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驗設計方案

時間:2023-06-08 11:16:52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實驗設計方案(1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驗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驗設計方案(16篇)

  實驗設計方案1

  一、實驗名稱: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觀察和指導

  二、實驗目標:讓學生通過獨立自主的制作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的方法來感知細胞的形態和結構,從而使學生對細胞達到一定的認識,為以后的教學作下鋪墊。制作臨時裝片的成功,對提高學生的生物學興趣和生物科學素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己動腦思考的能力。

  三、實驗方法及步驟:

  (一)實驗材料: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吸水紙、解剖針、毛筆、滴管、擦鏡紙;清水、碘酒溶液;西紅柿、空心蓮子草、洋蔥;創可貼(切片時可能會有人受傷)

  (二)實驗步驟:

  1、臨時裝片的制作

  ⑴準備

  擦用擦鏡紙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改進:將潔凈的紗布改為擦鏡紙,擦拭玻片時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玻片的兩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襯墊上潔凈的紗布后,夾在玻片兩面,同時擦拭,以防將玻片損壞,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改進:在制片時至少滴2滴清水,這樣加蓋玻片時,蓋玻片下的空間中水較充盈,氣泡就少,細胞的活性也較好取用刀片在洋蔥表面上劃“井”字(大約0.5cm2),用鑷子撕取外表皮

  問題:由于葉表皮皺縮、學生不熟練等,導致撕下的表皮薄膜過厚,在顯微鏡視野中難以找到理想的觀察對象,致使實驗效果較差。

  改進:首先將洋蔥鱗片葉切成寬1.0-1.5cm的縱向窄條,再用刀片將洋蔥鱗片葉內側表皮劃成小塊(切忌劃透),然后用鑷子夾住所劃表皮的邊緣,將其輕輕取下(洋蔥鱗片葉內側表皮易與葉肉分離,操作簡便)即可。這一改進降低了實驗操作難度,提高了制片質量。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⑵蓋蓋玻片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⑶染色

  染:將玻片傾斜10度左右,從高的一側滴入碘液,讓其自己流入玻片。問題:染色時書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然后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然而,部分同學可能將蓋玻片下所有水全部吸干,做出的裝片會有很多的大氣泡,且氣泡將細胞掩蓋了,或者有人將氣泡誤認為細胞。

  改進:染色時不用吸水紙吸水,而是將玻片傾斜10度左右,這個角度一定不能太大,太大水就會流出蓋玻片下的小空間,然后從較高一側的蓋玻片與載玻片的縫隙往里滴碘液,讓碘液自己流進蓋玻片下,如果有液體流到蓋玻片外,用吸水紙擦拭,但一定要強調不能從蓋玻片邊緣吸水,蓋玻片周圍一定要有充盈的液體,這樣才不會出現大氣泡。

  ⑷鏡檢

  用顯微鏡觀察

  2、臨時切片的制作

  ⑴選材

  選擇軟硬適度的材料,先截成適當長度,一般以20-30mm為宜(便于手持即可),材料太軟,可用馬鈴薯塊莖、胡蘿卜根或肥皂將欲切取的材料夾住一起進行切片,本實驗用空心蓮子草,可直接用于切片。

  ⑵切片

  用三只手指夾住空心蓮子草,(使其高于手指,右手持刀片(刀片用水潤濕),將空心蓮子草削去一層,形成平面,刀口向內,與斷面平行,以均勻的動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注意要整個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

  ⑶鏡檢

  如此連續動作,切下一些薄片,然后用毛筆將最薄的幾片材料移至滴有一滴清水的潔凈的載玻片中央,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

  3、臨時涂片的制作

  ⑴把成熟的.番茄果肉放在培養皿內,讓汁液流出(汁液中有均勻的離散細胞)。⑵吸取汁液,滴在潔凈的載玻片上,將涂抹的液滴滴于載玻片的中央或偏右約1/4處,左手持載玻片或放在平臺上,右手持另一載玻片作推片。先慢慢向右移動,讓短邊接觸溶液,兩載玻片的夾角約為30-45度,再向左迅速推載玻片,即可涂成一均勻的薄片。(也可用解剖針、牙簽、火柴桿等涂成薄片,蓋上蓋玻片即可。)

  四、預期結果:

  1、成功觀察到了洋蔥表皮細胞、西紅柿果肉細胞及空心蓮子草莖的結構。

  2、通過使用顯微鏡對細胞的觀察,同學們對顯微鏡的使用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3、通過學生們對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獨立自主的制作,使得大家基本掌握制作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的方法

  4、通過對細胞結構的觀察,使同學們對于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實驗設計方案2

  一、實驗原理

  (1)鑒定實驗設計的理念:

  某些化學試劑 + 生物組織中有關有機化合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2)具體原理:

  ①可溶性還原糖+ 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②脂肪小顆粒 + 蘇丹Ⅲ染液→橘黃色小顆粒。

  ③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

  二、目標要求

  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三、重點、難點

  1.重點

  ①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②通過實驗的操作和設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探索實驗設計技巧,從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2.難點

  根據此實驗方法、原理,設計實驗來鑒定常見食物的成分。

  四、實驗材料

  1.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實驗:選擇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組織,以蘋果、梨為最好。

  2.脂肪的鑒定實驗:選擇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最好(實驗前浸泡3h~4h)。

  3.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可用浸泡1d~2d的'黃豆種子(或用豆漿、或用雞蛋蛋白)。

  五、儀器、試劑

  1.儀器:剪刀,解剖刀,雙面刀片,試管,試管架,試管夾,大小燒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鍋,研缽,石英砂,紗布,載玻片,蓋玻片,毛筆,吸水紙,顯微鏡。

  2.試劑:①斐林試劑(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蘇丹Ⅲ染液;③雙縮脲試劑;④ 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餾水。

  六、方法步驟

  1.制備試劑。

  2.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方法、步驟。

  3.脂肪的鑒定、方法、步驟。

  4.蛋白質的鑒定、方法、步驟。

  七、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我們在化學中學習過物質的鑒定,其原理是被鑒定的物質與所用的化學試劑要么發生顏色反應,要么產生沉淀,我們生物學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學中物質鑒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新課教學:(具體原理)

  ①可溶性還原糖+ 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水浴加熱)

  ②脂肪小顆粒 + 蘇丹Ⅲ染液→橘黃色小顆粒。(要顯微鏡觀察)

  ③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 溶液) 今天,我們學習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一)、還原糖的鑒定

  1、還原糖的鑒定步驟:

  選材: 蘋果:洗凈、去皮、切塊,取5g放如研缽中 制備組織樣液研磨成漿: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注入組織樣液2ml過濾:將玻璃漏斗插入試管中,漏斗上墊一層紗布

  加斐林試劑:2ml(由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別加入)

  水浴加熱:煮沸2min

  觀察溶液顏色變化: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2、實驗成功的要點:

  ①還原糖的鑒定實驗:選擇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組織,以蘋果、梨為最好。

  ②斐林試劑要兩液混合均勻且現配現用。

  斐林試劑的配制過程示意:

  斐林試劑甲液( 0.1 g/ml的 NaOH 溶液) 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

  斐林試劑 斐林試劑乙液( 0.05 g/ml的 CuSO4 ③在鑒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時還能用其他那些鑒定方法?

  學生回答:還可以用斑氏試劑產生磚紅色沉淀;及糖尿試紙據糖的由少到多產生淺藍、淺綠、棕或深棕色。

  (二)、脂肪的鑒定

  1、脂肪的鑒定步驟:

  取材:花生種子(浸泡3-4h),將子葉削成薄片

  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蘇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片

  制成臨時裝片

  觀察: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轉為高倍鏡觀察。

  結論:細胞中的圓形脂肪小顆粒已經被染成橘黃色。

  2、實驗成功的要點:

  ①.脂肪的鑒定實驗:選擇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最好(實驗前浸泡3h~4h)。

  ②該試驗成功的關鍵是獲得只含有單層細胞理想薄片。

  ③滴蘇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時間不宜過長,以防細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三)、蛋白質的鑒定

  1、 蛋白質的鑒定步驟:

  結論: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2、實驗成功的要點:

  ①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可用浸泡1d~2d的黃豆種子(或用豆漿、或用雞蛋蛋白稀釋液)。

  ②雙縮脲試劑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液(即0.1 g/ml的 NaOH 溶液),再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即0.01 g/ml的 CuSO4 溶液)。

  ③還可設計一只加底物的試管,不加雙縮脲試劑,進行空白對照,說明顏色反應的引起是蛋白質的存在與雙縮脲試劑發生反應,而不是空氣的氧化引起。

  實驗設計方案3

  一、【實驗題目】:

  印刷條件對預涂膜覆膜質量影響探究

  二、【實驗設計思路】:

  影響覆膜質量因素主要分為兩類,即覆膜工藝的影響和印刷條件的影響。覆膜工藝的影響無疑是覆膜的溫度、速度、壓力三種因素。往往現在對于覆膜質量影響因素大多是考慮到覆膜工藝(溫度、速度、壓力)的影響因素如出現:打皺、起泡、卷曲、出膜、虧膜、搭邊痕的質量因素。而很少考慮印刷條件對覆膜質量的影響。而往往有些時候就是由于印刷條件的因素才影響了覆膜的質量。基于如此這次試驗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規定一定的'覆膜條件,通過改變樣張印刷所需條件進行打樣并將其做預涂膜處理。最終的實驗結果是為了探討印刷條件是如何影響預涂膜質量,是否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最后以此為依據確定印刷品覆膜所適宜的最佳印刷條件。

  三、【實驗儀器及材料】:

  (1)IGT印刷適性儀、預涂膜覆膜機、剝離強度儀;

  (2)油墨、銅版紙(確定規格,ph值)、BOPP預涂膜。

  四、 【實驗準備】:

  在IGT印刷適性儀進行試驗打樣,確定一般印刷打樣的印刷條件范圍。(溫度、速度、壓力大致范圍)。

  五、 【實驗原理及步驟】:

  (1)采用覆合強度指標考察覆膜質量, 覆合強度的測量參考GB2T2790-1995標準進行測量。對于每個試樣, 從剝離力和剝離長度的關系曲線上測定平均剝離力, 以N為單位, 記錄下至少100mm剝離長度內的剝離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計算相應的剝離強度值。

  計算公式如下:

  σ180 = F /B

  式中: σ 180 為剝離強度(N/mm); F為剝離力(N); B為試樣寬度(mm)。 利用上式, 計算所有試驗試樣的平均剝離強度、最小剝離強度和最大剝離強度, 以及它們的算術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適性儀在銅版紙上面進行打樣。

  1、在一定的墨層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印刷實地打樣,打樣后將樣條放在正常的印刷環境中進行干燥(干燥時間受紙張、溫度、濕度的影響)。通過對不同印刷時間間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樣條在預涂膜覆膜機上面進行覆膜( 覆膜的壓力在6. 8mPa, 溫度為90 e, 覆膜速度為100r/min)。然后在剝離強度測定儀上測試各樣條的剝離強度記錄數據,確定最佳覆膜時間間隔。

  2、在第一步所確定的最佳印刷時間間隔的條件下,印刷壓力、印刷速度一定,改變印刷墨層厚度進行印刷實地打樣,對不同墨層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樣條進行同上覆膜處理,在剝離強度測定儀上測試各樣條的剝離強度,記錄數據。確定覆膜的最佳墨層厚度。

  3、在前兩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時間間隔和最佳印刷墨層厚度的情況下,控制印刷壓力一定,改變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進行印刷實地打樣,對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樣條進行同上覆膜處理,在剝離強度測定儀上測試各樣條的剝離強度,記錄數據。確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據前三步的實驗所得的最佳印刷時間間隔、最佳印刷墨層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況下,改變印刷壓力(200-800N)進行印刷實地打樣,對不同印刷壓力下的印刷樣條進行同上覆膜,在剝離強度測定儀上測試各樣條的剝離強度,記錄數據。

  六、【數據處理】:

  xxx

  七、【實驗結果】:

  xxx

  八、【參考文獻】:

  xxx

  實驗設計方案4

  小撓度曲線算例

  編程代碼:

  clear

  x=[0 400 800 1200 1600 20xx 2400 2800 3060];

  y=[0 130 232.6 320.4 348 389 329.4 165 0];

  n=length(x);

  dy(1)=0.361;

  dy(n)=-0.673;

  %求解系數c(i)

  for i=1:n-1

  m(i)=(y(i+1)-y(i))/(x(i+1)-x(i));

  end

  a(1)=0.5;

  b(1)=(m(1)-dy(1))/(2*(x(2)-x(1)));

  for i=2:n-1;

  fff=2*(x(i+1)-x(i-1))-a(i-1)*(x(i)-x(i-1));

  a(i)=(x(i+1)-x(i))/fff;

  b(i)=(m(i)-m(i-1)-(x(i)-x(i-1))*b(i-1))/fff;

  end

  for i=(n-1):-1:1

  a(n)=0;

  c(n)=(dy(n)-m(n-1)-(x(n)-x(n-1))*b(n-1))/(2-a(n-1))/(x(n)-x(n-1));

  b(n)=c(n);

  c(i)=b(i)-a(i)*c(i+1);

  end

  c

  x1=0:1:3060;

  y1(1)=y(1);

  y1(3061)=y(n);

  for j=1:1:3059

  x1(j+1)=x1(j)+1;

  end

  for i=1:1:n-1;

  i=1;

  for j=2:1:3060

  if (x1(j)-x(i))*(x1(j)-x(i+1))>0;

  i=i+1;

  end

  t=c(i)*(2*x(i+1)-x1(j)-x(i))+c(i+1)*(x(i+1)+x1(j)-2*x(i));

  y1(j)=y(i)+m(i)*(x1(j)-x(i))-((x(i+1)-x1(j))*(x1(j)-x(i)))/(x(i+1)-x(

  i))*t;

  實驗設計方案5

  一、霍爾效應實驗設計方案

  電子從電子槍加熱發射而出,經加速電壓加速,穿過極板射向熒屏。這個過程產生霍爾效應中所需的工作電流。在無外磁場的情況下,觀察亮點的移動情況,測量霍爾電壓;在極板處加上垂直于電子束及極板方向的磁場,電子束因此受到洛倫茲力而偏轉,在極板積聚,產生電壓,測量得霍爾電壓UH;除去磁場,觀察熒光屏上亮點位置移動情況,待位置穩定后,測量此時電壓。

  二、霍爾效應實驗的實現步驟及實驗檢驗實驗步驟

  將磁鐵和示波管組裝在一起,提供磁場;連接外電路開關,打開電源,開始實驗;調整聚焦及亮度,使亮點集中到熒光屏中央,測量霍爾電壓;加載磁場,測量極板處磁感應強度B,觀察熒光屏亮點移動情況;穩定后,測量霍爾電壓UH;除去磁場,觀察亮點移動情況,測量霍爾電壓。實驗結果與現象分析實驗數據分析在X偏轉板處所加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為0.00017T,示波管內部是固定結構,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對電源供給有一定要求,可分析出加速電壓UO為陰極K與第二柵極G2之間的電壓,約為1000V(因為實驗時G2電位可調范圍為±100V,實際加速電壓為900V至1100V)。示波器內X偏轉板之間的距離(由于在透明的真空殼體內不能準確測量,目測為1cm)約為0.01m。將示波器的亮度調大,所測電壓逐漸增大;當亮度調節到最大時(輸入電壓約為900V至1100V),所測霍爾電壓達到最大值33.8V。理論上,電子經加速電壓加速后,亮點在熒光屏上迅速向上偏移,這個過程時間極短。這是受洛倫茲力作用,使電子束向上偏轉。由于偏轉極板兩側電荷積聚,產生霍爾電壓,電子束同時受電場力和洛倫茲力作用平衡。但是由于對于此時電子速度,極板長度不可忽略,所以電子束相對中央位置發生偏轉。過3min,待穩定后,再除去磁場,如圖5。亮點迅速移動到下方,這是由于磁感應強度為零,霍爾效應消失。這個過程是極短的。這些現象都符合霍爾效應,所以本實驗成功驗證了霍爾效應。

  三、結語

  本文所設計的霍爾效應實驗利用電子槍作為電子發射裝置,討論從陰極發射出的電子經過磁場時產生的霍爾效應現象。從熒光屏上電子的亮度變化可以推斷出從通過控制光柵中心小孔的'電子密度(電子數目)增減;通過觀察熒光屏上亮點的移動情況,得到霍爾效應內部的平衡過程;并根據測量X極板上的霍爾電壓判斷霍爾效應現象的明顯程度。相比于傳統的霍爾效應實驗,本實驗儀器最大特點就是實驗過程動態可知、實驗結果直觀易得。通過熒光屏上的亮點亮度變化可以得知電子束密度增減,亦即電流強弱;兩極板電壓可以直接測量得霍爾電壓;通過觀察亮點在熒光屏上移動情況,可得知霍爾效應內部電子受力平衡過程。因此本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霍爾效應的過程和本質。另外本文所設計的霍爾效應實驗,由于儀器由示波管簡單改裝而來,所以制作容易,操作簡便,成本低、互換性強,適合學生實驗。

  實驗設計方案6

  【學習目標】

  1、掌握生字詞,體會語言的豐富內涵;

  2、學習記敘、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技巧;

  3、學習伽利略不輕信權威,堅持在實踐中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勇于為科學精神獻身的可貴精神。

  【預習案】

  1、 給加點字注音:

  滑稽( ) 咕噥( ) 祈禱( ) 驚擾( )

  卷帙( ) 伽利略( ) 心不在焉( ) 赫赫有名( )

  倔強( )( ) 噓( )( )(兩種讀音)

  2、 理清文章思路:

  (1) 伽利略是怎樣發現“擺”的規律的?

  (2) 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實驗,教授們、學生們和鎮上的人持什么態度?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檢查預習案

  【探究案】

  一、讀課本1—7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 第1段寫“一個教堂司事”的“漫不經心”有什么作用?

  2、 第2段中“在擺動著的油燈的節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閃光的突然襲擊”一句運用____

  ______________修辭方法,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語段最后一句中,“就這樣”具體指什么?

  4、 這一部分課文所記述的事跡表現了伽利略的什么精神?

  二、讀課本16—18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2、第16自然段中的`畫線句是什么意思?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3、第17自然段描寫觀看隊伍的盛大和觀眾的“興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4、品讀第18自然段中畫線的句子,回答問題。

  (1) 句中破折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家“竊竊私語”,都說些什么?請根據文意補充。

  5、 伽利略臨終前說的最后一句話是“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氣”,請結合這一部分說說伽利略“特殊的勇氣”表現在哪些方面。

  【檢測案】

  1、 解釋下列詞語:

  等因奉此:

  漫不經心:

  一勞永逸:

  心不在焉:

  2、 課文中介紹了伽利略和學生時代的情況,這與課文其它內容有什么關系?

  【布置內容】

  做練習冊

  【教學反思】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編寫人:張國昌 審查人:張曉利 把關領導:劉小光

  【學習目標】

  1、聯系課文語言具體環境,品味生動傳神的雅詞;

  2、結合課文的中心主題,出精美出彩的妙句。

  【預習案】

  1、 點字注音: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鍥而不舍( ) 持之以恒( )

  汲取( ) 淵博( ) 駕馭( ) 不言而喻( )

  2、理清文章思路:

  (1)作者是怎樣引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個觀點的?

  (2)要想尋求第二種答案,有賴于創造性思維。那么,創造性思維必需具備哪些要素?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檢查預習案

  【探究案】

  一、讀課本1—3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見語文基礎訓練頁76頁1-3題

  二、讀課本9—12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見語文基礎訓練頁77頁1-4題

  【歸納總結】

  形成知識網絡

  1—3自然段:通過具體例子得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

  4—8自然段:

  9—13自然段:

  【檢測案】

  1、 議論文常識:

  議論文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論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的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運用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證方法。

  【布置內容】

  做練習冊

  【教學反思】

  實驗設計方案7

  一、問題的提出:

  20xx年,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對全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全面調查后,認為:“學生的肺活量、體能等身體素質持續下降,超重和肥胖學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達24%,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中中小學生為62%;由于缺少足夠的體育運動,中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日益下降,超過了50%中學生體質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這直接影響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影響到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隨著“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啟動,各個學校切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健康一生活輩子”的口號深入人心,掀起了體育鍛煉熱潮。學校將體育活動作為貫穿教學和管理的主線,大力開發體育課程資源,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但在現階段,大多數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及指導力量等條件還不完善,不能滿足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要求,嚴重的影響著學生鍛煉的.興趣,不利于“陽光體育”的開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從制度上保證在校學生每天要有不少于1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就顯得尤為關鍵。本研究試圖對“體育場地設施對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的影響”進行實地考察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

  二、理論依據:

  近年來,我國中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嚴重,部分體質測試指標逐年下滑。自20xx年開始,我國進行了4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最近20年,我國青少年學生各方面素質自20xx年呈持續下降狀態,其中包括學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不僅青少年身體機能、素質和運動能力呈下降趨勢,肥胖率也比5年前增長了一倍;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并伴有隨年齡增加檢出率上升以及向“低齡化”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出《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從20xx年開始,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類學校中深入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即陽光體育運動)。

  造成學生體質健康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教育的角度看,雖然一直強調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還是在執著地流行;從學校方面看,重智育、輕視體育的傾向還未能很好的扭轉;從體育自身來看,大家仍然特別重視競技體育,而對群眾體育相對放松;從社會角度來看,伴隨現代進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體能下降的現象普遍存在。本文就以淄博市中學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現狀及陽光體育開展情況展開調查,從學校實地和體育教師、學生兩方面充分全面的展開調查,分析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存在的影響因素,并給予相應的研究對策,使更多學生參加到體育鍛煉中去。

  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計算機檢索和人工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包

  括期刊、專著、學位論文等,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總結及分析體育設施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研究現狀的內容。同時收集國內外有關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法規文件、書籍,這些寶貴的資料都為本文提供理論和方法學依據。

  2、問卷調查法據本課題的研究內容與目的,閱讀了大量有關社會調查及科研方法等方面的書籍,并經過專家咨詢和反復修改后,精心設計了學生問卷。在每所學校發放學生問卷100份。

  3、實地調研法對隨機抽取的六所學校,分別是張店二中、新城中學、灃水中學、湖田中學、傅家中學、唐坊鎮中學進行了實地調查,統計了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學生的體育鍛煉方式,學校給予學生鍛煉的時間,學生的興趣愛好等,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6]。

  4、邏輯分析法運用歸納、演繹、綜合等各種邏輯分析法,對所收集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與論證,總結出調查結果,并提出相關對策。

  四、主要研究內容

  (1)調查淄博市中學的體育設施、器材、場地的實際情況。

  (2)了解學校安排學生鍛煉的時間及學校場地對學生開放的情況。

  (3)調查學生的參與鍛煉方式,興趣愛好。

  (4)分析所得數據,提出解決的可行方法和措施。

  五、研究階段安排

  1前期工作

  (1)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確定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

  (2)撰寫開題報告。

  2、中期工作

  (1)采集反映山東省淄博市中學學校場地、設施、器材的實際情況。

  (2)調查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方式,興趣愛好。

  3、后期工作

  (1)整理并分析資料

  (2)撰寫論文,形成初稿

  (3)修改論文,形成成稿。

  實驗設計方案8

  一、研究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二、實驗處理:

  對比性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等組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三、實驗變量

  1、實驗自變量

  X=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使用

  2、實驗因變量

  Y1=獲取信息的能力

  Y2=合作學習的能力

  Y3=對信息評價的能力

  Y4=反省認知的能力

  Y5=自我評價的能力

  3、干擾變量及其控制

  干擾變量:

  (1)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和技術水平的不同

  (2)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使用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3)學生與他能力的變化發展對這五種能力的影響。

  干擾變量的控制:

  (1)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等組對比實驗。

  (2)為避免由于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的設計不合理而對實驗效果產生影響,在進行實驗前應由教學設計專家、學科帶頭教師和學生對設計的任務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布爾什確保任務的合理性。

  (3)為降低其它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先對學生的確基本學習能力、信息素養和計算機技術水平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對其它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果作預測分析,最終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時加以考慮并予以排除。

  四、試驗程序設計

  1、實驗假設

  (1)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3)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對信息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4)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反省認知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5)任務驅動教學法對自我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實驗對象

  在附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2)、(5)班為實驗對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學高二(2)為實驗組,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學高二(5)班為控制班,教學中不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驗實施前對學生能力進行前測,確認兩班同學在這三個方面的能力相當,視為等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5)班

  ●實驗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2)班

  (注:考慮到前測時可能兩個學校的兩個班不一定全部可以分為兩個等組,故從兩學校的兩班中分別選取部分同學形成兩個等組。為不影響實驗的正常、順利進行,對不納入實驗的同學也實施同樣的實驗手段,但不納入數據的統計分析中)

  3、實驗過程

  本實驗研究采用等組對比前測后測實驗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對預期的實驗對象進行前測,并分別從兩個自然班中選取部分學生組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和控制組。

  (2)利用調查問卷對實驗對象進行學習風格、能力結構等因素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已具備的能力狀況,為以后的效果分析掃清障礙。

  (3)在兩個學校的兩個實驗班的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任務驅動基本架構是由研究者和學科教師根據研究和教學的需要共同確定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行為觀察記錄表、反思日志表、調查問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

  (4)在研究進行兩個月左右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展進行形成性檢驗,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進行補救。

  (5)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展進行終結性檢驗,驗證實驗假設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實驗數據證明,如不成立,說明原因。

  實驗設計方案9

  1實驗器材

  低頻信號發生器(EE1641C型),便攜式電腦小音箱,仿真蝴蝶(冰箱貼),BNC轉雙鱷魚夾線。

  2演示方法

  2.1演示聲音具有“音調”這一特性

  將仿真蝴蝶用膠水粘在音箱的紙盆上,用BNC轉雙鱷魚夾線將低頻信號發生器與音箱相連。通過低頻信號發生器的“頻率選擇”按鈕,使信號源的頻率在“10”、“100”、“1K”三個檔位之間進行切換。這時,音箱既可以發出低沉的聲音也可以發出尖銳的甚至是刺耳的聲音,音調變化十分顯著。由此,學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聲音可高可低,具有“音調”這樣的特性。注意事項:實際上,在調節信號源頻率時,聲音的響度也會發生變化。為了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調的變化上,可以適當地提高音箱的音量,因為當聲強大于85dB時,耳朵對各個頻率聲音的靈敏度基本上相等。

  2.2演示“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將低頻信號發生器的頻率檔位選擇在“10”,轉動“頻率微調”旋鈕,對信號源頻率進行連續調節,可以觀察到:蝴蝶振動速度發生變化的同時,聲音的音調也發生了變化。蝴蝶振動加快,音調變高;振動變慢,音調變低。這樣的實驗現象強化了學生的直觀感受,為學生作出合理猜想和進一步的實驗檢驗奠定了基礎,也有利于學生“頻率”概念的建立。注意事項:一定要在“低頻”檔對信號進行“連續”調節。聲音控制在低頻是為了人眼能夠觀察到振動,對信號頻率進行連續調節可以使音調以及振動速度的變化更易察覺。

  3演示用途拓展

  此套裝置除了可以很好地演示“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外,還可以演示其他一些聲現象,而且效果也相當不錯。

  3.1演示“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音箱發出聲音的同時,蝴蝶也在振動,音箱不發聲,蝴蝶振動停止。借助于這一現象,學生可以猜想到:聲音可能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2演示“聲音是一種波”

  將點燃的蠟燭放在音箱前,在頻率較低的情況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燭焰周期性的來回晃動,借助于此實驗現象,教師可以引出“聲波”的概念。

  3.3演示“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在小音箱的喇叭口置一透明容器,將橡皮泥捏成的小球放在音箱的'紙盆上,調節音箱的音量,可以控制小球的彈跳高度。小球的重量較輕,在不同響度的聲音下,小球振動幅度的變化較為明顯,這一現象可以演示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的關系。

  3.4演示“次聲波”和“超聲波”

  從“0”到“10M”順次切換低頻信號發生器的頻率檔位,可以發現人耳并不是所有頻率的聲音都能聽到。借助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引出“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概念。以上介紹的演示實驗,現象新奇、直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概念,希望能為教師們的實際教學提供些許參考。

  實驗設計方案10

  學習目標

  1.掌握程序,方案書寫的格式、內容。

  2.培養能根據物質制備原理制定實驗操作步驟、選擇實驗儀器裝置的能力,鞏固物質制備的實驗操作。

  3.能夠對實驗方案進行科學的評價。

  學習過程

  一、自學探究

  1. 讀課本P78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室中用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應制備Al(OH)3, 若在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與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現象有何不同,請填寫下表。

  滴加試劑順序

  現 象

  離子反應方程式

  NaOH溶液滴加AlCl3

  AlCl3溶液滴加NaOH

  (2)為使AlCl3完全轉化Al(OH)3,最好選用什么試劑代替NaOH,你由此例中,當設計物質制備方案時,應注意些什么問題?

  2.[示例1課本78面]以鋁屑為原料制備Al(OH)3的實驗方案設計。

  (1)下面是課本中制備Al(OH)3的三個方案,請寫出每個方案中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在括號內填寫所加試劑

  方案一:

  Al(OH)3

  Al2(SO4)3溶液

  鋁 屑

  反應式①

  ②

  方案二:

  鋁屑

  Al(OH)3

  NaAlO2溶液

  ( ) ( )

  ① ②過濾、洗滌

  反應式①

  ②

  方案三

  鋁 屑

  鋁 屑

  ( )

  Al(OH)3

  ① ③

  鋁 屑

  Al2(SO4)3

  ( ) 過濾、洗滌

  NaAlO2溶液

  ②

  反應式

  問題討論:

  (1)為使鋁屑中的鋁全部轉化成Al(OH)3。方案三中① ②的鋁用量相同嗎?如果不同,兩者的.比例應是多少?

  (2)方案評價:三個方案中請填寫每生成1mol Al(OH)3所消耗的原料H2SO4和NaOH的物質的量列表如下:

  方案

  消耗H2SO4的物質的量

  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從原料消耗和實驗操作的簡易性方面考慮,應選擇的方案是

  2.閱讀課本P80頁以Al為原料制備Al(OH)3的實驗方案(有條件的學校,按實驗方案要求做實驗,并將實驗現象及數據填寫在課本相應的地方)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制備的實驗方案包括的項目一般有

  (2)步驟1中用NaOH溶液洗滌鋁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鋁屑分成等質量四份,其原因是

  。

  (3)步驟5中如何檢證Al(OH)3已洗滌干凈,請寫出操作步驟。

  二、總結與評價

  【總結】

  1.物質制備方案的設計,首先要弄清物質制備的原理,從原理為切入點設計方案,方案一般已包括實驗名稱、目的、原理、用品、步驟、現象記錄及結果處理。

  2.針對一個實驗,可以設計出多種方案,要會得對每個方案進行科學的評價,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理論上要科學。②操作上要簡單可行。③原料用量要節約。④要環保,符合綠色化學原則。

  【評價】

  1.用以下三種途徑制取等質量的硝酸銅(1)銅跟濃硝酸反應(2)銅跟稀硝酸反應(3)銅跟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再跟硝酸反應。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三種途徑所消耗銅的物質的量相等

  B.三種途徑所消耗硝酸的物質的量相等

  C.三種途徑所消耗銅的物質的量:途徑(3)>途徑(1)>途徑(2)

  D.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途徑(1)>途徑(2)>途徑(3)

  2.長期存放的亞硫酸鈉可能會被部份氧化,可通過實驗來測量某無水亞硫酸鈉的純度,某同學設計有如下幾步操作。

  ①稱量a克樣品,置于燒杯中

  ②加入足量蒸餾水,使樣品溶解。

  ③加入稀鹽酸、使溶液顯強酸性,再加過量的BaCl2溶液。

  ④過慮,用蒸餾水洗滌沉淀。

  ⑤加熱干燥沉淀物。

  ⑥將沉淀冷卻至室溫后,稱量。

  ⑦重復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g固體。

  (1)本實驗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 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加鹽酸使溶液呈強酸性的目是:

  (3)步驟⑦中的合格標準是:

  (4)實驗測得樣品中無水亞硫酸鈉的質量分數是

  實驗設計方案11

  【概述】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

  本課所需課時為2課時。

  主要學習內容是識記生字,感悟課文,擴展閱讀,網上留言。

  【教學目標分析】

  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和部首“□”,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由本課生字引出的新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通過留言版,展示學生的收獲和心愿。

  【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對創新識字、閱讀、寫作等語文活動很感興趣。

  2、學生能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字謎、編兒歌等方法識字。

  3、學生愿意使用留言板,但打字速度有待提高。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主要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策略,讓學生在語文實

  踐活動中自主發展、自我創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學習資源,鼓勵學生在網絡上大量識字、大量閱讀,盡情想象和表達。

  【學習資源】

  1、多媒體網絡資源。

  2、課文──《四個太陽》。

  3、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環節】

  1、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播放歌曲《種太陽》,導入課題。

  2、自讀課文,快樂識字:

  展示課件,學生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并在小組匯報自己的.識字成果。同學評議。

  3、合作探究,朗讀感悟:

  以小組為單位,給四季畫太陽,交流讀書心得,在留言版上打出來。

  4、瀏覽網站,擴展閱讀:

  學生進入教師提供的資源網站,自主選擇閱讀內容,進行有效閱讀。

  5、質疑問難,展示成果:

  學生可以提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展示閱讀收獲。

  【教學過程流程】

  提供網絡資源,指導學習

  播放動畫

  學生自由朗讀

  朗讀感悟

  留言版

  畫心中的太陽

  寫讀書感受

  屏幕投影

  打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詞語

  學生自主識字

  自能識字:多種方法識記,擴展偏旁認字

  師生游戲:教師組織學生做猜字游戲

  生生游戲:看誰摘的“蘋果”多

  開始播放歌曲

  情境導入

  學生欣賞課文

  借助拼音擴展閱讀

  提供展示平臺

  質疑問難交流收獲

  投影學生作品

  結束

  【教學評價】

  學生的學習評價融入各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

  1、認知目標:有興趣地識字;積極地閱讀;創造性地思想。

  2、過程與方法目標;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討論研究,善于與他人合作;喜歡用網絡、媒體等多種信息工具搜集處理信息 。

  3、情感目標:有較強的求知欲;能持之以恒地完成學習任務。

  實驗設計方案12

  藥品:

  半枝蓮、95%乙醇、鹽酸小檗堿對照品、蒸餾水、鹽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碘-碘化鉀試劑

  儀器:

  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計、電子分析天平、電熱恒溫水浴鍋、數據超聲波清洗器、微型植物粉碎機、PH計、加熱板、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

  實驗方法:

  超生波提取法、半仿生法、正交實驗、生物堿的鑒定方法

  實驗步驟:

  一、藥品、儀器的準備

  二、對照品溶液的制備、波長的測定、標準曲線的制作、推算出回歸方程

  三、樣液的制備

  四、用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蓮中生物堿

  1、單因素實驗

  (1)溫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2)酸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3)堿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4)料液比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2、因素、水平的確定及進行正交實驗設計:

  由單因素溫度、酸度、堿度和料液比作為正交試驗的四個水平

  進行正交實驗以確定半仿生法中最優的提取條件

  五、超聲波輔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蓮生物堿:在上述半仿生法得到的.最優提取條件下進行超聲波提取

  1、單因素實驗

  (1)溫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2)提取次數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3)酒精濃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2、因素、水平的確定及進行正交實驗設計:

  由單因素溫度、提取次數、酒精濃度作為正交試驗的三個水平進行正交實驗以確定在超聲波輔助半仿生法提取中的最優條件

  六、在超聲波輔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最優條件下提取半枝蓮中生物堿

  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上述提取到的生物堿的吸光度,與標準曲線進行比較,計算出生物堿的量及產率。

  八、生物堿的鑒定:

  生物堿沉淀反應

  1、碘化鉍鉀試劑反應 取滲漉液1ml,加碘化鉍鉀試劑1滴~2滴,生成棕色至棕紅色者為陽性反應在。

  2、碘-碘化鉀試劑反應 取滲漉液1ml,加碘-碘化鉀試劑1滴~2滴,生成棕黃色沉淀者為陽性反應。

  3、硅鎢酸試劑反應 取滲漉液1ml,加硅鎢酸試劑數滴,生成淡黃色沉淀者為陽性反應。

  實驗設計方案13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 4 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 .理清記敘順序,把握故事梗概。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任何有意義的發現都源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認真實驗。

  教學流程:

  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

  1 .播放運用超聲波來為飛機、輪船導航,超聲波治病,超聲波勘探的幾組 CAI 課件,讓學生體會超聲波的廣泛用途。

  ( 超聲波 這個詞語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通過課件的介紹,一方面讓他們了解超聲波的知識,另一方面也為學習課文設下懸念。 )

  2 .你們知道超聲波是怎樣被發現的嗎?它緣于一位科學家的夜間實驗。

  3 .出示課題:《夜晚的實驗》。

  二、扣題生疑,走近文本

  1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

  ( 此課題信息儲藏量大,學生可能會提很多問題。如:誰做實驗?為什么在夜晚做實驗?怎樣做實驗?實驗的結論是什么?它與超聲波有何聯系?等等。教師要及時梳理問題。 )

  2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我們要善于從這里發現問題,再帶著這些問題讀書,才是有目的的讀,才會提高讀的效率。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吧 !

  ( 學貴有疑 。引導學生由課題生發開去,進行質疑問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一開始就處于 憤 悱 的狀態,激發了讀書的欲望,也培養了自讀能力。 )

  三、掃除障礙,走進文本

  1 .自由朗讀課文。

  2 .學習生字,檢查認讀,讀準后再寫寫。

  3 .輪讀課文,檢查自讀。

  4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提的問題。

  5 .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問題?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據讀一讀。

  ( 通過交流,讓學生解決誰做實驗做了什么實驗為何在夜間實驗等幾個淺顯的問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

  四、讀中探疑。深入文本

  1 .還有幾個問題沒有解決,再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

  (1) 快速瀏覽課文,將寫斯帕拉捷實驗過程的幾段標出來。

  (2) 默讀 2 6 自然段,填寫表格。

  實驗次序

  怎樣試驗

  實驗結果

  第一次

  蒙住眼睛

  仍能自由飛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實驗結論:

  (3) 比較 4 次實驗,討論:斯帕拉捷為何對第一次實驗的結果感到如此驚訝。

  (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斯帕拉捷先蒙住蝙蝠的眼睛。是因為在我們的思維定勢里總是認為眼睛是用來看清東西,辨別方向的,只有細心觀察,多動腦分析,勤于實驗,才能發現真正的秘密。這個問題是開放性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

  2 .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 穿透 夜空, 聽 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讓我們讀讀第 7 8 自然段,細細探明究竟。

  指名讀第 8 自然段,用手電筒配合一面鏡子幫助學生理解蝙蝠如何用超聲波探路的。

  3 .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終于被揭開了,人們也因此發現了超聲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超聲波的巨大作用。齊讀第 9 自然段。

  4 .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何啟發?

  五、設疑生疑,感悟文本

  1 .是呀, 超聲波 的作用真不小,超聲波是斯帕拉捷發現的嗎?為什么課文末尾寫道 斯帕拉捷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實驗會給人類帶來如此大的恩惠呢 ?

  ( 再次讓學生潛心會文,理解隱藏在語言文字背后的無限意蘊。真正領悟文本的精髓,整合三維目標。 )

  2 .默讀全文,說不定你會找到更多的疑問,在你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 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文本,又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文本。 )

  六、自選作業,拓展文本

  1 .將自己的疑問列出來,準備下節課與同學討論交流解決。

  2 .查閱并收集有關發現或實驗的小故事,準備下節課與同學們交流。

  3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有趣的實驗或發現?寫出來與大家交流交流。

  實驗設計方案14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么會轉動?

  材料:紙杯2個、牙簽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的底座。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穿上繩子,并用牙簽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么現象產生。

  講解: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后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創造:

  你能讓蠟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實驗設計方案15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原理與方法。

  2、學習、掌握微生物的鑒定方法。

  3、對提取的土樣進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并進行簡單的形態鑒定

  二.實驗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種液化型淀粉酶,它的產生菌芽孢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類物質的土壤等樣品中。

  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具體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采樣、增殖培養、純種分離和性能測定。

  1、采樣:即采集含菌的樣品

  采集含菌樣品前應調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篩選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著手做各項具體工作。在土壤中幾乎各種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說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在土壤中,數量最多的當推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類物體上都有相應的占優勢生長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爛葉、腐土和朽木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廚房土壤、面粉加工廠和菜園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較多,果實、蜜餞表面酵母菌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較多,油田、煉油廠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較多等。

  2、增殖培養(又稱豐富培養)

  增殖培養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樣品中加入某些物質,并創造一些有利于待分離微生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使能分解利用這類物質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便于我們從其中分離到這類微生物。因此,增殖培養事實上是選擇性培養基的一種實際應用。

  3、純種分離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應用純種微生物進行生產。通過上述的增殖培養只能說我們要分離的微生物從數量上的劣勢轉變為優勢,從而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純種微生物就必須進行純種分離。純種分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分離法、單孢子或單細胞分離法、菌絲尖端切割法等。

  三.實驗材料

  1、器材:

  小鐵鏟和無菌紙或袋(可省)、培養皿8個、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無菌水試管5支(每支4.5mL水)、燒杯3個、三角瓶5個、電爐、玻璃棒、接種環、鑷子、恒溫培養箱、高溫滅菌鍋、移液槍(槍頭10個)、天平、濾紙、pH試紙等。

  2、試劑: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的原料(牛肉膏0.9g、NaCl1.5g、瓊脂4.5g、蛋白胨3.0g)、Lugol氏碘液、可溶性淀粉0.6g、結晶紫染液、番紅染液、95%乙醇、無菌水等。

  3、土樣:取自桂林師專甲山校區藥用植物園面的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實驗方法步驟

  1、采集土樣帶上小鐵鏟和無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較細碎土壤

  2、樣品稀釋在無菌紙上稱取樣品1g,放入100mL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搖10分鐘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無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無菌水試管中,梯度稀釋至10-6。

  3、分離用稀釋樣品的同支吸管分別依次從10-6、10-5、10-4樣品稀釋液中,吸取lmL,注入無菌培養皿中,然后倒入滅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體培養基,小心搖動冷凝后,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48小時。培養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鑒定對多種菌進行形態特征的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觀察,記錄結果。

  5、α-淀粉酶鑒定

  1)實驗原理:

  細菌能否產生α-淀粉酶主要依據是鑒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該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2)步驟:

  將培養的的各種待測菌種接種在含有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培養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將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加到溶化好的培養基中,調勻),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18-24小時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6、純化從平板上選取淀粉水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較大的菌落,用接種環沾取少量培養物至斜面上,并進行2-3次劃線分離,挑取單菌落至斜面上,培養后觀察菌苔生長情況并鏡檢驗證為純培養。

  實驗設計方案16

  一、研究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學生綜合技能的作用

  二、實驗處理:

  比較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比較

  等組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比較

  三、實驗變量

  1、實驗自變量

  x=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運用

  2、實驗因變量

  Y1=獲取信息的能力

  y2=合作學習的能力

  Y3=評價信息的能力

  Y4=認知反思能力

  Y5=自我評價能力

  3、干擾變量及其控制

  干擾變量:

  (1)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技術水平不同

  (2)任務設計和任務使用的合理性和正確性驅動教學過程。

  (3)學生及其能力的'變化和發展對這五種能力的影響。

  干擾變量的控制:

  (1)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由于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其他因素,本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了等組比較實驗。

  (2)為避免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設計不合理對實驗效果的影響,教學設計專家、學科帶頭人和學生在實驗前應論證設計任務的合理性,以確保任務的合理性。

  (3)為了減少其他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首先調查分析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信息素養、計算機技術水平等因素,預測分析其他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最后研究并消除教學效果。

  四、測試程序設計

  1、本實驗假設

  (1)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有顯著影響

  (2)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有顯著影響

  (3)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提高信息評價有顯著作用

  (4)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提高反思和認知能力有顯著作用

  (5)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提高信息評價能力有顯著作用自我評價

  2、實驗對象

  選擇班級

【實驗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實驗設計方案03-25

實驗設計方案集錦04-03

簡單生物實驗設計方案09-13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4篇05-04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三篇05-13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四篇05-15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四篇05-14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4篇05-16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3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