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設計方案(精選21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教學重、難點
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課前準備
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有關母雞的趣事(農村的學生可通過實地觀察了解,城市的學生可通過閱讀、上網、請教他人、利用音像資料等方法進行7解)。
教學過程
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整理的關于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在熱愛生活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雞》
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讀閱讀目標。
a、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b、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流利。
c、理清文章條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d、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只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不同之處:《貓》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終是喜愛的情感,而本文體現的是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a、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討厭母雞。”“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b、作者分別通過哪些事例具體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如:隨處亂叫 欺軟怕硬 發狂炫耀 負責 慈愛 勇敢 辛苦)
c、聯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辨褒貶,積累語言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所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重點詞句,理解作者筆下上海弄堂生活的特點及上海人的特點。
2.了解上海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觀念以及弄堂生活所代表的上海城市文化。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借助文中描寫弄堂的詞句品讀,理解弄堂生活的特點,歸納上海人特點。
2、難點:理解弄堂生活的所代表的上海城市文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1、闡述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了解上海的一個途徑。
2、通過欣賞一組圖片直觀了解上海的弄堂。
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1、分組合作:圈劃文中描寫弄堂生活的句子,概括弄堂生活的特點。
2、深入探究: 總結歸納弄堂里的'上海人的特點。
總結全文,歸納主題。
弄堂文化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種象征、一個縮影。
課外延伸,拓展主題:
1、說說你眼中的上海有什么樣的特點,你對上海人的想法。(針對外地學生)
2、談談你認為現今上海人的生活是否還是和作者筆下以前那些生活在弄堂中的上海人區別。(針對上海本地學生)
歸納: 一樣的土地,不一樣的人。時代在變,人也在變,如今的上海人早已不再只是生活在 弄堂里的那群人了。新上海人正在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來客。他們銳意進取、開 拓創新、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在他們的努力下,相信上海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布置作業:
1、談一談你心目中的上海人的形象,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探訪或查閱資料,寫一篇關于上海的弄堂的說明性文字,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弄堂生活的特點;
安詳實用 弄堂人的特點;
既注重面子、又講究實惠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3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字卡。
【教學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對這幾個小動物一定很熟悉吧,誰能講講關于這幾位小動物的故事?小朋友們能夠從課外書中讀到這么有趣的故事,真令人羨慕!今天我們也要來讀一個童話故事:《酸的和甜的》,小朋友讀讀課題。想了解這個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
打開書74頁,自已邊看圖邊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教大楓葉,遇到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
三、同桌互讀
如果你的伙伴讀得好,你就給他一個頂呱呱稱贊他,如果他有困難,你就幫助他。
四、發現生字
小朋友們,在這個故事里藏著好多咱們還不認識的生字呢。
你們發現他們了嗎?自己找到讀一讀,看看你能不能和它交朋友?
五、看圖感知生字
小朋友,生字們都等不及了,它們想知道最先認識它們的是誰?
出示圖一,識字,學文:
1、圖一:葡萄架下,有一只狐貍。他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點擊狐貍,出示狐貍、 葡萄、酸。)
2、觀察生字,說說自己的發現:
相信小朋友已經和它們交上朋友了,我們把這些字放到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里去, 快去讀讀吧。
4、指導朗讀第一段。重點:狐貍的話。
出示:狐貍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多種形式讀。
請小朋友再來看看大屏幕,還有些生字想見小朋友呢。
出示圖四,識字,學文:
1、出示葡萄圖,識字串、迫不及待,說說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記住他們?
這幾個字藏在課文的第4自然段里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考考自己,你還認識他們嗎?
2、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說說你有什么發現?比較朗讀。
3、朗讀第四段。重點:小兔子的話。
4、小兔子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聽小松鼠說的.。)小松鼠又怎么知道的?(聽狐貍說的。)
(他們倆都是聽別人說的。板書:聽──酸)
5、實踐活動:
小朋友桌里藏著的糖是老師最愛吃的,甜極了,小朋友想吃嗎?說說你吃到的糖是什么味道?
6、小朋友都通過自己的親口品嘗,得到了結論。可是小松鼠和小兔子去嘗了嗎?小朋友一起來讀一讀5、6自然段,讀完以后,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7、聰明的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同桌練讀,表現猴子怎么吃葡萄的。
小猴子吃得多香啊,小松鼠和小兔子呢?三個小伙伴最終通過自己的親自嘗試,得出了結論:板書:吃──甜。
六、出示圖八(圖上第八段文字,配音。)
1、這里邊有一個新的生字朋友,找到了嗎?
2、回憶狐貍的話: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理解:硬(狐貍堅持說這葡萄是酸的。)
3、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你能幫助小松鼠和小兔子想想原因嗎?
小朋友可以和小組的同學一起商量商量。
(狐貍吃不到葡萄,也不想別人吃到,就故意說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和小白兔輕信了狐貍的話,差一點就錯過了這一頓美餐。他們最后還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七、小松鼠和小兔子又在說話了,它們會說些什么呢?
八、自由讀全文
小朋友們可以自己讀,可以和你喜歡的伙伴一起讀,可以向你的學習對手挑戰讀,還可以邀請老師一起讀。一邊讀一邊想,你愿意扮演哪一位小動物,注意它們的語言。
九、自由組合表演課文
小朋友可以用課文里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趕快去嘗試吧!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摘葡萄,讀生字。
2、口頭組詞、運用。
3、和學習伙伴自由交流詞語,聯系生活實際。
二、我會寫
1、能干的孩子不僅會讀,而且還會寫呢,你認為哪個最難寫?哪個最簡單?告訴你的同桌吧!
2、學生講述,老師配合以范寫。
3、試聽寫一、兩個字。
三、分角色表演課文(展示)
1、學生評委評分。
2、總結頒獎。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4
教學目標
1、知道買文具時應該說些什么,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文具的愿望。
2、買文具時,能與售貨員正確對話。
3、教育學生說話時態度要大方,語言親切、有禮貌,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耐心。
教學重點
1、能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2、分角色對話時做到態度大方自然。
教學難點
在買文具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如質量差、價格貴、售貨員或顧客出現差錯……)能及時應付。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到文具店或商場文具柜臺買文具,也可以觀察別人買文具,記住買文具的過程,感知買文具的一般知識。
2、每個同學準備一兩件文具,并貼上價格標簽。
3、用紙作一些錢。
4、有放文具的柜臺——課桌。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看圖想象,導入 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文具嗎?今天我們去文具店買文具,好嗎?(板書課題)(出現掛圖)
1、你們瞧,已有兩位小朋友比我們先去文具店買東西了。你們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售貨員阿姨又會怎樣說呢?
2、(下面我們請三位同學來扮演圖中的售貨員和顧客。板書:售貨員顧客看看他們是怎樣買文具的,好嗎?)分角色表演。
3、師生評議。(他們表演得過且過怎樣?誰愿意來說一說。他們都很講禮貌,顧客表達也很清楚。師:說得真好。)(板書:文明禮貌,表達清楚)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個這樣的.顧客呢?
二、學生試練,進行合作,實踐。
1、利用自備學具,小組演練。(請同桌的同學把各自的文具盒打開,放在桌子中間,然后一人當售貨員,一人當顧客,練習一下怎樣買學習用具。開始吧。)
2、指名表演。
3、師生評議。(你們說他們表演得好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說得真棒。)
三、舉一反三,深化訓練
1、師生表演,設置訓練情境。
(1)是啊,這位售貨員非常熱情周到,現在連老師也想向她買學習用具了。)
(2)師邊說邊走向扮售貨員的女生進行交際。
(3)師拿著剛買的圓珠筆在手心寫寫畫畫說:這支圓珠筆真不錯,還有香氣呢。咦?怎么斷水不能寫了呢?這可怎么辦呀?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了這種情況(小黑板出示:買學習用具,發現質量有問題,應該怎么辦?),請同桌的同學進行討論。
2、鼓勵發表意見。(如:退換圓珠筆;還可以怎么辦?打投訴電話。你還懂得拿起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做得真棒。)
3、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還遇到過別的情況嗎?
如:以次充好;價錢太貴;忘了找錢;多找錢;態度不好……
4、面各小組自主選擇一種情況,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演一演。
5、根據學情,選擇上臺表演。
6、師生評價,激勵擴展求異。
師小結:大家在買東西時,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動腦筋,想辦法,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四、讀一讀兒歌
五、總結提高,課外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們特別能干,學會了怎樣買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后,能不能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幫媽媽購買一些日用品?
(小黑板出示)實踐題——幫媽媽買日用品
附板書設計 :
買文具
售貨員 顧客
文明禮貌 表情達意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5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聰”。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系歌曲,導入課文
1.提要求:邊聽邊想一想歌曲里講了什么?
2.播放錄音《好媽媽》,說說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結: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三位小朋友,他們又是怎樣做的?你們喜歡他們嗎?
4.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學習要求:讀課文時該注意什么?
2.師小結:五不(并強調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3.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4.解決學生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字音難點,并說說“蕩”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蕩)
5.簡要說說: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怎樣的?
6.根據學生的回答,簡要板書。(注:板書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確定。)
7.在板書的過程中,寫字指導“聰”
①提醒老師注意在田字袼中寫字該注意什么?
②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師生同寫,看誰寫的字既快又好。
④評價。
三、學習課文2、3、6自然段
1.動手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劃好后好好讀一讀。
2.示三句話的小黑板,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媽媽說的話,想想該怎樣讀?(練習讀)
3.朗讀指導
①抽三生讀,讀后評議。(你認為誰讀的好,為什么?)
②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6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xx廣場的升旗儀式。課文中的“我”是一個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視線,卻隔不斷“我”對山外世界的向往。詩歌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字字句句浸透著作者的情、流動著作者的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首都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要點燃這種激情,引導學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誦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北京,在適當的時機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北京的風光,向學生講一講北京的風光,為情感的激發創造條件。
教學理念
1、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預設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會寫“廣、升”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北京的風景圖,課件,升旗儀式錄像片等。
預設教學過程
一、復習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1課,齊讀課題《我多想去看看》。
1、復習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還記得這些朋友的名字嗎?自由叫叫他們的名字。
出示三個笑臉,猜猜每個笑臉后面藏著哪個字。要求講清是第幾排第幾個什么字。
2、復習詞語:多想、告訴、小路、不能、北京城、xx、廣場、升旗
指名讀、帶讀──齊讀。
二、學習一、二兩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xx,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女孩子一起讀一讀。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根據學生回答:
⑴理解“遙遠”
誰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離大山很遠很遠,從大山那邊坐火車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北京,北京城實在太遙遠了。
出示詞語:(遙遠)我們一起把這個詞讀一讀。
⑵山里的孩子即使沿著彎彎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車去北京還要很長時間。
出示句子: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讀──齊讀。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⑶理解“壯觀”
出示詞語,讀詞語。
北京雖然非常遙遠,但它作為我國的首都,是全國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別是xx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參加這個升旗儀式吧!
播放錄象:升旗儀式
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這么壯觀的升旗儀式,聽到嘹亮的國歌聲,你還想到了什么?xx廣場上的升旗儀式和我們學校的升旗儀式比有什么不一樣?
F、每天早晨,當xx廣場上五星紅旗與太陽一同升起的時候,工人、農民、學生都注視著紅旗,向我們的國旗致敬,廣場上人是那么多,解放軍是那么威武,這場面是多么壯觀呀!你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
出示句子: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xx,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
先自己讀一讀。
指名讀。
男女生比賽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三、學習第三句
過渡: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來了,我們小朋友和這位山里的孩子一樣是多么渴望能親眼看看xx廣場上那壯觀的升旗儀式啊!
1、指名多生說,你想去看看嗎?
2、我們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嗎?讓我們一起將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吧。出示課題齊讀: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們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xx廣場上的升旗儀式,你還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確實很多,老師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圖片,我們來欣賞一下。
課件逐一出示圖片,配以教師的講解:
xx、xx廣場、萬里長城、故宮、天壇、香山公園、北海公園、中央電視臺
5、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愿表達出來嗎?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先和同桌相互讀讀這句話,比一比誰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讀出來。
⑵指名讀
⑶想讀的`站起來讀
⑷我們一起將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吧。齊讀。
四、配樂誦讀全文
多么強烈的渴望啊!讓我們拿起書,把全文深情地讀一讀。
五、總結
過渡:我們用聲情并茂的朗讀表達出了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與向往,又欣賞了許多美麗的圖片此時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對你說。
自由說──指名說。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們愛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我們愛北京。
我們愛五星紅旗。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風景如畫,每年都吸引著數千萬國內外的游客。2008年,北京將舉辦夏季奧運會,到時北京將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讓我們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讓我們再一次道出我們的心聲:
出示課題,讀題:
⑴讓我們男孩子從心底里大聲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
⑵女孩子甜甜地對北京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
⑶我們一起懷著對北京的無限熱愛,無限向往,一起說。
六、寫字
指導書寫“廣、升”。
教后反思
本課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一、通過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對xx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
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xx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時,學生們便情不自禁地起立,唱起了國歌。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后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孩子說,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北京,有的說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多有不同。品讀時,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后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過課題的循環呼應,釋放學生的情感
如果說這節課只停留在讓學生讀讀課文,談談感受的話,學生的情感就難于釋放出來,因而,課堂中我讓學生通過課一開始讀課題,課中讀課題,課結束再讀課題,一次又一次使學生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7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體會文章的陽剛之美。
2.能有感情地朗讀,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語言。
3.理解排比、反復修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理解排比、反復的作用,精讀重點句子。
2.通過聽讀、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2.體會激越的語言,并學習運用,嘗試表達。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教學分為兩個板塊:感知氣勢;品味語言。整個過程又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教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為什么喜歡勁舞?學生可能回答:帶勁、有節奏、能使生命得到宣泄等等,于是引出,在黃土地上也有這樣如火一樣熱烈的舞蹈和音樂,那就是有著天下第一鼓美稱的——安塞腰鼓。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問:你看了這些畫面,此時內心洋溢著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談一談觀后感)
導入:俗語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教學活動2
美讀課文,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1、讀課文。
(1)預讀,學習生詞
瞳(tóng)仁恬(tián)靜晦(huì)暗羈絆(jībàn)驀(mò)然冗(rǒng)雜戛(jiá)然磅礴(pángbó)
(2)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
(2)指導朗讀和學生朗讀。
2、明結構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13、17、22、24自然段反復出現,怎么讀?
3、知內容
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4、尋美點
布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或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第三板塊:練習,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5、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讓學生齊誦第6段。
教師示范。
教師將大家剛才讀的內容改成了另一種文學樣式詩,(幻燈出示所改之詩)教師范讀。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學生反復朗讀。)
③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內容
④分小組反復替換朗讀。
6、揭示本文所要表現的主題。
文章中心句: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教學活動3
拓展延伸和布置作業
7、拓展延伸
作家劉成章用他詩一般的語言,為我們再現了安塞腰鼓的壯美場面,使我們的情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文章多處運用排比、反復、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現在,讓我們鏡頭轉向一個同學們都很熟悉的場面,請大家看后模仿本文的語言說一說,寫一寫。要表現一種具有恢宏氣勢的場景,多用短小有力的短句,多用排比增強氣勢,用詞鏗鏘,還可用比喻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富生動性。
8、布置作業
1、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2、學習課文,使用排比、反復、比喻的修辭手法,運用短句,進行合理的想像,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l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安塞腰鼓》一文,歌頌了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頌陽剛之美。文章條理十分清晰,語句優美,用詞也十分精練。上課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1.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這一條貫穿全文的主線,以它為引子展開教學。
每一層都以安塞腰鼓好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引領學生切入文本,并最終都回歸到這個點子,體會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課的終結處再回歸到這個點上,讓學生滿懷深情地贊嘆到好一個安塞腰鼓。
2.抓住重點段、重點句引領學生細細品味。
引領學生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悟文意。首先,是第七段重點抓了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一排比、比喻句,引領學生品味語言的精妙,體會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其次是第八段中引領學生提挈三對意思相對的詞語(即冰冷——燥熱;恬靜——飛濺;困倦——亢奮)來體會這樣火烈的場面使人們心心舞動了起來。再次是第十八段重點,抓了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從紅豆角和老南瓜中體會到現實雖然是困苦的,但黃土地的人們并不痛苦,他們有信心憑著自己的雙手改變貧窮,去創造美好的未來。讓學生通過整體朗讀去領悟高原人民頑強樂觀、堅韌不拔的精神,深化安塞腰鼓的內在意蘊。
遺憾的是朗讀指導還不夠充分,如對重音、語調的指導只停留于示范,而沒有具體指導。對主題的探究還不夠,沒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更深入的探究。在品味語句這個教學環節,本應是很出彩的環節,但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加以追問,而平淡了不少。如學生在談理由時,講他喜歡這個句子是因為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老師沒有追問排比這種修辭手法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這樣課堂就顯得淺薄,缺少深度。
《安塞腰鼓》選自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從標題上就可以看出這篇課文有豐富的資源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安塞腰鼓》是新時期的經典課文,他寫陜北高原,寫高原腰鼓,寫打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風,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氣質,表現了陜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多學科融合,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陜北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的與眾不同。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8
教學目標:
1、走進作品,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沖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戲劇的基礎理論,學習欣賞戲劇的方法。
3、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審美情趣,增強生命意識,提高語文素質。
教學重點:
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沖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改變語文教學的傳統習慣僅僅用階級關系看待人物的觀念,學習用人文的觀點,多角度理解作品,從文本本身出發進行閱讀,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頭腦思考。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大家好。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有一期節目是:曹禺名劇的誤解、曲解與理解。主講人是遼寧師大文學院王衛平教授。那一期節目給與我一名語文老師太多的思考。和一切經典作品一樣,《雷雨》擁有許多的導演、演員、讀者、觀眾、批評家,人們喜愛《雷雨》,但又誤解曲解著《雷雨》。今天讓我們用生命視覺來理解《雷雨》。
我們的學習任務是: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沖突和人物形象。
二、提問:那么什么叫戲劇沖突?
戲劇沖突,指劇本中人物與人物之間,人物與環境之間,人物內心的各種動機之間的抵觸、磨擦和撞擊。人物與人物的沖突是構成戲劇沖突最基本的內容。人物與環境的沖突,人物內心的沖突都是人物與人物的沖突在廣度與深度上的展開。人物之間的戲劇沖突,在本質上是性格沖突,是各種不同性格的人,在一個特定的時空環境中遭遇由于相互的差距而產生的抵觸、摩擦和撞擊。
三、合作探討《雷雨》的戲劇沖突和人物形象。
1、我們研究探討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戲劇沖突。
我們分組探討。每個人研究你感興趣的一道題(注意在課文中尋找依據)。
(1)探討:周樸園沒有認出魯侍萍,周樸園對埋藏在記憶中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感情是什么?為什么他要拋棄侍萍?他深情的懷念侍萍,他愛著侍萍。他的心目中侍萍是一個很美好的人,他的愛是一種很原始、很單純的、不理智的愛。這種愛超越了地位身份。他拋棄侍萍正是由于這份原始的美好的愛情與他所生活的環境是對抗的,他的性格是妥協。所以三十年前周樸園與侍萍的沖突在于愛情與環境的沖突。
(2)探討:周樸園認出魯侍萍之后,他對魯侍萍的情感是什么?為什么他不想提舊事?他深愛著記憶中的'侍萍,但飽經滄桑的魯侍萍出現在現實中,他所處的環境不能夠再提舊事,不提愛情。他變得很冷靜,很理智。所以他不想提舊事。他是一個很現實的人。這依舊是愛情與環境的沖突。
(3)探討:魯侍萍為什么向周樸園說出真相?魯侍萍對周樸園的情感是什么?
魯侍萍經歷了三十年的人生滄桑,但她依舊愛著周樸園,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說出了真相。我總是覺得這份美好的愛情也是她堅韌地活著的理由。但是這份愛情卻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她的內心還有對周樸園的恨。
我們來看看曹禺是怎么談《雷雨》。
《雷雨》對我是個誘惑。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我對宇宙間許多神秘的事物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說是我的“蠻性的遺留”。我如原始的祖先們,對那些不可理解的現象,睜大了驚奇的眼。我不能斷定《雷雨》的推動是由于神鬼,起于命運或源于哪種顯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對我是一種神秘的吸引,一種抓牢我心靈的魔。《雷雨》所顯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天地間的“殘忍”。(這種自然的“冷酷”,可以用四鳳與周萍的遭遇和他們的死亡來解釋,因為他們自己并無過咎。)如若讀者肯細心體會這番心意,這篇戲雖然有時為幾段較緊張的場面或一兩個性格吸引了注意,但連綿不斷地、若有若無地閃示這一點隱秘,——這種種宇宙里斗爭的“殘忍”和“冷酷”。在這斗爭的背后或有一個主宰來管轄。這主宰,希臘的戲劇家們稱它為“命運”,而我始終不能給它以適當的命名,也沒有能力來形容它的真實相。因為它太大,太復雜。我的情感強要我表現的,只是對字宙這一方面的憧憬。
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類是怎么樣可憐的動物,帶著躊躇滿志的心情,仿佛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時常不能夠自己主宰。受著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種不可知的力量——機遇或者環境的捉弄。
2、開頭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自然環境:郁熱。暗示著人物的心理、個性、生命狀態等。播放大屏幕。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這樣說:文章多次出現蟬鳴,蛙噪,雷響,無不在渲染郁熱的苦夏氛圍,同時暗示著一種情緒,心理、性格以致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中,幾乎每一個人都陷入一種情感的郁熱中——欲望與追求中。但所有人物所有的情熱(欲望與追求)都被人的殘酷命運壓抑著。
曹禺說:與這樣原始或者野蠻情緒俱來的還有其他的方面,那就是我性情中的郁熱的氛圍,夏天是個煩躁多事的季節,苦熱會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熱高高升起,人們會時常身不由己的回歸原始野蠻的路,不是愛便是恨,不是恨便是愛,一切走向極端,要如雷雨一樣轟轟烈烈,中間不容許有一條折衷的路
3、下面讓我們激情表演朗讀一下文章的兩個片斷:
(1)我問過許多那個時候到過無錫的人——她叫侍萍。
(2)你來干什么——天哪,我覺得我像在做夢。
4、屏幕顯示:曹禺自講述寫作《雷雨》的過程:我覺得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個人光怪陸離的境遇中,我看見過聽到過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態,無法無天的魔鬼使我憤怒,滿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我才明白我正沉浮在無比慘痛的人海中,我要攀上高山之巔,仔細地望穿這些叫做人的東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么樣復雜的個性和靈魂。
從人性的角度看,人性是復雜豐富的。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作品要寫得美,就要明確地把人的多樣變化寫出來。同一個人,有時是惡棍,在時是天使,有時聰明,有時是愚蠢。
分組討論:
(1)周樸園是怎么一個人呢?不幸者
(2)魯侍萍是怎么樣一個人?不幸者
5、學生討論:你對作品中的人物產生了什么感情?
《雷雨.序》說:我用一種悲憫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意地祈望看戲的人們,也以一種悲憫的眼睛不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
屏幕:尹紅(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曹禺研究專家)這樣說:《雷雨》中充滿了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一種無可柰何的悲哀,同時又充滿了一種對熱情與激情的憧憬。當我閱讀《雷雨》的時候,往往被互相對抗互相搏斗的力量所打動,一種是人的熱情與追求,一種是人與命運不可放棄的對抗。生命的熱情之力與命運的冷酷之網就構成了曹禺悲劇的核心,沉重渾厚但又光彩照人。可惜的是,曹禺戲劇的生命質感在那個階級斗爭的社會語境中慢慢被淹沒、被扭曲了,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實的:“我以為我不應該用欺騙來炫耀自己的見地,我并沒有明顯地意識到我要匡正什么、諷刺什么、攻擊什么。然而在起初,逗起興趣的只是一兩段情節,幾個人物,一種復雜而又原始的情緒。寫作《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需要。”后來當曹禺在朦朧地追認自己的《雷雨》的主題是表現封建專制大家庭的罪惡的時候,他就開始自覺用社會的共同視覺來代替自己的生命視覺,逐漸他的劇作開始與當時的多數作家的創作趨同了,以致于他后來的作品都沒有達到《雷雨》。曹禺晚年也嘆息:明白了,你卻也殘廢了,這也是悲劇,很不是滋味的悲劇。
四、小結:《雷雨》啟發我們重新思考生命,觸動了我們最敏感的感情。讓我們每個人用一名話總結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愛情是一朵美麗的脆弱的花,青春是一個美麗的傷感的記憶。
五、自己欣作業賞閱讀四幕劇,寫一篇評論文章,分析能夠讓你感撼的一個人物。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你的觀點會更趨于正確。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交流、查閱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2、創設情境,分組活動,人人參與,促進學生積累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活動,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討名字中的語文現象,領略祖國語言的文字魅力。
教學難點:根據同學名字的特點贈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廣泛收集我國古今名人的軼事。
2、向父母等長輩詢問自己名字的來歷、意義等,看誰獲得的相關信息多。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每個名字都蘊藏著語文,這節課我們將要進行“口語交際”,主題是“名字中的語文”。
二、自讀“口語交際”提示,明確交際目標
1、自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1)學生自讀提示。
(2)討論交流口語交際的要求及內容。
2、師生共同卻東各項交際要求及內容。
三、小組交流
(1)就小組成員名字中不懂字向本人提問。
(2)把長輩給自己起名字時發生的.故事說給小組成員聽。
(3)說說當你知道父母為自己起名字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四、猜想性評價
1、教師列出若干本班學生的名字,請學生進行猜想性評價,本人驗證。
2、教師相機引導歸納。
五、創意性表達
1、了解你最感興趣的同學的名字的來歷。
2、根據其特點寫贈言。
3、全班交流評價。
六、交流平臺
1、交流自己手機的我國古今名人名字資料。
2、吧大家收集的資料裝訂成冊,課后傳閱。
七、小結歸納
通過口語交際,加深了學生間的相互了解,了解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感受了名字所散發吃飯胡來的文化氣息,領略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你還有那些收獲呢?自己歸納一下吧!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渲、勒等生字,明確文章分為風光和人情這兩個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兩個主要描寫方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關于草原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這樣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順勢導入本課,跟隨作者老舍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原。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通過課題我們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寫草原的,那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對草原進行具體描寫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明確:本文從風光和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講解生字“渲”字。板書:風光,人情,渲。
2.朗讀感悟:在學生了解本文是圍繞兩個部分展開描寫的之后,我會把全班分為兩個小組,分別去朗讀相應的段落,體會散文的語言美。
3.賽讀感悟:男女生比賽從文中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看看那組讀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讀
1.通過剛剛學生的朗讀比賽,我們已經體會了草原的風光美,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么不同?
明確:文中描寫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輕輕流入云際。”
2.這一句中說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羊群比喻為白色的大花。板書:比喻。
3.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渲染”“勾勒”體會畫面感。
明確:草原風光的總特點是洋洋灑灑的,風過草原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綠色的中國畫,而不是一幅描繪細致的工筆畫,這里從側面寫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設置承上啟下的問題,在這樣的草原上生活著一個可愛的民族,他們對待客人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到關于“人情”描寫的相關段落,勾畫出草原人們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現。
明確:草原民族的熱情,迎客、吃飯、飯后載歌載舞。
5.客人與草原民族的語言是不相通的,我們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樂融融呢?
明確:草原人們的熱情,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6.全班朗誦文中最后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明確:體會作者分別時的心情,總結全文。
(四)拓展延伸
搜集與蒙古族相關的資料,思考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五)小結作業
畫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為你的畫配上相應的文字。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和能力。
2.了解表示本課中詞語構成方式,注意詞語的積累。
教學重點
在比較詞語構成方式的過程中學習漢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學難點
在比較詞語構成方式的過程中學習漢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及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漢字的家園里,有許多有趣的詞語,他們長得很像,但是含義卻有很大區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幾組詞語。
二、學習生詞,理解詞語的不同
第一組:
1、出示第一個詞語,齊讀。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2、將這兩個詞語的調換順序,再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出新詞的含義,并出兩個字的順序一旦調換,含義就會發生變化。
3、:這就是相同的字不同的順序而產生的不同含義的詞。
4、讀一讀其他的同類詞語,說說這些字因為調序它們的`含義發生了什么變化?
5、你還知道哪些同類詞語嗎?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組:
1、師出“baochou”這個音節,請大家拼讀,并寫出詞。
2、對于出現的兩個不同的詞語,老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說說這兩個詞語意思的差別。
3、用這兩個詞分別造句。
4、:這就是音同意思不同的詞語。
5、再讀一讀下面的詞語,體會寫法和意思的不同,并想一想怎么區別這音同字不同的詞語的用法。
二、指導寫字
1、課后田字格里的生字,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指導“套、稚、默、封”四個字。
2、教師在田字格里邊板書邊講解筆畫、筆順、結構特點,領寫字頭,學生仿照板書在田字格上書寫。
1、作業
寫生字
把自己找到的音同意不同或者字的順序不同意思不同的詞語寫在一張卡片上,比賽誰找得多。
板書設計:
漢字家園2-2
詞語卡片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新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方的是什么。并從中受 到啟發。
3.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生字新詞和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
2.提醒寓意,理解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教學安排:
一、揭題解題。
l.觀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誰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它的看法對不對?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讀生字、詞語。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聽準生字的讀音,看看課文分幾個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這是發生在誰和誰之間的故事?它們為一件什么事爭辯?誰的意見對?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讀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圖理解井沿。)
2.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說說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次對話。你從哪兒來?要讀出疑問的`語氣。我從天上來要用表達的語氣讀,語調要平緩。
3.讀青蛙和小鳥的其次次對話。大話是什么意思?課文里的大話是指什么?青蛙認為天只有多大?
4弄錯是什么意思?小鳥說誰弄錯了?弄錯了什么?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小鳥為什么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由于小鳥飛了一百多里。)
5.指導朗讀其次次對話。朋友,別說大話了!··有那么遠嗎?要讀出勸說的語氣,其次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你弄錯了要讀出確定的語氣。
6.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7.青蛙為什么笑?(它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是小鳥錯了。)
8.小鳥笑什么?它為什么勸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鳥笑青蛙確實是弄錯了,還自以為是。由于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圍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圍以外的天,這就是它看錯的根本緣由。假如青蛙能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就能看到天究竟有多大。)
9.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表現出青蛙很自信的語氣,小鳥急躁勸說的語氣。
四、朗讀全文,思索:
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發生爭辯,都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對方錯了,你認為誰對誰錯呢?為什么?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3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鞏固練習
寫一寫,填一填,畫一畫。(針對課文內容畫一畫)然后寫出青蛙講的故事的名字。
二、表演
1.說一說小魚心情的變化。(板書:好奇――著急――高興)
2.說一說青蛙的表情。(板書:大眼睛轉了一下大眼睛轉了兩下)
(教師如果隨學生的回答板畫,更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的熱情。)
3.全班推薦4個小評委,組成評委團。
4.分小組排練。(教師要提醒學生分工合作――小導演、小解說、小演員。注意加上動作,表情的變化,如果能加上合理的想像,語言表達完整,就被評選為表演優勝小組。還可以設立多種獎勵的名稱如最佳小魚、最佳青蛙、最佳導演……激發學生的表演欲。)
5.小組展示。
三、作業設計
自己試著畫一幅畫,然后編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讀詞讀句,完成練習。
2.指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積累,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完成選字填空
1.出示“再、也、又”。指名讀。教師講解:這三個詞都有重復的意思,但在運用時也有差別,讓我們看看他們怎樣用在句子中。
2.學生獨立做。
3.訂正。
二、完成“看一看,填一填”
1.說說這些偏旁的`名字。
2.仔細想一想,他們都和什么有關?
3.學生獨立填寫,可以多寫幾個。
4.補充填寫書后的偏旁表。
三、完成“想一想,填一填”
1.學生獨立填寫。
2.指名讀句子,檢查填寫情況。
3.延伸練習,拓展思維:青蛙和小魚都有(針對學生的不同意見展開討論)
四、作業設計
1.從學過的課文中選擇20個生字,練習書寫。
2.查找有關李白的資料并收集兩首李白寫的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朋友卡,加深對朋友的了解。
2.積累李白的詩,加深對李白的了解。
3.掌握一把“金鑰匙”:“多比比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古詩《贈汪倫》
1.談話導入:課下每個同學都收集了李白的資料,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李白吧。(交流收集的資料)
2.學生借助拼音將古詩讀通。
3.指名讀。看字音是否讀準確。
4.教師講詩意。
5.學生練習背誦。
6.交流收集到的李白寫的其他的詩。
二、“金鑰匙”
1.自由讀。對“金鑰匙”的內容有大概的了解。
2.說說你拿到了一把什么樣的金鑰匙。
3.你打算怎樣“多比比”呢?(引導學生從自檢的角度來談,可以跟自己以前比,看到進步,激勵自己;可以跟同學比,看到差距,繼續努力,通過比較,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三、制作朋友卡片
1.讓學生看看書中提供的朋友卡片的內容,然后讓學生說一說還可以補充上什么內容?
2.學生填寫朋友卡片。(可以寫在書上,也可以寫在本子上進行裝飾,保存。)
四、作業設計
1.已經掌握了“多比比”這把金鑰匙,就將自己的情況寫在本子上。
2.認真填寫朋友卡片,經常翻看運用。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4
【教學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東西與下雨的關系。
【教學重點】
識字和寫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
學生說出看到的畫面。
2、放錄音:
學生說出聽到的`聲音。
3、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
學生邊聽邊看圖。
2、學生自由讀:
畫出本課要學會的生字。
3、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⑴ 指名讀。
⑵ 開火車讀。
⑶ 打亂順序分組讀。
⑷ 齊讀。
4、記憶生字:
學生交流記字的方法。
三、再讀課文,師生互議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讀正確、流利。
2、師范讀課文:
生體會,評議。
3、指名讀課文:
同學互議,糾正錯誤。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導書寫“嗎”“吧”等6個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鞏固發音。
2、學生口頭組詞,理解字義。
3、全班交流,掌握結構。
4、教師范寫:
生描寫,說筆順。
5、展示學生寫的字,評議。
五、鞏固生字
出示帶生字的句子,學生讀:
1、我們一起玩吧!
2、你寫作業了嗎?
3、今天天氣很好。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5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共三節,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想起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時的喜悅心情和期盼之心。
教學目標 :
知識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1、結合課后第一題,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自學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聯想。
2、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
一、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最近剛下了一場雪,大家有沒有到雪里玩呀?玩了什么游戲?人們贊美雪,不同的人對雪的感受不同,有這樣一位作家,他筆下的雪有別樣的滋味。讓我們一起來品讀。
二、初讀課文,掃請障礙
1、請同學們大聲的把課文讀一讀,注意看準生字、新詞,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生字、新詞看準了嗎?誰想來大聲的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你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作者在第一小節中描寫了自己嚴重的雪景,二三小節詩人此刻卻惦記著夏天樹林里的一個孩子。
2、慢慢地、靜靜地讀一讀詩歌,找出描寫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詩句并細細的讀一讀。
3、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聽這篇課文的朗讀,展開豐富想象。
4、播放錄像或課件:在靜靜的畫面中想象夏天樹林里發生的故事。
5、交流學生想象的夏天樹林中的畫面。
6、指導朗讀。
7、人們常常在冬天時想著夏天,夏天時想著冬天,你有過著類似的經歷嗎?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由質疑,自主解疑。
(了解作者艾青,詩中所寫的小孩究竟是誰等。)
五、試著背一背這首詩歌。
六、總結學習情況。
板書設計 :
下雪的早晨
喜悅和期盼
下雪夏天的樹林
(安靜、潔白)(小孩:天真、快樂)
作業 設計:
辦一份關于雪的手抄報。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6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字,以及兩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熟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教學重點:
1、認識14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講故事。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你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今天我們又來認識一位外國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連。
揭示課題:8小英雄于連
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注意不認識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快速識字。
分組做“生字媽媽找寶寶”的`游戲。看哪個小組最快。
3、教師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說一說識字方法。
4、學生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5、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7、指名說說。
三、感悟課文。
1、創設情景,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城市,那里有許多名勝古跡吸引著各地的游客,今天我們到一個美麗的城市布魯塞爾去游覽觀光。
(2)出示圖片。
看到這個撒尿的小男孩,你有什么話想說,有什么想問的嗎?
學生自主發言。
(3)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嗎?找出描寫這個銅像的句子?
指名讀句子。
(4)知道朗讀。
2、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學生質疑解難,教師講解,指導朗讀。
3、讀最后一段,聯系全文,體會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詞語。
2、讀課文。
二、語文實踐。
請你當小導游,向游客介紹于連的銅像。
1、自由練習。
2、分組說。
3、全班反饋。
三、總結。
你從于連身上學到了什么?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同桌說一說識字方法,給生字交朋友。
3、觀察生字的位置。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作業:
1、寫字。
2、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7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挑、折”;讀讀記記“客官、詭計、霹靂、踉踉蹌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經過。通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感受他的英雄氣概。
3、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教學重點:
通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感受他的英雄氣概。
教學難點:
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出示《武松打虎》視頻資料,學生欣賞。
2、導入: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位英雄人物嗎?他就是《水滸傳》中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的'武松。他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稱“行者武松”。武松為人行俠仗義、剛直不阿、知恩圖報、疾惡如仇、敢作敢當。就是這樣一位好漢,在返鄉探望哥哥武大郎的途中,經過景陽岡時,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提起這個故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感受武松打虎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吧!
二、檢查預習,初知大意
1、教師檢查生字詞語認讀情況。(多媒體課件出示)
(1)指名朗讀生詞:詭計、踉踉蹌蹌(指導詞義)、霹靂(聯系句子理解)、腰胯、迸出鮮血、酥軟。
(2)學生找出多音字,讀準字音:“挑”著一面旗、“折”做兩截、前“爪”。
(3)理解難讀難懂和古今異議詞句:篩了一碗酒、吃那一驚、三般、一兜兜回來、又打了一回、坐了半歇、吊睛白額大蟲(描繪老虎的樣子)、請勿自誤。(釋義)
(4)多媒體課件出示吊睛白額大蟲、請勿自誤的意思,指導學生與原詞比較,體會原詞的特點。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找到自己認為最難讀的段落或句子,做好標記。
(2)學生分別朗讀自己認為最難讀的段落,其他成員予以幫助。(斷句、糾正字音、讀出相應的語氣、領讀段落中難讀的詞語等。)
三、合作探討,精讀重點
1、學生默讀第8~12自然段,課件出示“思考大樂園”。
(1)請大家細心搜索,這部分內容描寫武松初遇猛虎時,共出現過幾次“閃”?仔細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
(2)作家在描寫武松打虎的場面時,用了很多精彩的動詞,請你們找一找,體會一下這些動詞運用的效果。
(3)武松打虎時,由開始的“以守為攻”到后來的“轉守為攻”,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趣講故事,巧設作業。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8
教育教學目標:
1、讓學生欣賞散文內容,理解詞:五彩繽紛。
2、借助圖片情景、繪畫、經驗遷移感受、表達作品,并大膽表現自己的想象。
3、體驗、感受世界五彩繽紛的美。
活動準備:
小雞裝束(頭飾、外衣)
背景圖(藍天草地小屋小花)
磁鐵教具:小雞、蛋殼、白云、大樹、小鳥、太陽。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散文,理解內容
1.導入:出示蛋寶寶:“你們看,它是誰呀?”(蛋寶寶)“蛋寶寶好想從蛋殼里出來,你們猜會發生什么事?”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散文“小雞看世界”。
2.欣賞散文
提問:小雞看見外面的世界了嗎?大家都告訴它什么?
3.配樂、操作教具欣賞散文
“為什么它們這么說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提問:它們都告訴小雞世界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大樹認為世界是綠色的?小鳥認為世界是藍色的?……
二、借助繪畫,表達感受
1.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顏色呢?
2.請你們畫一樣你喜歡的東西,來告訴小雞它是什么顏色的?
3.幼兒用水彩筆簡單勾畫出自己所喜歡的東西。
三、遷移經驗,想象表達
1.師:小雞還在蛋殼里,我們來把自己畫的東西告訴它,好嗎?
幼兒依次來告訴小雞自己繪畫的內容。“仔細聽一聽別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顏色的。”
2.揭示散文的結尾
提問:小雞看到的世界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是五彩繽紛?
四、完整欣賞散文
師:這么美的散文,你們想不想再欣賞一遍?你們可以跟著老師一起來朗誦。
附散文:小雞看世界
一只還在蛋殼里的小雞很想出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它自言自語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顏色的?”大樹爺爺彎下腰說:“小雞小雞,世界是綠色的。”“不對不對”小鳥說:“外面的世界是藍色的,我在藍色的世界里飛翔真開心。”小雞聽了很奇怪:“為什么他們說的不一樣?”白云姐姐輕輕地對小雞說:“小雞小雞,世界是白色的。”太陽公公笑瞇瞇地過來對小雞說:“小雞小雞,世界是紅色的。”小雞越聽越糊涂了,為什么有的說是綠色的,有的說是藍色的,有的說是白色的,還有的說是紅色的,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
小雞更加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顏色,它用力的擠呀擠,終于沖出了蛋殼,小雞東看西瞧瞧,說:“哇世界上有綠、有藍、有白、有紅、還有紫、有黃,原來這個世界是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
我的這節課孩子們都很感興趣。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1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語文現象,認識語文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的運用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引導學生收集家庭、學校和社會中常見的、最新鮮的和最活潑的語言現象,初步樹立漢民族共同語言的規范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教學用具:
洗衣粉包裝袋、“美樂多”瓶、胡豆簡介、廣告語、警示語等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果讓你去背誦圓周率,你們會背嗎?可是,有一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會背。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樣學會背誦的嗎?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書先生,整天不物正業,就喜歡到山上去找廟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臨行前都給學生留下一道作業:背誦圓周率。開始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苦不堪言。后來,一位聰明的學生想出妙法,把圓周率的內容與眼前的情景聯系起來,編了一段順口溜:
山顛一寺一壺酒
爾樂哭煞吾
把酒吃
酒殺爾
殺不死
樂爾樂
先生一回來,大家都會背誦了。
由此,可見語文學得好,對數學也大有幫助的。不單如此,在生活當中,處處可見語文的影子。
二、收集,觀察生活中的語文。
例如,電視、廣告、校園橫幅、對聯。包括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簡介等等都體現了語文知識。
廣告:某石灰廣告——白手起家
某化裝品廣告——趁早下“斑”,請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對聯:
蘇軾和佛印的謔聯:蘇軾見一條狗在河邊啃骨頭,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從容把寫有蘇軾詩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東坡詩(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廣告、食品簡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對自己的期望。
飄柔、立白、美樂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稱和它們的廣告語。
橫幅:學校掛的、街道寫的等等
但是,在現實中,這些廣告語或者是橫幅或者簡介語等也有出錯的時候,字詞用得不當,詞語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順,這都關乎語文的知識問題。例如我曾見到有人將“公廁”寫成“公則”;有一則重慶出的胡豆簡介有一段寫到:
本品是以優質蠶豆、芝麻、川白糖、液體、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醬、精鹽等多種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鮮諸味融為一體,入口化渣,怪味無窮。
讓學生修改這則簡介。
三、交流介紹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語文現象。
你們收集到生活中的語文現象,你們能舉其他的在生活當中遇到的語文現象嗎?你可以說說你對這些現象的感悟和體驗。或者,你能說說語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說一說。
四、布置作文。
范文講解,寫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看到別人這么寫,自己想一想自己該怎么寫繼續收集資料,以“生活處處有語文”為題,寫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寫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20
【教材分析:】
首次接觸到蘇教版的教材,對教材的編排非常喜歡,覺得這是比較接近語文課的一種教材。《秋聲賦》在本冊課文中被編入第四個文本研習專題:筆落驚風雨。這一安排體現了編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我在教材處理時會借助對文本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這一專題的編排有一個特點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編者在概括詩詞賦時分別使用了這樣三句話:“詩從肺腑出”、“詞別是一家”、“文以氣為主”。我認為詩詞文均是作者肺腑噴出之“氣”,編者這樣說只是一種話語表述的方式,我們在處理教材時可把此作為互文見意來理解,絕不能曲解,把這三句話作為三者的不同特點以至誤導學生。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熟悉《秋聲賦》這篇文章;
2、 在朗讀中體會賦文的特點;
3、 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初步了解歐陽修;
【教學重點:】
同目標1、3。
【教學難點:】課文的二、三段用語典雅,引經據典,體現了賦的特點。可也正因為如此,學生在學習中很可能會象文中的童子那樣“垂頭而睡”。
【教法設計:】
針對教學目標,本課在誦讀的基礎上,以問題帶動學習的參與,生成課堂。
【教學過程:】
一、 以課文在全冊的位置分析導入
二、 誦讀
1、范讀,整體感知(如能找到好的誦讀資源最好,否則由老師范讀)
2、學生讀,掃清字詞障礙
3、師生邊讀邊議,找出文章的思路:
夜讀――聞秋聲――童子所見――歐陽子所感(此為文章主體部分)――童子昏睡
(在此環節,可順便解決賦體文的特點問題)
三、 問題設計:
1、歐陽子對秋聲的.描述如此優秀(千載以下,此文仍在傳誦即是明證),可童子們為何聽得“垂頭而睡”呢?
2、如何才能把“課”講得更生動,你能幫歐陽子出出主意么?
[對問題一的討論,要緊扣文本。在討論的起始,為了活躍氣氛,可以以現實中的語文課堂來與之比較。可這這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要學生通過細讀文本,來突破對課文難點的學習。教師要發揮導向作用。
對文本解讀發現的答案舉例:
(1)歐陽子是夜讀有感,發而為文;而童子沒有感覺,是在歐陽子的指使下被動聽“秋”;情感基礎不同
(2)歐陽子采用賦體來形容秋聲,童子沒有這么豐富的知識積累,故而不懂;文化基礎不同
(3)歐陽子歷經滄桑,而童子風華正;人生感悟不同]
[對問題二,只作為學生對文章學習的感悟與吸收,屬發展范疇。如課堂不能完成,也可留作課外作業]
四、 小結
本部分為對課文內容短小精致的描述,是老師上課重點“灌”的內容。說到這里,我認為,高中語文課的學習,其精粹內容,對文化的傳承,絕對以老師的“灌輸”為主,學生討論,課堂生成都只是為下面的“灌”打基礎,以使“灌”的過程自流流暢,水到渠成。僅僅停留在“生成”的課堂對高中生來說是一種淺層次的課堂。
五、 作業
在熟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課本詳細的注釋,翻譯全文。
(本次作業即是對第二課時所做的預習。第二課時預計在第一課熟悉文章、了解作者的基礎上,從文字細節上去“讀”課文,以解決文言文學習中的知識積累問題。)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21
教學目的
1、能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說出讀后的感想,學習船長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品質。
教學難點:
1、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談自己讀后的感想和體會。
2、感受課文的特殊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講這個故事,老師借助媒件演示,請同學們邊聽、邊看、邊想:你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1、學生說心情有什么變化,并讀讀書上有關的句子,老師適時地板書詞語:好玩、生氣、擔心、緊張、放心
2、你對課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讀那部分。(重點學習4、5段)
①先默讀課文,做簡單的批注。
②輕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進一步體會心情的變化。
提問: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險加劇陷入絕境)
A、出示這段話,學生品讀(第4自然段)
B、指名讀,然后其他同學評價,誰讀得好?
讓讀得好的同學說說他是怎么學習的。(抓孩子的動作。)
C、自由讀再指名讀。
D、再讀讀人們的.變化和孩子的變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色(分部分:描寫孩子的動作,人們的變化,孩子的變化,讀一讀這一段。),整體感知這段的寫法:生動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這危急時刻,船長出現了,他是怎樣做的?想象一下,當時船長是怎么想的?
①學生讀相關的句子體會: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看見兒子在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瞄準兒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開槍了!一!二!
②啟發提問: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辦法,為什么?(聯系上下文,想到情況的危急,孩子的危險,船長的鎮定,機智)說說當時船長是怎么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們每一位讀者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提示:可以對孩子說,對船長說,也可以對水手們說)
(三)總結全文
1、課文誰是主要人物?課題為什么叫《跳水》?再瀏覽全文,思考。
2、總結
板書:沉著冷靜 機智果斷
師:這就是大作家寫法的特殊之處,小說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為主要人物的出場作鋪墊,而寫主要人物的筆墨不多,寥寥數語,化險為夷。這樣寫,使人感到真實,自然。
3、作業
課文仿佛缺少個結果,請同學們續寫,孩子被救上來以后,船長、水手、孩子都會說些什么?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弄清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桅桿頂端的橫木上的以及得救的過程。難點是船長為什么要用槍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教師通過啟發談話、引導和點撥來解決重難點,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討論和交流來突破重難點。圍繞有關段落、語句,深入探究,感悟當時情況的危急。讓學生出主意,想辦法,然后逐個分析,看哪個辦法既能贏得時間,又有把握。通過理解課文,學習船長在危急關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應該想想后果,不要一時沖動。
探究活動
1、讀完這個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是什么?請想一想,寫下來。
2、當孩子被救上船后,船長、水手、孩子分別會說些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再寫下來。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12-29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11-12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方案06-13
雷雨語文教學設計方案06-13
社戲語文教學設計方案06-14
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方案06-13
語文秋天的圖畫教學設計方案06-12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方案06-12
燕子語文教學設計方案06-13
《坐井觀天》語文教學設計方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