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重陽節的古詩

時間:2023-01-07 08:39:55 我要投稿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通用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重陽節的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通用15篇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謝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醉花陰·重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踏莎行》

  【宋】辛棄疾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采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

  木葉蕭蕭,鄉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

  不為登高,只覺魂銷。

  南雁歸時更寂寥。

  《螃蟹詠》

  【清】曹雪芹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2

  1. 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賦》

  2. 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賦》

  3. 舊知山里絕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王績《北山》

  4. 相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白居易《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

  5. 登高復送遠,惆悵洞庭秋。——劉長卿《重陽日鄂城樓送屈突司直》

  6. 重九仍重歲漸闌,強開病眼更登攀。——司空圖《歌者十二首》

  7. 尉佗城下兩重陽,白酒黃雞意自長。——蘇轍《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尉佗城下兩重陽》

  8. 家人欲釀重陽酒,香麴甘泉家自有。——蘇轍《釀重陽酒·家人欲釀重陽酒》

  9. 重陽試新釀,謂子當不速。——蘇轍《次韻王鞏見贈》

  10.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王勃《九日懷封元寂》

  11.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王維《偶然作六首》

  12. 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王維《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13. 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蘇軾《醉蓬萊·重九上君猷》

  14. 且餐山色飲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強揉青蕊作重陽。不知明日為誰黃。——蘇軾《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15.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16.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17.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18. 旦夕是重陽,菊有黃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飲心先醉。——辛棄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19. 謝公秋思渺天涯,蠟屐登高為菊花。——令狐楚《奉和嚴司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諸公登龍山落帽臺佳宴》

  20. 良時佳節成辜負,舊日歡場半是苔。——秋瑾《九日感賦》

  21. 只愁風雨重陽,思君不見令人老。——辛棄疾《水龍吟·只愁風雨重陽》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3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應該是所有寫重陽節的詩詞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首了,寫這首詩的時候王維才17歲,當時的他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王維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二、《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這首詩的解析可參考下面的第三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兩首正好可以參讀。

  三、《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公元699年,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寫的《斗雞檄》觸怒高宗,被趕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遠游到了西蜀。同一年,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是年秋,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當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王、盧的這兩首《九日》詩,雖然構思相似,但王勃表達的是他對南方生活的厭倦,而盧照鄰表達的是人不可北歸的鄉思。

  四、《浣溪沙·重九舊韻》

  (北宋·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

  異鄉風景卻依然。可恨相逢能幾日,

  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子細更重看。

  這是蘇軾在九月九日與楊繪(字元素,蘇軾好友)分別時寫下的送別詞,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寫離愁別緒。可恨彼此相聚能有幾多時光,這一次分別之后,不知到哪一年才能重逢。字里行間充分表露了對相逢短暫、后會難期的悵恨。

  五、《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公元845年,張祜來池州拜訪杜牧,他們倆都懷才不遇,同命相憐,所以在九九重陽這天同登齊山,感慨萬千之下作了這首詩。

  六、《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由詩題可知,這是李白在重陽節后一天龍山(在今安徽當涂縣)登高時所作的。而其實在前一天,也就是九日重陽節當天,他已經登過一次龍山了,因重陽節有采菊宴賞的習俗,所以他才感嘆菊花連續兩天遭到采摘。這其實是李白聯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重創,有感而發的。

  七、《采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

  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公元1682年八月,28歲的納蘭性德與郎談出使梭龍),使至塞外,正值九九重陽,自然佳節思親,倍感形單影只、孤獨寂寞,于是寫了這首詞以寄鄉情。

  八、《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這是白居易晚年在一個重陽日與客飲酒賞菊有感而作的,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但仍有少年的情趣。白居易能隨時留心觀察生活,他看到滿園金黃的菊花中有一叢白色的,然后由花聯想到酒席上相似的情形,將自己喻為白菊,比喻自然貼切,頗有情趣。

  九、《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寫于南渡之前,是李清照前期的一首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18歲的詞人嫁給了趙明誠,婚后不久,丈夫便“負笈遠游”,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的重陽,所謂逢節倍思親,她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十、《采桑子·重陽》

  (近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1929年,毛澤東離開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農村,一邊養病,一邊領導地方土地革命斗爭。這一年的重陽,他來到上杭,這時的`閩西山區,黃色的野菊花競相開放,面對怒放的野菊花,他寫下了這首詞。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5

  關于九月九重陽節的古詩1:

  九日感賦清代:秋瑾

  百結愁腸郁不開,此生惆悵異鄉來。

  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

  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

  良時佳節成辜負,舊日歡場半是苔。

  譯文我的愁腸百繞千結陰郁不開,這一回我懷著失意的心情來到了異鄉。重陽節這天,我剛剛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給妹妹寫起詩來。面對秋菊,難于飲到陶淵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樓;慚愧缺少王粲那樣的才能。美好的時光中,佳節枉被辜負。那過去歡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無人了。

  關于九月九重陽節的古詩2:

  風入松·九日元代:張可久

  瑯瑯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

  這支小令描寫重陽節的西湖景色,表現出觀景賞花的興致和樂觀愉快的心情。曲中毫無嘆老嗟卑之辭,洋溢著歡快樂觀的氣氛

  關于九月九重陽節的古詩3:

  紫萸香慢·近重陽宋代:姚云文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臺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又憶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無老兵。

  凄清,淺醉還醒,愁不肯,與詩評。記長楸走馬,雕弓笮柳,前事休評。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如此星星,歌罷涕零。

  偏偏是臨近重陽風雨越多,今日如此溫暖明麗特別叫人愛惜。試問秋花的芳香是否濃郁?我欲攜同朋友走出西城游歷。我正自飄泊羈旅,滿懷著無限愁緒,就怕登上荒臺的高處,更是難以承受悲戚。面對著酒宴,又將濾酒、插花的友人回憶,只是座席上已沒有昔日的舊侶。

  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腸淺醉又醒。積郁的愁情,比詩篇抒寫的更加沉重。記得沿著楸樹茂盛的大道乘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楊的技能,這些往事休再論評。重陽節朝廷傳賜下一枝紫萸,有誰的夢魂曾到故國園陵?任憑著烏紗帽隨風吹去,要讓老天知道,斑白的華發已如此叢生,我感慨長歌呵涕淚交進。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6

  1、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

  2、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3、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4、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杜甫《九日寄岑參》

  5、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6、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7、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8、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9、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10、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參》

  11、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2、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13、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4、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云愜壯游、——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15、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蘇軾《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7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 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 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注釋

  ⑴九日:舊歷九月九日重陽節,舊浴登高飲菊花酒。齊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帶。

  ⑵翠微:這里代指山。

  ⑶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藝文類聚·卷四引·續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⑷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游覽山水。

  ⑸牛山:山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春秋時齊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小詩。此詩完全洗盡了李白的豪邁之氣。詩中說菊花兩次遭到采擷,是在暗喻自己的從政經歷,以此表達內心的苦悶。

  ①觴(shāng):盛著酒的酒杯

  ②兩重陽:唐俗,京城的人們常在重陽后的一天再次宴會賞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陽”之稱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此詩與《九日龍山飲》,同作于當涂。這首詩是李白歷盡人世滄桑之后的作品。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采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么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于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采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托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譯文

  韻譯

  九月九日眺望那故鄉的山川,鄉思歸心飛越那隱約的風煙。

  遠在他鄉和大伙喝著菊花酒,身隔萬里傷心望著雁飛南天。

  散譯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望山河,回歸故鄉的心思、回歸故土的熱望,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塵。

  身在別人的家鄉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我們離家萬里,望著大雁飛過的天空,心中有著一樣的悲傷。

  注釋

  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玄武山:蜀地山名。

  ⑵積風煙:極言山川阻隔,風煙彌漫。

  ⑶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黃,稱黃花,又稱金花。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傳統習俗。

  ⑷鴻雁天:鴻雁飛翔的天空。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8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唐·劉商

  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

  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

  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

  來歲公田多種黍,莫教黃菊笑楊朱。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9

  1.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2.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3.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4.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5. 功名炊黍尋常夢,怪事書空感激人。——王遜《西夏重陽》

  6.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張說《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7. 浪說閑居愛重九,黃花應笑白頭翁。——黃庭堅《戲答王子予送凌風菊二首·病來孤負鸕鶿杓》

  8. 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來。——黃庭堅《戲答王觀復酴醾菊二首·呂園未肯輕沽我》

  9. 七夕長留河漢女,重陽又屬騷人。——魏了翁《臨江仙·七夕長留河漢女》

  10. 憶得舊時重九日,紫萸黃菊壓梳釵。——黃庭堅《九日對菊有懷粹老在河上四首·憶得舊時重九日》

  11.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司空圖《重陽阻雨》

  12. 卻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戎昱《九日賈明府見訪》

  13. 登高上山上,高處更堪愁。野菊他鄉酒,蘆花滿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陸大夫》

  14. 年年誰不登高第,未勝騎驢入畫屏。——李洞《過賈浪仙舊地》

  15.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慧霖《閏中秋玩月》

  16.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宋無名氏《行香子·天與秋光》

  17. 重陽佳辰可虛辱,橙香蟹肥家釀熟。——陳造《招鄭良佐》

  18.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寂莫東籬濕露華》

  19. 重陽雖過黃花少,尚有遲來玉雪團。——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

  20. 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劉商《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21.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羊士諤《寄裴校書》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0

  九日送別

  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毛澤東:《采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日雨中

  【唐】徐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臺上望,

  心遙長向夢中歸。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1

  1、采桑子重陽《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醉花蔭【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7、九日作【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8、九日【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9、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10、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11、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2、沉醉東風重九【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14、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15、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16、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唐】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余。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唐】獨孤及

  萬峰蒼翠色,雙溪清淺流。已符東山趣,況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肅,黃花門館幽。山公惜美景,肯為芳樽留。

  五馬照池塘,繁弦催獻酬。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騁望傲千古,當歌遺四愁。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18、重陽日有作【唐】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臺,亂時誰見菊花開。偷撏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

  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陽【唐】高適

  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

  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20、重陽日酬李觀【唐】皇甫冉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唐】李嘉佑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22、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唐】李群玉

  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23、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唐】李適

  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并。

  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氣滿,臺殿秋光清。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24、重陽日即事【唐】李適

  令節曉澄霽,四郊煙靄空。天清白露潔,菊散黃金叢。

  寡德荷天貺,順時休百工。豈懷歌鐘樂,思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資始終。未知康衢詠,所仰惟年豐。

  25、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唐】李適

  炎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

  萬實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歡心暢遐邇,殊俗同車書。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鏘鏘間絲生,濟濟羅簪裾。

  此樂匪足耽,此誠期永孚。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2

  重陽節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巢《不第后賦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

  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白居易《詠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重陽節詩詞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稹《菊花》

  行至菊花潭,

  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

  雞犬空在家。

  ——唐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滿園花菊郁金黃,

  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

  白頭翁入少年場。

  ——唐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為憶長安爛熳開,

  我今移爾滿庭栽。

  紅蘭莫笑青青色,

  曾向龍山泛酒來。

  ——唐韋莊《庭前菊》

  重陽節

  馬穿山徑菊初黃,

  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

  數峰無語立斜陽。

  ——宋王禹偁《村行》

  土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

  不隨黃葉舞秋風。

  ——宋朱淑真《菊花》

  進又無能追又難,

  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頗有東籬菊,

  歸去秋風耐歲寒。

  ——清鄭板橋《畫菊與某官留別》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3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朝·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采桑子·重陽》近現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3.《九日齊山登高》唐朝·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蜀中九日》唐朝·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小梁州·九日渡江》元朝·湯式

  秋風江上棹孤舟,煙水悠悠,傷心無句賦登樓。山容瘦,老樹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問相知幾個白頭。樂可酬,人非舊。黃花時候,難比舊風流。

  6.《九日》唐朝·王勃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7.《折桂令·九日》元朝·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8.《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宋朝·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9.《九日送別》唐朝·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10.《九日藍田崔氏莊》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11.《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唐朝·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12.《霜葉飛·重九》宋朝·吳文英

  斷煙離緒。關心事,斜陽紅隱霜樹。半壺秋水薦黃花,香噀西風雨。縱玉勒、輕飛迅羽,凄涼誰吊荒臺古?記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聊對舊節傳杯,塵箋蠹管,...

  13.《西江月·重九》宋朝·蘇軾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14.《九日》唐朝·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15.《清平樂·將愁不去》清朝·納蘭容若

  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回首涼云暮葉,黃昏無限思量。

  16.《采桑子·九日》清朝·納蘭容若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17.《長安九日詩》隋朝·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8.《九日閑居》晉朝·陶淵明

  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馀聲。酒...

  19.《九日龍山飲》唐朝·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20.《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朝·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注釋

  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⑵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⑶佳節:美好的節日。

  ⑷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⑸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賞析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后來那些富于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15

  1.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魚玄機《重陽阻雨》

  2.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 古寺頻來僧盡老,重陽欲近蟹爭肥。——顧璘《登清涼寺后西塞山亭》

  4. 重陽無雨慰農家,我亦閑行野水涯。——邵寶《九日與諸生適南野》

  5. 謝公秋思渺天涯,蠟屐登高為菊花。——令狐楚《奉和嚴司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諸公登龍山落帽臺佳宴》

  6. 萬里鶯花不相見,登高一望淚沾巾。——賈至《巴陵寄李二戶部、張十四禮部》

  7. 舊游山路。落在秋陰最深處。風雨重陽。無蝶無花更斷腸。 ——劉辰翁《減字木蘭花·甲午九日午山作》

  8. 老去悲秋人轉瘦,更異鄉重九。——趙長卿《醉花陰·老去悲秋人轉瘦》

  9.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王勃《九日》

  10.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杜甫《九日》

  11. 浪說閑居愛重九,黃花應笑白頭翁。——黃庭堅《戲答王子予送凌風菊二首·病來孤負鸕鶿杓》

  12. 屈指重陽能幾許,夜來寒露已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籬邊準擬嗅清香》

  13. 楓葉露痕,荻花風色,人言今日重陽。——王之道《望海潮·寶山煙霽》

  14. 楓葉蘆花漸有霜,客中高會又重陽。——盧龍云《九日江樓眺望二首·其一》

  15. 寒食梨花發,重陽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16.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景明《九日同馬君卿任宏器登高》

  17. 九日風高斗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唐寅《菊花圖·九日風高斗笠斜》

  18.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19.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20.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1. 出豫乘秋節,登高陟梵宮。——趙彥昭《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22. 清明節日頒新火,蠟炬星飛下九天。 ——和凝《宮詞百首》

  23.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4. 登高復送遠,惆悵洞庭秋。——劉長卿《重陽日鄂城樓送屈突司直》

【重陽節的古詩】相關文章:

重陽節經典的古詩10-12

重陽節古詩句09-14

重陽節的詩句古詩04-11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04-01

重陽節古詩欣賞09-22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04-17

精選重陽節的詩句古詩大全06-12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大全06-21

有關描寫重陽節的古詩02-20

關于寫重陽節的古詩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