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及語言的關系
“詩歌語言”與“詩歌言語”不是一回事嗎?不是一回事。其二者有什么關系嗎?答案是肯定的。
有人說:“詩歌語言”是物象間的“有機化”、“戲劇化”的“神秘聯系”;其中,“有機”寓意著神差鬼使的“合理”與非爾不可必然,“戲劇”寓意著出人意料之外的藝術變數。因此得出結論,較之大眾語言,“詩歌語言”是“物與物”聯系,而不是“詞與詞”的聯系;理由是物具生命性而詞不有。
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崇高,歷史悠久。但是中國詩界及詩歌教學對詩歌的討論與研究,幾乎長期都是以“詩歌”整體來替代“詩歌語言”局部,更沒有去深挖掘“詩歌言語”這個“寶”。
其實“語言”與“言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詩歌語言”與“詩歌言語”也就不是一回事。而“詩歌”,則一個整合概念,又具有其自身的完美性。
詩歌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
“詩歌”這種文學樣式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
“詩歌”在行文書寫上,一般要求分行排列。在言語方面,“詩歌”拒絕語句在說或者寫上拖沓冗長,而要求精煉、形象。
“詩歌”最具文學特質的地方就是能自成一格,且能跟其他藝術結合到一塊并融入到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之中,成為其他藝術形式表現上魅力綻放的“瑰寶”。譬如,散文詩、歌詞、詩劇、圣詩等,文字配上音樂,就成了可以被人們相互傳唱的“歌”。
語言
“語言”是音義符號體系,是一種交際工具,人們借助之來保存并傳遞人類文明成果。
“語言”是民族的表征之一。一般而言,不同民族都有其各自的語言。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漢語使用人口最多,英語使用最廣泛。
人們交流思想使用“語言”,因此“語言”起著一種重要的媒介作用。
言語
“言語”是“語言”的具體運用及運用結果。因此,其含義有二:
1、運用“語言”,即“說”或者“寫”及因此相對應的“聽”或者“讀”——這么一種表述與理解的過程。
2、“語言”運用結果,即口頭的或者書面的言語作品,系言語活動的結果。
關于“語言”與“言語”二者概念上的區分,源于瑞士語言學家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的《普通語言學教程》(1916)
及于上述,再看“詩歌”、“語言”、“言語”三者的關系,足以發現:
“詩歌”是人們運用“語言”的結果,展示了人們的“言語”,是人們“言語”的一部分。
因此,假如“詩歌語言”=“詩歌”+“語言”的等式關系成立,那還可以推論出“詩歌語言”=“言語作品”+“媒介”這樣的一個等式關系;其中,后一個等式關系中的.“言語作品”指代的是“詩歌”,“媒介”指代的就是“語言”。
因此,“詩歌語言”是詩人借以抒發情懷而成就詩歌的必不可或缺的言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詩人的言語風格。
那么,可不可以對“詩歌言語”做“詩歌+言語”這樣的等式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借此再進行等式化,那就成了“言語+言語”=“言語”+“言語”,即“言語”=“言語”。
而“言語”=“言語”,在形式邏輯學上顯然是一種循環定義錯誤。所以,有“詩歌語言”說而無“詩歌言語”說則無可厚非。
實際上,詩界及詩歌教學在研討詩歌的時候,針對的是“詩歌言語”;因為只有言語才具有“交流功能”、“符號功能”、“概括功能”。
研討詩歌在于其“言語”,而不在于其“語言”;因為“語言”只是“符合”、“工具”。
【詩歌及語言的關系】相關文章:
淺談道教與唐代詩歌語言的關系12-01
淺談詩歌與古琴的關系06-06
詩歌意象與主題關系12-24
論書法與詩歌的關系12-13
論數學與詩歌的關系12-10
語言詩歌06-23
語言和思維的關系08-14
為讓關系保鮮詩歌欣賞05-16
關系現代詩歌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