股集團第三醫院、xx經濟鳶都醫院副院長。3月11日凌晨,在收到疫情防控指令后,尹xx背起行囊便立即趕赴醫院,迅速進行人員調度、物資調配、核酸采樣等工作部署。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以來,他每天晚上都和街道負責人進行溝通協調,組織安排醫院的核酸采樣隊伍,共調度醫務人員1000余人次參與核酸采樣工作、外派支援核酸采樣任務及隔離點工作人員安排。尹xx不僅負責醫院日常的診療業務工作,還對院內外的核酸采樣點、預檢分診處以及緩沖病房等工作進行調度安排,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統籌、協調和指導,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有力、安全推進。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他每天晚上忙到深夜,同事們讓他早點休息,他一直說:“忙完著、一會兒”。沒有人知道他幾點休息的,但第二天工作群里經常看到他凌晨發的通知和信息。該同志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抗擊疫情,是醫務人員的責任和使命。”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1
小輝同志,壯族,廣西百色市右江區人,20xx年來開發區湛江御泰公司工作,雖然他來湛江工作才2年,但他非常熱愛這個城市。5月7號以來,湛江新冠疫情多點爆發,出現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赤坎區發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小輝同志第一時間放下公司手頭的工作,通過粵省事志愿者服務報名,在關鍵時刻扛起防疫社會責任。經安排在赤坎區甘機廠檢測點志愿服務,他的住所在開發區來到志愿服務點十多公里,但他沒有申請離住處更近的志愿點,而是為了更快捷方便做好志愿服務工作,在檢測點就近的寸金海大度假公寓自費住宿。
從5月9日第一天當志愿者,他主動要求到工作任務最重的崗位協助粵核酸掃碼和發放試劑的工作,因為是十人混檢一根試管,每一條試劑都主動標好序號,掃一碼發一序號試劑,讓整個隊伍井然有序,快速高效準確,受到群眾的好評,也加快了掃粵核酸碼工作人員核對人員信息的正確性,當遇到學生、老弱病殘、小朋友等特殊群眾時主動上前攙扶直接到采集點,有些年紀稍大的老人不太會用智能手機,面對各種疑問,他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
在檢測點群眾較少的時間段主動要求和社區工作人員協助醫護人員上門為行動不便的群眾采集核酸檢測。每一天志愿工作第一個到位,指導新參加的志愿者們做好核酸檢測崗前基本工作,最后一個和工作人員收拾好物資才離開。雖然每天身體很累,嗓子也沙啞了,但他仍然笑著說:“志愿服務雖然比較辛苦,但相對于采樣的醫護人員,我做的只是簡單小事。每天順利完成檢測點的工作任務,能夠為這次疫情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心里就很有成就感。”疫情開始爆發以來,在全區上下奮起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有一群像小輝這樣有責任、敢擔當、講奉獻的志愿者們,挺身而出,堅守在前沿、沖鋒在一線,在嚴格落實防護措施、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精準、有序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努力構筑起維護群眾健康安全的堅強屏障,充分展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奉獻精神。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2
“我可以。”這是張教授在志愿者群里最多的發言。每天的工作安排一發到志愿者群里,張老師總是第一個響應。作為國家級人才,為了方便在校進行科研工作,張老師一直住在學校西師街,平時連回家的時間都很少。11月4日,當他得知學校臨時封控,第一時間打電話詢問關心情況,聽聞校內急需志愿者,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我可以擔任志愿者,隨時聽從學校安排。”第二天,他便出現在核酸檢測的現場,成為了梅園核酸檢測志愿者中的一員。
或許是因為對待科研工作一貫的認真嚴謹,他每次都會確認好時間,提前到達崗位。當學生走過,看到身著隔離衣、手拿擴音器的他,會驚奇地說:“張老師,是你呀!”每次見到學生,他也總是會像家長一樣,忍不住多叮囑學生幾句,一定要做好防護,好好在宿舍呆著。其實,這樣的場景每一天都在核酸現場發生著,在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許許多多的志愿者老師,已經“全副武裝”日夜守護。
一連幾天奮戰在抗“疫”一線,疲累總會襲來。在問到要不要輪換休息時,他總是輕松回應:“沒關系,大家在校外進不來,我們在校內的人做這些事是應該的。人手不夠,我可以繼續。”然而每天的志愿服務工作結束之后,回到家中的張老師,還要繼續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學院了解在校志愿者生活上是否有困難,他也總是說,“我還好,沒有什么需要的。”在張老師這里,似乎所有的困難和障礙都無關緊要,每一天的志愿服務,已經成為了他每日的“出行日程”。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3
像以往做常態化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志愿者一樣,黃老師熟練地操作著App,核對每一個做核酸人員的信息,這項工作簡單又稍顯枯燥,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就是一下午。
“大概半天要錄入20-30管,差不多400-600人的信息,連續幾天都在錄入,看著被任命的“管長”們帶著驚喜語氣接過試管時,也為這工作增添不少樂趣。其實最擔心的情況就是手機用著沒電了,后面還有好多人等著做核酸”。當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住處,準備像往常一樣休息,給手機充滿電,明日再戰時,一通電話引發了“驚魂”事件:“黃老師,請您待在原地保持靜默,等待防疫部門的進一步通知。”當晚黃老師被通知要求原地靜默,是因為當日他作為信息錄入志愿者錄入的核酸檢測人員里檢測有異常。“一直覺得被感染的風險離自己比較遙遠,真的沒想到突然就來了。等待通知和核酸結果的過程要說一點不慌,沒有恐懼感,那是騙人的。同時也很擔心我被靜默了,明天的志愿崗位工作有沒有其他人可以去做”。講到驚心動魄的24小時經歷,黃老師坦言道。
在漫長的靜默等待時間里,焦慮、不安、擔憂交織在一起。唯一堅定的是,他已經在這些復雜思緒影響下決定,如果沒有問題,他將第一時間再次回到志愿服務工作中去。第二天接到解除隔離的通知后,剛從“最危險的狀態”脫離出來的他,果然義無反顧又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行列。“熟悉的大白防護服,還挺合身的”黃老師樂呵呵地說道,轉身走向了工作臺。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4
“文化村13號A包B包各一個。”北社區居委會門前,剛結束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的劉老師,又立即投入到了社區物資分發的工作中。每一次在工作現場見到劉老師,他總是滿臉笑容,讓人感到十分親切。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工作認真負責,總是搶著活兒干,他笑稱大家最近都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從最開始的樓棟入戶排查,到核酸檢測現場的秩序維護,再到校內住戶樓棟志愿服務,短短幾天的時間,劉老師總是不斷地切換“身份”戰斗在最前線。“我只是和大家一樣在工作,學校有很多老師比我們更累、更辛苦,天天睡辦公室,每天都在參與志愿服務工作。”說起最近幾天的工作,他一直都說自己做的是最少的。
物資分發工作持續時間不定,有時會到很晚,并且經常突然接到通知有其他志愿者被賦黃碼無法前來工作,每每發生這種情況,他總是站出來把物資包攬到自己身旁,“我來送吧”。少言多做,一直以來都是周圍人對他最多的評價。劉老師的妻子田野老師,從封控第一天開始也在校內參與各項志愿服務工作,連續幾天直接參與管控區域的值守工作,毅然擔負起重任,負責給管控區域的人員每日送飯,保障管控區內人員的正常生活。
夫妻兩人齊上陣,孩子家中自顧自。問到家里孩子是否有人照顧時,劉老師坦然到:“孩子在家可以照顧自己,已經六年級了沒什么問題。我們住在校內,力所能及做這些事情是理所應當,學校需要我們戰斗到什么時候,我們就戰斗到什么時候。”通過其他志愿者我們了解到,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劉老師所在的部隊連夜奔赴震中映秀,在映秀開展了4個月左右的災后救援和重建工作,當兵時保家衛國,退役后服務人民,軍人本色不減,戰“疫”沖鋒在前。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5
“請各位同學準備好渝康碼,戴好口罩,保持好1米距離”,在二運核酸檢測通道維持秩序處發出洪亮有力聲音的就是體育學院的姚老師。學校封控前的常態化核酸檢測,她多次報名終于“競爭”上崗,如愿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疫情突發后,當她得知校內教職工志愿者緊缺后便立即主動報名。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她既興奮又有點難受,興奮是第一次體驗穿防護服,難受是橡膠味悶在衣服內讓人有點憋氣。
博士在讀的她第二天原本要線上參加遠在香港的導師授課,當晚快十點得知志愿者還是短缺時,聯系不上導師的她留言作了說明,第二天又繼續擔任秩序維護志愿者。雖然這次穿的是隔離服,二運下午的太陽直曬,隔離服里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連續幾天的工作消耗了精力,一下午直面太陽感到頭暈腦脹,但她也一直堅持到第二班志愿者輪換,回到家才發現自己中暑了,頭暈難受,后來才知道她那幾天還處在生理期。身體稍有恢復后,她又立馬第一時間報名做樓棟志愿者,為離退休教師協調購置物資,做好了可口的飯菜給連續奮戰的學院輔導員送去,將家中的物資分發給需要的同事們……
“我是校內學院八個教職工中年齡最大的,我覺得應該擔當,為了學生、為了學院、為了學校義不容辭”。姚老師是體院的“女漢子”,更是疫情防控中可靠又讓人信賴的女超人。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6
“我要兩顆西蘭花,兩個蘿卜……”在居民區物資保供點,一個并不年輕的身影麻利地穿梭在攤位間。這是有著20多年黨齡的藍老師,自學校在文化廣場前設立保供點開始,她的工作便是做好現場協助工作,按照家屬區居民們的不同需求利索地拾撿攤位上的蔬菜,再交工作人員稱秤,不停地重復一輪輪無接觸采購。作為一名老黨員,藍云霞老師積極響主動,投身志愿服務第一線,化身臨時“攤主”,全力協助居民區的物資保供服務。
運送物資的車一到,為了早點“開攤兒”,藍老師和志愿者們都會主動幫著卸物資,米、面、油、菜、肉......一應俱全。早上九點不到,文化廣場前的保供點就排起了采購長龍,一切準備就緒后,藍老師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有條不紊地協助居民們選購物資,最初兩天的選購現場,人很多,需求量很大,一上午忙得團團轉,有年輕老師主動跟藍老師換崗,讓她負責入口秩序稍作休息,她卻覺得樂在其中。
保供點開設之后,居民們都可以來這里選購物資,針對上了一定年紀的老教師也保留了送貨上門的服務。但在現場,還是會看到一些老人前來選購。“不想給大家添太多麻煩,買個菜拿回家我們還是做得到的。”遇到這樣的老人,藍老師往往會主動幫忙把物資一一裝好,若是遇到老人購買一袋米、一桶油等稍重物資的情況,藍老師會主動詢問需不需要現場志愿者幫忙送到樓棟。一上午的志愿服務結束,藍老師成就感滿滿地說,“不錯不錯,我們的‘攤攤’今天一上午賣了兩車蔬菜呢!”
藍老師已經連續幾日參與物資保供服務,現場的她總是熱心地忙碌著,不停地在張羅著小攤的生意。“土豆還有,油也還有,這個蔬菜也很新鮮......”仿佛她就是這個“攤攤”的“攤主”。
“只要保障了大家的生活物資需求,我們在這里工作也很快樂,好像有了市井的生活氣息,人來人往,偶爾也聊聊家常,尤其是看到大家手提塑料袋滿載而歸,辛苦一點也沒什么。”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7
在二運入口處見到王老師的時候,瘦瘦小小的個子穿著隔離衣,一遍一遍提醒著邊走邊看手機的學生們注意腳下、保持距離。疫情突發后的第一天,她就開始了志愿服務的工作。最初是去校內居住區入戶排查,一戶戶敲門確認住戶人數。盡管她剛從貴州工程技術學院來校掛職鍛煉不到兩個星期,對學校還不是很熟悉,但當接到要去入戶排查的任務時,她也絲毫沒有猶豫。校內居民樓分布較廣,大路小路彎彎繞繞,如何快速有效地進行排查對王老師來說就成了挑戰。不清楚她就先問,時間緊她就用跑的。她說排查棟樓住戶的時候,剛好順便熟悉校內老師的情況,工會工作本來就是要熟悉學校教職工的方方面面。王老師感慨,“來了一周多,發現我們學校確實很大。”
剛開始的兩天,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需要的志愿者數量是最多也是最緊缺的,至少需要百余人協助開展進行。第二天開始,王老師的“身份”變成了穿著“大白”的核酸信息錄入志愿者,第三天的“身份”變成了穿著“小藍”的秩序維護志愿者,藍白變換之間,王老師已逐漸擁有了一個和大家相同的身份:西大人。“巧的是,之前貴州疫情所以延遲了一個月我才過來報道,沒想到剛來一周多也遇到了臨時封控,好在我已經很有經驗,所以做起志愿工作也很順手。”從4號開始到現在,今天的王老師依舊在二運12號信息錄入臺上熟練地工作著。
其實,和王老師一樣來校掛職、訪學、進修又“兼任”志愿者的老師還有很多,教師教育學院黨委來自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項目首批赴校的河西學院的11位教師,同樣也加入了志愿服務的隊伍。“我要去”“我報名”“我今天掃了30管”“我掃了40管”,盡管會感到疲憊,但他們始終堅守在志愿工作崗位上,他們到學校的時間并不久,卻已然和我們成為了一家人。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 篇18
疫情突發、學校封控。居住在校內的陳老師立刻扎進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上午是核酸檢測志愿者,下午是食堂秩序志愿者,晚上是家屬樓棟志愿者。還沒來得及休息,他就接到了新的任務,成為了一名數據攻關志愿者。
陳老師是大家公認的計算機高手。本科就讀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研究生主要是教育信息化方向,憑借著對數據處理的敏銳度,在專業加持的基礎上,眾多的數據難題在陳老師的一番操作下,必然會被處理得明明白白。
精準防控,數據先行。數據統計是一項全校聯動的“浩大工程”,學校在校師生員工近5萬人,構成多樣、情況具體。涉及到個人身份、聯系方式、校內住址等重要信息,需要快速匯總、精準分類、輸出數據,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加入數據工作組后,陳老師快速了解工作要求、難點痛點之后,和數據組其他志愿者共同商議,確定了以“盡快完善全校在校人員臺賬總庫”為目標,以“優化流程、快速更新、動態維護、及時反饋”為機制的工作思路。第一天,僅僅是對13個口徑基礎數據進行匯總統計、甄別去重這一項工作,就做到了凌晨3點過。
“白+黑,5+2”就是陳老師和小組成員最近工作的常態。“數據工作就是埋頭干,經常會因為一個異常耗費很久的時間。”陳老師的一句話道出了數據工作的不易,做過數據工作的應該都深有體會。為了確保每一天上報數據的精準性,陳老師和工作組的小伙伴們,通過二級黨組織報送確認、家屬樓棟摸排、13個口徑報送數據反復對比、數據動態維護等一系列全面細致的工作,高效解決了人員重復、數據不準、信息不詳等問題,為疫情防控指揮部決策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他們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沒有出現在“一線”現場,只是一間辦公室,幾臺電腦,幾把椅子,一坐就是一整天。深夜,伴隨著窗外的沙沙聲,燈光常亮的辦公室,總有一間是數據攻關小組在觸動鼠標、敲擊鍵盤,分析整理著每一天的數據臺賬。
【核酸采樣志愿者主要事跡】相關文章:
核酸采樣志愿者心得(精選14篇)11-23
核酸采樣事跡材料(通用8篇)08-16
核酸采樣護士先進事跡材料12-03
核酸采樣工作事跡范文(精選6篇)11-21
核酸采樣志愿者心得范文(精選23篇)11-04
核酸檢測采樣感動事跡材料(精選15篇)12-02
核酸檢測采樣制度04-28
核酸志愿者事跡材料11-17
核酸采樣護士先進事跡材料10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