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10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寓言的生字和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拔苗助長》的寓意,并能聯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3、積累詞語,能說出“拔苗助長”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拔苗助長》的寓意。
2、難點:領悟寓言中所蘊含的道理,并能聯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三、教法與學法
師:引導教學與朗讀相結合的教學法。
生:讀中感悟,討論、交流相結合。
四、教學準備
光盤、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ㄒ唬﹩l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呢?那你知道什么叫寓言嗎?(光盤出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新的寓言,題目叫《拔苗助長》。
2、板書題目。
3、學生齊讀題目。
(二)質疑激趣。
1、師問:拔和助是什么意思?那拔苗助長從字面上來理解呢?教師相機解釋:拔高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2、看了題目之后,你們想從這寓言中知道些什么呢?能不能提出一些不懂的問題呢?
3、學生質疑,教師歸納:
、、那個農夫為什么要拔高禾苗?
②、他是怎么做的?
、邸⒔Y果怎樣?
④、這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三)學習課文。
1、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寓言吧?首先請聽課文朗讀。(光盤出示)
2、根據自學要求進行自學。
3、用小黑板出示要求。
①、認識“焦”和“喘”字并組詞。
、、理解“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的意思。
③、讀通課文,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
4、小組自學,教師輔導。
5、交流。
①、讀生字。(光盤出示)
、、理解詞意。(光盤出示)
③、詞語游戲。(光盤出示)
、、回答質疑中的問題。
a、這個人為什么要拔高禾苗?(板書:巴望)他當時的心情怎樣?可用什么詞來形容?
b、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是用什么方法禾苗長高的呢?(板書:拔苗)這個人認為他自己的方法好嗎?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力氣總算沒白費……)這個句子怎么讀呢?指句子:“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保ü獗P出示)那么他的力氣是否白費了呢?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結果禾苗枯死了。板書:枯死)
c、在這里我想再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么種田人沒有實現自己的愿望呢?”你有什么看法?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在全班交流。(光盤出示答案)
d、這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光盤出示)
6、拓展延伸: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類似拔苗助長的事例也不少,你能舉例談談嗎?(教師適時點撥)
。ㄋ模┱n堂。
。ㄎ澹┎贾米鳂I。
請大家課后去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再去交流交流吧!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2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寓言故事嗎?聽說過哪些寓言故事?(學生匯報交流)指導寫“寓”:同學們,“寓言”的“寓”是個生字,和我們學過的“相遇”的“遇”字長的很像,只要把“相遇”的“遇”的走之底換成寶蓋頭。(設計說明:用學過的舊字為基礎進行新字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識記新字更較容易。)請小朋友把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寫,有一個地方容易寫錯。(第10筆和11筆)(寫完“寓言”)簡介寓言: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學體裁,寓言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完成板書“寓言兩則”“則”在這里是個量詞,“兩則”是指兩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板書:“揠苗助長”理解“揠”的意思:小朋友,你知道“揠”的意思嗎?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就去查字典,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字詞,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設計意圖:給學生滲透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方法)連起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指導。
1、生字詞語:
(1)出示生字新詞
Sòngjiāopí
宋國焦急筋疲力盡
bómènkū
興致勃勃-納悶-枯死
(2)自由讀一讀,如果還沒有把握讀準,可以借助一下拼音。指讀。去掉拼音讀一讀。
提醒:“宋國”的“宋”是平舌音。
(3)指導寫“焦”(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個“隹”字,下面是四點底,寫的時候要注意上面的“隹”要寫得緊湊,下面的四點底要寫得開一些,把上面的“隹”穩穩托住。)學生在書上描紅。
2、初讀課文。
認識了生字,我們可以讀課文了,首先,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要做到這一點,第一,精神要集中,要眼到、口到、心到;第二,哪一句讀得不流暢就反復練習幾遍。自由讀課文,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理清課文思路。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宋國有個農夫,因為(),就把禾苗(),結果禾苗()。
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句式說一說故事內容。進行學法指導:同學們,這三句話連起來就是課文主要內容,第一句是起因,第二句是經過,第三句是結果,我們讀完一篇課文,就要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內容,如果是一件事,在說主要內容的時候,就是說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設計意圖: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小學階段應該有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讀完一篇課文,讓學生說一說主要內容,學生往往說不清楚,其實,對于概括能力的訓練還是有方法可尋的,像本文寫的就是一件事情,教給孩子說清事情起因、經過、結果的方法,就是“授之以漁”。)
四、精讀指導。
今天,我們運用“讀一讀、演一演、評一評、說一說”的方法來學習課文。要想演好,就必須讀好,讀出感情,怎樣才能有感情呢?第一要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第二要認真揣摩人物的心理。
1、用這樣的方法讀一讀課文。
2、演一演。(同桌分工,一個讀,一個演,演的同學除了演出農夫的神態、動作以外,還可以發揮想象,加入一些話語等。)
3、評一評。(評后再請一組學生演一演)
對讀和演的評價。教師相機點撥。(抓住關鍵詞:巴望理解意思,“巴”就是急切、迫切的意思,“巴望”就是十分急切、迫切地希望。天天前天去過了,昨天去過了,今天也來了,明天還要去,沒有一天不去。焦急、筋疲力盡、你有過筋疲力盡的體會嗎?說一說,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興致勃勃、納悶、理解意思,兒子為什么會納悶呢?他聽了父親的'話,心里會想什么?)
在學生演的過程中教師完成板書
板書設計意圖:根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設計板書,抓住關鍵詞語,幫助學生能更好的說這個故事。
4、說一說。(根據老師的板書說一說這個故事)
五、揭示寓意。
1、當農夫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發現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會怎樣?兒子會對農夫說些什么。
2、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小結,揭示出寓意:違反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誤了大事!
3、舉例說明: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像《揠苗助長》中農夫的例子,你能舉一舉嗎?
六、成語拓展
同學們,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有很多已經演變成了成語,像以前學過的狐假虎威、坐井觀天,今天學的揠苗助長,下節課將要學到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以后會學到的……課件出示: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狐假虎威、坐井觀天、揠苗助長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濫竽充數
畫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劍(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過渡到剛學的知識,再到將要學到的知識,不但鞏固了知識,使的舊知更具有系統性,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七、作業設計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把學生從可內引向課外,努力實踐“大語文”教學觀,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3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盡。
2、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規律辦。
3、 朗讀和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通過讀懂詞句,理解寓意。
三、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寓言兩則》。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以前,我們也學過幾篇,誰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1、 下面來學習另一則寓言《揠苗助長》,看它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 板書課題,齊讀。
3、 釋題:理解助、長、揠。
4、 聽故事。
(二)、 初步感知課文:
1、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 把字音讀準,不要多字少字;
。2) 邊讀邊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2、 檢查初讀情況,認讀生字。
3、 請四個同學分別朗讀,其它同學思考三個問題,在書上劃下有關詞句。
。1) 那個人為什么幫助禾苗長高?
。2) 他是怎樣幫助禾苗長高的`?
。3) 幫助長高的結果怎樣?
(三)、 學習課文: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指名回答第一個問題。
(2) 理解:巴望。
。3) 思考:為什么那個人覺得禾苗好象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4) 還有哪個詞能看出他非常著急?
(5) 指導朗讀,體會那個人著急、渴望的心情。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指名回答第二個問題。
。2) 理解:筋疲力盡。
(3) 指導朗讀,體會他高興的心情。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指名回答第三個問題。
(2) 禾苗為什么沒和長高,反而都枯死了?
。3) 教師演示。
(四)、 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1、 指名學生表演,再現課文。
2、 揭示寓意:《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規律辦,否則就要把事情弄糟。
3、 指名學生舉出生活中類似揠苗助長的事。
4、 看板書,指導背誦。
四、板書:
揠苗助長
巴望長得快些--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枯死了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4
教學設計思想:
寓言《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上》。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內部的發展規律, 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這則寓言執教者主要以學生自主的學習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錄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學生根據閱讀要求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再通過游戲“勇敢者闖關,”由小老師解決同學們的問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幫助同學們理解了課文內容。跟著執教者設計小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了課文內容的學習。最后,讓學生通過校園網自由討論并交流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過像《揠苗助長》的事情嗎?說說還知道哪些寓言?小組表演課文……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又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3。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二. 教學重難點:
理解寓意、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三. 教學準備:課件
四. 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題,以舊引新。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級我們學過哪些寓言?這節課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寓言故事,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13課寓言二則的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
2。帶著問題我們來看看《揠苗助長》的錄相(進入網站)
過渡: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3。點擊課文自學。
自學要求: ①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诶斫馕闹械脑~語,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1。游戲:勇敢者闖關,小老師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2。完成課堂練習。填空:古時候有個人,巴望
做法
結果
3。指導朗讀
、 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 指名朗讀,問:你為什么這樣讀呢?
、 指名讀全文,評議,全班齊讀全文。
三、討論:讀了這則寓言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進入校園網)
四、理解寓意
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像《揠苗助長》的事情呢?今后該怎么做?
五、表演寓言,鍛煉能力
六、課外延伸
1。 你還知道什么寓言?
2。欣賞寓言,說說明白了什么道理?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教育學生做事要遵循規律,不要急于求成。
2、在理解寓言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講出寓意。
3、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寓言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講出寓意,并口頭聯系實際學習、生活談感想。
教學難點:
在理解寓言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講出寓意,并口頭聯系實際學習、生活談感想。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
板書課題:揠苗助長
齊讀課題。
2、這則寓言的作者是孟子,他和孔子一樣都是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
3、“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揠”是拔的意思。
。ā稗朊缰L”是拔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二、講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讀課文,思考:(1)這個故事中講的是怎樣一個人?(2)他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指名回答。
(這個故事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用拔苗助長的方法幫助禾苗長高,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2、教學第一自然段。
、胖该x
思考:種田人為什么要拔苗助長?
⑵從哪些詞語看出種田人很焦急?用橫線劃出來。
指名回答。
板書:巴望 好像 焦急
、恰鞍屯笔鞘裁匆馑迹浚ㄅ瓮
為什么不用“盼望”而用“巴望”?(為了說明他當時心情十分焦急。)
、鹊谝蛔匀欢沃v種田人為什么要拔苗助長,也就是講清了“拔苗助長” 這件事的起因。
板書:起因。
、蛇@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種田人焦急地想幫禾苗長高。)
、首x的時候要體會種田人什么樣的心情?(焦急)
指名讀,齊讀。
3、 教學第二、三自然段
。1)種田人一心想幫禾苗長高,他想出辦法了嗎?讓我們一起看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2)他有沒有想出辦法?(有)
哪個詞語說明他好不容易想出辦法?(終于)板書:終于
他想出了什么辦法?(拔苗助長)
他有沒有考慮一下這個辦法好不好?(沒有)
從哪個詞語看出他沒考慮?(急忙)板書:急忙。
為什么他只想出拔苗助長的辦法,而沒有想出別的辦法?
四人小組討論。
。ㄒ驗樗幌胱尯堂玳L高。)
他拔禾苗干了多少時間?(“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
“筋疲力盡”說明了什么?板書:筋疲力盡
(“筋疲力盡”說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費了很大的勁。)
。3)他干得“筋疲力盡”后,回到家里自我感覺如何?(很得意,自認為力氣沒白費。)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總算”)板書:總算
指名讀種田人說的話。
(4)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教學第四自然段。
(1)第二天,他的兒子到田里一看,發現什么?
。ê堂缍伎菟懒。)板書:禾苗都枯死了
(2)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
(拔苗助長會傷了禾苗的根,使禾苗枯死。)
。3)齊讀四自然段
5、四人小組討論:種田人錯在哪里?
小結:禾苗是不能拔高的,違背了它的生長規律。
板書 :急于求成
違背規律
6、朗讀課文
三、聯系實際談寓意。
1、學習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讓學生各抒己見,從各個方面來圍繞課文內容談。
2、請你舉一舉生活、學習中的`例子來說明你懂得的道理。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若舉不出,則出示下列例子。
。1)有一次,老師叫我背誦一篇課文。我沒有先理解就急著背課文,結果花了很多的時間也沒有背下來。
。2)有一天上午放學,我餓著肚子回家,發現媽媽還沒回來,就炒冷飯吃。我把煤氣灶的火開得太大,結果把飯燒焦。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寓言《揠苗助長》,同學們從中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要像那位種田人一樣犯同樣的錯誤。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練習冊練習一。
板書設計: ya 揠苗助長 起 因: 巴望 好像 焦急 經 過: 終于 急忙 違背規律 拔 筋疲力盡 總算 急于求成 結 果: 枯死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6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
教學重點:能在讀、說、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寓言特點。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聽過很多成語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出示)
板書課題:27《揠苗助長》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提示)
。1)、標出寓言有幾個自然段?每幾個自然段句話。用“△”勾出的生字,。用“-”勾出生字組成的詞,多讀幾遍。不認識的字問同桌同學。
。2)、用“~~”畫出寫的好的句子。
。3)、在不懂的地方加上“?”。
。4)、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合作學習。
交流記字方法。
3、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說一說有幾個自然段,第1、第3自然段有幾句話?
。2)指名讀課文。開火車讀、小組賽讀等。如有不準確,老師給予糾正。
。3)認字。教師(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
。4)交流記字方法。
。ǔ鍪荆﹨^分“截、裁”。
(5)質疑:你還不明白那個詞的意思?揠、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白費……學生解釋,教師相機補充。
大家弄明白了字詞的意思,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三、理解課文,感悟寓意。
1、同桌讀課文,互評互糾正。讀后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讀課文,糾正讀音。(同桌互讀、接讀、指名讀、分角色朗讀、看讀)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提示)
4、學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學生選詞說話: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白費、自言自語……
四、感悟,換位發表看法
五、寫字指導。
1、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焦”上的“隹()”字是四橫,不能少寫一橫。
“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可以這樣提醒學生,計算要用眼睛。
“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再寫撇、豎。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變形寫法,豎折改為豎提,右邊沒有點。
2、教師指導、范寫。
“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再寫撇、豎。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變形寫法,豎折改為豎提,右邊沒有點。
六、布置作業,拓展延伸閱讀。
1、把這個寓言講給爸爸媽媽聽。
2、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7
預設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2、會認5個生字,會寫4個字。
3、能在讀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預設: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坐井觀天》嗎?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像這樣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隱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給大家帶來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齊讀。
二、層層深入,引導初讀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漢語拼音,可以請教同桌同學。劃出帶拼音的生字詞。
2、自由認讀生字詞,糾正字音。
3、小老師教讀。
4、語文童子功:即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詞語的意思。
5、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課題中每個字的意思并板書。
三、細讀課文,理解寓意
1、再讀課文
、胖该f:揠苗助長會產生什么后果?
、朴蒙夏愕穆曇簟⒈砬榛騽幼髯x出枯死的意思。
2、這人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邊朗讀邊感悟,用上自己的聲音、表情讀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實長高了嗎?可這人覺得呢?他此時心情怎樣?
、抢斫饨辜,說說近義詞。
、三R讀這個人自言自語說的話。
3、他這么說,有沒有這么做?想了個什么辦法?你從哪個詞發現他想了很長時間?有感情地讀一讀。
4、你發現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長時間?累嗎?你從哪個詞知道?理解筋疲力盡并感悟。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它的意思。
5、這么累,他認為值嗎?你從哪知道?
出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抛杂勺x,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費、一大截。
⑶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邊讀邊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饶阏J為值嗎?為什么?
6、看圖講講這個故事。
7、此時此刻,你想對這個人說些什么?
8、讀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維,深度挖掘
1、小結寓意。
2、說一說你身邊有哪些這樣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說。
3、播放課件:斷骨增高手術造成癱瘓的相關資料和圖片。
⑴指名讀一讀相關資料
、平Y合今天學過的揠苗助長,你有什么體會想說一說。
4、小結: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習中做事千萬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猶如禾苗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學會珍惜自己,愛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長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五、指導生字書寫
評析:
1、自主合作學習生字。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提倡個性朗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通過看圖、表演,讓學生用上自己的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詞語、句子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讓他們猶如身臨其境,再將自己的切身體驗表現在自己的朗讀中。
3、新課標指出:學生閱讀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為此,在完成好本課基本任務的前提下,我適時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尋找、關注身邊相同的事例。并播放眼下最現實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即:斷骨增高手術帶來的危險性。讓學生在理解揠苗助長的寓意的基礎上學會更深入地挖掘。明白生命的珍貴,知道自己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猶如禾苗的生長要靠它自己的力量。從而學會珍惜自己,愛惜自己,善待生命。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的一員。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學習讓同學懂得自身的想法,做法必需符合事物客觀規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則事與愿違,培養同學的思維能力。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揠苗助長”、“盼望”、“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等詞語的意思。
3、繼續訓練抓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體會文中描寫人物言行、心理活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如何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總結出寓意。
課前準備:
。薄⒍嗝襟w課件。
。、薄型卡片。
。、文字投影片。
教學時間: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一些短小而生動的故事,一個故事寄托著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故事呢,我們叫它──(出示詞卡:寓言)
1、學習“寓言”(出示詞卡:寓言)正音。寫“寓”字時注意最后三筆。(多媒體演示)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2、學習“則”有兩個寓言故事,我們就叫它──(出示詞卡:寓言兩則)正音。理解:“則”在這里作量詞,相當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我們先學習其中的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出示詞卡:揠苗助長)正音。
2、范背。邊聽邊想: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三、解題,揭示本課目標。
。、解題。
2、質疑。
⑴你認為題目中哪個字是關鍵?
、茋@“助”字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來研究?⑶交流板書:原因做法結果道理
。、揭示本堂課目標。
四、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第1自然段。
、泡p讀,想想:那個人為什么要協助禾苗長高。
、平涣靼鍟号瓮斫猓骸芭瓮笔裁匆馑迹
、悄x,圈詞。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盼望”,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那個人盼望自身的'禾苗長得快些?
、冉涣。※動作:“天天……看”“轉來轉去”
神態:“焦急”(出示詞卡:焦急)正音、理解。※語言:“自言自語地說……”(出示詞卡:自言自語)理解、積累。(出示詞卡:自()自()語)
感覺:“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墒且惶,兩天,三天,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比較理解:兩句話意思相同嗎?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導朗讀。
、尚〗Y,齊讀。
2、學習第2自然段。
⑴師生接讀第2自然段前半句。理解:“終于”這個詞兒說明什么?
、浦该x?紤]:他想出什么方法協助禾苗生長?交流板書:拔高弄得他──(出示詞卡:筋疲力盡)
⑶學習“筋疲力盡”正音:“筋”讀準什么音?理解:“筋”這里指身體!捌!笔裁匆馑?“力”呢?“盡”這兒有四種解釋,選哪一種?(映示投影片:“盡”四種解釋)
、缺容^理解。第2自然段假如這樣寫可以嗎?(映示投影片:一天,他終于想出了方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弄得筋疲力盡。)與書上的相比,哪句更好?為什么?(映示投影片:第2自然段)
、芍笇Ю首x。
3、學習第3自然段。
、拍型瑢W讀。他有沒有為自身花費的力氣后悔呢?
、平涣,學詞。※白費(出示詞卡:白費)理解※一大截(出示詞卡:一大截)正音、析形、理解。(多媒體演示:“截”的筆面順)
、蔷毩暲首x。(出示詞卡:喘氣)
。础W習第4自然段。協助的結果呢?
交流板書:枯死五、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拍莻人原來盼望禾苗長得快些,結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板書:→→他錯在中哪里呢?板書:錯交流板書:急于求成事與愿違。
、平沂驹⒁。小朋友,從這個人的錯誤中你們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書:↓交流板書:按事物規律辦事3、深化寓意。(映示投影片:判斷下列想法、做法是否違背事物的規律)
五、背誦。
1、讀讀課文,看看板書,輕聲背背。
2、引背。
六、鞏固字詞,安排作業。
。、認讀詞卡。
。、謄寫生字。
板書:揠苗助長原因做法結果巴望────拔高────枯死(板畫)急于求成,事與愿違道理:按事物規律辦事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9
一、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3、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理解寓意、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
新課,揭題,以舊引新。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級我們學過哪些寓言?這節課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寓言故事,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13課寓言二則的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ǘ、學習課文。
1、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
2、帶著問題我們來看看《揠苗助長》的錄相(進入網站)
過渡: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3、點擊課文自學。
自學要求:
①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诶斫馕闹械'詞語,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1、游戲:勇敢者闖關,小老師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2、完成課堂練習。填空:古時候有個人,巴望做法結果
3、指導朗讀
①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谥该首x,問:你為什么這樣讀呢?
③指名讀全文,評議,全班齊讀全文。
(三)、討論:讀了這則寓言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進入校園網)
。ㄋ模、理解寓意
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像《揠苗助長》的事情呢?今后該怎么做?
。ㄎ澹⒈硌菰⒀裕憻捘芰
。、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什么寓言?
2、欣賞寓言,說說明白了什么道理?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10
【教材分析】
《拔苗助長》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主要是講一個種田人為了讓禾苗長得快一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果禾苗全枯死了的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違背規律,就要受到懲罰。
【教學理念】
葉瀾教授指出:“只有關注學生的潛在性,才會促使學生實現智慧和才能的發展!痹谶@里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說、去演、去感悟、去體驗,讓學生的思維盡情地拓展。在輕松、愉悅的朗讀、說話、表演中,挖掘他們的潛能,挖掘生活中許許多多的類似“拔苗助長”的現象,從而使學生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教學目標】
1、學習隨文識字的方法,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能抓住重點詞來朗讀并從中初步理解寓意。
3、能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4、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能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課前準備】
指導學生預習生字、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題目:揠苗助長)
2、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二、自讀課文,試講故事:
過渡:這是一則寓言故事,那課文肯定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那文中給我們帶來了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等會把這個故事講給大伙聽,讓老師看看誰是我們班的“故事大王”。
1、學生自讀課文,讀好的同學可以先試著自己講一講。
2、指明學生講故事,師生互評。(對發言的同學及時鼓勵和表揚)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
1、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
2、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
3、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第二自然段:
過渡: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讓我們一起去田里看看他拔苗的情景吧!
1、出示插圖: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把這幅圖描述給大伙兒聽聽嗎?
2、讓我們看看課文是怎么介紹的,誰來給大家讀讀第二段?(指名讀)
3、讀著讀著,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呢?(讓學生暢所欲言)
4、理解“終于”、“一直”、“筋疲力盡”等詞語的意思。如“筋疲力盡”是什么樣子的,誰能用動作表現出來?
5、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讓學生邊讀邊做動作。(個別讀)
6、學生相互評價朗讀情況。之后,全班齊讀。
第三自然段:
過渡:農夫拔啊拔,總算把田里的禾苗拔好了,而且看上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此時他的心情又如何呢?是呀,他興高采烈地跑回家要告訴他的老婆和兒子了。
1、農夫會對他家人說些什么呢?(指名學生演讀農夫的話)
2、想想農夫說這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指導學生讀出又疲憊又高興的感覺。(自由讀——師生配
合讀——齊讀)
第四自然段:
1、禾苗是長高了一大截,但是,小朋友們,你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嗎?
2、出示禾苗枯死的畫面。
四、演演說說,其樂無窮:
導語:是啊,禾苗枯死了。這一棵棵傷心的禾苗一定會有好多話要對農夫說吧?農夫看著滿地枯死的禾苗,也會有很多感嘆吧?
1、一個學生演農夫,其余學生演禾苗,老師當旁白,邊演邊說。
2、師生互評:你覺得剛才誰演的或說的比較好,好在哪兒?
五、小結寓意,盡收腦海:
導語:學了這則寓言,你們肯定有不少收獲吧!能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1、學生自由暢談,師給以鼓勵。
2、教師小結: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們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只會讓我們誤了大事。
六、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啟發學生思考: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些“揠苗助長”的現象?
今后應該怎么做?(結合實際生活,引發學生討論,教師及時點撥,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01-23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方案10篇01-23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02-13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09-30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01-21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01-01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10-30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09-05
《揠苗助長》的教學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