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1
寒假,我回到了我的家鄉四川省樂山市,在馬牧池敬老院進行了為期7天的個人社會實踐活動,在和敬老院的老人們進行交流和幫助后,我意識到這群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正迫切期待社會的更多關懷。在志愿服務同時,我實際調查了鄰近鄉鎮養老院的情況,引發了我對中國農村敬老院老人養老問題的思考,并為相關部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社會實踐,我特地找到了幾名有相關實踐主題的初中同學協助,為了讓這次志愿服務真正幫助到急需幫助的群體,我們把實踐的地點選在了我們鄉的馬牧池敬老院。
馬牧池敬老院是我們馬牧池鄉唯一的一所敬老院,接納全鄉十幾個村子的孤寡老人。在實踐之前,我們先是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長了解老人的情況。我們說明來意之后,院長對我們幾個人的敬老院志愿服務之行給予了肯定,并把老人的情況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說明。馬牧池敬老院現共有老人23位,全為男性。大部分老人來敬老院是因為孤寡原因,少數幾位因為兒女外出打工無人照料來此。
為了更好地了解敬老院中老人的生活情況,我們利用這7天時間依次到老人寢室看望了他們,通過這7天的志愿活動,我們發現雖然敬老院給那些孤寡老人提供了安身之地,可是他們在此的生活并不如我們之前想象的那般美好。雖然我們預想到了農村資源的短缺所帶來的同大城市敬老院的種種差距,但是我們也萬萬沒想到農村敬老院的生活是如此這般清苦甚至悲慘。
農村敬老院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不足,存在很多問題。以下是我們發現的敬老院的幾個主要問題:
1、老人們的飲食情況令人堪憂。老人們每天只吃2頓飯,而且時間并不固定。早餐:大約在八九點鐘,饅頭和大米飯,“大米飯稀的就和喝水似的”;午餐:沒有,聽老人們說,如果怕中午餓,早上就多拿幾個饅頭,晚餐:吃地瓜或者饅頭,提供的菜多是白菜蘿卜,“很少有油花"、老人們反映,即便在過年他們的飯菜依舊如此,沒有改善。
飲水問題也十分嚴重。敬老院的水源是附近的汶河,他們都是從這條河抽的水。有時老人會自己拿著壺自己去提水,然后燒開喝。我們到河邊看過,河水很臟,岸邊還有一個垃圾堆。老人們喝得就是這樣的水!
老人的營養如何保證?辛苦奮斗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們,要吃這樣的飯菜,要喝這樣的水?
2、老人們的取暖成問題。每個宿舍都有暖氣管道,可是敬老院考慮到費用問題,就不再供暖。沒有暖氣可以理解,但是連爐子也不燒,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老人們就是這樣沒有取暖設施地熬過了一個個寒冬。我們無法理解為什么不給
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2
一、實踐目的:
通過對敬老院的訪問,了解目前中國老年人療養情況,以及老年人社會工作的發展狀況。實踐單位為樂頤敬老院,選擇的原因為:該敬老院的規模和服務質量屬于中等水平,能較好的反映當代社會敬老院的發展狀況。
二、實踐內容
1.實踐方案:本次實踐以小組為單位,四到五個人為一個小組,負責兩個老人。主要以談話和表演節目、做游戲的方式進行,另外一些小組還主動幫助老人料理一些生活,比如洗頭、喂飯等。通過與老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了解他們日常生活以及內心的想法。另外,還通過實地觀察,以及與該單位工作人員的交流,調查敬老院實際工作狀況、工作中的困難和老年人社會工作整體發展。
2.具體過程:我們一大早就來到樂頤敬老院,該敬老院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位于幾棟高大建筑之間,很難接受到充足的陽關,這對老人的身體是很不利的,特別是現在冬天,一些身體不好的老人很容易生病。敬老院的規模不是很大,一座簡單構造的兩層小樓房,房前一個狹窄的小院子,院內是些簡單的花花草草和健身器材。里面的老人并不是特別多,我們去的時候他們可能剛剛起來,都在院子里活動。整個敬老院給我的感覺并不是很好。首先對于我們的到來老人似乎并沒有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其次。工作人員的態度也并不是很好,對老人的照顧也不是很盡心。雖然給我這樣一些負面的印象,但是我們仍然抱著很大的積極性去開展活動。在與老人的互動中,大部分老人還是比較配合的在表演節目和做游戲的環節,氣氛也十分融洽,但是一些老人由于身體原因,聽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說話不清楚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不便。我們為了這次實踐活動準備了幾個節目,包括兩首合唱的歌曲和兩段舞蹈,還排了一個小型的話劇,老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都很認真。在做游戲環節,一些會手工的同學還提前準備了一些作品作為游戲的獎品,這也提高了老人們的參與熱情。在與老人的交談中,我們盡量做到不觸及老人的隱私和一些傷心事,因為大部分來到這里的老人都是由于兒女不愿意照顧他們或是不想照顧他們,他們渴望家的溫暖,親人的陪伴。我覺得這是無論再好的生活條件都不能替代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這里的工作人員都不是很盡心地在照顧老人,老人的穿著都不是很好,住宿條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而一些工作人員還在一邊很悠閑地看電視,也不經常和老人進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覺很孤獨、寂寞,都不喜歡這里,更別說把這里當成是家了。他們感覺自己被拋棄、遺忘,只有等待死亡,這些都令我們同學感到很難過,卻又無能為力。
三、實踐結果以及分析
結束了當天的實踐后,我感到很不輕松,從這些老人的眼中,我讀到一種深深的絕望,孤獨,我想這除了是因為他們的兒女不孝順造成的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社會。這里的老人大多身體不是很好,甚至有些都不能自理,他們覺得自己不再被兒女需要,不再被社會需要,只是一個累贅,等待死亡,所以他們不把敬老院看作是自己的一個家,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收容所,一個社會唯一能容納他們的地方而已。這令我反思,究竟怎樣為老人提供良好的養老環境?僅僅只是提高老人的生活條件嗎?我并不這樣認為。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在于吃飽穿暖,還要有精神上的滿足,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介紹的一樣,人首先需要生理上的保障,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然后是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其次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就包括了親情。接著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最后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于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只有在低層次的需求滿足后,才回有高層次的需求。我們國內的很多養老機構大多只重視老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及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求,或者根本就認為老人沒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都是我們老年人社會工作中的思想誤區。在這點上,國外的養老機構的做法很值得借鑒。有報道新聞說國外有家養老院,為老人們制定了一整套“延緩衰老”、“保持年輕”的課程,每天都給老人們布置作業,鼓勵他們開動腦筋。這就是為了滿足老人自我實現的需要。反觀我們的養老院,最常見的情景是老人們在一塊兒閑聊,除了偶爾打牌下棋,就是毫無興致地翻翻報紙雜志,或獨自散步,或呆坐著曬太陽。院方開展的集體活動很少。不動腦筋,精神空虛,會加速人的衰老,可我們的很多養老院顯然沒意識到這一點,把對老人的關心、體貼單一地表現在物質條件改善、生活待遇提高上,精神方面卻很少顧及,老人在養老院只能消磨時光,閑度余生。有些老年人剛進養老院時還挺有精神,幾個月呆下來,便蒼老了許多,衰老的速度很讓家人擔心。只有當一些學校組織的志愿者來到養老院時,和老人們做游戲、聊聊天,他們才會很開心地笑。其實國外養老院的“不老經”早已告訴我們,讓老人們快樂、充實一點,有時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一)對我國未來養老模式的思考與建議
由于我國老年人口基數過大,同時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養老問題更加突出。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仍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但在社會服務系統完善以前,這種養老方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社會養老”又存在明顯的不足,同時很難設想政府能夠拿出一筆巨大的資金建立眾多的養老機構。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一是要發揮社會各界力量,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務系統,通過良好的社會服務幫
助老年人在原有住所內安度晚年;二是要建設適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或對現有住宅進行改造,以適應老年人需要,使家庭養老成為可能。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原有社區,保持原有社會關系的連續性;同時鼓勵活躍期和自理期的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發揮原有專長,投入到社區建設中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負責社區安全巡視與監管,參與幼兒園和托兒所的工作。這樣,老年人參與社區服務機構的工作,不僅能為社區建設貢獻余熱,而且能通過勞動充分肯定自身的社會價值,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延緩衰老過程。 既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減輕政府負擔。
(二)關于老年居住環境的創造
采用社區服務與家庭養老結合的養老模式,應注重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并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住宅建設上應考慮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日本建設省在1995年推出了“長壽社會對應住宅設計指針”,規定今后所有住宅建設都應考慮老年人生活需求,“盡可能在同一樓層配置門廳、廁所、浴室、老年臥室”,“在樓梯、廁所、走廊等空間設置扶手”,“廁所、浴室盡可能確保可供護理的空間”,為老年人創造獨立生活的居住環境,為家庭養老創造條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在住宅建設中至少應在多層住宅的底層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進行設計,或為改造成為老年住宅創造條件,如減少室內外高差、將踏步改為坡道、將浴缸與洗臉盆分開以做到干濕分離等等。
2.建立完善的社區服務體系和社區文化設施。目前在大多數居住區中服務設施十分欠缺,社會服務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僅有的娛樂場所就是條件簡陋的麻將室。這種狀況亟待改變,建議在居住區規劃中配套建設老年人活動設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和交往場所;修建老年人日托中心,白天可為老年人提供餐飲等服務,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與兒女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建立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詢、衛生保健等服務,同時可吸收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參與到社區服務中來。
3.在居住區中大力推廣“兩代居”房型。鼓勵兒女成家后與父母就近居住,既可在生活上相互照應,又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使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受影響。在這一點上國外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如日本在70年代推出的“高齡者同居戶入居優待辦法”對兩代近居予以獎勵,因為這種做法既有利于老年人養老、又減輕了政府的負擔,具有很好的社會意義。這一做法十分值得我們借鑒。
4.居住區規劃和住宅設計中應注重老年人戶外活動空間的設計。根據老年人的行為特點,設置晨練場、門球場,各種形式的休息空間、交往空間等,尤其應鼓勵老年人與青年人、兒童等不同年齡群體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會大環境之中。戶外空間宜相對開放,使老年人與社區有更多的視覺和心理上的互動,避免過于封閉造成心理上的社會隔離感。住宅設計利用架空層及樓梯休息平臺等,稍加改造即可作為交往空間。
綜上所述,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必須從老年人自身特點出發,結合我國現有社會、經濟、
文化、環境等特殊情況,建設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環境,為老年人創造出一個安度晚年的幸福樂園。
四、實踐總結與體會
經過這次實踐我有很深的體會,首先我們在思想上存在著不重視老人的觀念。尊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社會,這種美好的品質似乎在逐漸被人遺忘。也許是生活所迫,但我們始終都不應該忽略生育我們的父母,他們把年輕給了我們,現在我們成年了,而他們老去,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去關心他,照顧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個安詳的晚年。從政府的叫的來說,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僅僅依靠法律和道德要求公民盡贍養的義務是不夠的,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的,完善的養老體系,要有適宜老人居住的環境,要培養專門照顧老人的工作人員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從整個社會來說,我們要大力支持養老工作的發展。值得欣慰的是,現在有一些民辦的養老院已經陸續在一些發達的城市出現,這是養老工作的一個希望,但這還是不夠的,這需要社會各界以及國家的的支持。一位民辦養老院負責人說道:“在發展養老機構增量的時候,國家應當實行民辦公助的政策,鼓勵民辦養老院發展,并給予適當補貼,當然對于偏僻貧困地區的養老院,如果沒有民間力量愿意進入,還是應當由當地興辦;而在盤活存量的時候,應當實行公辦民營的政策,如果有民間力量有進入的意愿,就應該通過改制改造將給民間力量興辦。”她預測,“一旦國家放手并資助民間力量,民辦養老院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3
很多人都說,90后是溫室里的花朵,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陽,從小便被家里人寵著,不但個性張揚,不夠吃苦耐勞,艱苦奮斗,還不知道要尊老愛幼。我卻覺得這是對我們90后的誤解,我們只不過個性獨立了一點,卻都有一顆赤子之心。這不,20xx年2月1日,我們又一次來到了安鎮敬老院,開始了我們送溫暖的活動,今年的活動,,同樣秉承著去年的主題和目的——讓敬老院的老人們感受年的'氣息,家的溫暖。
去年。我們在家一共包了150只餃子,送到敬老院和老人么一塊分享,今年在敬老院院長的建議下把包餃子的場地搬至敬老院的廚房,自是為了加強年的氣息。
這一天的天氣不是很好,早上便下起了蒙蒙細雨,但雨息不滅我們的熱情,我們帶著事先準備好的材料來到了敬老院。我們之前準備好了白菜和青菜兩種口味的餃子,又考慮到敬老院的老人大都年紀大了,味覺也退化了,便多加了點鹽和味精,誰知,敬老院的阿姨們還是覺得太淡。
等人到齊后,我們便開始了浩蕩的包餃子工程,包餃子看似很簡單,卻有很多注意點,拿出一張餃子皮,用食指在周圍涂上一層水,用筷子加上肉餡,輕輕對折,邊緣對齊,再用手把邊緣壓實,按上五個手印,一個餃子才算完工,其中水的多少,肉餡的多少,對折時的力度可都是有講究的,所以當我們完成250多個餃子的制作時,已是中午11點半的飯點了。
敬老院的阿姨們煮著餃子,我們自然也沒閑著,把之前準備好的零食拿出來分發給老人,并和老人們聊天,拍照留念。之前我們請書法愛好者為我們寫了三對春聯,分別是“上聯:福如東海長流水,下聯:壽比南山不老松。”“上聯;天下高齡皆父母,下聯:人間晚輩盡兒孫”“上聯:時盛世昌春不老,下聯:豐衣足食壽彌高”準備送給敬老院,正好可以親自為敬老院貼上,有幾個同學找來了廢報紙,開始擦起了玻璃,打掃衛生,與老人和諧相處其樂融融。閑暇時,我們研究了一下敬老院的菜單,據說是一個老爺爺寫的,瀟灑的字跡首先讓人眼前一亮,細細研究,卻發現,敬老院的菜譜葷素營養搭配的非常科學合理。聽老人們說,他們的菜譜是綜合了他們的喜好而定的,我們也放心了,至少他們在物質上并不貧乏。他們缺的不是衣食住行,而是心靈上的關愛。我們的餃子,很普通,卻是我們用心包成,他們自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暖意。
敬老院的院長說,每次有小孩來,那些老人總是特別高興,哪怕有些人來只是做做樣子,拜拜姿態,但老人最喜歡的便是熱鬧,最害怕的便是冷清寂寞的孤獨,這是怎樣的沉痛和幸福者的悲哀。
我總覺得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我們能做什么便會拼盡全力,絕不會故作姿態,社會實踐是社會實踐,但絕不是一種形式,其中自然有我們心血的投入,我們將始終用一顆赤子之心來面對社會。我們同時也希望可以用我們的行動來喚醒這個社會,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中來,讓溫暖遍布整個人間。
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4
這個寒假雖然短暫,但我過得很充實。經村委的介紹,我有幸和村上的獨孤老人接觸,并向他們了解了一些生活情況,還帶給他們一些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豐富了他們的精神家園。
這次假期社會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年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調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
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獲益匪淺。我學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深入生活的每個角落里,真正體會到老人們的生活的艱辛。同時也認識到農村存在的問題。
由于老人們身體都不是很好,行動也不怎么方便,為他們打掃,整理房間成為了我第一個工作。過程中雖然挺煩挺累的,但看到老人們可愛又可親的臉龐,我又有動力了,而且想想做這些也挺有意思的。在整理房間的時候我發現以普遍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家都缺少生氣,本來房子就挺舊了,所以就更應該裝飾一些東西來使房間里充滿活力和朝氣。這樣老人的生活條件改善了,那么身體狀況也會有所好轉的。可是我碰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者買東西的錢從哪來啊?于是我思考了一番之后,我準備去向村委干部商量,向他們要錢。在我娓娓道來之后我順利的拿到了錢并置辦了一些好彩頭的物品以及一些盆栽。老人東夸我們呢!最后我們在村委的幫助下為老人辦了一場精彩的“交談會”,大家都圍著一圈邊吃瓜果點心邊暢所欲言,“會”間還有同學自愛唱歌表演,真正讓老人感受到我們的愛。 雖然這次實踐我沒有用到我所學的專業知識,但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與交往能力,同時也讓我懂得了前來之不易,而且作為子女的人們應該多多想想在家的父母親們,要常回家看看。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里我穿街走巷,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做著自己計劃好的事。在學校里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要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這次的實踐中不會有人告訴我這些,我必須要知道什么時候要做什么,而且要自己做,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同時也培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鍛煉了我的思維,讓我思想更深一層。
在與老人交談中我了解到他們的很多生活趣事,也知道了他們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物質財富,而是精神上的滿足。從他們身上我還學到 了挺多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同時我也和他們交流了我所學到的一些知識。
當然這次我學到的更重要的還是如何與他人溝通。一直以來我的口語交際能力東不是很好,與別人對話時不會隨機應變,往往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非常尷尬的事情。在實踐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所以我抓住這次機會努力與他人交談,效果真的很不一樣誒。
這次的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的感觸,這不僅僅是我的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 ,而且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當然這次社會實踐之后,我掩卷深思,思緒萬千。我在思考幾個問題。嗯我覺得這些老人真的很可憐的。他們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卻很少受到社會的關心與照顧。我還經常看到老人們自己挑水喝,還要去城里為了生活而去賣東西賺錢,這些我看了好是心疼和心痛。心疼的是那些老人,而為那些對這些漠不關心的人而感到心痛和可悲。最讓人難過的是政府對者些也視而不見,以點都不重視這些。雖然中央有說對老人的補貼,可是天高皇帝遠,等到了老百姓這里就是岌岌可危的一點點東西而已罷了。物質上的資助沒有也就算了可連精神上的安慰和關心也很少。還有就是子女沒有盡到義務與責任。這種風氣真的非常的嚴重。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這幾天實踐下來,我也充分的認識到我的不足之處。我覺得我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也明白了一個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出門在外,朋友很重要,偶爾遇到困難的事情或者傷心難過時,朋友是最好的依靠。總之我會再接再厲,為自己而奮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剛放寒假的那幾天,青島一直籠罩在大雪里。出行很不便,想要找份實踐工作也是相當的困難。鑒于很難找到實踐工作和父母的催促,我去東營我爸媽那兒呆了二十多天。在那里,父母打工所干的重活我是干不了的,我只能料理一下家務。疊被子,掃地,洗碗,給上學的弟弟做飯,這些就是我每天的分內工作。
回到老家,我聯系到鎮上的幾位大學生,打算去做一個志愿者,到鄉里的敬老院做實踐工作,看望并幫助那里的老人。
鄉里的敬老院就坐落在我們村附近。由于缺少資金,敬老院的建筑和設施都很簡陋,院里的工作人員,包括院長在內,也只有四位。為了節省資金和工作方便,鄉里任命的院長就是我們村的村長,以至于最后實踐活動開展地鑒定的簽章都是我們村居委會的簽章。
2月1號是我們去敬老院的第一天。老人們看到特地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詢問我們各方面的情況。院里的工作人員也很熱情,很歡迎我們的到來,畢竟院里確實是需要人幫忙的。
我們也詳細詢問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與老人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整理床鋪。我們從村長那里了解到,敬老院里共有40位老人,其中近1/3的老人身體不好,分別患有不同的疾病。一般3至4名老人共住一間20平方米的平房。政府每月的補貼只有190元/每人。平時,身體好的老人會幫忙打掃衛生,夏天的時候會幫忙修剪花草,其他老人一般只呆在房里,看看電視,聊聊天。大部分老人是孤寡老人,只有少數是因為子女工作忙,沒人陪他們。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生活得更加快樂。
去跟呆在房間里的老人聊天的時候,我們六個人通常分為三組,分別去不同的房間慰問老人。起初,我們還顯得有些拘謹,倒是老人們的熱情帶動了我們。有時遇到耳聾耳背的老人,不得不一遍遍大聲的重復回話,我們仍然很耐心地跟他們聊天。一方面講述我們自己的校園生活,另一方面傾聽老人們的故事和經歷。老人們精彩的故事是如此令人著迷,老人們艱辛的經歷又是如此令人心酸。
跟老人們聊完天我們就去幫工作人員整理備案。令我想象不到的是,整理備案居然異常的繁瑣。我們要幫忙記錄40 位老人的基本信息和生活情況。由于有限的工作人員,每天要忙于照顧老人,這項工作一直被擱置。我們到處翻找資料,尋找老人們的信息進行備案。有些老人根本沒有舊資料可尋,我們只能像做社會調查一樣,去訪問那些老人,記錄信息。
第三天我們做了清潔工作,幫老人們打掃房間。掃地,擦玻璃,擦拭家具,我們忙得不亦樂乎。最后的難關是院里的積雪。院里的工作人員每天照顧老人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根本沒有空去清除積雪。厚厚的積雪已經結成了冰。老人們本就腿腳不方便,如果走在這樣的路面上,是很容易滑倒的。我們一下下地鏟雪,一次次地推車倒雪,每一次的穿梭間,都看到映在夕陽余暉里的老人們幸福的微笑。于是我們覺得很滿足,很充實,干得更加起勁了。
敬老院的工作并不是很累,但卻很繁瑣,什么事情都要考慮到,哪一個老人都要照顧到。接下來的兩天里,我們照樣幫工作人員做些繁瑣的工作,如洗衣服,買菜,甚至喂飯。每一樣都挺有挑戰性的。洗40 位老人的衣服,每次都是一大堆,那臺舊舊的洗衣機都要轟隆好幾個小時;平時從不過問柴米油鹽的我們,買菜的時候,就也要像家庭主婦一樣跟菜販討價還價,爭得面紅耳赤;有幾個老人患有中風、癱瘓,吃飯的時候需要別人喂,雖然肚子餓得咕咕叫,我們也只得先給老人喂飯。
從2月1號到2月5號的五天里,我們每天都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幫老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們看到我們來也特別的高興。鄰村的一位趙大爺,特別喜歡下象棋,在院里是難逢其手。他讓我們陪他下棋,我高調應戰。看到我自信滿滿的下棋,卻接二連三的輸棋,他很是高興。我不知道他是因為依然沒遇上對手,還是覺得我故意謙讓,總之,能讓他高興就行了。
2月6號是我們在敬老院的最后一天。想到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我們提議給老人們包餃子。有了我們的幫忙,工作人員也就答應了這麻煩的活計。平時連飯都不怎么會做的我們,包出來的餃子都是不成樣子的。可是老人們也吃得很開心,因為他們理解,那是我們的心意。
臨走的時候,我們還跟老人們合影留念。看著鏡頭前夕陽下的老人們,綻開的微笑里依然掩飾不住歲月的滄桑。畢竟,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是根本無法體會和理解他們的孤獨和悲涼的,我們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老人們做點實事。
去敬老院進行社會實踐不僅是一種鍛煉,更是一種教育。走進社會,鍛煉自己的同時,我們也體會到,老人,是一個需要我們關懷的弱勢群體。以后,只要有機會,我還會再去敬老院的。讓我們大家一起用實際行動為關愛老人這一公益事業做出一些努力吧,從身邊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
【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敬老院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8-30
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
大學生敬老院寒假社會實踐報告(通用7篇)12-23
大一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
售貨員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
中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