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秋節的詩句

時間:2022-03-03 18:21:13 我要投稿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節奏鮮明的特點。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詩句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中秋節的詩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5篇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

  牡丹花雍容富貴,國色天香。雍容富貴不假,國色也不假,天香卻不敢恭維。牡丹花如此,大凡朵大艷麗的花也都如此。倒是花朵不大、也不艷麗的花,反而香氣襲人。如桂花、蘭花、茉莉、梔子等。它們的香味獨特,四處飄逸,聞之沁心沁肺、入骨入髓。蘭花也稱幽蘭,因為它不顯眼,故有聞香尋蘭之說。桂花也是如此,盛開季節,老遠就能聞到它的獨有香氣。只要聞到此香,附近必有桂花樹。四季有花,月月有花。牡丹、芍藥、月季、蓮荷等花以大而艷得寵,丹桂、茉莉、草蘭等花則以奇香悅人。

  在南方多年,對桂花、茉莉花和蘭花情有獨鐘,不為它艷,只為它香。營區有桂花,營區的山溝里、山坡上有梔子花,蘭花。喝茶喜歡喝茉莉花茶。尤其是桂花,它憑著自身特有的甜蜜醉人的香氣,“獨占三秋壓群芳”,使人們對它寵愛有加。古人對桂花也多有贊許。唐朝宋之問的《靈隱寺》一詩中用“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形容桂花。宋朝杰出女詩人李清照寫的《鷓鴣天》這樣贊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在香氣濃烈的桂花樹前,人人都會留戀忘返,甚至會折上一枝,放到家里品味。現在,北方也廣植桂樹,公園里,樓院里,街頭游園里,道路旁到處可見。人們為品桂花的滋味,使之入酒入食。如桂花酒、桂花糕、桂花糖,還有桂花酸梅湯、桂花湯圓、桂花蓮子羹等等。在我國,桂花往往象征著團圓、幸福與吉祥。在中秋節賞桂花更是別有滋味。因為桂花寄托著人們對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贊美。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2

  《中秋待月》原文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中秋待月》注釋

  北里:舞曲名,也是舊事長安的風月之地

  南箕:二十八宿之一

  《中秋待月》賞析

  中秋時節人間歌舞,感情免不了嘆人生苦短。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3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江云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巖中詩,芳香潤金石。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山云漠漠桂花濕。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臥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天臺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4

  1、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2、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3、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4、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5、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

  6、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7、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8、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9、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10、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11、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12、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13、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14、人猶苦余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

  15、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16、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5

  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

  街頭就看到月餅的影子

  嚼著杏花樓飄香的月餅

  嘗到中秋節的味道

  想象中秋匆匆的腳步就來了

  勾起一輪明月掛在天穹

  閃現光輝,帶出年輪

  小時候的記憶浮現

  月亮走,我也走

  心思跟著月亮跑

  跑出山谷跑出村莊

  城市的月光很圓很美

  月宮里傳說一直在上演

  中秋月圓時你就會回來

  把思念遙寄給遠方親人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6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云收盡溢清寒。 —— 蘇軾《陽關曲 》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 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晏殊《中秋月》

  中秋誰與共孤光。 ——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 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中秋月》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 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 —— 蘇軾《念奴嬌·中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蘇軾《陽關曲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銀漢無聲轉玉盤。 —— 蘇軾《陽關曲 》

  一輪秋影轉金波。 ——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 —— 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 蘇軾《念奴嬌·中秋》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沈浮。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 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 蘇軾《念奴嬌·中秋》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 ——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滿堂惟有燭花紅。 ——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 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月到中秋偏皎潔。 —— 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今宵樓上一尊同。 ——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渾欲乘風問化工。 ——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永夜閑階臥桂影。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照野霜凝,入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 —— 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 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 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斟酌嫦娥,九秋宮殿冷。 —— 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 —— 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天應有意故遮闌。 —— 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 —— 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7

  霜月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注釋

  ⑴霜月:《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寒蟬鳴,仲秋之月鴻雁來,季秋之月霜始降。”

  ⑵“初聞”兩句: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哀蟬無留響,征雁鳴云霄。”《晉書·樂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樓與天連。”按:“水接天”之水,一說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華如水。則此句乃言秋空明凈,月色澄清。

  ⑶“青女”兩句:《淮南子·天文訓》:“至秋三月,地氣不藏,乃收其殺,百蟲蟄伏,靜居閉戶,青女乃出,以降霜。”高誘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謝莊《月賦》:“集素娥于后庭。”李周翰注:“常娥竊藥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嬋娟:左思《吳都賦》:“檀藥嬋娟,玉潤碧蘚。”呂向注:“檀藥嬋娟皆美貌。”斗嬋娟即比美。

  鑒賞

  此詩作年無考。馮《注》以為艷情詩。僅從文本看,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艷之美。首句以物候變化說明霜冷長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華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寫超凡神女,爭美競妍。詩以想像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艷絕俗。頗可說明義山詩之唯美傾向。

  文學作品,特別是,它的特點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興。詩人不僅是寫生的妙手,而應該是隨物賦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題材,在杰出的詩人的筆底,往往能夠創造出一種高超優美的意境。讀了李商隱的這首《霜月》,就會有這樣的感覺。

  這詩寫的是深秋季節,在一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過說,月白霜清,給人們帶來了寒涼的秋意而已。這樣的景色,會使人心曠神怡。然而這詩所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卻大大超過了人們在類似的實際環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詩的形象明朗單純,它的內涵是飽滿而豐富的。

  ,草木搖落而變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約枯黃,黯然無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卻顯得分外光明皎潔。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著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盡管“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絕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見出鬢風鬟之美。她們的綽約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為她們具有耐寒的特性,經得起寒冷的考驗啊!

  寫霜月,不從霜月本身著筆,而寫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詩里是作為霜和月的象征的。這樣,詩人所描繪的就不僅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攝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這精神是詩人從霜月交輝的夜景里發掘出來的自然之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在混濁的現實環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標絕俗、耿介不隨的一面的自然流露。當然不能肯定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詩人隱以自喻;或者說,它另有所實指。詩中寓情寄興,是不會如此狹隘的。王夫之說得好:“興在有意無意之間。”(《姜齋詩話》)倘若,理解得過于窒實,反而會縮小它的意義,降低它的美學價值。

  范元實云:“義山詩,世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他引了《籌筆驛》、《馬嵬》等篇來說明。(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五引《詩眼》)其實,不僅詠史詩以及敘志述懷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興的小詩里,同樣可以見出李商隱的“高情遠意”。葉燮是看到了這點的,所以他特別指出李商隱的七言絕句,“寄托深而措辭婉”(《原詩》外編下)。于此詩,也可見其一斑。

  這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一點值得注意:詩人的筆觸完全在空際點染盤旋,詩境如海市蜃樓,彈指即逝;詩的形象是幻想和現實交織在一起而構成的完美的整體。秋深了,樹枝上已聽不到聒耳的蟬鳴,遼闊的長空里,時時傳來雁陣驚寒之聲。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樓獨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聞征雁已無蟬”二句,是實寫環境背景。這環境是美妙想象的,它會喚起人們脫俗離塵的意念。正是在這個里,詩人的靈府飛進月地云階的神話世界中去了。后兩句想象中的意境,是從前兩句生發出來的。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8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5、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6、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7、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8、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10、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1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4、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15、煙攏寒水月攏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8、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19、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0、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2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22、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23、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26、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7、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28、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9、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0、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31、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32、露從今夜白,月是絞鄉明。

  33、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34、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35、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3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3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8、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3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40、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41、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4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3、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44、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45、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46、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47、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48、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4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5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9

  1: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2: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宋·楊璞·《七夕》

  3: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4: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5:假如把你的諾言刻在石榴樹上/枝椏上懸垂著的就顯得更沉重了。

  6: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

  7: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唐·盧殷·《七夕》

  8:我們能在七夕開始我們的初戀嗎?

  9:七夕話語七夕夢,天上人間齊歡騰。牛郎織女會天河,鵲橋年年盼相逢。——作者:遙遙長安《七夕夢》

  10: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唐·盧綸·《七夕詩》

  11: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唐·李商隱·《辛未七夕》

  12:七夕(唐)李中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彩樓。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13: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唐.祖詠.《七夕》

  14: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15: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16:七夕(唐)李商隱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17:靚裝總讓我想起與你牽手的一刻。

  18:七夕(宋)楊璞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19:織就云霞夢杳渺,望穿河漢水空流。來生緣定君須記,牽手西湖同泛舟。——作者:chuguiting《七夕》

  20:七夕(唐)白居易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21: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秋夕》

  22: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23:你說不過洋人的節,今天是七夕中國人的情人節,哈哈躲不過了吧!

  24: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25: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晉·《七夕夜女歌》

  26: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唐·白居易·《七夕》

  27: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8: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唐·權德輿·《七夕》

  29: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30: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31:七夕醉答君東(明)湯顯祖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32: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唐·劉威·《七夕》

  33: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唐·崔國輔·《七夕》

  34: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35: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36: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唐·崔涂·《七夕》

  37: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38: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唐.宋之問.《七夕》

  39:星月同輝映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奈何繾綣催華發,更是無言嘆路遙。——作者:阿烺《詠七夕》

  40: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4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2:我的心上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總有一天他會身披五彩戰衣,踏著鵲橋來接我,今天你能來嗎?你的織女!

  43: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清.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44: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45: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46: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

  47: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48: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49:七夕(五代·后唐)楊璞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50:七夕(唐)白居易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51: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唐.孟郊.《七夕》

  52: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53: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崔顥《七夕》

  54:永是流失的回憶,卻滿載著幸福寄托。

  55: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56:強整帽檐欹側,曾經向天涯搔首。

  57: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宋.晏幾道.《七夕》

  58: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59: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唐.羅隱.《七夕》

  60: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0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3、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5、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7、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8、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11、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

  12、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14、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1

  1、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2、分明不受人間暑。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

  4、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5、妙曲雖傳,畢竟人何許。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干《中秋月涼霄煙靄外》

  7、斟酌嫦娥,九秋宮殿冷。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8、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崔少府《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

  9、人道是、清光更多。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10、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1、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誤年時約。陳德武《踏莎行中秋不見月》

  12、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3、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白居易《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

  14、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5、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6、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7、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2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賞析

  詩歌題目的中心語“望月”,是敘述也是行為,其修飾語時間“八月十五日夜”和地點“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環境時,還突出“望”的動作,又強化“望”之月的圓盤貌。顯然是這個“望”月引發了詩人情懷。

  其實,詩人就是在特定空間面對這個特定時間的月亮引發的人生感慨,詩歌首頷聯正是詩人關照月亮的思考。從邏輯上應該“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抬頭望月,觸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的月下之景,詩歌卻從對面飛來著筆昔年往事,描繪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會歡飲圖。詩歌起筆不同反響,召喚其昔日的觥籌交錯、夜夜歡歌的情形,只有這樣頷聯的今年貶謫的“湓浦沙頭水館前”的失落。繁華的過去越明朗,對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覺,以此造成的昔今懸殊反差,猶如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悲苦感。可是兩聯二十八言中,詩人不煩厭地重復“八月十五夜”,顯然它帶給詩人的心靈是震撼的,也是慘痛的。讓詩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歡樂,獨自苦品著眼前的寂寞和凄苦。詩句一望而知地運用了昔今對比手法,其實每一聯都交代了時間地點和場景,對比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情景意境的對比,今晚觀賞的不單是月亮,而是面對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種過去到現在的物是人非的感傷情懷。

  月亮在古典詩歌里,更多承載了懷鄉思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這些月亮內涵是因空間距離產生而寄寓感情的。不過月亮也會出現時間概念,它卻成了一種永恒對照無常的人生,進而表現人生的痛苦感。“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春江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這些詩句里的月亮意象無不指向時間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給個體生命的悵惘痛苦。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3

  秋夜月·當初聚散

  朝代:宋代

作者: 柳永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待信真個,恁別無縈絆。不免收心,共伊長遠。

  鑒賞

  風流才子柳永仕途失意后,終日冶游,過著偎紅倚翠的放浪生活,這首俚詞可為代表作。年輕時在汴京的一次宴會上,他與一個已經分手的歌妓不期而遇,重逢交談終于達成諒解。這是一段悲歡離合的事,雖然只是宴會上這一場面,卻將詞人和她的恩恩怨怨寫得細膩逼真。上闋先寫彼此散后,突然相遇的神態。他認為沒有緣由再與她合好,又見她席上強裝笑顏,不時皺眉長嘆,那楚楚動人的神態勾起他對舊日恩愛的縷縷情思。只見她雙眼淚盈,不顧約束,對著他的耳邊傾吐著種種隱藏在內心的肺腑之言。而且她對他情感卻始終專一。他表示要她“待信真個”,即割斷了一切羈絆,他才“收心”,“共伊長遠”對前番誤會表示諒解后長遠相愛。

  柳永的俚詞特色多方言口語,既通俗又妥貼而曲盡其意,這是他在接觸市民口語中獲得的。也因為他對市民觀察入微,摹寫入物的情態、語氣及心理變化,才下筆如此傳神。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4

  《秋月》原文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秋月》注釋

  清溪:清澈的溪水。

  碧山頭:碧綠的山頭。指山上樹木蔥蘢、蒼翠欲滴。

  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

  澄(chénɡ)鮮:明凈、清新的樣子。

  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動的溪水像秋色一樣明朗、澄(dènɡ)清。

  隔斷紅塵三十里:指溪水距離有人家的地方有三十里路的遠。“三十”非確數,只是寫其遠隔人世,寫其幽深。紅塵,佛教徒把人間稱為紅塵。此泛指人世間。

  悠悠:悠閑自在的樣子。這句與上句在一起,是說溪流隔開人間真是遙遠,那溪上的白云,那山間的紅葉,該是多么悠閑自在!

  《秋月》的詩意/《秋月》的意思

  清澈的小溪繞著碧綠的青山,在明凈的夜空里,緩緩流淌,波動著皎潔的月光,涌動著融融的秋色。這秋色,仿佛隔絕于遙遠的紅塵之外,那溪上的白云,那山間的紅葉,該是多么的悠閑自在,儼然被這幽幽的秋夜陶醉了!

  《秋月》賞析

  程顥(1023-1085),字伯淳,河南(令河南洛陽)人,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學者稱明道先生。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進士。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理學奠基人,早年從周敦頤學,世并稱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門人整理其日常講錄、經說等,后人將其與程頤著作同編入《二程全書》。

  在這首《秋月》中,詩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寫抒寫了超脫塵世、閑適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懷。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清亮的溪水繞著碧綠的青山,緩緩流來,碧藍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樣澄明、純潔,兩者融為一色,渾然一體。如果沒有天地間彌漫著皎潔、明亮的月光,詩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賞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鮮呢?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詩人在靜觀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絲超塵脫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紅葉”,既是帶有象征意義的幻像,又是詩人在秋月下所見的山林實景。從象征意義上說,這“白云”的任意漂游,“紅葉”的飄逸自得,更是詩人悠閑清靜心境的真實寫照。

  我們再回過頭來仔細品味一下,作品題為“秋月”,而筆墨卻始終集中在寫秋月籠罩下的山間小溪上,這就是構思的獨到之處。碧綠的山頭,碧藍澄靜的夜空,悠悠飄蕩的云朵,飄逸灑脫的楓葉,這些都是圍繞著緩緩流淌的小溪而寫的,但是卻無一不浸染著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無一筆寫月,卻又處處見月,可謂大家手筆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5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滿堂惟有燭花紅。——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莊中秋》

  5、今宵樓上一尊同。——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中秋佳月最端圓。——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7、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8、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9、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辛棄疾《中秋寄遠》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11、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齊已《中秋月》

  12、獨坐猶過午,同吟不到西。——陸龜蒙《中秋夜寄友生》

  1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14、何人意緒還相似,鶴宿松枝月半天。——薛能《關中秋夕》

  15、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16、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7、迥徹輪初滿,孤明魄未侵。——陳羽《中秋夜臨鏡湖望月》

  18、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曹松《中秋對月》

  19、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

  20、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蕭蕭不可聞。——徐凝《八月望夕雨》

  21、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22、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蘇軾《念奴嬌·中秋》

  2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4、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25、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6、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27、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28、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29、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30、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3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戶照陳跡。——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2、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33、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34、有物揩磨金鏡凈,何人_攫銀河決。——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35、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36、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37、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38、試自判此生,更看幾度,小住為佳。——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39、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云收盡溢清寒。——蘇軾《陽關曲》

  40、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4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42、何須如鉤似玦,便相將、只有半菱花。——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43、銅華滄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44、孤兔凄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45、雁邊風訊小,飛瓊望杳,碧云先晚。——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46、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7、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8、夜閑銀漢淡天涯。亭亭丹桂現,耿耿玉繩斜。——蔡伸《臨江仙·中秋和沈文伯》

  49、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50、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51、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5篇】相關文章: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02-22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09-16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5篇)02-22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15篇02-22

關于描寫中秋節的詩句集錦08-06

有關于中秋節思鄉的詩句07-01

關于中秋節思鄉的古詩句12-19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合集15篇)02-22

中秋節關于思念故鄉的詩句12-15

關于中秋節思鄉的詩句2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