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4-07-27 13:15:56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學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5篇】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有關概念和性質的過程,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交流的習慣;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能簡單應用;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索。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性質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學

  四邊形和三角形一樣,也是基本的平面圖形,它都有哪些性質呢?應該從何處著手探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呢?

  (二)自主學習

  一、教材導讀

  問題1首先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內容動手拼一拼,并把重要的內容下面畫上橫線。

  再次讓學生按照導學案上的步驟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從而得出結論: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注意:表示平行四邊形四個頂點的大寫字母應順時針或逆時針排列。

  問題2首先讓學生按照導學案提示操作,再次完成課本“做一做”。

  從而得到結論::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二、自主測評

  對“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的性質進行檢測。

  注意:答題過程的書寫。

  三、收獲與問題

  整個自主學習的`環節,學生有什么想法,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并予以解決。

  比如: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呢?

  為什么任意一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由兩個全等三角形拼接而成?

  (三)合作學習

  此題組的設計就是讓學生合作探究本節內容的難點,然后達成共識。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再合作完成有爭議的問題。

  注意:辯題設計第三題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來做。

  (四)探究展示

  一、問題共析

  此環節讓學生將組內問題在全班展示,組組交流,教師點評。

  二、展題設計

  對本節內容難點的鞏固,1題較為簡單,是對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該性質的直接應用。

  2題根據提示利用條件“DE平分∠ADC”和AD∥BC。

  注意:解題的書寫格式。

  (五)評價歸納

  先讓學生對著學案上的標題總結本節內容,然后自由發表觀點,談收獲。

  (六)深化拓展

  此環節是對本節內容進行全面檢測。試題分為三個層次:基礎反思、能力提升、拓展創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37-40頁

  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是在學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要求學生把角按大小分為三類,銳角、直角和鈍角。由于學生已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這節課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正確區分銳角和鈍角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好本節課為以后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學準備:三角尺、直尺、白紙、活動小棒、各種有角的彩色圖形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有各種各樣的角,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會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析各種角。

  3、結合生活情景,進行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銳角和鈍角,會用尺子畫出各種角。

  4、通過操作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的智力。

  設計意圖: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大膽放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借助觀察、操作、判斷等學習方式,體驗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小組合作交流,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探究把角按大小分為三類,然后分類驗證。并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消化新知。在這其中學生獲取知識,完全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建構,并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啟發導入

  1、(出示游樂場的圖片)談話激趣。

  2、觀察圖片,并與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匯報引入角。

  師:這位同學找到了角,你也能找到一個角嗎?(課件逐一演示)

  4、(點擊,實物去掉、只剩角)師:上學期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直角、畫角、做角、找角)

  5、談話引題。

  從學生喜歡又熟悉的游樂場引人,迅速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一上課就馬上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通過對角的知識的回憶,引導學生自然的進入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主動探究獲得新知

  (一)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1、就地取材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2、合作交流

  師: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3、指名小組匯報結果,并說明分的理由。

  4、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二)分類驗證滲透方法

  1、驗證直角

  師:(指直角一類)我們怎樣來驗證這些角是是不直角呢?(用三角板比一比)

  2、學生上臺驗證,并說出自己是怎樣比的。

  3、驗證其它兩類角

  師:他說得對嗎?誰還能用這種方法來驗證其他的角嗎?

  4、給角取名

  設問1:你能給比直角小的角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嗎?

  師:小朋友們給它起的名字真好聽!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數學家就給它們起了一個名字,叫銳角。和老師一起說:銳角銳角。快找一個銳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設問2:你能給比直角大的角也起一個名字嗎?真不錯,數學家也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鈍角。和老師一起說:鈍角鈍角。快找到一個鈍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5、師:好!那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幾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把學生的作品作為教學素材,更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給足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小組合作,自主探索這些角的分類,通過兩種分法的討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在學生自主探索出角的分類后,再來分類驗證,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一系列活動,獲得新知。特別是給角起名字環節設計,吸引全體學生都來自由想象,輕松表達,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三、實踐運用深化發展

  1、做角:請小朋友們快速地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并給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它是什么角,好嗎?開始吧!

  2、舉例:小朋友們做出了這么多的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也隨處可見,說一說生活當中你在哪也見過這些角?

  3、師:其實用我們人體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展示五角星)

  師:你能發現這個五角星上有幾個角,它們分別是什么角?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嗎?

  5、畫角:看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可真多呀!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也在生活中找到了角,還利用自己聰明的大腦、靈巧的小手制做出了許多自己喜歡的角,那如果老師說出一個角,你能在紙上畫出來嗎?

  老師說學生畫,然后學生同桌之間互考。(教師巡視,選一些角貼在黑板上)

  師:你們喜歡這些角朋友嗎?可是它們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學生練習)

  6小小設計(用角或有角的圖形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這些活動的設計是學生消化知識的重要環節,這幾個活動的設計突出了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如用四肢表示角學生感到非常有意思,原來人的身上也有角,每個孩子肆意的舒展自己的四肢,演示了各種角,整個環節輕松愉快。如又小小設師練習,既具有趣味性,又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有哪些收獲?

  對知識的梳理和情感的體會

  教學片段實錄:(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片段實錄)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

  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指名小組匯報結果。

  師:你們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小組1:我們分兩類,是直角的一類,不是直角的一類。

  小組2:不對。應該分三類。直角的一類,比直角小的一類,比直角大的也一類。

  其余小組:對,我們也分三類。

  師微笑:你們都贊同分三類,那分兩類到底有沒有道理?(學生思考)

  稍一會兒。

  生1:我知道了,分兩類也是有道理的。我們是按角的大小分,他們是按是不是直角分的。

  生2:我懂了,兩種分法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分的標準不一樣。

  師:是呀,很多時候,數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像今天我們給角分類一樣,標準不同,分法也就不同。

  反思:

  本節課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的設計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使整個教學過程組織有序、情趣并生,學生學得輕松、扎實、愉快,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本節課,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上離我們的學生較遠的素材變為學生非常熟悉的游樂場所圖片出現,學生果然興致極高,立即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使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新知探究環節中,我創造性地把學生的作品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全過程,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地為學生創設了從事數學學習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如,讓學生小組合作,比一比、分一分,并說一說你是怎么什么分?再在分的基礎上分類驗證。特別是剛才有幾個角用眼睛觀察有爭議的,通過親手驗證,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讓它們歸隊。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也為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乃至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精心預設,為生成導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設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毫無價值的。只有課前的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只有課前的成竹在胸,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因此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如在匯報分的結果時,第一組孩子說:我們分兩類,是直角的一類,不是直角的是一類。由于我在備課時就預想過學生可能有兩種分法,所以當這位學生說出這種分法時,我從容地把球扔給學生,然后引導全體學生共同討論這種分法是否有理。(絕大部分孩子都是分三類)經過激烈討論,最后大家一致認同:角分兩類或者三類都是可以的。這樣更加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當然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課的所有細節,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出相應的變動。因此在圍繞學生發展精心設計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在變動不已的課堂中發現、判斷、整合信息,適時調整教學思路、教學進程或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現有的數學現實,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

  總之,新教材給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戰。作為一線的我們應該創造性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資源,精心設計,讓新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煥發勃勃生機。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3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找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對該命題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對命題理解能力是我們今后研究數學必備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學科能力的基礎.

  難點: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理解和掌握一個命題,一定要分清它的題設和結論,所以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但有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不明顯.例如,“對頂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一些沒有寫成“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題,學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題設,哪是結論,又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所以分清題設和結論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二)教學建議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或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結合學生熟悉的事例,來理解命題的概念、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并能判斷一些簡單命題的真假.

  2、命題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雖然高中階段我們還要學習,但對于程度好的A層學生還要理解:

  (1)假命題可分為兩類情況:

  ①題設只有一種情形,并且結論是錯誤的,例如,“1+3=7”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

  ②題設有多種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種情形的結論是錯誤的.例如,“內錯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這個命題的題設可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都等于90°,這時兩直線平行;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不都等于90°,這時兩直線不平行.整體說來,這是錯誤的命題.

  (2)是否是命題:

  命題的定義包括兩層涵義:①命題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②這個句子必須對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斷.即命題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語法上,這樣的句子叫做陳述句,它由“題設+結論”構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陳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過直線AB外一點作該直線的平行線.”疑問句“∠A是否等于∠B?”感嘆句“竟然得到5>9的結果!”以上三個句子都不是命題.

  (3)命題的組成

  每個命題都是由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命題常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么”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有些命題,沒有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題設和結論不明顯.對于這樣的命題,要經過分折才能找出題設和結論,也可以將它們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另外命題的題設(條件)部分,有時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題的結論部分,有時也可用“求證……”或“則……”等形式表述.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命題、真命題、假命題等概念有所理解.

  2.使學生理解幾何命題的組成,能夠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兩部分,并能將命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會判斷一些命題的真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是: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分析語句,理解命題

  1.教師讓學生隨意說一句完整的話,每個小組可以派一名同學說,如:

  (1)我是中國人。

  (2)我家住在北京。

  (3)你吃飯了嗎?

  (4)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5)畫一個45°的角。

  (6)平角與周角一定不相等。

  2.找出哪些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學生答:(1),(2),(4),(6)。

  3.教師給出命題的概念,并舉例。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中,每句話都判斷什么事情.所謂判斷,就是肯定一個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在數學課中,只研究數學命題,請學生舉幾個數學命題的例子,每組再選一個同學說.(不要讓說過的再說)

  如:的句子,叫做命題,分析(3),(5)為什么不是命題.

  教師分析以上命題

  (1)對頂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一條射線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一定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4)如果a>0,b>0,那么a+b>0。

  (5)當a>0時,|a|=a。

  (6)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銳角。

  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說出以下兩個例子,并問這是不是命題。

  (7)a>0,b>0,a+b=0。

  (8)2與3的和是4。

  有些學生可能給與否定,這時教師再與學生共同回憶命題的定義,加以肯定,先不要給出假命題的概念,而是從“判斷”的角度來加深對命題這一概念的理解。

  4.分析命題的構成,改寫命題的形式。

  例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l)分析此命題的構成,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成立的條件,后一部分是在前一部分條件下所得的結論.已知事項為“題設”,由已知推出的事項為“結論”。

  (2)改寫命題的形式。

  由于題設是條件,可以寫成“如果……”的形式,結論寫成“那么……”的形式,所以上述命題可以改寫成“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請同學們將下列命題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

  ①對頂角相等。

  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么它們相等。

  ②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如果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內錯角相等。

  ③等角的補角相等。

  如果兩個角是等角,那么它們的補角相等。(注意不僅僅限于兩個角,如果多個角相等,它們的補角也相等。)

  以上三個命題的改寫由學生進行,對(2)要更改為“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內錯角相等。”

  提示學生注意:題設的條件要全面、準確.如果條件不止一個時,要一一列出。

  如:兩條直線相交,有一個角是直角,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可改寫為:

  “如果兩條直線相交,而且有一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二、分析命題,理解真、假命題

  1.讓學生分析兩個命題的不同之處。

  (l)若a>0,b>0,則a+b>0

  (2)若a>0,b>0,則a+b<0

  相同之處:都是命題.為什么?都是對a>0,b>0時,a+b的和的正負,做出判斷,都有題設和結論。

  不同之處:(1)中的結論是正確的,(2)中的結論是錯誤的。

  教師及時指出:同學們發現了命題的兩種情況。結論是正確的或結論是錯誤的,那么我們就有了對命題的一種分類:真命題和假命題。

  2.給出真、假命題定義

  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么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

  假命題:如果題設成立,結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都是錯誤的命題,叫做假命題。

  注意:

  (1)真命題中的“一定成立”不能有一個例外,如命題:“a≥0,b>0,則ab>0”。顯然當a=0時,ab>0不成立,所以該題是假命題,不是真命題。

  (2)假命題中“結論不成立”是指“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正確”,如:“a的倒數一定是”,顯然當a=0時命題不正確,所以也是假命題。

  (3)注意命題與假命題的區別.如:“延長直線AB”.這本身不是命題.也更不是假命題。

  (4)命題是一個判斷,判斷的結果就有對錯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題,強調真假命題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題。

  3.運用概念,判斷真假命題。

  例請判斷以下命題的真假。

  (1)若ab>0,則a>0,b>0。

  (2)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3)如果n是整數,那么2n是偶數。

  (4)如果兩個角不是對頂角,那么它們不相等。

  (5)直角是平角的一半。

  解:(l)(4)都是假命題,(2)(3)(5)是真命題.

  4.介紹一個不辨真偽的命題.

  “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們可以舉出很多數字,說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而且至今沒有人舉出一個反例,但也沒有一個人能證明它對一切大于4的偶數正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即已經證明了“1+2”,離“1+1”只差“一步之遙”.所以這個命題的真假還不能做最好的判定。

  5.怎樣辨別一個命題的真假。

  (l)實際生活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數學中判定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過證明。

  (3)要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即可。

  三、總結

  師生共同回憶本節的學習內容。

  1.什么叫命題?真命題?假命題?

  2.命題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

  3.怎樣將命題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初步會判斷真假命題.

  教師提示應注意的問題:

  1.命題與真、假命題的關系。

  2.抓住命題的兩部分構成,判斷一些語句是否為命題。

  3.命題中的題設條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寫“如果”時應寫全面。

  4.判斷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而判斷真命題,數學問題要經過證明。

  四、作業

  1.選用課本習題。

  2.以下供參選用。

  (1)指出下列語句中的命題.

  ①我愛祖國。

  ②直線沒有端點。

  ③作∠AOB的平分線OE。

  ④兩條直線平行,一定沒有交點。

  ⑤能被5整除的數,末位一定是0。

  ⑥奇數不能被2整除。

  ⑦學習幾何不難。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真命題。

  ①若a=b,則a2=b2。

  ②連結A,B兩點,得到線段AB。

  ③不是正數,就不會大于零。

  ④90°的角一定是直角。

  ⑤凡是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3)將下列命題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①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②若a2=b2,則a=b。

  ③同號兩數相加,符號不變。

  ④偶數都能被2整除。

  ⑤兩個單項式的和是多項式。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4

  秋游

  教學內容: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4—5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連減的計算方法。

  2、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 學重 難 點 :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 學準 備:情境圖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說圖意。

  2、結合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先獨立思考這個問題,然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全班匯報提出的問題。

  (1)兩隊都上了船后,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2)乘車返回學校,還有多少人沒上車?

  2、獨立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兩隊都上了船后,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請同學們先獨立進行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是怎樣算的?

  3、全班交流算法。

  (1)90-45-25=20(人)

  (2)兩只船共能坐下的人數。 不能上船的.人數。

  45+25=70(人) 90-70=20(人)

  重點指導第一種算法的豎式,問:每一步都求的是什么?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4、解決第二個問題。

  乘車返回學校,還有多少人沒上車?

  請你說一說解答的理由。

  5、算一算。

  89―36―27=100―54―38=

  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8 55 67 16 4 ― 2 5― 1 7― 3 4― 1 2( )( ) ( )( )

  2、計算。

  77―33―2596―39―45 100―91―8

  四、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 書 設 計 : 秋游

  (1)90-45-25=20(人)

  (2)兩只船共能坐下的人數; 空著的座位數數。 45+25=70(人) 90-70=20(人) 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三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知道用分析法解答三步計算應用題,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

  2. 能正確列式解答,掌握檢驗方法,進行檢驗。

  3. 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4. 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重點

  難點

  學會分析數量關系。

  靈活檢驗。

  課型、主要教學方法

  新授課 講解法 討論法 練習法

  縉云實驗小學 陳耀紅

  操 作 過 程

  板書設計: 一般的三步計算計算的應用題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少8棵

  (1) 四年級種樹多少棵? 36×2=72(棵)

  (2) 三、四年級一共種樹多少棵? 72+36=108(棵)

  (3) 五年級種樹多少棵? 108-8=100(棵)

  教師活動 預計時間(18 )分

  學生活動 預計時間( 22 )分

  一. 復習舊知.

  1. (大屏幕出示準備題):同學們種樹,三年級種了36課,四年級種的棵數三年級的2倍,三、四年級共種了多少棵?

  2. 指名讀題.

  3. 板書綜合算式.

  4. 還有其他解法嗎?

  二. 新授

  1. 導入課題.

  出示例1: (把準備題中的三、四年級一共種樹多少棵?改成五年級種的棵數比三、四年級種的棵數少8棵,五年級種樹多少棵?)----引入課題。

  2. 指導理解題意,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

  (1)指名說條件和問題。

  (2)評議所畫的線段圖是否符合題意,修改。

  3. 指導探求解題思路。

  (1)、問:要求“五年級種多少棵”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2)、指名回答。

  小結解題思路。

  (3)、出示解題步驟。

  4、 指導嘗試解答。

  (根據回答板書)

  板書綜合算式.

  5、教學檢驗方法。

  問:你有什方法對這道題進行檢驗?

  小結:(1)把得數當作已知數再算一遍.

  (2)換一種方法解答.

  三. 試一試.

  出示(例1:缺少問題)

  要求:提出一個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 解題思路訓練。

  2. 針對性練習

  3、總結.

  五、檢測練習.

  1. 讀題,畫出線段圖.

  2. 說出解題思路.

  3. 列式解答.

  4.可能有:36×(2+1)

  1.齊讀課題

  2. 仔細讀題.

  (1) 說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2) 根據條件在準備題已畫的線段圖上進行修改。

  3.探求解題方法.

  (1)、討論,回答。

  (2)、同桌互說解題思路,指名說。

  4.嘗試解答。

  (1) (1)分步列式

  (2)綜合列式

  (3)還有什么方法?

  5.想一想:有那些方法可以進行檢驗?

  說出方法。

  嘗試練習.

  (1)提出問題。

  (2)列式解答

  (3)集體評議.

  讀題并填空。

  (1) 小明有12張郵票,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小華的郵票比小明和小青的總數多8張,小華有幾張?想:要求小華有幾張郵票,要知道

  ( )和( )各有幾張郵票,已知( )

  ,所以要先求出 ( ) 的郵票張數,再求出 ( ),最后求( ) 。

  完成練一練1。

  1.板演。

  2.校對,集體講評 。

  編應用題。(三

  數學教案-三步計算應用題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6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學生的學習參與面,減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中,下文將準備了初中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如下: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的學習,要使學生在情感與態度上,認識到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認識現實生活中圖形間的數量關系,能夠設計精美的圖案,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在民主、和諧、合作、探究、有序、分享發現快樂,感受學習的快樂。對于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積極參與對知識的探究,經歷發現知識,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經歷發現知識道路上坎坎坷坷,達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達到漫江碧透,魚翔淺底的境界,在經歷這些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運算能力,使所有學生在數學上都有不同的發展,盡可能接近其發展的最大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辯證唯物主義的熏陶,提高學生素質。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知識的前后聯系,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與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整數指數冪的概念及運算性質,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數 函數是研究現實世界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模型,本單元學生在學習了一次函數后,進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數。學生在本章中經歷:反比例函數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經歷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的探索過程,在交流中發展能力這是本章的重點之一;經歷本章的重點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數及圖象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經歷函數圖象信息的識別應用過程,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根據所給信息確定反比例函數表達式,會作反比例函數圖象,并利用它們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章的難點在于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以及提高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許多重要的性質,如兩個銳角互余,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而且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性質,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介紹勾股定理及其應用,第二節介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邊形 四邊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一種圖形,尤其是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邊形的用處更多。因此,四邊形既是幾何中的基本圖形,也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本章是在學生前面學段已經學過的四邊形知識、本學段學過的多邊形、平行線、三角形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也可以說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系統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內容的學習也反復運用了平行線和三角形的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本章的內容也是前面平行線和三角形等內容的應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數據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及極差、方差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統計量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情況,并通過研究如何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三、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七認真工作。把教學七認真作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指導成立課外興趣小組的民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分層布置分別適合于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要照顧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展。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10、站在系統的高度,使知識構筑在一個系統,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八方聯系,渾然一體,使學生學得輕松,記得牢固。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7

  活動目標

  1、在探索同數分解規律的游戲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2、使幼兒感受同數分解的數量關系,理解同數分解的實際意義,了解大數對小數的包含關系。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規則意識和歸納概括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操作學具:人手一份與課件相配套的6朵小花卡片;

  人手一份10以內不同數量的蝴蝶卡片。

  課件:與操作活動和游戲結合使用的課件。

  活動過程實錄

  一、問答游戲“編花籃”,復習6的分解組成。

  師:“今天我們來玩編花籃的游戲好嗎?小朋友編的數和老師編的數合起來是6。”

  師:“編、編、編花籃,編個花籃采花甜,我編1,你編幾?”

  幼:“你編1我編5,1和5和起來是6。”

  二、分花操作游戲使幼兒發現6的'同數分解。

  1、出示電腦動畫6朵花,引導幼兒學習。

  2、師: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幼:花朵

  師:一共有幾朵花?

  幼:6朵花。

  這些花有什么不同?

  幼: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

  (幼兒很容易的發現花的形狀、大小、顏色不同。)

  3、游戲“分花”,使幼兒通過操作學具能夠找出6的同數分解。

  師:“老師也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相同的6朵花,請小朋友根據特征將它分一分,看看都能分成幾和幾?”

  幼:6能分成3和3,6能分成2和2和2,6能分成6個1。

  (幼兒找出了6的所有同數分解。)

  4、幼兒說出操作結果,教師在電腦上演示組成式。

  5、引導幼兒觀察組成式發現同數分解的特點。

  師:“在這三個組成式中,有一個小秘密,誰發現了?”

  幼:有6個1。

  幼:1是一樣的。

  幼;1、2、3都比6小。

  (幼兒都能發現同數分解的部分數相同。)

  教師小結:這三個組成式有的分成兩部分,有的分成幾部分,它們的部分數都相同,而且都比總數小。象這樣把一個數分成相同的幾部分的分解組成叫同數分解。

  6、出示電腦動畫,區分同數分解與其他的分解組成。

  請幼兒找出哪些是同數分解,哪些不是同數分解。

  (幼兒能正確的找出同數分解。)

  三、游戲“蝴蝶找朋友”,通過操作學具使幼兒發現10以內數的同數分解

  1、教師為幼兒準備不同數量的蝴蝶,請幼兒找到10以內數的同數分解。

  (幼兒能夠根據自己蝴蝶的數量找到同數分解。)

  2、幼兒說出操作結果,教師在電腦上演示組成式。

  3、師:除了1以外10以內的數都能進行同數分解,至少有幾種方法?

  幼:一種。

  師:是怎么分的?

  幼:都能分成1、1、1、1……

  教師小結:除了1以外的數都能進行同數分解,而且至少有一種方法,就是“是幾就分成幾個1”,如3分成3個1、8分成8個1。

  四、出示電腦動畫游戲,鞏固10以內數的同數分解

  1、師:“小朋友都知道了同數分解的方法,現在我們就來玩一個搶答的游戲,老師出題,會的小朋友舉手,誰舉的最快我就叫誰來回答,答對的就可以得到小企鵝的夸獎,答錯了小企鵝就會摔倒。”

  2、電腦顯示10以內的數,幼兒以搶答形式進行同數分解。回答后,電腦顯示正確答案,答對了,小企鵝跳起來說:“嘿,你真棒。”答錯了,小企鵝隨著音樂聲眼冒金星摔倒在地。

  (幼兒對同數分解掌握的很好,興高采烈的搶答,都想得到小企鵝的夸獎。)

  五、活動延伸游戲“編花瓣”。

  1、師:“除了10以內數能進行同數分解,大數也能進行同數分解。現在,我請全班小朋友來玩編花瓣的游戲,老師說編成幾瓣,小朋友就幾個人手拉手蹲下表示編好。沒編好花瓣的小朋友不能蹲下,現在我們就來報數,看看我們班有多少小朋友。”

  (幼兒報數后,知道班級有30名小朋友。)

  2、幼兒游戲:尋找30的同數分解,如“編、編、編花瓣,你也編,我也編,快快編成5瓣花”,教師總結游戲結果:“小朋友都找到伙伴編花瓣了,一共編成了6個5瓣花,說明30能進行同數分解,能分成6個5。”幼兒繼續游戲,分別編成1、2、3、4、6、7、8、9、10瓣花,找一找30能否進行其他數的同數分解。

  (幼兒熱烈游戲,每個幼兒都極力的快速找到伙伴來編花瓣。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充分理解了同數分解的含義。)

  六、結束:

  小朋友,大數也能進行同數分解,而且有些大數同數分解的方法更多,小朋友回家也找一找其它大數的同數分解,好嗎?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3.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從而正確利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出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一)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二)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了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例的應用.

  教師板書:比例的應用

  二、新授教學.

  (一)教學例1(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1.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1)思考: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

  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

  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教師板書: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教師追問: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 千米.

  =

  2 =140×5

  =350

  答: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

  3.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9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課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二元一次方程組、平面上直線的位置關系和度量關系、多項式的運算 、軸對稱圖形、數據的分析與比較。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本章主要使學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以及怎樣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簡單應用。

  難點: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準確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本章通過實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培養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學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種解法。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章 平面上直線的位置關系和度量關系

  本章使學生了解在平面內不重合的兩條直線相交與平行的兩種位置關系,研究了兩條直線相交時的形成的角的特征,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兩條直線平行的長期共存條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關圖形平移變換的性質,利用平移設計一些優美的圖案。

  重點:垂線和它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質,平移和它的性質,以及這些的組織運用。

  難點:探索平行線的條件和特征,平行線條件與特征的區別,運用平移性質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以及進行圖案設計。

  第四章 多項式的運算

  本章主要要求了解多項式的的有關概念,能進行簡單的多項式的加、減、乘運算,以及乘法公式。注重聯系實際,為將來學函數奠定基礎讓課堂內容生動、趣味化,從學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重點:對于每個概念的正確理解,以及各項法則的正確、靈活的'應用。

  難點:探索各項法則的形成原因。

  五章 軸對稱圖形

  本章主要體會對稱之美,利用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認識和欣賞軸對稱在現實中的應用。認識特殊三角形的性質及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設計開放性很強的練習,關注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關注局部與整體的教學思維的訓練。

  重點:探索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及其相互關系,豐富對空間圖形的認識和感受。

  難點: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幾何規律。

  第六章 數據的分析與比較

   本章緊扣數據,抓住概念本質,緊密聯系實際對平均數、加權平均數、極差、方差的概念進行闡述。注重了讓學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形成結論的教學方法。

  重點:掌握加權平均數的意義、計算及與普通平均數的區別與聯系;掌握理解極差、方差的有關概念與意義;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數據的分析。

  難點:能聯系實際問題,利用數字特征分析數據組的統計特性,并對不同數據組的性質進行比較。

  學情分析

  本學期是本年級學生初中學習階段的第二學期。通過上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更有像陳琦、嚴細毛、瞿俐純等同學更是對數學探究活動情有獨衷。上期期末考試中,0901整體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級,但有兩極分化的趨勢。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學生高于10%,而且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應有的熱情和自信,有自暴自棄之嫌。

  目標任務

  本學期的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數學問題,要鼓勵學生去探索、發現數學的奧妙,用學到的本領去解決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學中既要注意知識的覆蓋面,關注中考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又要突出數學知識在社會、科技中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練習中熟記知識要點、考試內容,掌握應試技巧和數學思想方法,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試中力爭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優秀率30%以上,并將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0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

  2.使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發展學生的數感。

  〖重點難點〗

  結合實踐經驗,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小明的爸爸是個養殖專業戶,這些雞,鴨,鵝除了支付小明的學費和一家人的.開銷外,還有結余呢!今天,我們一起去他家的養殖場去看看,看看誰能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

  (二)自學質疑

  (1)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師:同學們,這幅圖漂亮嗎?生:好漂亮啊!

  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生:養殖場。

  師:養殖場都養了些什么呀?

  師:你仔細看一看,有多少只雞?多少只鴨?多少只鵝?

  養殖場有92只鴨子,22只鵝,還有100只雞。

  師: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現,然后告訴老師。

  生1:我發現養殖場中雞最多,有100只,鵝最少只有22只,

  (雞比鵝多得多)。鴨子92只,鵝有22只,(鴨比鵝多一些)。

  生2:我發現:鴨子92只比雞100只少一些,鵝22只比雞100只少得多。

  師:還可以怎么說呢?

  生1:雞100只比鴨子92只多一些,鴨子92只比鵝22只多一些。[也就是說鴨子比雞少一些,鵝比鴨子少一些。

  (3)質疑反饋,點撥引導。

  你能用剛學過的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從現實生活中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呢?

  生1:教室里,有一位老師,44個學生,學生比老師多得多。

  師:反過來呢?

  生2:老師比學生少得多。

  生3:媽媽買了15個蘋果,22個梨,(梨比蘋果多一些),(蘋果比梨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扎實新知

  同學們,我們來看智慧老人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1.跑步的有86人。

  2.我爸爸今年37歲。

  3.這半籃有28個松果。

  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后集中交流,進行評價。

  (四)實踐作業,強化新知

  用3、6、4的三張卡片中的兩張組成兩位數,最大的數是多少?最小的數是多少?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1

  教材分析:

  本節課在認識平均分與除法意義的基礎上,結合“快樂的動物”這一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倍”是一個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書沒有給它下定義,而是通過“畫一畫、擺一擺、圈一圈”等具體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倍”的意義。因此,教學時我會充分利用主情境圖中提供的素材,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經歷將一個具體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逐步形式對“倍”的認識。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義,99%的學生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并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聯系,98%的學生會用乘、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倍”雖然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倍”這個概念還是比較抽象的,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二年級學生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愛玩、好動,接受新鮮事物快,又敢于挑戰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學時要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求異思維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

  學習目標:

  1、在比較小動物數量關系的過程中體會“倍”的意義,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會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3、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經歷用圖形直觀和除法豎式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難點:

  理解“倍”的意義。

  學習準備:

  教師:課件、15個圓形磁扣。

  學生:作業紙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把手伸出來,我們一起玩個拍手游戲。

  老師拍2下,請你拍出3個2下,要讓老師一下就能聽出你拍的是3個2下。

  (拍完后師提問:你拍了幾下?)

  生:拍了6下。

  老師拍3下,請你拍4個3下。

  師:同學們敏捷的思維表現,迎來了許多快樂的動物,(板書:快樂的動物)它們想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數學知識,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們的到來。(生鼓掌,課件顯示主題圖。)

  【設計意圖:】學生的自主參與是《課標》關注的主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以“拍手游戲”的情境入手,通過拍出“幾個幾”,既復習了舊知,鞏固了知識去,又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枯燥乏味的思想,變為玩中學的理念,為后面環節的學習做良好鋪墊。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觀察情境圖,尋找數學信息。

  師:同學們快往這看,請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都來了哪些小動物?

  生:鴨子、松鼠、孔雀、猴子、小鳥、和小雞。

  師:觀察的真仔細,請認真的數一數它們各有多少只?并把數出的結果記錄在書第70頁“數一數,填一填。”相應的方格中吧。(課件出示“數一數,填一填。”相應的內容。)

  學生開始統計動物的只數,老師巡視指導填寫,指名匯報交流。

  師:寫完的孩子請用優雅、帥氣的坐姿告訴老師。誰來說一說答案?

  生:小鴨子有6只,小鳥有12只,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松鼠有2只,小雞有8只。

  學生匯報時,其他同學加以確認后教師板書動物的只數。

  【設計意圖:】通過“數一數、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有序的觀察,培養學生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2、體會“倍”的意義。

  (1)畫一畫。

  師:同學們數得非常認真!在這些小動物里就數猴子和鴨子最調皮、最機靈了,它們向同學們發起了挑戰,敢于接受挑戰的孩子請坐直。請看挑戰內容。

  (課件顯示:如果3只猴子,用3個圓圈來表示,6只鴨子,用6個圓圈來表示,請試著畫一畫并且一眼就能讓我們發現鴨子的只數和猴子的只數之間的關系。)

  師:請同學們拿出本子動手畫一畫吧,比比看誰畫的又快又明了。

  學生在本上畫,教師巡視并指導,同時找一名畫的快的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

  師:畫完的同學請用坐姿向老師示意。請看我們班這位小老師畫的,你認為他畫的怎么樣?

  猴子:○○○

  鴨子:○○○ ○○○

  生:很清晰,整齊。

  師:如果你也是這樣畫的請自己鼓鼓掌。誰能說一說鴨子的只數和猴子的只數之間關系?

  生:鴨子的只數比猴子的只數多3只。

  生:猴子的只數比鴨子的只數少3只。

  師:你們可真是火眼金睛呀,鴨子的只數與猴子的只數除了有比多比少的關系外,還有一種神秘的關系。

  (2)圈一圈。

  師:同學們,看,猴子有3只,我們把它圈在一起(邊說邊在黑板上圈),看作1份,也就是幾個幾?

  生:1個3;

  師:鴨子有6只,6里面有這樣的幾份呢?請用你靈巧的小手試著圈一圈吧!

  一生黑板圈一圈,其他生練習本上完成。

  師指黑板圖問:你圈出了幾份?

  生:我圈出了2份。

  師:他正好圈出了2份,說明鴨子的只數里有二份猴子的只數那樣多。也就是說6里面有2個3。(板書:6里面有2個3。)這時我們就說:6是3的2倍。

  師:6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

  生:6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

  師邊聽匯報邊板書。鴨子的只數猴子的只數

  師:既然6是3的2倍,6又代表的是鴨子的只數,3代表的是小鴨子的只數,所以我們說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板書生齊讀: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

  師:我們剛才3個一份,3 個一份圈,實際上就是看6里面有幾個3對不對?

  生:對。

  師:那我們怎么列式呢?

  生:6÷3=2

  師:2是指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因為“倍”不是單位名稱,它是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所以算式中的得數后面不寫“倍”字。

  師:你們知道除法算式里的6、3和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嗎?誰想當個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生:6表示鴨子的只數,3表示猴子的只數,2表示鴨子數是小猴的2倍。

  生:6表示6只鴨子,3表示3只猴子,2表示鴨子數是小猴的2倍。

  師:說得真清晰。同學們,鴨子的只數與猴子的只數之間這種神秘的關系,現在你們知道了嗎?

  師:對,它們的只數之間還有倍數關系,即:鴨子的只數是猴子的2倍。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環節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通過“畫一畫、圈一圈”等活動,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下學習數學,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從而在玩中初步理解倍的含義。

  3、加深對“倍”的認識。

  師;松鼠和小雞看到同學們這么聰明能干,它們想挑戰同學們有關“倍數關系”的問題掌握得怎么樣?有信心嗎?

  生;有。

  師:好樣的!請看挑戰內容,一起讀一讀。(課件顯示:小雞數是松鼠的倍。 請“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

  師:同學們請用你喜歡的圖形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吧。完成后同桌兩人1組,互相說一說做法。

  學生動手操作后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聽?

  生1:我用2個圓片表示小松鼠的只數,用8個圓片表示小雞的只數。我先把松鼠的兩個圓片圈起來,然后再2個2個地把小雞的8個圓片圈起來。我發現8里有4個2,所以我知道小雞的只數是松鼠的4倍。 8÷2=4。

  師:和他辦法相同的同學請舉手。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先畫了2個星星表示小松鼠的只數,又畫了8個小星星表示小雞的只數。我把8個小星星每2個分成一組,我發現能分成4組,我知道了小雞的只數是松鼠的4倍。 8÷2=4。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朋友“倍”,看,鴨子數是猴子的幾倍?小雞數是松鼠的幾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生:除法算式。

  師:像這樣,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解決。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小動物們可不太相信,它們出了兩道有關倍數的題想考考同學們,請看內容:(課件顯示:“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的內容。)

  師:一起讀一讀要求和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做對嗎?打開書第70頁最下面動手開始吧!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生:松鼠有2只,我畫2個三角形,把它們圈在一起,看成1份,也就是1個2,鴨子有6只,我畫6個三角形,2個一圈,圈了3份,6里面有3個2,

  6÷3=2,鴨子數是猴子的2倍。

  師:老師真佩服你的語言組織能力!掌聲送給他!如果同學們也是這樣想的請你這樣坐(老師示范坐直的姿勢)。

  師:誰來說一說下一題的做法?

  生:孔雀有1只,畫1顆五星來表示,把它圈起來,看成1份,猴子有3只,畫3顆五星來表示,1個1個的圈,圈了3份,3里面有3個1,,3÷1=3,猴子數是孔雀的3倍。

  師:說得非常清楚,看來你已經和倍交成了朋友,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請為自己鼓鼓掌!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力求實現教學由“扶”到“放”的過程。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和解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活動中加深對“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尋找倍數關系,拓寬思維。

  師:在這些小動物中,還有一些動物的數量之間也存在著倍數關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試著說一說。

  生1:小鳥的只數是小猴子的4倍,12÷3=4。

  師:你還能說出除法算式來,真了不起!

  生2:小鴨子的只數是孔雀的8倍,8÷1=8。

  師:看到同學們敢于發言,善于提問的學習態度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這樣,同桌2人一組,一個做老師提一個有關倍的問題,另一個做學生來回答,如果有困難請舉手問老師,說完后請坐直,比比看哪一組的速度快!開始吧!

  【設計意圖:】本環節完全“放手”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操作,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活動中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讓學生考學生,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1、“練一練”第1題。

  師:同學們出色的表現,又迎來一些小動物,我們一起去看看是誰來了?

  (課件出示書第71頁練一練的第1題。)

  師: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生:第一幅圖中有8只老鼠,4只小貓,求老鼠是小貓的幾倍?

  生:第二幅圖中有4只蜻蜓,2只蝴蝶,求蜻蜓數是蝴蝶的幾倍?

  師: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第71頁,看第1題,開動腦筋,試著填一填。

  學生做完后指名匯報交流。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找2名學生交流,根據情況教師進行適當表揚。)

  2、看星星,找倍數。

  (1)總結各小組得星情況。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時間內已經和倍交成了知心朋友。小動物們可開心了,他們為我們送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快來看看吧。

  (課件顯示以下內容:1、師生一起總結各小組的得星情況。2、同桌兩人一組互相提出一道有關倍數關系的問題,讓對方口頭列式解答。3、完成后請坐直!比比看,哪個小組的速度快!)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師:根據各組的得分情況,你能提出一個有關倍數關系的問題嗎?

  (3)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來說一說?(找2組同學來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適當表揚。)

  【設計意圖:】本環節力求通過真實的學習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新理念;通過練習體驗,加深對“倍”的理解。尤其是“看星星,找倍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課堂回顧。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掌握了一些有關倍數方面的問題,你能說說嗎?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你想夸夸誰?

  找3名學生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的收獲可真是不少啊,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在學生談體會,談收獲的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及他人進行正確的評價,從而使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為學生的心理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作業布置。

  師:課下,找一找生活中有關倍數的問題,用你靈巧的小手在A4紙上寫一寫、畫一畫、算一算吧。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2

  本節課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5》(北師大版)第一章數列第二節等差數列第一課時.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為今后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聯想”、“類比”的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等差數列的定義,會應用定義判斷一個數列是否是等差數列:

  (2)賬務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其推導過程:

  (3)會應用等差數列通項公式解決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定義的理解和通項公式的推導、應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的能力,體驗從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提高熟悉猜想和歸納的能力,滲透函數與方程的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動,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用于發現的求知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①等差數列的概念;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教學難點】

  ①理解等差數列“等差”的特點及通項公式的含義;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情分析】

  我所教學的學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學生(平行班學生),經過一年的高中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知識經驗已較為豐富,他們的智力發展已到了形式運演階段,具備了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弱,學習數學的興趣還不是很濃,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從具體的生活實例出發,注重引導、啟發、研究和探討以符合這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設計思路】

  1.教法

  ①啟發引導法: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建構;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性.

  ②分組討論法:有利于學生進行交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③講練結合法:可以及時鞏固所學內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2.學法

  引導學生首先從三個現實問題(數數問題、水庫水位問題、儲蓄問題)概括出數組特點并抽象出等差數列的概念;接著就等差數列概念的特點,推導出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可以對各種能力的同學引導認識多元的推導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從0開始,將5的倍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得到的數列是什么?

  2.水庫管理人員為了保證優質魚類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用定期放水清庫的辦法清理水庫中的雜魚.如果一個水庫的水位為18,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最低降至5.那么從開始放水算起,到可以進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庫每天的水位(單位:)組成一個什么數列?

  3.我國現行儲蓄制度規定銀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為單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計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單利計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 000元錢,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單利,5年內各年末的本利和(單位:元)組成一個什么數列?

  教師:以上三個問題中的數蘊涵著三列數.

  學生:

  1:0,5,10,15,20,25,….

  2:18,15.5,13,10.5,8,5.5.

  3: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設置意圖:從實例引入,實質是給出了等差數列的現實背景,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等差數列是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數學模型.通過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二:觀察歸納,形成定義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數列有什么共同特點?

  思考2根據上數列的共同特點,你能給出等差數列的一般定義嗎?

  思考3你能將上述的文字語言轉換成數學符號語言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三列數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讓學生抓住數列的特征,歸納得出等差數列概念.

  學生:分組討論,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前數和后數的差符合一定規律;這些數都是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師就要給予肯定.

  教師引導歸納出:等差數列的定義;另外,教師引導學生從數學符號角度理解等差數列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對一定數量感性材料的觀察、分析,提煉出感性材料的本質屬性;使學生體會到等差數列的規律和共同特點;一開始抓住:“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為同一常數”,落實對等差數列概念的`準確表達.)

  三:舉一反三,鞏固定義

  1.判定下列數列是否為等差數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師出示題目,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訂正并強調求公差應注意的問題.

  注意:公差d是每一項(第2項起)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防止把被減數與減數弄顛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數,負數,也可以為0 .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對等差數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應用).

  2思考4:設數列{an}的通項公式為an=3n+1,該數列是等差數列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強化等差數列的證明定義法)

  四:利用定義,導出通項

  1.已知等差數列:8,5,2,…,求第200項?

  2.已知一個等差數列{an}的首項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項an呢?

  教師出示問題,放手讓學生探究,然后選擇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評價、引導,總結推導方法,體會歸納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項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嘗試處理數列問題的常用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猜想,培養學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學生在分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可能會找到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教師要逐一點評,并及時肯定、贊揚學生善于動腦、勇于創新的品質,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鼓勵學生自主解答,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五:應用通項,解決問題

  1判斷100是不是等差數列2, 9,16,…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

  2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數列 3,7,11,…的第4項和第10項

  教師:給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操練,教師巡視學生答題情況.

  學生:教師叫學生代表總結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教師補充:已知等差數列的首項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項公式

  (設計意圖: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學生從中體會公式與方程之間的聯系.初步認識“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數列問題.)

  六:反饋練習:教材13頁練習1

  七:歸納總結:

  1.一個定義:

  等差數列的定義及定義表達式

  2.一個公式: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3.二個應用:

  定義和通項公式的應用

  教師:讓學生思考整理,找幾個代表發言,最后教師給出補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去聯想本節課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溝通它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認識和掌握基本概念,并靈活運用基本概念.)

  【設計反思】

  本設計從生活中的數列模型導入,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列的興趣.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觀察,歸納出等差數列定義,然后由定義導出通項公式,強化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教學采用啟發方法,以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探討解決問題為途徑,以相互補充展開教學,總結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形成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3

  本學期,在項目組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活動實施操作方案設計的實踐研究》的引領下,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我對《上海市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再次進行了認真的研讀。通過研讀,進一步領會課改的精神。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想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走進廣闊的數學世界中,并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學習興趣和熱情是尤為重要的。《上海市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關于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要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獲得成功體驗,樹立學習自信心”。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數學游戲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趣味性、挑戰性、互動性和奇幻性,正因如此,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

  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我也將課標要求和課改精神滲透到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在《課標》的指導下,結合區“數趣”課程的研究,我設計了《倍數吃牌游戲》這節數學游戲課。

  “數學游戲”是一種運用數學知識的大眾化的智力娛樂游戲活動。即指那些帶有趣味性、競爭性和娛樂性,含有部分未知的或全然未知的結果,學生可投入很大興趣,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的寓數學知識或數學原理于其中的游戲。

  通過數學游戲讓學生“玩中學、動中悟”。 而是讓學生在玩數學游戲的過程中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失敗,不斷嘗試、反復推敲,體驗游戲背后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和智力水平的提高,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以及所領悟的數學方法和產生的情感變化,重視學生在活動中的失敗,鼓勵學生繼續嘗試,并為他們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及自信心,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強大動力。

  一、 游戲激趣,調動思維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是一種享受。《上海市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 “打好基礎,學會應用,激發興趣,啟迪思維”,重視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的情感態度。要促進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學會應用數學知識,首先需要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倍數吃牌游戲》這節課中,我通過學生喜歡的數學游戲為載體,用以下幾個環節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活動一:找倍數游戲。這個游戲規則比較簡單,通過找出倍數牌的活動,讓學生熟練1-9的乘法口訣,熟悉數與數之間的倍數關系。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運用已有知識完成游戲任務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活動二的展開打好一定的基礎。

  活動二:倍數吃牌游戲。在這個游戲中,不但要運用乘法口訣和

  倍數的數學知識,還需要探究一定的獲勝策略。游戲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探究獲勝策略的主動性,讓學生“玩中學、玩中悟”。

  二、 層次區分,啟迪智慧

  《倍數吃牌游戲》的課堂活動面向各個層次的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學習發展的空間。

  層次一、熟練乘法口訣和倍數概念。

  乘法口訣和倍數概念是二年級(上)數學課本中應掌握的知識。通過游戲的形式,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鞏固知識,熟練運用的機會。并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應用數學知識完成游戲的成就感。

  層次二、主動探究吃牌和出牌的游戲策略

  在明確倍數吃牌的游戲規則后,學生首先學會了找出倍數牌進行吃牌的方法。經過幾次游戲嘗試后,主動開始思考出牌的策略,并將策略運用到游戲活動中,繼而在情感上獲得思考、探究的樂趣。

  層次三、拓展延伸,啟迪智慧

  教學最后部分的選牌游戲,需要學生不但能夠熟練運用口訣和倍數的知識,而且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分兩種情況(先出牌、后出牌)討論證明雙數牌一定能獲勝,滲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方法。

  三、 實踐體驗,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建構,更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在《倍數吃牌游戲》這節課中,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1、 營造氛圍,使學生萌發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

  贊可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他們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見,要使學生萌發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其前提是給他們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有利于探究學習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課中,我以游戲、競賽等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求勝的欲望,從而激發他們探究游戲取勝策略的主動性。。

  2、 放手實踐,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學習的時空。

  課中,對于游戲策略的研究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實現的。我為每個學生搭設了活動平臺,給與他們充分的時間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在游戲取勝的欲望下,主動探究吃牌、出牌、選牌的策略,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適當引導,師生互動

  學生在游戲實踐的活動中,已經探究出了一定的游戲策略,并在游戲過程中有意識的將這些策略進行運用,但是還是比較零散和模糊。教師通過小胖和小丁丁的幾局游戲過程,將學生在游戲中的吃牌、出牌策略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更有條理的總結游戲取勝的技巧。

  《新課程標準》更新了我們的教學理念,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指引了更明確的方向,同時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地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鉆研課堂教學模式,才能真正將新課標的理念落實到實際課堂中,讓每位學生受益。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4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學生的學習參與面,減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中,下文將準備了初中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數學教研提倡嚴謹、科學、務實,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材目標及要求:

  1、因式分解的重點是因式分解的四種基本方法,難點是靈活應用這四種方法。

  2、分式的重點是分式的四則運算,難點是分式四則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3、數的開方的重點是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的要領及求法,難點是算術根與實數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重點是二次根式的化簡與計算,難點是正確理解和運用公式

  5、三角形的重點是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難點是推理入門。

  6、四邊形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難點是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以及中心對稱。

  7、相似形的重點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及平行線段之間比的相等關系。

  三、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技能,面向全體學生。由于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并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余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

  2、主動理性學習洋思教學經驗,打造高效課堂。

  3、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4、課后輔導實行動態分層,及時輔導。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約13課時2。23—3。8

  第二章《分解因式》約6課時3。9————3。16

  第三章《分式》分式約10課時3。17———3。30

  第四章《相似圖形》期中考試約20課時3。31———5。12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約7課時5。12———5。26

  第六章《證明一》你能肯定嗎約9課時5。26———6。15。

  期末復習約9課時6。16———7月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5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課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二元一次方程組、平面上直線的位置關系和度量關系、多項式的運算 、軸對稱圖形、數據的分析與比較。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是本年級學生初中學習階段的第二學期。通過上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更有像陳琦、嚴細毛、瞿俐純等同學更是對數學探究活動情有獨衷。上期期末考試中,0901整體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級,但有兩極分化的趨勢。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學生高于10%,而且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應有的熱情和自信,有自暴自棄之嫌。

  三、目標任務

  本學期的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數學問題,要鼓勵學生去探索、發現數學的奧妙,用學到的本領去解決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學中既要注意知識的.覆蓋面,關注中考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又要突出數學知識在社會、科技中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練習中熟記知識要點、考試內容,掌握應試技巧和數學思想方法,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試中力爭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優秀率30%以上,并將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四. 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積極捕捉課改信息,盡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品質。

  2、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與學生溝通,搞好師生關系。

  3、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難點,訓練考點、熱點,強化記憶,形成能力,提高成績。

  4、改進教學方法,用多媒體課件,實物等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5、精講多練,在教學新知識的同時,注重舊知識的復習,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讓學生在練習、測試中鞏固提高,減少遺忘。

  6、 開辟第二課堂,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興趣,提高能力。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9-28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8-02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5-16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優]07-27

(熱)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7-26

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03-21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5篇]07-25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5篇02-19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15篇)02-19

數學秋游教學設計方案通用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