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木蘭詩的動作
京劇木蘭詩的動作,一起來看看吧。
這兩個詞是:赴,飛。
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軍機,指戰爭。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越過。
附:木蘭詩
教學設想:
課型設計:講讀課
基于學生對木蘭替父從軍的了解,可對詩歌內容處理上簡潔明快些,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詩歌內容。賞析詩歌的'語言藝術,明確多種藝術寫作手法。理解木蘭替父從軍的詩歌主旨。
課時:2課時
教學進展:
導言: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須眉這句古語吧,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立下赫赫戰功。她的事跡被老百姓編成民歌廣為傳唱。她的名字叫花木蘭。現在我們就從這首流傳于世的北朝民歌《木蘭詩》中,來感受一下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吧!
1.文學常識: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文學史上的樂府雙璧。
2.字詞注音:
鞍韉(an jian),金柝(tuo),轡頭(pei tou ),云鬢(bin)。
3.全班朗讀全文。了解木蘭替父從軍的事跡。
4.口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5.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每段詩歌內容,力求文字簡潔、工整,符合文意。
參考答案:
1. 木蘭嘆息
2. 替父從軍
3. 整裝出征
4. 十年征戰
5. 榮歸故里
6. 還身女兒
7. 難辨雌雄
6.木蘭替父從軍這篇詩歌,它所描寫刻畫的重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參考答案:
重點戰前木蘭備戰、戰后親人相逢,而戰爭的過程、場面沒有重點描寫。萬里征程和十年苦戰則一筆帶過,給讀者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此外,作者的興趣并不在于表現戰爭,也不在于謳歌木蘭馳騁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在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一戲劇性事件上。
7.從詩歌如此的詳略安排上,概括出詩歌的主旨。
參考答案: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木蘭勤勞、智慧、勇敢、堅強和不貪圖利祿的高貴品質,以及她愛國愛家的崇高精神。
8.品味詩歌的語言特色:
鋪排手法: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反復手法: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夸張手法: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互文手法: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頂針手法: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
9.作業 :
小作文:英雄花木蘭,戰場殺敵寇。(仿民歌形式,可適當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續寫木蘭在戰場上是如何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的。)
字數:100-150字。
背誦《木蘭詩》
【京劇木蘭詩的動作】相關文章:
《木蘭詩》的說課稿12-05
《木蘭詩》的簡介12-01
木蘭詩的教學11-28
《木蘭詩》的注釋11-27
木蘭詩的課件11-27
《木蘭詩》的課件11-27
木蘭詩說課稿09-04
新編木蘭詩10-31
《木蘭詩》板書12-01
木蘭詩簡介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