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

時間:2023-03-03 14:29:15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1

  設計思路: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陶藝課作為一門可以親自動手操作的手工藝課程,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他們對這門課有著強烈興趣,讓學生自行構思,不拘時空地發揮想象,動手制作,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們在興致勃勃地“玩泥”中,緩解了平日緊張的學習壓力和單調的學習生活帶來的煩惱,借制陶玩泥來陶冶自己,營造樂園,豐富生活。他們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樣,使小陶迷們在藝教實踐活動中磨練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他們的作品豐富多彩,具有稚嫩與純樸之美,濃縮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常有一部分學生在陶藝課程結束后,還想留下來繼續“玩泥”,可見藝術美卻能陶冶人的性情。

  綜合實踐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動手以及動腦能力。而陶藝這一活動能讓學生陶藝教育實踐的內涵豐富,涉及文化、藝術、歷史、化學、物理、數學和設計等多種學科知識,是進行全面素質教育,培養勞動技能、訓練創造思維能力和提高審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時又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載體。

  二、開展活動的資源和有利條件

  在河北峰峰,陶瓷制作已經是花開遍地,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是民間陶瓷藝術的杰出代表。從古老的磁山文化源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磁州窯瓷器的裝飾,典雅樸實、蒼勁雄厚,白釉黑花獨樹一幟。今天,峰峰的陶瓷藝人把古老的傳統藝術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開發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質瓷等數十種新產品,創造了手彩、雕金、窯變花釉等各種藝術技法,磁州窯陶瓷藝品享譽世界。在中國·峰峰首屆磁州窯文化節上,來自國內外的磁州窯專家和陶瓷藝術、旅游領域的專家學者從陶瓷藝術、旅游產業、國際傳媒等方面展開學術交流、研討。

  一、實施過程:

  1.組織落實:教導處發動初一、初二學生報名;并落實時間。

  2.確立陶藝學習內容、形式

  3.活動材料、工具、場地的規劃及組織落實

  4.陶藝成果的存放與展示

  二、教育目標:

  1.要求學生通過陶藝學習,了解陶藝的藝術形式和基本特點,理解并熟悉陶藝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藝泥條成型的方法,并通過以后幾課時的學習,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據陶藝不同的制作方法創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藝作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熱愛藝術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了解各地民情風俗、傳統節日與生活的關聯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關懷鄉土的習俗、信仰,進而知

  3、學科領域

  藝術與人文、社會、語文及綜合活動

  4、授課時數

  6節/45分鐘

  5、學習對象:五六年級學生。

  通過對傳統藝術的認知與學習,了解傳統藝術所包涵的內容及其歷史背景與用處,藉此引發對傳統藝術學習的熱愛。從捏塑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雙手的細部動作,感受接觸大地之土,藉以了解手腦并用的樂趣。以陶藝立體表現的方法呈現作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熱愛藝術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能了解傳統陶藝和現代陶藝的差異點,以藝術為生活服務的觀點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中。

  6、分段目標:

  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去攝取信息,有目的地、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學生能收集到陶藝的文字、圖片或網絡資料。

  學生能收集到各種簡易制作陶藝的工具。

  學生能夠了解陶藝的藝術形式和基本特點。

  學生能夠了解陶藝的歷史和價值,理解傳統陶藝和現代陶藝的區別與聯系。 學生能夠愉快玩泥土。

  學生能理解并熟悉陶藝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藝的制作方法。

  學生能欣賞并理解泥條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藝術作品,明確其實用價值。

  學生能利用泥條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等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學生能了解陶藝的裝飾技巧。

  學生能欣賞同學的陶藝作品。

  學生能了解利用陶土工具鏤空的方法和意義。

  學生能了解陰干、素燒與釉燒的意義。

  學生能正確使用水粉工具。

  學生能利用廣告顏料上色,能調配出濃度高水份少的顏色。

  學生能于陶藝作品表面均勻上色。

  能力目標:

  *藝術與人文

  探討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了解他人的作品,培養自我的思考與表達能力。

  構思表現的主題與內容,選擇的材料與表現技法,完成有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

  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展現自己的特才,并自我評析。

  在藝術活動中,表現積極合作態度,并表達自己的才藝與潛能。

  通過藝術集體創作的方式,表達對社會、自然環境的尊重、關懷與愛護。 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的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美感特征與視覺要素。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系,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參與藝術活動,養成專注聆聽的習慣,并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以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欣賞各類的藝術展演活動。

  參與藝術活動,了解不同國家不同的文化特質。

  *社會

  了解各地陶藝的形成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實用意義。

  探討中國文化的內涵與淵源。

  描述人類社會中出現的各種陶藝的`形式,并舉例說明人類如何利用各種藝術

  形式,進行美感的欣賞、溝通與表達。察覺并尊重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比較不同文化背景下事物和表達的方式,并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

  *語文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和習慣。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綜合活動

  舉例說明自己分享在團體中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認識不同的文化,并分享自己對多元文化的體驗。

  了解自己在家庭、社會、環境的關系,并能說出自己的角色。

  7、教學資源

  陶藝網絡資源

  陶土兩包

  陶藝工具

  廣告顏料

  水粉用具(水粉筆、調色盤)

  油漆

  釉彩(參考)

  電窯(參考)

  8、教學設計:

  學生上網查找陶藝網站:

  陶藝網站分為——主頁、陶藝概況、陶藝教室和陶藝博物館四部分。陶藝讓藝術的門檻大大地降低了,創作已經不是陶藝家的專利。從欣賞的角度來說,小到一只隨意捏制的碗、動物塑像,大到裝水的大甕、陶藝壁畫,只要賞心悅目,無不視為一件陶藝的藝術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陶藝又是一種具有深厚內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藝術形式。“玩泥”是小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在這么簡單的活動卻啟發了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培養了孩子一種終身受用的高尚志趣,開始懂得美,開始喜歡藝術。如果給孩子們正確的方法引導,開拓他們的眼界,他們的路會走得更好。正鑒于此,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開發網絡教學的資源,旨在通過“設疑一搜索一討論一引導一應用”的“網絡五段式”操作程序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在素質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能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去攝取信息,有目的地、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在這里不僅可以學習到陶藝的相關知識,也可以了解到歷史、文化、科技、工藝藝術、藝術創作和人文科學等學科的知識,中小學地理、歷史、自然、語文、美術欣賞教學中也可使用本網站,體現了專題站學科的整合性和通用性。

  (1)設疑

  陶藝網站從陶藝是什么、陶藝與文化這兩點展開。主要依據大綱要求,學習內容圖文并茂,通過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讓學生領略神秘的原始陶器、宏偉的兵馬俑、絢麗的唐三彩、高貴的白瓷、典雅的青花瓷、豐富的彩繪瓷和充滿時代感的現代陶藝作品。版面設計美觀、典雅、合理,重點突出,使學生感知到了陶藝的藝術美和實用美,體會到陶藝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學生通過相關首頁的提問進行瀏覽和學習,可以掌握課前預習的主要內容。推薦一個資料豐富、設計美觀的有關網頁,培養了學生探索研究的能力。

  (2)搜索

  這部分的內容是陶藝教學內容的延續和補充,也是陶藝相關擴展知識資源展示,主要從教學需求的角度出發。它既包含了大綱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的陶藝造型的基本技巧,又補充了陶藝相關的制作技巧。學生可以通過參觀和學習各個展室,以對陶藝的制作有系統的了解。陶藝佳作廳通過大量的圖片,讓學生從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造型技巧佳作中受到啟發,從而更好地進行課堂作業的創作,還為學生想了解宜興紫砂壺和景德鎮瓷器的知識進行知識擴展和作品欣賞。如果想更進一步地多了解一些陶藝的知識和動態,陶藝資源廳提供了豐富的網上資源以滿足同學們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通過網絡搜索網上的陶藝作品佳作,就相關首頁的提問進行網上搜索,尋求答案,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研究的能力和多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

  (3)討論

  這部分從教學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提供了以中學美術大綱中必須使學生掌握的泥條盤制法、泥板成型法、徒手捏制法這三大陶藝的造型方法的相關知識和圖片,包括目標要求、預習指導、內容講解、作業練習四塊內容。學生在欣賞和學習相關的知識的同時,并可跳轉至陶藝博物館的佳作廳瀏覽各類造型方法制作的優秀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在這里可以就同一主題進行學習討論,就同一作品發表自己的理解看法,或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4)引導

  學生的利用網絡學習時的方法和途徑具有多元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要求引導學生瀏覽網站上的教學內容,通過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引導學生有目的地、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在討論中引導學生,得出認識上的共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愛國主義熱情。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應用

  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應用,在經過“設疑——搜索——討論——引導”的階段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后,教師應培養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練習的作品中,使學生要應用所學的基本知識練習陶藝作品時,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創新意識,能將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運用到自己的練習和創作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2

  一、 活動背景

  折紙工藝是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的一般形式,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既動手又動腦,訓練他們的綜合能力的極好方式。

  二、活動理念

  (1)學生初步學會折紙、貼畫、立體造型等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對剪刀、膠水等有較熟悉的操作,并能夠學會手工制作中最基本的粘、貼的技能。

  (2)在小組合作中養成主動探索、自主創新的良好習慣,學會團隊合作意識。

  (3)發展學生的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4)學生能體驗創意手工的樂趣,感受藝術的魅力。學生經過努力克服困難制作成作品,培養學生的成功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三、指導思想:

  在我校恪守教育真諦,轉變傳統思想的前提下,以我校“一本三追求”為指導,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二十一中校本課程管理辦法》的精神,全面貫徹“生本”理念,樹立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自主發展能力。

  四、課程簡介:

  折紙工藝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是一項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啟發兒童創造思維的重要活動,活動將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小學學生實際情況安排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富有創意的活動內容,主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折紙、珠貼、布貼、葉貼、立體造型等手工制作體驗創意手工的樂趣,使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

  五、活動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將利用情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在實際活動中,使用小組合作法,讓學生成為整個活動的主角。相互學習,相互協作。

  六、授課要求:

  1、學生人數:低年級學生約20人。

  2、對學生的要求:

  ①對本課程內容具有一定興趣的學生

  ②低年級學生。

  3、對教室的要求:普通教室。

  七、課程內容:

  第1課 學會看折紙符號折紙變得更簡單

  第2課 小松鼠

  第3課 豬

  第4課 小兔子的簡單折法

  第5課 會動的孔雀

  第6課 簡單的愛心折紙

  第7課 可愛的小老鼠

  第8課 美麗的天鵝

  第9課 看如何變出一條漂亮的魚

  第10課 好看的百合花

  第11課 簡易鳥的折法

  第12課 手工折紙欣賞 紙玫瑰如此逼真

  八、學習方式:

  合作性學習。(生生合作,教師指導并與學生合作進行。)

  九、教學方式:

  1、講授示范法;

  2、指導點撥法;

  3、競賽法;

  十、學習評價方式:

  1、通過學習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習評價方式,

  ①通過欣賞折紙成品,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②根據學生平時作品數量、作品品相進行相結合進行評價;

  ③教師綜合評價,給予相應的等級,分別為:優秀、良好、合格;

  ④在校內展出學生的作品,以起到示范作用,為動手工制作的同學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增強自信心,學期末進行教學成果匯報展示。

  小學生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設計方案

  大偏店學校 付麗娟

  20xx.9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3

  一、活動背景:

  T形臺上模特展示的精美服裝總是很吸引我們的眼球。當臺上的光影在熱烈的掌聲與嬌艷的鮮花中漸漸隱去時,服裝設計師們無疑又會成為焦點。服裝設計對于我們每個人當然也包括孩子們來說,都充滿了吸引力。

  兒童服裝和青少年服裝在服裝設計的舞臺上越來越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孩子們對服裝的設計很感興趣,他們的想法也很有創意。那我們為什么不讓他們也嘗試著做一次服裝設計師,為自己設計獨具魅力的服裝呢?答案是肯定的。作為老師的我們,當然愿意帶領孩子們去嘗試參與他們感興趣的而且又充滿創意的活動。

  但是服裝設計的范圍很廣。就少年兒童的服裝種類也很多,和孩子們討論以后我們決定選擇汗衫作為我們的設計主題。因為汗衫是人們夏季普遍穿著的服裝,最為孩子們所熟悉,而且男女老少都適宜。所以我們選擇從汗衫入手,拋磚引玉,敲開服裝設計的大門。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汗衫在國內外的歷史、文化等相關知識。了解汗衫的幾種基本造型(“A"型、“X"型、T型、H型、O型等),認識學會汗衫設計的基本方法,讓學生了解汗衫的設計過程,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通過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汗衫設計的研究興趣,并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 “汗衫創意設計”活動中來。通過社會采訪,走入生活,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增長知識,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動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及環保意識。獨創性和想象力是服裝設計師的翅膀,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懂得尊重、欣賞他人的勞動成果,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讓學生了解款式、色彩、面料和裝飾是汗衫設計的幾大基本要素。了解汗衫的基本設計過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設計制作出有創意的汗衫作品。

  難點:設計制作出有創意、實用、美觀的汗衫作品。

  四、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1、若干汗衫的精美圖片;各種廢舊材料;剪刀、白膠等相關工具。

  2、帶領部分學生采訪服裝設計師關于汗衫設計的知識,并制成錄像。

  3、相關課件。

  學生準備:

  1、查閱關于汗衫歷史等相關資料。

  2、課前查閱汗衫設計的知識,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嘗試設計制作一件紙模汗衫作品。

  3、準備各種廢舊材料、裝飾材料。剪刀、雙面膠等相關工具。

  五、活動過程:

  本活動分活動準備、活動實施、活動交流、深入探究并改進作品、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拓展六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自主選擇伙伴,合理分組

  2、發揮自身特長,合理分工

  具體實施方法:

  1、 分組:根據服裝設計的構思需要充分考慮到設計對象的性別這一要求,將學生按不同性別分組。將班級學生分為4—5組,每組8—10人并推選出組長,進行自主探究、資料搜集、資源共享、小組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每組分別設計一個與服裝設計相關的個性化名字(如小裁縫組、七彩霓裳組等等)。

  2、 分工: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分工。頭腦靈活、有創意的學生可以多提供設計構思;擅長繪畫的同學可以將設計構思畫成草圖;手巧的同學在制作過程中可以多動手……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合作時才能更高效、省時。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

  1、搜集整理汗衫歷史的相關資料;

  2、自主探究服裝設計的基本知識;

  3、小組合作嘗試設計制作一件紙模汗衫作品。

  具體實施方法:

  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補。實踐活動采用個人探究與小組集體討論相結合的“開放式作業”形式,小組成員需要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也需要充分合作。活動過程中教師及時檢查學生的'進程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第三階段:活動交流

  總結第二階段活動,交流搜集的有關圖片、文字資料等。各小組通過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動體驗,互為評價。

  交流搜集的有關汗衫的歷史等圖片、文字資料。交流搜集的有關汗衫設計的知識。展示嘗試設計制作的汗衫作品,互相評價。

  第四階段:深入探究、改進作品

  1、看專業服裝設計師講解設計知識。

  A、生觀看視屏。

  B、師引導學生總結方法步驟:

  看了設計師的介紹誰來說說看設計汗衫時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C、課件出示:總結設計要點

  我們可以從款式、色彩、裝飾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

  2、啟發構思

  A、師:聽了專業的講解,同學們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呢? 你們準備怎樣改進自己的作品。

  B、生自由發言,交流新的創作靈感和改進方案。(引導學生改變領口袖口的形狀、添加花邊、鏤空等。)

  3、學生對原作品進行修改

  在學生對小組設計的作品進行修改之前,提醒學生注意:

  A、選擇你需要的材料,讓你的作品更有個性。

  B、注意小組成員的合理分工。

  C、制作過程中注意桌面的整潔和使用工具的安全。

  在學生制作過程中,老師應巡回,給予適當的輔導。

  第五階段:活動成果展示、評價

  A、汗衫展示(展示作品,介紹設計構想、制作方法和風格特點。)

  每組選一名同學作為模特,將本組設計的作品穿在身上,隨著走秀音樂進行展示。另外,每組選一名同學作解說員,在本組模特展示的同時為大家簡要介紹自己小組的作品。

  B、評價:

  在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1、我能很好地和其他同學合作,并順利完成作品。

  2、在制作過程中,我很認真。

  3、在制作過程中,我非常注意安全。

  4、我很滿意我們小組的作品。

  以上四項,各得一顆星,看看總共得了幾顆星,讓學生從能力、態度、情感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自評。

  在學生恰當的開展自我評價以后,以服裝表演的形式展示小組合作作品。再請同學們評選出最佳作品。這樣,把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結合起來,給每一位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老師表揚并獎勵優秀的作品,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適當的點評。

  第六階段:活動拓展

  利用課件展示兩幅圖片。一幅是古代常見的麻質服裝,色彩單一,款式簡單。另一幅是現代的服裝,色彩絢麗,款式很多而且極具個性。通過觀察,學生們得知: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服裝面料越來越精細,也越來越趨向綠色環保,所以現在的服裝款式與裁剪更加精致多樣。使學生們對服裝的演變產生濃厚興趣,及時鼓勵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研究相關的內容。

  六、活動反思

  1、設想:如果人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美化生活、熱愛生活,我們的未來會是什么樣的?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益處。如果我們的課題可以多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特長,一定會給課程的實施帶來更多的益處。

  2、在教學中,應始終以發展和創新為指導思想,學生不僅僅是在制作,更重要的是要他們享受設計與制作的樂趣,讓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生享受制作的過程。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4

  一、設計主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優雅的生活環境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追求。學生是未來的主宰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應該從小培養健康意識、環保意識和審美能力,這一任務無疑就落到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我們開展“養護花草,健康生活”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要在學生動手查閱資料、養護花草,動腦思考的基礎上,讓他們掌握關于花花草草的知識,來美化自己的健康生活,提高動手動腦、交流共享、辯論溝通的各方面能力。

  二、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觀察花草、查閱資料、調查訪問、親自養護花草,讓學生掌握了解更多的花草知識,知道養護不同花草益弊,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健康美化生活的能力。

  1、通過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確立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2、通過觀察、咨詢,了解自己家中或親友家中自己感興趣的花草的相關知識,并在小組交流;

  3、設計自己家庭各功能房間需要達到的健康美化標準,網上查閱或訪問專家,了解相關功能花草的知識;

  4、小組交流,評選最佳組員代表小組在全班中進行交流;

  5、根據自己需要和代表推介情況,認養自己喜歡的花草,并寫好觀察日記。

  三、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關注并了解花草的相關知識,能選擇合理的方法查閱編輯資料,訪問時要掌握交談技巧,有禮貌地傾聽被訪者談話并注意做好記錄,掌握養護花草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裝扮美化生活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班級主要以小組活動為主,在家庭或社會訪問主要以本人、小組為單位。通過查閱法、研究法、調查訪問法、實踐法等開展各項活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有關花草知識的了解和人們生活標準提升的認識,讓學生懂得種花養草已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花草是人類的朋友,能陶冶人們的情操,寄托人們的感情,美化、凈化、健康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花草的相關知識,積極參與到養花護花、美化健康生活中來。

  四、活動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花草知識,包括花草的生活習性及養護要點、室內應用等。

  2、進行調查、訪問和實地考察,了解花草的生態習性及養護要點、對環境的益弊等,培養養護花草的能力和美化健康環境的意識及審美設計意識等。

  難點:

  1、查閱、摘抄有關花草后,進行歸類匯集整理或繪制手抄報。

  2、調查訪問和實地考察并寫出調查報告。

  五、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

  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計劃。1----3周。

  第1周:課堂常規教育。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簡單指導。

  第2周:確定活動主題。經過教師提議,全體同學交流討論,確定活動主題。

  第3周:制定活動計劃。在全班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完善活動計劃,側重于研究方法和活動流程的討論。

  第二階段:

  根據活動主題,查閱搜集資料,制作手抄報。4----8周。

  第4周:組內交流:自己家種養的花草的相關知識,從而總結出搜集整理花草知識從哪幾方面入手。全班進行完善。

  第5周:網上查閱自己喜歡的花草資料,提前聯系微機教師安排時間及地點。

  第6周:到圖書室查閱自己喜歡的花草資料,提前聯系圖書管理員。

  第7周:根據查閱的資料,制作手抄報。

  第8周:展評手抄報。

  第三階段:

  實地參觀或訪談專家,了解種養花草的相關知識。9——12周

  第9周:實地參觀花卉基地,觀察各種花草樹木,做好觀察記錄。

  第10周:訪談專家,了解種養花草的相關知識。提前聯系韓汶栩家長或王其華老師對象。

  第11周:整理觀察記錄和調查報告。

  第12周:先組內后全班交流觀察記錄和調查報告。

  第四階段:

  小組交流,資源共享,每位同學掌握更多的花草知識。13——15周

  第13周:整理前段時間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在組內交流自己喜歡的花草的相關資料。

  第14周:組內推選代表在全班內交流,注重方法和形式的運用。

  第15周:圖片展:我最親愛的朋友——生活中的花花草草

  第五階段:

  “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16——19周

  第16周:準備“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資料。

  第17周:籌備“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推選成立評委會,同時成立工作小組。

  第18周:“我最喜歡的花草”推介會,學生根據推介情況認養自己喜歡的花草,并評選最佳推介員。

  第19周:評選班花班草,認養自己喜歡的花草。

  第六階段:

  成果展示,活動總結。20——21周

  第20周:成果展示,評選綜合實踐活動小明星。

  第21周:活動總結。形成書面報告。

  成果呈現形式:活動計劃、搜集整理的打印或手寫資料、手抄報、調查報告、觀察記錄、活動過程的照片集錦或影像資料、活動總結。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5

  一、活動背景:

  塑料從誕生到現在雖算不上歷史悠久,但塑料制品卻已遍布世界各個角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塑料的發明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也給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認識塑料,了解塑料不僅能使孩子們加強實踐能力、拓展知識面,而且活動的過程中還能加強環保意識。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使同學們具有關注社會、關注自然的良好品質,加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2、培養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拓展知識面。

  3、培養孩子們善于觀察力、善于發現、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信心。

  三、活動過程:創設活動情境:

  1、很高興又和同學們一起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讓我們一起關注生活,走進科學。

  教師說:在上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到一種現象,其實這種現象平時也存在,只是這回格外的觸動我,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照片。

  2、你們覺得在我們生活中這種現象多嗎?哪來那么多塑料袋呢?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現象呢?在我們泰州,生活中有很多陋習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什么叫陋習?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慣。比如;(讓學生說)隨地吐痰、順手扔垃圾等

  但很少有人覺得不正常,是不是?但往往正是因為人們不以為然、滿不在乎才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你們說對嗎?

  3、現在我給同學們挖一個智力陷阱,看你會不會身陷其中?怎么樣,敢不敢接招?請聽題(音樂2下):白紙、白布廢棄后是不是“白色污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困擾著世界上許多個國家確確實實為我們人類出了一大難題,但是,這個難題被我攻克了。

  我決定:向聯合國衛生組織倡議一下:世界各國一律禁止生產塑料制品,你們看咋樣?

  4、學生一定會就塑料的好處發表看法。教師也可拿實物對同學們進行提示:吉他、跳繩等。

  照片:百葉窗、電視、滑板車、鋼琴、汽車方向盤等。

  教師將準備好的教具貼在黑板上:吃、喝、穿、玩兒、樂器、裝飾材料、交通工具、家用電器、家具、農業等。

  教師說:看來,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這么廣,它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它的誕生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到底是禍還是福呢?怎么樣?想進一步了解塑料嗎?先給我們這次活動起一個主題吧!

  5、確立活動主題的名字

  6、給同學們思考討論的時間,明確自己最想探究的內容。教師下去指導,適當引導同學們拓展思路。

  7、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提出問題。教師將其一一寫在黑板上。指導同學們自己進行歸納整理。

  8、將問題分成幾類。請同學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坐成一組。(如一組人太多就將一組分成兩組)。

  9、同學們進行研究討論,教師到各組指導。加背景音樂。

  10、同學們介紹活動方案。加背景音樂烘托氣氛。

  11、交流完活動方案,教師進行總結。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6

  一、活動目標

  1、閱讀、查找與"秋天的葉子"有關的資料、在此過程中獲得與秋葉有關的文學及科學知識、激發觀察秋葉的興趣、產生探究南北秋葉的欲望.

  2、策劃觀察、探究秋葉的小組活動方案、走進校園、小區、公園或山野、開展觀察探究活動、了解葉子的生長特點和生長環境等情況、記錄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引發進一步的拓展閱讀.

  3、通過主題材料的閱讀和觀察實踐的感觸、學習用習作抒發對秋天葉子的熱愛之情、拓寬習作內容、提高習作水平;通過制作葉子標本、葉貼畫等手工藝品、鍛煉動手實踐的能力、提升勞技才能和審美情趣、激發創新思維.

  4、學習宣傳成果的方法、收集數據、制作成果并進行交流、形成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研究成果、開展展示活動的能力.

  5、借助鳶尾花博客平臺、提高學生信息技術運用的水平及與異地同學相互交流、溝通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安排

  整體時間:20xx年10月12日-11月30日、為期8周、每周1節課.

  三、活動設計

  時間安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形式

  評價指標

  第一周

  1、在博客上發布"秋天的葉子"主題實踐活動啟示、激發學生搜尋資料、開展觀察探究活動的興趣.

  2、指導學生完成"秋天的葉子"綜合實踐試驗組發出的調查問卷(前測).

  1、在網絡上搜尋與"秋天的葉子"有關的圖文資料、和老師一起同構閱讀材料.

  2、填寫調查問卷.

  網絡閱讀

  上交資料

  閱讀問卷、作答

  網絡搜集信息及

  處理信息的能力

  完成調查問卷的

  態度和答題分析

  第二、三周

  1、利用《樹木到了秋天為什么會落葉》等閱讀材料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產生研究的欲望.

  2、動員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1、自主閱讀文章、交流讀文感受、提出自己的疑問、共同確定要研究的問題.2、繼續在網絡查找有關"秋天的葉子"的資料、相互交流.

  自主閱讀

  課堂討論

  小組合作

  閱讀能力(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提出問題的能力

  溝通、交往的能力(包括網絡)

  第四周

  1、指導學生設計調查活動方案、制作有關表格.觀察學生表現、適時指導、提供支架.

  2、在鳶尾花網站觀察學生的閱讀回復情況、指導深入交流.

  1、小組策劃"觀察探究"行動方案.

  2、繼續完成拓展材料的閱讀、把閱讀答案以回復的'形式發到鳶尾花和大家交流.

  小組討論

  合作設計

  小組交流

  小組評價

  交往與協調的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

  信息處理能力

  第五周

  1、發放"秋天的葉子"觀察活動記錄表.

  2、對學生進行觀察、探究活動之前的相關指導.

  3、引導學生關注跨地域合作學校的實踐情況和進展.

  1、分組按調查方案活動、到校園、小區、公園、植物園等地方觀察、探究榕樹葉子.

  2、網上、網下交流觀察、探究結果.

  3、關注跨地域合作學校的實踐情況和進展.

  實地調查

  小組課堂合作

  小組網絡評價

  跨地域網絡交流

  運用感官、數學計算、科學概念等方法、解決活動中的沖突、在活動中構建知識、形成能力、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實踐能力

  網絡文明及交互狀況

  第六、七周

  1、網上、網下反饋觀察、探究活動情況.

  2、利用各種資源、培訓學生制作幻燈片及葉子標本、葉貼畫等手工藝品.

  3、出示"展示交流"指引、指導學生用習作、手抄報、電子版報、ppt等形式呈現整個實踐成果.

  4、引導開展跨地域交流活動.

  1、交流觀察、探究活動情況.

  2、學習制作幻燈片及葉子標本、葉貼畫等手工藝品.

  3、按"展示交流"指引、各小組用習作、手抄報、電子版報、ppt等形式呈現整個實踐成果.

  4、進行網上(瀏覽江陰同學的成果)、網下跨地域交流活動(互寄"葉"子禮物).

  小組討論

  小組合作

  小組網絡交流

  整理各種成果

  跨地域網上、網下交流

  參與活動程度

  交往與協調的能力

  運用文字語言、信息技術、自然科學、勞技知識等方法、解決活動中的沖突、在活動中構建新知、形成實踐能力

  網絡文明及交互狀況

  第八周

  1、簡單回顧主題活動過程.

  2、指導小組成員匯報活動成果(網上網下).

  3、發放評價表、指導開展自評和互評.

  1、派代表展示、交流活動成果.

  2、欣賞小組及江陰要塞試驗小學的活動成果.

  3、開展評價、反思活動.

  交流成果(網上網下)

  觀看相關錄像

  活動評價及反思

  語言表達能力

  參與合作表現

  成果價值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7

  一、主題背景:

  環境和資源是人類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社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對兒童來講,把保護環境、珍惜資源作為一種文明習慣從小養成,應該給予具體的引導。本課從廢舊物品的妙用入手,拓展到廢舊物品的分類、回收利用,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時,引發兒童節約資源、珍惜資源的體驗和情感,啟蒙他們的環保意識。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強調學生樂于探 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 驗,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確定了以“注重實踐,突出開放”為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大方向,通過調查訪問、搜集資料、自主探究、手工制作等方式來開展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實施本活動,讓學生親自開展調查和考察,體驗課題探究的過程與方法,了解環境的變化,引起他們對環境的關注。

  2、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類及處理,增強環保意識,養成環境保護的行為習慣。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4、通過寫觀察日記、心得體會、調查報告,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整理提練的能力。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一)自主選擇合作伙伴及活動方式,分小組做好課前準備。

  (1)環保小偵探組:統計自己家里一周產生的垃圾的種類、總數量及處理方法;通過上網搜查、查看書籍、詢問別人等方法,了解垃圾的危害、分類及處理辦法。

  (2)小巧手組:課前利用家中廢棄的彩色紙、塑料瓶、易拉罐等廢物品,加工成一件工藝品或其他物品。

  (3)小小設計師組:了解垃圾的分類后,分別給可直接利用的、回收后利用的、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設計分類標志。

  (4)小小軍師組:調查后設計出各種垃圾處理方案。

  (二)各小組選出小組長后,利用一周時間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成果展示)

  (一)導入:

  (一邊出示圖片,一邊講述全球垃圾污染情況)這些垃圾除了來自各個家庭外,大部分來自工廠、賓館、農貿市場等等,一天之內產生的垃圾量相當龐大,如果不加處理,后果不堪設想。同學們,通過這段時間的調查、了解、觀察和親自體驗,大家對垃圾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現在就請你們進行成果匯報。

  (二)自由展示,匯報交流。

  (每一小組匯報完畢后,請其他小組的同學作出評價或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1、同學們,垃圾到底有什么危害?我們每天廢棄的垃圾大約有多少呢?我們日常是怎樣處理的?垃圾是怎樣分類的?想解決這些難題嗎?那我們就請出我們的“環保小偵探”吧。(“環保小偵探”組的同學上臺作逐一解答)

  隨機補充:

  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2、把一些課桌擺成弧形,當作展臺,讓“小巧手”組的同學把課前做好的廢物利用手工品擺上來,組織學生邊參觀邊評價,說說大家的發現和這樣做的好處。

  3、原來廢舊物品還有這樣的用途,看來隨便扔掉確實可惜。為了方便人們辨認哪些垃圾可以直接利用,哪些不能回收利用,我們的小小設計師已經設計好了各種標志。(“小小設計師”組的同學展示所設計好的`標志,并作好解說。)

  4、(觀看有關圖片)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話要說的?我們清遠已經是全國衛生城市,難道我們能讓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響我市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注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垃圾?(請“小小軍師”組的同學講述設計出的各種垃圾處理方案。)

  讓我們為同學們這些有創意的方案而鼓掌,作為濱州的小市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些什么呢?(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評價。)

  5、剛才我們的同學都表明了決心,但光靠我們班的同學,畢竟力量有限。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方法能使更多人參與到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來?

  (三)總結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收獲頗豐。一方面,對垃圾問題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自己的探索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行為習慣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家從中領悟到活動的重要,作為小學生、我們應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不亂丟垃圾,力所能及地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努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8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實地觀察、調查訪問、問卷調查等了解當地秸稈和落葉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焚燒秸稈和落葉的危害。

  2、通過活動初步學會調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整理各種信息的方法。

  3、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科學探索能力。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體精神,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5、通過展示、采訪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力。

  6、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7、培養學生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20xx年6月

  三、活動設計

  1、組建小課題研究的四個活動小組:信息組,調查組,采訪組,實驗組。

  2、明確各組職責。

  信息組:上網或圖書館查尋焚燒落葉和秸稈危害的資料和再利用的方法。

  調查組:問卷設計、發放和回收,走訪一些能夠有效處理秸稈或落葉的機構,了解處理秸稈和落葉的常用方法。

  實驗組:開展實驗,探索更加有效的處理秸稈和落葉的方法或措施。

  3、實地觀察:學生到收割后的農田去看一看,走一走,了解農民處理稻草的辦法,為活動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4、預計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如萬一人家不接受你的采訪,我們一定要有理有禮;要注意人身安全等。

  5、與街道和居委會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與幫助,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四、研究方法

  1、查資料(上網、問長輩)

  2、調查、研究(實地調查為主)方法:

  五、活動形式

  個人或小組,分散活動與集中活動相結合。

  六、活動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了解當地秸稈和落葉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分析焚燒秸稈和落葉的危害。

  可通過實地的調查、問長輩、上網查閱資料等方法完成。

  七、活動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活動最終成果以小論文、手抄報、調查報告、圖片等形式展現出來。

  八、活動實施

  第一階段:根據主題,制定活動內容和步驟。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收集資料階段。

  第三階段:整理材料,總結成果。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9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特征的多種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發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并遵守社會行為規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

  ④、了解社會資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并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校園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系。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內容:(略)

  五、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并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并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后,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小學階段,特別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后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于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并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具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范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規劃,盡可能采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盡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進入第二輪研討,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集體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鉆研為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閑,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六、工作措施:

  (一) 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為3-4年級每周2課時,5-6年級每周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 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范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 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內容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四) 課程開發

  課程資源開發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核心問題。

  (1)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編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

  (2)建設實踐基地,如語文學科基地,英語學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資源庫,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隊伍;

  (4)繼續開發、落實非指定性領域的課程內容,如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競賽、大課間操、班干部輪換等。

  七、評價獎勵: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測試、觀察、匯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競賽等。

  (一)評價內容: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

  2.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

  3.知識、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

  4.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二)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集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建議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將學生參與每一項活動的過程及評價裝入成長檔案袋,期末進行綜合評價。

  3.提倡協商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評價的方式和標準,并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4.恰當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5.評價要客觀、公正、合理,要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恰當地解釋評價數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6.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重視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獎勵措施:

  每學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公開課活動,一次論文撰寫活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一次學生研究小論文評比。每學期末,學校擬表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

  八、操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確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安排。

  2、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和理論培訓,了解其內涵理念、目標、操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規劃和設計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學校將派出骨干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開展校內培訓,并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開好家長會,積極爭取家長、社會等各方面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的支持。聯系社區,與周邊居委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范圍。

  4、做好經費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強后勤管理,落實責任制,并制訂好安全工作方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活動全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5、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采取三步走,第一階段為模仿階段,模仿其他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師感悟綜合實踐活動;第二階段為摸索創新階段根據前階段的模仿感悟,結合我校的特點提出切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并予以實施;第三階段為總結模式,根據操作的結果確定符合我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系列方案。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10

  一、 活動主題的提出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即是一個節氣又是一個民間日子——→民俗日的由來與傳統習俗——清明祭掃的意義、節氣的變化——清明節的習俗變化,關注現代人們的認識——→樹立文明過清明的觀念——→將民族節日的文化延續下去。

  二、活動目標的定位

  1、知識目標:

  1) 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它是我國眾多民間眾多節日中的一個,在上面的幾個主題中選擇一個或兩個進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統計的知識,

  2) 培養學生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會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并對結果做出一定的解釋。

  3) 了解清明的習俗、節氣現象和特有食譜、英雄先烈的故事,擴展學生學習方向,引導學生科學的看待傳統節日所蘊涵的多層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態度: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他們主動探究,讓學生關注身邊的世界發現問題和其中的文化,培養學生尊敬他人、緬懷先烈的情感,激發愛國主意的思想。

  3、價值取向: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溝通的能力,將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認識,規范自己的行動與言行,以科學的態度看待民族節日,為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奠定基礎,增進團隊合作。

  三、活動的內容:

  1、提出問題, 在“清明節的由來與傳統習俗(www.ZK168.cOM.Cn)”、“清明祭掃的意義、節氣的變化”、“清明節的習俗變化,關注現代人們的認識”、“樹立文明過清明的觀念”中選擇合適的主題;

  2、論證研究問題的合理性;

  3、制訂調查、研究、總結方案;

  4、查找資料:學生調查、研究、比較,搜集有關數據和信息;

  5、實踐活動:資料搜集、社會調查、整理素材,發現分析問題;

  6、交流匯報:交流、討論分析原因、完成活動總結;

  7、進一步實踐:實際操作——制作小白花;

  8、活動延伸:總結完善報告單。

  四、涉及學科:

  科學、健康教育、語文、美術、信息技術、勞動技術、品德與生活

  五、教學方法:

  談話交流法、引導法、調查比較法、觀察法、生生評價法、展示法、小組合作法、講授法,重點運用談話交流法、調查比較法、觀察法

  六、活動的實施步驟

  第一課時:選題分組

  認識了解清明節

  一 ㈠課前任務:

  1、做調查:調查采訪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清明時,家中會有哪些做法和習慣;清明節是怎么回事?清明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2、觀察:這一天來到前后,人們都會做些什么

  3、要求:自己真實的調查所得。

  4、記錄自己調查、觀察的.結果;(調查要寫出時間及具體的事例,可列表呈現)

  ㈡、引入主題: 春風里的清明節

  ㈢、互相介紹: 把自己的調查向大家介紹,指導學生學會互相學習。

  ㈣、提出問題,集體交流。

  二 學生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見,“我所知道的清明節”

  1利用交流的時間逐漸調整整理自己調查結果與見聞;

  2學生先對自己和大家的結果進行對比,后請學生在匯報中深入思考,人們的行為是否有意義,哪些活動是積極有益的,最后整理寫出匯報。

  3清明節我們學校的祭掃活動有怎樣的意義?你最崇敬的先烈有誰。

  4講一講你所知的英雄事跡,歸納出要學的精神與品質。

  三 尋找、確定研究話題

  1 教師先將本次主題活動訓連目標明確的提出使學生的活動目的性更強。

  訓練大家的觀察能力——清明時生活的變化

  訓練大家的交際能力——對市場進行調查,看看大家今天的消費情況

  看看、問問鄰居或長輩是否消費,趨向是怎樣的

  訓練大家的資料搜集、整理能力——清明時分各地的各種習俗和傳說、食物、有什么意義查找英雄事跡、將觀察采訪調查的結果做一個統計,可以表格的形式,或自己設計其他的總結方式。

  訓練大家的資料分析能力——針對統計的結果,你會有怎樣的發現,因此又有怎樣的想法產生。

  2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訓練目標,來選擇自己的研究采集主題。

  四 指導學生設計活動進行計劃

  第二課時:實踐活動匯報與延展

  “今天的清明時節”

  一 ㈠總結前課任務:

  1、整理溝通個人調查:小組內溝通,調查自己家、親戚家,觀察鄰居、市場、街頭等地過清明時的種種情況。

  2、小組整理要求:將自己小組真實的調查所得,整理起來。

  3、比較小組成員調查的結果;(調查要寫出具體的金額或累計金額,可列表進行對比)發現共性問題

  ㈡、引入主題: “今天的清明時節”

  ㈢、互相介紹: 把自己在清明前后的發現和資料,調查向大家介紹,指導小主學會互相學習,總結匯報的方式。

  ㈣、小組整理調查結果,練習匯報。

  二 小組匯報 學生評價(訓練評價能力)

  1主題明確

  2小組成員都有參與

  3任務完成好(采訪紀實、統計結果)

  4有自己小組的思考或認識(針對不良現象,有真確看法)

  三 評出小組活動勝利完成的小組

  四 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教學生制作小白花(面巾紙、細線、剪刀、別針或細鐵絲、固體膠、半透明紙)

  a 面巾紙白花 學生探究學習自主發現制作的方法

  b 花心式白花 教師在疑難處予以解答

  五 學生在報告中將自己的想法交流結果總結補充完整。

  延伸:請父母參與設想或提出意見 ,使民間節日過得更有意。最后整理寫出匯報。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學生

  評價人評價類別等級備注

  自評是否是自己搜集的資料

  整理記錄

  學生組內、組外互評評價發言情況

  傾聽情況

  教師評價參與情況

  查找信息

  資料的整理

  制定的計劃

  實踐情況

  收獲與總結

  家長評價查找信息

  實踐情況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11

  一、設計思路

  舟曲,鑲嵌在美麗富庶江南平原上的一顆明珠,東近上海,西偎南京。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特產豐富。

  “峰從云間出,煙自幽谷起“--中國道教圣地茅山,林蔭覆蓋,云蒸霞蔚,道家的三宮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觀,令人頓生“花飛佛地三千里,人在瑤峰十二層“之感。“涼月如鉤掛水灣,江南風物鏡中看”的洮湖以及眾多河流、蘆蕩組成的密集水網,使人領略“魚米之鄉“的無窮韻味和意境。

  數千年的文明史,使這鐘靈毓秀的土地,人才輩出,燦若群星。自三國至清末,金壇有影響的詩人、學者、著述家、政治家有百人以上,其中佼佼者有戴叔倫、儲光羲、王肯堂、段玉裁、馮煦等,現代數學巨匠華羅庚更是金壇人民的驕傲。

  金壇歷史悠久,古跡眾多,風光怡人,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山水,旅游資源豐富。西部茅山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譽,被列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東部洮湖又名長蕩湖,水域寬闊,特產豐饒,是江蘇十大淡水湖之一。近郊戴王府、段玉裁紀念館、華羅庚公園、龍山禪寺等名勝古跡層樓疊閣、鱗次櫛比。城南風景區、長蕩湖、錢資蕩相繼開發建設,拉開了一個具有現代城市功能、江南水鄉特色、園林生態環境的湖濱城市的框架。

  我利用家鄉這一豐厚的自然人文資源,把少先隊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增進對家鄉的了解,從而激發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為第三單元的作文教學活動打下基礎。

  二、活動目標

  1、 讓學生對家鄉有全方位、多視角的了解。

  2、 在活動中使隊員學會調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運用、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學習各種網絡知識、交往知識。

  3、 通過活動讓隊員更加知家鄉,愛家鄉,愛學習。讓隊員傳承名人美德,長大后為家鄉的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活動過程

  (一)分組調查

  將學生分為四組,從四方面展開調查。 一組:調查家鄉的歷史和風景名勝 二組:調查家鄉的特產和風俗 三組:調查家鄉的名人

  四組:調查家鄉的現代建設和發展變化

  (二)閱讀家鄉

  各小組對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在班級中開設閱讀長廊,利用早午間閱讀的時間,仔細閱讀。

  (三)介紹家鄉

  1、第一小組制作家鄉歷史和風景名勝的書簽,送給老師、同學或者家人。

  2、第二組設計完成一張介紹家鄉的手抄報,在班級中做展覽。

  3、第三組開展“名人”故事會,編寫家鄉名人成才的故事。

  4、做一回小導游,寫一寫導游詞,介紹家鄉的.新變化。

  (四)感悟家鄉,宣傳家鄉

  1、根據全班交流的感受和個人搜集的相關材料的情況,撰寫個人體會。

  2、依據家鄉的特點,從孩子的視角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方案。

  3、交流本次研究活動的體會、收獲以及感受等,評選出優秀活動小組、最佳創意小組、團結協作榜樣小組等。

  (五)活動延伸

  在本次活動中要激發學生在家鄉名人的熏陶下,更加積極向上、奮發進取;更加熱愛學校、熱愛家鄉。從而激勵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確立目標,樹立信心,積極進取,立志長大后為家鄉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我們以家鄉的先烈為驕傲;明天,家鄉以我們為驕傲。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12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讓學生親近自然,熱愛大自然,并動手實踐,親身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3、培養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運用統計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方法:觀察法,詢問法,上網查詢,實驗法等。

  活動對象:

  二年級2班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大自然的饋贈——認識各種蔬菜(分組進行)

  1、讓學生走近大自然,搜尋身邊有哪些蔬菜?(包括名稱及基本形狀)

  2、收集各種蔬菜的圖片(也可以畫下來),并向有經驗的老農詢問其生長過程(最好是自己能從始至終觀察一種蔬菜的生長),寫下觀察日記或了解到的內容。二我和蔬菜交朋友——了解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統計大家最喜歡的蔬菜。

  1、各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蔬菜的情況進行匯報,交流,讓同學們能認識更多的蔬菜,了解關于蔬菜更多的.知識。

  2、游戲:猜一猜出示一些蔬菜的圖片或特征,讓同學認一認,猜一猜。

  3、統計”最喜歡吃的蔬菜”性別茄子黃瓜白菜番茄紅蘿卜冬瓜南瓜扁豆空心菜土豆生菜男生女生

  4、上網查詢:它們的營養價值(分組查詢→匯報,交流)提示:要多吃蔬菜,促進健康!

  實踐活動:

  今日我當家

  1、根據蔬菜的食用方法,選擇一樣或幾樣蔬菜來烹飪一種食品(主要是拼盤等簡單的菜,要在父母幫助下進行)

  2、品嘗并請父母指導評分

  3、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烹飪經過和自己做菜的感受。

  活動總結反思

  1、是否積極去參與實踐(觀察,詢問,查詢)。

  2、是否能積極與人合作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13

  設計意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浪費現象也在不斷地增多。在學生中間,學習用品的浪費,水、電、糧食的浪費,時間的浪費,都不難發現。本課意在通過調查、采訪、搜集、學習、表演等實踐活動,讓學生來體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從而,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基礎目標:

  1、 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2、 懂得勤儉節約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

  3、 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4、 爭節約章。

  發展目標:

  1、 培養學生合作、調查、搜集、組織、表演能力。

  2、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活動形式:調查、采訪、搜集、學習、文藝匯報演出

  活動準備:

  1、 分組搜集資料,向長輩了解,去工廠調查。

  2、 計算器,照相機,攝象機。

  3、 制作頭飾,小品排演,整理資料,編寫兒歌。

  活動難點:組織串聯

  活動過程:

  起動階段:

  1、 分組、分工,確定活動時間。

  2、 準備、籌集活動用具。

  3、 討論并制定爭節約章的條件。

  實踐階段:

  1、 小隊分組合作,走出校園,走進家庭,走上社會,尋找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的來歷,把它們用文字記下來,用錄音機錄下來,用照相機、攝象機拍下來。

  2、 尋找人們的生活中間的浪費現象,也用文字記下來,用錄音機錄下來,用照相機、攝象機拍下來。

  3、 組織學生考章。

  匯報階段:

  一、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費現象?

  主持人:勤儉節約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黨和政府號召全國人民廣泛開展增產節約、增收節制運動,這是利國利民的長期任務。我們少先隊員應該發揚勤儉節約的美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紫微報》小記者:感謝中隊長給我提供了這一個采訪和學習的機會。懷著向大家學習的`心情趕來參與機會,謝謝大家。

  中隊長:下面請來看一組小品,你肯定會發現,原來在我們身邊還真有這樣的事呢?

  小品a:隊員甲站在會場中央,伸出右手做水龍頭狀。隊員乙肩扛書包,大汗淋漓,在龍頭上洗手。隊員丙踢著小足球上。乙和丙同時洗用一個水龍頭,爭搶起來,互不相讓,后來干脆用手打仗。忽然傳來上課鈴聲,乙和丙欲走,水龍頭將他倆拉住,定格

  中隊長:請看,這屬于什么行為?

  小記者:不象話,這不是浪費水嗎?

  小品b:一隊員帶著春游的食品、水壺、面包等,邊飲邊磕上長,吃不下,搖搖頭。把半個面包扔了,定格。

  中隊長:請看,像這樣的行為你見過嗎?看了有什么想法?(隊員自由交流)

  小品c:一個化妝成鉛筆的隊員上來,嘆息著:

  生在森林野山,

  長在工廠車間,

  為小學生服務,

  咱心甘情愿。

  誰知主人無聊,

  削鉛筆當作好玩。

  一毛錢一支鉛筆,

  幾分鐘剩下半段。

  隨手扔進垃圾里。

  如此浪費現象,

  實在令人心酸。

  中隊長:這就是一支鉛筆的自述,聽得叫人臉紅。鉛筆頭到處亂扔,練習本撕下一張又一張,就是丟失一分錢,也是不愿意伸手撿,這種浪費現象十分普遍。

  中隊長:請大家想一想,現在國家還不富裕,勤儉節約的傳統不能丟。所以,我們少先隊員要開展一字節約活動。從自己身邊做起,節約一分錢,一粒米,一張紙,一滴水。

  小記者:你說得對!一中有百,有千,有萬……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二、看一看,我們的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1、 聽各小隊調查采訪的錄音。

  2、 看相關的圖片、錄象。

  3、 說調查采訪中的小故事。

  4、 隊員談感想。

  三、聽一聽,一點一滴是多么的重要。

  中隊長:最近我們中隊分工對一粒米、一滴水進行了算帳,下面,請隊員說一說。

  第一小隊小隊長:

  我們小隊里的隊員都在校吃午餐,可是有人經常吃不完,把許多剩菜剩飯倒掉。有人還

  說這有什么稀奇,小意思。今天,我帶來了50克大米,請大家數一數,

  (小隊隊員分了米粒,然后加起來)

  第一小隊長:如果全國十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有多少千克?

  (隊員拿出計算器計算)

  第一小隊長:一年 呢?

  中隊長:小記者。如果把這些糧食全部給你吃……

  小記者:啊,大概可以吃上千年吧!

  第二小隊隊員:

  我們學校里有一個自來水龍頭,每天有許多少先隊員在那里洗手,洗抹布,有時,水白白的流掉。總共能流掉多少米?讓我們也來學學第一小隊,算一算用水帳。如果每人浪費50克水,就這些水,全國有一億三千萬少先隊員,每人如果浪費50克水,要浪費多少水?

  隊員甲:我們也算算,啊,有6500噸水。

  中隊長:這些水如果讓你喝……

  小記者:哈,你干脆叫我在里面游泳得了。

  中隊長:作為一名學生,心中應該時刻有一字。

  第三小隊長:現在就讓我們的隊員做個匯報:一度電可以做些什么?

  小記者:對對對,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鬧電荒,這個問題提得好!

  第三小隊長:如果每家沒戶每天節約一度電,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么樣?

  (小隊成員一個一個描繪)

  第四小隊齊聲朗誦:《節電倡議書》

  小記者:太好了!這則倡議短小精悍,內容扎實,我舉雙手贊成。(鼓掌)

  齊:我們堅決響應。

  中隊長: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鄧奶奶的話:我希望你們熱愛祖國,熱愛黨,珍惜勞動成

  果,以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為榮,以追求奢侈豪華、鋪張浪費為恥,并把我的希望變成你們的行動,形成良好校風,這對國家、人民和你們自己都是有益的,你們說對嗎?

  小記者:太好了!你們牢記老一輩無產革命家的教導,并把它付諸于行動,你們的這種做法,你們所發的倡議,我回到報社一定要好好整理一下,登在《紫微報》上,讓全國的小朋友都知道。

  中隊長:隊員們,讓我們用我們的紫微精神,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勤儉節約,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一做起。

  齊:對,勤儉節約,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一做起。

  四、輔導員講話:略。

  五、頒發節約章

  延伸階段:

  1、 寫一篇活動后感。

  2、 出一期與活動內容相關的黑板報作宣傳。

  3、 向自己的家長做一次勤儉節約的宣傳。

  4、 沒有爭到節約章的同學可以繼續爭章。

  附:爭節約章的條件

  1、 調查了解一粒米,一滴水,或一度電……的來歷,并記錄下來。

  2、 參加一次勤儉節約的宣傳活動。

  3、 知道身邊的一些浪費現象,發現后能主動勸阻。

  4、 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14

  第一單元

  一、活動主題:居家生活安全

  二、活動目的:讓學生明白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范。

  三、活動過程:

  1、給學生講述在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傷害事故,提高學生警覺。

  2、讀文,明白自己該怎么做

  3、交流:課文中講述了哪些情況?

  燒水時;使用高壓鍋時;煤氣、燃氣器具的使用;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家人觸電時采用的措施;使用電風扇、洗衣機時;不要在居室、和陽臺上追逐打鬧;不要將鈕扣、珠子、圖釘等東西含在嘴里,說笑吵鬧;不要拿道具比劃、打鬧;不要拿飛鏢、棍棒等互相打斗。

  4、玩小動物應注意的問題;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獨自在家時怎么做;發現屋內有效透時:不能按時到家是怎么做;課間活動怎么做;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怎么做?

  5、模擬練習:集體演示意外發生時應該怎樣做:比如,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課間活動怎么做分組練習。

  6、總結:要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單元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一、活動主題:

  尋找學校里的浪費現象

  二、活動具體目標:

  1、通過小組研究性學習活動,尋找學校中的浪費現象,知道浪費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養成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互相幫助、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2、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親身探究的體驗。通過各種方式的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浪費現象對學校的影響和危害性,設計節約的方法和制作節約的作品。

  3、學會分析問題、探索研究的方法,樹立自主探索的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收集相關信息,對信息進行整理和應用的能力。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階段

  1、分年級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生活中浪費現象的認識。

  2、活動實施方案的設計、策劃、參與活動的準備等等,并廣泛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及時反饋給活動總負責人。

  3、根據學生選擇的研究主題組成研究性學習小組,打破年級和班的界限,學生跨年級和班級自由選擇活動小組。

  4、我們應當時時注意哪些問題?

  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實施方案可行性進行評估。

  5、動員學生、老師積極參與活動,制作宣傳海報。

  第二階段進入問題情景

  1、指導老師和學生積極探索,搜尋“尋找學校里的浪費現象”的相關資料,歸納準備研究的具體題目,形成基本的目標和思路。

  2、研究的主題由各年級定,先由年級確定總研究主題,各班根據本班情況確定次研究主題。

  研究性課題活動程序:(各年級根據情況選擇活動的方式)

  (1)選擇研究的主題。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題組成研究性學習小組,推選活動組長,小組成員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題內容,制定研究主題的計劃。象對社會的影響和危害性。

  (2)采用問卷、采訪、參觀等實地調查方式進行調查。了解學校中的浪費現象對我們的危害,設計各種調查量表,并且填寫調查表,統計分析研究主題的情況。

  (3)針對活動研究主題的浪費情況,設計各種實驗,通過對比、分析、證明實驗研究的成果。

  (4)總結研究內容,了解研究的結果,討論研究的對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設計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產品。

  (5)成果展示會:學生的成果展示會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成果展示。

  第三單元好看的動畫片

  第一課:我們喜歡的動畫片

  活動目標:

  1、能通過采訪和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人們觀看動畫片的情況。

  2、能描述活動結果、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愿意與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樂意與同伴合作。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多途徑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實踐活動能力。

  活動過程:

  一、主題確定:

  動畫片伴隨著我們少年兒童的成長,我們每位同學都很喜歡看動畫片,但據我了解,有的同學看動畫片時不太注意姿勢,看的時間不夠合理,還有的沉迷于動畫片中以至于影響了學習。今天,我們就開展一次《走進動畫片》的綜合實踐活動,來具體了解一下大家觀看動畫片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二、制定方案

  1、討論確定調查途徑:交談、采訪、問卷調查等。

  2、確定調查對象:學生和家長

  3、學生分組:

  (1)學生調查小組

  (2)家長調查小組

  4、各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1)各小組抽幾名小記者進行采訪并作好記錄。

  (2)各小組共同討論設計調查問卷,并打印出來。

  三、開展實踐活動

  1、記者進行采訪、記錄。

  2、發放調查問卷,并及時回收。

  3、對采訪結果和調查問卷進行匯總,寫出調查報告。

  四、交流匯報,成果展示

  (一)導入主題:播放動畫片片段,讓學生說出動畫片的名稱,激發學生的興趣

  五、活動小結

  六、課外延伸,生成新課題師:如果同學們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探尋動畫片的奧秘,或者為動畫配配音,制作一個簡單的動畫等都可以。到時,我們看看誰的收獲最多!

  第四單元生活中的標志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標志的作用與特點。

  (1)作用:引導、指示、識別。(不能、應該)

  (2)特點:簡單、醒目、直觀。(一般來講,綠色表示安全、環保等含義,紅色表示緊急或禁止含義)

  (3)認識標志的基本分類(從作用、顏色、代表含義)

  2、初步嘗試運用聯想與概括的方法進行設計。標志在為我們帶來方便得的同時,也在規范著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因此在學習標志的設計語言、感受標志的視覺美感的同時,引導學生能用生活標志知道自己的行為,從小樹立學生的公德意識,使學生在學習與設計過程中,進一步明確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認識標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點。

  2、難點:運用聯想與概括的方法達到視覺傳達的最佳效果。課前準備:收集各種有關資料、圖片等等。

  教學設計:

  一、場景導入

  1、同學們,這周末過得快樂嗎?都去老師和大家一樣,也特別喜歡放假到各處走走,請大家猜猜看,老師這天都去什么地方了!2、老師的錢包被好心人送到了失物招領處,真是幫了我大忙。同學們,你們也要這樣做,拾到東西要要交到失物招領處或者警察叔叔的手里。(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新授:

  (一)揭示課題雖然老師沒有告訴大家我去了哪些地方,但是同學們仍然猜到了。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常常會見到這些能提醒我們、指示我們的圖畫,我們把這些圖畫稱做標志。標志是一種視覺語言,在我們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

  (二)聯系生活對比分類出示生活中的標志,讓學生辨識,簡介標志的分類。

  1、按作用分:(1)引導;(2)指示;(3)識別。

  2、按顏色分:(1)紅色;(2)綠色;(3)其他。

  3、代表含義:(1)商標;(2)公共標識;(3)徽標標識。

  小結:生活多姿多彩,標志形形色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使生活更多了一抹亮色的色彩。大家不必局限于老師對它們的分類,可以根據自己對標志的理解,對它們進行各種各樣的分類。

  (三)對比分析(圖畫和標志)我們已然知道,標志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時刻指示、引導我們的生活,請大家看下面一組圖:(保護環境&游泳)對比:

  1、圖畫與標志的區別,抽象出標志特點:簡單、醒目、直觀;

  2、不同的設計,有相同的符號。小結:標志其實就是從圖畫中抽象出來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語言符號。

  (四)引發創作(過渡:標志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連我們的校園里也比比皆是。)

  1、看圖回憶:作為大紅門一小人,你了解我們的校園里那些地方存在標志嗎?

  2、看圖思考:我們的校園里那些地方缺少標志?

  3、引發創作:做為大紅門一小的一名小主人,請你為學校缺少標志的地方設計一個你最喜歡的標志,使我們的校園縈繞在美麗的視覺語言所帶來的和諧氛圍中。

  4、提醒學生創作注意,加深學生對標志用途的理解,對知識點進行鞏固。

  (1)標志的特點;

  (2)美感、有獨創性。

  (五)提創作要求

  1、用繪畫的方法為學校設計一個標志;

  2、抓住標志的特點;

  3、設計時注意顏色的運用。

  (六)學生創作

  1、巡視,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給予具體指導;

  2、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形式,合作完成或自己獨立完成標志設計。

  (七)展示評價采取自評、組評和教師評的方式。評價導向:

  1、評價自己或組作品是否有美感、有獨創性;

  2、小組創作的過程中的點滴體驗。

  第五單元巧巧手

  第一課時:玩紙

  一、活動主題:玩紙

  二、活動對象人數:三年級學生

  三、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我國傳統工藝折紙的民族風格和表現手法,激發學生熱愛這一傳統工藝的思想感情。

  2、學會欣賞、制作簡單的折紙物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中探討折紙的民族風格,并在折的過程中悟出一些折紙的規律。

  四、活動準備:教師:布置折紙作品展覽。學生:查找收集折紙資料。

  五、活動過程:

  1、組織學生參觀折紙作品,提出問題。(一課時)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資料,解決問題。(一課時)

  3、動手折紙,在折的過程中發現《折紙》規律。(四課時)

  4、展示成果(一課時)

  5、活動評價(一課時)

  六、活動方式與方法:

  1、布置折紙作品展覽。

  2、大家覺得這些折紙作品怎么樣?看完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1、學生邊看邊思考問題。

  2、學生談一談參觀后的感想。

  3、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參觀折紙作品,學生可以邊欣賞邊思考,提出質疑,為研究性學習作準備。大家認真地研究了折紙的特點、用途等等。對折紙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

  建議:

  1、以小組為單位選1―2個問題向全體同學匯報。

  2、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優秀作品。并簡單說說自己的設計思路。

  3、分小組匯報研究結果,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4、展示折紙作品并向大家介紹作品的含義,及在創作中的發現。

  5、學生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這給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6、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也培養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和諧的分圍中學會相互欣賞。

  小結:

  1、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們對《折紙》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收集資料。繼續研究探討。

  2、分小組進行互評。

  3、繼續查找資料研究折紙規律。促進學生相互欣賞,學會反思。

  七、總結與評價: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小結。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互評。

  第六單元光的游戲影的游戲

  活動目標:探討光和影子的關系

  活動準備:圖書《熊的影子》手電筒、蠟燭、粉筆。

  活動過程:

  1、講故事《熊的影子》。(這是一個講一只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提問:

  (1)你知道影子是什么嗎?

  (2)你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么時候看到過影子?

  2、引導學生在室內做影子。

  (1)教師啟發:你在教室里看見過影子沒有?那怎樣才能在教室里看到影子?

  (2)鼓勵學生嘗試自己的想法:教師為他們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材料,如手電筒、蠟燭等。

  3、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關系

  (1)帶學生去陽光下,讓他們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老師觀察他們怎么做。

  (2)提問: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里會怎么樣?在游戲場的陰涼處呢?

  (3)啟發學生動腦:怎么改變自己的影子,讓自己的影子變得大些、小些、瘦些、寬些?怎樣改變影子的形狀?并讓他們試著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影子,如傘、書等。

  4、觀察光源和影子距離的關系,并學習記錄。讓學生結對在走道上游戲觀察,并互相記錄對方的影子。每2―3小時回到同一點,看看影子是否發生了變化,是變大了、變小了、還是變寬了、變長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又是什么樣子?

  5、游戲:《捉影子》。一個學生試著通過踩另一個學生的影子去捉住他。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踩影子,如用自己的影子去碰別人的影子或用自己手的影子去碰別人的影子等。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15

  活動背景:

  植物生長都有其規律,春華秋實,周而復始。上學期,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是“秋風掃落葉”,通過活動,同學們認識到,秋天時,隨著氣溫不斷降低,花草樹木的葉子紛紛落下來,到了冬季,絕大部分葉子基本都落光了,除了常綠植物。但是一道春天,氣溫回升,花草樹木又會發出新芽,長出新葉,恢復生機。這就是自然規律。本學期我們確定主題為“春風吹又生”是上學期活動的延續。兩個學期是一個周期,客觀的反應了植物一歲一枯榮的循環往復。

  活動目標:

  “春風吹又生”綜合實踐活動預期達到的目標有如下幾方面。

  一、 引導學生進行跟蹤觀察,了解記錄花草樹木從發芽到長葉的完整過程。

  二、 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思考,尋找美,發現美。

  三、 培養學生分工協作,探索研究,共同提高的習慣。

  四、 指導各活動小組記錄好觀察日記,遇到不懂的問題,自己尋找答案,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五、 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一草一木皆有生命,它給人類帶來美得享受,我們更要愛護它。

  活動準備:

  第一:成立活動小組,根據座位順序組成活動小組,或者根據家庭住址,住的'近的同學成立活動小組,方便活動時集中。各組選出小組長,觀察員,記錄員,小記者,分工明確,圖案及協作,完成好活動的各項任務。

  第二:設計觀察記錄表,共各小組觀記錄察的整個過程,以及活動的收獲。

  附:“春風吹又生”觀察記錄表

  觀察日期

  植物名稱

  外形變化

  其他變化

  第三: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花草樹木,分別安排不同小組進行觀察,避免雷同,力爭全面。

  第四: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形狀,顏色的樹葉,發揮想象力,利用各種樹葉制作精美的樹葉貼畫。

  活動步驟:

  第一:老師介紹活動背景,活動意義,以及這次活動的總體原則,總體要求。

  第二:組成活動小組,進行分工,明確責任,任務到人。

  第三:各活動小組進行觀察,并完整記錄觀察的過程。

  第四:各活動小組對遇到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或者請教父母,老師,也可上網搜索,或者向右經驗的花農,園藝師采訪,做好記錄。留下照片等資料。

  第五:對學生的觀察日記進行評比,表彰。

  第六:收集各種描寫春天和樹葉的詩句,組織學生誦讀。

  第七:開展好活動評價,并對活動進行總結,表彰。

【綜合實踐設計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我們愛運動的教學設計12-12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08-18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反思07-08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說課稿12-02

綜合實踐開題課教學設計范文01-11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08-15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計劃08-21

關于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反思07-08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說課稿范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