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隘古韻散文欣賞
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我和幾位摯友驅車前往五里隘。夏日的清晨,靜謐的田野從車窗外掠過,遠處的村子炊煙裊裊。車至山下,太陽還沒出來,古寺渾厚的鐘聲回蕩在山水間,綿長悠遠。
五里隘,地處興(國)萬(安)邊陲,南通贛南入閩粵,自古是個交通要道。山不高,其龍脈系莽莽武夷山向西南綿延的雩山支脈十八排。悠悠均村河,迂回西流至山下與畔溪河相匯,兩水交匯處形成了一座潭,叫獅子潭。兩股河水涌來,只見水來不見水去。
沿著山路拾階而上,山路蜿蜒崎嶇。資料記載,這山路是條古驛道,始于秦漢,盛于明清,是客家人南遷的主要線路之一。五胡亂華時期客家先民為了躲避戰爭和饑荒,蓽路藍縷一路南下,渡長江溯贛江而上,至良口登岸。古道悠悠西風颯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條承載過滄桑歲月的古驛道已淹沒在繁蕪的雜草叢中、凄涼、蕭條、冷清。遠去的時光像一只無形的巨手,將古道上的鵝卵石打磨得青黑透亮。
順著古道登上隘口,翻過關隘,山嶺豁然中開。放眼天際,蒼山如海,峰巒疊嶂,古柏參天,藤蘿盤繞,水繞重山曲曲有情。古道西去,或怪石擋道,或樹蔭遮天,百鳥啁啾,更顯山靜。
此處遠離村莊墟市,為了方便來往的客旅商賈歇息,有好善之人施建茶亭,提供茶湯。青磚造就,半圓拱門,東西兩門直徑穿過。門楣上鑲有石匾,上書“渴懷同慰”“甘棠遺蔭”,文字簡短卻意味深長。茶亭與對面蓮花山上的文風塔遙呼相應。幾米遠之外,一座戲臺倚山而建,歇山式屋頂建筑風格,飛檐翹角,青瓦滴水。登上戲臺,思緒無暇,你似乎也會感嘆到人生如戲,鏡花水月。古老滄桑的戲臺,任憑風霜雨雪 ,讓人們不知它的年月。
廟會時這里將開鑼唱戲。戲,唱的是提線木偶戲。在沒有電視電腦的年代看木偶戲曾經是人們十分喜愛的.文化娛樂活動。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生活的豐富以及審美情趣的變化,欣賞木偶戲的人越來越少,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已漸漸淡出觀眾的視野。
“青蓮托寶缽,文星驅牛群,鐵馬繞山過,五云佛法興”這是南唐僧人恒真的偈語。他見這里山青水秀,靈氣繚繞 ,便開山結廬,建寺弘法,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每逢農歷六月初一舉行“菩薩誕辰法會” 四方善信相約而來,絡繹不絕。屆時 古老的寺廟,經聲佛號,鐘鼓齊鳴,把法會推向最高潮。
清風習習,牽我衣袖。走進古色古香的菩薩殿,晨曦透過窗格灑了進來。我在佛前膜拜焚香,默默祈愿。在殿堂的立柱之上有一聯。上聯:“寶剎立興國,看五里隘山色蔥蘢無數云煙生眼底”,下聯:“殿宇鄰萬邑,聽十八灘溪歌嘹亮大千風月入懷來”。讀此聯,如入畫。漫步在重樓疊閣間的檐廊下,近觀殿宇亭臺,高低錯落。遠看樹影婆娑,水光瀲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
小時,聽老輩們就講過“巧取牛崗地.家山出狀元“的故事,相傳宋朝年間 ,福建長汀府有一人姓潘,名從源,此人任吉州教諭,精通地理堪輿。一日途徑五里隘,見對面群山逶迤,層層迭迭;后峰如屏。前方左右,一山形如獅;一山如將軍扛旗,戰馬騁馳,迎風獵獵。仰看天空祥云飄悠,俯視峽谷眾水環繞?傻胤诫m好,這異地他鄉。想占為己有,并非容易之事,需謀略一萬全之策。
當他再次來到五里隘時,讓其子潘仝牽牛糟踐人家莊稼。后來雙方發生爭執,自己舍身自縊。潘仝遵照父親囑咐,與地主交涉,劃山地一塊埋葬其父。就這樣他葬入了這塊風水寶地。
好奇心促使我去探索,出了寺門,往北穿過一條荊棘叢生的小路。走到墓前,4根紅石華表聳立兩側,正面刻有兩聯曰:“從中牟播環宇后裔當思祖德、源滎陽肇根基前賢歷建豐功”,“獅子潭鳳擊蛟騰一堂瑞靄榮花萼 五里隘龍蟠虎踞萬丈文光射斗牛”,對聯記述了墓主的名諱和該墓的地理位置。 因墓室在小山窩內,往前數十步外即是陡坡,故在山下看不見墓,聽說這就是風水里“藏風聚氣”的原則。我不懂風水堪輿,自然也不知道這里面的玄機和奧妙。
幾許感慨,站在墓前極目遠眺,視野開闊,山巒起伏疊翠。山下,屋舍儼然,田園阡陌,雞犬相聞。河水蜿蜒,細聽河水隱隱入耳。景致天成,總是讓人情思涌動。
古道、古寺古墓 、古戲臺,歲月靜好,飛逝無痕。惟有這青山長河,世代綿延。我頻頻回首驚嘆不已,驚嘆這大自然的巧奪天工,驚嘆這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
【五里隘古韻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信仰散文欣賞02-12
瞬間散文欣賞02-06
威海散文欣賞02-02
明天散文欣賞02-02
殺豬散文欣賞01-31
心結散文欣賞01-28
秋意散文欣賞01-26
某天散文欣賞01-25
散文欣賞:《夢》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