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的內涵

時間:2021-06-12 14:53:50 我要投稿

一首詩的內涵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在古時,是送葬用的挽歌。曹操在此以古題寫時事,記載了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的勾心斗角,以及因為戰爭給人民導致的沉重災難。

  這首詩的前兩句以平易的口氣回顧了曹操首倡義兵,召集十八路諸侯的作為;“軍合力不齊”至“刻璽于北方”,形象地記錄了各路諸侯的面和心不合,各懷鬼胎,甚至互相拆臺攻訐的情況;“鎧甲生蟣虱”至末句“念之斷人腸”,則以寫實的手法描繪出當時戰亂所造成的悲慘景象。唯獨“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兩句頗可玩味,似乎蘊含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盟津,一說為孟津,即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傳說為周武王姬發伐紂時,在此與天下諸侯相會,后一路殺入朝歌,推翻紂的殘暴統治。這次大會諸侯一直以來,也為后人所津津樂道。咸陽,即秦王朝的都城,昔日,劉邦、項羽曾在楚懷王面前約定:先入函谷關者為王。曹操在此一連使用這兩個典故,究竟是因為什么?

  我以為,曹操在此顯然不是純粹地詠史,也不是簡單的為用典而用典,這兩句應蘊含著相當豐富的內容。《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稱“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這是發生在中平六年的事;到初平元年五月,各路諸侯同時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這似乎對照的就是“初期會盟津”,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就有了更加詳細的描繪和渲染。至于“乃心在咸陽”,董卓是從涼州入洛陽的,他的根據地顯然就是西北一帶,咸陽就在關中,《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稱“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若以咸陽代關中,貌似也無不可。

  而“軍合力不齊”至“刻璽于北方”,所指的事情,在《三國志》中也都能找到相應的痕跡,如劉岱與橋瑁之戰,袁紹與公孫瓚之爭,袁術稱帝于壽春,袁紹謀立劉漢宗室原幽州牧劉虞等事。那么,此詩就可以理解為一首記史詩,記錄了當年討伐董卓的前后事宜。可是,這個咸陽卻未必需要做實。

  咸陽可以代指關中,可以因咸陽是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秦帝國的首都,而成為一種至高權利的象征。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東漢政府的首都是在洛陽,董卓脅迫漢獻帝放棄洛陽后也是逃往關中重鎮長安,與咸陽并無甚直接關系。可是,曹操在此使用咸陽這個詞絕非是一時的謬誤或失誤,那么,咸陽的'背后就必有難于直接表達的委屈之詞。所謂的十八路諸侯共倡義兵,雖然口頭上冠冕堂皇,但內心里卻實在是各懷鬼胎,各打自己的小算盤,有些人可能夢想著匡扶漢室,重整天下;有些人想的可能只是火中取栗,擴大自家勢力;有些人想的是如何保證自己實力,并企盼身邊的其他諸侯在戰斗中力量被削弱。而關于此次戰略進攻的終極目標,也沒有真正的統一,是攻克洛陽就算勝利,還是奪回漢獻帝(畢竟,皇帝還健在,諸侯也不敢輕易地冒險去重新冊立),還是要撤離消滅董卓的勢力,諸侯們并沒有明確的協調,也難于取得一致,或者說從來也沒有也沒辦法有。甚至出現了攻下洛陽后,曹操獨自試圖進攻卻遭遇失敗的窘局。《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稱“諸軍兵十余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曹操終于按捺不住,指責道:“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那么,我們似乎也可以理解為所謂“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是曹操后來追思此事前后始末時的憤激之詞,甚至說有些自我解嘲的口氣。用歷史上輝煌的周武王先會孟津然后伐紂成功,劉、項攻入咸陽推翻秦王朝這樣的史實進行今昔對照,正反襯出各路諸侯討伐董卓過程中的混亂無序,體現出曹操參與其中卻又無法掌控局面,徒有抱負卻又難于實現的無奈心情。

  而且,縱觀全詩,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平實的寫實風格,甚至有些蒼涼的意緒和氛圍。這也是曹操詩歌的共同特點。因此,我認為,此詩作為一首回憶戰斗經歷的記史詩的觀點,是站得住腳的,也是值得玩味的。而不應簡單地把這兩句理解為用典。

【詩的內涵】相關文章:

《詩經》祭祀詩及其政治內涵08-31

杜甫題畫鷹詩的文化內涵11-24

淺析《詩經》宴飲詩的思想內涵及作用10-31

《木蘭詩》的藝術特色和深刻內涵09-09

經典的內涵謎語03-24

修養的內涵08-06

內涵作文05-07

人生的內涵07-20

白色的內涵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