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詩經賞析
導語:《碩鼠》選自《詩經·國風·魏風》,古人多認為“刺重斂”,全詩三章,意思相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碩鼠》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和借鑒。
詩經《碩鼠》原文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詩經《碩鼠》翻譯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土。新樂土呀新樂土,才是安居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麥粒!多年辛苦養活你,拚死拚活誰感激。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邑。新樂邑呀新樂邑,勞動價值歸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苗!多年辛苦養活你,流血流汗誰慰勞。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郊。新樂郊呀新樂郊,有誰去過徒長嘆!
附賞析
這首詩選自《詩經.魏風》,是《伐檀》一詩的姊妹篇。《伐檀》寫的是一群覺醒了的奴隸們,在伐檀運木、砍輻斫輪造車的時候,因不堪忍受剝削壓迫,對奴隸主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反抗情緒;而《碩鼠》則是由思想上對剝削階級的不滿發展到行動上進行反抗了。
這首詩是《詩經》中少有的幾篇純乎比體詩之一。比體詩的特點是全詩“以彼物比此物”,詩中描繪的事物,不是詩人真正要歌詠的對象,描繪的形象沒有獨立的意義,而是以打比方來表意說理,通過“詠物”來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與觀點。這首詩著重描述令人憎惡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勞而食的剝削者。通過這個比喻,把剝削階級貪婪、殘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識,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現。
這首詩共分三章,每章八行。采用重疊遞進式的詠唱,表現了十分強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對“碩鼠”的希求,希求它“無食我黍”。再下兩句,指責“碩鼠”的刻薄。三歲,指多年。多年來我用糧食養活你,你卻只管自己不顧我的死活。下四句,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發誓要離開你,到那安樂的地方去,尋找自己的安身之處。感情有三次變化,一次比一次強烈!各節之間,由“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到“碩鼠碩鼠,無食我麥!”再到“碩鼠碩鼠,無食我苗!”象征奴隸主的碩鼠,由食黍、食麥到食苗,一層比一層殘酷,因而,奴隸們反抗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也一層比一層遞進,一章比一章更為強烈!各章均重疊“碩鼠”,對剝削階級貪婪、殘酷的本性揭露無余,也強烈地抒發了被剝削者切齒痛恨的仇視情緒與反抗行動。令后世讀者為之嘆息掉淚。它的思想性、戰斗性都是十分強烈的。
這首詩的主要價值和意義,還在于它表達了一種向往、追求沒有剝削、壓迫的人間“樂土”的社會理想。這種社會理想的提出,在我國思想發展史上起到了振聾發聵的巨大作用,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碩鼠》的“適彼樂土,爰得我所”,“適彼樂國,爰得我直”的社會幻想,到后來儒家在《禮記?禮運》篇中提出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棄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再到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提出的“黃發垂髫,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源理想,再到康有為《大同書》提出的“大同之世,天下為公,無有階級,一切平等”的社會理想,在我國二千多年的社會發展中,形成了一種否定階級壓迫和剝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會的思想傳統。“盡管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條件下不可能實現,但它啟迪了勞動人民的思想,誘導了勞動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勞動人民的斗爭,其價值和意義是無論如何不能低估的”(張樹波《名作欣賞》)。恩格斯在高度評價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時,曾稱頌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三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是“屬于一切時代偉大的智士之列的”(《〈德國農民戰爭〉序》)。應當說,《碩鼠》一詩的作者、我們的這位先輩詩人,也是理應列入“最偉大的智士之列”的。
這首流傳千古的比體詩,在藝術上的最成功之處,在于它的喻體(碩鼠)選擇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熟知的。二是貼切、生動。所謂貼切,就是認真地概括喻體——老鼠和本體——奴隸主的共同點,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因此,一提到老鼠,人們便自然會聯想到剝削人民的奴隸主,從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又加以夸張,突出了“碩鼠”由于貪吃而體態肥碩,借以突出了剝削階級的貪得無厭,使形象更加鮮明、生動。三是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比喻剝削者,與作者的愛憎感情相一致。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在一輩輩的讀者群中,引起強烈的共鳴。這一成功的藝術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碩鼠詩經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碩鼠的賞析09-02
《詩經·碩鼠》翻譯及其賞析03-11
詩經《國風·魏風·碩鼠》譯文及注釋賞析12-04
碩鼠詩經帶拼音版11-24
碩鼠原文翻譯及賞析05-19
小學生碩鼠詩經帶拼音版01-26
《魏風·碩鼠》翻譯及賞析02-16
碩鼠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5-19
詩經《還》賞析11-16
《詩經》詩詞賞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