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設計方案(匯編15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
一. 張貼各種掛圖。
二. 張貼各類制度:
《美術教師職責》《美術室使用規則》《美術器材管理制度》。
三. 教師示范作品。(每位美術教師1—2兩幅作品)
四. 學生作品展示:
1. 手工制作作品擺放展臺。
2. 學生手抄小報分裝訂和未裝訂兩種擺放展臺。
3. 繪畫作品張貼上墻。(每位教師交5—10幅學生作品)
五. 平面圖:
備注:(美術室現需物品)
1. 插線板2個,燈泡兩個,文件夾兩個,桌布一塊2.5米x3.0
米,雙面膠10卷(粘貼掛圖和學生作品用)。
2. 打印各類制度裝框上墻。(以設計好,審核通過可直接打印)
3. 裝訂遮光窗簾。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2
為全面貫徹落實天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天津市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不斷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制定我市中小學生寒假美術作業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各學段美術課程標準為依據。義務教育階段注重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領域綜合設計活動。
(一)主題設計
寒假主題: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過年時有很多傳統民俗,這些民俗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圍繞節日通過觀察、收集、創作、體驗等環節開展美術實踐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厚植民族情感,在幼小的心靈里播撒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
(二)時間安排和作業量
寒假作業按4周時間設計。小學段按每周作業量。2小時左右設計。
(三)評價方式
假期作業以自我評價為主。四項活動完成一項為1星,均完成為4星。作業評價等級:4星優秀,3星良好,2星合格,1星不合格。
二、作業框架
(一)寒假作業
(一)寒假作業
小學低年級
看一看:觀察春節前和春節期間家里都有哪些活動(如做掃除、貼春聯、準備年夜飯等)了解節日的民俗習慣和民俗活動。
能描述出1-2種活動的場面
找一找:收集身邊和“過年”有關系的物品(如卡片、裝飾、文字、圖案等),進行創作素材積累。
能收集到3種相關素材。
畫一畫:用自己收集到的素材加上自己熟悉的人物,用涂鴉或粘貼的方式表現春節期間的一個場景(如貼對聯、包餃子、年夜飯等)。
完成涂鴉作品
說一說:給家人講一講你畫的是誰,穿什么衣服,都在干什么,并表達出愛家、愛親人的情感。
講述作品的小視頻
小學中高年級
看一看:觀察“過年”時人們喜歡用什么顏色、圖案、動物和植物形象來裝飾居室環境。
提煉出3種和“過年”相關的元素符號
說一說:說一說這些色彩、圖案、動植物形象有什么特征,思考它們作為節日裝飾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說出這些元素符號的特征和寓意
找一找:收集身邊的廢舊材料(如紙片、布片、毛線等),并進行創作素材積累。
收集到3-5種相關素材。
做一做:運用收集的廢舊材料做一件具有節日氣氛的裝飾,用來美化居室,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含義。
制作一件平面或立體裝飾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3
一、指導思想
1.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并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2.認真貫徹學校工作重點,強化美術興趣小組,完善美術教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二、學生現狀分析
四至六年級8個班級400多名學生,各班學生從繪畫的素質上看千差萬別,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造成他們對美術課興趣的不同,所以,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別。這需要教師耐心引導、
調動其潛意識及思維的積極性,努力使橫向、縱向所造成的差距縮短,提高每個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及要求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
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總之無論是中年級還是高年級,在課堂教學中都要大力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放手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思維、質疑,能夠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使教師真正的成為學生發展的助手,參謀與引導者,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研究、探索、解決疑難。
五、加強自身建設
作為一名教師還需不斷的學習,加強自己自身建設,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公開研討課和橋東教研室組織的連片教研活動,認真聽課、評課,虛心向每位教師學習,專研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六、教學進度:
四年級:
第一周——第七周 第1課——第10課
第八周——第十四周 第11課——第20課
五年級:
第一周——第七周 第1課——第10課
第八周——第十四周 第11課——第20課
六年級:
第一周——第七周 第1課——第7課
第八周——第十四周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4
教學目的:
1、發幼兒染紙的興趣。
2、會用對角折、對邊折的折疊方法折宣紙。
3、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對美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教學準備:
1、米老鼠手偶一只,染好的花布若干。
2、宣紙若干、各色染色水、碟子、擦布各若干。
3、染紙欣賞區。
教學過程:
1、組織幼兒聽音樂學小貓走進教室自由找位置。
2、米老鼠來做客,請幼兒幫忙并帶來各種花布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觀察、想象,并請幼兒說一說:“花布上的圖案象什么?
3、講解染紙的方法和步驟。
(1)、介紹宣紙,告訴幼兒宣紙很薄,吸水性強,碰到水后容易壞,使用時須小心。
(2)、教師示范宣紙的折疊方法,用對邊折或對角折的方法把宣紙折成一個三角形或一個正方形,將折好的圖形分各部分沾在色水中,先泡尖角,拿在手上倒立,待顏色稍滲透,在染別處,把未染色的部分折成尖角來染色,直到把整張指都染上顏色。
4、教師向幼兒提活動的要求:可自由選顏色,手臟可用搽布,宣紙要等稍干后才能打開。
5、幼兒動手操作
(1)、教師啟發幼兒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折染。
(2)、請幼兒把染好的作品送到米老鼠的花布店,組成一幅美麗的大花布。
(3)、自由欣賞,互相說說自己染的是什么?象什么?
6、教師小結,并代表米老鼠先生謝謝小朋友。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5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用對角折的方法折疊不同的魚
2.讓幼兒在折紙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各色正方形手工紙若干(每個幼兒兩張)
2.藍色海底世界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引入課題
在海底世界,本來生活著許許多多的魚兒,由于很多人不講衛生,海洋里的水變臟了,很多魚兒沒有了家,(出示背景圖)。后來,人們給海洋治好了‘病’,現在有些魚兒已經回來了,可有些魚兒還不知道呢。今天,老師教小朋友們怎樣制作魚,讓他們都回到自己的家好嗎?
二、基本部分:學習魚的不同折法
1.出示范例,教師示范,并講解折法。
(1)將正方形紙對折成三角形
(2)將長邊上的兩個角向上折(或折一個角)
(3)添畫上眼睛
2.幼兒練習折大魚小魚,教師巡回指導。
(1)對于有疑問和有困難的幼兒及時指導。
(2)添畫魚兒頭部眼睛時,注意在適當位置。
3.教師協助幼兒將折好的魚兒粘貼到背景圖上
送“大魚小魚“回到自己的家——海底世界。
三、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魚兒游來游去。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6
一、作業的布置
1、力求創設生活化的美術作業。我要求三年級的學生運用生活中的知識,將繪畫本的第一頁設計成有創意,有個性的“成績一覽表”。翻開作業本的第一頁,每次作業的成績便一目了然,盡收眼底,這樣即方便又美觀。而學生在美化“一覽表”的過程中,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等多種能力都得到了充足的鍛煉。也使本來簡單,缺乏藝術性的“一覽表”變得生動而富有生活氣息。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作業要求。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制定不同的作業要求。對于那些美術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我特別注重他們能力的發展與提高,在完成布置的作業之后,我還鼓勵學生不斷地探索其他表現美的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避免繪畫惰性的產生。而對于那些美術能力較弱的學生,我就相應的降低了要求,例如:在布置《神鳥變樹》一課的作業時,我就要求這些學生可以根據課本上的作品適當的進行加工想象,從而變為自己的作品。
二、評價方式
以鼓勵與激趣為主,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
1、師評根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滿足學生發展需要,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等課程理念,以及美術這門課的學科特點。我采用了以下區別于已往傳統的評價方式,運用“A+”,“A”,“B+””依此遞加這種形式對作業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按由低到高,由一般到優秀依此排列。即使最不滿意的作業,我也只是打了“A”。徹底摒棄了傳統評價方式中的具體分數評價以及用“A-”,“B-”等作評價的方式。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與長遠發展。
2、自評與互評作為師評的有利保障,我在作業的批改中還采用了自評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先做一個評價,之后與老師的評價相比較,并從中總結、發現其優點與不足。此外,作為前兩種方式的有利補充,我還經常組織兩人,四人小組進行互評。
3、設立獎勵機制每次作業,我都會選出3?6名優秀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評價,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運用這一方法,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評價標準
作業評定分為“A+”、“A”、“B+”、”三個等級。A+為優秀,A為良好,B+為及格。一般評定A+級占作業量的35%左右,A級占作業量的40%左右,B+級占作業量的25%左右。
優秀作業:能夠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中,善于與同學合作,能夠大膽質疑和發表自己的看法。能夠靈活運用形、色、肌理及空間等美術語言和學過的知識,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和造型方法,愉快地完成一幅(一件)構思、構圖新穎,有一定的創意的美術作品。或在構思、線條、色彩、用材等中的一個方面有一點新意。
良好作業:能夠主動參與,能夠與同學合作,能夠發表自己的感受。能夠運用學過的美術語言和知識,嘗試不同媒材,愉快地完成一幅(一件)富有美感的美術作品。
及格作業:能夠帶來材料、工具、能夠獨立運用學過的美術知識和方法,描繪和設計一幅(一件)美術作品。基本達到學習要求。
待及格作業:沒有準備材料、工具,在有幫助的情況下,沒有描繪和制作出美術作品。
評定D級作業,要求教師寫出評語。
評價標準采取了動態評價(美術活動表現評價)和靜態評價(美術作業效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策略。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7
教學目標:
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學活動
第一課時
一、說陶
1.了解我國有關陶文化的知識。
2.學生講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賞陶 (媒體展示陶文化
1.欣賞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廟底溝型
(3)馬家窯型
(4)半山型、馬廠型
2.欣賞黑陶文化特點:黑、薄、光。
3.彩陶文化運用的藝術法則。
4.欣賞現當代陶文化。
媒體出示彩陶圖片,介紹認識各時期彩陶的特點和風格。
媒體出示黑陶圖片
媒體展示各種式樣的彩陶作品媒體展示現當代陶藝作品
三、玩陶
1.提問:這些作品分別運用了什么方法?
2.這一件作品運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覺怎樣。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驟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團應注意什么?
C、盤條法又是怎樣做呢?
4.搓泥條應該怎樣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樣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變得牢固而不會輕易損壞?
6.拍泥板應該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別運用了哪些裝飾的手法,你能說說嗎?
8.欣賞學生作品。
媒體出示捏制法、盤條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應文字
四、用陶
老師總結陶藝在生活中各個地方的應用。
第二課時
一、對比導入
1.出示陶藝作品,仔細觀察比較,說說它們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歸納:泥條盤筑、隨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種方法做成的陶藝作品
二、探究方法
1.將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藝作品在學生間傳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點。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驟和方法是怎樣的?
3.同桌或小組間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藝作品
三、驗證方法
1.師生合作完成一件簡單的泥板拼接作品。
2.歸納制作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
(1)拍泥板——泥板厚度適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裝飾——方法不限;
(4)燒制。
制陶 工具和泥巴
四、教材賞析 嘗試制作
1.觀察教材步驟圖例,進一步了解陶藝制作的整個流程。
2.欣賞教材范品,開闊思維,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樣性。
1.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方法個人獨立制作或與同學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造型生動的陶藝作品。
2.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業展評
1.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2.教師小結全課。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8
一、教材分析
學習領域
本課屬于“造型●表示”領域,著重介紹色彩知識。色彩知識在小學階段是一項系列知識,有三原色、三間色、復色、色相、對比色等等,這些都是以原色為基礎。同學對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論知識,并準確運用色彩來表達情感,有一定難度。因此,根據課程規范、教學內容、同學認知特點擬定本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認識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掌握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技能。
2、讓同學通過了解三原色、三間色在藝術品中的運用,認識其獨特藝術魅力。
3、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同學學會將學到的色彩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
教學重點
使同學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和其色彩特性。
教學難點
引導同學捕獲藝術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間色的運用,并能把這些色彩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二、教學方式
本課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對于小同學來講較為枯燥。應當注意“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在教學中,應圍繞課題,設計游戲環節并結合多媒體,把理論知識融入其中,使同學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這種方式有利于激發課堂活力和同學的學習動力。
三、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紙、數碼相機等。
四、教學特色
在教學《五彩斑斕》一課時,結合課題,利用游戲,以這種同學喜聞樂見形式促進教學的開展,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在作業環節,拋棄在紙面繪畫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小組成員的服裝,搭配色彩主題服飾,并通過數碼相機記錄下來,做一個“小小攝影師”。然后師生一起評價搭配出的視覺效果。
五、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安寧情緒,檢查同學用具準備情況。
2、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中,同學想想看,我們經常看到的顏色有那些?
同學:有紅、黃、藍、綠、紫、黑、白等等。
教師:是啊。色彩就像個魔術師,把我們的生活變的豐富多彩,充溢樂趣。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色彩的知識
板書課題。
3、新授
(1)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你們用過水粉嗎?誰能說說把兩種不同的.顏料混合回怎么樣?
同學根據自身的認識回答。
教師:那么我們現在來做個小實驗。請同學們拿出水粉筆,把任意不同的兩種顏色調在一起,然后畫在紙上,看看發生了什么?
同學:變成了另一種顏色。
教師:但老師知道有三種顏色它們脾氣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顏色調和而成的,它們叫做原色。
板書原色。
(2)認識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顏色調和成的,下面老師請它們出來,聽聽顏色自身是怎么講的。
播放課件。
教師:看了動畫后,同學們知道是什么顏色在說話嗎?
同學:紅、黃、藍。
教師:它們說了什么?
同學: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和成。
得出定義:紅、黃、藍不能被其他顏色調和成,那么它們就是原色,我們把它們稱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紙貼在課板上。
(3)認識三間色
教師:紅、黃、藍都是好朋友,我們試一試把它們兩兩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調和而成的是什么顏色。
教師演示:把紅色水和藍色水到在一個杯子里,搖一搖,讓同學說出顏色。
同學:綠色。貼出綠色紙。
依次演示,貼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義:由三原色中任兩種相調得出的是綠、橙、紫,我們把它們叫做三間色。
(4)通過游戲鞏固知識
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尋寶探險——我們要去尋寶,可是占據寶物的妖怪給我們弄了一個關卡,同學們看。
展示游戲。
教師:妖怪說,它在寶物箱上了放了兩個一組的三原色或一個間色,在這組顏色后面是鑰匙孔,同學們必需把這兩個原色調和那種間色或這一個間色由那兩種原色調和而成的正確顏色放在鑰匙孔上,才干打開寶箱。
同學游戲。在此過程中鞏固色彩知識。
4、展開
欣賞中國民間藝術品和繪畫大師的作品,從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間色的色彩運用,體會通過不同的配色所帶來的藝術效果和情感體驗。請同學們來談談,喜歡那一幅作品和其感受。教師引導。
紅色主調——溫暖、熱烈、豪放的感覺。
黃色主調——活潑、愉悅的感覺。
藍色主調——清涼、冷靜、穩定的感覺。
三原色與三間色結合——眩彩奪目的感覺。
5、課堂作業
做一位“小小攝影師”。
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小組成員的服裝,確定作品名稱,搭配色彩主題服飾,并通過數碼相記錄下來。
6、評價
作品完成后,通過數碼相機在電腦中展開。請個小組派代表來講解自身小組的作品設計思路。
(1)什么樣的主題?
例:春天。跳動的紅。
(2)這樣搭配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例:使人顯得活潑可愛。
教師在同學評價時加入自身的看法,來引導同學。
7、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原色(紅、黃、藍)和三間色(綠、橙、紫),知道了它們的特性。我們的生活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多彩世界,我們要多關注生活,把學到的色彩知識裝點美好的人生。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9
王莊軍民小學認真貫徹執行《天津市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從小滋養學生深厚的愛黨愛國情感,提高學生音樂、美術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激發學生創新創造活力,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假期。
音樂作業:
目標一
每位學生在寒假中學會4首紅色歌曲,要求不僅能夠做到熟練背唱,而且能夠做到有表情演唱,讓學生在紅歌演唱中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既鞏固提升音樂藝術素養,又潤育其愛黨愛國情感,豐富假期生活。
目標二
讓每位學生在寒假中自主選學一種音樂特長,堅持天天練習,周周進步,更好地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相關文件中提出的“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的要求,讓每位學生都能達到一生一特長的目標。
二、作業框架
第一,“一周一紅歌”。要求每位學生每周從本年度的音樂教材或100首紅歌中,選擇1首紅歌學習演唱。(歌曲內容在后面查找)。
第二,“一生一特長”。要求每位學生每周自主選擇1至2項音樂特長堅持練習。
第三,“一周一音(視)頻”。要求學生每周將練習歌唱與特長的過程,通過音頻或視頻的方式進行錄音或錄像,記錄自己寒暑假音樂作業落實情況。
第四,“一周一收獲”。要求每位學生每周在完成一周一紅歌或特長學習之后,總結自己一周來學習的收獲。
美術作業:
一、主題設計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過年時有很多傳統民俗,這些民俗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圍繞節日通過觀察、收集、創作、體驗等環節開展美術實踐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厚植民族情感,在幼小的心靈里播撒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
二、評價方式
假期作業以自我評價為主。四項活動完成一項為1星,均完成為4星。
作業評價等級:
4星優秀,3星良好,2星合格,1星不合格
三、作業內容:
(一)看一看
觀察春節前和春節期間家里都有哪些活動(如做掃除、貼春聯、準備年夜飯等)了解節日的民俗習慣和民俗活動。能描述出1-2種活動的場面。
(二)找一找
收集身邊和“過年”有關系的物品(如卡片、裝飾、文字、圖案等),進行創作素材積累。能收集到3種相關素材。
(三)畫一畫
用自己收集到的素材加上自己熟悉的人物,用涂鴉或粘貼的方式表現春節期間的一個場景(如貼對聯、包餃子、年夜飯等)。完成涂鴉作品。
(四)說一說
給家人講一講你畫的是誰,穿什么衣服,都在干什么,并表達出愛家、愛親人的情感。講述作品的小視頻
四、開學后開展展示活動
每人上交一份作品,作品內容包括兒童畫、書法、剪紙、手抄報……均可。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0
教學目標
1、 認識了解花和鳥的各種形態,大膽進行表現創造。
2、 掌握頭飾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3、 讓學生在游戲創造活動中體驗愉悅感。
4、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萌發愛護花鳥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制作頭飾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體會美術創作活動的快樂。
難點:頭飾的制作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范作,制作工具,不同小鳥造型的頭飾。
學具:教材、課堂練習、水彩筆、蠟筆、剪刀、雙面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制作工具,規范繪畫制作習慣。
二、導入新課
1、上堂課,我們幫助小鳥找到了家,小鳥、小鳥媽媽為了感謝我們,今天他們帶著許多的小鳥來感謝我們。
2、欣賞課件:小鳥在花叢中嬉戲,花兒競相開放。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他們在干什么?
3)小鳥是怎么飛?大家模仿飛一飛。
4)花兒是怎么樣的?它是怎么開放的?大家表演。
三、欣賞感知
1、課件演示小鳥形態。
1)他是什么鳥?是什么顏色的?
2)他有幾個部分組成?
3)師生同練:
通過小鳥的組成部分分析,畫畫小鳥的基本結構。
2、小結交流:
今天,小鳥們要去參加森林的舞會,要評評誰是最美的小鳥,所以他們想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們幫忙出出主意,為他們打扮打扮,你有什么好主意呢?該從小鳥哪里入手為他打扮呢?
1)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各種不同的尾巴、身體、翅膀、_,給小鳥換新衣。
2) 教師展示剛才“打扮”的美麗的小鳥,多美的小鳥,美的象公主,你想說些什么?
3) 你想打扮一只怎么樣的小鳥?(戰士小鳥、飛行員小鳥,空姐小鳥等有職業的各種小鳥)。
四、學生嘗試練習:打扮小鳥
1、 將小鳥有個性的打扮。
2、 涂上美麗、鮮艷的顏色。
3、 自己學著剪一剪。
五、教師巡回指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六、課堂小結
1、 展示小鳥作品,讓學生自由思考:我該如何展示我的小鳥?
2、 師生共同探討展示的方法。
3、 制作頭飾,胸飾等。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制作工具,規范繪畫制作習慣。
二、導入新課
1、 回顧上堂課,學生自由展示小鳥作品,并根據自己的小鳥身份表演。
1) 關于小鳥的故事。
2)關于小鳥的歌曲。
3)關于小鳥的舞蹈。
4)小鳥集體表演。
2、揭示課題
三、欣賞感知
1、課件欣賞:花兒開放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她是怎么開放的?你能用動作來模仿一下嗎?
3)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
4)小組討論:
還有什么花?他們的形態是怎么樣的?
2、欣賞各種各樣的花兒的VCD,感知花兒的各種形態。
3、學生根據上堂課小鳥的頭飾,胸飾的做法,來繪畫花兒,制作花兒的頭飾。
1)回顧上堂課的小鳥頭飾的制作過程。
2)學生繪畫花兒。
3)合作小組討論、制作:根據小鳥頭飾的做法,制作花兒的頭飾。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播放《玩具進行曲》;
2、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五、展示,游戲。
1、學生自由選擇小鳥,花兒的頭飾或胸飾,進行表演活動。
1)學生帶上自己制作的頭飾(小鳥或花兒),自由組隊,商量表演的內容。
2)“鳥語花香”聯歡會。
讓學生在室外圍成圈,盡情的表演節目。
2、教師小結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用發現的眼睛觀察雨的變化,用長短、粗細、疏密等不同的點和線,表達雨中的情景,還有色彩的表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雨中的情景,體驗角色在雨中的不同心情,表現學生在《下雨啦》中的獨特心情和情景。體驗不同的觀察方法(從局部感知到整體感受),提高觀察細節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畫筆對線條、色彩表現《下雨啦》的愉悅心情,通過觀察感受雨中的獨特美感,享受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審美狀態。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學習觀察的方法,發現不同的雨,用長短、粗細、疏密等不同的點和線,表達雨中的情景,還有色彩的表達。
教學難點:表現角色動態、雨具在雨中的聯系及不同情景故事。
解決措施:通過觀看視頻,觀察雨的多種形態,利用圖片定格下雨的瞬間,引導學生對比、欣賞,找到雨與點、線之間的聯系,體驗用有方向感的點、線畫雨景,帶來的不同美感。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水彩筆或油畫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猜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河里都不見。”(謎底:雨)
(板書)下雨啦
(二)探索新知
看視頻,觀察下雨的自然現象。邊看邊想用怎樣的線條畫看到的雨,老師也可在黑板上示范。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下雨時的情景,局部定格,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提問:你們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有些動物找地方躲雨,有些動物喜歡雨天。湖面上蕩起一圈圈漣漪……
1、雨的模樣
你眼中的雨是什么樣子的呢?(請三位學生到黑板上畫雨)
師生共同點評:
蒙蒙細雨——稀疏的線、軟柔的線
磅礴大雨——粗重的線、密密的線
雨的方向——隨風而動的斜線
2、雨的色彩
想一想,女孩子眼里的雨是什么色彩呢?
你能用什么色彩的雨表達什么樣的心情?
出示繪本插圖《七彩下雨天》帶著不同的心情和美麗的想象,我們心中的雨也變成七彩的了。
3、雨的故事
雨中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人們穿雨衣、打雨傘,馬路上的傘就像一朵朵色彩艷麗的小花。
媽媽們打著傘來接孩子,同學們已經互相照顧撐著傘走在路上。
小動物們會找個地方躲雨、有的還會把荷葉當傘呢……
4、動畫示范
動畫示范畫傘和穿雨衣的人。
歸納:我們畫雨,可以根據季節或是心情選擇雨的顏色,表現出雨中的故事。
5、創作引導
(1)出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作品。
(2)說說自己的創意,想畫怎樣的雨中故事。
(三)能力反饋(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要求:
用點或線表現出下雨的情景,畫一畫雨中的故事。
作業步驟:
1、先用記號筆勾線畫出主體的人物或動物;
2、畫雨,要注意雨和風的方向;
3、凃主體色,注意露出主體顏色,
4、添加環境,注意雨景的色彩。教師巡視、幫助學生。
(四)作業講評
組織學生的作品,展開自評、互評。
1、介紹“我”用了怎樣的線條畫了怎樣的雨,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2、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本課總結:在今天的課堂中,我們觀察了雨的模樣、畫出了雨的色彩、講述了雨的故事,表達了獨特的心情,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美發生在《下雨了》……
(五)拓展
觀察家鄉的雨季,體會家鄉雨景的獨特美感,畫畫《下雨了》的連續劇。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征,了解華表的象征意義。
2.運用繪畫、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現心目中的華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刻畫華表的細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觀。
教具準備:“華表”圖片(課件)、范作、勾線筆、雕塑泥及工具。
學具準備:收集華表圖片、勾線筆、泥、各種紙盒、飲料瓶、手工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從電影節華表獎的獎杯引入。提出探究“華表”的主題。(華表獎獎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們常說的“華表”。“華表”到底是什么?)
二、發展階段
1.學生分組上臺展示所收集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用簡短的語言加以介紹。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華表的來歷及其象征意義。教師對各組收集資料的情況進行點評和小結。
2.教師播放課件組織學生欣賞各式華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華表的細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稱和象征意義(典型代表_的漢白玉華表柱,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說是象征中華民族的圖騰柱)。引導學生感受華表雕塑古樸精美的整體風格。
3. 組織學生欣賞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現的“華表”作品。教師重點講解或示范線描、泥塑、綜合材料組合等的基本表現方法。
4. 學生分區開展創作活動(繪畫、泥塑、綜合材料)。
三、展示評價階段
分組展示,組織學生欣賞同學的作品。學生自評談創作心得,教師點評,學生互評提出修改意見。
四、收集整理階段
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與延伸
欣賞原始部落以及少數民族的圖騰柱,了解圖騰柱文化。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3
教學目標
1. 了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并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 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于萬花筒的圖案。
3. 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教學評價建議
1. 能否表現對稱的圖案。
2. 能否用“先設計一個花樣再復制”的思路來設計對稱的圖案。
3. 能否表現記憶中的色彩的感覺。
4. 如何引導學生在設計、應用領域學習。
5. 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小學中年級學生制定設計方案。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萬花筒圖案的圖片,中心對稱的圖案。示范用的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2. 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后討論:萬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點?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歸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余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并且圍繞一個中心點對稱。
2. 發展階段
首先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思路:我們要創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制作其余五個“鏡子里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后讓深長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學生很難將對稱表現得精確,這并不重要,對于三年級的學生只要能表現出萬花筒的圖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一個色彩組合記住。并且將它表現出來。
3. 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么結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周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萬花筒:
一種光學裝置。由幾面鏡片組成,能使人從其中窺見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對稱幾何圖形;轉動裝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顯示出變幻無窮的圖案。由布魯斯特于1816年前后發明,1817年取得專利權。簡單的萬花筒包含兩片楔形條狀反射鏡,成60度或45度相連,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鋁片折成。鏡片裝在筒內,筒的一端裝有可轉動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屬箔或圓珠。有些萬花筒不裝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鏡片反映遠方的物體。如在窺孔上裝一目鏡則效果更佳。
在萬花稠中歸亮的那個六邊形圖案的外面,還有無數個三角形花樣,所以,我們才叫它萬花筒。不同的學生看“萬花筒”,得到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建議學生試著用多種外形來概括萬花筒的形狀,表現它的繽紛。試著做一個萬花筒。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4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識。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動中,觀察色彩的變化。
3、訓練學生的調色、用色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觀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動中的色彩變化。
2、引導學生進行色彩的調和、搭配。
3、培養學生愛色彩、善于動手、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的能力。
教學難點:
1、組織學生動手實踐。
2、在實踐中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變化。
3、水粉、水彩的調色技巧。
教學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顏料。
2、調色盤、筆。
3、裝水的杯子。
4、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教師從生活中入手,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所認識的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學生中進行交流、探討、加深學生對顏色的印象。為教師講解色彩知識做好準備。
2、從學生的發言、交流中,教師進行補充、歸納講解,并出示課題——“魔幻的顏色”。
二、實踐授新
1、老師用透明的杯子,分別裝進調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現場分別進行混合實驗:“紅+蘭=?”“紅+黃=?”“黃+蘭=?”,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發現色彩有何變化?鼓勵學生發言、交流,加深學生對色彩變化的實踐過程印象。
2、接著老師出示教學掛圖,并進行講解——什么是三原色?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調色的色彩變化規律等原色的知識。
三、示范,并布置作業。
1、老師在黑板上的白紙上面用大排筆涂上相互重疊的三原色。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變化,以及老師在用、調、涂色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不同的調色方法,并注意好環境衛生。
2、要求學生用水粉或水彩畫或用色水流動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顏_
四、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用色。
2、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表現手法。
3、注意衛生。
五、作業展示
1、學生自評。
2、老師歸納講解,鞏固三原色的知識。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5
為積極落實“雙減”及“五項管理”工作,豐富學生的寒假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假期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根據縣教育局寒假工作安排,特制訂寒假作業設計方案,指導全鄉中小學學生寒假作業布置和評價管理。
一、作業設計和布置原則
(一)嚴格按“雙減”及“五項管理”要求設計和布置作業。學校做好統籌管理,既要考慮假期學生學習的延續性,又要做到不增加過重的作業負擔,注重作業實效,創新作業形式。
(二)假期作業設置要體現實踐性、綜合性和開放性,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訓練。
(三)假期作業設置要有發展層級性,要注意學生課業學習的承前啟后。
(四)實踐類作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突出假期生活特點和趣味性,突出“鄉土味”,引導學生發現和認識周邊的社會生活發展與人文習俗等。
二、作業形式及內容
(一)學科類作業要求
1、小學一二年級學科類作業以識字、誦讀、基礎運算和簡單的數學運用為主,與動手實踐相結合,布置如制作識字卡片、每周編寫識字小報、口算卡、數學小報等符合學生身心特點,趣味化的作業。
2、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科類寒假作業布置科目以語文、數學和英語為主,各學科做好統籌,每天的作業時間總量不超過1小時。
3、初中階段學科類寒假作業以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學科為主,各學科做好統籌,每天的作業時間總量不超過2小時。其他學科可根據學科實際布置綜合性實踐作業,包括實踐探究、調查、思維導圖梳理等作業。
4、三至九年級學科類作業除統一的《寒假作業》外,提倡教師積極進行假期作業形式和內容的改革,要根據學生實際分層布置作業,學有余力的學生可適當布置下學期新課本的預習性作業,學習基礎薄弱學生可以布置本學期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的鞏固性作業。
(二)綜合素養提升作業參考
1、閱讀和積累
以學校為單位,分年級給學生推薦假期讀書篇目或整本書閱讀書目,制作適合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筆記模板假期前發給學生,在假期完成。各校推薦篇目或書目不超過5篇或3本。可適當布置以經典詩詞為主要內容的背誦積累作業,篇目不超過10篇(首)。
2、書寫和誦讀
根據《課程標準》關于不同學段學生的書寫要求,布置適量的寫字作業,提高學生的規范書寫能力。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書寫實際選擇書寫內容,規定書寫數量,堅決避免只有數量沒有質量問題的發生。本學期已經有誦讀習慣的學校,可布置假期每日的誦讀作業。
3、體育鍛煉
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實際,結合中心學校“體育項目1+1”活動,以學校為單位布置體育鍛煉作業,規定項目和鍛煉標準、時長。有條件的學校把學生校內使用的鍛煉和游戲器材假期給學生借用,以保障學生體育鍛煉需要。
4、寫作能力
根據《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以日記、作文形式布置寫作訓練作業。注意不能只簡單布置篇數,要結合學段寫作素養要求,規定寫作的內容、題材和要求。對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布置以仿寫為主要形式的寫作作業,鼓勵對寫作有興趣、有特長的學生在假期積極嘗試完成詩歌、散文、童話等創作性習作。
5、藝術素養
(1)從父母或長輩處學唱和收集本地流傳的童謠;
(2)利用電視等媒體學唱2-3首內容健康向上的兒歌或青春流行歌曲;
(3)學習本地傳統的刺繡、剪紙、編織等工藝美術類技能;
(4)設計或制作小手工作品。
以上素養提升類作業是學科類作業的有益補充,學校和各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選擇性布置,要充分結合學科類作業和實踐類作業,以學生能力,訓練和素養提升為出發點,精心選擇、科學要求,避免一味求全造成學生假期作業負擔過重。
(三)實踐類作業參考
活動案例一:鄉村振興小調查員(初中階段)
與本村的3-5名同學(可以跨年級組合)組成調查小組,對本村5-10戶人家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產業發展和務工情況做調查,完成下面兩項作業中的一項。
1、統計
對調查戶家庭基本信息和主要產業收入進行統計,要求學生設計統計表格和統計項目,并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
2、調查報告
撰寫一份調查報告,可以選擇涉及惠農方面的政策、農戶產業發展、家庭收入變化等內容。
活動案例二:快樂趕集日(小學階段)
假期與家長一起在趕集日去趕集,注意觀察和體味,分年級完成下面作業中的1-2項。
1、“熱鬧的集市”主題兒童繪畫(1-3年級)
2、小小采購員(4-6年級)
和父母一起列出采購清單和預算資金,學生嘗試在集市進行生活用品采購,采購完成后簡單總結。
3、習作:集市見聞(日記和作文)
(四)勞動技能作業參考
技能一:自理小標兵(1-3年級)
根據學生年齡,參照相應的自理能力要求,制定假期自理能力技能訓練要求,讓學生每天實踐完成。如:收拾個人衣物、個人衛生清理、房間整理等。
技能二:家務小幫手(4-6年級)
根據年齡特點,要求學生每天完成1到2樣家務勞動,從中學習勞動技能,如:打掃家庭衛生、制作簡單的餐食、清洗衣物等。
技能三:養殖小能手(7-9年級)
結合本地實際,要求學生參與家庭養殖,學會牛羊養殖的基本常識和技能。
三、寒假作業過程管理
1、各學校根據本《方案》制定具體的分年級假期作業內容,并通過相關宣傳途徑告知家長。
2、各學校教務處負責以班級為單位制作假期學科類及其他作業清單,嚴禁教師布置超量、機械性、懲罰性的假期作業,所有班級的作業清單任課教師簽字后存檔,下期開學后根據作業清單進行抽樣檢查。
3、要求三年級以上學生制定假期生活作息和學習計劃,班主任協同家長配合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督促。
4、各任課教師利用班級微信群等在假期分時段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調查和答疑等,開放性、實踐類作業可積極引導學生在群里分享與交流,也可以組織階段性作業群內展評活動。
四、作業評價及展示
1、開學后各任課教師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并對完成質量進行評價。
2、學校教務處根據學末作業清單對各學科作業進行抽樣檢查,并對完成質量進行集中反饋。
3、學校開學后一周內組織假期作業評比或展示活動,尤其重視素養類、實踐類作業的展示評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1-08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方案美術創意教案10-08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5篇11-23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精選15篇)11-23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15篇)11-23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精選15篇01-09
小學美術教案《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方案06-14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合集15篇)11-23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集合15篇)12-01
小學美術設計方案匯編15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