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古詩江雪的鑒賞

時間:2021-04-30 16:49:11 我要投稿

關于古詩江雪的鑒賞

  【江雪】

關于古詩江雪的鑒賞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詞語解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表達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

  3.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4.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5.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9.獨:獨自。

  10.釣:釣魚。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頭兒。

  千山:虛指所有的山。萬徑:虛指所有的路。

  蹤:蹤跡。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孤:孤零零。舟:小船。

  【詩文解釋】

  一: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一葉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默默地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二: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賞析】: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舟是孤的,釣者是獨的。可以設想,在漫天飛雪下,千里長河上,一葉扁舟,一絲釣繩,此種意境,難道不足以讓人想起幽州臺上那位涕泗橫流的悲歌者?至此,詩人完成了將“孤獨”推向極至的'工作。清代王士楨《題秋江獨釣圖》之“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多的是幾分俊逸與閑適,在風骨峭拔這一點上,遜柳詩遠矣,想是清代詩人多已被文字獄嚇破了膽吧。

  然而正如坡仙所說,柳詩“憂中有樂,樂中有憂”,詩人并未一味地通過外物來表現自己的孤獨。詩人也有自己可樂之處。我們注意到,詩人選擇了“漁者”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漁者在中國歷代文人筆下多是智慧的象征。詰屈原于江畔的,是漁父;于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的,是“白發漁樵”,《西游記》中笑傲王侯的,也是個漁夫。柳宗元的選擇,實際上是他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同。詩人因外界給予孤寂,于是轉向獨我的追求——這也是中國文人慣有的手筆,達則儒,窮則道。不能濟天下,于是只好獨善其身了。

  最后,這漁者所釣之物,不是魚,是雪,這也正點明了詩人孤獨緣由之所在——因為他不入俗者流,而自有更高的追求——如雪一樣清潔之物,或者說是一種境界。柳不是姜太公,不會虛偽地以釣魚為名去釣功名,自然也就得不到后者的“生前身后名”。如果真的“夜靜水寒人不食”,那也只能“滿船空載月明歸”。畢竟,時不利我,無可奈何。

  ——如此一來,詩人的心境完成了由悲憤到寂寥再到孤傲自得并夾著許多無奈的多次轉換,短短二十個字,以驚人的張力包容了詩人用滿世界似冷雪掩蓋起來的奔突不已的情緒。

  從文學手法上看,本詩的視野由千山至萬徑,又至孤舟,又到地漁翁,最后凝聚于一絲釣線,由宏大而至細微,層次感鮮明,真可謂是文學語言中蒙太奇手法的典范。而這種構造方式,也正暗合詩人由關注天地間外我之物而轉向追求堅持自我的演變過程。

  從遣詞上看,寫環境則“絕”,“滅”,清冷無比,“寒”,“雪”,更添肅殺之氣;寫人則“孤”,“翁”,”“獨”,耿介孤傲。柳宗元曾提出“奧”、“節”、“清”、“幽”、“潔”的寫作標準,《江雪》一詩至少滿足了其“節”、“清”、“潔”三點。

  于是,潔白的孤獨者——柳宗元成就了潔白的千古絕唱——《江雪》。

  這是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采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

  仿佛看到,湘江風雪彌漫,風雪蒼茫中一條小船,船上端坐一位披蓑戴笠的漁翁,剛毅之嘴角,睥睨之眼神,他兀傲風雪,不畏荒寒,雪中垂釣,俯仰古今歷史之長河,凜然不可侵犯又令人肅然起敬。這時的漁翁毋庸評價其勝負,他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魅力已橫掃一切,戰勝一切!

【古詩江雪的鑒賞】相關文章:

古詩《江雪》鑒賞12-10

江雪的古詩原文及鑒賞11-05

江雪古詩08-28

古詩《江雪》11-05

唐詩鑒賞《江雪》11-05

江雪詩詞鑒賞08-28

柳宗元《江雪》鑒賞11-03

《江村》古詩鑒賞11-16

古詩江雪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