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6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微課教學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
【課前透視】
本課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經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裁。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同學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同學的生活實際,引導同學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同學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他人聽。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或課文插圖、課文內容的錄音或錄像。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觀察談話:
出示《揠苗助長》插圖,啟發談話: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通過這兩則寓言,俺們會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課俺們先來學習,(引出課題)《揠苗助長》 。
2、解題引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寓言故事嗎?(同學交流)。教師介紹: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章體裁,它往往借一個虛構的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括的意思,寓言就是說話包括著某種意思。“則”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二則”就是二條。
結合同學的實際情況,引發同學的交流討論。自然引出教學內容,向同學介紹寓言的常識性知識,豐富同學的認知,激發同學閱讀興趣。
〖對話平臺〗
學習《揠苗助長》
一、初讀
1、讀題考慮:
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相機教學“揠”字的讀音和意思,“長”在這里讀“zhang”。
2、出示課件或錄像資料,變“話”為“畫”,引導同學觀看,細致了解故事內容。
由題引入,變文字為畫面,激發同學的熱情,了解故事的內容,為學文奠定基礎。
3、自讀課文:
輕聲朗讀課文,找出并讀準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互相討論。
4、全班交流生字詞語的識記:
教師充沛鼓勵同學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時地強調重點字詞。
5、游戲鞏固識字:
采用“字詞大轉盤”“摘果子”等多種方式,引導同學識記生字。
強調自讀自學,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掌握。通過交流豐富識字經驗,提高同學自主識字能力。
二、朗讀
1、引導同學朗讀自身最喜歡段落,用自身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同學說出朗讀體會:
你為什么這樣讀?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同學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教師相機啟發、指導同學進行感情朗讀。如:
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啟發同學考慮:
種田人為什么要協助禾苗生長?種田人盼望自身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在同學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盼望”一詞,教師指導同學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啟發同學考慮:
種田人想出了什么方法協助禾苗生長呢?他又是怎樣做得?理解“終于,筋疲力盡”的意思。指導同學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最好手段,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豐富同學的情感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的深刻體悟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
3、引導同學從農夫的自信的語言和最終的結果中,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表示。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同學弄清,結果為什么是這樣?初步體會寓意。
抓住事情發展的最終結果,聯系農夫的表示,進行鮮明的對比。從強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養了同學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討論
啟發同學考慮: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今后俺們應該怎樣做?引發同學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籠統出寓意。
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同學的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同學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四、拓展
1、啟發同學考慮:假如讓你給這個農夫起個名字,你認為他應該叫什么?說出自身的理由。
2、你還知道什么寓言?講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從寓言中你有哪些收獲?
開闊同學思路,促進同學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問題設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同學個性化的見解,豐富了語文積累,促進了同學想像能力、思維水平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五、寫字
1、出示“俺會寫”中的“焦、費、望、算”。引導同學觀察這幾個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特征,交流觀察的收獲,教師適當強調。如:
“焦”的上面,右邊是四橫,不要寫成“住”;“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費”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寫“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筆有變化。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3、同學自主練寫,寫后互相評議。寫得不好的多寫幾個。
抓住生字特征,加強范寫指導,自主寫字評議,提高同學書寫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回顧
1、利用生字詞語卡片,組織同學回顧。
2、啟發交流:
從《揠苗助長》的學習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教師相機過渡到本課的學習。
關注基礎知識,實現自然引入。
二、初讀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同學自學情況:
⑴利用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同學對字詞的掌握情況,交流識字記字方法,教師肯定同學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并適當點撥重點字在記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⑵分段指讀課文,了解同學讀文情況。
3、啟發考慮:
通過讀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以同學自讀匯報為主,組織學習活動,培養同學自學能力。在抓好基礎的同時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研讀
1、啟發同學考慮:
根據讀文和自身的理解,學習這則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問題?教師鼓勵同學發表自身的意見。然后梳理同學回答,展示同學提出的問題:如: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這個人做得對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結合著同學學習第一則寓言的基礎和課文內容短小,語言平實的特點,充沛放手。引導同學根據讀文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指導,有效地培養了同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同學的創新思維和想像能力,促進了同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結組學習:
引導同學圍繞著梳理出的問題研讀課文。教師巡視,適當提示,比方: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等。
3、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效果:
教師要結合同學的讀書匯報,適時地引導同學理解語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豐富同學對課文內容和蘊含道理的感悟和體驗。如:
抓住“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導同學體會“白”字,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撿了廉價心滿意足的語氣;撿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指導同學讀出惋惜的語氣等。
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啟發同學交流:
這個人做得對嗎?
合作讀書,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點撥,提高了學習效益。互動的形式,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研讀氛圍,同學在考慮與討論中加深了對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
1、討論:
讀了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
在生活中,你見過像課文中的種田人一樣的人和事嗎?
3、考慮:
種田人正坐著等待兔子,假如你經過看見了,你會怎么樣來勸說他?
引導同學聯系生活,結合自身的認知實際,創設情境,發明新的思維發展點,引發同學討論交流,培養了同學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五、寫字
1、出示“俺會寫”中的“守、丟、此、樁、肥”,組織同學進行觀察。
2、教師示范書寫。
3、同學練寫,師生評議。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揠苗助長: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長”。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靈活變通。也比喻妄想坐享其成,坐享其成,或不經過努力而僥幸得到勝利。
盼望:盼望。
自言自語:自身跟自身說話。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相關鏈接〗
1、寓言:文學體載的一種,是含有諷諭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經驗和知識的結晶,少數是哲學家與作家個人的創作,多數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
〖閱讀在線〗
鶴和狼
狼吃東西特別饞。在一個宴會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頭鯁在嗓子里,差一點送了命。很幸運,這時剛好一只鶴從那里經過。狼便向她做手勢,請她過來幫幫助。
女大夫立刻開始做手術。她以高超的技術為他取出了骨頭,然后,要求付給她一定的酬謝。
“你的報酬?”狼說,“俺的好大嫂,你是在開玩笑吧!俺讓你從俺的喉嚨里縮回脖子,難道這還不夠厚道么?快滾吧,你這沒良心的東西,千萬別再落到俺的爪下!”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2
教學目標:
領略自然中花卉的美,分析花卉紋樣的設計方法。
教學資源與環境:
廣州作為花城大家都十分喜歡花,花卉和花卉紋樣是大家都熟悉的主題,生活中經常運用花卉紋樣做裝飾,教學各環節都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各花的生長過程視頻。感受鮮花的美麗造型,引導學生以花為元素進行紋樣的設計。
二、發展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例比較一下花卉紋樣與自然的花有什么不同,嘗試分析圖例中的紋樣運用了什么樣的變化方法?
2.教師分析自然花卉轉化到裝飾性紋樣的常用變化設計方法:省略法、夸張法、添加法、幾何法等。
三、總結和提出創作要求。
變化是紋樣設計的靈魂,是藝術的再創造。紋樣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請以鮮花為創造素材,設計紋樣裝飾生活。
設計理念與特色:
“源于自然的啟示”是本課總的設計理念,自然的美是美術創造的重要靈感來源,本課主要圍繞自然界的.花卉美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界中的花卉感悟自然的美,學習運用美術的紋樣設計基本方法再通過自己巧妙提煉加工構思創造美術作品。啟發學生發現美、探尋美的規律,在生活中創造美,把美術教學的美育功能融匯課堂之中。
教學反思:
初中的學生對生活有一定的觀察力,簡單的花卉造型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在創作紋樣的時候往往是缺乏方法,所以這課是以圖例啟發學生找紋樣的變化規律和方法。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思考探究,然后教師再通過典型的圖例分析幾個常用的變形方法,引導學生在創作紋樣時把自己的創意結合一定的設計方法來創造作品。當然由于微課的時間限制,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是很有限的,所以要提出課后的創作要求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紋樣的創作方法。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3
一、微課題目:人物動作細節描寫讓《背影》更感人
二、教學思想: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記事抒情散文,文字凝練優美,感情飽滿深沉,從中國人最關注的角度——倫理,來表達內心的感情,因此,無論從寫作技巧方面,還是從倫理道德方面,我們都可以從中挖掘非常寶貴的東西,這個微課,我從人物動作細節描寫入手,讓學生領悟深沉的父愛。從這一點說,我覺得在這個微課中,我們可以帶給學生兩個東西,其一,寫作技法之巧;其二,傳統美德之善。
三、教學特色:
從人物刻畫的細微之處:人物動作細節描寫挖掘寓意深刻的父愛主題,是這個微課的教學特色。微課只分析了《背影》中感人至深的背影:望父買橘。從父親的動作細節描寫切入,讓學生深刻領悟父愛這個主題。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望父買橘中父親動作細節的分析,領悟父親對兒子深沉的父愛。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學習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體會深沉的父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五、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學習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體會深沉的父愛。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ppt課件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您好,這個微課重點講解人物動作細節描寫讓《背影》更感人。《背影》是散文中的名篇,我們知道,在《背影》這篇文章中一共描繪了四次父親的背影,其中以望父買橘的背影最為感人,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作者是怎樣來刻畫父親背影形象的。
(二)教學過程
播放幻燈片一:
作者是怎樣刻畫父親背影的?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
上縮;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教師:教師朗讀:父親買橘子的背影文字描述(如幻燈片所示)作者刻畫望父買橘的時候,為什么是如此的感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運用了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那么什么是人物動作細節描寫呢?
播放幻燈片二:
人物的動作的細節描寫:即準確、細致、生動地描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身體狀況、身份、地位、心理、習慣、情感等等。
(教師對人物動作細節描寫進行解析)
教師:下面我們就通過分析父親動作細節描寫,來領悟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播放幻燈片三:
1.分析父親買橘的動作描寫 ,說明了什么?
走路的姿勢:蹣跚
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
教師:首先,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蹣跚這個詞語寫出了父親年紀較大,腿腳不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蹣跚的背影!)
教師: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
動作描寫,“探”可看出父親體胖動作不靈便,小心翼翼地將腿伸下,一步一步直到接近地面的艱難過程。
“攀”,寫出月臺的高度,因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是非常吃力的;
“縮”,寫出了父親兩腳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掉下去的危險。
“傾”,父親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孩子那樣靈便,寫出了父親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描繪得很深刻。行動不便,步履艱難(艱難的背影!)
教師總結:通過這四個動詞描寫,一個父親為我買橘子艱難,蹣跚的背影躍然紙上。 播放幻燈片四:
探討: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么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教師: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么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1.橘,有吉的諧音,里面包含了父親對兒子的希望,希望兒子能夠平平安安。
2.父親擔心兒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為兒子解渴。
是啊,父親背負著家庭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在囊空如洗的情況下,還要為已滿二十歲的兒子去做一件自己根本不能勝任的事情,在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凝結著父親對兒子深沉而又偉大的愛。我們都知道,《背影》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朱自清寫《背影》就因為文中父親引的那句話“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的厲害,舉箸投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朱自清是在羞愧、傷悲、感恩等等復雜情感把自己激動得不行的情形下寫下《背影》創作的。在望父買橘這個片段中,買橘子的過程和動作,描寫得栩栩傳神,是我們不僅好像看到父親憨厚樸實的形象,感受到了父親對兒子的愛,而且好像也看到了關注著父親的兒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三)作業布置
動作細節描寫在文章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真實可感,個性特征更加鮮明。一個或一處成功的動作細節描寫往往勝過千言萬語的表白。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肯定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也許是一聲輕輕地叮嚀,也許是一次傾心的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一個溫馨的早餐。想一想,生活中的這些細微的關心,你有用心體會過嗎?請你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發自內心的告白,然后讀給父母聽。要求在描寫人物行動時,不僅要寫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寫出他在怎樣做,把爸爸/媽媽“怎樣做”時常常被人忽略的細枝末節描寫出來。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對文中作者望父買橘細節的分析,體會到了父親對朱自清先生平淡卻深沉的愛。也讓我們學會了珍惜身邊偉大的親情。謝謝您認真看完這個微課,謝謝。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4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靈璧石的成因、種類及審美特征。
2、初步嘗試為奇石命名。
3、學會欣賞自然美,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靈璧石的審美特征。
難點:對賞石文化的理解。
教學方法
通過精選實例進行知識講解,講解中不斷設疑,促使學生思考,激發探究欲望,最終引導學生運用網絡,實現自主學習。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內容
一、導入:
展示上海世博會上安徽館前的迎客松靈璧石。
提問:
1、你認識它嗎?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為藝術品進行欣賞嗎?
通過提問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討新知:
(1)初識賞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稱“觀賞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頭,大多形狀奇特,色澤瑰麗,紋飾美觀,質地堅韌,具有觀賞、收藏價值。如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靈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圖例)
(2)提問:你知道清朝乾隆曾經為哪種奇石親筆題寫了“天下第一石”嗎?
“發現之旅”――探尋靈璧石的成因、種類及其審美特征。
(靈璧石的成因很復雜,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靈璧石的種類也很多,只能選擇幾個典型石種稍作講解;靈璧石的審美特征更是牽涉到許多美學概念。本微課主要任務是把學生引領到賞石文化的門前,學生還需自己邁進門檻,做進一步探究,并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
(3)奇石的命名
先舉例說明命名的方法,再請學生嘗試為奇石命名。
(4)小結:
靈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質樸,美在含蓄。
三、課后拓展:
賞石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流傳著許多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愛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后主李煜不愛江山愛美石的傳說等等。
如今,賞石逐漸成為國際潮流。除了靈璧石,還有許多著名的石種,請同學們通過自主探究,獲得更多的賞石知識。
思考:你對賞石文化有沒有自己的見解呢?
希望同學們在課外繼續探索大自然饋贈我們的奇美,請參考中國靈璧石網。
(通過欲揚先抑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并提供相關網站,作有效引領。)
測試題:
1、奇石又稱(ABCD),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頭,大多形狀奇特,色澤瑰麗,紋飾美觀,質地堅韌,具有觀賞、收藏價值。
A、觀賞石B、巧石C、石玩D、雅石
2、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是靈璧石、(AD)、昆石。
A、太湖石B、雨花石C、大化石D、英石
3、清朝乾隆曾經為(A)親筆題寫了“天下第一石”。
A、靈璧石B、太湖石C、英石D、昆石
4、靈璧石種類很多,主要有(AC)、五彩靈璧、白靈璧等。
A、磬石B、呂梁石C、龍鱗石D、菊花石
5、靈璧石的審美特征主要體現在形、(ABCD)等方面。
A、聲B、色C、質D、紋。
進階練習:
1、搜集1―2首描寫、評價靈璧石的詩詞。
2、搜集1―2個歷史名人與靈璧石的小故事。
3、通過自主探究,了解其它觀賞性奇石。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5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節奏訓練,掌握延音線的運用,切分音節奏型
2、通過學習能夠準確找到切分節奏型,并且正確視唱。
二、教學重難點
延音線的靈活運用,切分音節奏型
三、教學準備
節奏型、示意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大家看這個譜子,音符上面是一條向上或向
下彎曲的弧線,這個弧線叫什么?有什作用?
2、新課
(1)這個符號叫作延音線,樂譜標記符號之一。其作用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連。那么拍值等于所有這些音符的總和。
看實例:這個1上面的線就叫延音線,這個1的音要連續演唱唱四拍。
(2)下面咱們看這個譜子5 6 6請同學們為這個樂譜劃上拍子,自己打拍子視唱一遍。
如果把中間相同的音6用延音線連起來,又該怎么劃拍子?請同學們試一下劃出拍子來。
(3)同學們劃的拍子看和我一樣嗎?
怎么打拍子?請跟我打一下(老師示范)。
這個音在一小節內書寫的'時候也會變化為:
(4)總結
切分音是旋律在進行當中,由于音樂的需要,
音符的強拍和弱拍發生了變化,而出現的節奏變化。比如:一個音在弱拍時開始,而且延續到后面的強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強弱規律,使原來的強弱關系顛倒了,這種音形叫“切分音”。
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①弱拍音延續到強拍位置;
②休止強拍位置;
③弱拍音改為強拍。
(5)拓展:請同學們在歌曲《鳳陽花鼓》譜子中找出切分節奏,并打節奏正確演唱。
五、本節教學小結
通過本節我們學習掌握了一種新的節奏類型,節奏是一個音樂的靈魂,把握好節奏就能更進一步了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6
一、指導思想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更為強大的交流平臺,為師生提供和展示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開放性和發展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式 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教學更加精彩。根據我校電子白板配備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培訓方案。通過此次培訓,教師將了解和掌握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有意識地將白板所特有的交互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中,豐富教師的備課方式和備課內容,改變了傳統多媒體教室環境的種種弊端,技術真正融合于課堂之中得以實現。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培訓目標
1.對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重在落實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使大多數學科的教師能夠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效應用,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支持教學的工具、助手和伙伴,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學目標,實現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而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是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的基石。
2.提高教師基于互動技術的教學技能
教師在培訓的過程中,逐步掌握電子白板及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的操作技能,引領教師探索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學和研究:如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學中交互策略、基于交互白板的小組協作活動的開展、基于交互白板的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改進教學觀念、探索信息技術支持條件下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3.促進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培訓的引導和支持,幫助教師按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解決課程整合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一線教師的研究技能、教學技能、基于電子白板的信息技術操作、交互式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備授課系統應用等專業技能。
三、培訓對象
全體教師
四、培訓時間、培訓地點:
培訓地點: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室
五、培訓內容
1.為了確保培訓過程順利實施,制定了包含以下2個方面的培訓內容:
(1)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功能培訓
意在通過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特色理念及操作,讓教師對電子白板應用有一個細致的認識,產生興趣。在演示型培訓的過程中,講師會逐步滲透電子白板初級使用的基本功能,如產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養的培訓。
(2)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知識和教學應用技巧培訓硬件基礎知識
軟件安裝及設備調試,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定位方法,軟件開啟方法。版面快捷鍵的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四種模式及使用方法。
2.原有教學資源應用——PPT、WORD、FLASH等,屏幕批注功能。
3.介紹功能面板,主工具箱的使用,資源庫使用。
4.如何利軟件的脫機使用進行備課。白板與學科巧結合案例,學科組進行。
六、培訓方式
1、教務處全面負責,各分管領導協同落實。
2、主要形式
(1)指導教師開展講座,講述使用技巧。
(2)教師聽取講座,并做筆記。
(3)教師間充分討論解決自己的疑惑。
(4)每位教師做一份課件,作為本次培訓考試的作業,作業要求打印上交。
3、關于電子白板培訓的視頻與相關的資源的下載地址:紅原縣龍日鄉小學校園qq群
七、培訓要求:
1、提高電子白板運用的意識,真正使電子白板技術與學科整合。
我們就是要通過電子白板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電子白板運用能力,將電子白板運用與學科的教學有機的融到一起。
2、加強技能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礎上,熟練運用電子白板也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關鍵。在此次的培訓中,我們結合學校教學和教師實際,主要培養教師電子白板的基本運用及課件制作。
3、參培教師要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
4、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5、集中培訓時,關閉手機,在老師授課過程中,教師之間不準互相說話,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6、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按要求進行練習,不要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八、保障措施
1、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實行三級管理:即行政、教務處、教研組共同管理與考核。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包括考勤、考核、獎懲等。各培訓項目要管理到位,保證校本培訓的學習研究有序而高效地開展,提高培訓的整體質量。
2、為使校本培訓逐漸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規定每位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時間不得少于規定學時,將學時數分解到每個培訓項目上,根據出勤率、考核成績等實際情況評定最終成績。
3、教師請按活動安排及時上交培訓材料。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歷程,作為評優及期末考核依據。
九、培訓獎勵機制
1、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歷程,作為評優及期末考核依據。
2、相關資料未按時上交者、未完成聽課任務者扣相應考評分,具體辦法見《紅原縣龍日鄉小學教師考評細則》。
十、培訓組織
領導小組
1、組 長: 副組長:
2、組 員: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7
教材分析
1、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能、戰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
2、發展學生力量、跳躍、協調性、速度等素質。
學情分析
1、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籃球運動有一定認識和了解,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喜好籃球運動;
2、學生對籃球運動缺少系統的認識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戰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通過練習,發展學生力量、跳躍、協調性、速度等素質。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讓學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素質組合練習,發展學生力量、跳躍、協調性、速度等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并進一步提高籃球基本技能和戰術水平
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開始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
3、教師宣布本次課內容:籃球
二、準備工作
1、教師講解練習的方法,即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動作或者模仿所見過的某些球星的動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區域內進行熟悉球性練習。
2、教師下到學生中間一起練習或做一些動作讓學生模仿。
三、教學內容
1、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2、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3、教學比賽
4、素質練習
四、設計意圖
1、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術、戰術水平
2、通過素質組合練習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五、課堂結束
1、放松練習
2、教師小結本次課情況
3、教師宣布下一次課內容、地點
教學反思
1、本課遵守體育課的課堂教學常規,按照常規要求進行。
2、在課堂準備工作,通過讓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參與,融合師生關系,讓學生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3、在籃球教學中,首先是運用體育課的基本教學方法進行籃球基本技術的教學,讓學生觀察教師的言傳身教,通過觀察、模仿、達到學習的目的.:其次,在籃球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組織比賽,學生自己輪流擔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組織能力,進一步運用所學過的籃球基本知識于實踐中,通過實踐又可以檢驗所學過的基本知識,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最后聽教師的講評,學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籃球水平。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
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表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刻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好,我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是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撥一撥小鬧鐘?
生:想。
師:撥一個8時,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注意時針、分針轉動的方向。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你撥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樣嗎?
師: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撥一個3時。
生:撥鐘。
師:誰愿意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生:積極舉手表現自己。教師及時給以獎勵。
[評析: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么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么樣?請大家看你桌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寫出鐘表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比比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生:獨立完成填空,有同學小聲說:“怎么兩個都一樣?”
師:你發現什么了?
生1:兩個一樣,都是9時。
生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么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時刻干什么嗎?
生1:小紅7時起床。
生2:早上,媽媽叫小紅起床。
生3:小紅在早上7時起床。
師:那你是幾時起床,又是幾時睡覺的?在鐘面上撥出來,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活動。
師:我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師: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做做課中操。
4.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這種鐘表示時刻外,還能用什么表示時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電子表。
(電腦出示3個時刻)
師:請同學們看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時。
生2:一個是鐘,一個是手表,一個是電子表。
生3:我發現前兩個都是用分針時針表示的,第三個是用電子表顯示的。
師:仔細觀察,電子表是怎么顯示時間的?
生: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左邊是幾就表示幾時,右邊是幾,就表示幾分。
師: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們獎勵給他一塊獎牌。說的非常好,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當兩個點的左邊是幾,同時,兩個點的右邊是兩個0,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像電子表顯示的這種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
生1:電話顯示器上。
生2:電視上。
生3:手機上。
師:你能試著用這種方法表示2時嗎?
生:練習。
師:誰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寫法?
生:積極要求表現自己。
師:(大屏幕顯示8時)8時和3時用這種表示方法,又該如何表示呢?
生:在練習本上用第二種表示方法寫。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師:請同學看大屏幕,時間老人還給我們送來2個鐘面,你能準確地說出現在是幾時,并說說這時候你該做什么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能試著用兩種方法把這兩個時刻表示出來嗎?
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仔細觀察這兩個鐘面,看看6時和12時,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有什么特點?
生:6時,時針和分針成了一條線。12時,時針和分針合在一起了。
2.師:猜謎:公雞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鬧盈盈,長針、短針成一線,請問這時幾時整?
生:6時整。
師:誰有補充?
生:早上的'6時整。
師:那再過一小時是幾時呢?
3.手勢游戲:由老師給大家做幾個手勢,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根據老師的手勢馬上說出是幾時整?(3時、6時、9時、12時)
4.下面,我們來玩個撥鐘表的游戲,同桌兩人一人在鐘面上撥針,另一個人說時刻,交換練習。
5.我們來玩個小品好不好?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來做幾個動作,你猜他時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鬧鐘撥出時刻,誰最先撥好就上好鬧鈐。
(1)洗臉:撥的時刻有6時,6時半,7時,9時理由是晚上睡覺前洗臉。
(2)睡覺: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1時理由是午休。
(3)讀書: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
(4)吃飯;撥的時刻有7時吃早飯,12時吃午飯。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撥出的時間也很合理,一節課馬上就過去了,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我們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準確掌握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浪費時間,做個遵守時間的好學生。能做到嗎?
四、全課總結。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節課,老師感到非常的高興,那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好嗎?
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系實際。體現數學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問題。
2.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3.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4.評價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光彩。李老師絕不吝嗇對學生的贊揚與激勵,教師的一顆愛心使評價煥發出藝術的魅力。
5.整節課收放自如,學生和諧發展。師生角色分明,關系親切融和。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9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3-54頁。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的意義及計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教學的,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分析: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也喜歡探索發現新知識。學生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應用題,為了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特點,我制作了微課件,幫助學生有序地思維,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
教學目標:
1、微課能引導學生有序地思維,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尋找題目中隱含的中間問題來解決問題。
3、培養了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會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并能寫出綜合算式。難點:能通過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其中隱含的中間問題。
教學設計:
一、自主探究
例:
1、學生討論自學。(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情景圖:從圖中你知道什么信息?這些信息有什么聯系?(2)找到所給信息中所隱含的信息。要求的問題和隱含的信息有什么聯系?(3)把計算過程寫在練習本上,說一說每步為什么這么做。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自學,把討論的結果整理在練習本上,對個別情況進行指導。
2、小組匯報,點撥思考方法。
師:你們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面包師傅一共要烤90個面包,已經烤好了36個,每次能烤9個,問題是剩下的面包還要烤幾次?
師:你能從中間找到隱含的信息嗎?也就是解決問題必須先求什么?生:隱含的信息是還剩下多少個面包沒有烤?
師:通過已知信息,我們知道還有多少個面包沒有烤,知道這個有什么作用呢?
生:要求剩下的面包烤幾次,就要先求出有多少個面包沒有烤。師:現在我們用圖示把它們的關系都表示出來。(課件)
一共90個面包,
已經烤了36個,
還剩下()個,
每次烤9個()次能烤完?
師:誰能幫面包師傅解決這個問題?
生1:90-36=54(個)表示:還剩下54個面包
生2:54÷9=6(次)表示:54個面包每次烤9個,需要6次烤完。
3、學習列綜合算式
同學們做的很好,為了書寫方便,把這兩道算式綜合成一道算式嗎?找三位同學來黑板書寫。
引導學生明白:在寫綜合算式時,為了先計算90-36,要把它加上括號,再除以9。正確的算式是:(90-36)÷9板書:(90-36)÷9 =54 ÷9 =6(次)
學生把正確的算式重新整理到練習本上,并口答。
二、總結
1、收獲:學生掌握了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和列綜合算式時應注意什么。
2、學生在解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應該注意什么。
三、板書設計
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一共有90個面包
已經烤了36個
還剩下()個
90-36=54(個)
每次烤9個,()次能烤完
54÷9=6(次)
綜合:(90-36)÷9=6(次)答:剩下的還要烤6次。
設計思路與意圖:據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認知規律和認知水平,學習方法上采用了:
(1)運用遷移的規律、比較的方法進行啟發誘導式教學。
(2)借助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抓解題思路。學生能積極活躍地投入到問題中,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總結出如果一個問題需要多個步驟才能解決的話,那就要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自己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微課使用建議:本節微課所講的知識點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在微課件中我把重要的信息以及所隱含的信息做了一些提示,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一些提示,根據學生匯總的信息利用圖示把題目中的所有的數量關系列出來。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能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0
一、教材簡析
《瑞雪圖》一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十二單元的《瑞雪圖》一課是這個單元以“風雪”為主題。《瑞雪圖》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
二、教學目標
1、繼續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色。
2、研讀課文,感受雪大、雪美、人歡樂的特點,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激發學生對雪的向往之情,豐富學生對下雪的認識。
3、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中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受到美的陶冶。
三、教學重點:
通過品詞析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點,感受作者的喜悅之情。
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
四、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記敘順序,領悟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都是北方孩子,每年冬天都會見到雪,大家都很喜歡下雪,因為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象。一場大雪后,往往給人們帶來欣喜和快樂。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瑞雪圖》的前兩個部分,誰來具體說說是哪兩個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出示幻燈片2)
2、我想,同學們了解了下雪前和下雪時的圖景,一定迫不及待的知道雪后的圖景吧,下面就來一起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3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第二天早晨、雪后)
2、作者是怎樣描寫的?(討論交流)
【先整體寫:(“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出示幻燈片3)后具體寫:靜態美:(“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動態美:(“一陣風后,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 這句話中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積雪的柳條比作“銀條兒”把堆滿雪的松柏枝葉比作“雪球”。色彩美:“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這里陽光和雪花交相輝映,產生了瑰麗的色彩。(出示幻燈片4—22注意:只要點擊4一直到22都是自動播放)】
3、剛才大家欣賞了圖片,自己再讀一讀這一段體會的用詞和描寫方法,說說這一段突出寫了雪怎么樣?(適時出示幻燈片23)
4、作者在寫雪后的景色時,只是寫了雪大、雪美嗎?有沒有人的活動?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朗讀課文,畫一畫,下雪后,同學們最喜歡做什么游戲?想一想,他們的`心情怎樣?課文怎樣寫孩子們歡樂的心情?(“堆雪人”“擲雪球”“歡樂的叫喊聲”)(適時出示幻燈片24)
2、“那歡樂的叫喊聲,都快把樹枝上的積雪震落下來了。”這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夸張)目的是什么?(突出了“歡樂的心情”。)
3、指名再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喜愛的感情
4、討論:這一段突出寫了人怎么樣?(人歡樂)(適時出示幻燈片25)
(四)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這么好的一場雪,不光是雪地里的孩子們在歡樂,還有誰也在歡樂?(農民)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用“瑞雪兆豐年”概括)
3、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本文寫于1962年,當時國家遭受連年的自然災害,農業得不到豐收。這一場大雪預示著來年的豐收,預示著我國將從三年自然災害中走出來。這第一場雪是第一個豐收年的信號,“瑞雪豐年”,作者能不高興嗎?
4、出示幻燈片26,指導讀“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說說表達作者怎樣的心情?(高興、激動、興奮)
(五)總結課文,提升主題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這篇課文整體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為我們展示了什么樣地圖景?
2、討論交流后,出示幻燈片27
3、強調:作者無比喜愛這場瑞雪,這種感情沒有直接表達,而是蘊含在對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寫上,還通過聯想表達出來。
(六)作業(出示幻燈片28)
1、背背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2、收集的有關雪詞語、古詩。
3、仿照課文寫一寫雪景。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識別五種不同的山體部位。
二、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體部位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與方法 :
通過讀圖、繪圖,對學生進行空間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記憶能力培養;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過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判讀等高線地形圖,識別五種不同山體部位;
2、區別山谷、山脊。
五、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等高線地形圖的模型、等高線地形圖(小黑板)。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原理。
(二)授課:
教師拿出模型,與同學一起找出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線地形圖,讓同學通過觀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彎曲規律,幫助學生得出規律,識別山谷、山脊;聯系瀑布的形成,強調河流的形成部位。
(三)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一、教師自評:
《地形圖判讀》這一節文字不多,但內涵豐富,是七年級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我以自制模型為載體,以海拔的認識——等高線圖的.判讀——山地部位名稱作為教學主線,較好地演示了等高線的基本原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等知識,使教學變得形象生動,較好地強調了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獲取知識。 但是在幫助學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時,我比較著急,留給學生觀察思考的時間較少,這對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說有些困惑;還有如果語言的表達能更簡短精確、風趣幽默,我相信效果會更好,還要繼續努力。
二、學生反饋:
教師語言通俗易懂,教態親切自然;教學用的模型直觀、形象、生動,讓我們似乎身臨其境,并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線地形圖也是依照模型繪制的,讓人一看就明白。
三、同行點評:
1、備課充分,教材處理得當,教學目標清晰、科學性強,教學重、難點突出。
2、運用自制模型并結合小黑板,形象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
3、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2
教學背景:
在教學中,教學每一單元之前,就應該明確告訴學生這單元的總主體、教學內容、學生學習這一單元的要求。本單元要。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學習作者展開想象和聯想來表達情意的方法;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藝術的魅力。
2、讓學生知道本組課文學習內容和要求。
3、告訴學生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地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教學方法:
通過ppt的演示和MP3的播放讓學生知道第八單元學習的'內容、要求,了解俞伯牙和鐘子期這兩個人物及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1、說明總題:藝術的魅力;
2、課程內容總結:《伯牙絕弦》、《月光曲》、《蒙娜麗莎之約》、《我的舞臺》;
3、明確目標:
A、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B、學習作者展開想象和聯想來表達情意的方法;
C、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課程內容(第八單元總述、伯牙絕弦):
1、第八單元總述及《伯牙絕弦(xián)》的簡介;
2、介紹俞伯牙;
3、介紹鐘子期教學總結伯牙絕弦古文要讀出節奏和韻味來也不難,只要我們在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就能讀好。可以用“/”畫出停頓。我想如果你們理解了內容,會讀得更好。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3
教學背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學期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文章。文中的語句生動、形象,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剛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習作的一篇好素材。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句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夸張的手法。
2、運用排比的手法,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學會把事物描寫得細致、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
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生興趣。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相互的學習。
3、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情境導入:
西沙群島的海底有美麗的珊瑚,有懶洋洋的海參,還有威武的大龍蝦。現在讓我們穿上潛水服再到這美麗的海底世界看看還有什么奇幻新奇的吧!【播放視頻】
二、感受魚多,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1、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魚多)
2、這么多的魚,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趕緊讀一讀這段話,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魚很多。
【出示句子】:
1)生1: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師:西沙群島的海底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嗎?(生匯報)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看【出示選擇】
滲透寫法:作者夸張地寫出魚占了海洋的一半,這樣寫的目的.不僅告訴我們魚多,還能引起我們豐富的想象。這么好的修辭手法,以后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試著用上哦。
2)生2: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引導學生理解“成群結隊”】
師:對啊,這里是說海底一群群的魚聚在一起游,你們知道有哪些小動物也喜歡成群結隊的呢?
3、除了“成群結隊、各種各樣”,老師還找到了一些表示多的詞語呢!【出示詞語不同形式讀】
過渡:積累詞語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寫好習作,這么好的學習方法,大家可要記住了!
4、作者不僅在這段的開頭總體寫出了魚多,他還對魚進行了具體、生動的描寫,請默讀這段話,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內容。
5、1)你喜歡哪種魚?根據學生回答,師歸納并板書:顏色、外形、動作
2)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講講排比句的好處:
大家有發現作者是運用了什么句式把這四種魚的顏色、外形、動作寫具體的呢?(排比句)
小結:作者運用結構相似的排比句,讓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就把魚寫得更有趣、更生動了。來,一起讀一讀這些好看的魚吧!(齊讀)
6、好看的魚還多著呢。想不想看?【出示圖片】
7、1)現在你就動筆從顏色、外形、動作三個方面寫下你喜歡的魚,再用上比喻、擬人把它寫得更生動。
2)學生寫作
3)片段展示:來,把你寫的魚介紹給大家。(展示兩到三篇學生習作)
8、小結:從同學們的筆中,我們又見到了這么多種魚,不過就算我們全班人一起寫,寫個幾天也寫不完西沙群島的魚。怪不得人們都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教學總結:
在這節微課中,我主要講授課文第四自然段魚多的部分。我能抓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并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夸張的手法。運用排比的手法,在讓學生仔細觀察出示的魚的圖片的基礎上,仿照第四自然段“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把所看到的魚描寫得細致、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讓學生感受譴詞造句的藝術。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4
一、教學背景
《園林設計》課程是培養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專業核心課,是一門藝術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授課對象為大二學生,即將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學生已具備繪制和識讀園林設計方案圖的能力和一定的觀察分析能力,對專業課程學習渴求欲較強、學習態度認真、思維活躍充滿熱情。本次微課設計屬于園林構圖形式美法則中的一個知識點,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對園林節奏與韻律實例進行準確辨析,在園林設計方案中靈活運用節奏與韻律構圖,為后續的園林設計方案構思表達及專業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設計思路
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節奏與韻律的知識點,按照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在教學環節實施中采用音樂情境導入,案例分析引導,概括提升、即時測試和實踐應用等循序漸進的設計思路,構建互動式學習文化體驗,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及學做一體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一)知識目標。節奏與韻律的定義;節奏與韻律的類型及特征。
(二)能力目標。能夠對園林構圖節奏與韻律實例進行準確辨析(重點);在園林設計方案中靈活運用節奏與韻律構圖(難點)。
(三)素質目標。提升學生園林方案設計構圖表現能力;提高學生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熱愛及學習興趣。
四、教學方法
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本次微課教學內容需要采用問題引導法、啟發式教學法和案例分析法,合理運用音頻、視頻、微信等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促進學生知識運用及專業能力提高。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程導入
聆聽《ship and the globe》音樂視頻節選,節奏與韻律的概念來自于音樂,它是指音樂中音響節拍輕重緩急的變化和重復,有節奏的變化才有韻律之美。自然界中許多事物或現象,往往也會呈現出這種規律的重復或有秩序的變化,給人一種節奏感和韻律感。如大海的波浪,一浪高于一浪;把一顆石子投入水中,就會激起一圈圈的波紋。春來,草長鶯飛、夏至,繁花似錦、秋天,落葉繽紛、寒冬,大雪紛至,時光匆匆的腳步,更迭著四季的風景,呈現出明顯的季相韻律之美。人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分子,節奏感與韻律感是自然植入人類心底的審美感受。園林中的節奏與韻律上是指某種景觀要素有規律連續重復出現時所產生的具有條理性、重復性和連續性為特征的美感。從音樂、自然中的節奏與韻律引入園林設計中,引申出園林節奏與韻律的概念及類型。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恰當的課程導入,猶如音樂的前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盡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案例觀察,概況提升
園林中常見的韻律有:簡單韻律、交替韻律、交錯韻律、漸變韻律、起伏韻律、旋轉韻律。
1、簡單韻律。簡單韻律是同種景觀元素等距反復出現的連續構圖韻律。園林中常見的簡單韻律有臺階、長廊的柱子、行列式栽植的樹木,大小相同,等距離布置的種植池等。簡單韻律表達了簡潔純粹之美,也驗證了道家名言——大道至簡,簡單到極致便是大美。
2、交替韻律。交替韻律是兩種以上景觀元素等距離交替反復出現的連續構圖韻律。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便是采用垂柳與碧桃的交替種植,每當春風吹拂,楊柳吐翠,艷桃灼灼,呈現出桃紅柳綠的交替景觀,成為西湖上一道嫵媚的風景線。
3、交錯韻律。交錯韻律利用某種景觀元素的按一定規律相互穿插交錯變化而產生的韻律感。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冰裂紋就是以穿插交錯的紋理而受到人們的青睞,廣泛應用于鋪地和窗格中。在著名景觀設計師瑪莎舒瓦茨的作品都柏林大廣場景觀設計方案中也是運用到了交錯韻律構圖,令人耳目一新。
4、漸變韻律。漸變韻律是某種景觀元素在體積大小、色彩濃淡、質地粗細等方面作有規律的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少所產生的韻律。鳳鳴山公園中的雕塑,體量自下而上逐漸減小,色彩有淡到濃,表現出漸變韻律。如頤和園中著名的十七孔橋的橋洞自中間向兩側由大變小,呈現出優雅的漸變景觀效果。
5、起伏韻律。起伏韻律是某種景觀元素呈現出有規律的起伏變化而產生的韻律感。蘇軾在《題西林壁》寫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生動地描寫了廬山起伏韻律所帶給我們的美感。中華紫薇園的主體雕塑高低錯落起伏變化,表現出起伏韻律感。園林中的起伏韻律源于對自然景觀曲線的模擬,營造崇尚自然的寫意氣息。園林中常見的起伏韻律有:群植樹木的林冠線、假山的輪廓線和水岸線等。
6、旋轉韻律。旋轉韻律是某種景觀元素線條,按照螺旋狀方式反復向上下或向左右發展而得到的旋轉韻律感。旋轉韻律在雕塑設計,景觀元素的花紋圖案設計中比較常見,如哈格里夫斯設計的辛辛那提校園廣場采用自然旋轉韻律構圖,產生了奇妙的韻律感,人行走其中,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張力將你吸入。
通過列舉園林節奏與韻律構圖典型實例,循序漸進對不同類型的節奏與韻律構圖特征進行分析講解,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提升學習興趣。
(三)即時測試
教師提供節奏與韻律構圖設計視頻案例,要求學生進行準確辨析;然后教師公布答案,總結講評。即時測試環節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實現最佳教學效果。
(四)設計實踐(課后作業)
教師提供小尺度空間設計任務,要求學生完成園林節奏與韻律構圖設計練習。課后作業讓學生獨立練習,舉一反三,將所學園林節奏與韻律知識在方案設計中實踐應用,促進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融會貫通。
六、結語
本節微課設計教師以獨特的方法導入課程,優化教學過程,增大信息量,遵循人的學習規律,使用音頻、視頻、動畫等創設情境,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聽覺、視覺上感悟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好學、樂學,學有所獲。教學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過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精彩有趣,啟發引導性強,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高效地完成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基于教學設計,錄制了微課視頻,達到理想的教學預期效果,獲得黑龍省第四屆高校教師微課教學比賽二等獎。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5
教學目標:
1、了解分析作品的敘事線索和楊志的思想性格。
2、鑒賞本文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構思。
教學重點:
抓住題目中的“智”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分析人物的“智”。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意思是說:三國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滸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計謀同樣讓人拍案叫絕。不信,我們就來學習《智取生辰綱》,領略一下梁山好漢的計謀。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精讀課文,說“智”)
1、本文題目《智取生辰綱》,這個“智”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晁、吳之智①智用天時(酷熱)②智用地利(黃泥岡)③智用矛盾(激化)
一穩——扮客商,穩住對方
二誘(4)——佯爭酒,引誘對方
一誘:舒頭探腦價望(引誘對手)
二誘:買而不賣(迷惑對手)
三誘:饒酒奪酒(動搖對手)
四誘:七人幫助勸說(瓦解對手)
三麻——巧下藥,麻倒對方
2、楊志并非無“智”。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楊志是個十分精細、警覺且有智謀的.“押解官”。
1:變更時辰(起止時辰的變更,出城后“五七日”的安排;“五七日后”的安排)
2:逼趕催行(“逼趕要行”,不敢稍怠)
3:斥責虞侯(斥責兩虞侯的“慢慢地挨”)
4:頂住都管(堅持趕路,不怕得罪老都管)
5:三問棗客(審察7個“販棗客商”,以攻為守,連發三問。)
6:謹慎買酒(對賣酒漢子的高度警惕。)
3、楊志并非無智,那么試分析他失敗的關鍵癥結在哪里?
(1)晁蓋、吳用計策高妙,無懈可擊。
(2)楊志急功近利,粗暴蠻橫,導致內部矛盾激化。
(3)梁中書用“人”卻“疑”,只用其“藝”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侯跟隨。老都管斥責楊志的一番話,順應了軍漢、虞侯的心愿,而使楊志最終妥協,同意軍漢們買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見,楊志的“智”敗于晁蓋、吳用的“智”下,有諸多的外在因素。
總之,通過“智”的“決斗”,我們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類型的矛盾,又較準確地把握了個體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4、小結
三、作業
發揮你的想象,以“吳用智取生辰綱”為線索,編寫一個小故事。
四、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智取”這一文眼,從如何“智取”,到“智”在何處,再到以“智”斗“智”,環環相扣,學生學習活動步步深入,自然流暢,加深了對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思想內涵的理解。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16
微課名稱:
茉莉花
學科:
音樂
授課年級:
四年級
教材版本:
花城版四年級下冊
教學內容:
第二課多彩的鄉音(四)之江蘇民歌茉莉花
錄制工具和方法:
錄像機
設計思路:
江蘇民歌《茉莉花》是我國廣為流傳的一首名歌,學生較為熟悉。根據學生已有的感知,采用聽賞的方式進一步學習歌曲,從中感受、發現《茉莉花》的音樂美,并能夠喜歡茉莉花,深情演繹茉莉花,為我們擁有這樣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而感到驕傲、自豪,從而增強大家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柔和、優美的歌聲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2、能用動作邊唱邊表演歌曲。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悠長、流暢的氣息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歌曲中一字多音、切分節奏的演唱。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等
教學過程:
1、師:同學們,你知道有哪些贊美花的歌曲嗎?(停頓學生回答的時間)對了,有《牡丹之歌》、《雪絨花》、《櫻花》等等,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江蘇民歌《茉莉花》,請大家邊聽邊思考三個問題。
【設計意圖:根據音樂來源于生活這一理念,從學生熟悉的贊美鮮花的歌曲入手,創設一種說花、唱花的教學意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聽教師范唱后解決問題:歌曲的速度,歌曲的節奏旋律特點和歌曲的情緒三個問題。
3、出示歌譜,了解歌曲的曲式結構
師:這首歌曲有3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各為4個小節,第3個樂句6小節一氣呵成,結尾重復第3樂句并在第5小節將歌曲推向高潮。
4、解決難點
師:這首歌曲大家要注意切分節奏和一字多音的地方(師找出切分節奏并進行示范)
5、學習新歌
師:請大家跟老師一起演唱歌譜,注意聲音要連貫、流暢。
6、再聽教師的范唱,引導學生隨著音樂做律動。
7、師:請大家用連貫的氣息,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這首《茉莉花》。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聲情并茂的演唱,創設一種親切、印象深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用優美的聲音、連貫的氣息演唱歌曲,感受茉莉花及茉莉花的音樂美,突出音樂聽覺審美體驗的藝術特征。】
8、師:大家都能熟練地演唱這首歌曲,你們還可以創編一些動作為歌曲表演。
9、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的感受與表現,激發學生的'創編能力,將學習引申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10、課后練習及拓展:搜集、欣賞不同地區和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設計意圖:感受不同的音樂形式對音樂的表達,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為學生的創造性發展價值提供實現的可能】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01-19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方案03-28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方案03-28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7篇01-19
微課教學設計方案(7篇)01-19
微課教學反思05-30
微課的教學設計07-24
微課教學設計11-02
微課教學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