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相助情的散文
農村散隊后,人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沒有見過大世面的農民兄弟,為了生活也要到外面去打工。
當我回想到1984年秋后,我與27歲的阿田,23歲的阿華,22歲的阿來到礦山打工的事,外面生活的艱難,村人及親戚的相助就為之感動。
離開家鄉的灤河,告別家鄉的一畝三分地,懷著矛盾的心情,初次到外面打工,就像去茫茫的大海遠行,心里不免有點緊張。幾個人要合伙到外面打工,相互好有個照應。打工可不像生產隊時的出門修水庫、修國防路,有組織,有保障。打工要獨創“江湖”!
當我們四人被四十多歲的帶班領到一個大廠房里,要求我們用鋼釬、鐵錘,將兩個一米多寬,一多米高,兩米多長的廢棄的水泥墩子清除時,我們都面有難色。包工頭明白,這苦活有“身份”的人是不干的,只有等錢用的農民工來做,就給我們安慰說:“慢慢干,有十分力用八分,注意安全。”
矮個子而消瘦的阿田,順著水泥墩子轉了一圈,為難地想不干了;阿華,阿來用征求的眼光讓我拿主意。我想了想說:“既然來了,讓我們慢慢干,那就先干干再說吧。”
開始,鐵錘擂在鋼釬上,鋼釬在光滑的水泥面上,杵起白煙,冒出火星,等鋼釬咬住水泥塊后,用力量才會將一塊塊水泥塊劈下來。
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信心,沒有攻不下的“堡壘”!我們有信心后,四人輪著擂大錘。
阿華,阿來等著用錢說媳婦,我和阿田有了孩子都等著花錢。干活需要耐力,養家糊口的'動力及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有了這些,力量倍增,掄起大錘,一場下來氣喘吁吁。打錘是力量與技巧的結合。出門在外為的是掙錢,要有合作精神,有多大力用多大力,報酬都一樣——一塊六毛五分錢。
中午,他們與工人一起到集體食堂吃飯。早起,妻子四點多鐘起來做飯,我中午就吃帶的飯,之后,找個地方抓時間讀書。
幾天下來,工頭很滿意,說處理完水泥墩子還有別的活計。我們合作的愉快,心中升騰起希望,打工也并不如想象的艱難。
我們要用時間和力量清除這兩個龐然大物,鋼釬被擂出卷邊,在一天天縮短。
10月8日發生了一件事。阿來扶著釬子,我站在水泥墩子上擂大錘,只聽他“哎呀”一聲,扔了釬子,攥著右手的中指。
我忙從上邊跳下來。阿華,阿田也忙圍過來。我問:“咋啦?”阿來說手碰了,我忙掰開他的左手,扯開手套,一個大口子露出了白骨,肉都黑了,停會兒,血才流出來。
“走,趕緊去醫院”!同時,我又對阿華阿田說,“你倆先干著。”我們擔心不干活不給錢。
阿來說:“不用去,不怕的”!他沒有痛苦的樣子,像扎根刺一樣無所謂。
唉!農民干活,磕手碰腳是常有的事!
但是,怎能不去醫院呢。我急了:“不行,走吧。”他這才攥著手指跟我走。
我走的很急。到兩里地開外的工人醫院,我拿著一毛錢到門口掛號室掛號:“同志,掛個號。”
里面傳出一位女大夫的聲音:“廠外?”她聽我“嗯”了一聲,將掛號單遞了出來。
我一看是三十五號,對阿來說:“走,去外科。”
外科門口等著四五個工人,我著急的向屋里張望,問一位四五十歲的工人:“醫生呢?”,那人回答說:“我們也等了半天了。”
我見屋角有個凳子,便拉了過來,對阿來說:“你坐這”。我挨著屋找醫生,憤憤不平的想:都九點多了,怎么還不上班?
醫生終于來了。當叫到35號時,大夫驚訝的問:“怎么搞的?”旁邊的人也都同情的回過頭來看。
“釬花碰的”我和阿來同時說。
“刷刷刷……”大夫用圓珠筆開了單子:“先去劃價,再去透視”。
我不解的問:“我們去哪?”
他邊給別人看病,沒有回頭,說:“去換藥室”。
到換藥室穿大褂的女大夫扔出一句話:“先去劃價”。
我遲疑著:“劃價?什么劃價?”后來我問一位醫生還是讓我去劃價,我似乎明白了是讓去交錢。
我又到門口去交錢,”同志,給藥費”。掛號那女大夫沒理我,在與別人通電話。我有點急了“唉,同志,快點!”
她眼一瞇,做出討厭的樣子,她尋思夠了,掉過身來,剛拿起筆來,就把單子扔了出來,“你還沒劃價呢!”
“去哪劃價?”我拿著四張票不解的問,她沒好氣的說:“去藥鋪”。
在農村割個口子抓把灰一抹,止住血幾天就好了,哪有這么多麻煩事,要是自己絕不來這里,這不是工友的事嘛。
我又到換藥室將單子都遞過去,“同志,給你”。
同樣又給遞出來,“你還沒有劃價呢。”
沒有經過事的平凡人啊,這還沒有離開家二十多里地,出了這么點小事就這么難,以后怎么到外面去闖蕩呢?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都各忙各的,有誰關心你的事呢?
正當我不知咋辦時,村中在礦山當工人40多歲的阿山出現在我面前,我像見到救星一樣。他熟練的領我找到透視室,這才辦完了劃價手續。
原來醫院有規定:先劃價交錢,后看病。
當我聽大夫讓交5塊4毛5時,立刻傻了眼,不相信這是真的,又看著阿山。
阿山看著我問:“你有這么多錢嗎?”他聽我說沒有,他又說,“我給你去借借。”
我跟他到外面轉了一圈也沒借著,這下我愁得在樓道里直打轉。
唉,這就是當時的境況!古時有一分錢憋倒英雄出燥汗,我確實體會到了無錢的為難!我又走到結賬口,票還壓在那里:“同志,等等,我錢不夠。”
正當我為難的時候,妻姨父給送來五塊錢,他聽阿山說,我們有事正為錢發愁,就從班上請了假趕過來,加上我僅有的兩毛錢,阿來的六毛錢,付了帳。
劃個口子也要透視,透視什么事也沒有,清血包扎,就用去五塊多錢。我們將釬花擂去,不能在讓不該發生的事重演!阿來右手裹著,就用左手扶釬子繼續干活!
生活,這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我在想:“窮家富路,以后出門要多帶錢!”要多學習,再也不能出現這樣無知的窘態!
我們打“短工”12天,終于完成了清理的事,在算工錢時帶班的說,以后有話還讓我們來。
也許,誰都有這平凡的小事,都有這艱難的經歷及為難事,可惜,隨著歲月的流失而消失了,但我卻將它記錄下來,今天想起來歷歷在目。如果不是阿山,將妻姨父找來,那天我不定怎么為難。
“飽時給一斗,不如餓時給一口”。人啊,在有能力的時候要救助有困難的人,即使幫不上忙,捎個信也行。人是有感情的,不可能“立竿見影”,30來年后,我見到退了休的阿山,臉上堆滿了笑容,心里產生一股暖流!