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天真生活》有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天真生活》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天真生活》有感1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讀書作甚?
直到現(xiàn)在,我還不能參透。不過,我知道至少明了自己——喜歡在書中感受到作者如指路明燈一般的引導,幫助我找到不同情況下思考的前進的方向;喜歡在書中找到共鳴,與作者對話,好像靈魂有了依屬;也喜歡將在書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從而少走了一些彎路。
楊絳先生曾說:“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也許是名家的思想境界皆是如此吧,對待生活,季羨林也看得透徹。他在《九十述懷》中說過:“人生的道路很長,有時筆直順暢,有時卻蜿蜒曲折;有時道路上盛放著美麗的玫瑰花,有時路旁也荊棘叢生。”
當面對蜿蜒曲折或荊棘叢生的道路時,很多人會望而卻步,只有少數(shù)的人會迎難而上。望而卻步的人最終只會止步不前,只有迎難而上的人將抵達終點,收獲成功的喜悅。
我知道,這些“努力生活”“努力工作”之類的話大家都聽得耳朵都磨出繭子了,我也如此。可我每每在生活中遇挫,每每再讀這句話,便又獲得了力量。
最近,我因為學車苦腦不已,上車之前思路清晰穩(wěn)定,一上車便不是忘了這個細節(jié),便是忘了那個操作。雖然心里明白,操作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復練習,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可心里總會備受打擊,十分著急。如此循環(huán)往復,反而更加學不好了。
追求又快又好的完美狀態(tài),怕學不會丟了面子,原本簡單的學車流程也因為內(nèi)在外在的壓力變得復雜。
“也許你是太成熟了,才會想那么多。看我,破罐子破摔反而沒有壓力的開的更好了。”弟弟如是說。
轉念一想,弟弟的話貌似和季老的話意思大差不差嘛。
季羨林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一直以來都給我很大的啟發(fā)。季老說:“成熟不是為了走向復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他沒有見過世界的'黑暗,恰恰因為見過,才知道天真的好。”
讀書生活,讀的是文字,修行的是態(tài)度。
對待學車這件事,我做不到破罐子破摔,我能做的,大概就是《論壓力》中,季老所說的:“主動的壓力來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為。做事不嘀咕,借壓力生動力,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呢!”
有感而發(fā)地話說到這里,顯得有些冗長啰嗦了。
在這本《天真生活》中,季老談了許多。生活態(tài)度、倫理敬孝、戰(zhàn)爭和平、老師友人、河山田園……每一篇文章都是這位國學大師人生的沉淀與智慧。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jīng)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fā)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感動中國的頒獎詞這樣概括季老的一生。
季羨林經(jīng)歷過怎樣的苦難,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可他的一生都在不斷地思索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并以身踐行著天真生活。我們作為讀者,如果能從季羨林的《天真生活》里,得到他從苦難時期挺過,凝結的智慧與精神,也不負了這翻開書頁的大好時光。
天真不是幼稚,不是愚笨。天真是一種成熟的超越,是了悟人間萬相后面對世事的一種智慧抉擇。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不違背自我。只有達到了這個層次,你才能豁達地觀視世界,游戲人間。
愿你歷盡千帆,仍能天真生活。
讀《天真生活》有感2
《天真生活》是季羨林先生的散文精選集,先生至純,至真,至情,讀者可以通過這樣一本書盡享大師的智慧精華。
本書收錄季老先生51篇高品質(zhì)篇目,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包括與其完滿不如自在,胸有丘壑眼存山河,歷遍山河熱愛生活,歲月綿長時光難再,無雨也無晴看清也看輕等五大主題。
選篇既包括《談孝》《容忍》等經(jīng)久流傳的典藏篇目,亦囊括入選義務教育教材、全國高考試題文章《成功》《神奇的絲瓜》等,收錄《喜鵲窩》《一只小猴》等季式散文選集極少出版經(jīng)典篇目。
季羨林先生的一生不斷地思索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并以身踐行著天真生活四個字。天真不是幼稚,不是愚笨。天真是一種成熟的超越,是了悟人間萬相后面對世事的'一種智慧抉擇。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不違背自我。只有達到了這個層次,你才能豁達地觀視世界,游戲人間。
先生的清醒,深刻,悲憫,豁達,善良,令我感動和景仰。
讀《天真生活》有感3
天真,這個詞好象與成年人相行漸遠了。深諳世事而不世故,是對成年人最高的要求。當季老《天真生活》擺在讀者面前時,你是否發(fā)現(xiàn)這位老人雖然高齡,歷經(jīng)歲月的風風雨雨,仍然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對生活、對人間、對世界。
以《成功》為例,我們對于成功的認知,往往比詞典中復雜,但是復雜并不代表我們成功。季老對于成功或許是大題小做,但畢竟是見慣了秋月春風,懂得了取舍是非,于是以天資加勤奮加機遇等于成功這一簡約的公式去告知年輕人,我們不要太自以為是,也不要太妄自菲薄,只有保持著對機遇的敏感,才能將勤奮用在最合適的地方,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去從事做學問、干事業(yè)。
說到容忍,我們有著太多太多的淚水,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從理智上,我們對于容忍二字缺乏“容忍”。正如蛋糕就那么大,你得到多了自然歡喜,得到少了自然傷害,如果沒有比較,大約就是如此了,但是如果比較之下,獲得少者一定會對獲得多者憤懣不平,出現(xiàn)了容忍的困境。季老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雖然他也知道清醒本身就是痛苦的源泉。
季老在《容忍》一文中,開篇明義:人處在家庭和社會中,有時候恐怕需要講點容忍。不過,講點的“點”就是一種非量化的定義,對于不同環(huán)境成長的人,自然有高低是非之論。季老緊接著寫了一個故事,于史無稽的故事,那位在唐朝當著大官的'張姓人,或許有之,或許無之,但是皇帝為什么要向他討教治家的道術呢?一則,皇帝好奇心爆發(fā),二則,皇帝想以家為國,提升治理能力乎?
說一千,道一萬,只要此事與自己無關,高高掛起是不難的,難的是這件事與自己有莫大的關系。季老舉例說自己出國,遇到別人將粗糙的鐵皮壺作為首要檢查對象時,真實的心理描寫讓讀者如臨其境,也許是出于不信任,也許是出于故意為難,但無論是哪種,季老的心平氣和并不來自于內(nèi)在的修養(yǎng),而來源于外人的提醒。或許,人生中遇到這種提醒,是一件可遇不可求之事。
對于生命,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知,不要有一日圖一日的快活,以至生命盡頭,發(fā)現(xiàn)除了生死,你沒有一點一滴的感動。季老非常溫和地告訴我們: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正因為他活得長,所以對于眾生相,看得比平常人多,也深刻得多,不過他總體感覺還是嘆息多于鼓舞。從季老《談孝》中,讀者明顯感受到一種無言的壓力。
對于孝,不僅僅是口頭上說說,而且要落實到行動中。從倫理角度上說,父慈子孝是一個對等關系,但現(xiàn)今我們只強調(diào)“孝”,而不談“慈”,究竟是親子關系的緊張,還是人倫價值的淪喪。畢竟從古至今,統(tǒng)治者都喜歡表白以孝治天下,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更何況在歷史的故紙堆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反目成仇的事件!
談古人之孝,對于今人參考價值不足,但是父母年邁,子女贍養(yǎng),本應天經(jīng)地義,何必要拿來說說呢?似乎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或許是因為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反而讓社會福利不足,長久以往,不僅是親子關系緊張,而且讓社會發(fā)展成為笑談。即使不是為他人計,生為子女,我們也要為自己未來去思量,不是嗎?
讀《天真生活》有感4
季老先生是一位善于深度思考的人。
不限于人性道德、哲學理論,還有對生活的思考,例如絲瓜苗的藤蔓如此細,它還爬得很高,結了重重的果實,為何果實沒有將藤蔓拉扯下來呢?我們在學習時、生活中就缺乏深度思考,缺少質(zhì)疑,以前在學習《論語》時,讀到曾子的言論:“吾日三省吾身”,自認為非常有道理,是自我提升的好方式,此后便將這句話奉為圭臬。
每日睡前開始反思今日該做的事是否做了?有哪些事做得不好?那樣做會不會讓他人不開心……反思得多了,竟然養(yǎng)成了胡思亂想的毛病,導致自己整夜失眠。多思反而慮,過度反思不提倡,生活有時候該做減法,減去那些與自己無甚關系的,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
再繼續(xù)讀下去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一位自居內(nèi)向的教授,內(nèi)心卻很火熱。
文中季羨林先生一直在強調(diào)自己性格內(nèi)向,不善交際,不喜主動去拜訪誰。可他卻為多位已故的好友或者老師寫了懷念的悼文,例如:鞠思敏先生、梁實秋先生、老舍先生、董秋芳先生、馮至先生、臧克家先生、沈從文先生、馮友蘭先生、陳寅恪先生、朱光潛先生等,文章里多提到自己與他們之間發(fā)生的一些小事,例如:馮至先生晚年不惜別人拜訪但季老先生是例外;臧克家先生引薦季老先生認識學術界老前輩;陳寅恪先生介紹季老先生到北大任教等等,足可看出季老先生交友廣泛且深受老師們喜歡,亦盡顯季老先生與他們之間的師生情誼或友情濃厚。
懷念的文章中季老先生多次提到自己寫作時的精神狀態(tài),例如:悲夫、嗚呼、渾身顫抖、擲筆長嘆,老淚縱橫、淚如泉涌等等,閱讀時也忍不住為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感動,為天不惜才而落淚,盡顯季老先生真摯細膩的'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季老先生在得知沈從文先生病危,已經(jīng)準備好了后事時,季老先生就為沈從文先生寫了一篇悼文,后來才得知沈從文先生已經(jīng)脫險回家。從中也可看出季老先生外表雖淡漠,實則內(nèi)心如火。
季老先生也是一位淡然豁達的人。
在面對友鄰每天制造的嘈雜聲音,季老先生用了這樣一段幽默反諷的話語敘述:
不久就又是一片樂聲從燭光搖曳的屋子里洋溢出來,在黑暗的走廊里回旋。我的高鄰們原來又開了留聲機。他們一點都不自私,毫不吝嗇地把他們的快樂分給我一份,聲音之高,震動全樓。他們廢寢忘餐地一直玩到深夜,我也只好躺在枕上陪他們,瞪大了眼睛望著黑暗。
他們不但在這方面表現(xiàn)出一點都不自私,在別的方面他們也表現(xiàn)出他們的大度。他們仿佛一點秘密都不想保守。說話的時候,對方當然要聽到,這是不成問題的。但他們還恐怕別人聽不到,盡量提高了喉嚨,有時候隔了幾間屋還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文中“只好躺在枕上陪著他們,瞪大了眼睛望著黑暗”,迫于無奈地接受鄰人帶來的噪音,能感受到季老先生的無能為力。此種境遇,季老先生將他們擾人的行為描述為鄰人不自私、不吝嗇,倒顯得鄰人無私高尚了,如此可見季老先生有一種“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豁達感。
而我這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不得不感嘆無論何種身份、身處何年代,我們在生活這個大圈子中的經(jīng)歷竟會如此相似:鄰人總在深夜時分擾我清夢,一會不知道什么東西砸到地上;一會兒是踩著高跟來回走動,踢踏踢踏;一會兒是兩人有了矛盾,扯開嗓門爭論;一會兒是大聲地深夜秘談交流……總之唯恐我們樓下聽不見。
面對如此狀況,我往往難以做到如季老先生般坦然,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輾轉反側,或以被子牢牢地捂住耳朵,可他們的聲音依舊鉆頭覓縫,無孔不入。于是只能暗自期待他們安靜下來,可這等待的過程實在難熬:心里像是被什么東西堵住了一般,難受煩躁,憤懣難平,最后寄希望于家人與之溝通。可我們這鄰人不知何原因,就是不愿意開門溝通,一敲他們的門,他們便停止任何聲響,等家人放棄溝通下樓后,他們又繼續(xù)原來的噪音模式。我感覺我們和鄰人總在玩著抓老鼠的游戲,一旦我們有所行動,老鼠便悄無聲息。
最終的結果就是一整晚的難以入眠,郁郁不歡。不得不承認我不是一個只有好脾氣的人,我的思緒容易波動,但這種不好的思緒終是以自我內(nèi)耗得到解決或者從未解決。
每次看《天真生活》的時候,都有一種季老先生仿佛就在旁邊的親切感,侃侃而談講述他的觀點,平靜地敘述他的故事,忍不住想繼續(xù)聽下去,給人一種很舒服、很享受的感覺。他就像在傳達著這本書名字一樣的生活態(tài)度,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保持天真。
讀《天真生活》有感5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所謂的醉,就是糊涂。人生難得糊涂,看淡榮辱得失、懂得取舍利弊,這種處世的態(tài)度才能享受天真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古有唐朝詩人李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告訴我們名利都是身外之物,過于計較只會徒增累贅和煩惱。今有季羨林先生,這本《天真生活》帶我們走進他的精神世界,感受平凡生活的幸福。
在我看來季羨林先生這一生并不平凡,雖然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憑借自己的努力學習最終考入了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在這之前就自學英文和德文,我們后來也看到老先生翻譯的許多外國著作和論文。在清華大學里獲得德國交換生的資格,也就有了后來的留德十年。并不是他不想回國,而是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不僅在《留德十年中》有些記錄,在這本書中也有,可見這十年對季先生的影響至深。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在德國經(jīng)歷了愛情。在出國前季先生已經(jīng)在包辦的婚姻下有了妻女,在德國遇到的這段感情,他最終因為對家庭的責任放棄了。不得不說,人生有太多意外和驚喜是我們不能掌控的。愛情也好,其他的也罷,能坦然的接受命運的安排,不屬于你的就不要強求。
我們每個人自從有了生命后,就一刻不得停歇,即使在睡覺的時候,身體也是活動的。人活著就是一刻不停在運動,我們的所見所聞,所說所看,所想所思,所遇見的所有人事物,都成了組成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能通過散文的方式記錄下來,每個人都是一本人生巨著。讀季先生的散文,其實也是對照自己。看他談成功、談容忍、談素質(zhì)、談撒謊、談遷就、談孝、談禮貌、談出國。又想和他論壓力、論恐懼、論朋友、論包裝,誰不想和這樣一個有內(nèi)涵的.老先生談天說地呢。
經(jīng)歷越豐富,越想回歸平淡。就像人長大了,總是懷念小時候,看過世界的黑暗復雜,就越向往天真無邪的生活。知世故而不世故,我們總要長大成熟,平淡也不是指庸庸碌碌,它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境界,更是對人生的態(tài)度,正確的面對成功與失敗,人人都有不可避免的欲望和奮斗的目標,而在挫折中能找回心里平衡才最重要。即使沒有驚濤駭浪,沒有狂風暴雨,沒有濃墨重彩,也要在發(fā)現(xiàn)平凡中的美,看盡人世繁華,最終回歸天真生活。
不是第一次看季羨林先生的作品了,聽一位近百歲的老先生娓娓道來,就像聽自己的爺爺講他過去的故事。生活就是由無數(shù)碎片組合而成,我們曾經(jīng)忽略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烙印在時光的塵埃里,一點一滴組成一條鏈子,將我們牢牢地與過去連在一起。人生不是一個行走的影子,即使是短促的蠟燭,熄滅了也會留下痕跡。
【讀《天真生活》有感】相關文章:
讀《天真媽媽》有感05-01
天真散文05-16
天真媽媽讀后感04-28
《天真媽媽》讀后感04-28
天真經(jīng)典散文09-30
天真日記范文01-26
天真的近義詞11-09
孩子的天真作文09-13
天真藍作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