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孟子》_文學散文
《孟子》共七篇,記述孟軻的言行。此書的寫作與《論語》不同,是他本人和門徒共同完成的。從體制上說,《孟子》基本上仍屬于語錄體,但較《論語》已有很大發展。這不但是因為它的篇幅加長,議論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圍繞著一定的中心,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只要添上題目,就可以單獨成篇。
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孟子》與《莊子》是文學性最強的。因為孟軻的為人,本不像孔子那樣深沉莊重,而是自傲自負,鋒芒畢露,好辯而且善辯,動輒與人言辭交鋒,必欲爭勝。反映在文章里,就不僅僅從邏輯上說明道理,而且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喜笑怒罵,絕不作吞吞吐吐之態;文字通俗流暢,無生硬語,又喜歡使用層層迭迭的排比句式,這樣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即富有氣勢。如長河大浪,磅礴而來,咄咄逼人,橫行無阻。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聘田獵,后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盡心》)
《孟子》的文學性,還表現在它善于用形象幫助說理。有時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雞犬放(逃逸),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有時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都成為后世常見的成語。
最精彩的是《離婁》中的一段: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人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這是一則絕妙的'諷刺故事。文字雖短,但寫得精煉,情節有變化,人物有性格。尤其是故事的結尾,人物內在品格的委瑣與外貌的莊嚴自足,形成強烈的反差,達到美學上的滑稽效果,完成了尖銳的諷刺目的。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尖銳的性格。這種丑惡現象在社會中始終存在,因而這故事的生命力也始終未消竭。
《孟子》的散文對后世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善于用文學手段達到實用目的,對于既主張以文載道,又重視文學的美感,喜歡在說理中包蘊個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為絕好的典范。試看韓愈的文章,雄肆而嚴整,喜用排比、博喻,與孟文關系最大。
孟軻關于個人修養以及如何理解古詩的一些看法,對后代文學批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這里“氣”指一種光明正大的意氣情感。后世的文氣說(主要討論作家才性與文章風格的關系)即由此發展而來。他又說,讀古人之詩,要“知人論世”,要“以意逆志”,都是很精辟的見解,為后世文學批評中重要的原則。
【《孟子》_文學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孟子》-文學散文12-03
語錄體散文《孟子》簡介12-02
文學散文07-19
文學新人與文學老人散文07-11
孟子老頭兒散文欣賞09-02
生活與文學散文04-30
文學的啟迪-散文04-17
散文:文學價值06-14
散文:文學與夢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