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必備8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方案 篇1
為貫徹課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師教育理念,提升教師理論素養、專業水平和教學實踐應用能力,加強教師之間相互合作、交流,探討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推廣先進教學經驗,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教研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課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學管理,以研促教,為廣大教師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最終達到資源共享。
二、活動原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教研活動的宗旨和歸宿,充分體現全體性、導向性、操作性、發展性、激勵性。
三、活動形式
1、個人、集體備課相結合。
2、開展示范課、優質課、研究課等教學觀摩活動。
3、教師專題講座。
4、教學研討、經驗總結、撰寫教學案例反思等。
5、具體為:單周(一個專題講座、集體看一個課例)雙周(集體備一節課、上一節課、評一節課)
四、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深入領會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觀、教學觀、質量觀。
2、建立學科備課組,實行在教師個人備課基礎上的集體備課制度。個人備課做到“六備”:備大綱、備教具、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實行超前備課,教師應有教案上課。
3、以教研組為單位,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教研活動。每次活動做到定時間、定主題,應有過程、人數、具體內容等記錄和資料,教導處參與指導,起引領作用。
4、教研活動應全員參與,積極圍繞活動主題內容發表個人見解、展示自我。
5、教研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資料整理上交鄉教導處。
五、活動主題(見附表)
各村完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教研活動主題進行開展。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一、了解課文的基本觀點——“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理解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二、了解課文采用精辟的比喻和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從正面和反面兩個不同的角度反復證明自己觀點的寫法。
教學重點:
一、了解課文的基本觀點——“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二、了解課文采用精辟的比喻和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從正面和反面兩個不同的角度反復證明自己觀點的寫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1、2小節
教學過程:
一、解題
察今,篇名,是《呂氏春秋·慎大覽》中的第八篇。《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的門客集體編撰的。
《呂氏春秋》是在呂不韋任秦國丞相期間編寫的。呂不韋開始任丞相是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罷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統一全國的前夕。當時秦的變法已有百年歷史,但六國中反對變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書”,就是由齊人淳于越提出“師古”引起的。這篇文章就是針對“師古”的主張寫的。
《呂氏春秋》是雜家代表著作,其編寫經過見于《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目的是為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
二、學習第1小節
1、范讀
2、疏通文字、重點講解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個是動詞,后一個是名詞。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詞。人或益之,意思是說,人們有的益補它。
雖人弗損益:虛詞“雖”有雖然、即使兩種解釋,根據上下句關系選擇恰當的解釋。這里的“雖”應講成即使,有假設存在某種情況的意思。
3、本段的主要意思是:“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三、學習第二小節
1、范讀
2、疏通文字、重點講解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樣。
以近知遠:形容詞用作名詞,近處的、遠處的。
以所見知所不見:“所+動詞”的固定結構,相當于名詞,即見到的,沒有見到的。
堂下之陰:陰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運行。
3、本段的主要意思是:“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四、總結:
此為文章的第一部分,開頭用設問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觀點。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兩個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在漫長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已非本來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時”,既“有要于時”,那么,“時不與法俱在”,就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來制定適應現實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這兩個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的主張,以“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為依據,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論點,就是說,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觀點,文章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易懂的.三個例子:“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幾個例子說明了“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的道理,從而論證了“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的觀點,治理國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應當在“察今”上下功夫。
五、布置作業,朗讀體會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課文3、4小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問:第一部分主要內容?略
二、學習第三小節
1、朗讀
2、疏通文字、重點講解
先表澭水:標志,標準,名詞作動詞,設標志。
循表而夜涉:標志,標準,名詞。
千有余人:相當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漲了許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敗,失敗的原因。
有似于此:類似,像。似于此,像這種情況,或,和這種情況相類似。
3、分析:荊人襲宋夜渡澭故事,諷刺了不顧時間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時間不同了,條件就應有所變化,做事就應從具體的時間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
三、學習第四小節
1、朗讀
2、疏通文字、重點講解
守法而弗變:遵守、遵循,這里有貶義,即墨守、保守。
向之壽民:先前;長壽者。即本來可以長壽的人。
因時而化:根據、依照;變化。即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是故:因此。
非務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務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時勢異也:時代,形勢。時勢異,時代和形勢不同了。
3、分析:在提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之后,以良醫治病為喻進行論證。由“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講到治國的道理:“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因時而化”就是要察今、變法,從而論證中心論點。
四、朗讀課文,體會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5、6小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重點詞句翻譯
問:寓言和設喻闡述了什么道理?
二、新授
(一)學習第5小節
1、朗讀
2、疏通文字、重點講解
以故法:用;舊。用舊有的法令制度。
為其國:治理。
時已徙:變遷。
“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其結構是:“中心詞+定語+者”。翻譯時應將定語挪前而譯成:有涉江的楚人。
“是吾劍之所從墜”的“所”,附在介詞“從”的前面,和介詞連同介詞后面的動詞“墜”組成“所”字結構,指代介詞所介紹之處所。全句意思是:這里(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之”,結構助詞,表示它前面的詞(詞組)是定語。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連同附在它后面的動詞“契”組成“所”字結構,指代行為對象,“所契”即“刻記號的地方”,后加“者”構成“所……者”結構,這就更明確了這個“所”字結構的名詞性。“之”,代詞,代“劍”。
3、分析:“時已徙矣,而法不徙”,則難治。作者以“刻舟求劍”為喻,從反面論證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中心論點。如果時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闊的表現。譏諷了不顧“地”條件變化而機械法古的人。
(二)學習第六小節
1、朗讀課文
2、疏通文字、重點講解
人問其故:原因,緣故。
“有過于江上者”的“上”,按《辭海》解釋:指處所。按于在春說:“上”按古義為“側畔”。今暫從于說。“者”,用于動詞性詞組后面,構成名詞性詞組,表示……的(人)。
“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個“其”,是指示代詞,相當于“那”。后一個“其”,代詞,代嬰兒。
“荊國之為政,有似于此。”《呂覽纂》:“荊國”作“亂國”。“為”,動詞,這里作“治理”講。“于”介詞,引進比較的對象。
3、分析:作者以“引嬰兒投江”的寓言故事為喻,說明不能因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這是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譏諷了不顧“人”的條件變化而機械法古的人。
3—6為文章的第二部分,以“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為核心,從多方面論證中心論點。這一部分里,作者講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復強調先王之法與現實情況已經不適應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國家,就要改變先王之成法;“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就進一步證明,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法令制度對治國是十分重要的。
三、總結
1、總的說文章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論點,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
第二部分(3~6段)進一步論證論點,提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主張。
2、寫作特色
A文中舉了什么例子,論證了什么問題?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觀點,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易懂的三個例子:“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幾個例子說明了“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的道理,從而論證了“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的觀點,治理國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應當在“察今”上下功夫。
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之后,以良醫治病為喻進行論證。由“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講到治國的道理:“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因時而化”就是要察今、變法,從而論證中心論點。
B本文講了哪幾個寓言?各說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怎樣的寓義?根據這三個故事可以推斷出怎樣的結論?
分析:本文講了三則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荊人襲宋夜渡澭故事,諷刺了不顧時間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時間不同了,條件就應有所變化,做事就應從具體的時間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楚人刻舟求劍的故事,諷刺了不顧地點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地點不同了,條件就應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地點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引嬰兒欲投江中的故事,諷刺了不顧人的條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人不同了,條件就應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人的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這三則寓言是從時、地、人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四、完成課后練習。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
(二)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指示的時間。
(三)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正確說出鐘面所指的時間,掌握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難點: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指示的非整時的時間。
教具和學具
教具:有時針、分針的教具鐘面,帶有秒針的石英鐘,書上起床、上課、睡覺時間的三幅圖。
學具:帶有時針、分針的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你們早上什么時間從家里出來到校上課?晚上幾點上床睡覺?晚上幾點看動畫片?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時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要是學會了看鐘表的方法,我們就能更準確地掌握時間,合理安排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時間單位——時、分、秒。板書課題“時、分、秒的認識”。
教師這兒有3幅圖,是咱們班班長×××每天主要的作息時間。(展出3幅圖P70)
師問:第一幅圖畫的是×××在干什么?幾點鐘起床?(上午6時30分起床)師說:對,×××從不睡懶覺。師問:第二幅圖畫的是×××在干什么?幾點鐘上課?(上午8時上課)師說:他上學從不遲到。師問:第三幅圖畫的是×××幾點鐘在干什么?(×××晚上9時睡覺)師說:他從不貪玩,每天按時休息,以保證第二天更好地學習,我們要向×××來學習,按時作息,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鐘面
教師出示沒有秒針的教具鐘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數一數:鐘面上有多少個數?這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多少個相等的大格?(板書: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分成了幾個相等的小格?(板書:5個小格)算一算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你是怎么算出來的?(板書:一共有60個小格)
看一看:鐘面上有幾根針?都是什么樣的?師說:短粗一點的針,我們叫它時針,細長一點的針叫分針。
板書:短粗——時針
細長——分針
學生在自己的學具鐘面上指一指,哪是時針,哪是分針,同桌互相
看一看。
試一試: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鐘。那么一分鐘究竟是多長時間呢?我們來數一數1分鐘自己的脈搏跳幾次。學生把自己的脈搏數填在書上。
師說:時針走一大格,也就是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時針走一小時,分針正好走一圈,是60分鐘。教師用教具演示。問:1時等于多少分?(板書:1時=60分)
練一練:
一節課是多少分鐘?課間休息多少分鐘?再加上幾分鐘就是1小時?
2.認識時分
(1)學習例1,會讀寫整時鐘面
逐一出示4個整時鐘面
師問:鐘面是幾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鐘表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怎樣才能把鐘表上的'時間記錄下來呢?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可以用漢字“時”、“分”來表示,也可以像有些電子表一樣用“:”來表示。
板書:1時 4時
1:00 4:00
邊寫邊解釋:“:”前面寫幾時,“:”后面寫幾分,現在鐘面上是整時,沒有分,所以“:”后面寫兩個零。你能獨立寫出后兩個鐘面所表示出的時間嗎?兩人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學寫在書上。
(2)學習例2,會讀寫非整時鐘面
先出示一個非整時鐘面。
師問:你知道這個鐘面所表示的時間是幾點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鐘表上的時間剛走過幾,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這時的
時刻就是幾時幾分。再逐一出示3個非整時鐘面。
師問:怎樣寫出鐘面上的時間呢?方法和前面寫整時的一樣嗎?你能
試著寫一寫嗎?6時5分寫成6:05時,不要忘記寫0。
做一做:
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時刻,再寫出來。
撥一撥:
在學具上撥出下列時間:
6:30起床、8:00上學、11:50吃午飯、4:40放學回家、6:20看動畫片、9:05睡覺。
連一連:
把顯示相同時間的電子鐘和鬧鐘用線連起來。
3.認識秒
師說:計算很短的時間,常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例如,跑100米用多少時間,就要用秒來計算。師出示帶秒針的石英鐘,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除了時針、分針,這根最細、走得很快的針叫秒針。(板書:最細——秒針)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仔細看看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幾個小格?問:1分鐘等于多少秒?(板書:1分=60秒)
試一試:
呼吸一次用幾秒?從1寫到10要用幾秒?
(三)鞏固反饋
師說:時間在一分一秒不停地走動,而且走過的時間永遠不會再回來,你用1分鐘時間能做哪些事?那么這節40分鐘的課,你學會了哪些新知識?(同學自由發言)師總結: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通過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許多認識鐘表的知識,還進一步知道了時間的寶貴。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每一分鐘,回家后,每人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科學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勤奮學習,長大建設我們的國家。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一節獨立成章的課次,重點要讓學生會讀鐘面所表示的時間,并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本節課分三大部分:在復習準備過程中,從提問學生幾點上學、幾點睡覺、幾點看動畫片等,引導學生體會時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時、分、秒的興趣,并出示了一位好學生一天主要的作息時間圖,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受到要科學安排作息時間的教育。
在學習新課這一部分,分成三個層次,首先認識鐘面,了解鐘面有幾個大格,每個大格中又分成幾個小格,一共有幾個大格,知道時針、分針的作用。然后認識時、分。由于整時時間在一年級已經學過,可以放手讓學生先認,遇到困難再給以幫助。而鐘面是幾時幾分的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可先教方法,再通過做一做、撥一撥、連一連等多種多樣的練習進行鞏固。最后再認識秒。
在鞏固反饋過程中,通過提問這節40分鐘的課你學會了哪些新知識,學生自由發言,總結這節課的知識點,并要求學生回家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科學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既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板書設計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83——84頁例6和例7.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引導學生比較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和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
除法的異同,使學生在實質上把握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提高運算能力。
2、技能技能:讓學生經歷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引導學生
主動探索計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掌握計算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對學生滲透保護環境的教育。
二、 學情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及試商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學生以前學習過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的除法,教學時讓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特別是除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等基本問題,然后著重解決試商的問題。教材中安排的例題,分層次、分階段分化了重點,分散了難點。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明白個位商0的道理。
四、教學設計:
活動1【導入】情景導入
1、創設情境,生成問題。出示主題圖組“身邊的環境”:
師:走進我們學校,到處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這里環境幽雅,真是個學習的好地方。但是在其他地方,卻有很多環境被破壞的現象,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環境污染圖) 看了這觸目驚心的一幕幕,你想說些什么?
生談想法 。
師:你們的環保意識真強!同學們,為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學校決定成立環保小組,你們愿意加入嗎?
好,讓我們一起加入環保隊伍,去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通過創設情景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的教育,將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
2、復習舊知,重溫除法的筆算方法。
(1)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
學生讀題:(出示:我們四年級有64人參加環保活動,每4人組成一個環保小組。) 師:誰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生:可以組成多少個環保小組?
師:誰來列式解答?
生:64÷4
師:這道除法的除數有什么特點?(除數是一位數)當除數是一位數時,你是按怎樣的順序來除的'?
生:當除數是一位數時,先看被除數的最高位夠不夠除,如果夠,商就寫在最高位的上面。 師:每次除后,余數都有怎樣的規律?
生: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師:在筆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們要養成比較余數和除數大小的習慣。
(2)復習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
師:在我們班的影響下,其他班的同學也加入到了環保隊伍中,(課件出示:學校有162名少先隊員加入環保小組,每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組?)
師:誰來列式解答?(162÷18)
師:這道除法的除數又有什么特點?當除數是兩位數時,你又是按怎樣的順序來除的? 生:當除數是兩位數時,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夠不夠除,如果不夠,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同樣每次除后,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之前學過的筆算出發的知識,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正遷移主動、自主地學習知識。】
活動2【新授】 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例(6)課件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參加環保小組的同學越來越多。(課件出示:學校有612名少先隊員加入環保小組,每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組?)
學生列式:612÷18=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比較162÷18和612÷18,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都是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數都是18,162÷18的商是一位數,612÷18的商是兩位數。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162÷18這道算式,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個位,商就寫在個位上。612÷18這道算式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數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兩位數。
師:我們找準了商的位置,究竟怎樣試商?商是幾呢?現在請同學們獨立計算612÷18,誰愿意到黑板上計算這道題?
師:請板演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師問:“54” 怎么來的,(商乘除數得到的積)它表示多少?第二次是用幾除以18?(72除以18)
師:根據這兩位同學的試商情況,你發現了什么?
生:余數等于或大于除數,說明商小了,要調大,改商4。
在筆算除法時,先判斷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確定商是幾位數,防止把商寫錯位置,這
對保證計算正確是很重要的。
2.比較,板書 。
下面我們來比一比,哪些同學善于觀察、思考,黑板上這兩道除法算式(162÷18和612÷18),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①、都是三位數除以兩位數;②、計算方法相同。都是從被除數的最高位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寫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不同:162÷18的前兩位比除數小;它的商是一位數,612÷18的前兩位比除數大;它的商是兩位數。
對!這節課我們主要探究的就是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板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設計意圖:商是兩位數的除法與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在除的順序上、試商的方法上完全相同。學生借鑒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計算方法來初探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完全符合學生的數學學習的認知規律。】
3.教學例(7)
940÷31=
師:誰來列式解答?(940÷31)
請同學們列豎式計算,一學生板演。
師:計算方法與這位同學一樣的請舉手。
師: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①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上?為什么?②商的個位上的“0”
怎么來的?(生說)
怎樣驗證商是否正確?商乘除數是否等于被除數。如果有余數怎么辦?(30×31+10=940)我們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在新知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解決的過程中會造成認知的沖突,以前學的是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看前三位,而現在夠除了,怎么辦?當除到哪一位,不夠商一怎么辦?通過學生自己去經歷這一過程,探索出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始終是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活動3【練習】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計算下面各題,說一說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幾位數。
989÷43= 244÷58= 768÷26=
2、不用豎式計算,判斷下面各題商是幾位數。
3、除數是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筆算除法方法的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除數是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現在請同學們四人一個小組討論一下除數是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學生討論;
順口溜:除數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夠商1 0占位;
除當姐來余當妹。
【設計意圖:學生在鞏固練習中,拓展比較商是一位數和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異同,讓
學生自主構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活動4【講授】全課總結、滲透環保教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
我們美麗的生活環境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爭取做一名“環保小衛士”,為學校、家鄉、祖國的美麗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設計意圖:通過對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的總結,幫助學生形成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完整的知識體系。】
篇三:《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77頁例4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除數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相同,只是試商的難度加大。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方法,為以后學習小數除法打基礎。
2、編寫意圖
教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教材呈現了一幅學生回收廢品的情境圖,圖下面依次安排了兩道題,這兩道都給出了算式,具體的計算過程留給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得出計算方法。接著是學生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異同。
3、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筆算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難點:確定商的位置,每次除后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三、學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學生在前面學習的計算掌握得比較好,有少數同學還是存在粗心的毛病。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后學習的。商是兩位數的降法,只要讓學生將除的過程、試商方法遷移至此。同時應加強解決問題的教學。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有趣、有意義的、聯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目標預設
1、知識目標:比較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和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 除法的異同,使學生在實質上把握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引導學生 主動探索計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掌握計算方法。
3、情感目標: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對學生滲透保護環境的教育。
五、教學中的重難點
重點:探究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明白個位商0的道理。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與策略:以舊知引新知。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探究的過程 理解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步驟與方法。整合鞏固練習,從而使學生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六、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今天、老師很高興和同學們見面一起探討學習,老師帶著幾個問題想和同學們一起解決,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和老師一起完成?下面請看第一個問題。
1、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1)、請同學們說一說商是幾位數?你是怎么判斷的?(課件出示) 當除數是一位數時,先看被除數的最高位夠不夠除,如果夠,商就寫在最高位的上面。
每次除后,余數都有怎樣的規律? (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在筆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們要養成比較余數和除數大小的習慣。
(2)、小小法官判大案。(課件出示)
請同學們看這兩道題,能找到錯誤原因嗎?錯在哪里?
2、關注環保,觸發情感
同學們,現在提倡環保,學校成立了環保小組,看,同學們在清潔校園。(課件出示)我們一起解決下一個問題。
3、復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課件出示):學校有144名學生加入環保小組,每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組?
你得到什么信息?
誰來列式解答?(144÷18= 教師板書) 這道除法的除數有什么特點?當除數是兩位數時,你又是按怎樣的順序來除的?
(當除數是兩位數時,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夠不夠除,如果不夠,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二、通過比較,探索算法,發現算理。
1.教學例(1)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參加環保小組的同學越來越多。(出示:學校有576名學生加入環保小組,每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組?)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怎樣列式?(576÷18= 板書) 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
誰愿意到黑板上計算這道題?請一名學生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54” 怎么來的?(商乘除數得到的積)怎樣對?(用彩色粉筆寫余數3)第二次是用幾除以18?(36除以18)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道題的計算過程。
(商大和商小的情況。)
余數比除數大,說明商小了,要調大。
商乘除數的積大于被除數,說明商大了,要調小。
比較144÷18和576÷18,你發現了什么?
它們都是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除數都是18。 144÷18的商是一位數,576÷18的商是兩位數。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怎樣判斷商的位置?
144÷18這道算式,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個位,商就寫在個位上。576÷18這道算式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數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兩位數。
教師強調:在筆算除法時,先判斷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確定商是幾位數,防止把商寫錯位置,這對保證計算正確是很重要的。
2、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3、教學例(2)
下面我們再來解決這一個問題。(出示:十月是學校環保月,共收集了930節廢電池,平均每天收集廢電池多少節?)
說一說每個月的大小。
看一看,哪里還隱藏著信息?
誰來列式解答?(930÷31)
請同學們列豎式計算。
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①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上?為什么?②商的個位上的“0” 怎么來的?
被除數的末尾是0的,當除到十位,余下的數是0,被除數的個位上也是0的話,為了簡便,我們不必把個位上的0落下來繼續除,而是直接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就在個位商0占位。
4、比較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和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異同點?
剛才同學們做的題有的商是一位數,有的商是兩位數,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和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出示:(學生讀)
三、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先說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再在方框里填數。
2、課件出示:四年級學生收集植物標本情況統計表。
四.課堂小結
設計方案 篇5
手抄報是中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之一。學生直接參與編輯、撰寫、制作等的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每當重大的節日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表達,或祝愿或慶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慶“七一”、慶國慶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情報研究會共同舉辦的“XX年首屆全國中小學生手抄報大賽” ,許多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這里,我與大家談談怎樣進行手抄報的設計與制作,大體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美化與設計的步驟;
二、報頭、插圖與尾花的表現;
三、編輯抄寫描繪制作過程。
一、美化與設計
手抄報的美化與設計涉及的范圍主要有:版面設計與報頭、題花、插圖、尾花和花邊設計等。
1、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是出好手抄報的重要環節。
要設計好版面,須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本期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選用有一定意義的報頭(即報名)。一般報頭應設計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讀所編輯或撰寫的文章并計算其字數,根據文章內容及篇幅的長短進行編輯(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顯要位置(即頭版);
(3)要注意長短文章穿插和橫排豎排相結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動活潑;
(4)排版還須注意:字的排列以橫為主以豎為輔,行距要大于字距,篇與篇之間要有空隙,篇與邊之間要有空隙,且與紙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邊。另外,報面始終要保持干凈、整潔。
2、報頭
報頭起著開門見山的作用,必須緊密配合主題內容,形象生動地反映手抄報的主要思想。報名要取得有積極、健康、富有意義的名字。
報頭一般由主題圖形,報頭文字和幾何形體色塊或花邊而定,或嚴肅或活潑、或方形或圓形、或素雅或重彩。
報頭設計應注意:
(1)構圖要穩定,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目了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題頭
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于報題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圖與尾花
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
5、花邊
花邊是手抄報中不可少的。有的報頭、題頭設計可用花邊;重要文章用花邊作外框;文章之間也可用花邊分隔;有的整個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邊隔開。在花邊的運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線或波狀線等。
二、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
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
1、線描畫法
要求形象簡煉、概括,用線準確,主次分明。作畫時要注意一定的步驟:
(1)一般扼要畫出主線----確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畫出與圖相關的比例、結構及透視;
(3)刻畫細部,結合形體結構、構圖、色調畫出線條的節奏變化;
(4)最后進行整理,使畫面完整統一。
2、色塊畫法
除要求造型準確外,還須善于處理色塊的搭配和變化關系,而這些關系的處理要從對象的需要出發,使版面色彩豐富。作畫時,可先畫鉛筆稿(力求造型準確),再均勻平涂大色塊;后刻畫細部;最后進行修整,使之更加統一完美。
線描畫法與色塊畫法,通常是同時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單色。不管是線描還是色塊畫法,最好不要只用鉛筆去畫。版面上的圖形或文字不能剪貼。
三、手抄報的編繪制作的步驟
編繪制作是落實由設想到具體著手完成的重要步驟。
其步驟有二:一是準備階段,另一是編制階段。
1、準備階段。
主要是各種材料、工具的準備。具體包括:擬定本期手抄報的報名;準備好一張白棒紙(大小視需要而定,有半開,四開,八開等,本次政教處舉辦的手抄報比賽是要求為《江西日報》大小,即半開);編輯、撰寫有關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準備些);書寫、繪圖工具等。
2、編制階段。
這個階段是手抄報制作的主要過程。 大致為:版面設計、抄寫過程、美化過程。
(1)版面設計:根據文章的長短進行排版,并畫好格子或格線(一般用鉛筆輕輕描出,手抄報制作完畢后可擦可不擦)。
(2)抄寫過程:指的是文章的書寫。手抄報的用紙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書寫宜用碳素墨水;字體宜用行書和楷書,少用草書和篆書;字的個頭大小要適中(符合通常的閱讀習慣)。字寫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關鍵在于書寫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標題中不能出現錯別字。
(3)美化過程:文章抄寫完畢后,即可進行插圖、尾花、花邊的繪制(不宜先插圖后抄寫),將整個版面美化。這個過程是手抄報版面出效果的關鍵過程。
手抄報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專題性的。手抄報的制作設計與黑板報制作設計要求和步驟大體是相同的。
鍛煉鍛煉自己,動手編繪出一份屬于你也屬于大家的手抄報吧
怎樣進行手抄報的設計與制作,大體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美化與設計的步驟;
二、報頭、插圖與尾花的表現;
三、編輯抄寫描繪制作過程。
一、美化與設計
手抄報的美化與設計涉及的范圍主要有:版面設計與報頭、題花、插圖、尾花和花邊設計等。
1、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是出好手抄報的重要環節。
要設計好版面,須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本期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選用有一定意義的報頭(即報名)。一般報頭應設計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讀所編輯或撰寫的文章并計算其字數,根據文章內容及篇幅的長短進行編輯(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顯要位置(即頭版);
(3)要注意長短文章穿插和橫排豎排相結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動活潑;
(4)排版還須注意:字的排列以橫為主以豎為輔,行距要大于字距,篇與篇之間要有空隙,篇與邊之間要有空隙,且與紙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邊。另外,報面始終要保持干凈、整潔。
2、報頭
報頭起著開門見山的作用,必須緊密配合主題內容,形象生動地反映手抄報的主要思想。報名要取得有積極、健康、富有意義的名字。
報頭一般由主題圖形,報頭文字和幾何形體色塊或花邊而定,或嚴肅或活潑、或方形或圓形、或素雅或重彩。
報頭設計應注意:
(1)構圖要穩定,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目了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題頭
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于報題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圖與尾花
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
5、花邊
花邊是手抄報中不可少的。有的報頭、題頭設計可用花邊;重要文章用花邊作外框;文章之間也可用花邊分隔;有的整個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邊隔開。在花邊的運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線或波狀線等。
二、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
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
1、線描畫法
要求形象簡煉、概括,用線準確,主次分明。作畫時要注意一定的步驟:
(1)一般扼要畫出主線----確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畫出與圖相關的比例、結構及透視;
(3)刻畫細部,結合形體結構、構圖、色調畫出線條的節奏變化;
(4)最后進行整理,使畫面完整統一。
2、色塊畫法
除要求造型準確外,還須善于處理色塊的搭配和變化關系,而這些關系的處理要從對象的需要出發,使版面色彩豐富。作畫時,可先畫鉛筆稿(力求造型準確),再均勻平涂大色塊;后刻畫細部;最后進行修整,使之更加統一完美。
線描畫法與色塊畫法,通常是同時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單色。不管是線描還是色塊畫法,最好不要只用鉛筆去畫。版面上的圖形或文字不能剪貼。
三、手抄報的編繪制作的步驟
編繪制作是落實由設想到具體著手完成的重要步驟。
其步驟有二:一是準備階段,另一是編制階段。
1、準備階段。
主要是各種材料、工具的準備。具體包括:擬定本期手抄報的報名;準備好一張白棒紙(大小視需要而定,有半開,四開,八開等,本次政教處舉辦的手抄報比賽是要求為《江西日報》大小,即半開);編輯、撰寫有關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準備些);書寫、繪圖工具等。
2、編制階段。
這個階段是手抄報制作的主要過程。 大致為:版面設計、抄寫過程、美化過程。
(1)版面設計:根據文章的長短進行排版,并畫好格子或格線(一般用鉛筆輕輕描出,手抄報制作完畢后可擦可不擦)。
(2)抄寫過程:指的是文章的書寫。手抄報的用紙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書寫宜用碳素墨水;字體宜用行書和楷書,少用草書和篆書;字的個頭大小要適中(符合通常的閱讀習慣)。字寫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關鍵在于書寫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標題中不能出現錯別字。
(3)美化過程:文章抄寫完畢后,即可進行插圖、尾花、花邊的繪制(不宜先插圖后抄寫),將整個版面美化。這個過程是手抄報版面出效果的關鍵過程。
手抄報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專題性的。手抄報的制作設計與黑板報制作設計要求和步驟大體是相同的。
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識字“風 舞蹈 波浪 空氣 帆船……..”
會用像…..說一句話。
教學準備
字卡 板書 圖片 錄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謎語
(生來本無形,走路便有聲,夏天無它熱。冬天有它冷。)(風)
二、出示圖片
問:你見過什么樣的風?(大風 微風 龍卷風)
三、提問
你從哪里感受到風?(樹 扇子 水面……)
四、出示板書
老 師 范 讀。
五、找一找
認識的字,并在教材中圈好。
六、 提問
第一自然段中風在哪?像什么?
第二自然段中風在哪里?像什么?
第三自然段中風在哪里?像什么?
第四自然段中風在哪里?像什么?
七、 教師帶讀幾遍
(提高幼兒點讀能力。)
八、鍛煉幼兒說比喻句
九、 美文美讀
游戲:奪紅旗 開火車。
活動延伸
到操場感受一下風。
設計方案 篇7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執教的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中班上學期的一節體育游戲《快樂島》。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在幼兒健康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要求我們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幼兒的團結合作意識。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綱要》要求,我設計了此次活動,并把活動目標定位于:
二、說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動腦筋想辦法。
2.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體會到合作的愉快。
3.能與同伴一起站在報紙上,保持身體的平衡。
三、說準備:
為調動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他們喜歡參與。我做了如下準備:
1.報紙若干。
2.小海*頭飾每人一個。
3.一段適合表演海*的曲子,大海的輕音樂。
四、說活動重難點:
1、本活動重點就是幼兒能夠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能與同伴合作游戲,體會到合作的愉快。
2、難點就是能與同伴一起站在面積較小的報紙上,保持身體的平衡。
五、說教法
本次活動以游戲法為主,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中,頭戴小海*頭飾變成了一群可愛的.小海*在沙灘上玩耍,到大海里做游戲等故事情節,帶幼兒進入情境,采用了表演法、嘗試法、提問法,逐步提高游戲難度來進行游戲活動。
六、說學法
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游戲過程從易到難,通過表演、游戲、體驗等方式讓幼兒把自己當成一只小海*融入到游戲活動中,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活動活而有序。
七、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組織教學,幼兒頭戴海*頭飾變成一群可愛的小海*,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第二個環節:導入活動,我用優美的語言創設海*沙灘游玩的情境。海*媽媽通過帶小海*爬到沙灘上踩沙子、跳水坑、學小海鷗飛,和小朋友一起跳舞等,既鍛煉了幼兒走、爬、跳等動作技能,又活動了身體,為下一環節作好鋪墊。
第三個環節:熱身游戲:我設計了“鯊魚吃海*”這個游戲。老師來扮演鯊魚,小海*聽信號來找小伙伴手拉手,違犯游戲規則就被鯊魚吃掉。此環節教師注意交待清楚游戲規則,通過這個游戲鍛煉了幼兒的反應能力,并讓幼兒感受到了朋友多力量大的作用。
第四個環節:“快樂島”的游戲,為使“鯊魚吃海*”的游戲更豐富,具有挑戰性。我又增加了難度,設計了“快樂島”的游戲,首先將游戲規則變為聽音樂信號玩游戲,音樂停時,表示鯊魚來了,要快速躲到快樂島上。這一環節既鍛煉了幼兒的聽力,更有利于幼兒集中精力進行游戲;
最后,“海水上潮了,把快樂島逐漸淹沒,報紙對折,越變越小,難度逐漸提高,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前兩次對折后幼兒很容易就躲到快樂島上,當第三次對折報紙后,快樂島面積變得較小,如果直接進行游戲,有些幼兒可能一下想不出好辦法,所以這一環節我在游戲開始前先讓幼兒到小島上來嘗試體驗一下,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動腦筋想辦法,并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想法,師及時給予表揚鼓勵。經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同伴的互相學習,幼兒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我覺得這一環節活動的難點得以突破。
第五個環節:放松活動。我帶領幼兒在展開的快樂島上兩個幼兒背靠背,聽著美妙的輕音樂安靜下來,做放松運動,使整個活動較好地達到動靜結合。
八、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學中,我始終以飽滿的情緒帶動孩子,盡力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努力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游戲的形式把興趣點自然而然地轉移給了所有孩子,整個活動氣氛高漲,活而有序,動靜結合,目標達成,當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歡迎各位領導和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設計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新音樂課程標準為主體,貫徹新課標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眼于音樂教學的活動性、開放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實踐活動,完成科學的、開放的教學評
價,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評價目的
通過正確多方位評價,讓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和成績,鼓勵并支持孩子進一步學習。以新課程為標準,著重從全面發展或富有個性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從多方位靈活對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等方 面做出評價。
三、評價對象:
一年級至六年級
四、評價方式:
(一)評價標準:
1、學習態度
學習情感、興趣、及參與度。按照平時記錄的課堂紀律,歌曲學唱情況,小樂器演奏能力,欣賞表現,創編能力,具體指每課或每教學階段教師對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的即時性評價活動。每課或每教學階段教師對學生音樂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予于評價、(40%)
2、基礎知識
對本學期音樂知識的掌握。用問答的形式進行考核。(10%)
3、基本技能
演唱、表演能力(50%)
(1)、用正確的姿勢、自然、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音樂;
(2)、自己選擇最喜歡和擅長表現的一首歌曲來作為考試曲目。
以表演唱形式演唱學過歌曲,要求背唱;
(3)、能夠在唱歌或是聆聽音樂時做即興地律動或動作;
特長表演:“個人才藝展示”
它指在校外教育活動所接受的藝術學習,如:電子琴、小提琴、舞蹈等這些學生可在綜合素質表演中可以酌情加分。
2、評價標準:
自選內容 40% 平時表現 30% 技能演奏 30%
特長展示 加分加星
總之,音樂學科教學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通過科學的教學評價,有效的促進學生發展,激勵老師進取,完善教學管理,全面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以上就是本人本學期音樂學科的期末考試考評方案,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指正批評。
20xx、12 15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經典]設計方案08-05
【經典】設計方案07-22
(經典)設計方案07-28
設計方案【精選】07-29
設計方案(精選)07-27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設計方案11-03
(精選)設計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