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經典古詩句賞析

時間:2022-09-24 11:41:43 我要投稿

經典古詩句賞析

  詩美是藝術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體現。詩歌的美也不時出現在非文學藝術的領域中,在科學著作的精美片段中散發出智慧光彩,甚而在人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中也都有詩的蹤影。這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經典古詩句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古詩句賞析

  經典古詩句賞析1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賞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訪”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經典古詩句賞析2

  1、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賞析:端午節為農歷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晝越來越長,所以說“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時當端午,用鹽佐食梅子,飲酒歡樂,木槿茂盛,蘆葦發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長壽,以顯示皇恩浩蕩。

  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賞析:唐代人將五色絲線編織成帶,佩在身上,稱為“長命縷”或者“續命縷”,所以說“長絲續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種蒲草),“粽子”又與“種子”諧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葉包裹粽子,表達多子多孫的美好祝愿。“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說的是唐代皇帝會在端午節召請群臣宴飲。

  3、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賞析:“競渡”就是現在賽龍舟活動的前身。為了衡量競渡的勝負,唐人創造了“錦標”的比賽制度,指在龍舟劃到終點的時候,以搶奪浮標來判斷勝負,搶得頭標的人就是比賽的冠軍,鼓聲擂動,船只齊發,爭先恐后,驚嚇得水鳥亂飛,只為奪得錦標。

  4、競渡歌(節選)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

  賞析:這首詩是寫“競渡”的名篇,把競渡活動寫得最為傳神,洋洋灑灑幾十字,把競渡的激烈場面、圍觀的喧囂氛圍描寫得淋漓盡致。

  5、端午日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賞析:“艾符”指艾草和驅邪符,端午日掛在門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飲用以養生,古人有端午節飲菖蒲酒的習俗。少年逢節日自然歡愉,老了卻多感慨,不學人家懸掛艾草和驅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閑聊天下太平。白發日漸增多,石榴花年年應節而開,紅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嘆千年之中,圣賢和蠢人同歸黃土,有多少人湮沒無聞,又有幾人能名垂青史?

  經典古詩句賞析3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賞析

  《端午日賜衣》出自《全唐詩》。這是詩人在757年五月,官拜左拾遺時所作。詩人描寫了端午節的風俗,實際上是描寫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運用了典故,形容衣服的材料非常好。在《吳越春秋》《采葛歌》中,有“弱于羅兮輕霏霏”,謝莊詩“疊雪翻瓊藻”都是表現了衣服材料的良好。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是說衣領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潤的,天氣熱的時候穿起來一定很涼爽。這首詩整體語言風趣,運用了典故,表現了自己在端午節終于可以做官的心情。

  經典古詩句賞析4

  移居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作品賞析:

  陶淵明的共寫下兩首《移居》詩,寫于義熙五年(公元409年)。義熙四年,陶淵明在上京的居所失火,陶淵明只得棲身船上;一年多以后,移居到潯陽郊外的南村,寫下了這兩首詩。他借移居之樂來表達自己樸素的人生理想。

  這一首主要表現得是良友過從談論之樂。首先,陶淵明寫道了移居的理由:不是出于迷信的原因,為了挑風水,而是因為那里有很多心地質樸的朋友,很樂意和他們朝夕相處。而且,這次移居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很早就有打算的,從“懷此頗有年”中不難看出。詩的后半部分則寫實對移居后生活的描寫,集中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作為一個隱士,陶淵明的物質條件并不好,他對自己新居的描述是“取足弊床席”,簡陋之極;但同時,他的精神生活是非常豐富的,“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對于一個文人來說,能夠這樣,夫復何求?這里,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坦蕩的襟懷,不言高而品格自高,不言逸而風神自逸。

  經典古詩句賞析5

  原文:

  花近高樓傷客心,

  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

  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

  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

  日暮聊為梁甫吟。

  直譯:

  繁花靠近高樓,遠離家鄉的我觸目傷心,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都不會改換,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來侵擾。可嘆蜀后主劉禪那樣的昏君,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黃昏的時候我也姑且吟誦那《梁甫吟》。

  韻譯: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發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從古到今玉壘山的浮云變幻莫測。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可嘆劉后主那么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釋:

  (1)客心:客居者之心。(2)錦江:即濯錦江,流經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錦,錦在江中漂洗,色澤更加鮮明,因此命名濯錦江。來天地:與天地俱來。(3)玉壘浮云變古今:是說多變的政局和多難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來一向如此。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變古今:與古今俱變。(4)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這位兩句是說唐代政權是穩固的,不容篡改,吐蕃還是不要枉費心機,前來侵略。唐代宗廣德年間九月,吐蕃軍隊東侵,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吐蕃,引導吐蕃人攻占唐都長安,唐代宗東逃陜州。十月下旬,郭子儀收復長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進攻,占領了松州、維州等地。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于沒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的雪山。寇盜:指入侵的吐蕃集團。(5)后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后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國之君。還祠廟:意思是,詩人感嘆連劉禪這樣的人竟然還有祠廟。這事借眼前古跡慨嘆劉禪榮幸佞臣而亡國,暗諷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禍患。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廟,西邊為武侯(諸葛亮)祀,東邊為后主祀。還:仍然。(6)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梁父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借以抒發空懷濟世之心,聊以吟詩以自遣。“父”通“甫”讀三聲fǔ傳說諸葛亮曾經寫過一首《梁父吟》的歌詞。

  賞析:

  這首詩是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寫。當時詩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個年頭。上一年正月,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十月便發生了吐蕃攻陷長安、立傀儡、改年號,代宗奔逃陜州的事;不久郭子儀收復京師。年底,吐蕃又破松、維、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繼而再攻陷劍南、西山諸州。詩中“西山寇盜”即指吐蕃,“萬方多難”也以吐蕃入侵為最烈,同時,也指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日益衰敗景象。

  經典古詩句賞析6

  1、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賞析: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紀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還,國破身死現在還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

  2、端午三首

  宋·趙蕃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賞析:都說眾人作詩是紀念屈原,可是全都樂呵呵的是為什么。曾經聽說對木雕神像祈福,試著向艾人求福吧!

  忠言不被楚王采納,最后投江而死,留下的文章像星斗一樣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為屈原擊節歌唱吧!

  每年端午節都會下雨刮風,像是為屈原喊冤陳情。想要找人談談這些心事,只聽到屋舍南北的鵓鳩鳴叫。

  3、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賞析:詩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開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掛艾草、采藥草,也在額上點了雄黃酒,傍晚忙完了,準備喝一杯。

  4、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賞析:五月五日端午節,你贈與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結交的知己在萬里之外。

  往日為國盡忠的人,現在白發蒼蒼。盡管三湘和這里相隔很遠,仍然想要從屈原那里獲得慰藉和力量。

  5、己酉端午

  元·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賞析:“端陽”即端午節。“海榴”即石榴,古人因為石榴從海外傳來,所以稱“海榴”。端午日風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羅江上無處可以競渡龍舟,來憑吊屈原的英靈。石榴花盛開,應該會笑話我,“陶淵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節分端午自誰言①,萬古傳聞為屈原②。

  堪笑楚江空浩浩③,不能洗得直臣冤④。

  【注釋】

  ①端午: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日。自:自從。

  ②屈原(前340—前278):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戰國時代楚國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貴妃鄭袖、令尹子蘭、大夫靳尚等詆毀排擠,被貶黜流放。楚敗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羅江。相傳端午節習俗就是源自對屈原的紀念。

  ③楚江:楚國境內的江河,此處指汨羅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處指屈原。

  【簡釋】

  端午即農歷五月初五日,為民間“一年三節”之一。相傳此日為我國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日,后人傷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劃船撈救,遂相沿而成端午節日食粽和龍舟競渡的風俗。作者這首絕句更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盡管后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沉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干凈的。這首詩言近意遠,言簡意深,很有力量。

  經典古詩句賞析7

  1、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賞析:端午節起源的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詩人感嘆屈原作為忠誠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2、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賞析:“浴蘭”指古人端午節“浴蘭湯”的習俗,用草藥煎湯淋浴。因為粽子用絲線纏裹,所以說“彩縷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稱粽子為“角黍”。唐代開始用糯米代替黍米來制作粽子,色澤變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為“香粳白玉團”。

  3、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

  唐·楊巨源

  彩縷纖仍麗,凌風卷復開。

  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

  在笥清光發,當軒暑氣回。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云催。

  賞析:唐代皇帝在端午日會賞賜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禮物,官員也要向皇帝進奉禮物,也以衣服為最常見。

  4、端午日恩賜百索

  唐·竇叔向

  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

  馀生倘可續,終冀答明時。

  賞析:“百索”又名五彩、長絲、長命縷,是用五色絲線編織而成,據說可以增壽續命。端午節系百索是古人驅邪避災的重要習俗。這首詩將皇宮比作“仙宮”,將自己比作“犬馬”,來表明自己在端午節被皇帝恩賜而感激的心情。

  5、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賞析:這里的“五絲”就是指百索、長命縷,表達了人們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反映出唐人樂生、重生的人生態度,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經典古詩句賞析8

  《臨江仙》

  宋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賞析

  此詞是陳與義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反映的是國家遭受兵亂時節,作者在端午節憑吊屈原,舊懷傷時,借此來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詞一開頭,一語驚人。“高詠楚詞”,透露了在節日中的感傷必緒和壯闊,胸襟,屈原的高潔品格給詞人以激勵,他高昂地吟誦楚辭,自己卻報國無志,深感流落天涯之苦。陳與義在兩湖間流離之際,面對現實回想過去,他以互相映襯的筆法,抒寫“榴花不似舞裙紅”。

  “萬事一身傷老矣”,一聲長嘆,包涵了作者對家國離亂、個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歡娛都已成往事。“戎葵凝笑墻東”句,是借蜀葵向太陽的屬性來喻自己始終如一的愛國思想。“戎葵”與“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酒杯深淺”是以這一年之酒與前一年之酒比較,特寫時間的流逝。酒杯深淺相同,而時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感喟深遠。

【經典古詩句賞析】相關文章:

關于古開頭的詩句06-04

描寫古草原的詩句07-16

古離別原文及賞析05-04

古歌原文及賞析05-16

古塞下曲原文及賞析10-15

古別離原文及賞析09-23

描寫黃河的古詞詩句10-16

古愛情詩句07-26

古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5-16

古大梁行原文及賞析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