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詩歌大全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以下是“幼兒詩歌大全”,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篇一:知了
知了知了,
停在樹梢。
不去采蜜,
不把屋造。
整天喊叫,
吵吵鬧鬧。
秋風一吹,
冷得難熬。
再想辦法,
遲了遲了!
篇二:小貓
咪咪咪,
咪咪咪,
哪里來的懶東西?
媽媽叫他洗個臉,
他把鼻子洗了洗。
篇三:夏弟弟
悄悄地,悄悄地,
他像一個活潑潑的
愛爬竿子的綠孩子,
伸著小腿兒到處爬。
爬啊,爬啊,
給樹,
添上樹葉。
爬啊,爬啊,
給葡萄架,
披上綠紗。
爬啊,爬啊,
給墻,
繞上綠藤。
爬啊,爬啊,
給小山坡,
穿上綠衣……
他啊,
還給大地
帶來了
那么明亮的陽光,
那么充足的雨水!
太陽照,
雨水淋,
山林,
更翠了!
田野,
更綠了!
莊稼啊,
唰唰唰,
一個勁兒
往上長,
正在醞釀著
一個喜人的
好收成。
人們都愛
這么夸獎他:
這一個綠孩子
真勤勞!
他們看他不見,
摸他不著,
可是我們確實知道
他來了!
──他給我們帶來了
多么可愛的綠顏色!
那個為了
祖國四個現代化,
在灑滿綠蔭的窗口,
勤奮看書的學生,
給他取個名,
說他的名字,
就叫夏弟弟。
篇四:木馬
馬兒不吃草,
馬兒滿地跑,
跑過三座山,
跑過八座橋……
跑到哪里啦?
還在屋檐下。
篇五:春的消息
風,搖綠了樹的枝條,
水,漂白了鴨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
你看,春天已經來到!
讓我們換上春裝,
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
飛過樹林,飛上山崗,
到處有春天的歡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飛,
它牽引著我的雙腳;
我高興地捕捉住它,
又愛憐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雛菊開放,
我會禁不住欣喜地雀躍,
小花朵,你還認得我嗎?
你看我又長高了多少!
來到去年葉落的枝頭,
等待它吐出新的綠苞;
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
聽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頭頂有明麗的太陽照耀。
是誰搔癢了我的面頰?
啊,身邊又鉆出嫩綠的小草……
篇六:蜜蜂
花姐姐,過生日,
小蜜蜂,去做客。
東邊花上停一停,
西邊花上歇一歇。
“謝謝姐姐給花汁,
回去好釀香甜蜜。”
篇七:木舟樹
它被鋸倒了,
它是一棵粗壯的柳樹。
它的心被挖空了,
它成了一葉獨木舟。
但它的靈魂猶在,
那是一個綠的英靈。
在這一片樹海之中,
它也曾是一面綠色的旗幟!
晚上,它被停靠在岸邊,
篇八:紡織娘
唧唧唧唧……
紡織娘,
唧唧唧……
你真忙。
紡了幾斤紗?
紡了幾尺布?
給我做條小花褲。
篇九:花的夢
我從植物園歸來,
帶回一個彩色繽紛的夢,
我夢見,在我們的土地上,
到處鮮花盛開、萬紫千紅。
我家的臺階前,
一直伸展到遠遠的天邊,
有一群簇擁著的姐妹,
那是一片紫色的玫瑰。
路的兩旁白得像落滿了雪,
那里是玉蘭花的世界;
山上閃著明亮的火星,
那是蒲公英開遍了山野。
吊鐘花在微風里輕輕地搖,
雞冠花把頭昂得很高,
泉邊有天鵝絨般的青苔,
蔦蘿花攀上了樹梢。
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朵,
大王蓮能做小妹妹的搖籃;
小小的花朵是珍珠梅,
它穿著月光一樣的衣衫。
在鏡子般的池塘里,
有綠的浮萍,粉的荷花;
就是那放牧的小弟弟,
也喜歡戴著花環玩耍。
好像一年四季的花朵,
忽然在這一夜開放,
又像天上的彩虹,
紛揚著落在我們的土地上……
當我從這夢中醒來,
我又編織著另一個夢境:
我要像領著小弟弟、小妹妹那樣,
領著這些花朵開始春天的旅行。
去給山崗披一件花的衣衫,
去給小河鑲兩行彩色的花邊,
再給養蜂場周圍的田野,
鋪上無邊的鮮花的地氈。
在這里聞著花香,聽著鳥語,
把生活打扮得更加美麗;
養蜂老爺爺會夸獎我們──
送來的是花,也是蜜!
詩歌朗誦技巧
一、以真摯的情感為基礎
真正好的朗誦者是以聲音傳達出內心真摯的情感來感動聽眾的。朗誦時的聲音情感要出自內心的深處,適切地傳達出朗誦者真正所體悟到的詩意。并不是故意地夸張吼叫或嬌柔造作,更不是聲情太過泛濫,使聽眾被氣氛濃厚的聲音「表演」形式所感染,反而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因此,朗誦者在朗誦準備前,一定要先清楚了解朗誦的主要歷程與目的.摒棄做作、夸張、惡心的聲音表現。
朗誦者應以真摯的情感來深刻感受詩人的感情,再呈現出適當聲情技巧。可由以下三個步驟來達到:
解詩:所謂「解詩」,就是正確分析和深入理解詩的思想感情,探索詩人的創作動機及詩篇的構思。可由以下步驟來達到
1、熟讀詩——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對詩篇的創作理念及構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詩:「解詩」并不是照著字面上的意義分析一下就夠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礎,努力探索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動機。進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個字的內在意義。不僅這樣,而且要把詩內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漸變成自己思想情感的沖動,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說的時候,再開始朗誦。
3、掌握基調:「基調」就是朗誦時整首詩的「主題意識」、「主題呈現」的整體方式。詩的基調可能是憂傷的、愉快的、勵志的、哀慟的等等。
4、入詩:首先入詩的應是朗誦者。朗誦者因著深刻理解詩句而深受詩意感動,而后藉由豐富且適切的聲情表達方式,感動了自己,最后感動了聽者,雙雙進入詩境之中。
為了不使朗誦者誤解詩人、詩意,因此,朗誦者在朗誦前有三項功課:一為字音正確,二為根據詩作的主旨,揣摹作者所要表達此字詞的狀態。譬如「冷」, 是「寒風刺骨」的冷?還是「冰天雪地」的冷?抑或是「春寒料峭」的冷?至于第三層次的抽象體會,朗誦者則需要更多練習,試著把握其中的精微之處。譬如「身冷但心不冷」的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或是「身不冷心卻冷」的世態炎涼的「絕望之情」,思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該如何用聲音來呈現。透過這三項功課,用心的朗誦者便可以適切地用聲音來傳達他所體會到的深層情感的部分。
深刻地體會詩作中的字詞意義、狀態、境界后,這時朗誦者必須將自己的情感觸角導向作者或是作品,從感情的角度再來深刻地理解作者、理解作品,這時需要靠朗誦者平日的學習經驗與生活經驗累積。因此,若能在選擇朗誦的題材時,配合朗誦者本身的年紀、歷程等等的生命經驗來挑選詩篇,相信必能有真摯的情感作后盾。反之,若相距過大,朗誦者在詮釋上可能會十分吃力且容易矯情。
「完美的朗誦」是對朗誦者不間斷的考驗,要把握「詩情」、「聲情」的輕重。重要的是,朗誦者以真摯的情感為基礎,而聽眾是不是已經接收到朗誦者所傳遞出去的「詩情」。至于「聲情」的技巧應該在不著痕跡之中,稱職地扮演推手的角色。
二、以豐富的聲情為方法
聲音是很有「表情」的,不過一般人并沒有特別注意它。仔細想想,我們經常能藉由別人的說話聲調與語氣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樂。這也就是所謂的「聲音的表情」。
用來表達詩情的一種方式。
1、字正:
2、腔圓:就是要求吟誦時聲音飽滿、圓潤、優美和腔調婉轉、圓活、動聽。「腔圓」是對聲音的再要求。若朗誦者只做到了「字正」而無「腔圓」,就算所發出的字音十分正確,但是聽起來卻缺乏了感情、不動聽,就像是機器人說話般平述的口吻。因此,「腔圓」就是朗誦的第二重要的基本要求。
(1)正確的呼吸方式-朗誦時最好能使用「胸腹聯合式呼吸」,吸入的氣息最深、呼出的氣息也最強、最長,可以給予朗誦時充足的氣息動力。
(2)注意氣息的補充方式,也就是要注意「換氣」、「偷氣」的運用方式。所謂「換氣」,通常指一句唱完之后、下句開始唱之前,利用自然停頓的時間進行吸氣。由于兩句之間停頓的時間較長,「換氣」時吸入的氣息較深、較多。所謂「偷氣」,通常指歌唱進行之中只要感到肺中氣息不足,便趕緊利用字音的收聲或音高、感情等的變化轉折,在剎那間不知不覺地吸進少量氣息。「偷氣」時吸入的少量氣息較淺,僅到上胸部。
(3)真摯的情感
1、 停連:
指的是朗讀語流中聲音的中斷和延續。簡單的說,「停連」就是朗誦時,詩句的「停頓」與「連接」的狀態。要注意的是,「停頓」并不是「休息」。當朗誦者面臨到新的詩篇時,首要便是要將詩句的內容讀清楚,掌握詩意的內涵,從字、句、段中,將其中的關系清楚地分析。「停連」的使用便是第一步驟。目的是要讓詩句的意義表達地更加清晰、正確。
譬如,一句「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的停連方式,可有如下下四種:
①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
②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
③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
④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
我們可以看出;①是沒有停頓的,語意并不清晰;②停頓太多,支離破碎,仍然沒有清晰的語意;③和④語意不相同,但各自的語意都清晰,卻是共同的。③是說一張畫最貴,賣到八百美元;④是說最貴的有好幾張,每一張都可賣八百美元。這就是因為停連的位置不同,而產生了歧義。
停連的方法,可分為「大停頓」、「小停頓」、「緊連」、「緩連」四種來相互運用。就停頓的角度來說,「大停頓」是指字與字、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因詩意的需要而做收音停留時間較長的呈現。但就連接的角度而言,其實就是「緩連」。反之,「小停頓」就是「緊連」,讓字與字、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作收音停留時間較短的呈現。當然,一般語音的呈現,停連并不能單獨起作用的,還必須和「重音」、「語氣」、「節奏」相結合,才能完整的展現語音的豐富性。
2、 重音:
在朗讀時需要強調或突出的詞或詞組,甚至某個音節,叫做重音。同樣的一句話,如果重音不同,表達出來的意思也就不同。如下:
我知道他會唱歌。(我知道,不用你說)我知道他會唱歌。(我是說他會,不是指別人)
我知道他會唱歌。(他會,而不是不會)我知道他會唱歌。(他會唱歌,別的不一定會)
表現重音的方式可有「強中加強」、「低中見高」、「快中顯慢」、「實中轉虛」、「連中有停」等五種方法呈現。朗誦者要能夠善用重音的高低層次及對比的效果,就可達到利用重音來體現詩意的目的了。
3、 語氣:
就朗讀的語句來說,既有內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又有外在的高低、強弱、快慢、虛實的聲音形式。綜合這兩方面,我們稱之為「語氣」。同樣一句話,因語氣的表現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例如:
不行!(堅決。說不行就不行)―――拒絕的語氣。
不行?(好啦!答應嘛!可不可以呀!)―――猶豫的語氣。
不行?(怎么可能!我以為你會答應。)―――懷疑的語氣。
不行?(你不要命了!竟然說不行。)―――輕視的語氣。
不行!(不好意思?其實我可以呀!)―――期望的語氣。
當我們說「語氣不對」的時候,應該包含以下三種意義:
1.用詞不當,句法欠妥;
2.態度不對,感情失真;
3.聲音不合,氣息失調。
從以上解說可知,討論語氣可從內在的思想感情和外在的聲音形式兩個條件來分別說明。就內在的思想感情來說,朗誦時我們務求感情的真摯感人,而這整體的聲情表現是否恰當,端賴語氣中所呈現出的色彩而定。透過語氣的色彩可以顯露出愛、憎、悲、喜、懼、欲、急、冷、怒、疑等等的情感,也就表達出了詩中的情感。就外在的聲音形式方式ㄑ來說,首先要了解語氣與語勢的關系。「語勢」就是指有聲語言中語句的發展或行進的趨向和態勢。其實研究語氣、語調、語勢,是不能孤立地只研究語句的聲音形式,而是要從朗誦的主體-詩作的篇、段、句、字,根據詩意,從發展趨勢及行進態勢來分析、來把握,不要一味地追求現成的公式,這樣反而會造成呆板無變化的語氣呈現。
1、 節奏:
所謂節奏,乃是相等的即同長的時隔為再現即回復的加強所刻劃,所記出。所謂「同長的時隔再現」就是一般人說的「拍子」。就樂理來說,在一個小節內的音符,每隔一定時間出現一個相等時值的重音,而各重音的強弱也相同,就叫做「拍子」。拍子不斷地回環往復,也就造成了「節奏」。可以說拍子是節奏的基本,節奏以小節為單位。所以,節奏就是整首樂曲的整體骨干。而強聲,就是拍子與節奏的基干。將以上的樂理運用到朗誦上,對朗誦而言,節奏也就是整首詩的骨干,利用不斷地回環往復,支配著所有的聲音元素,掌握氣氛的轉換或營造,展現詩中的基調。其中,重音是節奏變化的最主要的因素。
朗誦時,朗誦者會對于詩句稍作「停連」的分析,其實也就是做了分別「音節」的工作。音節里的節奏該如何呈現呢?譬如:
1│他喜歡唱歌│
2│他喜歡│唱歌│
3│他-│喜歡│唱歌│
4│他喜│歡唱歌│
5│他│喜│歡│唱│歌│
這幾種劃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同樣字數的句子,甚或是同一個句子,因為語言目的、語言環境、具體思想感情的不同,語氣和節奏所要球的速度也就不同。
因此,節奏的變化就在這小節當中的字距與句距松緊度的運用情形。當然,重音更是節奏最重要的一環。傳統的朗誦方式令人覺得惡心造作,原因就在于音節上的劃分總是固定的二字或三字一組,完全不考慮詩意是否貫串,甚至末字一定強調尾音的拉高拉長。這樣單板的節奏呈現,難怪不吸引人也不動聽了。
節奏與速度之間的關系也十分密切。速度也是字距與句距的長短運用。若以一小音節為例,若小節中朗誦較少的字,速度就是慢;若朗誦較多的字,速度就是快。譬如:
1│他喜歡唱歌│
2│他喜歡│唱歌│
同樣是「他喜歡」不過1的「他喜歡」朗誦出來的速度就比2的「他喜歡」還要快。2的「他喜歡」朗誦出來的速度較慢。所以,速度也是相對的關系,不是絕對的關系。因此,朗誦時,速度要產生變化,一定要把握住「欲快先慢、欲慢先快」的原則。
以上這四類語音的呈現方式并不能單獨作戰,缺一不可
停連,解決詞、詞組、句子、段落、層次之間的疏密關系,使語意完整清晰,感情隱現得體。但是,只有語氣準確,貼切,停連的位置和時間才會有生命的活力;而停連的錯誤也會造成語氣的不當。
重音,解決句子、段落中的主次問題,使語言目的明確,重點突出。但是,只有在語氣的帶動下,重音才會更凝聚地、更深層地表意傳神;而重音不準確,表達方法不恰當,也會造成語氣的模糊。
至于節奏,那具體的回環往腹不依靠語氣,當然就要黯然失色、空泛籠統了。而節奏又可以在回環往腹的轉換中,使語氣更添光彩。
我們可以說,語氣可以支配停連、重音,也可以形成節奏的不同類型,同時,停連、重音、節奏的各自不同的變化,主要由語氣來體現。
【幼兒詩歌大全】相關文章:
幼兒詩歌大全03-21
經典的詩歌大全03-21
立春的詩歌大全02-10
感恩母親詩歌大全03-09
關于徐志摩的詩歌大全03-24
有關母愛的詩歌大全03-18
紅軍長征詩歌大全03-21
著名的英語詩歌大全02-24
大寒節氣的詩歌大全01-25
新年詩歌朗誦大全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