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

時間:2022-11-07 11:30:11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5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活動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5篇)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快樂。

  2、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歷上找到確切的日期。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歷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大年歷圖一張。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學具:4張作業清單,XX年歷人手一張,鉛筆人手一份。

  4、經驗準備:幼兒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師講述故事《年***一家》,提問:年媽媽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個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進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師:今天年媽媽和她的日娃娃們也來到了這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 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師小結:一年里一共有十二個月,分別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個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3、認識年歷并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出示年歷,引導幼兒觀察數字代表的意義。提問:方框里的紅色數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導幼兒認讀:x月x日。

  (2)鼓勵幼兒查找具體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師幼共驗證。

  (3)師幼共同小結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業清單、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師幼共同檢驗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標記。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原來一共有365個日娃娃。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里,并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這些房子怎么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最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個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么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蓋好了以后,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著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里的最后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取、送糖果讓幼兒認識“1和許多”,體驗1和許多的關系。

  2、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能根據糖果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操作活動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積木每人一塊。

  2、紅、黃、綠糖果若干。

  3、紅、黃、綠籮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直接出示積木糖果,感知1和許多的關系。

  1、出示一塊積木糖果讓孩子說一說:“這里有幾塊積木糖果”“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許多糖果讓孩子感知許多。

  師:這里有多少積木糖果?幼:許多

  師:每人到老師這里拿一塊積木糖果。你的手里有幾塊就糖果?幼:1塊。

  師:剛才老師的籮筐里有多少積木糖果?幼:許多

  小結:原來許多積木糖果有1塊塊積木糖果合起來的。

  二.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能根據糖果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

  1、看一看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顏色的積木糖果?

  2、幼兒聽顏色指令出示積木糖果。

  3、按積木顏色送糖果寶寶回家。

  4、每人取二塊不同顏色的積木糖果,既有組合(積木能拼搭上下組合或左右組合)

  5、幼兒聽指令出示雙色積木糖果?

  6、按積木顏色送糖果寶寶回家。

  三、出示實物糖果,進一步感知1和許多,鞏固紅、黃、綠顏色。

  1、出示糖果。

  師:請你們看我這里有多少糖呀?(許多糖)(幼兒一起說一遍。)

  2、分糖果。

  每人拿二顆糖果說一說你的手里有幾顆糖果?是什么顏色的?

  3、吃糖果。

  一顆糖果請爸爸媽媽品嘗,一顆糖果給自己品嘗。并學說“請你吃**顏色糖果?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才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并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1) 今天老師想給XXX小朋友比重量,你們覺得一個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辦法呢?你們覺得誰重?

  (2) 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 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才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1) 剛才我們給兩樣東西比了重量,我這里有三樣東西,誰愿意上來給他們比較輕重。誰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

  (2) 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后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么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 因為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 教師示范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 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4

  活動目標

  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或數與物變得等量

  活動設計

  5只小猴

  活動準備

  課件、寫有數字的紙袋、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唱歌,復習5以內數的點數

  1、教師演示課件《5只小猴》。

  2、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復習點數5以內數的點數。

  二、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變得等量

  1、演示課件《小猴吃香蕉》。

  2、請幼兒思考討論:當小猴與香蕉的數量不一樣時,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兩者變的 等量?

  3、通過課件演示,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使物與物變得等量的方法。

  4、游戲:搶椅子——鞏固練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物與物變得等量。

  幼兒與小椅子的數量相差一個,請幼兒在音樂結束后趕快找一把小椅子坐下,思考 :為什么會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小椅子坐?怎樣能讓小朋友的數量和小椅子的數量變得一 樣多?

  三、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的方法使數與物變得等量

  1、教師演示課件,請幼兒思考討論:當數與物不等量時,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兩者 變的等量?

  2、通過課件演示,學習用添上1個和去掉1個使數與物變得等量的方法

  3、游戲:玩具檢驗員

  請幼兒檢驗紙袋里的玩具是否和袋子上的數相對應?怎樣能使它們變得等量。

  四、結束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5

  一、活動內容:聰明的小兔子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練習在一定范圍內繞著障礙物四散跑,培養幼兒的動作靈活性。

  2、在游戲中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小路,圈圈作河中的石頭,若干小傘作蘑菇,布置森林情景。

  2、狐貍和兔媽媽的頭飾各一。

  3、《刷牙歌》《悄悄話》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兔媽媽帶寶寶做游戲的形式導入,創設游戲情境。

  師戴兔媽媽頭飾:“兔寶寶們,起床了。(播放刷牙歌,帶幼兒做動作)今天天氣很好,媽媽帶你們去玩,好嗎?”

  2、以師生共同游戲的形式通過練習雙腳跳躍、踮腳走的身體動作練習,發展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為游戲做好準備。

  師:媽媽帶兔寶寶們去森林采蘑菇吃好嗎?(介紹場地,教師先完整示范)

  (1)踮腳走的形式走小路,發展幼兒平衡能力。

  師:我們要先走過小路,這條小路太窄了,兔寶寶們要踮起腳尖,張開雙臂走。

  (2)以師生雙腳跳躍的形式過小河,發展跳躍能力。

  師:前面有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應該怎么辦?河面上有石頭,我們可以跳在石頭上過河。兔寶寶可要小心了,別掉進河里去了。

  (孩子開始走小路,過小河,要求幼兒不推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二)基本部分(游戲)

  森林到了,兔寶寶們我們來玩一個《抓人》的游戲吧!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媽媽在睡覺的時候,你們就繞著蘑菇跑,如果媽媽醒過來的時候,就開始抓你們,媽媽要抓你們的時候,你們趕緊蹲下來或者躲到蘑菇傘里。(提出要求:跑的時候不能跑到森林外面去,不能碰到蘑菇傘。)

  (2)第二次游戲。

  森林里有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專門抓我們小兔子。媽媽教你們一個好辦法,如果狐貍要抓到你們的時候,就趕緊蹲下來,或者躲到蘑菇傘里,這樣狐貍就抓不到你們了。

  (三)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

  (2)師:“下雨了,我們趕緊撐著蘑菇傘回家吧。”

  (兔寶寶大家一起合作撐著蘑菇傘回家,結束活動)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6

  設計思路:

  《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在學習了6以內加法的經驗基礎上,我由幼兒熟悉的生活場景 “超市”入手,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應用中鞏固,在活動中深化,從而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應用加法解決問題。整個活動讓數學回歸了幼兒的生活情境,從過去的數學知識情境走向生活實踐,給了幼兒將數學思維方法極為寬廣的遷移應用的機會,能更有效的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準確性,創造性的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就更能突現數學作為思維的體操的功能。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實際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能運用所學的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進一步體會理解加法的意義,正確計算6以內的加法,復習加法交換律。

  活動重難點:

  進一步體會理解加法的意義,在實際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能運用所學的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幼兒學具:數字卡片1——6、+、=,6元紙幣

  教具:數字卡片若干、算式卡片若干、價格標簽若干、音樂

  環境創設:超市一角:飲品專柜

  活動進程:

  一、布置“超市飲品專柜”———— 創設游戲情境,導入活動:

  1、出示各種飲品,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有什么;

  2、引導幼兒分類放置飲品,并請幼兒介紹分類的方法;

  二、統計飲品數量————引導幼兒運用所學的加法解決問題,復習加法交換律,體會加法的意義;

  1、引導幼兒提出問題;

  2、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按顏色不同列算式

  a發現營養快線的不同(顏色不同)

  b點數記錄橙色、藍色的數量

  c引導幼兒列加法算式,并說說列示的原因;

  4+2=6

  2+4=6

  (2)按大小不同列加法算式

  1+5=6

  5+1=6

  (3)按名稱不同列加法算式

  3+3=6

  (4)觀察第一組、第二組算式,引導幼兒復習加法交換律

  a發現兩組算式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b用手勢表示

  三、看算式口述加法應用題——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引導結合生活經驗,口述加法應用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四、購物游戲————學以致用,體會數學的樂趣

  1、出示物品價格,了解各種物品的價格;

  2、說一說6元錢可以買什么,發散幼兒思維:可以2種物品,可以3種,可以更多(突破2步加法的模式,熟練運用加法,舉一反三)

  3、分配游戲角色,講解游戲規則:

  所購飲品價格總和必須為6元,多于或少于6元的必須及時調整貨物,否則不予結賬。(滲透排隊交費的社會教育)

  4、師幼共同游戲,個別指導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小超市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7

  一、前言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針對目前小學教育普遍存在課堂過于嚴肅,授課方式單一,師生交流互動受到限制,學生未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我校數學教研組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各年級的學生特點,特舉辦形式多樣、課題豐富的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觀念,促進學生興趣愛好的向外拓展,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精神。本著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專長的教育理念,促進第一課題的教學,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激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積極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三、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周三下午

  2、活動地點:以教室為主(視具體活動項目靈活安排)

  3、活動課題:口算、速算;思維開發;行程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訓練

  4、活動形式:課題授課式、交流座談式、演講式、競賽式、課外活動等

  5、活動分組: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小組

  四、活動內容

  各個不同興趣小組中在以數學為中心教學的基礎上,同時強化對各個興趣小組課題的側重點和數學基礎知識的訓練。選用貼近校園、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題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學奧妙、趣味游戲、生活指南等,還可以增加一些奧數和趣味數學的內容。傳授講究趣味性、知識性、邏輯性和思維性相結合。

  五、活動措施

  以數學教研組為核心,成立數學興趣活動小組。小組活動應制定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科學詳細的活動方案,包括指導內容、課時安排、輔導教師安排等內容。每學期進行一次活動檢測和活動總結,以便交流和提供借鑒。同時教研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對各興趣小組的活動檢查,督促各興趣小組正常規范地開展活動。

  六、活動要點

  認真組建數學興趣小組,帶領學生走進豐富的數學世界。

  1、開學初組織成立數學興趣小組。制定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落實詳盡的興趣小組活動方案,體現小組的特色。

  2、興趣小組活動定課程,為開展廣泛的數學活動提供切實素材。把學生的數學活動落實到實處,為學生安排一定的時間,每周的活動有教師專門指導。力求做到周周有內容,有目標。

  3、開展讀報和閱讀數學書籍活動,指導學生廣泛閱讀,讓學生享受讀報的快樂。要求有條件的學生自行購買數學書籍,課外閱讀的書籍還可以向學校圖書館借閱。教師在學生開展閱讀前都收集了一些書籍中的背景資料給學生。教材中的“思考題”和“你知道嗎”等內容教師都在數學興趣活動課上組織學生閱讀并指導,適當的介紹拓展些的知識,鼓勵學生自行閱讀、獨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數學資源,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提供動力支撐。

  七、活動目標

  1、讓學生對寫作、閱讀等語文知識的興趣得到進一步提高。

  2、增強課堂互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4、在心里素質上,讓學生更自信,并學會去欣賞。

  5、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豐富,興趣得到發展。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8

  一、活動背景:

  縱觀各學校縮影,每天放學后,堵塞的校園門口,同學們“有滋有味”地啃著小攤上的炸雞腿,煎火腿;中午時分,擁擠的各小店門口,同學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小薯片,棒棒冰……隨手丟下垃圾袋的現象屢見不鮮;學校內外地上果皮紙屑到處都是,樓梯口零食包裝袋隨風飄起。校園整潔一直是令學校最頭疼的難題,針對這一現象,我思考:何不在班內就此問題展開一次班隊活動?老師的提議在班會課上通過。經全班同學討論決定,此次活動就定為“與零食說bye bye”。

  二、活動全景

  (一)活動準備

  全班學生搜集整理各種各樣的零食包裝袋,對自己喜愛的各種零食進行了解。分好小組在校園內外作調查,掌握有關學生吃零食的現象并進行統計。

  (二)活動過程

  搜集整理收獲豐碩:這一活動一倡議,全班同學就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先是從家中搜集有關零食的包裝袋,對家中的零食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整理,通過向父母、長輩詢問,查閱有關資料,甚至上網查詢,了解、分析有關零食的危害性,用表格的形式及時記錄下來;同時同學們還走進超市、小店,觀察街頭小攤,掌握有關零食的具體種類及來源,同學們走出了家門,收獲就更加多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利用在學校的時間,課余進行細致地觀察,發現有同學吃零食了,他們會暗中調查該同學零食的來源,并且關注他是怎樣處理零食殘骸的。中午和放學這兩段時間是學生吃零食最嚴重的,同學們有抓住了這個有效時機進行分組調查,統計有多少學生會選擇怎樣的零食,有多少學生天天吃零食,還有多少學生把零食當作了主餐等。為了有效地參與這項活動,全班同學甚至親自去垃圾箱內撿拾,花費了很多的精力,但他們毫無怨言,不怕臟不怕累地堅持著,他們覺著這樣做是一件快樂的事!一個階段下來,同學們搜集掌握了關于零食的各種資料,他們還特意把有關資料進行了編排,制成了剪貼本,收獲真是豐碩!

  成果展示振奮人心:通過一階段的搜集、整理、統計,在全校師生面前,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班隊成果展示課。在這堂課上,同學們都把自己親自搜集、整理的有關零食的資料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展示。有的同學一邊讓大家觀看零食包裝袋的剪貼本,一邊還配上了解說,不但讓大家知道了如今盛行的一些零食,更重要的是讓大家明白了這些零食會造成的后果;有的同學把自己打扮成各種零食的模樣,自編自演小品,為的是讓大家了解零食的不正當生產途徑及它的危害性;還有同學播放了自己拍攝的校園內垃圾的錄像,分析垃圾的主要來源,呼吁大家與零食說再見,還校園以潔美!一個個學生自行組織、自己排練的節目,從不同側面強調了零食的危害性,動員大家快速行動起來——與零食說bye bye!

  (三)活動結果

  1、孩子們對零食有了新的認識,更深層次地體會到零食會給大家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培養了孩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2、活動中全班參與,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有了收獲,每個孩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煉,他們的獨立自主能力有了更高的提升。

  3、以點帶面:主題班隊課受到師生廣泛好評,并以此帶動了全校師生大規模地展開“拒絕零食”的活動。

  三、活動反思

  良好的行為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但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復強化、鞏固并內化為自覺行為

  (一)善于捕捉信息

  在孩子的身邊,無時無刻地在發生無數的事情,有些事情,在常人的眼里感覺是那么平淡無奇,而有時你細細分析的話,卻會發現有些已經不知不覺給學生、學校乃至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孩子對于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能夠認真面對,而有些問題卻不能去好好對待。因此,教師要善于去捕捉孩子身邊的一些信息,既要捕捉孩子對事情的興致程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孩子思想的最深之處,這樣,開展活動就容易達到理想的效果,從而真正影響孩子的成長。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他們有主觀能動性,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我們只有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信息,才能使我們的活動走進孩子的心靈。

  (二)精心搭建舞臺

  孩子參與活動,要在活動成長,教師要精心為孩子搭建展示成果的舞臺。他們在家中搜集資料,走進社會去調查,業余時間暗中觀察,制作剪貼本,拍攝校園環境衛生乃至自編字演節目向師生匯報成果……孩子們都是全程參與,這時教師要適時給孩子提供機會,給孩子一些有效的點撥,引導孩子順利地開展活動。這樣,孩子參與活動的欲望就會更強,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都能在活動中更好地得到提升,孩子在活動中也會有實質性的收獲。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9

  活動目標:

  1、能找出同類的物品,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2、進一步理解總集與子集的包含關系。

  活動準備:

  1、家長或教師組織幼兒參觀動物園,觀察不同動物的特征;學會演唱歌曲《誰會這樣》;小筐3個。

  2、水、陸、空動物圖片(如猴子、小白兔、梅花鹿、大象、蝴蝶、大雁、金魚、烏龜等)和頭飾若干(每種數量為1—5個);在地上畫出水、陸、空標記的大圓圈。

  活動過程:

  一、參觀后談話

  1、回憶參觀動物園的情景,啟發幼兒說出所見動物的名稱和個數,重點讓幼兒說出會飛、會跑、會爬和會游的動物各有哪些。

  2、討論:什么動物能在空中飛?什么動物能在地上爬?什么動物能在水里游?什么動物能在陸地上跑?

  二、動手操作

  1、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幼兒說出其名稱和數量。

  2、學習按范例數量取物,如教師從眾多的動物圖片中拿出2只蝴蝶的圖片,請幼兒從圖片中取出和蝴蝶數量一樣多的圖片等。

  3、學習按數取物,教師伸出手指,請幼兒按指出的數量取出相同數量的圖片,如2只小鳥或3只小猴的圖片等。

  4、學習按集合分類,引導幼兒分別按動物的習性(如會飛的、會爬的和會游的)把圖片放在三個不同的筐子里。

  5、數一數每種動物的數量,并用手指表示每個筐子里動物的數量。

  三、游戲“小動物找家”

  1、玩法: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觀察地板上畫有水、陸、空不同標記的大圓圈。在音樂《誰會這樣》的伴隨下,幼兒自由地游戲。當唱到“誰會跑”時,扮演在陸地上跑的動物的幼兒就跑到相應的圓圈里;當唱到“誰會游”、“誰會飛”時,幼兒就模仿小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游”或“飛”到相應的圓圈里。

  2、游戲結束時,讓幼兒數一數每個圈里有幾種小動物,各有幾只。

  四、觀察畫冊《分玩具》

  1、讓幼兒說出每種玩具的名稱是什么。

  2、引導幼兒說出同類的物品有哪些。

  3、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將相同的玩具連起來。

  4、數一數,每一類玩具的數量各有幾個。

  日常生活教育及區域活動投放材料:

  1、請幼兒觀察數學《變一變》,讓幼兒說出畫面上有哪些玩具,再引導幼兒用添加或刪除的方法,使兩組玩具的數量一樣多。

  2、請幼兒觀察數學《連一連》,引導幼兒根據物品的數量排序,找出應填的物品。

  家園共育:

  家長應鼓勵孩子在家里幫助大人做一些事情,如在飯前擺碗或飯后收碗時,學習按碗、盤子、勺子等進行分類或將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進行分類。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0

  一、興趣小組活動的目標:

  1、激發學生聯合會學習數學的興趣

  2、開放學生思維,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等。

  3、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并學會用最佳的方法來解題。

  4、增加了實踐的機會,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

  5、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種能力,學生進行活動時,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鑒其他同學的不同想法,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動重點

  增加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地點

  二(1)教室

  四、興趣小組學生名單

  二(1)學生名單:

  蔣雨辰胡文雅孫雅慧趙欣沈妍張姝逸胡佳樂張倩閆瑞偉張良

  二(2)學生名單:

  王井寬王瑞王燦施寧王慧楊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五、興趣小組活動時間:

  每周二:第三節課

  輔導教師:

  六、活動內容安排如下:

  周次內容

  第三周對于怎樣派車比較合理的討論

  第四周數學游戲“撲克牌”

  第五周讓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方向

  第六周數學游戲“難得第一”

  第七周數學游戲“填最大數”

  第八周測量活動

  第十周“你說我算”數學游戲

  第十一周數學游戲——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競賽

  第十三周通過推、拉發現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第十四周設計漂亮的圖案

  第十五周豆牙生長情況統計表

  第十六周動手操作:正方形剪一個角后剩幾個角。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1

  學習意義:

  “錢”對寶寶來說,剛開始可能只是能用來買東西的工具,不過,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經驗,慢慢讓寶寶了解錢不是憑空而來的,而建議正確的金錢觀,年齡再大之后,可以進一步教導他試著學會存錢以及愛惜物品的觀念。

  游戲方法:

  1. 先準備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幣。

  2. 教寶寶排列形狀,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

  3. 并教他認識上面的數字。

  4. 告訴他數字越大代表越有份量,可以買比較多或貴的東西。

  [不同字體、不同顏色]游戲目的:讓他有數字概念,并認識錢幣的不同,同時可利用錢幣的大小,讓他知道,少的面額形狀比較小一點,多的面額形狀大一點。

  游戲目標:這個游戲能訓練

  辨識大小能力

  認識數字能力

  《》 marrina 編輯

  玩數學游戲-什么東西比較重

  游戲方法:

  1. 準備幾個不同的物品,如娃娃、汽車、球等等。但請注意避免大的東西就一定比較重,以免造成寶寶錯誤的認知。

  2. 然后請寶寶分別用手拿拿看這些東西。

  3. 接著問寶寶哪一個比較重。

  4. 還可請他由重到輕把物品排列出來。

  [不同字體、不同顏色]

  游戲目的:通過真實的輕重感受,寶寶比較容易建立輕和重的認知概念。另外,有些東西看起來很大,如泡棉,但是實際上卻很輕,有些東西雖小,但卻比較重,可以將這些情況一并提出來跟寶寶討論,幫助寶寶理清輕重大小的概念。

  游戲目標:這個游戲能訓練

  感知能力

  測量估計能力

  邏輯能力

  《》 marrina 編輯

  大班數學游戲5則:修房子(認識正方體)

  大班數學游戲5則:修房子(認識正方體)

  目標:

  1.充分感知正方體的特征,理解形與體的不同,積累相關的數學經驗。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游戲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準備:規定一游戲區域,師幼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的正方體紙盒若干。

  游戲一:修房子

  游戲目標:初步感知六個面與正’方體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拆開的正方體紙盒若干,漿糊、抹布。

  游戲過程:

  1.教師告訴幼兒,大風把小動物的房子吹壞了,我們要幫助它們修房子。

  2.幼兒兩人一組,各選一拆開的紙盒.用漿糊將紙盒還原修好,修得又快又好的幼兒為贏家。

  游戲二:粉刷墻面

  游戲目標:

  繼續感知正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

  游戲準備:正方體紙盒,調好的各色水粉顏料若干,每色顏料盒內放一

  支毛筆。

  游戲過程:

  1.教師:小動物的房子修好了,我們還要幫助它們粉刷墻面呢?

  2.請幼兒在正方體紙盒的六個面上分別刷上不同的顏色,互相說說自己刷了哪些顏色,比一比誰刷得最均勻.色彩搭配最漂亮。

  注意事項:為防止顏料沾在手上,可提醒幼兒等紙盒的一面稍干后再接著刷其他幾個面。

  游戲三:標號碼

  游戲目標:

  繼續感知正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

  游戲準備:

  刷好顏料的正方體紙盒若干,用于幼兒寫字的空白卡片、鉛筆若干,漿糊、抹布。

  游戲過程:

  1.教師:小動物們快要搬進新房子了.現在我們要給房子的每扇門上都標上號碼,請你先數數房子有幾扇門,需要幾張卡片。

  2.幼兒數正方形的面,取空白卡片,寫好1~6的數字后,分別貼在紙盒的六個面上。

  注意事項:用橡皮擦去卡片上的數字后,可反復游戲。

  游戲四:砌圍墻

  游戲目標:

  感知正方體圖形的特征,了解其空間關系。

  游戲準備:

  正方體積木若干,“房子”若干。

  游戲過程:

  1.教師:為防止大風再把房子吹壞.我們得想辦法在房子周圍砌上圍墻。

  2.幼兒用“磚”(正方形積木)在“房子”周圍拼搭、堆砌成“圍墻”。

  注意事項:此游戲可以兩個人合作,也可以進行個人或小組比賽。

  游戲五:“算成本”(數正方體)

  游戲目標:

  培養空間想象力,體驗數與形的關系。

  游戲準備:修好的“房子”、砌好的“圍墻”。

  游戲過程:

  1.教師:房子、圍墻全修好了,用了多少材料呢?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2.幼兒自選一砌好的圍墻,數一數無遮擋的與有遮擋的立體圖分別是由幾個正方體組成的。互相說一說,比一比.哪座“房子”用的“磚”少,成本低。

  幼兒園大班數學游戲:《時間》游戲活動1 鐘表店

  《時間》游戲介紹:

  《時間》是符號認知類的游戲。符號認知能力指的是對數字、字母等符號信息的理解能力,比如理解數字的意義、認識字母或漢字等,都需要這種能力。本單元的游戲活動主要是發展幼兒對時間的理解能力。

  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活動鐘表和各種鐘表小卡片,讓幼兒通過游戲學會看鐘表,認識時間,理解時間的順序性和周期性,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同時,通過游戲活動,還有助于幼兒養成遵守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本單元由四部分活動組成。

  《時間》游戲活動安排:

  活動1:鐘表店

  活動2:皮皮的一天

  活動3:與時間做游戲

  活動4:表快了還是慢了?

  《時間》游戲目標

  認識鐘表上的整點、半點、時刻、分鐘

  理解時間的順序性

  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了解與時間相關的知識

  下面我們介紹《時間》4個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時間》游戲活動1 鐘表店

  游戲材料準備:

  教具:大鐘表1個、鐘表大卡片5張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幼兒材料:動物鐘表(課前參照鐘表制作示意圖制作好)、24張小卡片(整點和半點的卡片)、<鐘表店>游戲圖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height="408"/>

  570) this.width=570;" height="251"/>

  重點:

  認識整點和半點。

  初步理解時間的順序性。

  流程:

  1、引入活動 2、認識鐘表和整點 3、兩人游戲 4、認識半點 5、兩人游戲6、游戲鐘表店” 7、兩人游戲“時間接龍”

  活動過程: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與時間和鐘表相關的談話和討論,引發幼兒的游戲興趣。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以以談話的形式,讓幼兒說一說“時間是什么樣的?”“你是怎樣感覺到時間的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是用什么方法來測量時間?”“鐘表有哪些用途”等。

  教師也可以先讓幼兒猜謎語:“弟弟長,哥哥短,哥倆賽跑大家看。弟弟跑了一大圈,哥哥一格才跑完”。(謎底:時鐘)

  教師還可以以游戲的形式引入,例如:教師限定一分鐘,讓幼兒在一分鐘內隨意重復做一個動作(拍手、跺腳等),并讓幼兒數一數自己在1分鐘的時間內能做多少個同樣的動作,感受時間的長短。

  通過討論讓幼兒了解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也聞不到聽不到的,人們要想認識時間,就需要借助一些自然界的現象,例如太陽的升落、晝夜的變換、季節的變化等,還可以借助測量時間的工具如鐘表和日歷等來認識時間。

  (二)教師出示大鐘表,讓幼兒認識鐘表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幼兒利用鐘表認識整點。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先讓幼兒說一說鐘表各部位的名稱:表盤、表針(時針、分針)。然后引導幼兒觀察表盤上的兩圈數字:內環數字是1-12,是表示小時的;外環數字是1-60,是表示分鐘的。

  教師可將大鐘表撥到整點(1點整、2點整、3點整),讓幼兒觀察整點時時針與分針的位置變化,幫助幼兒總結出:當分針指向12時為整點,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整。分針繞時鐘走一圈為1小時,時針走一格為1小時。

  (三)兩人一組進行游戲。兩人共用一套游戲材料(12張整點鐘表卡片、動物鐘表)

  玩法:一人隨意抽取一張整點卡片,讀出上面的時間,另一人在動物鐘表上撥出相應的時間,兩人輪流進行。

  提示與建議:

  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幼兒熟練掌握整點。游戲前,教師可先讓幼兒觀察鐘表小卡片上不同的鐘表表盤(有的是12個數字、有的是4個數字),讓幼兒學會看不同的表盤。

  另外,教師要讓幼兒了解時間不能倒流,所以撥針也不能倒撥,要順時針撥。

  (四)引導幼兒認識半點。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將大鐘表撥到半點(1點半、2點半、3點半),讓幼兒觀察半點的時候時針與分針的位置變化,幫助幼兒總結出:當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兩個數字中間時,為半點。

  (五)兩人一組進行游戲。兩人共用一套游戲材料(12張半點鐘表卡片,動物鐘表)。

  玩法:一人隨意抽取一張半點卡片,讀出上面的時間,另一人在動物鐘表上撥出相應的時間,兩人輪流進行。

  (六)游戲“鐘表店”

  玩法:引導幼兒觀察<鐘表店>游戲圖,說出各種表的名稱和所表示的時間。然后讓幼兒在自己的動物鐘表上分別撥出每個鐘表所表示的時間。

  提示與建議:

  這個環節的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整點和半點的掌握,同時讓幼兒通過觀察鐘表店里的鐘表,了解鐘表的種類(掛鐘、手表、鬧鐘、座鐘、石英鐘、地鐘、電子表)。 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對鐘表進行分類,如從鐘表的性能方面進行分類:機械、電子、動能等……

  教師還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鐘表在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什么樣的鐘表適合放在什么樣的環境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七)兩人游戲“時間接龍”

  玩法:兩人一組,將整點和半點的24張鐘表小卡片混合在一起。兩人平分后猜拳。贏者先從自己的鐘表小卡片中選擇一張卡片面朝上放在桌子上,另一人看自己的鐘表小卡片中是否有時間正好比這個時間快(早)或慢(晚)半小時的小卡片,如果比這個時間快(早)半小時就放在第一張卡片的右側,如果比這個時間慢(晚)半小時就放在第一張卡片的左側。

  輪到對方,看自己的鐘表小卡片中是否有比最左側卡片的時間慢半小時或比最右側卡片的時間快半小時的卡片,把它放在卡片接龍的左側或右側。兩人輪流進行,如果輪到的人沒有合適的卡片,就輪到對方。先用完所有鐘表小卡片者為勝。

  提示與建議:

  這部分游戲的目的是:通過對整點和半點的卡片進行時間排序,讓幼兒理解時間“早”、“晚”的含義,同時理解時間的先后順序和間隔。

  教師可利用教具大卡片進行演示,講解游戲的玩法。

  教師也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調整游戲的難度,如果幼兒感到有困難,教師也可先讓幼兒用卡片的數字面進行游戲,熟悉玩法后再用鐘表面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1、家長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鐘表的種類。

  2、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時間接龍”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數學游戲:10以內的數

  ●序數

  1、找座位--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車,分別編上1、2、3號。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如第三列火車第五節車廂就寫3-5。幼兒在音樂中學開火車,音樂一停,幼兒依照車票號碼找座位坐下,教師當列車員查票,看誰找得又快又對。(可分小組進行)

  ●10以內數的組成

  2、碰球--交代游戲要求,如兩數合起來是8。師"我的一球碰幾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戲速度逐漸加快。

  3、猜紐扣(可用其他東西替代)--教師告訴幼兒紐扣總數后分別把紐扣放在兩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紐扣數量,然后請幼兒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幾粒紐扣。

  4、湊數游戲--教師任意發出一種聲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腳等),如動物的叫聲,幼兒隨即附和,要求兩人發出的聲音次數(或手指數、跺腳數等)合起來是某一總數。該游戲也可讓幼兒兩兩一對合作玩。

  ●順數與倒數

  5、拍電報--三人一組,每人以右手食指在桌上敲的動作比擬為拍電報。先以石頭、剪子、布的形式來確定拍的先后,然后按確定的先后順序或順或逆拍出1-10的自然數,拍的同時嘴里發出"嘀"聲。

  ●相鄰數

  6、接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1-10的撲克牌分發,每位幼兒5張。由一幼兒任出一牌,根據相鄰數出牌,三張牌組成相鄰數后放一邊,游戲繼續進行。最后以誰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為勝。

  7、數學娃娃找朋友--幼兒戴上數字頭飾并相互觀察,知道自己是幾號數字娃娃。以數字娃娃5為例:幼兒拉手圍成圓圈,老師按一個固定位置點數:"一、二、三",被點到"三"的`數字娃娃5,立即跑到圓心處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兒按順時針方向邊走邊朗誦兒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誦完畢,數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圓內.并拍手一起說兩遍兒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單雙數

  8、造房子--在地上畫有數字的樓房一幢,三角形的房頂上放一只盒子,上插小紅旗若干。

  玩時從格子"1"開始,每個格子都要走到,可以不按順序。走時,碰到單數必須單腳跳進這格,碰到雙數則雙腳跳進這格,最后一個若是單數則單腳站立取紅旗。在此過程中,若跳錯動作則主動退出。

  ●數量對應或匹配

  9、扔扣子--將廢舊盒子或空罐頭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劃一條線,這條線離空罐有適當的距離,可以事先試驗一下,找出適當的距離,對孩子說:"站在這條線后面,一次扔1個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顆扣子扔到盒子里去。"當所有的扣子扔完后,數數盒子里的扣子,那就是孩子的成績,然后,把所有的扣子倒出來放在一起再玩,看孩子最多能扔中多少個扣子。

  ●認數字

  10、按行進路線跳格--在地上畫三至四個格子組,每個格子里寫上幼兒剛認識的數字(每組書寫順序可不同但不能有重復,幼兒易認錯的多寫些)。幼兒分成三至四組扮演小兔等會跳躍的動物,分別站到要跳得格子前。請每組幼兒隨機抽取本組所有幼兒的行進路線,如8376,并讓本組全體幼兒準確記住。

  聽口令同時從格子行動,跳錯必須回到起點重跳,跳完者跑回來輕輕擊本組下一位幼兒的手心后下一位幼兒開始行動,先跳完的一組為勝。

  ●10以內數的加減

  11、猜猜少了多少--教師出示實物若干,讓幼兒記住數量,然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拿掉一部分后再請幼兒看看現在還有的數后猜猜少了多少?并說說怎么猜的。

  12、扣碗猜數--先請一幼兒數一數扣子說出總數,然后將其扣子一只碗下,同時從碗中摸出若干顆給幼兒看,然后請其猜一猜碗中還有幾粒扣子,說一說是怎么算出來的。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買水果》游戲活動2 選水果

  《買水果》游戲活動簡介

  《買水果》是大班下學期符號聚斂類的游戲。符號聚斂能力指的是解決有關數字、字母等符號問題的能力,比如學習加減運算、解方程式等都需要這種能力。本單元的游戲活動主要是發展幼兒根據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等分的能力。

  在活動中,我們設置了一個“水果超市”的游戲情境,讓幼兒統計購物單,并將購物單上的水果進行等分,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同時,我們還為幼兒提供了一套有趣的水果撲克牌,讓幼兒進行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并利用水果卡片自編應用題,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本單元由四部分活動組成。

  《買水果》游戲活動安排:

  活動1:統計購物單

  活動2:選水果

  活動3:水果撲克牌

  活動4:自編應用題

  《買水果》游戲活動目標:

  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

  能按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等分

  練習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

  掌握簡單加法應用題的結構

  通過自編應用題發展綜合分析的能力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是4個活動中的一個活動――活動2“選水果”

  《買水果》游戲活動2 選水果

  游戲材料準備:

  教具:大購物單1-12、水果大卡片32張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幼兒材料:購物單1-12、水果小卡片54張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重點:

  能按水果的數量和種類進行等分,建立等分概念。

  流程:

  1、引入活動 2、討論 3、操作 4、互檢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用有趣的故事情節,引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例如:“因為‘水果超市’的購物單少,所以只能兩個顧客合買一個‘購物單’上的水果,這就需要水果超市的售貨員幫助顧客等分‘購物單’上的水果。現在請小朋友們來當‘水果超市的售貨員’,將購物單上買到的水果平均分給兩名顧客。”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是“等分”。

  (三)教師演示講解游戲的玩法,然后讓幼兒獨立操作。

  玩法:將每張購物單上的水果按種類和數量等分,選擇相應的水果卡片放入?中。要求:兩邊水果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提示與建議:這部分玩法涉及到了量的等分和守恒概念,教師可先引導幼兒數清楚“購物單”上有幾種水果?每種水果的數量是多少?再讓幼兒進行等分。

  幼兒等分后,教師要提示幼兒注意:等分后,左右兩側水果的種類和每種水果的數量都要相同。如圖:等分后左邊是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右邊也是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四)幼兒互相檢查購物單的等分結果。

  提示與建議:教師可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檢查同伴等分結果的。也可以提示幼兒利用購物單背面的統計結果去核對等分后購物單左右兩邊的水果種類和數量。

  活動延伸:

  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結帳比賽”的游戲。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2

  活動一:口算訓練

  一、活動目的:

  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二、活動前期準備:

  家長每天準備80道口算題。10以內加減法20道;十幾加幾、十幾減幾20道;20以內進位加法20道;連加、連減、加減混合20道。

  三、活動程序:

  1.對口算速度不做硬性的規定,但基本要達到每分鐘7道題。

  2.下學期開學后,根據測試結果頒發“金星希望小學一年級口算能力等級證書”。在6分鐘內做對75-80道——“口算小能手”

  在6分鐘內做對66-74道——“口算三級”

  在6分鐘內做對58-65道——“口算二級”

  在6分鐘內做對42-57道——“口算一級”

  活動二:說給大家聽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比較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出生活中物品的大小、輕重、長短、厚薄??

  2.能用自己的語言,結合具體情境表達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3.通過活動,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得到發展。

  二、活動前期準備:

  全家福照片、自己畫的一張畫或圖片

  三、活動程序:

  1.開學時在小組內將你準備的全家福照片或圖片的內容介紹給同組的小朋友聽。要求使用位置、順序、比較等方面的詞語。將在小組內互相評價。

  如:一張三口之家的合影,可以在介紹中用到“我比爸爸、媽媽矮”、“爸爸比我和媽媽高”、“爸爸最重、我最輕”、“我站在爸爸的前面”等“比較”的知識。

  又如:一幅公園的圖畫,可以在介紹中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等表示位置和順序的詞。

  2.將自己的選中的作品貼在16開紙的上方,并按上述要求把說的內容寫下來。(不懂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活動三:小小設計師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用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中的物品拼搭的活動,學生更加加深了對這些形體的認識,能夠準確識別。

  2.拼搭物品后學生能夠利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對相應形體的個數進行統計,并能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前期準備:

  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中的物品若干個。

  三、活動的程序:

  1.每個同學用準備的物品拼搭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起個名字。

  2.請將你的作品拍成相片,貼在16開張的上方,接著在下方填寫下列統計表,最后提出

  總之,這次假期作業既注重了練習的層次性與實踐性,也體現了練習的探究性與針對性,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真正做到讓學生既鞏固所學基礎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又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希望通過老師與同學們的共同努力,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做數學課外作業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智慧、張揚自己的個性、體會做作業的快樂!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3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在有一定空間范圍的游戲進程中按物取數,學習點數。

  2、體驗抓小魚、拔蘿卜及給小動物喂食的樂趣與成功感。

  3、在游戲過程中滲透數的集合、動物習性(愛吃食物)、禮貌待客等知識。

  二、活動準備

  1、小貓二只,小羊三只,喂食盆若干;小熊胸飾、坐墊每人一份。

  2、場地布置:胡蘿卜地、魚塘。

  三、活動過程

  (一)參觀場地,了解菜地與魚塘的各種植物、養殖物。

  1、寶寶,你們是誰?我是誰呀?叫我一聲!

  2媽媽帶你們去我們家的菜園和池塘里看看。

  3、這是什么呀?有多少胡蘿卜?(豐富詞:許多)4、我們家還有池塘,里面養著什么?誰愛吃小魚?

  5、菜園、池塘看完了,我們先回家去吧。

  (二)初步感知游戲內容

  1、今天我們家來客人了,看看是誰呢?(出示小貓和小兔)

  2、引導幼兒和小貓小兔打招呼:我們和小貓小兔打個招呼吧,該怎么說?

  3、客人來了,我們家有什么好東西可以招待他們的?

  4、我們就去菜地和池塘找點東西,不過聽到媽媽的鈴聲,你們就要馬上回來哦!

  5、教師帶幼兒去菜地拔蘿卜,池塘抓魚。

  6、教師敲小鈴,引導幼兒回來。

  7、你找到了什么?準備給誰吃?誰準備了和他一樣的東西舉起來給媽媽看看。

  8、小結:小貓最愛吃魚,小兔最愛吃蘿卜。

  9、把你們準備的東西來喂給它們吃吧。

  10、你喂一點魚,他喂一點魚,大家都喂一點魚,現在小貓有許多魚啦,小貓真開心!

  11、聽!小兔子也在表揚你們呢,它說:你喂一點蘿卜,她喂一點蘿卜,大家都喂一點蘿卜,它也也許多蘿卜了,謝謝你們!

  12、小兔小貓肚子吃得飽飽的,它們要回家了,我們和它們說什么?(再見)

  (三)按物取數

  1、"喵…..喵…..喵……"猜猜看是誰呀?(被你們才對了,又來了一只小貓)

  2、剛才我們說小貓喜歡吃什么?

  3、小耳朵聽好咯:一只小貓喂一條魚,我們去池塘抓幾條魚?(一條魚)

  4、伸出手指頭做做看"一條魚",記住是一條魚,我們走吧。

  5、教師兒歌引導:寶寶寶寶輕輕走,跟著媽媽抓小魚,小魚小魚抓幾條?小魚小魚抓一條。

  6、教師帶領幼兒玩小魚游游戲:我們先和小魚做個游戲吧,許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許多小魚游來了,快快捉牢。

  7、熊寶寶們,小魚抓幾條?把你的小魚舉起來給媽媽看看是一條小魚嗎?

  8、熊寶寶真能干,都抓了一條魚,我們去喂喂小貓吧。

  9、幼兒喂食,教師引導幼兒說:小貓請吃魚。

  10、你喂一條魚,他喂一條魚,大家都喂一條魚,小貓有了許多魚,他說要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我們和它說再見吧。

  11、"小熊乖乖,把門開開"(出示三只小兔)小兔子來我們家了,我們拍拍手歡迎歡迎。

  12、來了幾只小兔子呢?我們來數一數吧。

  13、我們有沒有小兔子愛的東西呀?

  14、一只小兔子吃一個蘿卜,三只小兔子吃幾個蘿卜呢?

  15、教師一邊出示喂食盆擺在小兔子前面一邊引導幼兒數數:一個蘿卜,二個蘿卜,三個蘿卜。要幾個蘿卜?

  16、伸出手指頭做做看,記住我們要拔三個蘿卜噢,走吧。

  17、兒歌引導:寶寶寶寶輕輕走,跟著媽媽拔蘿卜,蘿卜蘿卜拔幾個?蘿卜蘿卜拔三個。

  18、歌曲《拔蘿卜》引導快的幼兒坐下來一起唱唱。

  19、熊寶寶們,蘿卜要拔幾個?

  20、把你的蘿卜放在地上排排隊,數一數看看是不是3個?

  21、請一名或兩名錯的幼兒來喂喂:你拔了幾個胡蘿卜?你去喂喂看。

  22、總結:三只小兔子要喂三個蘿卜,如果不夠可以在去地里拔三只小兔子要喂三個蘿卜,多出來了可以放回地里。

  23、熊寶寶們是不是急著要來喂小兔子了呀?現在就請熊爸爸幫忙,爸爸摸摸你的頭,你就來喂一喂吧。

  24、幼兒逐個上來喂,教師引導每只兔子吃一個蘿卜。

  (四)結束

  1、小兔子今天真開心,他說要請熊寶寶去他家玩,你們去嗎?

  2、播放歡快音樂,幼兒跟著教師出教室。

  活動亮點:

  1、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抓小魚、拔蘿卜以及給小動物喂食的游戲中按物取數和點數。

  2、游戲情景的不斷變化是吸引小小班幼兒興趣和注意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4

  一、活動課的意義

  把小學數學活動課列入新的課程計劃,并強調學科與活動課相輔相成,這樣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中發揮其整體功能,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學科課的教學重視知識和能力協調發展,但由于學生素質存在著差異,程度不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僅靠學科課是不夠的。活動課為學生提供進一步學習的條件和環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在動中學,在玩中學,在交流合作中學,讓學生通過活動課擴大視野,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形成數學的解決問題意識,進一步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創新才能。

  二、活動課的特點

  活動課的內容豐富多彩,它既與學科教學緊密聯系,又不重復教材內容,要根據現代教學思想,符合本學科的教材特點,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寬于教材,題目有趣,形式新穎,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新奇好學的特點。因此,小學數學活動課的特點概括地說應具有:

  1 、活動性

  數學活動課,顧名思議,數學+活動。數學活動要首先應讓學生人人參與,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說、動腦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這些活動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要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出。根據學生年齡和活動內容,采取聽聽、想想、講講、如在活動中畫畫、擺擺、貼貼、剪剪、拼拼、量量、數數、算算等形式,全方位、多層次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通過操作將某些規律性的數學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煉。

  如學生學習了奇數、偶數概念后,利用撲克牌上的數字,研究奇數、偶數相加減后結果的奇偶性,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用不完全歸納總結規律。通過撲克牌很直觀地把這些規律具體化、形象化了。這樣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去發現規律、利用規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個人的才能,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悅感。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2 、趣味性活動要富有趣味,這是符合兒童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的,活動要努力做到寓教于樂,寓學于玩。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確定數學活動內容,力求題目有趣、新穎、內容生動、有吸引力,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尋找新的規律,開闊思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的內容本身不具有趣味性,通過教師提出有趣的問題或活動形式的設計,深深的吸引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

  如,學習百以內加減法后,可設計 《 快樂顏色 》 活動課,活動要求是通過口算,把圖中計算正確的式子的空白處涂上顏色,涂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為了找到圖中是什么,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積極認真地計算,當學生全部算對涂好后,發現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出現了,學生臉上露出了無限的喜悅,而不是算題后的辛苦。再如, 20 以內各數的認識學完后,在一次活動課上,利用電腦畫面設計了這樣的活動情景:森林里的小動物開運動會,踴躍報名的小動物可多了。大象校長給它們排隊,數一數一共來了多少只小動物?(電腦演示)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從左往右一行一行地數,第 n 只小動物是什么?(電腦顯示,答對了,我是_,并發出三聲叫聲或跳動三下,答錯了,電腦老師給予鼓勵性語言);從上往下一列一列地數,第 n 只小動物是什么;現在老師不告訴你怎樣數?第 16只小動物是什么?這樣活動,充分利用媒體呈現的獨特的聲、光、色、形、動畫等效果,突破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并按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快慢、動靜之間的合理調控,通過生動有趣,學生喜愛的畫面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充分調動學生主體主動參與,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進一步加深對基數序數概念的理解,學生初步學會了有序觀察,有序思維的方法,通過設計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 、思考性

  活動課要設計出能揭示數學本質和滲透數學方法的內容,憑借這些充滿數學邏輯力量的內容和豐富多彩的形式去激勵學生勤思、善思、樂思,使學生受到一些現代的較高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引導他們善于探索,培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維,培養思維品質,有效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多角度思維的習慣和創造意識。

  如學習分解質因數后,出示巧算年齡的題目:有四個孩子,恰好一個比一個大一歲,他們的年齡之積等于 3024 歲,算算這四個孩子的年齡?此題可引導學生利用分解質因數的知識來解答,使學生深入理解分解質因數的方法和應用。再如有一種昆蟲,體重增長很快,每過一天體重就增長一倍,第 40 天體重是 40 克,問第幾天的體重是 5 克。此題如果循規蹈矩,從正面按順序推算很困難,如換一角度想從第 40 天往前推,輕而易舉就求得答案。

  4 、實踐性

  把數學經驗生活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生通過生活實際活動,不僅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模擬知識被發現的過程中,獲取探索學習的方法,進而再創造出更多知識。教師要結合日常生活情形豐富、復雜的特點,設計開放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獲取廣泛的數學經驗,促進自身的主動發展。

  小學數學活動課設計如,教學乘加、乘減后,設計如下實踐練習:公園有兩個入口, A 入口的購票規則是大人每人 4 元,小孩每人 2 元; B 入口則是大人、小孩人均 3 元。現有兩個家庭 1 號:媽媽帶了兩個小孩; 2 號:爸媽帶了一個小孩入園,該從哪里進入比較省錢?經過列式、計算比較,有的學生認為 1 號家庭從 B 口入園門票為 9 元; 2 號家庭從 A 口入園,門票僅為 8 元;還有的學生認為可分散入園,大人從 B 口入園,小孩從 A 口入園,這樣 1 號、 2 號家庭分別僅用去 7 元和 8 元,更省一些。這樣學生在現實情形中,參與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就能深刻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 、協作性

  數學活動課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提供了進一步交流、合作、探索的環境。。加強討論、合作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幫助,還有利于學生學會合作,學會討論,加強交流,增強整體意識。在整體中學會創新,發揮自己的創新才能。

  如,學完圓柱、圓錐這一單元,在一次活動課上。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整理和復習這部分知識,方式不限,小組長先明確每個組員的分工,有的是記錄員,有的是檢查者、有的是聯絡員、有的是總結人,對平時好靜的學生也有具體分工。在相互協作中,你啟發我,我啟發你,從中學會了補充、否定、反思、調控。小組中如果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與老師討論,也可請求其他小組的幫助,最終達成共識。通過協作討論,結果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復習方法,有的小組按教材編排從前到后整理,有的將圓柱、圓錐的知識對比整理;有的列成了表格;有的出了一份測試題。最后教師評價不是面向個人,而是面向全組。這種活動形式,消除了學困生的自卑感;不愛說話的學生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學優生在幫助其他學生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愉悅感。全體學生在這種競爭、協作中得到了全面發展。

  三、活動課的課型

  活動課的課型是靈活多樣的,可以根據活動的目的和內容所采取的組織形式,來靈活設計相應的、切合實際的課型,以增強活動的實效性。

  1 、數學游戲課

  通過漫游數學王國、猜數字謎、玩數學撲克、開數學門診、游智慧迷宮、傳口令、找朋友、郵遞員送信、小動物找家等活動,師生共同搜集趣題,進行游戲,既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2 、思維訓練課

  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參與速算和巧算、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找規律、幾何圖形變換與辨認、試試你的判斷力、開放性題目訓練等活動,不僅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而且能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保持與發展。

  3 、競賽活動課

  根據學生好勝、好強特點,開展看誰學得又對又快、看誰擺的又對又巧、奪紅旗比賽、男女對抗賽、小組對抗賽、小能手等競賽活動。從小訓練學生參與競爭,不怕競爭,學會競爭的能力。

  4 、實踐應用課

  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如社會調查、專題采訪、實際測量、投擲、跳繩、賽跑、踢球、出板報等等。這些專門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使其數學能力、數學應用意識,與人合作及交流意識得到培養和發展。

  5 、動手操作課

  利用活動課指導學生制作直觀學具、讓學生擺一擺、折一折、分一分、稱一稱、量一量、摸一摸、數一數、涂一涂、拼一拼,讓學生動手、動腦,既能鞏固和運用知識,又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5

  一、入園

  隱患:

  1、小朋友會帶別針、紐扣、硬幣、鐵絲、彈珠等來園。

  2、個別情緒不好的幼兒可能私自離園。

  措施:

  1、入園時認真晨檢,并請家長協助,離家時檢查一下孩子的衣褲。

  2、特別關注情緒不好的幼兒,安撫并關注他們。

  二、入廁、盥洗

  隱患:幼兒會在廁所里互相推打瘋鬧,可能會滑倒。

  措施:幼兒進盥洗室,教師必須跟上組織。入廁要分組進行。

  三、集體教育活動

  隱患:

  1、幼兒坐姿不正,會摔倒。

  2、幼兒手放在桌縫,椅縫。

  3、個別幼兒在進行集體教育活動時,離開群體,去衛生間或寢室,無人照顧可能發生意外。

  4、學具、玩具的正確使用,如:筆、剪刀等。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姿。

  2、用故事告訴幼兒坐姿的重要性

  3、教師多檢查桌椅的擺放,多提醒幼兒不要把手放在桌子椅子的縫隙。

  4、幼兒離開集體時,必須有配班教師跟隨,留意幼兒的安全。

  5、教給幼兒每種學具、玩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同時進行安全教育。

  四、戶外活動

  隱患:

  1、幼兒上、下樓擁擠,發生踩踏。

  2、遺留幼兒在教室、寢室或操場。

  3、活動時幼兒間發生碰撞、摔倒,或從大型玩具上掉下來。

  4、體育器材的使用。游戲的正確組織。

  措施:

  1、教育幼兒上下樓列隊靠右行走。

  2、活動前后教師必須認真清點幼兒人數。

  3、每次活動前都先講規則,活動中反復強調,并注意控制過于興奮的幼兒。

  4、選擇體育器材要符合幼兒年齡,使用前要經過教師檢查。初次使用某一種器材時,教師要講清要領和規則,并在幼兒使用時時刻給予指導。組織體育游戲要動靜結合。

  五、進餐活動

  隱患:

  1、進餐時幼兒會因為談笑或吃得快而噎食。

  2、幼兒喜歡玩勺子,把勺子戳進鼻子。

  3、飯菜湯過熱,引起燙傷。

  措施:

  1、教師平時利用兒歌故事教育幼兒養成文明進餐的習慣。

  2、進餐時教師的眼睛要一直關注每一位幼兒,時刻用輕聲提醒幼兒。

  3、飯菜湯送到班后,要放置妥當,不讓幼兒觸及。盛、遞飯菜不通過幼兒頭頂。流汁的食物由教師到幼兒座位邊一個個盛添。

  六、餐后活動

  隱患:散步時幼兒會瘋跑,推擠。

  措施:教師組織活動,提供較為安靜的小型玩具進行游戲,如折紙、穿線板等,讓幼兒有事情可做,有東西可玩。

  七、午睡

  隱患:

  1、幼兒會在沒睡著或睡醒后玩小物件,將紙張、鈕扣等塞入口鼻。

  2、幼兒蒙頭睡覺造成窒息。

  3、幼兒在午睡時突發疾病,高燒或抽搐等。

  4、高低床的使用。

  措施:上床時,教師要認真組織,及時提供幫助。值班教師應不斷巡查,仔細觀察每個幼兒的睡眠情況。

  八、起床活動

  隱患:

  1、幼兒站在床上穿衣服,導致摔傷。

  2、幼兒坐在地上穿鞋,會絆倒路過的幼兒和被走過來的孩子踩到手腳。

  措施:

  1、在春夏秋季,教師要求幼兒必須先下床穿鞋,再穿上衣。在冬季,躺好等老師來穿。

  2、教師教育幼兒不能坐在地上,起床時也要不斷提醒。

  九、區域活動

  隱患:

  1、在撿豆豆時,幼兒會把豆豆塞進耳鼻。

  2、在夾豆豆時,幼兒會改變筷子的用途。

  3、麻辣燙的竹簽戳傷幼兒。

  4、在游戲中不斷會有被損壞的玩具,有尖角或銳利的部位,可能造成幼兒受傷。

  5、幼兒爭搶玩具,發生沖突。

  措施:

  1、用故事教育幼兒愛護耳鼻。

  2、平時多講解筷子的用途,并示范筷子的用法。

  3、介紹竹簽的正確拿法。

  4、教師在幼兒活動時,眼睛要時刻關注幼兒行為。

  5、定期檢查區域活動材料的安全性。

  6、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的游戲進程,及時解決出現的沖突和問題。

  十、離園活動

  隱患:

  1、幼兒會因為高興沖過來摔倒或撞門。

  2、幼兒自己擠出去,家長和老師沒發現。

  3、幼兒被陌生人接走。

  措施:

  1、離園時兩位老師站門口,一位看家長,一位看孩子,另一位老師組織座位上的幼兒。

  2、不在幼兒還很多時和家長交流。

  3、嚴格執行指定接送人制度,不要讓陌生人接走幼兒。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1-07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5篇)11-07

數學活動設計方案15篇11-07

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6-10

活動設計方案11-02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學設計方案06-12

小學數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范文(精選9篇)09-20

“位置”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6-17

數學比例教學設計方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