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秋夜詩鮑照古詩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秋夜詩鮑照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夜詩原文:
(一)
夜久膏既竭。
啟明旦未央。
環情倦始復。
空閨起晨裝。
幸承天光轉。
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隟。
宛轉燭回梁。
帷風自卷舒。
簾露視成行。
歲役急窮晏。
生慮備溫涼。
絲紈夙染濯。
綿綿夜裁張。
冬雪旦夕至。
公子乏衣裳。
華心愛零落。
非直惜容光。
愿君翦眾念。
且共覆前觴。
。ǘ
遁跡避紛喧。
貨農棲寂寞。
荒徑馳野鼠。
空庭聚山雀。
既遠人世歡。
還賴泉卉樂。
折柳樊場圃。
負綆汲潭壑。
霽旦見云峯。
風夜聞海鶴。
江介早寒來。
白露先秋落。
麻壟方結葉。
瓜田已掃籜。
傾暉忽西下。
回景思華幕。
攀蘿席中軒。
臨觴不能酌。
終古自多恨。
幽悲共淪鑠。
作者資料: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南橋鎮),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鮑照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一帶度過的。元嘉期間(424—45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聘為國侍郎。孝武帝即位后,為大學博士兼中書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轉永嘉(今溫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劉于頊的前軍參軍、遷軍刑獄參軍,人稱鮑參軍。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鮑照26歲,據史載,曾謁見臨川王劉義慶,毛遂自薦,但沒有得到重視。他不死心,準備獻詩言志。有人勸阻他說:“郎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鮑照大怒:“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沉沒而不可聞者,豈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之后,他終得賞識,獲封臨川國侍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劉義慶病逝,他也隨之失職,在家閑居了一段時間。后來,又做過一個時期始興王劉浚的侍郎。宋孝武帝劉駿起兵平定劉劭之亂后,他任海虞令,遷太學博士兼中書舍人,出為秣陵令,轉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臨海王劉子頊的幕僚,次年,子頊任荊州刺史,他隨同前往江陵,為前軍參軍,刑獄參軍等職,掌書記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文帝十一子劉彧殺前廢帝劉子業自立,是為明帝。子頊響應了晉安王劉子勛反對劉彧的斗爭。子勛戰敗,子頊被賜死,鮑照亦為亂兵所害。鮑照有一妹鮑令暉,也善文學。
賞析
鮑照的詩歌往往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善于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來寄托自己的情感與哲思。在秋夜這一主題下,鮑照可能會描繪秋夜的清冷、孤寂,以及由此引發的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他的詩歌中常常蘊含著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憂慮與抗爭。
在鮑照的筆下,秋夜可能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更是一種心境的象征。他通過秋夜的靜謐與凄清,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沉思。同時,他也可能借助秋夜的景象,如落葉、寒風、明月等,來寄托自己的情感與哲思,使詩歌具有更加深遠的意境。
創造背景
鮑照生活在南朝宋時期,這是一個社會的動蕩、政治腐敗的時代。他雖才華橫溢,但仕途坎坷,多次遭受排擠與打壓。這種生活經歷使得鮑照的詩歌中充滿了對現實的批判與不滿,同時也寄托了他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秋夜這樣的特定時刻,鮑照可能更容易觸發內心的情感與哲思,通過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與見解。
此外,鮑照還是一位善于描寫自然景象的詩人。他善于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將自然景象與人生哲理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深刻內涵的詩歌作品。在秋夜這一季節轉換的時刻,鮑照可能更容易捕捉到自然界的變化與生命的律動,從而創作出感人至深的詩歌佳作。
綜上所述,《秋夜詩》雖然并非鮑照某一首具體詩作的標題,但我們可以根據鮑照詩歌的整體風格和主題進行賞析和翻譯。同時,了解鮑照的生平背景與創作環境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他的詩歌作品。
【秋夜詩鮑照古詩】相關文章:
鮑照的山水詩04-04
鮑照《送別王宣城詩》原文及作者簡介09-27
《秋夜曲》古詩閱讀及答案12-29
古詩秋夜寄邱員外解析10-31
描寫梅花的詩古詩08-10
描寫月亮的詩古詩09-22
《木蘭詩》的古詩原文08-05
夜 / 秋夜客舍_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2-28
《秋夜寄邱員外》韋應物古詩賞析11-01
《滿江紅·中秋夜潮》全詩賞析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