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雪的詩歌

時間:2021-04-10 16:09:56 詩歌 我要投稿

關于雪的詩歌錦集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后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于格律聲韻之分。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于雪的詩歌錦集,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關于雪的詩歌錦集

  大須《暮雪》

  朝代: 清代

  日夕北風緊,寒林噤暮鴉。

  是誰談佛法,真個墜天花。

  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

  禪關堪早閉,應少客停車。

  注釋

 、偃障Γ狐S昏。噤:閉,停住。

 、趬嬏旎ǎ禾旎▉y墜。據佛教傳說:佛祖說法,感動天神,諸天雨各色香花,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又雪花亦有天花之名。此處實系雙關。以虛之天花呼應實之雪花也。

 、酆牵簢u氣,多指天寒時以口氣噓物(此處指筆),使之融暖。臨帖:臨摹字帖。敲床:指吟詩時敲擊床板作節拍。

 、芏U關:此處指寺門。

  鑒賞

  黃昏日暮之際降雪,顯得格外寒冷。此時有長老高僧講經說法,經堂墜天花,寺外墜雪花,豈不相映成趣。大須公寫自己臨帖,烹茶,卻是自得其樂。這樣的時候,自然愿意早點關上廟門,免得客來打擾。詩寫得生動活潑,形象鮮明,意境甚妙,情趣甚佳。

  雪詩

  張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搗椒①泥四壁。

  到處爇②紅爐,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注】①椒:植物名,古人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墻壁,取其溫暖芳香。②爇:燒。

  整體賞析

  張孜生當唐末政治上極其腐朽的懿宗、僖宗時代。他寫過一些抨擊時政、反映社會現實的篇,遭到當權者的追捕,被迫改名換姓,渡淮南逃。他的詩大都散佚,僅存的就是這一首《雪詩》。

  詩分三層:頭兩句為一層,點明時間、地點、環境;中八句為一層,揭露了“豪貴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兩句為一層,寫“饑寒人”的貧苦。

  詩以“長安”開頭,表明所寫的內容是唐朝京都的見聞!按笱┨臁,說明季節、天氣。雪大的程度,詩人形象地用“鳥雀難相覓”來說明。大雪紛飛,迷茫一片,連鳥雀也迷失了方向,真是冰天雪地的景象。這就為后面的描寫、對比安排了特定環境。

  以下,以“其中”二字過渡,從大雪天的迷茫景象寫到大雪天“豪貴家”的享樂生活!皳v椒泥四壁”,是把花椒搗碎,與泥混合,涂抹房屋四壁。漢未央宮有椒房殿,乃皇后所居之室。這里寫“豪貴家”以椒泥房,可以想見室內的溫暖、芳香下華麗。

  “到處爇紅爐”兩句,寫室內的陳設。既然是“豪貴家”,他們陳設之富麗,器物之精美,自不待言,但詩中一一撇開,僅選擇了“紅爐”“羅冪”兩件設施!凹t爐”可以驅寒,“羅冪”用以擋風。紅爐“爇(燃燒)”而“到處”,言其多也;羅冪“下”而“周回(周圍)”,言其密也。這表明室外雪再大,風再猛,天再寒,而椒房之內,仍然春光融融一片。

  “暖手調金絲”四句,寫“豪貴家”征歌逐舞、酣飲狂歡的筵席場面:歌女們溫軟的纖手彈奏著迷人的樂曲,姬妾們斟上一杯杯瓊漿美酒。室外雪花紛飛狂舞,室內人們也在醉歌狂舞,直至人疲身倦,歌舞仍然無休無止,一滴滴香汗從佳人們的俊臉上流淌下來。

  詩的結尾,筆鋒一轉,“手腳生皴劈”,寫“饑寒人”的手腳因受凍裂開了口子。這兩句扣住大雪天“鳥雀難相覓”這一特定環境,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在這大雪飛揚、地凍天寒的日子里,“饑寒人”還在勞作不已,為生活而奔走,為生存而掙扎。這就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社會問題!柏M知”,很有份量,不僅是責問,簡直是痛斥。作者憤怒之情,表露無遺。

  全詩采用對比的手法。詩人先寫出長安城大雪紛飛的特定環境,再通過對在這一特定環境中“豪貴家”與“饑寒人”生活的對比突出主題,使主題鮮明。這種對比,是深深植根于現實生活的,和詩的內容取得了高度的和諧與統一。另外,詩人又采用了白居易在其諷喻詩中常常采用的篇末點題的手法。從數量上講,詩人用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描寫富貴人家的宴飲,以三幅圖畫表現豪門貴族的糜爛生活:富家椒房圖、羅冪紅爐圖、弦歌宴飲圖。而在篇末僅僅用了二句點出富貴人家的對立面——“饑寒人”的苦況,可以想見“譏寒人”在鳥雀都“難相覓”的情況下會是怎樣的情形,而這兩句詩又賦予前八句詩以新義,指出“豪貴家”的奢侈享樂是建立在人民的貧苦的基礎上,“豪貴家”的嘴臉也就更加可惡可僧了。詩人的態度是明確的,他十分憎惡那些在大雪天歌舞宴飲的“豪貴家”,無情地揭露他們,詩人把自已的同情投給了那些在大雪天痛苦掙扎的“饑寒人”,吟詠他們的痛苦,為他們請命,為他們歌唱。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賞析

  詩歌以一副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此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蘇,萌發生機時的顏色。以“鳴”發,黃鸝的啼叫,給人一種輕脆,悅耳之感。早春時節嫩芽初發的柳枝上,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這里用一個“上”字很巧妙。這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的氣息。兩首句還寫到黃鸝的啼鳴,詩人對這幅生機盎然,絢麗多彩的早春圖像就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進行刻畫,而這種有聲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詩句的生機。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只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見。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近在目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 在江岸邊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里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只行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 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只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何等開闊!

  這首絕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為一,其中起聯結作用的正是詩人內心的心緒。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托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復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對希望可否成真的無著和彷徨。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內心復雜的情緒,正是這首詩的主旨所在。

  《雪》 

   南宋尤袤

  睡覺不知雪,但驚窗戶明。

  飛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譯文:睡覺的時候,不知道下雪了,只是很吃驚窗戶邊一片明亮。起床開窗看,飄落的雪花在地上鋪了足足一尺厚, 和著月光, 把三更天照的通明。

  這里的“但”字,是“只”的意思,古詩詞里與現在的用法有些不同。“三更”是“半夜”的意思!昂驮隆,是說潔白的積雪,在月光的籠罩下,閃耀著清冷的光輝。

  賞析:下雪了,潔白無暇的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宛如美麗的銀蝶在翩翩起舞,像柳絮,像鵝毛,鋪天蓋地,像美麗的飛花,悄無聲息地從高空飄落下來。此時,詩人正在香甜的睡夢之中,毫無察覺。詩人一覺醒來,驚訝地發現窗外一片通明。他推開窗戶,只見大雪下了足足一尺厚。抬眼望去,雪花給大地鋪上了晶瑩潔白的銀毯。給房屋、樹木、山川披上了玉絲銀線織成的素裝。天空上掛著一輪明月,潔白的積雪在月光籠罩下閃耀著清冷的光輝。詩人尤袤描寫的雪后夜景是多么美呀!

  

  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詞語解釋

  磬石(qìng shí):磬石,又名“靈璧石”,產于中國安徽省靈璧縣浮磐山。

  博識(bó shí):學識廣博,豐富。

  美艷(měi yàn):美好艷麗。

  胡蝶 :同蝴蝶

  壺盧: 同葫蘆

  消釋(xiāo shì):<書>消融,溶化。

  褪盡(tuì jìn):全部脫去。

  凜冽(lǐn liè):刺骨地寒冷。

  升騰(shēng téng):往上升。

  脂粉奩(zhī fěn lián):裝胭脂和香粉的盒子,化妝盒的古代稱謂。(脂粉:胭脂和香粉,均為化妝用的物品。 奩:盒子 )

  灼灼(zhuó):形容明亮。

  朔方:(shuò fāng)北方。

  精魂:(jīng hún)精靈,魂靈。

  天宇:(tiān yǔ)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作品賞析

  《雪》是魯迅散文詩集《野草》中最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寫細致生動,用詞準確。文章描寫了江南與北方的雪景,并在對比中體現出作者的傾向。

  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種雪:一是尚未化為雪的“暖國的雨”;二是滋潤美艷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獨、自由、奮飛向上的“朔方的雪”!敖系难毕笳髅篮玫氖澜纾八贩降难毕笳鳛橹非竺篮枚毜牟磺目範帯Mㄟ^描寫北方的雪則是對北方局勢的不滿,并認為要像北方的雪一樣通過奮斗來爭取自由。

  魯迅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例如,在描寫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個峻急的“但是”,轉入對“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轉折,可加上這個“但是”之后,情感的傾向性更加明顯了。這一點需細細體會。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升華:四周的山連綿起伏,空曠的,沒有了飛鳥的鳴叫和蹤影,所有穿梭在山內外的小路上沒有了人的行蹤,只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一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漁翁,一個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

  注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表達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

  3.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4.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5.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9.獨:獨自。

  10。釣:釣魚。

  賞析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于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于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墒,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盡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墒,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于靜態的描寫,由于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可是,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象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于背景范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致,就越顯得概括夸張。而后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對象,結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墒亲髡卟]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系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系最遠的形象聯系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蒙、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于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里,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后兩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煉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致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夸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整體賞析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那些凄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涂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別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種風格的佳篇。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席間詠琴客》)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但在這兩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從詩的內容來看,這兩篇作品當是寫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而且,兩個人都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貧賤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詩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卻胸襟開闊,寫別離而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雄壯豪邁,堪與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這兩句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落日黃云,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于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云,使人難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郁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兩句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笨梢娝敃r也還處于“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這兩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詩人在即將分手之際,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是滿懷激情地鼓勵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來。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岳英靈集》)、“以氣質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游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郁積噴薄而出,則不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關于雪的詩歌錦集】相關文章:

描寫雪的詩歌09-18

雪優秀詩歌08-26

雪優秀詩歌08-26

描寫雪的詩歌15篇02-21

故鄉的雪詩歌(6篇)10-29

故鄉的雪詩歌6篇10-29

描寫雪的詩歌(15篇)02-21

描寫雪的詩歌15篇09-18

描寫雪的詩歌及作者09-18

柳宗元《江雪》詩歌鑒賞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