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方案 篇1
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與核心。為了能夠扎實有效的實施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和文明舉止,現結合我校的實際,特制定我校養成教育的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文明、安全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中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生守則》、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學校有關規范為基本內容,深入開展中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的道德行為,培養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認識,養成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并將養成教育活動與民族精神教育、傳統美德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及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促進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
二、培養目標:
總體目標: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系,使他們在學校做一個有個性、會學習、知榮恥的好學生,在家庭做一個有孝行、會自理、擔責任的好孩子,在社會做一個有教養、會共處、守公德的好公民。
三、養成教育的內容:
(一)把學習習慣抓實
學生在學校里最多的活動就是學習,而且和每個老師息息相關,從學習習慣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學習習慣主要包括主動學習的習慣、認真聽課的習慣、上課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等,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1、課前要預習,中高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3、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二)把生活習慣抓好
(1)生活有序
1、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2、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3、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2)行為有度
1、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2、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3、愛護公物、門窗、睡床等物;
(三)把禮儀習慣抓細
1、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2、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贊揚時說“謝謝”;
3、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四)把安全習慣抓實
1、安全觀念、法制意識強。
2、妥善保管錢物,嚴防丟失。未經他人同意,不拿用別人的東西。不偷竊、不敲詐、不勒索別人的財物。
3、養成防火、防電、防溺水的良好習慣。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韻母üe、ün和對應的音節,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會讀它們的四聲。
2、能準確拼讀聲母是üe、ün組成的音節。
3、獨立拼讀兒歌,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相關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學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復習引入
抽卡認讀üe、ün及所學音節。
二、學習üe、ün及對應的音節
1、引導看兒歌的配圖,相機由月引出yue。認識yue是音節,讀準它。
2、練讀yue的四聲,引導用注音字月圍繞圖畫組詞、說話。
3、猜猜韻弱練üe什么樣兒。怎么猜的?出示üe,小組內試讀,分小組檢查,選小老師教讀。
4、比較üe-yue,你能發現什么?
5、由云引出yun,教法同前。
三、拼讀兒歌
四、指導書寫,完成讀讀寫寫記記
五、拼讀練習
1、由課文的三組拼讀練習中各選一個音節指導拼讀。讓學生自由拼讀,說說他們的發現,相機復習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兩點的拼讀規則。
2、分組練習拼讀;全班交流,老師指導,全班練讀。
3、拼讀帶調音節詞:jūnxùn,píxuē,yuányuè,niúqún。
六、完成試著讀讀連連
七、自讀課后第三題的音節
設計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緬懷革命先烈,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2.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日星期五下午2:30分
三、活動地點
烈士陵園廣場
四、參加對象
五(3)中隊(負責人中隊輔導員曹靜)
五、活動準備
1.參加活動班級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活動前的革命傳統教育、安全教育和紀律教育等各項教育工作。因此次活動來回步行約六千米,特殊體質的學生若不能參加,請上交該生家長的書面申請給班主任,可以不到校參加集體活動。
2.班級內選出兩名主持人;兩名鮮花代表;向烈士獻詞的一名隊員代表;帶領全班宣誓的中隊長。
3.每人準備一束黃色的鮮花或者自己制作的精美黃花。
4.活動后寫一篇參加活動日記,選部分復印后交到大隊部。
5.備用車輛(以防個別學生身體不適)照相楊岳飛負責。
6.活動錄像云科偉。
7.活動方案、協調參加班級和烈士陵園趙小培。
六、活動安排
1.活動當天2:20分:班主任進行活動前紀律、安全教育,帶好鮮花。2.活動當天2:30分:班主任和帶班老師帶領學生在學校前操場整隊出發。3.活動當天2:50點:到達烈士陵園后舉行祭掃儀式。
4.祭掃活動程序由五年級三班準備5.活動流程
(1)宣布活動開始;
(2)隊員代表敬獻花;
(3)默哀一分鐘;
(4)隊員代表獻詞;
(5)班級中隊長領全體同學宣誓;
(6)結束。
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又走進了一位新朋友.他簡直是無所不能,既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又能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給與莫大的幫助與支持.你們知道這位時代的驕子是什么嗎?對!就是電子計算機.
2、板書課題: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3、同學們對電子計算機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深入了解它們.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反饋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具體要求:請一個學生或者小組匯報的形式,談談自學生字詞的收獲.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說說應該注意什么?
(2)再次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結合字典中的解釋,理解課文中詞語的含義.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角色:本來比喻生活中某種類型的人物,課文中把電子計算機比作人,說明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為“音信,消息”;在科學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號傳送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接收符號者事先不知道的.
傳真: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文件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的通訊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電腦與電腦連接起來形成的電腦網絡.
2、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指名分段朗讀,集體糾正讀音.
3、課前,同學們都閱讀查找了有關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有關資料.哪個同學愿意舉例說一說電腦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組織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三、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預習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你能試著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答案嗎?(預習中給同學們提出了四個問題:什么是多媒體?多媒體與計算機有什么關系?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多媒體的哪些知識?你對電子計算機越來越“神”是怎樣理解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試著解決問題.
(1)多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
(2)目前,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電腦設備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可以使用它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看vcd、聽cd、唱卡拉ok……還可以在家中上網.
3、指導學生分段,歸納段意.
思考: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知識呢?
(課文的2——5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多媒體與計算機的知識.)
追問:課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第一自然段簡單地向我們介紹了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講的是計算機的技術將會發展的非常迅速,而且會越來越“神”)
4、再次朗讀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的層次.
四、作業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查找有關計算機與多媒體的資料,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簡單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3、學會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將各組提出的問題篩選、分類,歸并成幾個大的問題,請學生寫在紙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怎樣誕生的?
(2)人們為什么把電子計算機稱為“電腦”?
(3)多媒體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功能?
(4)電腦與計算機有什么關系呢?
(5)計算機越來越神.她會神到什么程度呢?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次深入默讀課文,進行獨立思考.然后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4、匯報解決以上的問題.
思考題一
學生甲: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于1946年誕生于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學生乙:我想介紹我查找的一份課外資料.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發明于二戰之中.因為它是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用的.它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里面含有500英里的電線,是用電磁信號移動機械部件.它的運行速度很慢,3——5秒運行一次,適應性也很差,只適用于專門的領域.他只是一臺普通用途的計算機.
學生丁:短短幾十年里,計算機已經奇跡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電子管運行的計算機.十一年以后,就出現了第二代晶體管計算器.七年后,又更新產生了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十年后,又發明了現在較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有了如此大的發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進,一次比一次用途廣泛.以至于成為現代社會的天之驕子.
思考題二
學生甲:在發明之初,計算機確實是用來進行計算的機器.用它進行比較復雜的'數學計算.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電子計算機早已經不單純地運用在計算方面了.科學家們把計算機做成像人的大腦一樣的機器,迅速的對外界傳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因此,人們把它稱之為電腦.
教師追問:通過你對電腦的了解,你能說說電子計算機可以做那些信息處理嗎?
學生丁:電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數據的存儲,可以進行文字處理和表格處理,還可以進行圖片、動畫……處理.
教師小結: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電腦”的稱呼呀.
思考題三
學生甲: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過去,媒體傳遞信息的功能比較單一.例如電話之能夠傳遞聲音,電報只能傳遞文字信息.當今人們希望有一種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能夠傳遞多種信息.這樣的設備被稱之為多媒體.
學生乙:作者運用中國的“媒人”的作用來舉例說明了什么叫媒體,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教師追問: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體呢?
學生丁:可以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還可以上網……現在還有許多的多媒體家庭中還沒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的.
思考題四
學生甲:作者通過人體各種器官與大腦的關系的闡述,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正如人的大腦與各器官的關系一樣.
學生乙: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比喻的說明方法.把電腦比成了“司令部”,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使我們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思考題五
學生甲: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差不多每十年就產生一代新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的發展會越來越神.
學生乙:具有多功能的電腦的用途非常廣泛.作者運用了列舉的方法,使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學生丁:多媒體電腦功能巨大.作者運用了一句諺語概括地說明“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不用走出家門,就能夠了解天下發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內容.
二、思維拓展練習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計算機發展的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那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能夠神到什么程度呢?請你展開大膽的想象,設計出新型的電腦.把自己的設計方案及草圖畫在紙上.
2、朗讀課文.匯報交流.
設計方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爸爸媽媽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兒童的健康成長、良好個性及行為的建立與形成、智慧的開啟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陪伴。爸爸媽媽的付出是無償的、無價的、無怨無悔的,兒童能否正確地理解這一點,并珍惜爸爸媽媽的愛卻不一定。因此,我設計了《體會爸爸媽媽的愛》這一課,旨在引導學生體會到是爸爸媽媽的“愛”在伴我成長,學會珍惜和感恩;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辨析明理,使學生初步懂得如何選擇正確積極地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二、活動對象
本設計適合中高年級學生活動。
三、活動目標
1、再現生活事例,引導學生體會到是父母的愛在伴“我”成長,學會珍惜和感恩。
2、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辨析明理,使學生初步懂得如何選擇正確積極地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3、培養學生追求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品格。
四、前期準備:
1、家訪、座談,了解學生家庭背景及其他相關情況。
2、收集學生與爸爸媽媽之間發生的令學生本人觸動最大的一件事。
五、后期準備:
1、梳理收集資料。
2、制作相關的CAI課件。
六、活動時間
根據學生的活動能力大約需要一到兩課時。
七、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悟
1、談話引入,出示課題。
2、呈現原形,初步感悟。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組畫面,請仔細觀察。
CAI課件:一組父母與孩子在一起活動的場景(內容:爸爸媽媽扶孩子走路、陪孩子放風箏、一起看畫展、一起學鋼琴、一起學電腦、下棋、打羽毛球)
師: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發言。(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陪他游戲成長)
3、聽了大家的發言,我覺得同學們都看得很仔細,還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知道了:每個爸爸媽媽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
(設計意圖:開課之初,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的背景中自主探究,自主構建,初步感悟天下父母都愛兒女。)
(二)聯系實際,啟發思考
1、師:你的爸爸媽媽愛你嗎?(生:愛。)想一想,哪件事說明了他們很愛你?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每組評選出一個說得最好的同學,與大家交流。
2、生小組內講自己與爸爸媽媽怎么相處的事情。
3、各小組代表交流。
4、師:聽了你們談的與爸爸媽媽相處的事情,真的令我好感動。我好羨慕你們啊。你們生在這么幸福的家庭里,你覺得自己應該怎么做呢?
5、生自由發言。(體會到父母的愛,懂得回報和感恩)
(設計意圖:世上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父母的愛貫穿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教師讓學生講父母愛自己的事例,學生俯首即拾,講起來有興趣,有話說,交流得熱火朝天。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給了學生最大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以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因為是學生自己熟悉的內容,所以易接受,愛參與,于無聲處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換位思考,辨析明理
1、師:再幸福的家庭,也有不如意的時候。前幾天老師做了一個調查,居然有一個同學說他的爸爸媽媽不愛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里摘錄了他日記中的一段,為了保密,老師隱去了他的姓名。請你們幫忙分析分析,他的爸爸媽媽到底愛不愛他呢?
(多媒體出示學生日記摘抄:某年某月某日)
我覺得爸爸媽媽一點都不愛我,他們整天只顧賺錢,早上很早就出去,晚上很晚才回來。他們跟我一天說不上幾句話,一問就是:“考試了嗎?”“打了多少分?”其余的事都不管我,要是分數考少了,不是打我就是罵我。只是在我要錢的時候,要多少就給多少。有時候我一個人在家,覺得好孤獨。)
生1:爸爸媽媽愛他。
生2:爸爸媽媽不愛他。
2、師:看來觀點不一致,那我們來開個小小辯論會吧。
3、學生分兩派展開辯論。
(設計意圖:在現實生活中打罵孩子是很普遍的現象,問題一提出,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迅速分為兩派,一派認為父母愛他,另一派認為父母不愛他,雙方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在全班進行交流、甑別、論證,最后達成趨于基本一致的認識——父母是愛他的,只是愛的方式不當。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思辯性學習活動,集思廣益,不搞說教不搞一言堂。組織和發動了氛圍濃烈的討論,從現象出發,從學生的認識出發,不帶任何灌輸式的理解,學生通過互辨明理,充分顯示了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4、師:假若你是這個學生,你覺得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發言。小組討論,猜測父母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出發點,并交流。
(設計意圖:這里殺一個回馬槍。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體會父母的苦心,懂得不應該埋怨和怪罪父母,要學會理解和溝通。)
師:從同學們的表情可以看出,內心受到很大震動,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嗎?
5、學生發言。
6、正如大家說的,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是愛的方式不一樣,作為孩子要從自身出發,想想應該怎么做,對父母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怪罪和埋怨,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自主回味,主體超越
師:同學們知道嗎?在我們周圍還有一些同學因為種種原因,受條件的限制,他們的父母不能為他們提供好的條件,更沒有時間陪他們,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多媒體放映錄相短片:一學生父母從四川到荊門打工,家中生活環境艱苦,他自立、懂事、主動承擔家務。另一學生從小失去父親,但他自強不息,不僅管理好自己不讓媽媽操心,還協助媽媽照顧癱瘓的奶奶。
師:他們的條件好嗎?他們埋怨誰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
生發言。
師:看看他們想想自己,你覺得自己應該怎么做?
生自由發言。反思自己的言行,提出改進的辦法。
(設計意圖:當學生通過辨析,明白了父母是愛自己的,有時候對父母的不理解導致的矛盾,大多數責任在自己時,心中就已經開始反思了。此時教師又拋出兩個身邊的事例,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被小弟弟自立自強的故事深深打動,于是情理共生,豁然明白:無論生在什么樣的家庭中,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其實,一個人是否能成材,關鍵在于自己怎么做,并不在于父母為自己提供了什么條件。通過教師的啟發、點化,學生的主動對比,他們初步形成了正確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八、全課小結:
1、學生小結。
2、教師總結:是啊,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應該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個人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里是自己無法選擇的,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做自己的主人。通過與你們交流,我也受到很大教育。回去后會把這節課中的感受向爸爸媽媽談一談嗎?希望我們和爸爸媽媽共同創建一個美好的家,讓我們在這個家里茁壯成長。
九、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感悟。”本課教學旨在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成為品德教育的真正主人。自始至終圍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進行,從看別人——談別人,到談自己——想自己,到辨析明理——反思自己,層層遞進,每一個活動和環節都是為學生的充分發展而設計,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支撐點,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為落腳點,一步一步螺旋式上升,展現了學生道德提升和人格發展的過程。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感悟,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生活化的教學中,學生的認識和體驗想必一定會得到內化和超越。
設計方案 篇6
一、 學校基本情況
沙子小學屬鄉鎮中心小學,始建于1956年,迄今已有58年的歷史。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位各級各類學校輸送了數以千計的合格人才。為鎮寧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正做著貢獻。
學校現有教學班9個,本學期學生479人,教職工26人,專任教師22人,工人4人,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教師職稱:中級職稱10人,一級職稱9人,未聘3人(特崗教師)。校園占地面積為7225平方米,校園總體呈菱形布局,獨具特色。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我校將辦成一所初具規模的農村學校,是師生生活、學習、工作的美好家園。
我校所轄服務范圍為全鄉十二個行政村,總戶數約有 戶,總人口約19000人,其中少數民族達16000人。我校在讀學生數478人(其中女生247人)少數民族學生為426人,本鄉鎮內學生為450人,外縣學生數為10人,外鄉鎮學生數為18人。我校全體教職工在學校行政的領導下,具全校之力,狠抓“控輟保學”工作,并完善制度、措施、強化管理,積極動員,讓學生進得來、學得好、留得住,是我校轄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但由于我校基礎設施薄弱,附
屬設施不夠完善,這影響了學校師生生活、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新增浴室等附屬設施。
二、 學校規劃
我校現有學生伙房100㎡,基本能滿足學生食堂供餐操作的需要。學生宿舍600㎡,可容納260人住宿。但無食堂設備、開水房和飲水設施,難于滿足學生生活用水的需要。
學校規劃于20xx年2月至20xx年12月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新建開水房80㎡,投資12萬元;飲水及附屬設施,投資萬8萬元;設施設備購置,投資35.3萬元;主要有:
1、學生開水房及飲水設施:項目名稱:沙子小學飲水工程;建設性質:新建;建設面積:開水房80㎡;投資12萬元;飲水及附屬工程:工程于20xx年3月立項,20xx年6月開工,20xx年9月交付學校使用,項目實施完畢,滿足學校學生宿舍內學生生活用水的需求。解決學生用水難現象。
2、設施設備購置:20xx年將購置教學儀器設備1套,投資5萬元;音體美器材25套,投資10萬元;圖書4500冊 ,投資4.5萬元;多媒體教學設備(計算機)28臺,投資9.8萬元;食堂設備1套,投資6萬元。
三、項目實施后的效益
項目完成后,我校基本辦學條件將達到《省教育廳下達黔教計發【20xx】10號文件》的規劃編制有關標準要求,滿足項目學校在未來10年內均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求,對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和提高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31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12-23
薪酬設計方案08-31
設計方案格式12-01
《公輸》的教學設計方案07-22
《春酒》的教學設計方案07-21
白楊的教學設計方案07-08
《雪》教學設計方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