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于《東郭先生和狼》的閱讀材料。
A 案
導入課文,激發閱讀興趣
我小的時候,就讀過《漁夫的故事》,好長好長的一個故事。多少年過去了,我還難忘故事中的漁夫和魔鬼。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今天我們就根據這個故事,開展“一分鐘故事比賽”,比一比誰能把長故事變成短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自己讀書,了解課文內容,練習簡要講
講故事比賽
1.小組初講,評出最佳故事選手,參加班級比賽。
a.商定比賽評價規則。
師生一起討論商定,大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抓住故事主要內容,講得流暢完整,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內。
b.小組比賽。
2.全班比賽,評出優秀小組。
拓展閱讀,鼓勵課外閱讀
3.讀資料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4.故事導讀:我國民間也流傳著一個故事,與《漁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處。《漁夫的故事》是講智慧的漁夫戰勝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薦大家讀的故事,則是講智慧的農夫收服了狡猾兇狠的狼。想讀一讀嗎?
5.讀《東郭先生和狼》,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和與《漁夫的故事》的相似之處。
附故事:
東郭先生和狼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只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箭,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舍,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里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躥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后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卷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只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后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里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并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只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轉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么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盡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木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于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全家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么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里,我為什么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作業
1.回去任講一個故事給家人聽。
2.讀讀記記:
規矩 膽瓶 金幣 堡壘 鐵叉 違背 解救 倒霉 起誓 簡短 口吻
下流無恥 笑逐顏開 自言自語 披頭散發 無惡不作 榮華富貴 恩將仇報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大膽,對充滿童稚的游戲有切身的體驗和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往往忽視了游戲中蘊涵的藝術和美。讓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體驗,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故確立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中西方藝術博大精深,學生了解一些它們的差異,可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提升人文素養。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1.收集整理有關作者的資料。
2.師生共同制作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么?”我認為應是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讓學生得到人文的熏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采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上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過程,又是一種美的享受過程。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教師傳授轉變為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地讀、說、悟,教師恰當地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師生共同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蘊含的藝術和美。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么,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后在小組內朗讀,然后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范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后,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伙伴們從一次無意的游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并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借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云,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后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僅局限于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說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并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自幼愛好美術,跟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回國后,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建國后,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著有《音樂入門》《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等。
教學設計方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體會花木蘭愛國愛家的英雄品質。說說花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小朋友們,老師很想知道你們長大了想干什么,能告訴我嗎?指名說。有沒有想過成為一名英雄?
什么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指名說。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中國古代的英雄。她的名字叫——板書:木蘭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木蘭從軍》。
二、品讀課文
1、首先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一節。指名讀。
你讀懂什么了?指名說。(木蘭是一位女英雄)
思考:文中哪些字、詞、句讓你覺得她是一名英雄?輕輕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劃下來,多讀幾遍。
生自讀課文。
2、匯報交流。(依學生回答隨機進行)
小朋友們,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實,那些大膽發言,勇于說出自己想法的同學就是課堂上的小英雄,誰先來說。
(1)、隨機出示:木蘭告別了親人,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來到了前線。,在多年征戰中,她為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讀一讀,想一想,木蘭在渡黃河,過燕山是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從軍很辛苦,路途艱難,但木蘭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勇往直前。終于來到了戰場。戰場上的木蘭是什么樣的呢?請看圖,你看到了什么?還想到了什么?指名說。
她躍馬提槍,馳騁沙場,英姿颯爽,奮勇殺敵,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她是一位真英雄!誰來讀一讀。(適當點評)。齊讀。
(2)、正是在像木蘭一樣英勇的將士的努力下,戰爭結束了。回到家鄉的木蘭有什么變化呢。指讀第4節。再見木蘭,將士們什么反應?指名說。
你從哪些詞能讀出驚訝的感覺?(“才”、“竟”)。
想一想,他們為什么這么驚訝?(這更說明木蘭在戰場上表現的英勇,決不遜色于男兒)
將士們僅僅是驚訝嗎?(還有敬佩)自由練讀。指名讀。
(3)這樣一位文靜俊美的姑娘為什么要女扮男裝呢?再讀課文,思考。
指名說。
出示:“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
“理應”什么意思。“家憂”是指什么?“國憂”又指什么?
正因如此,木蘭決定替父從軍,那么,她又是這樣說服家人的呢?
先想想,木蘭家里有哪些人?指名說。小組討論一下,再演一演。
敢于走上講臺的人是最勇敢的,指名演。師生點評。
三、指導背誦:
1、整體感知:說一說:木蘭是()的女英雄,因為她()。
愿意把木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嗎?那么就讓我們把這個故事記下來吧。誰來告訴大家你平時怎樣來背誦的?(學生自由發言)(看圖來背、多讀多背、想意思來背、抓重點來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師為大家再提供一種背書的方法,動詞串連——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這些動詞連成一條線,就很容易把內容記住。比如,第四段中(木蘭)回鄉,脫、穿上、(將士們)探望、發現。下面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練習背誦。
A、自由背
B、指名背
四、生字教學:
過渡:真正的英雄不僅要勇敢、堅強,還要學知識,學本領,我們來比一比,誰能把這些字寫正確,寫漂亮。
出示生字,將、病。
教學設計方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的意思。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深沉的母愛,喚起熱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播放閻維文的《母親》,出示歌詞: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她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母親)她就是母親,她就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親,走進著名作家梁曉聲的母愛世界,一起去感悟那份濃濃的慈母情。
出示課題:慈母情深,齊讀。
二、感知家窮
同學們課前都已經預習過課文,我們知道事情的起因只是因為一本價值一元五角的書,請問,對于你而言,買一本一元五角的書容易實現嗎?可對于當年的梁曉聲,買這么一本書容易嗎?(不容易)
請你讀讀課文的1~4自然段,從哪些語句可看出買這么一本書不是件容易的事?
(感知家窮、理解失魂落魄。)
一元五角錢在當時究竟意味著什么呢?那個年代,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是20幾元,學生一學期的學費是3元,梁曉聲家有兄妹5人,父親去遙遠的大西北工作,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塊臭豆腐要吃
3頓,舍不得吃炒菜,而母親在一個小廠做臨時工,每月工資只有27元,為了省錢,她每天不吃早飯就去上班。由此可見,一元五角錢對于這個貧寒的家實在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所以母親還從來沒有一次給過我這么多錢。我也從來沒有向母親一次要過這么多錢。正因為此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三、感受母愛
1、梁曉聲太想要這本書了,于是他打算鼓起勇氣向母親要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母親工作的地方看看,自由朗讀5~29自然段,把你看到的感人場面用波浪線劃下來,說說你看到了一個(
)的母親?
2、交流:
⑴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瘦弱、辛勞)
瘦弱的程度怎樣?這么瘦弱的脊背,仿佛在告訴我們什么?極其瘦弱、脊背彎曲、頭湊近(承受生活重擔,辛苦勞作)。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令人心碎。
⑵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疲憊)
母親吃驚地望著我,我又何嘗不是吃驚地望著母親,如果我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也許永遠不知道母親是這樣辛苦地賺錢養家。此時,吃驚的僅僅是母親嗎?大家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達自己的吃驚的?這里連續用了三個我的母親,來反復強調我的那份──吃驚,強調了這就是我親眼看到的母親,她疲憊、勞累。
真想不到這就是我的母親。誰再來讀。
疲憊的眼神告訴你什么?為什么用省略號?
是呀!當我看到母親的時候,我才深深切切地感受到我的母親掙錢是那么辛苦。當你看到你的母親這般勞苦,你的心里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是啊,這般勞苦的母親讓你感到了──心酸,讓你感到了──心疼,更是讓你感到了──深深的敬意讓我們再來讀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
⑶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勞、爭分奪秒、堅強)
讀著,讀著,哪個詞跳入你的腦海,(立刻),立刻出現了幾次?四個立刻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表示?
母親為什么要爭分奪秒地工作?
母親真的不會累、不需要休息嗎?讓我們再來看一段文字(屏幕閱讀)。
課件出示補充資料:
我以為母親天生成就是那樣一個勞碌不停而又不覺累的女人。我以為母親是累不垮的。其實母親累垮過多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我們做夢的時候,好幾回母親癱軟在床上,暗暗恐懼于死神找到她的頭上了。但第二天她總會連她自己也不可思議地掙扎了起來,又去上班
這樣的母親,你還覺得瘦弱嗎?她是堅強的。
讀了這文字,與其說母親是在掙錢,不如說母親是在拼命。
3、面對如此憔悴、疲憊,甚至可憐的母親,我卻來向她要錢,要她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掙不來的一元五角錢。我猶豫了,我有點說不出口了,一起來讀讀這段對話:
母親大聲問:你來干什么?
我
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
我要錢
我本已不想說出要錢兩個字,可是竟然說出來了!
要錢干什么?
買書
多少錢?
一元五角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龜裂是什么意思?請看一雙龜裂的手。(出示圖片)龜裂的手指使你明白了什么?龜裂的手指曾做過多少活?這雙龜裂的手指仍然在做著什么?皺皺的毛票說明了什么?母親掏出給我的僅僅是普通的錢嗎?(血汗、愛、希望)她希望什么?
4、母親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短短的一句話,包含了母親的什么?母親的那句話,時時在我心頭縈繞,時時在我耳畔回旋,時時給我力量,時時催我奮進。
四、總結
慈母情懷是深深的愛,是母親的愛支撐我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所以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這篇──再讀課題。
生活中,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母親的愛,純純若水,綿綿如溪,沉沉似海。再來聽聽這首《母親》,此時此刻,你想對母親說些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如“俄而、欣然、擬、未若”等。背誦兩篇短文。
能力目標:
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發揮想象,學習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事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引導學生敢于跳出書本,形成創造性閱讀品質。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兩個詠雪佳句的評析。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這是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要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文本是敘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著可議論的內容,這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我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來處理這篇課文,利用它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多方討論,交流看法,如《詠雪》中,你認為哪個比喻更好?
3、延伸閱讀法。本文用一課時教讀,如時間略有富余,可從《世說新語》中再選一兩個故事讓學生閱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師:看到同學們一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詩:“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那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有著無窮的機智。”是啊,我國古代文獻記錄中就有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你知道哪些關于聰穎兒童的故事呢?
學生講述自己準備的故事。如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等。
師: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我希望同學們多讀聰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為有自己創見的人才更聰明。今天我們再跟隨古人劉義慶去認識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誰更有才吧!
二、介紹劉義慶及《世說新語》
學生齊讀注解①對劉義慶的介紹,教師補充《世說新語》。
多媒體顯示:《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的。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主要記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的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誕的風氣。被魯迅先生稱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全書有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
三、誦讀文本,復述故事
1、教師教讀
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節奏,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介紹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學好文言文關鍵在于培養語感,而培養語感的第一個好方法就是誦讀。“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師讀。
例句:“謝太傅/寒雪日/內集”體會到:根據文意讀準節奏。
難句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要求:沉醉其中讀出韻味。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要求:
①要有時間、地點、人物。
②講清事情發生的緣由—經過—結果。
2、默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大意。默讀貴在邊讀邊思考,要求學生疏通大意,探究文本。對照注釋疏通大意。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等,然后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質疑探究,深化體驗
同學們想一想,當時外面天寒地凍,謝太傅和家人聚會時屋內的氣氛如何啊?又從那些詞可以看出來呢?快速瀏覽課文。
明確:輕松,歡快,融洽。從欣然,笑樂看出來的。
那么請同學,先齊聲朗讀課文,把那種融洽歡快的氣氛讀出來。等下請三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讀完,提示他們三位都是有才華的文人,謝太傅是長輩,胡兒,謝道藴是晚輩,并且要把謝道藴才女的氣質演出來。(請兩男一女同學表演,并請生點評)
師:同學們表演的很好。其實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而對于文人才而言,吟詩作對定是人生的一大樂事。當謝太傅問:白雪紛紛何所似?時,對于胡兒與謝道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應啊?(生齊:笑樂。)
對,是笑樂,也就是滿意的意思。那同學們思考一下,他是為誰的回答而笑樂滿意呢?(明確:①對他們兩的回答;②笑胡兒,樂兄女;③只為兄女笑樂。)
謝太傅對他們兩的回答笑樂,我們知道這個故事選自《世說新語》,它的作者是劉義慶。那么編著這個故事的作者又覺得誰的回答好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
明確:是謝道藴的好。最后點明她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謝道藴的回答。因為這個故事謝道藴有了“詠絮才”的稱號。
對于他們的回答,謝太傅是一笑了之,編者是贊賞謝道藴的,那同學們覺得哪個回答好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明確:
①從外形上看,雪鹽顏色相進,且撒鹽和雪落下來的姿態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個講究的是意蘊與物象的統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經來了,春天也將來臨,有深刻的意蘊,并且把漫天飛舞的雪花比作滿天的柳絮飄飛,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蘊,而比作鹽則沒有。
五、發揮想象,拓展延伸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能自圓其說即可。胡兒將飛雪比作撒鹽,謝道藴將飛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學們覺得那紛紛揚揚的雪花像什么呢?
同學們也可以試著寫成詩句哦。我們以前學過很多關于雪的詩句,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六、熟讀成誦、快速記憶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想象背誦法背誦課文。背誦有兩個明顯的功能:一、能幫助深入理解內容;二、能提高閱讀翻譯的效果。因此學習文言文最好熟讀到背誦,這對文言文閱讀翻譯理解的益處頗大。背誦文言文不等于死讀硬背,而應講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結合投影想象畫面背誦文章。
七、布置作業,開拓視野
你知道今天的課堂上涌現了一批聰穎機智的同學。但是你知道七歲的王戎為什么在大家競相摘吃李子時而他卻不為所動嗎?你知道十歲的孔文舉面對別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機智應答的嗎?請走進《世說新語》!走進古詩文!
教學反思
對于初一的新生而言,剛接觸文言文,積累字詞是關鍵,講解可以幫組學生積累,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也很重要。這節課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閱讀方式比較單一,文言字詞的講解不是很透徹。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中,我會組織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朗讀,并且要更加仔細的研讀文本,設法對文本進行再創造,發掘文本中有價值的成分。
教學設計方案6
學習目標
1、認識“翻、澆”等8個生字,會寫“拉、把”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獲。
3、愿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聲像引入
邊放動畫課件(或投影)邊講述:很久以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老山羊請小白兔和小灰兔來幫他收白菜,勞動結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給他的一車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菜子拿回家,可到了后來,運回一大車白菜的小灰兔沒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小白兔卻有吃不完的白菜,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26課《小白兔和小灰兔》。(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教師范讀全文。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在要求會認的生字下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朗讀課文,找出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插圖。
4、指名試讀課文,大家評議、糾正。
5、小伙伴或小組合作互查生字認識情況。
a.交流自己會認的字,并說說識記的方法。
b.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娃娃交朋友?為什么?(字詞練習)
如:我最喜歡和“種”交朋友,因為我喜歡種花、種草。
6、鞏固識字。
a.抽讀,快速識記。
b.看字卡說詞語。
7、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生字。(詞語順序可隨意安排)
翻土澆水澆花施肥肥胖饑餓時候等候挑水擔菜
拉力拉開把門把手送給發給活動種花吃飯吃驚
寫字
1、觀察“我會寫”中生字的結構。
如:拉,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你找到每個字關鍵筆畫的位置了嗎?和身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3、重點指導“拉”“把”的寫法。
指導寫好“扌”:橫要往右上斜,豎鉤要寫在橫的右邊,提的傾斜要大一點,不要寫平了。
4、學生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在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讀出感情來,邊讀邊體會內容,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請幾個孩子朗讀全文,大家評議。(儀態是否得體,聲音是否響亮,字音是否準確,情感是否到位)
教學設計方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了解作家作品;積累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認識這篇童話作品的自傳特色;分析文中丑小鴨的的形象及其社會意義;把握文章的主旨。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反復朗讀課文,理清層次;通過交流,理解丑小鴨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通過復述課文,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識丑小鴨是因為心中有夢想有追求,堅持不懈才變成了白天鵝;讓學生在讀中得到啟示:只有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教學重點】
1、理解丑小鴨對自己遭遇的態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
2、理解童話的思想意義。
【教學難點】
丑小鴨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丑小鴨出世后那種丑陋的圖片和成為白天鵝后飛翔在空中的美麗的圖片,讓學生看了這兩個課件后想象由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歷程。
在學生暢想后老師進而導入新課。
二、走近安徒生,了解安徒生的經歷
安徒生(1805~1875)丹麥童話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頭,父為鞋匠,母幫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歲即出外謀生。當過商店學徒、劇院雜役。1827年開始文學創作,寫有詩歌、戲劇、小說、游記等各類體裁作品,以童話創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裝》、《夜鶯》、《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等均為膾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層生活經歷,作品多能站在勞苦人民的立場。暴露統治階級的奢侈、殘暴和愚蠢,描述勞動人民的貧困與智慧。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情節、深刻的內容、簡潔而明快的藝術形式著稱于世。
安徒生一生境況坎坷,他家境貧寒,沒有受過教育。他最初想當一名芭蕾舞演員,后來又想當一名歌劇演員,但都沒能實現。他開始從事創作,但因出身貧賤而不斷遭到別人的嘲笑排擠。但是他毫不氣餒,不寫追求,終于成為一名世界級的童話大師。他這段經歷為他創作丑小鴨這一形象積累了深厚的素材,丑小鴨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動感人。丑小鴨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寫照。正如作者所說“生活本身就是童話。”
三、走近作品,合作探究
1、學生預習課文,弄清下列字詞的讀音和意義:
丑陋 訕笑 嫉妒 迸出 彌漫 來勢洶洶
2、點學生復述課文的故事情節,其余的同學歸納課文的內容:
⑴ 以“丑小鴨的成長流浪”為線索。
⑵ 丑小鴨流落的地方及所發生的故事。
出生地:被嫌棄 受鴨群雞群排擠訕笑 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歡迎他
沼澤地:受歧視 連獵狗都不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和幸福
老農家:母雞和雄貓趕他走
花園里:被贊美
3、用一句話概述童話的內容:
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鴨子,以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后,他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
4、在這些打擊面前,丑小鴨抱什么態度,有什么追求?
在這些打擊面前,丑小鴨始終不屈不撓,相信自己,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一切艱難困苦。他相信即使身處逆境,經過不懈追求。努力進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實現,幸福一定會來到身邊。
5、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丑小鴨對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⑴ 他在農家生活安定下來,但他渴望到水里去游泳,渴望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
⑵ 當他看到美麗的天鵝,從寒冷的地帶飛向溫暖的國度,丑小鴨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興奮,再也忘不了這些美麗的鳥兒,這些幸福的鳥兒。當他看不見他們的時候,感到非常空虛。
⑶ 春天來了,當他又看到三只美麗的白天鵝時,便不顧生死飛向他們。
正因為丑小鴨的對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最終獲得了幸福。
6、你知道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原因是什么嗎?在文找出相應的語句并分析關鍵句子:
⑴ 想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⑵ 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⑶ 只要你是一只天鵝,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
⑷ 他到非常難為情……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也不會驕傲的。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找出重點語句分析議論后作答。
明確: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實際上經過了兩個階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動追求。在老太婆家,它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它并不滿足,它要“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鮮的空氣和陽光”中去,這是它追求美好生活的開始。在見到白天鵝后,它“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興奮”,從此“再也忘不了”它們,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經受了嚴冬的煎熬和考驗,當他一見到久已渴望的天鵝,它的信念更加堅定了,“我要飛向他們”,就算“他們會把我弄死”,也“沒有什么關系”,她不顧生死地飛向他們終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奮斗實現了理想。
7、為什么周圍的動物都認為丑小鴨“丑”呢?你認為他丑嗎?
丑小鴨之所以“丑“,是用鴨氏家族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的;之所以在貓紳士和雞太太眼里是無能的,也是用貓族及雞族的能力標準來衡量的。
第二問讓學生展開討論,不應認為它丑,言之有理即可。
8、丑小鴨留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可板書學生的精彩發言)
⑴ 能夠勇敢地離開那個讓他飽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
⑵ 能夠舍棄所謂的溫暖舒適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⑶ 它對自己的認識發現過程說明,沒有對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經歷那么多的磨練,就不會發 現自己其實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個奇跡。
四、緊扣作品,讀出自己
1、研究探討:
有人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結果;有人說,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軟弱的鴨媽媽趕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會變成白天鵝。你同意哪種看法呢?
(可讓學生展開辯論,通過辯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從而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題)
2、讀完這篇童話,你在思想上得到了怎樣的深刻啟示?
(學生暢所欲言,表明自己的看法。)
3、你有過丑小鴨般的經歷嗎,你又是怎樣面對的呢?請講出來讓我們聽聽,讓我們也學習學習,好嗎?
五、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1、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從下列兩題中任選一題寫片斷作文。
⑴ 丑小鴨與我
⑵ 《丑小鴨》續篇
2、探討:丑小鴨的現實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會其中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尊嚴、逃難、款待、樸實、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結、贊賞、思量、疲憊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許配等詞語。
2.能通過把哈默與其他難民進行比較,從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等描寫中體會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通過對哈默、杰克遜這兩個人物的認識,從中懂得人不僅要有自尊,還要懂得尊重別人。
發展:培養學生的閱讀、想象、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嚴。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解決辦法:采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教學方法】
誦讀法談話法
【教學媒體】
幻燈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課題入文,學習生字詞,能讀,會寫,識記。
2.初讀課文,能讀通、讀順。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請你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年輕人、杰克遜)
【設計意圖】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高年級的重點能力訓練目標,學習內容的解讀應該有一個由整體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邏輯過程,所以在進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讓學生回顧全文的主要內容,同時也鍛煉學生用凝練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欣賞人物--品味表現人物品質的語句。
(一)、找準切入點,表層解讀年輕人。
1.師:這一節課吳老師和大家再次走進這個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者(出示:逃難者)問:看到這三個字,在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那文中又是怎樣描寫這些逃難者的呢?
出示:默讀課文,用線畫出描寫逃難者的句子。
3.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句子(一)
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1)請學生齊讀這兩個句子。
(2)理解詞語:“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3)問:那你能從這些描寫逃難者的詞語中感受到什么?
(4)指導朗讀這兩句話。
教學設計方案9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教學難點:
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具準備:光盤、圖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3半截蠟燭
2、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作為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3、教師質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并通過聯系上下問或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杰克想結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杰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教學設計方案10
一、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二、整體感知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
明確: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來。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明確: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明確: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明確: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二)引導討論下列問題:
(1)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明確: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2)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用的是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發現小潭 篁竹—一水聲——小潭——青樹——翠蔓
隔——聞——伐——取——見(動詞準確) (移步換景的寫法)
(三)討論下列問題:
(1)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2)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3)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亻臺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教學設計方案11
【教學目標】
1、對“棗兒”這一具體事物及劇中情節,語言加以泛化、深化、理解象征意義。
2、體會有象征意味的臺詞
3、理解劇中人物的親情,思考現代人的生活追求。
【教學重點】
揣摩情節、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劇中象征意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實社會中,人們邁步奔小康,在農村不少家庭主要勞動力涌入城市生活,為城市建設作出貢獻,同時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進步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現象,留守家園的老人和孩子,在無盡的思念中生活,他們怎樣寄托這種思念呢?讓我們一同走進戲劇小品《棗兒》。
二、整體感知
1、概述古詩情節:
在鄉間一棵掛滿了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一個撿棗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談,吐露了老人對兒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兒子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反映社會變遷。
2、本文把時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棗兒”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紅棗兒樹下,老人思念親人的場景交待,棗樹為背景,“棗兒”是全劇的標題,并以“棗兒”貫徹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棗兒”進行對話,展開情節。
3、老人有幾次回憶起棗兒小時候的事?他對男孩又是什么態度?他的這些回憶和態度反映出一種什么樣的心態?作者借“棗兒”表達什么思想?
⑴ 兒子“棗兒”一名的來歷;兒子摘棗兒竟然尿了老人一脖子;兒子在棗兒樹下尿尿。
⑵ 老人十分疼愛男孩。
⑶ 老人思念兒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對兒子的愛。
⑷ 作者是借“棗兒”傳達親情,表現對親人的思念。
4、劇中人物各是什么樣的人?
老人:老一輩農民滿懷親情,富有愛心,念舊而傳統,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農村)思念親人,好奇懂事、純真可愛。
5、“棗兒有什么象征意義?
“棗兒”是親情的象征,是故鄉的傳統生活和精神家園的象征。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板書】
背景:棗樹下童謠聲親情
人物:老人:老一輩農民、親情、愛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棗兒:象征親情、故鄉、精神家園
教學設計方案12
精彩的馬戲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動物能表演精彩的節目是演員們訓練的結果。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精彩”、“表演”口頭造句。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段。
教學重點、難點
借助圖畫和課文啟發學生想象動物表演時的情景,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出圖意。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猴、直、緊、演、算”的字形。
(二)“馬戲、好奇、喝彩、哄笑、絕技”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理解題意:
老師要帶同學們看一場表演,什么表演呢?精彩的馬戲表演。板書課題(精彩的馬戲)。
誰看過馬戲表演,什么是馬戲呢?
(馬戲,原指人騎馬所做的各種表演,現在也指節目中有經過訓練的其他動物的各種表演)。
精彩是什么意思?你能換一個詞嗎?(出色、優美)你們想看嗎?
要想看到馬戲表演,首先要過字詞關。
(二)學習生字。
1.自學生字。對照生字表學習,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認為哪些字易錯,在字下邊畫橫線,想一想怎么記住它。
2.匯報自學情況。
應這樣匯報:“猴”字左邊是反犬旁,右邊是“時候”的“候”少一豎。中間不要多加一豎。
直:里邊是三橫,不要寫成兩橫。或“真”去掉“八”。
緊:左上是兩豎,不要寫成“忄”。第七筆的點不要丟掉。
演:右邊是“宀、一、由、八”組成。不要丟掉“一”。
算:中間是“目”,不是“日”。下邊“廾”,不要寫成“丌”。
“戲、扮、熊、狗、叔”幾個字,可讓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熟字自己分析、記憶字形。
3.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讀。(猴子 小狗 黑熊 算術 叔叔 緊張 打扮 表演 馬戲 直立)
(三)指導學生查字典,理解以下詞語。
好奇: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
喝彩:大聲叫好。
絕技:沒有人比得上的、獨一無二的技藝。
(四)讀課文。
1.讀準字音,句逗分明,速度適宜。
“好奇”的“好”是多音字,讀hào。
“喝彩”的“喝”也是多音字,讀hè。
“蹺”讀“qiāo”不要讀成“qiào”。
“瞅”讀“chǒu”不要讀成“cǒu”。
“算”讀“suàn”不要讀成“shuàn”。
2.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第一幅圖:猴子表演爬竿。
第二幅圖:黑熊表演踩木球。
第三幅圖:山羊表演走鋼絲。
第四幅圖:小狗做算術,猴子騎車,馬鉆火圈,都挺有趣。
(五)指導書寫。
1.重點指導“猴、緊”二字的書寫。
(1)“猴”左中右結構,中間的“亻”旁,寫在豎中線上,三部分要寫緊湊。
(2)“緊”上中下結構,中間“幺”要緊湊些。
2.寫其他字時,要注意看生字表,看清每一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寫時,寫出筆鋒。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動物能表演精彩的節目是演員們訓練的結果。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指導背誦課文第四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借助圖畫和課文啟發學生想象動物表演時的情景,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出示字詞卡片(猴子 小狗 黑熊 算術 叔叔 精彩 好奇 緊張 打扮 表演),指名讀、開火車。(一個接一個)
同學們已順利地通過了字詞關,可以觀看馬戲表演了。
(二)看圖學文,理解文意和圖義。
1.出示第一幅圖:
(1)你們看,這是什么節目?
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
猴子表演什么節目?板書:猴子爬竿
(2)猴子是怎樣表演節目的?指名讀2~4句。
學生評讀。
結合圖說一說倒豎蜻蜓是怎樣的?
(頭朝下,腳朝上,用手支撐著身體倒豎起來。)
圖文結合說一說從哪兒看出猴子的樣子很頑皮。(眼睛瞪得圓溜溜的,還好奇地瞅著觀眾;穿著衣服,打扮得像個小孩;下肢自然分開,保持平衡;上肢緊緊抓住竿子,尾巴翹著……)讀2、3句。(這兩句具體寫出了猴子是怎樣表演的。)
(3)觀眾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應呢?
讀第4句。
為什么觀眾會哈哈大笑?(看圖說意思)
(4)指名有語氣讀這段,小結本段寫法:先說表演什么節目,再講是怎樣表演的,最后講了觀眾的反應。
2.出示第二幅圖。
(1)看圖說說,這是誰表演什么節目?
(2)看書第3自然段。黑熊表演了什么節目,它是怎樣表演的,觀眾有什么反應?默讀標出記號,(節目名稱畫“ ”怎樣表演的重點詞下點“.”觀眾反應下畫“
(3)匯報自學情況。
重點:看圖觀察黑熊的表情,說說從哪兒看出它很緊張。
說說“哄笑”的意思,再說說觀眾為什么會哄笑。(哄笑,許多人同時大笑。)
(4)指名讀第3自然段,評讀。
(5)練習填空:
笨重的(黑熊)(小心)地踩著木球,滾過中心點,是多么(緊張)啊!3.自己看圖學文,讀懂第4自然段。
(1)方法:山羊表演什么節目,怎樣表演的,觀眾有什么反應。
同桌討論自學情況。
(2)投影出示兩句話。
讀兩句話。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細細,寫出了山羊在什么樣的鋼絲上走。穩穩當當,寫出了山羊走得怎么樣。走過來走過去,寫出了山羊怎么走。)
師小結:通過比較,我們認為第一句寫得好,使我們感受到山羊表演得很精彩。讀書上的1、2句,試背誦。
(3)山羊還表演了一個絕技,什么叫“絕技”?
(沒有人比得上的、獨一無二的技藝)從哪里看出山羊表演的是“絕技”?(圓板小;四只腳都踩上;圓板插在鋼絲上會搖晃。)
小結:山羊表演了高難度特殊的技能,所以叫“絕技”。
(4)什么叫喝彩?(大聲叫好)學一學怎樣喝彩。
(5)嘗試背誦。
先分部分讀一讀。
再分部分背,同桌互背、齊背、比賽背。
4.出示掛圖三。
看圖,說說還有哪些動物表演了什么節目。指名讀第5自然段,說說為什么動物們表演得這么精彩。
5.總結:我們今天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表演,給我們帶來了歡樂。我們知道了,小動物們之所以能表演得這樣精彩,離不開馬戲團的叔叔、阿姨們的辛勤訓練。因此我們應向叔叔、阿姨說一聲:“謝謝!”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復習課文2、3、4自然段的寫法,任選一個節目,學說一段話。
(二)練習用“精彩”、“表演”說話。
(三)鞏固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著2、3、4自然段的寫法說一段話。
(二)練習用“精彩”、“表演”說話。
三、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
請同學當評委打分。標準是:讀音準確、聲音洪亮、有語氣、句讀分明、速度適宜。
(二)檢查背誦第4自然段。
同桌互背、老師指名背。
(三)復習2、3、4自然段的寫法,學說一段話。
1.2、3、4自然段的敘述方法是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
2.任選一個節目,想象一下表演得怎樣精彩,說幾句話。(可以是馬鉆火
圈、小猴騎車、小狗做算術??)。
(四)練習用“精彩”、“表演”說話。
1.想詞語是什么意思?
2.看詞語在文中哪句出現。
3.自己說一句。
(五)練習。
1.連線:
精彩的
圓溜溜的
細細的
頑皮的
笨重的
2.填空:
( )地走著
( )地瞅著
( )地移動
3.選擇正確讀音畫√。
蹺蹺板(qiāo qiào)
哄笑 (hōng hng)
喝彩 (hè hē)
好奇 (hào hǎo)
眼睛 鋼絲 馬戲 黑熊 猴子
教學設計方案1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系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系。
【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心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本單元為我們展現的是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展現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因此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品味優美的語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從而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鍛煉學生發現美的眼力,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更加關注自然和環境,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也是本文的重點。
【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板書: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
1、正音: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小黑板顯示)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學生試讀,師生糾正,學生齊讀)
幽徑(jìng) 唱和(hè) 湛藍(zhàn) 梔子(zhī) 玄奧(xuán) 清澈(chè) 禪心(chán) 犬吠(fèi) 憔悴(qiáo cuì) 樹冠(guān) 凝靜(níng)
2、教師范讀:初步感知課文,激發學生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
1、我在山中主要拜訪了哪些朋友?
學生討論后明確:
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云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后歸納: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后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后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k11-018.jpg;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體驗與反思
我們隨著作者帶著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師小結:
當你帶著好奇和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教學設計方案14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順暢地誦讀全詩并當堂背誦第二節; 2.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3.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導入。
二、誦讀鑒賞:
(一)范讀全詩,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二)討論精講,點撥要點
《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共同點?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同是天涯淪落人”。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用原詩文回答,齊讀相關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1)讀序與第三節相關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京倡商婦怨
2)讀P53注釋②、序、第一節與第四節相關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京官謫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系在一起?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所言: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動)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別離情。
5.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
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
6.是什么樣的琵琶聲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聞琵琶是什么樣的聲音,不知道,但可以從兩人當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調:悲涼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顯然是借彈琵琶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歡慘將別”的主、客的情緒受到觸動,加重了離愁,以至“主人忘歸客不發”。
2)一聞琵琶聞聲不見人,二聞琵琶見人再聞聲。第二節是重點精彩詩節,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彈奏情形和樂聲變化。(分層導讀,達到背誦)
①找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名句,體會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場,舉止端莊,神態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
②誦讀描寫彈奏情形的詩句,分析描寫內容和表現力。調弦定音,非同凡響,聲中含情;信手續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彈奏名曲,技藝高超。雖沒有具體描寫樂聲,卻為下面具體描寫樂聲做好了鋪墊。
③鑒賞具體描寫樂聲的詩句:詩人是用什么手法來描寫樂聲的?
借助語言的音韻摹聲,兼用比喻、通感加強其形象性。對照注釋,結合作比事物特點,體會比喻所表現的樂聲特點;依據樂聲特點體會樂曲的發展變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試畫曲線圖示樂曲發展變化)旋律變化,心潮起伏。
樂聲造像:琵琶女身懷絕藝,心懷哀怨。
3)三聞琵琶,為何“凄凄不似向前聲”,詩人“淚濕青衫”?琵琶女聽到詩人傾訴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淪落,又悲詩人的被貶遭際,所以樂聲更凄悲;詩人由琵琶女的傾訴,想到自己的被貶,既悲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悲自己的謫居荒僻之地,所以淚濕青衫。兩人感情更加相通,達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結,強化感受
全篇寫音樂三個回合:一聞樂,聞聲不見人,情相觸;再聞樂,見人再聞聲,情相通;三聞樂,知人重聞聲,情相融。琵琶聲中塑造出詩人自身橫遭貶謫、抑郁寡歡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淪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淚中表現出詩人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在天涯。作者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毛澤東《讀注釋唐詩三百首》批語)
讀《琵琶行》有感: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韻依依。樂天潯陽聞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識。寄語天涯淪落人,莫愁前路無知己。附板書設計:白居易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教學設計方案15
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5課。本單元課文都是以快樂的夏天為專題組織材料的,內容豐富。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觀察夏天的景物、氣候,體會夏天的美好。《夏夜多美》既寫了夏天的美景,又寫了夏天的情趣,是一個童話故事,旨在讓學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設計理念
根據課文設計了師生合作表演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童話世界,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符合一年級學生好奇、注意力不易長時間集中的特點。同時引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進一步地了解課文內容。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朗讀、分角色朗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都愿意參與教學活動。學習我會認的字,讓學生充分動起來,使自學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蓮、哭等13個生字,會寫她、他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夏夜的美。
3.體會助人為樂的精神美。
4.保護環境、愛護昆蟲。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夜晚,(板書:夏夜)誰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書:多美)這么美的景色我們應讀出美感,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童話故事中,讀準字音。畫出生字新詞,可以找朋友幫助解決。
(2)用________畫出你覺得最動人的句子。
(3)師:下面,我們來聽課文錄音,看誰最先聽懂課文中的故事。簡單扼要地講給大家聽好嗎?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把學生的自學落到實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轉換角色,細讀課文。
(1)師:課文哪些地方你覺得最動人,讀給同學們聽。(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
(2)想像讀:教師范讀,請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評價讀:師:請小朋友讀倒數三個自然段。師:你們讀老師來想像,好嗎?老師要根據你們是否讀出夏夜的美來評價。
(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當中去,先齊讀,再請有信心讀好的學生讀,教師指導。)
四、分角色朗讀,體會夏夜美。
出示字幕動畫課件,師生分角色朗讀。教師扮演睡蓮姑姑,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小螞蟻、小蜻蜒、螢火蟲、旁白。
【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這充分考慮了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好動、喜歡小動物等,學生對分角色朗讀非常有興趣。】
五、歌謠識字,好記好認。
1.師:我們分角色朗讀得真不錯,有幾個生字朋友不知你們剛才認識了沒有?
2.教師加上動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蓮剛閉上眼睛,就被嗚嗚的哭聲驚醒了。她睜開眼睛一看,是一只螞蟻趴在一根水草上。
學生根據字意做動作,閉上眼睛做睜開的動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螞蟻掉進池塘的樣子。
3.教師加上動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來吧!睡蓮彎彎腰,讓他爬了上來。
學生根據字意加動作,學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師一起前后左右動一動。伸出手做爬的動作。區分趴、爬。
4.教師根據字意講解。
出示時字。師:大家認識嗎?時間的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同學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天。(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詳細說明。)
5.教師出示帶拼音我會認的字:蓮、哭、根。認字,組詞,請學生根據課文說一句話。
6.教師加上動作描述:睡蓮姑姑彎彎腰,讓小螞蟻爬了上來。小螞蟻如何做的?
出示第9段落:小螞蟻非常感激,連聲說:謝謝您睡蓮姑姑。師生達成共識。
7.歌謠:感激,感謝要有心,誠心才感人。感謝有言行,謝謝最好聽。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把重點字、詞通過表演加以理解,把抽象的文字還原成活生生的情景。】
六、師生共同表演,走進童話故事。
師:說一說當你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你怎么做的?(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給予表揚。下面我們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們的表現如何。
出示頭飾:老師來扮演睡蓮姑姑好嗎?誰愿意扮演小螞蟻、小蜻蜒、螢火蟲。(幾名學生分別擔任角色。)其他同學你喜歡哪個角色就分別為他們鼓勁。
【學生對這一環節的設計很感興趣,態度積極,滿懷熱情,進一步了解了課文內容。】
七、小結。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這篇童話故事,從中我們知道,得到他人的幫助要有禮貌地表示感謝。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如何表現?對,要伸出友愛之手。大家相互幫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麗,你們說是嗎?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一個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靜悄悄的。一只小螞蟻不小心掉進池塘里,大家想一想是誰救了他?
二、出示頭飾,板書。
出示睡蓮姑姑。師:她怎么救小螞蟻的?(學生表演睡蓮姑姑說的話。)
出示小蜻蜒。師:他如何幫助小螞蟻的?(學生表演小蜻蜒送小螞蟻回家。)
出示螢火蟲。師:他做了什么呢?(學生表演螢火蟲飛來點起小燈籠。)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上一節課的內容有所回顧,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也起到上下文銜接的重要作用。】
三、出示字幕,質疑解疑。
教師表演引讀:小螞蟻爬上飛機
學生表演補充:螢火蟲在前面點起了(亮晶晶的)小燈籠。
師:飛機是真的嗎?在課文當中指的是誰?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飛機,所以加上號。
教師表演引讀:蜻蜒飛呀飛,飛過
學生表演補充:飛過(青青的)假山,飛過(綠綠的)草坪,飛到一座花臺前,小螞蟻到家了。
師:小螞蟻高興嗎?為什么?到家了,大家都幫助他,睡蓮姑姑、小蜻蜒,還有螢火蟲。幫助小螞蟻回家,他們也很高興。看到他們互相幫助你高興嗎?
再讀:讀出夏夜的美,讀出小螞蟻到家的喜悅心情。
教師表演引讀:星星看見了
學生表演補充:(高興地)眨著眼睛。
師:星星看見了為何高興地眨著眼睛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師生共同表演:啊,(多美的)夏夜呀!
師:夏夜哪兒美,課文中怎么說的?只是講了夏夜景色美嗎?在夏夜景色美的烘托下,還體現了哪兒美?體現了小動物們相互幫助的品質美,這深深打動了星星,他高興地眨著眼睛。
【這一環節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體現小動物們的高貴品質,學生從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了解學生掌握課文的情況。
1.出示習題,填上恰當的詞語。
多美的( )
高興地( )
綠綠的( )
青青的( )
亮晶晶的( )
彎彎的( )
靜悄悄的( )
嗚嗚的( )
師: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怎么說的。
2.出示習題,你會連線嗎?
3.指導我會寫的字。
教師板書講解:她,女字旁,女同學用她來代替最合適,還有誰適合?媽媽、阿姨、姥姥、女老師等。為了區分男、女,男同學用哪個她、他?都有誰合適用他呢?爸爸、叔叔、爺爺等。
師:請用送、過組一個你最想組的詞語,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
師:請你說一句話,要求是句子中帶有時、讓這兩個字,看誰說得通順、流利。最后學生在書上書寫生字。
五、運用新詞語,我說夏夜美。
師:剛才同學們詞語搭配得很恰當,句子說得很通順、流利。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描述一下我們身邊的夏夜美景嗎?看誰描述得最美。
教師出示圖片:星空、花園、池塘、街道。學生也可以不受約束,自由表達。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示、補充,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示,讓語言更加完善。)
六、總結。
師:大家描述的夏夜真美呀!讓我們期待夏夜的到來吧!讓我們身邊經常有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讓月亮笑起來,讓星星高興地眨著眼睛,這樣夜色會更美。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12-23
《口技》教學設計方案06-12
《爭吵》教學設計方案06-13
《組歌》教學設計方案06-12
《公輸》的教學設計方案06-13
《春酒》的教學設計方案06-13
《畫風》的教學設計方案06-14
《山雨》教學設計方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