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上清寶鼎詩》

時間:2024-10-29 19:25:25 智聰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上清寶鼎詩》

  上清寶鼎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之一。不知小伙伴們有沒學過呢?下面是關于上清寶鼎詩的內容,歡迎閱讀!

  《上清寶鼎詩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其一

  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

  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

  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

  咽服十二環,奄見仙人房。

  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

  龍子善變化,化作梅花妝。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勸我穿絳縷,系作裙間襠。

  挹子以攜去,談笑聞遺香。

  其二

  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工進。

  只知雨露貪,不聞零落近。

  我昔飛骨時,慘見當涂墳。

  青松靄朝霞,縹緲山下村。

  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

  念此一脫灑,長嘯祭昆侖。

  醉著鸞皇衣,星斗俯可捫。

  上清寶鼎詩介紹

  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馀論》,后見《王直方詩話》)。現在通行的《李白集》中,一般在集后《詩文拾遺》或《集外詩文》中皆以宋代黃伯思《東觀馀論》所記為據,錄有《上清寶鼎詩》一首,作為李白之佚詩。對于此詩之真偽,除了王琦曾疑為"乩仙之筆"或"好事者為之"外,后世皆未作深入討論,而往往只是因襲王說。實際上,不僅《東觀馀論》所記是錯誤的,王琦所疑也是沒有根據的這首詩在蘇軾詩集中,以《李白謫仙詩》為題,人或疑為蘇軾所作。但蘇軾集中《李白謫仙詩》有“我居青空里,君隱紅埃中”一首,行文判若云泥,恐非一人所為。考蘇軾五古,風格與李白相差甚大,蘇詩五古好逞其才學,李詩五古則純任自然,蘇以意趣,李以神氣。這兩首詩無疑非蘇軾所作。

  《上清寶鼎詩》字詞注釋:

  其一:

  1、夢澤云:夢澤是古代的大湖名,這里指夢澤湖上空的云。“朝披夢澤云”描繪早晨披上夢澤湖上空的云霧。

  2、三元章:“三元”在道教中有多種解釋,這里的“三元章”可能是一種神秘的符文或文字記載,具體所指較為模糊。

  3、篆字若丹蛇:篆字指篆體文字,因古代篆體文字形狀彎曲,所以說“若丹蛇”,形容篆字的形狀像紅色的蛇一樣彎曲靈動。

  4、天老:在古代神話傳說中是一個仙人或神靈的稱呼。

  5、金刀割青素:“青素”可能指的是某種絲織品或布料,“金刀割青素”即用金刀割開青色的絲織品。

  6、十二環:可能是一種神秘的物件或象征,具體含義難以確切理解,或許與道教的修煉或法術有關。

  7、奄見:突然看見。

  8、龍子:龍的兒子,在神話傳說中龍子具有神奇的能力和變化之術。

  9、靡靡:這里形容月光柔和、微弱的樣子。

  10、挹:舀取、捧取的意思。

  其二:

  1、燭上花:把人生比作蠟燭上的花朵,蠟燭燃燒,花朵也會隨之凋零,寓意人生的短暫和脆弱。

  2、化工:這里指自然的造化功能。

  3、飛骨:可能是一種道教或神話中的特殊經歷或狀態,具體含義不太明確。

  4、當涂墳:“當涂”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地點,“當涂墳”也許是詩人在某地看到的墳墓,這里可能是用此景象來引發對生死的思考。

  5、靄:云霧繚繞的樣子。

  6、脫灑:瀟灑、超脫的樣子。

  《上清寶鼎詩》翻譯:

  其一:

  早晨披上夢澤湖的云霧,戴著斗笠在茫茫青色的湖面上垂釣。尋線釣到了兩條鯉魚,魚中有神秘的三元章。篆體文字如同紅色的蛇一般,筆勢飄逸好像在飛翔。回來后詢問天老,其中的深奧義理難以估量。用金刀割開青色的絲織品,上面的靈文燦爛輝煌。吞下十二環后,突然看見仙人的居處。傍晚騎著紫色的麒麟離去,海氣侵來肌膚生涼。龍子善于變化,化作了梅花妝。贈給我一串串的寶珠,柔和的明月光。勸我穿上紅色的絲線,系在裙子間。我捧著寶珠帶它離去,談笑間還能聞到遺留的香氣。

  其二:

  人生就像蠟燭上的花朵,燭光熄滅美麗就盡了。春風吹拂著樹頭,每日隨著自然造化而推進。只知道貪戀雨露,卻沒聽到凋零將近。我往昔經歷飛骨之時,慘然看到當涂的墳墓。青松上云霧繚繞著朝霞,遠處的村莊若隱若現。人死后明月般的魂魄已死,不再有琉璃般的靈魂。想到這里便覺瀟灑超脫,長聲呼嘯祭拜昆侖山。醉后穿著鸞皇衣,星星仿佛低頭就可以觸摸到。

  《上清寶鼎詩》鑒賞:

  其一:

  意境營造:此詩營造出一種神秘奇幻的意境。從早晨在夢澤云間的活動開始,到釣到雙鯉發現神秘符文,再到與天老的交流、見到仙人房等,一系列的情節充滿了神秘色彩和想象空間,給人一種仿佛置身于仙境的感覺。這種意境的營造與道教的神秘主義和仙俠文化相契合,展現出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超自然世界的向往。

  藝術手法:

  比喻生動:詩中把篆字比喻成丹蛇,形象地描繪出篆字的形態和動態感,使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文字的奇妙之處,同時也增添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情節連貫:詩歌的情節層層遞進,從釣魚得符到問天老、見仙人,再到龍子贈珠等,環環相扣,引人入勝。這種連貫的情節安排使詩歌具有較強的故事性,讓讀者仿佛跟隨詩人一起經歷了一場奇幻的旅程。

  主題表達:此部分可能表達了詩人對神秘力量和超自然世界的探索與追求,以及對未知奧義的渴望和敬畏。同時,龍子贈珠等情節也可能暗示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神奇經歷的期待。

  其二:

  意境變化:與第一首的奇幻神秘相比,這一首的意境更加深沉、凝重。從對人生短暫的感慨,到對自然變化和生死的思考,詩歌的氛圍逐漸從輕松轉向嚴肅。這種意境的變化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變化和思考的深入。

  藝術手法:

  對比鮮明:詩中通過“只知雨露貪,不聞零落近”的對比,表達了人們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貪戀和對生命短暫、凋零將至的忽視,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引發讀者對人生的思考。

  象征運用:如“燭上花”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脆弱,“春風繞樹頭”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環,這些象征手法的運用使詩歌的主題更加深刻,寓意更加豐富。

  主題表達:主要探討了人生的短暫、自然的變化以及生死的無常等主題。詩人通過對這些現象的描繪和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的敬畏和對超脫生死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無奈之情。

  總體而言,《上清寶鼎詩》兩首詩風格獨特,充滿了神秘主義色彩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李白詩歌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但由于詩歌中存在一些含義模糊的詞句和意象,也給理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使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解讀的多樣性。

  詩人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并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游,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后,他懷著平亂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廊(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于當涂(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

【《上清寶鼎詩》】相關文章:

《世紀寶鼎》教學反思03-03

寶鼎現·春月原文及賞析03-22

春游鼎江公園01-21

鼎尖語文教案01-15

關于含有鼎字的趣味成語12-07

村居高鼎原文、翻譯及賞析11-21

岑鼎文言文翻譯01-26

《滿江紅》趙鼎賞析03-14

鼎湖山老鼎作文04-09

西塘的水上清潔工閱讀及答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