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設計方案

時間:2022-07-07 18:34:55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精華】設計方案錦集6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設計方案錦集6篇

設計方案 篇1

  ——庫車縣氣象站考察

  地理第二課堂即地理課外活動,是與地理課的課堂教學相對而言的,它是第一課堂的延續和補充,兩者相輔相成,不能互相代替。沒有第一課堂,就不能保證學生獲得一定的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沒有第二課堂,就會使“因材施教、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受到影響。我們應“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學習和興趣,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熱情,學好地理這門科學。

  依據上述精神,結合高二學生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初步學習了《地球上的大氣》,我設計了以下的第二課堂。

  一、活動目的

  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懂得多渠道收集課外資料,懂得展示美的事物,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也越來越強,因此計劃到庫車縣氣象站參觀和學習。

  二、活動方式

  以班級為單位,根據學生自愿組合的原則,8-10人為一組,組內選擇主要負責人。內容有兩個,一是地理教具DIY,二是爭當天氣預報員。每一組只能選做其一。

  三、活動內容

  1、地理教具DIY

  1)目的: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制作關于地理方面的教具,既能感受DIY的樂趣,又可以在制作過程中了解地理知識、原理,在學習中享受樂趣。

  學習完“地球上的大氣”一章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南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掛圖。在制作過程中,使學生充分的理解并掌握南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與高、低壓、地轉偏向力的關系,效果應該不錯。

  2)工具:剪刀、鉛筆、鋼筆、彩色筆、顏料、硬性紙張等。學生可以自由創意,自由選取工具進行創作,版面美觀、立意新穎的隊伍

  取勝。

  3)要求:圍繞南北半球的氣旋、反氣旋為主題,設計相關的掛圖。自由創作。

  4)獎勵: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其余為優勝獎。頒發獎狀。一等獎的作品將掛在教室展覽。

  2、爭當天氣預報員

  1)目的: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聯系實際鞏固學到的氣象氣候方面的基礎知識,又可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同時,也培養鍛煉了學生的氣象觀察能力。

  2)形式:參賽的小組稱呼為氣象觀測小組,根據當地氣候氣象諺語:讓小組成員觀察預報當地的氣候、天氣,如氣候預報,“雷打清明后,洼地能種豆”。“春雨漸暖,秋雨漸寒”。氣象預報:“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要來到”等等,

  3)要求:各小組積極搜集氣候氣象諺語的資料,越多越好。資料統一交給組長進行參賽。(參賽前資料要注意保密哦)以搜集的資料豐富度,參賽者對諺語的解釋清晰度為主要評判標準,最重要的還是看誰說的諺語最多者取勝。

  4)獎勵

  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其余為優勝獎。頒發獎狀。

  四、活動時間(待定)

設計方案 篇2

  一、引言

  班級是學校最基本教學和育人單位,班級班風、學風的好壞,凝聚力力、歸屬感的強弱,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會經常面對在思想、心理及行為等方面出現問題的學生,然而,單純的灌輸式、說理式的教育不但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反而引起學生的反感和不滿。實踐證明,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技術和方法,教育和引導學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團體心理輔導的內涵與優勢

  (一)團體心理輔導的內涵

  團體心理輔導是班級管理和建設的有效手段,它是讓團體成員在游戲的過程中“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獲得良好的適應能力與發展的助人過程”1,這種寓教于樂的輔導形式頗受學生的喜歡和認可,同時,發揮了較好的教育、預防、發展和治療功能,活動效果明顯。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環藝123班開展的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主要包括提高班級凝聚力、促進人際交往、實現自我成長、有效管理情緒四個方面。

  (二)團體心理輔導的優勢

  在班級中運用團體心理輔導,相對于傳統的個別咨詢或集體講座、授課,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團體心理輔導一般都會采取各種趣味游戲活動,更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個人更容易被團體的氛圍所感染,指導者與全體成員之間是互相接納、信任的,團體氛圍和諧融洽。其次,團體輔導的對象是全班同學,指導者是班主任,對象穩定、過程持續,更易于組織和實施;同時,針對共同存在的問題開展輔導活動,既省時省力,提高效率,也更便于跟蹤和總結,活動實效性明顯提高。

  三、團體心理輔導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一)提高班級凝聚力

  為了讓同學們更快的適應學校,適應新的班級,提高班級凝聚力和吸引力,筆者開展以“相聚環藝123,相親相愛是一家”為主題的輔導班會課。首先,在熱身環節,通過“互幫互助”按摩操、“大風吹”、“進化論”三個游戲進行把原先嚴肅拘謹的氛圍徹底打破,同學們進入了歡動、愉悅的團體氛圍。緊接著,通過三輪“尋找有緣人”的游戲,讓同學們互相自我介紹,分享自己的大學心愿和目標,達到增進了解、彼此互相激勵的目的。再通過“馬蘭開花,尋找我家”的游戲,讓同學們體會“孤獨”和“找到家”的感覺,體會被拋棄的孤獨和無奈,被接受的溫暖和感動,引導同學們學會彼此關愛。最后,分組進行“姓名疊羅漢”、“團隊大比拼”的游戲,讓同學們明白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道理。在最后的交流分享環節,同學們都表示班會課的形式很新穎,玩的很開心,也認識了很多新同學,感受到了班集體的溫馨有愛,收獲很多感悟很深刻。

  (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班級管理中,關于人際交往的問題表現的愈發明顯。有拉幫結派的、有小打小鬧的、有“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有交往不自信的、有不懂得人際交往藝術的,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困惑,筆者開展了一期以“坦誠接納、有效溝通”為主題的人際關系成長團體心理輔導。首先,學會理解他人。筆者通過組織“橫渡鯊魚河”故事的辯論會,使同學們自己認識到:原來改變他人是極其不容易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價值觀形成的背后都有深遠的原因,觀點本身沒有對與錯之分,學會站在他人的視角看問題時才能夠更好的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同樣如此。其次,學會傾聽與表達。筆者重點進行了“我說你畫”的游戲。使同學們明白到:溝通是一門需要互相表達與傾聽的藝術。如果不會表達,那么其必然無法溝通,不會傾聽就更談不上溝通了。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要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再次,學會坦誠接納。先采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同學們體驗交往中的問題和困惑,再通過溝通五步法的技巧進行溝通模擬,體會二者的差別,認識到溝通需要彼此坦誠、尊重,一些同學活動現場就主動承認錯誤,坦誠表達自己的不足之處,把以前的誤會和矛盾都化解開了。最后進行了“信任之旅”的游戲,讓同學們通過助人與受助的體驗,增強對他人的信任和接納。

  (三)實現自我成長

  在實際的工作中,有的同學過分關注自我的感受卻經常忽略他人的感受;有的同學對自我毫無認知,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和目標在哪里,參加社團及選修課程都是隨波逐流;有的同學自我認知存在偏差,稍微遇到些困難和挫折就內疚、不安,缺乏自信,不能正確客觀的評價自我;還有的同學自控力較弱,懶散缺乏自律意識,時不時的犯點錯闖點禍。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開展了一期以“探索自我,實現成長”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首先,學會認識自我。通過重點進行“假如我是……”的游戲,讓同學們學會認清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引發對自我的思考。并進行了“優點連環炮”游戲,讓同學們感受了一下他人眼中的自己,發現自我的價值和優點,增強自信心。其次,學會探索自我。重點進行了“心理自畫像”活動,讓同學們畫出一個關于自己的場景,一個以前的自己,一個現在的自己,一個未來的自己,通過這個游戲讓同學們回憶過去,思考現在,展望未來,更深入的探索了自己的內在需求。之后進行了“我的選擇”游戲,幫助同學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并在體驗喪失的過程中學會珍惜和擁有。最后,學會規劃自我。重點進行了“人生墓志銘”游戲。包括寫出自己人生的最大目標,不同年紀希望取得的成就,對社會、對家庭的貢獻,并進行討論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有的同學會總結自己人生中的遺憾和不足,希望制定更好的計劃并實施,讓人生更加充實豐滿;也有的同學們明白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

  (四)有效管理情緒

  生活中難免經歷挫折和困境,如考試不過、失戀、競選失敗、人際矛盾等等,有的同學不懂得表達宣泄情緒,往往壓抑,久而久之就消極低沉,抑郁寡歡,嚴重影響了個人的身心健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學會宣泄負面情緒,以積極、樂觀、自信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挫折,是每位同學都需要學習的。為此,筆者開展了有關情緒管理的團體心理輔導。首先,學會理解情緒。通過“情緒接龍”的游戲,讓同學們體會各種不同的情緒。其次,學會處理情緒。重點進行了“情景大考驗”游戲,列舉出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困惑問題,由各組同學上臺表演,并交流情境中的表演者的情緒如何?再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同學們從他人身上學到了許多處理不良情緒的好方法。再次,學會管理情緒。重點進行情緒表達訓練,讓一名同學表演自己穿衣服并詢問大家意見的情景,三個同學分別進行不同的回應,討論哪種方式更好一些?為什么?由此引發大家多情緒表達技巧的大討論,最后進行總結,教導大家在情緒表達中要真誠,考慮他人感受,在語言、非語言、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方面都要有所注意。最后,讓同學們體會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緩解自己的緊張、焦慮情緒。

  四、團體心理輔導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團體心理輔導對班級建設和管理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在實踐中也面臨以下問題。

  (一)指導者缺乏專業培訓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指導者的技術水平、人格魅力對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作為班級管理的班主任,絕大多數是來自管理人員或專任教師,由于絕大多數都不是心理學背景出生,許多班主任都不會組織和策劃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缺乏系統、專業的培訓,再加上教學科研工作的壓力大、任務重,用于創新班級管理的思考和實踐時間就更少了。現實中,更多的班主任還是采取理論灌輸、批評說教的比較多,學生逆反情緒大,實效性差。

  (二)方案設置難度大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一般都有20-50人不等,既要照顧到每個個體,又要顧整個團體,這就要求指導者在活動主題、環節設計、游戲內容、語言表達等方面,都要精心策劃和實施。同時,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學生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行為問題也錯綜復雜,如何因材施教,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無疑是對指導者的極大挑戰。

  (三)活動場地器材不足

  團體心理活動不僅需要好的指導者,更需要活動場地、器材設備、游戲道具等硬件設施的支持。需要有專門的團體輔導活動教室,配備可移動的椅子,可播放視頻、音樂的電腦、音箱等,教室內的環境布置需要寬敞、明亮、干凈和溫馨。同時,每個不同的游戲內容還需要不同的道具和素材。由于經費投入的不足,導致硬件設施配置不完善,也影響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正常開展。

  五、團體心理輔導改進的建議

  (一)加大經費投入

  首先,加大對師資培訓經費的投入,尤其是輔導員、班主任等一線學生教育工作者,使他們能夠策劃較好的.團體輔導活動方案,具備較強的指導能力。其次,增加對活動場地設施的投入,為各系部、各班級、各學生群體順利開展團體輔導活動提供充足的場地和活動空間,購買活動器材。再次,加強對團體心理輔導在學生教育和管理中運用的研究投入,特別是研究出具有推廣價值的團體輔導活動方案,易于操作的評價系統。

  (二)在活動過程中注重分享和引導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形成內化的自覺行為。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中,要注重多提開放性問題引發同學們積極思考,鼓勵同學們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時,班主任自己也要積極參與到同學們的討論中,充分尊重學生,注重多傾聽、多引導,避免評價和說教,引導同學們自我覺察和學習。

  (三)在方案設計上有計劃有目標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活動方案的設計。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設計中,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計劃,是指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既要注重解決突出的主要問題,又要與當前院系學生工作的重點相結合,將輔導活動分為若干個單元由淺入深逐步推進。有目標,是指盡量做到使用的每個游戲都有意義和價值,同時,要在團體心理輔導結束后進行意見調查和跟蹤反饋,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逐步提升輔導效果。

  (四)堅持團體輔導和個別談心相結合

  團體輔導有吸引力強、效率高、省時省力的優勢,但個別談心仍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只有通過多次的多個的個別談心,才能發現和總結出共同的問題,進而制定相應的團體輔導方案。另一方面,團體輔導結束后,還需要通過個別談心進行跟蹤和反饋情況,以便總結經驗和不足,改善下一次的團體輔導。特別是因種種原因不能全面投入到團體中的同學以及問題特別嚴重的同學,只有通過個別談心談話的方式幫助其進一步處理。

  六、結語

  團體心理輔導對班級管理有積極意義,因此,加強對團體心理輔導在班級管理中運用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特別是研究出易于操作的效果評價系統和具有推廣價值的輔導活動模塊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者的共同努力。

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后,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絕句》教學反思

  寬城區蘭家中心校

  高明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

  一、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二、結構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域,既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成了這首詩內在的結構美,耐人尋味。

  三、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著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但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不需要對古詩了解得多么透徹,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并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詩句的意思我給學生設計了兩個梯度:這首詩的前兩句意思淺顯,所以在教學設計時讓學生自己來說,后兩句意思學生比較難以表達,所以以老師的講解為主。整首詩四句話的理解,我都是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體會。如:在教學第一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讀著這首詩,我們一起跟著大詩人杜甫去他的家鄉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時正是陽春三月,天氣晴好,微風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讀詩文,忽然聽見窗外鳥叫的聲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見了什么?在教學第二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我們再隨著杜甫的眼睛往高遠的藍天看看,又看見了什么?在教學第三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讀了這兩行詩,我們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生機勃勃,春意融融。這時詩人杜甫往遠處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學第四句時我是這樣設計情境的:這時詩人又低頭一看,門外的江面上停著一艘艘船。猜猜哪個字是“停”的意思?這些船都是從遙遠的東吳行駛而來的。哪個詞說明這些船行駛的路途很遙遠?我們的眼睛始終跟隨著大詩人杜甫的眼睛去觀察,去體會,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點,然后進行說話或寫話訓練,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剛研讀文本時,沒發現有什么空白點,但隨著研讀的深入,發現文本的空白點還是有的,如第一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里就含有說話訓練點,這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不就是在歌頌美好的春天嗎?于是在學生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后我設計了學生想像說話: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飛來飛去,跳來跳去,嘴里不停地鳴叫著,好像在說——。

  課后,大家提了條非常好的建議:在背誦這個環節中,如果讓學生跟著情境背誦,把原來的配音去掉,那這個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這個課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會更好。真是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無比啊!

設計方案 篇4

  一、改造目標

  通過開展高速公路沿線村鎮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使我鄉高速公路沿線村容村貌明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進,公共服務配套進一步完善,打造山青水秀、生態良好、環境優美、自然和諧的新農村。

  二、改造范圍

  沿線300米可視范圍內的村。

  三、改造內容與標準

  實施高速公路沿線村鎮建筑物立面裝飾工程,通過統一建筑風貌設計進行合理改造,構建布局合理、綠色生態的新農村形象。

  (一)沿線村莊舊民房的改造,要統一建筑形態風格、色彩,體現地方特色。對已采用外墻磚等飾面材料的房屋建筑要進行清洗,無飾面材料的房屋建筑提倡統一采用外墻涂料涂刷,屋面以坡屋面改造為主,做到可視外立面無毛坯墻面,無亂涂寫,裝飾格調統一。

  (二)沿線村莊新建的建筑物,要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筑風格,杜絕零散建房、設計隨意、樣式雜亂的現象。

  四、進度要求

  高速公路大源段沿線村鎮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全部要在12月底前完成。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為加快推進農村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決定成立大源鄉鄉農村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二)措施保障

  1.強化組織。各有關村(場)要把農村建筑物立面改造納入今年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村書記親自抓、負總責,主任具體抓,靠前指揮。鄉里將農村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列入今年新農村建設對村(場)考評內容中。

  2.營造氛圍。各有關村(場)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中來,促進居住環境的改善。

  建筑物立面改造具體實施方案

  朗昇空間建筑公司,多年來在立面改造這塊有著豐富的設計經驗,設身處地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設計顧問服務,每一項目都經過專家設計組的討論和電腦效果圖或模型效果圖體現,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以完全符合客戶需求與品位。

設計方案 篇5

  建設方案設計意指投資項目前期研究中,通過對項目方案的設想和構思,形成項目建設方案的一項重要工作,包括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原材料和燃料動力供應方案、工藝技術和設備方案、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方案、環境保護措施方案以及項目進度計劃方案等等。

  在對擬建項目取得市場、資源等研究的階段成果,并初步研究項目戰略和投資控制意見后,就應開展項目的建設方案設計。

  在建設方案設計過程中,本書其他章節所述的各項工作應繼續深化并加強同建設方案設計的溝通,以使項目既符合法規要求,又盡可能在工程和財務等方面均可行,全面實現項目目標。

  建設方案設計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1)在市場、資源研究的基礎上,深入進行研究并提出實現項目目標和項目戰略的工程和技術方案。

  (2)為投資估算、項目融資、成本分析和財務評價等后續分析工作提供條件。

  (3)建設方案設計中反復開展的技術、經濟比較,在逐步完善設計方案的同時,實現項目優化。

  (4)為項目的初步設計提供全面的基礎方案和依據。

  (5)有利于項目實施階段的工作(資金籌措、技術貿易、設計、設備和材料定貨、施工和安裝等)的醞釀或準備。

設計方案 篇6

  廣東版高一課標教材《語文》(必修1)選了屈原《離騷》片段,內容和人教版原先的選段不同,具有相當的難度。剛接觸時,學生和老師都不知如何下手。因為內容的生澀,大多數老師就選擇了讀,但學生讀的欲望不強,目標不明,所以熱情不高。學習停留在知識層面,如生字詞、修辭手法、象征意義等。

  我帶學生學習此課,選擇從人物形象出發:屈原是誰?我們生活中現在哪些傳統和他有關?你從什么渠道獲取過關于他的信息?他給你的原有印象是什么?

  關注人物和事件,是學生本能的興趣。問題以發散的方式由學生去展開,在七嘴八舌中大家勾勒出屈原的最初形象。老師并不下結論,而是直接將興趣引入課文。

  有學生說《離騷》是屈原的精神自畫像。也有學生說因為“君不圣,相空賢”,他要苦求美政;信而疑,忠被謗,他要宣泄憤怒。

  然后迅速切入文本,按照“五讀”的環節完成本課的學習。

  一讀:

  整體感受他是怎么畫自己的,或者說他是怎么苦求或宣泄的?按照自己的感覺誦讀課文,把第一遍閱讀的感受告訴同桌。

  用分享的形式來完成初步感知,給學生思維的碰撞搭建了第一個平臺,這是最基本的合作。深淺、對錯、好壞姑且不論,不以老師意志或教參意志僵化約束學生的感受,這種感知體驗的過程正是學習的要素之一。

  學生說得很亂,也有說得離譜的,還有自己找參考資料來照本宣科的。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在這個環節中得以體現。

  二讀:

  老師富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并提出兩點要求:一是根據老師的朗讀在原文中畫出節奏符號(斜線)和重音符號,并在不會讀的、容易錯的字詞上標注拼音;二是感覺一下《離騷》的句式有什么特點。

  這樣,把生字詞所在的句子自然地提出來解讀,就生成了一些問題。

  如“孟陬”就引出了屈原的出生問題,引出了“血統、出身、氣度、名字”等,由內容的描述自然轉到去探究內容背后的東西,完成內容到內涵的自然過渡,并且就勢而問“為什么”,學生思路活躍而不混亂,就慢慢梳理出“非凡—非凡人—非凡責任”的初步結論。

  至于句式,學生最容易發現的便是“兮”字,由“兮”字生成新的問題:為什么用這么多“兮”字?首先學生解釋這個字(楚地方言“啊”),教師適時帶出文體知識(楚地特色;楚辭代表作,二句成對,四句成節等)。然后學生由教師的朗讀想到抒情性,教師再適時穿插文學常識(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浪漫主義杰作等)。下面一個問題也就自然生成了:按照對屈原情感的理解選讀課文,看他抒的是什么情,又是如何抒情的?

  新課標強調課堂教學問題的生成,即要讓學生產生問題,讓問題產生于學生,這樣學生才有探究、解決的欲望。同時,問題的產生又不能遠離文本和學習的目標,所以巧妙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理性地把握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本環節通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恰到好處地生發出一些問題,同時完成了基本知識的學習。

  三讀:

  請學生范讀第二段,問學生的新發現。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最后集中到兩點:一是大量出現的第一人稱;二是大量出現的香草美人形象。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契機出現了,于是立刻安排討論,以四人一小組的結合方式,各自選題,進行較為充分的探究。最后請小組發言人總結發言。

  學生們的收獲是令人驚喜的:

  討論“第一人稱”,問題有:文章反復出現“我”可見詩人什么特點?和“我”相關聯的內容是什么?從中能讀出屈原的什么品格?下面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學生發言:

  ●自我表白的欲望。學生聯系第一段來解說。

  ●強烈的自我意識。學生聯系反復出現或省略掉的代詞“我”來展開。

  ●勇于肯定自我、褒揚自我(帶有自我崇拜的味道)。學生聯系“內美”“修能”來展開。(這里學生還有了一點小爭論,即“自我崇拜”是褒是貶。)

  教師適時拓展:《離騷》2400多字,300多句,直接提及“我”的有80多處,出現頻率之高,比較少見。再讀,沉思,傾聽作者靈魂的聲音。學生有精彩感悟:

  ●感覺到了他的悲苦。一個人受了委屈壓抑,有苦無處說,積郁難忍,就會形諸文字;屈原因為有“我”所以苦,但又因為能有“我”而見其坦蕩。

  ●感覺到了他的孤獨。他缺乏在那種權力圈子里巧妙周旋的能力,因此也就注定在這個圈子里難以長久立足。一個無法與眾人溝通的“我”,一個遭眾人排斥的“我”,怎能不孤立呢?獨醒者、自修者注定是孤獨者。(有老師的穿插提升在其中)

  ●感覺到了他的執著。這種執著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眾人皆醉,世人皆濁,但他不隨波逐流。世俗之所以可怕,就在于毫無準則、法度,所以執著最難得。

  ●感覺到了他對自己的珍惜。他若不尊重愛惜“我”,是可以妥協、投靠、改變以取富貴,或者楚才晉用,或者做個逍遙的隱士。但他不愿意,他要“撫壯”還要“道夫先路”。為了成就自己,為了自己所堅持的生命價值觀、生命理想,他只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了。他是被歷史留下名字但畢生從政失意的文人典型。從失敗走向失敗。他后面還有賈誼、曹植、李白等人。這是天才的悲劇,任何一個理想主義者都避免不了這樣的悲劇。

  ……

  這個問題作為重點探究環節,讓學生讀透、談深、說到位,這個學習過程也成了學生精神提升的一個過程。語文素養和綜合素養同時得到了提高,是此環節一大得也。整個過程中老師以關鍵的語句進行穿插,構成討論的一個分子,并適時引導、拓展、提升。

  討論“香草美人”,問題有:“香草美人”象征什么?寫這些對塑造詩人形象有什么作用?學生發言有:

  ●佩帶香草———品行高潔、芬芳。

  ●朝搴夕攬———積極修身,完善自我。

  ●去皮不死的木蘭,經冬不枯的宿莽———志向堅貞。

  教師拓展屈原作品中常見意象: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奸佞。提問:香草僅指作者自己嗎?(學生答:還泛指賢臣。)追問:“美人”是誰?(學生一認為是愛戀的女子;學生二否定,說本文不是愛情詩,屈原是愛國詩人,他最擔憂祖國,“美人”是祖國;學生三進一步補充:祖國的代表在當時就是國君,愛國就是忠君,所以“美人”是楚王。)學生還在爭論,教師適時轉移:詩歌有一段專門寫到了國君,還寫到了其他一些人,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寫了誰,他們各自的特點和屈原對他們的態度是什么。

  四讀:

  品讀第三段。聯系上面留下的問題,思考,自由組合討論。最后形成了下列一些意見。

  ●寫了堯舜(耿介、得路)和桀紂(猖披、窘步)的對比(自然點一下手法問題)。

  ●寫了黨人(偷樂、幽昧險隘)和詩人(惟、恐,道夫先路)的對比。

  ●詩人(奔走、不舍)和君王(信讒、怒)的對比。

  ●作者態度:愛憎分明。對楚王:滿懷熱情、滿懷期待,忠誠、忠心。對黨人:疾惡如仇,決不妥協。

  ●作者態度何以見?一從對人物的稱呼上見(對楚王用荃、靈修、美人等);二從作者對他們的用語上見。

  學生在閱讀、探求的過程中,立體地理解了屈原,以及他周圍的環境、他所處的時代。

  五讀:

  齊讀課文。教師提出書面練習的要求:屈原辭別了這個世界,現在我們用什么語言來辭別他呢?

  作為課堂作業的一種形式,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用心貼近心的過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借語言的載體得以充分的展示。舉例:“千年的塵埃未能掩埋你的風骨,王朝的變更無法改變你的語言。滄桑歲月里多少成與敗的輪回,歲月換了容顏,你卻在污濁的塵世里行至永遠,以至形成了一座雕像、一首詠嘆曲,永世挺立,亙古回旋。”

  最后布置課外作業:屈原對我們的心靈形成了一種沖擊,或許從此以后,我們的生命或多或少會跟他發生某種關系。請找出對你生命影響最大的五個人,分別配一小段評述。

  作業是完全開放的,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感知屈原之后,意識到我們的生命是需要引導的,或許他們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這樣除了提高學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同時還能讓他們開始思索人生,讓精神層次得以提升。

  反思:

  這是一節常規的講讀課,但學生成了這堂課的真正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是課文資源的調動者、整合者。多種學習方式的交替使用,獨立思考、合作討論、深入探究,學生們穿越了文本的重重迷宮,從感知到積累,從積累到探究,從探究到生發,從生發到鑒賞領悟拓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斷有發現,有生成。這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在這堂課上,《離騷》不僅是以古詩文的形象出現,更是以屈原的傲岸挺拔的形象出現。走近屈原,認識屈原,和屈原對話,這些生澀的文字已經在對話中消融在學生心里。人文素養不是一句空話,它是落在每一個學習環節中的,它和知識、能力等相交相融,不可割裂。

  具體說來,本課的

  1.學生意識=當傳統的教學方法,即從語言到內容,偏重掃除語言障礙這些主要的教學任務學生不感興趣后,把教學切入點調整為對作者的感悟與把握,使得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同時,讓學生在第一遍閱讀以后與同桌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提升了他們作為學習主體的成功體驗。學生的范讀、學生的發現、討論與歸結問題,都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2.發現意識=本課的教學始終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一開始教師在范讀時就要求學生去尋找問題,學生找出了“出生”“兮”等問題,在三讀以后,又鼓勵學生有新的發現,學生發現了“第一人稱”“香草美人”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生成來自學習現場,因而對這些問題的探究自然就成了學生自己關注的問題,責任感驅使他們主動思考分析,從而為學習效率的提高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途徑。

  3.起點意識=按照過去的常規做法,首先是掃除語言障礙,讓學生在詞句上能夠疏通后才進入內容。但是,學生對作者并不陌生,通過注釋也能夠了解一些文意,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從把握作者入手,進入課文,會有感性的認識和初步的印象,在這個基礎上再相機指導點撥一些語言上的特點,同樣可以殊途同歸,達到學習本課的基本目的。教學起點也涉及教學中對這些古代文化的價值定位問題,即我們的人文性如何體現的問題,本課的教學,就是充分信任學生,站在理解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高度來確定教學起點,這樣學生收獲頗多,也頗實在。

  4.拓展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由學生生發的問題順藤摸瓜,梳理出一些初步的結論,教師還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地要求學生進行拓展,由“兮”字拓展到當時的“楚語”再到“楚辭”,由“美人”到“國君”再到各種“意象”,既合邏輯,又自然流轉,學生學習起來非常順暢,擴大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體驗了情感,升華了認識。從開始到結束,要求學生抓住核心問題進行拓展的地方很多,使得課堂學習內容非常豐富。學生發現了“第一人稱”“香草美人”等意象后的感悟,就是思維拓展的很好說明。

  5.教師意識=課程改革之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怎么定位呢?本課的教學就努力去實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學習成果的分享者的角色:組織學習,設計切入口,相機誘導,集中大家的問題,比較分析鑒別問題的輕重,引導學生把握住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探討,在探討中自然進行一些穿插講解,及時引導學生的學習拓展。這當中,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因為文字艱深就滿堂灌般地一講到底。在這里,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使得全場的空氣都凝重了起來,創設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最后作業的布置,更是教師給學生搭建的一個提高人文素養的平臺。由屈原到其他一些我們靈魂為之震撼的人物,當我們的學生和這些精神巨人相伴而行,我們可以預想到這會對他們的人格發展和精神成長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

  這堂課也留下了一些遺憾。一是預設和生成的關系處理得還不是十分到位,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還是有牽引的痕跡。不牽怕學生走遠,牽了又違背了自主原則,這是課程改革帶給我們的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二是文本知識點和情感體驗的和諧問題沒有處理好。本課努力想協調二者,但事實上字詞落實還不夠。三是由于班額太大,不能把更多的機會給更多的學生,讓他們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學習過程。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31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12-23

薪酬設計方案08-31

設計方案格式12-01

教學設計方案集合07-13

歡慶的教學設計方案05-30

海燕教學設計方案05-30

《風箏》的教學設計方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