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詩詳解
《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曹植的七步詩詳解 ,歡迎閱讀。
七步詩
兩漢·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譯文
鍋里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與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與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注釋
⑴持:用來。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⑶漉:過濾。
⑷菽(豉):豆。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⑹釜:鍋。
⑺燃:燃燒
⑻泣:小聲哭
⑼本:原本,本來。
⑽煎:煎熬,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創作背景:
三國時期,魏國曹操去世后,他的長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為丞相。
曹植非常有才華,精通治國理家,說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絕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非常有威信,可謂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曹丕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對曹植產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處處苦苦相逼。眾臣漸也明其中理,阿諛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說三道四,謠言惑眾:朝中一日有曹植,宮內雞犬不寧,如他日造反,圖謀篡位,何不為宮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長夢多。
曹丕正好如償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決意趁早動手。正趕上一樁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為主謀,正午時分,曹丕傳弟弟曹植到池廳邊相見。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衛隊揮刀截下。見到曹丕,曹植道:“吾兄傳我有何貴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據我朝重臣之意,聞今日事件起謀者你也。是與其于你所作為?曹植長嘆一聲,道:“吾兄疑我謀反,謀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擔當?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辭,只得說:“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誼,我命你在七步內作出一首詠頌吾與你的情分之詞,但詞內不可見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義滅親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內作詩一首,任憑你處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說。“你既言如此,吾們一言為定!”
曹丕說完,曹植便邁出了第一步,突然,他聞到了從遠處飄來的陣陣煮豆的香味,靈感陣來,借物抒情,在剛走到第六步時就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此詩作完,曹植對曹丕說:“我們雖有君臣之分,但畢竟是骨肉相連,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殘?我無意與你權利相爭,無論誰為君主,我都會忠貞不二地跟隨,毫無怨言!明槍易擋,暗箭難防。若你要滅我,輕而易舉,何必大費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啊!”曹丕聽之,被駁得無話可說。
賞析: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
真實度
七步詩的真假向來為人所爭議。其中郭沫若說的比較有理。他認為曹植的《七步詩》:“過細考察起來,恐怕附會的成分要占多數。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故造為這種小說。其實曹丕如果要殺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詩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殺他的話,詩作成了依然可以殺,何至于僅僅受了點譏刺而便‘深慚’?所以此詩的真實性實在比較少。然而就因為寫了這首詩,曹植卻維系了千載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這真是所謂‘身后是非誰管得’了。”但是他的說法也有人質疑,有人說,當初曹丕讓曹植七步成詩只是作為一個借口,想殺他,他認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沒有料到,曹植才華如此出眾,當時,就連曹丕本人也被感動了些許,并且為了保住名聲,以安天下,他才放過了曹植。
作者介紹: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曹植的七步詩詳解】相關文章:
曹植七步詩詳解05-11
曹植的七步詩05-11
《七步詩》曹植05-11
七步詩(曹植)10-30
七步詩曹植寫的詩12-13
曹植的七步詩詩意05-10
曹植七步詩參考05-10
曹植寫的七步詩05-10
曹植七步詩詩意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