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下詩歌的解讀
近年來,我國詩歌現狀確實令人擔憂,詩歌數量不少,但可稱為詩歌的卻不多,這從反面又印證了詩歌評論的軟弱無能,評論的導向功能,已經大大“滑坡”。目前的詩歌評論已經出現了很多弊端,改良詩歌評論環境刻不容緩!
當下許多評論家已經達成了“共識”:詩人筆下的詩便是好詩,詩人們都是“吐蓮花”或者是“噴珠玉”的。評論者首先看的是詩人的分量,詩人的頭銜。只要是詩人的詩,便無形間被賦予了神圣的蘊涵。
就拿舒婷的《致橡樹》來說吧,“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如果說是被解讀成簡單的愛情詩的話,那么也許別人便有資格說你膚淺了,因為很多人把這首詩理解為愛國詩。因為這是詩人的作品嘛,詩人理所當然是品德高尚、思想覺悟高的人了。但我們不妨回到這首詩的創作背景:1977年的一個夜晚,一位老詩人和舒婷散步聊天,談起他一生所遇到的女性:漂亮的就不溫柔;溫柔的又沒有文化;溫柔又有文化的卻不漂亮。他抱怨自己沒有找到完美的`女性。舒婷聽后很氣憤:“為什么要男人來選擇女性,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擇偶標準。”她當晚就寫了《橡樹》(后改名為《致橡樹》)。從這里可以看出她當時并不是為了表達對祖國真摯的愛,而是單純的寫愛情的獨立,男女的平等。明顯這些評論是片面的,是麻木的隨波逐流下的敷衍。
再如趙麗華的詩歌,也大同小異的被賦予高尚的品質。例如《我在樹下發現了一只螞蟻》,很多評論家就把它理解為是關注微小的情操。自由詩體的出現是時代的產物,但不是中國的產物,幾十年的發展難有成功和不朽之作,新詩那種沒有格式沒有韻腳白花花的東西是民族文學的體裁嗎?那為什么評論家給予那么高的評價,給小頭戴大帽呢?雖然說詩的好壞沒有絕對的審美標準:至于說到詩的好壞,當然沒有絕對的審美標準。我個人讀詩的心得是,越豐富的文本往往越是好詩。我是贊同這一說法的。但趙詩似乎文本過于平凡,甚至沒有足夠的意象,讓讀者去想象。只是簡單的為自己做廣告,將自己置于“高品位”行列。
這種把詩人的詩歌過分推崇的評論觀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詩歌的多方面發展。一首又一首的“好詩”使我覺得“詩評實在可畏”!當下詩歌評論缺乏爭鳴,大多詩歌評論家,只求“相安無事”,隨波逐流,以致詩歌評論停滯不前。
韓寒:“大部分的現代詩其實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寫,而所謂比較大師的或者先鋒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順序搗亂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寫。”此觀點把詩歌向畸形的深淵淹推進,在當下的詩歌現狀是不可取的。
一個很安分的詩人為了發一個帖,都要以“我不罵人,只貼詩”為貼名,說明了現在中國某些詩歌論壇的“罵”風之盛!說明當下詩歌評論一片廢墟。
前段時間,鬧得烽火的“梨花事件”,有的人把這些詩歌捧得過于崇高化,有的人卻把這些詩歌打入十八層地獄。“在我并不算狹窄的閱讀視野里,趙麗華是最具內涵的女性詩人之一,她的詩作幾乎從所有角落抵達讀者的內心。”這是對趙麗華的詩歌過于贊揚,并沒有提出任何的質疑。但社會中還有很多清醒的人,新浪網到2006年10月10日為止的調查結果:你怎樣評價趙麗華寫的詩?
【當下詩歌的解讀】相關文章:
當下詩歌06-28
淺論當下詩歌12-12
珍惜當下詩歌07-18
活在當下的詩歌07-04
活在當下詩歌08-31
解讀《少年》詩歌03-06
解讀詩歌11-12
顧城詩歌解讀10-28
斷橋詩歌解讀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